A. 目前世界上具有最高配置的電腦是它是如何配置的
CPU Intel 酷睿2至尊四核 QX6700(盒) 1 ¥9800 ¥9800
CPU說明:Intel Core 2 Extreme QX6700 生產廠商:Intel CPU針腳數目:775Pin 二級緩存容量:2×4096KB CPU系列型號:Core 2 Extreme QX6700 核心類型:Kentsfield 處理器頻率:2.66GHz 處理器倍頻:10 CPU支持指令集:x86,x86-64,MMX,SSE,SSE2,SSE3
主板 微星 P6N Diamond 1 ¥4799 ¥4799
主板晶元組:NVIDIA nForce 680I CPU插槽:Socket 775 CPU類型:支持英特爾酷睿四核/雙核/Pentium D/Pentium 4/Celeron D 處理器 主板匯流排:FSB 1333MHz 支持內存類型:DDR2 顯卡介面標准:PCI Express ×16 主板結構:ATX 電源迴路:六相供電 雙卡技術:支持
內存 海盜船 2GB DDR2 1111(TWIN2... 2 ¥5500 ¥5500
內存主頻:1111MHz 內存適用類型:台式機 內存傳輸類型:DDR2 內存容量:2048MB 顆粒封裝:FBGA 介面類型:240Pin 內存電壓:1.8V 傳輸標准:PC8888 ECC校驗:支持
硬碟 日立 1.0TB/7200轉/32M/串口... 2 ¥2900 ¥2900
硬碟容量:1024GB 硬碟介面類型:Serial ATA 適用類型:台式機 單碟容量:200GB 硬碟轉數:7200rpm 緩存:32MB 傳輸規范:SATA 3Gbps 盤體尺寸:3.5英寸 碟片數量:5 內部傳輸速率:1070Mbit/s 平均尋道時間:8.7ms 磁頭數量:10 外部傳輸速率:300MB/sec
顯卡 XFX訊景 8800Ultra(PV-T80U-... 1 ¥17999 ¥17999
顯卡核心:GeForce 8800Ultra 顯卡核心頻率:630MHz 顯卡核心工藝:90納米 顯存位寬:384bit 顯卡顯存容量:768MB 顯存類型:GDDR3 顯存速度:0.8ns 顯存封裝:FBGA 顯存頻率:2200MHz 視頻輸出:分量 顯示器介面:雙DVI
音效卡 創新 Sound Blaster Audigy ... 1 ¥2280 ¥2280
音效卡安裝方式:內置 音效卡介面類型:PCI 聲道系統:7.1聲道 音效卡采樣率:192KHz 采樣精度:24bit 音效卡音效晶元:AUDIGY2 (CA0102) 支持音效:EAX 1.0,EAX 2.0,EAX 3.0,EAX 4.0,DirectSound,DirectSound3D,支持A3D,EAX ADVANCED HD硬體加速 適用操作系統:win 95/98/win ME/win 2000/win XP 信噪比:108dB
液晶顯示器 優派 VP2290b 1 ¥99999 ¥99999
液晶顯示器尺寸:22英寸 解析度:3840×2400 面板類型:IPS 液晶顯示器色彩:16.7M 屏幕比例:16:10 響應時間:50ms 可視角度:170/170° 介面類型:DVI介面×2 亮度:235nits 點距:0.125mm 對比度:400:1
光碟機 明基 BW1000 1 ¥8500 ¥8500
光碟機種類:藍光刻錄機 介面類型:SATA 緩存區容量:8MB 最大DVD刻錄速度:12速 光碟機適用類型:台式機 最大DVD讀取速度:12速 最大DVD復寫速度:8速
機箱 思民 FC-ZE1 1 ¥4999 ¥4999
機箱類型:標准機箱 機箱樣式:立式 機箱結構:ATX/microATX 外殼材質:鋁合金 5.25寸倉位數:4個 重量:12.5kg
電源 Tt Toughpower 1200W (W0133) 1 ¥2480 ¥2480
電源適用類型:台式機 電源版本:ATX 12V 2.2版 風扇結構:14CM風扇 +3.3V輸出電流:30A +5V輸出電流:30A +12V1輸出電流:20A +12V2輸出電流:20A 3C安全認證:支持
鍵盤 羅技 G15 1 ¥548 ¥548
鍵盤標准:多功能鍵盤 適用類型:台式機 介面類型:USB 與電腦連接方式:有線 人體工程學:支持
