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硬碟除了HDD(機械硬碟)以外還有什麼類型的
硬碟除了機械硬碟(HDD)以外,目前還有固態硬碟(SSD)和混合硬碟(SSHD),總共三大類型。
1、機械硬碟(HDD)是傳統硬碟,為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製成的磁性碟片,磁頭,轉軸,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和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工作時,磁頭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碟片上進行讀寫數據。機械硬碟是集精密機械、微電子電路、電磁轉換為一體的電腦存儲設備。
2. 機械硬碟品牌排名,機械硬碟品牌的十大是哪些
WD公司始創於1970年,總部在美國加州Lake Forest,是歷史最悠久的硬碟廠商之一,也是IDE介面的創始者之一。WD公司在1999年退出SCSI市場後主攻IDE領域,2001年下半年6個月銷售額為10.15億美元,並且保持著3300萬美元的盈利。WD公司是一個不擅於宣傳的公司,讓人能記得住的特有技術屈指可數,其實WD的技術實力是不容小看的,其硬碟性能長期處於高水平肯定有先進技術的支持。
希捷
希捷公司於1979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加州Scotts Valley,2000年希捷主動從股市退出,成為私人公司,產品主要包括SCSI與IDE硬碟、磁帶機與網路存儲設備。在第四財季報表中,收入高達到27.4億美元,是無可非議的硬碟業界老大。希捷公司對技術的開發相當看重,研發費用高達9億美元。不過,與其他公司一樣,其特有技術主要針對於硬碟的保護與噪音的抑制。
3. 筆記本電腦裡面裝的是什麼類型的盤,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
1、訪問速度
固態硬碟在傳輸速度上有很大的優勢,最高可達500M/秒,其中讀取速度達到400-600M每秒,寫入速度同樣可以高達200M每秒。對於1G的文件只需幾秒就可搞定,而傳統的IDE硬碟讀取速度極限是無法超越200M每秒,寫入速度也很難突破100M每秒,平時基本在幾拾M每秒,這樣對於常常需要讀取大文件或處理大文件的用戶來講,使用固態硬碟是不錯的選擇。
2、數據安全
傳統的硬碟是通過磁頭讀取碟片來完成數據讀寫的,在高速旋轉的過程中碟片和磁頭碰撞更容易造成數據受損,還有就是運輸過程中也容易造成碟片受損造成數據丟失。而固態硬碟沒有碟片,所以只要其晶元不受到外形擠壓產生形變,數據就能獲得安全的保存,在數據安全方面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區別是很大的。
3、經濟價格
固態更盤在速度及安全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因為是最新技術,所以在價格方面相對傳統硬碟來講高了很多。固態硬碟現在的價格一般是傳統硬碟的2-3倍,但是隨著摩爾定律的不斷發展,固態硬碟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密度會越來越大,存儲量越來越高,以後的價格也會越來越低,可以預見,固態硬碟取代傳統硬碟勢在必行。
另外,SSD固態硬碟的物理組成基本上就是快閃記憶體+主控+緩存+PCB+介面,沒有機械部件,數據讀寫都是電子訊號,不存在馬達轉速這樣的瓶頸因素,性能自然就上來了。
通過上述有關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區別的說明二者的優劣可以得到以下幾點:
1、體積和重量:SSD完勝
2、噪音和震動:SSD再次完勝,絕對靜音。而HDD的噪音可高可低,有的足以會讓人抓狂,而且震動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問題。
3、 溫度:HDD工作時的最高溫度在四、五十度左右,SSD要低一些,不過這個問題影響不大。
4、 功耗:HDD最大功耗約為5-10W左右,而SSD通常是3W以內。同樣,這個問題影響也不算大,企業級用戶就另算了。
5、容量:HDD勝出。民用級SSD普遍沒有超過1TB的,而HDD最大已有4TB了。
6、價格:HDD勝,而且容量越大,HDD優勢越明顯。
至於筆記本電腦中安裝的,目前一般還都是機械硬碟。當然,如果一些用戶對本子的硬體配置有要求,也可以安裝固態硬碟。
4. 機械硬碟顏色分為。黑、紅、綠、藍、紫、白。這些都什麼意思詳細說說應該怎麼排列優良等級
針對西數機械硬碟分類(其他僅做參考):
黑盤:性能強悍,緩存大,速度比其他幾個種類快。主要適用於企業,吞吐量大的伺服器,高性能計算應用,高性能游戲機。缺點雜訊有點大!