滑鼠 羅技 MX Revolution革命 1 ¥840 ¥840
滑鼠介面:USB 滑鼠連接方式:無線 工作方式:激光 滑鼠解析度:1000DPI 按鍵數:5個 滾軸數:2個 人體工程學:支持 即插即用:支持
音箱 創新 GIGAWORKS S750 1 ¥4999 ¥4999
音箱種類:7.1 低音箱材質:木質 音箱控制:遙控 有源無源:有源 衛星音箱材質:塑料 頻響范圍:25Hz-40KHz 信噪比:99dB 揚聲器單元:3中音單+1高音單元+8低音單元 音箱數量:8個 重量:28.5kg
17萬4千元
B. 電腦cpu排行榜
2022年電腦cpu排行榜如下:
1.線程撕裂著3990X
線程撕裂者3990X是目前的史上最強CPU,沒有之一哦,其強大的功能可以讓你的電腦疾步如飛,根本不用在擔心任何的不夠用了。
Ryzen Threadripper 3990X 效能各位有目共睹,64 核心 128 線程的威力再加上應用的支持,可讓以往的 3D 渲染、光線追蹤、影片編碼與程式編譯等工作,可藉由高核心數來大幅加速運算效能縮短等待時間。
2.線程撕裂者3970X
AMD第三代線程撕裂者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處理器採用7nm製程工藝,使用32核64線程設計,擁有88條PCle4.0通道和144M高速緩存。
其基於Zen 2架構,和上一代相比浮點計算性能翻倍,能夠提供卓越的計算性能和更高核心的吞吐量。同時,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處理器還推出了全新的Socket sTRX4介面平台,帶來更強的拓展能力。
3.Intel至強W-3175X
至強W-3175X為28核心56線程,主頻3.10 GHz,睿頻3.8GHz,三級緩存 38.5MB,TDP 255 W;支持的最大內存為512 GB,支持6通道 DDR4-2666。
4.AMD線程撕裂者3960X
24核心48線程,基準頻率3.8GHz,加速頻率最高4.5GHz,二級緩存12MB,三級緩存128MB,熱設計功耗280W。
5.AMD線程撕裂者2990WX
根據最新曝光的 Cinebench Benchmark 跑分成績,擁有 32 個物理核心的 AMD 二代「線程撕裂者」2990WX 的性能,比英特爾 18 核心的酷睿 i9-7980XE 還要快 53% 。
6.AMD線程撕裂者2970WX
AMD 銳龍 Threadripper 2970WX 處理器 擁有超強的24核心,基於AMD新升級的「Zen+」架構,採用12nm工藝製程,新架構新工藝帶來更高效,更智能化的計算能力。它還支持四通道的DDR4內存,熱功耗為250W。
7.Intel酷睿i9-10980XE
旗艦型號酷睿i9-10980XE,18核心36線程,三級緩存24.75MB,基準頻率維持在3.0GHz,睿頻2.0單核最高加速頻率從4.4GHz提至4.6GHz,睿頻Max 3.0加速頻率從4.5GHz提升至4.8GHz,另外全核加速頻率3.8GHz。
8.銳龍9 3950X
銳龍9 3950X的規格大家都已經不陌生:7nm工藝,Zen 2架構,16核心32線程,1MB一級緩存、8MB二級緩存、64MB三級緩存,基準頻率3.5GHz,加速頻率最高4.7GHz(三代銳龍家族最高),熱設計功耗105W。
9.英特爾酷睿i9-9980XE
英特爾酷睿i9-9980XE處理器採用英特爾成熟的14nm工藝製程,CPU核心代號為Skylake。其CPU主頻為3.0GHz,最大頻率可達4.4GHz,採用18核心36線程設計,三級緩存達24.75MB。由於其性能強大,熱設計功耗為165W。
10.AMD銳龍9 3900X
AMD 銳龍9 3900X基於7nm Zen 2核心架構設計,12核心24線程,核心基礎頻率3.8GHz,動態加速頻率高達4.6GHz。配合6MB二級緩存及64MB三級緩存,能夠進一步提升整機的響應速度。介面方面,AMD 銳龍9 3900X依然採用AM4介面設計,具備了良好的兼容性。
C. 電腦的二級緩存是什麼東西啊一般要多大才好哦
這是CPU的緩存,叫Cache Level 2。
一般來說,英特爾的CPU的L2比較大;AMD的CPU對緩存大小不敏感,因而相對要小一些; Intel和AMD同價位的CPU性能相當!
個人喜歡有1到2M的L2的CPU。
D. 筆記本電腦中的二級緩存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更好些
這是CPU中的專業術語,舉個例子,伺服器上用的至強處理器和普通的P4處理器其內核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二級緩存不同。至強的二級緩存是2MB~16MB,P4的二級緩存是512KB,於是最便宜的至強也比最貴的P4貴,原因就在二級緩存不同。 它是處理器內部的一些緩沖存儲器,其作用跟內存一樣。即L2 Cache。由於L1級高速緩存容量的限制,為了再次提高CPU的運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儲器,即二級緩存。工作主頻比較靈活,可與CPU同頻,也可不同。CPU在讀取數據時,先在L1中尋找,再從L2尋找,然後是內存,在後是外存儲器。所以L2對系統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E. 請問目前世界上配置最高的電腦是什麼配置
最豪華的電腦配置,恐怕你的錢不夠,給你一個簡易,你看看,最豪華的應該是什麼樣。
平台描述:既然不考慮價格,那就甩開膀子掄圓了招呼。我們不僅要把硬體的各個部分介面充分「發揮」,單個產品的選擇上也是「物盡其用」,力求達到「既是最好,又是最貴」的消費「追求」。從我們的視角審視,大眾級產品已經淘汰一空,主板、內存、CPU的「起跳」基點直接選擇伺服器硬體,再加上專業顯卡、N個工業級顯示器以及多組磁碟陣列硬碟的搭配……世界上又一個「怪獸」誕生了~HOHO
產品型號:AMD Opteron 275(盒裝)CPU×2
參考價格:13000元×2
AMD Opteron 275處理器(盒裝)
推薦理由:金庸小說里左右互搏讓人看得天花亂墜,但兩只手要是由互斗改為互助,其「功力」大可成倍增加。電腦處理器領域,這種「兩條腿走路」的雙核心CPU正是春風得意,無論性能還是賣點都無可挑剔。當然前提是別提錢!提錢可就俗了~本次推薦的Opteron 275採用 Toledo核心,具有2.2GHz時鍾頻率,1066MHz前端匯流排,1MB×2二級緩存,配置之誇張讓人頂禮膜拜。同時為了達到燒包,我們「理所當然」地採用了雙CPU的配置. AMD雙路雙核Opteron 275與雙路單核252相比,性能提升了70%,與248相比,性能提升了90%!讓暴風雨來得再猛烈些吧!
3DLABS Wildcat Realizm800顯卡
產品型號:3DLABS Wildcat Realizm800顯卡
參考價格:24800元
推薦理由:單從體積來看,這塊野貓顯卡也應該列入本次攢機行列(玩笑~)。該卡顯示晶元型號為Wildcat Realizm800,核心頻率400MHz。顯存採用頂級DDRⅢ顆粒,由於具有BT的640MB顯存容量,該卡支持3840×2400的最大解析度。輸出介面支持雙DVI+S-Video,華麗至極。想想這樣的專業卡在玩家手裡本沒有太大作為,但由於價格夠貴、外形夠酷,因此直接拿到「Pass卡」進軍「超級PC」最終名單。雖然市面上還有像麗台 QuadroFX 4000 SDI這樣的AGP平台貴卡,但由於AGP介面已經是上個時代的產物,這里直接將其否掉,畢竟我們要大踏步地向前邁進!(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華碩 K8N-DL主板
產品型號:華碩 K8N-DL主板
參考價格:3400元
推薦理由:作為華碩推出的首款nForce4 Pro晶元組伺服器主板,這款拳頭產品以雙CPU+獨立PCI-E+豪華用料+齊全介面讓Opteron處理器找了個理想的家。K8N-DL支持雙Socket940 CPU插槽,前端匯流排為1GHz;晶元組採用nForce4(Crush K8-04)Pro晶元組;6個內存插槽可支持最高24GB的DDR400 ECC內存。K8N-DL擁有單獨的PCI-E ×16插槽,這一點讓人歡欣鼓舞,也是其能最終入選的決定性因素,畢竟2萬多的野貓顯卡總得有個能住的窩。這款主板的價格只是上面兩項產品的零頭,雖然有點「寒酸」,但考慮到其穩定的表現也就湊合「將就」了。
DragonKing 2GB DDR333(ECC)
產品型號:DragonKing 2GB DDR333(ECC)×6
參考價格:2100元×6
推薦理由:既然選擇了伺服器主板,內存搭配上就不能吝嗇。DragonKing內存雖然外觀普通,不過產品價格「登峰造極」,再加上ECC校驗功能,全方位符合本次專題的選購要點。這款TSOP封裝的伺服器內存為系統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PS:本來筆者計劃按「常理」出牌,採用4條內存搭建雙通道,但看到K8N-DL如此有「誠意」地提供了6條內存插槽,想想捨得花8000元買內存的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4000,因此也就「滿足」了主板對內存的「圓滿」需求。善哉~善哉
Brightside DR-37P顯示器
產品型號:Brightside DR-37P顯示器×2
參考價格:400000元×2
推薦理由:終於迎來配置單里的重頭戲!這款來自加拿大Brightside公司的DR-37P以49000美元(摺合400000RMB)的價格傲視群雄。這頭「怪物」擁有3000流明亮度(普通液晶的10倍)、200000:1對比度(普通液晶的400倍,你沒看錯~)、16bit色深、170度水平/垂直角度、1920×1080最高解析度,配備HD-DI和DVI-D接頭支持高清顯示。想想單台顯示器的價格已經等於一輛完稅的奧迪A4,估計買這個的主應該位列福布斯榜,所以買一台夠嗎?當然不行!要不怎麼將燒錢進行到底?本專題「保守」給出兩台組建雙頭輸出的方案,購買者還需根據這個思路自由發揮。隨意隨意~
西部數據 Raptor WD740GD硬碟
產品型號:西部數據 Raptor WD740GD×4
參考價格:1750元×4
推薦理由:硬碟對於系統來講至關重要,因此選擇4塊硬碟搭建磁碟陣列相當「明智」。西部數據這款硬碟單盤容量雖然僅為74GB,不過轉速達到10000RPM,具有8MB緩存,Sata介面,這些「強力」指標都對減少系統瓶頸頗具裨益。
散熱器為Tt Symphony水冷系統
光碟機:頂級HP DVD200e
音效卡為全球頂級的創新 CREATIVE E-MU 1820M
音箱為創新 GIGAWORKS S750,頂級音箱配頂級音效卡,沒話說....
伺服器級機箱之王:Tt VA9000SWA。帶600W高功率電源:全漢 FSP600 50BR3
貝爾金 霹靂游俠至尊版鍵盤
頂尖羅技藍極飛貂激光滑鼠
整體配置如下:
配件......... 型號......... 價格(元)
CPU AMD Opteron 275(盒裝)×2 13000×2
散熱器 Tt Symphony散熱器 ×2 2850×2
主板 華碩 K8N-DL主板 3400
內存 DragonKing 2GB DDR333(ECC)×6 2100×6
硬碟 西部數據 Raptor WD740GD ×4 1750×4
顯卡 3DLABS Wildcat Realizm800顯卡 24800
光碟機 HP DVD200e 5200 轉自81.china.com
顯示器 Brightside DR-37P顯示器×2 400000×2
音效卡 創新 CREATIVE E-MU 1820M 4900
網卡 主板集成 --
音箱 創新 GIGAWORKS S750 5480
機箱 Tt VA9000SWA+全漢 FSP600-50BR3 5180
電源
鍵盤 貝爾金 霹靂游俠至尊版+羅技藍極飛貂 2578
滑鼠
總計 897198
沒算軟體呢!!!
F. 什麼是電腦的二級緩存和主頻,有什麼重要作用嗎,目前最好的是什麼牌子的
給你看點緩存的知識,看了你自己就知道了
緩存(Cache)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其結構與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簡單地講,緩存就是用來存儲一些常用或即將用到的數據或指令,當需要這些數據或指令的時候直接從緩存中讀取,這樣比到內存甚至硬碟中讀取要快得多,能夠大幅度提升CPU的處理速度。
所謂處理器緩存,通常指的是二級高速緩存,或外部高速緩存。即高速緩沖存儲器,是位於CPU和主存儲器DRAM(Dynamic RAM)之間的規模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儲器,通常由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組成。用來存放那些被CPU頻繁使用的數據,以便使CPU不必依賴於速度較慢的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L2高速緩存一直都屬於速度極快而價格也相當昂貴的一類內存,稱為SRAM(靜態RAM),SRAM(Static RAM)是靜態存儲器的英文縮寫。由於SRAM採用了與製作CPU相同的半導體工藝,因此與動態存儲器DRAM比較,SRAM的存取速度快,但體積較大,價格很高。
處理器緩存的基本思想是用少量的SRAM作為CPU與DRAM存儲系統之間的緩沖區,即Cache系統。80486以及更高檔微處理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處理器晶元內集成了SRAM作為Cache,由於這些Cache裝在晶元內,因此稱為片內Cache。486晶元內Cache的容量通常為8K。高檔晶元如Pentium為16KB,Power PC可達32KB。Pentium微處理器進一步改進片內Cache,採用數據和雙通道Cache技術,相對而言,片內Cache的容量不大,但是非常靈活、方便,極大地提高了微處理器的性能。片內Cache也稱為一級Cache。由於486,586等高檔處理器的時鍾頻率很高,一旦出現一級Cache未命中的情況,性能將明顯惡化。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的辦法是在處理器晶元之外再加Cache,稱為二級Cache。二級Cache實際上是CPU和主存之間的真正緩沖。由於系統板上的響應時間遠低於CPU的速度,如果沒有二級Cache就不可能達到486,586等高檔處理器的理想速度。二級Cache的容量通常應比一級Cache大一個數量級以上。在系統設置中,常要求用戶確定二級Cache是否安裝及尺寸大小等。二級Cache的大小一般為128KB、256KB或512KB。在486以上檔次的微機中,普遍採用256KB或512KB同步Cache。所謂同步是指Cache和CPU採用了相同的時鍾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相對於非同步Cache,性能可提高30%以上。
目前,PC及其伺服器系統的發展趨勢之一是CPU主頻越做越高,系統架構越做越先進,而主存DRAM的結構和存取時間改進較慢。因此,緩存(Cache)技術愈顯重要,在PC系統中Cache越做越大。廣大用戶已把Cache做為評價和選購PC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
G. 關於電腦二級緩存!
二級緩存又叫L2 CACHE,它是處理器內部的一些緩沖存儲器,其作用跟內存一樣。 它是怎麼出現的呢? 要上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由於處理器的運行速度越來越快,慢慢地,處理器需要從內存中讀取數據的速度需求就越來越高了。然而內存的速度提升速度卻很緩慢,而能高速讀寫數據的內存價格又非常高昂,不能大量採用。從性能價格比的角度出發,英特爾等處理器設計生產公司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少量的高速內存和大量的低速內存結合使用,共同為處理器提供數據。這樣就兼顧了性能和使用成本的最優。而那些高速的內存因為是處於CPU和內存之間的位置,又是臨時存放數據的地方,所以就叫做緩沖存儲器了,簡稱「緩存」。它的作用就像倉庫中臨時堆放貨物的地方一樣,貨物從運輸車輛上放下時臨時堆放在緩存區中,然後再搬到內部存儲區中長時間存放。貨物在這段區域中存放的時間很短,就是一個臨時貨場。 最初緩存只有一級,後來處理器速度又提升了,一級緩存不夠用了,於是就添加了二級緩存。二級緩存是比一級緩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內存,主要就是做一級緩存和內存之間數據臨時交換的地方用。現在,為了適應速度更快的處理器P4EE,已經出現了三級緩存了,它的容量更大,速度相對二級緩存也要慢一些,但是比內存可快多了。 緩存的出現使得CPU處理器的運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這個區域中存放的都是CPU頻繁要使用的數據,所以緩存越大處理器效率就越高,同時由於緩存的物理結構比內存復雜很多,所以其成本也很高。
大量使用二級緩存帶來的結果是處理器運行效率的提升和成本價格的大幅度不等比提升。舉個例子,伺服器上用的至強處理器和普通的P4處理器其內核基本上是一樣的,就是二級緩存不同。至強的二級緩存是2MB~16MB,P4的二級緩存是512KB,於是最便宜的至強也比最貴的P4貴,原因就在二級緩存不同。
即L2 Cache。由於L1級高速緩存容量的限制,為了再次提高CPU的運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儲器,即二級緩存。工作主頻比較靈活,可與CPU同頻,也可不同。CPU在讀取數據時,先在L1中尋找,再從L2尋找,然後是內存,在後是外存儲器。所以L2對系統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CPU緩存(Cache Memory)位於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但交換速度快。在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可避開內存直接從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由此可見,在CPU中加入緩存是一種高效的解決方案,這樣整個內存儲器(緩存+內存)就變成了既有緩存的高速度,又有內存的大容量的存儲系統了。緩存對CPU的性能影響很大,主要是因為CPU的數據交換順序和CPU與緩存間的帶寬引起的。
緩存的工作原理是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時,首先從緩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如果沒有找到,就用相對慢的速度從內存中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同時把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塊調入緩存中,可以使得以後對整塊數據的讀取都從緩存中進行,不必再調用內存。
正是這樣的讀取機制使CPU讀取緩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數CPU可達90%左右),也就是說CPU下一次要讀取的數據90%都在緩存中,只有大約10%需要從內存讀取。這大大節省了CPU直接讀取內存的時間,也使CPU讀取數據時基本無需等待。總的來說,CPU讀取數據的順序是先緩存後內存。
最早先的CPU緩存是個整體的,而且容量很低,英特爾公司從Pentium時代開始把緩存進行了分類。當時集成在CPU內核中的緩存已不足以滿足CPU的需求,而製造工藝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緩存的容量。因此出現了集成在與CPU同一塊電路板上或主板上的緩存,此時就把 CPU內核集成的緩存稱為一級緩存,而外部的稱為二級緩存。一級緩存中還分數據緩存(Data Cache,D-Cache)和指令緩存(Instruction Cache,I-Cache)。二者分別用來存放數據和執行這些數據的指令,而且兩者可以同時被CPU訪問,減少了爭用Cache所造成的沖突,提高了處理器效能。英特爾公司在推出Pentium 4處理器時,用新增的一種一級追蹤緩存替代指令緩存,容量為12KμOps,表示能存儲12K條微指令。
隨著CPU製造工藝的發展,二級緩存也能輕易的集成在CPU內核中,容量也在逐年提升。現在再用集成在CPU內部與否來定義一、二級緩存,已不確切。而且隨著二級緩存被集成入CPU內核中,以往二級緩存與CPU大差距分頻的情況也被改變,此時其以相同於主頻的速度工作,可以為CPU提供更高的傳輸速度。
二級緩存是CPU性能表現的關鍵之一,在CPU核心不變化的情況下,增加二級緩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CPU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級緩存上有差異,由此可見二級緩存對於CPU的重要性。
CPU在緩存中找到有用的數據被稱為命中,當緩存中沒有CPU所需的數據時(這時稱為未命中),CPU才訪問內存。從理論上講,在一顆擁有二級緩存的CPU中,讀取一級緩存的命中率為80%。也就是說CPU一級緩存中找到的有用數據占數據總量的80%,剩下的20%從二級緩存中讀取。由於不能准確預測將要執行的數據,讀取二級緩存的命中率也在80%左右(從二級緩存讀到有用的數據占總數據的16%)。那麼還有的數據就不得不從內存調用,但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較高端的CPU中,還會帶有三級緩存,它是為讀取二級緩存後未命中的數據設計的—種緩存,在擁有三級緩存的CPU中,只有約5%的數據需要從內存中調用,這進一步提高了CPU的效率。
為了保證CPU訪問時有較高的命中率,緩存中的內容應該按一定的演算法替換。一種較常用的演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演算法」(LRU演算法),它是將最近一段時間內最少被訪問過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為每行設置一個計數器,LRU演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計數器清零,其他各行計數器加1。當需要替換時淘汰行計數器計數值最大的數據行出局。這是一種高效、科學的演算法,其計數器清零過程可以把一些頻繁調用後再不需要的數據淘汰出緩存,提高緩存的利用率。
CPU產品中,一級緩存的容量基本在4KB到64KB之間,二級緩存的容量則分為128KB、256KB、512KB、1MB、2MB等。一級緩存容量各產品之間相差不大,而二級緩存容量則是提高CPU性能的關鍵。二級緩存容量的提升是由CPU製造工藝所決定的,容量增大必然導致CPU內部晶體管數的增加,要在有限的CPU面積上集成更大的緩存,對製造工藝的要求也就越高
緩存(Cache)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其結構與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簡單地講,緩存就是用來存儲一些常用或即將用到的數據或指令,當需要這些數據或指令的時候直接從緩存中讀取,這樣比到內存甚至硬碟中讀取要快得多,能夠大幅度提升CPU的處理速度。
所謂處理器緩存,通常指的是二級高速緩存,或外部高速緩存。即高速緩沖存儲器,是位於CPU和主存儲器DRAM(Dynamic RAM)之間的規模較小的但速度很高的存儲器,通常由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組成。用來存放那些被CPU頻繁使用的數據,以便使CPU不必依賴於速度較慢的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L2高速緩存一直都屬於速度極快而價格也相當昂貴的一類內存,稱為SRAM(靜態RAM),SRAM(Static RAM)是靜態存儲器的英文縮寫。由於SRAM採用了與製作CPU相同的半導體工藝,因此與動態存儲器DRAM比較,SRAM的存取速度快,但體積較大,價格很高。
處理器緩存的基本思想是用少量的SRAM作為CPU與DRAM存儲系統之間的緩沖區,即Cache系統。80486以及更高檔微處理器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處理器晶元內集成了SRAM作為Cache,由於這些Cache裝在晶元內,因此稱為片內Cache。486晶元內Cache的容量通常為8K。高檔晶元如Pentium為16KB,Power PC可達32KB。Pentium微處理器進一步改進片內Cache,採用數據和雙通道Cache技術,相對而言,片內Cache的容量不大,但是非常靈活、方便,極大地提高了微處理器的性能。片內Cache也稱為一級Cache。由於486,586等高檔處理器的時鍾頻率很高,一旦出現一級Cache未命中的情況,性能將明顯惡化。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的辦法是在處理器晶元之外再加Cache,稱為二級Cache。二級Cache實際上是CPU和主存之間的真正緩沖。由於系統板上的響應時間遠低於CPU的速度,如果沒有二級Cache就不可能達到486,586等高檔處理器的理想速度。二級Cache的容量通常應比一級Cache大一個數量級以上。在系統設置中,常要求用戶確定二級Cache是否安裝及尺寸大小等。二級Cache的大小一般為128KB、256KB或512KB。在486以上檔次的微機中,普遍採用256KB或512KB同步Cache。所謂同步是指Cache和CPU採用了相同的時鍾周期,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相對於非同步Cache,性能可提高30%以上。
目前,PC及其伺服器系統的發展趨勢之一是CPU主頻越做越高,系統架構越做越先進,而主存DRAM的結構和存取時間改進較慢。因此,緩存(Cache)技術愈顯重要,在PC系統中Cache越做越大。廣大用戶已把Cache做為評價和選購PC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
H. 為什麼筆記本電腦cpu的二級緩存都比較大
筆記本採用的技術很多一部分是犧牲性能來得到省電以及發熱小
的特性的
在計算機硬體上來說 筆記本受到體積的限制,在很小的體積之內設計出電腦的 線路板,這樣性能有很大一部分縮水
還有就是筆記本的技術都是使用的比較成熟的技術,很多台式機上新技術都沒有應用於筆記本,大部分筆記本因為散熱的原因 使用的顯卡 還有cpu 都是經過簡化等處理的
硬碟的讀取也是制約筆記本性能的指標
I. 電腦的二級緩存是什麼
二級緩存
即L2
Cache。由於L1級高速緩存容量的限制,為了再次提高CPU的運算速度,在CPU外部放置一高速存儲器,即二級緩存。工作主頻比較靈活,可與CPU同頻,也可不同。CPU在讀取數據時,先在L1中尋找,再從L2尋找,然後是內存,在後是外存儲器。所以L2對系統的影響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