藍盤:家用級硬碟,我們現在裝機基本上用的都是藍盤。性能比黑牌稍微低點但價格較低,性價比高。另外藍盤存儲數據時間也比較長,藍盤的數據理論保存年限在30年。
綠盤:SATA 硬碟,低熱、安靜、環保。非常節能,適合大容量存儲;採用IntelliPower技術,轉速為5400轉。優勢是安靜、價格低,缺點是性能差,延遲高,壽命短。
紅盤:其實也就是綠盤的延伸版,西數專門推出的針對NAS市場的硬碟,面向的是擁有1 至5 個硬碟位的家庭或小型企業NAS用戶。性能特性與綠盤比較接近,功耗較低、噪音較小、能夠適應長時間的連續工作,擁有特色技術NASware,這技術讓其兼容性更加出色,無論是針對NAS或是RAID都能夠擁有突出的兼容性表現。
紫盤 紫盤是西數2014年2月推出的專門面向視頻監控應用的機械硬碟產品,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經過了專門的監控兼容性測試(包括CCT認證),能夠24×7不間斷運行,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00萬小時,適合家用、SOHO、中小企業。
金盤:金盤主要面向大型數據中心,包括中小型企業伺服器與存儲、機架數據中心伺服器、存儲集群等,相比其他顏色的盤容量更大,能效更高,性能更優,可靠性更強,但同時價格也更高。
沒有什麼最優選擇,只有最適合的選擇,用途是關鍵。
5. 監控1t硬碟怎麼分快照盤和讀寫盤
DIY裝機指的是自行選擇電腦的各個硬體,這些硬體包括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硬碟、機箱、電源等,在保證兼容、合理搭配的同時將所有的DIY硬體搭配組裝為一台完整的電腦,也是所謂的「組裝機」、「兼容機」,今天小編再來幫大家科普一下硬碟選購知識和硬碟知識,教你如何挑選合適的硬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個類型,而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採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雙硬碟方案,現在混合硬碟市場需要很小,市場上裝機常見主要是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類型的硬碟知識吧。
一、硬碟 選購 的類型:
1、機械硬碟(HDD)
是一款傳統式硬碟,在沒有固態硬碟之前都是搭配的機械硬碟,現在裝機搭配機械硬碟多數作為儲存副盤。機械硬碟的結構主要是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製成的磁性碟片、磁頭、轉軸、磁頭控制器、控制電機、數據轉換器、介面以及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在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磁頭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磁性碟片上進行讀寫數據。
優點主要是容量大,價格便宜,技術成熟,硬碟破壞可做數據恢復,而缺點主要是速度相比固態硬碟要慢,發熱大,噪音大,防震抗摔性差。
2、固態硬碟(SSD)
固態硬碟是在機械硬碟之後推出的一款新型硬碟,也是現在裝機首選硬碟之一,都是設為主盤運用,大大提升系統速度。固態硬碟主要是由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加主控以及緩存組成的陣列式儲存,屬於以固態電子儲存晶元陣列製成的一種硬碟。
優點主要是相比機械硬碟,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小,能夠提升系統、軟體、游戲等讀寫速度,靜音、防震抗摔性佳,低功耗、輕便、發熱小。而缺點主要是價格偏貴、容量較小,大儲存需要的時候,往往需要搭配機械硬碟來運用。
3、混合硬碟(SSHD)
混合硬碟相當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合產品,採用容量較小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作為儲存常用文件,而磁碟才是最為重要的儲存介質,而快閃記憶體僅僅是起了緩沖的作用,將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快閃記憶體內減小尋道時間,從而提升效率。
混合硬碟優缺點主要是讀寫速度相比機械硬碟要快,但是速度不如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同樣,發熱顯著,有顯著噪音,有震動。
二、硬碟 選購 的品牌
1、機械硬碟:西部數據(WD)、希捷(ST)
2、固態硬碟:三星、Intel、浦科特、Toshiba、建興、閃迪、金士頓、威剛、WD、影馳、七彩虹、台電等。
一般來說,首選三星、intel、浦科特,不過價格偏貴,其次金士頓、閃迪、Toshiba等,性價比品牌可以影馳、威剛、台電、七彩虹等。
三、硬碟 選購 的容量
同價位情況下,機械硬碟的容量要比固態硬碟要大很多,因此大儲存的情況下,必須搭配機械硬碟作為儲存運用,除非你是土豪,直接購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容量通常:120G、240G、320G、500G、1T、2T或者以上等。不過現在基本都是選用120G、240G容量為主,因為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絕對讓你懷疑人生,不過相信經過固態硬碟多年的發展,大容量會越來越主流,越來越便宜。
機械硬碟容量通常:1T、2T、3T、4T或者以上等。一般基本都是選用1T、2T機械硬碟,再大的基本用不到,除非真有這樣的儲存需要。
四、硬碟 選購 的介面
機械硬碟現在都是SATA3介面,而固態硬碟常見的有:SATA 3介面,PCI-E介面,M.2介面,其中M.2之間也有不一樣的規格,主要由2242、2260、2280三種規格。
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現在運用廣泛的,而M.2介面固態硬碟慢慢主流起來,而PCI-E介面一般運用在高端機上,擁有更高的速度體驗。
五、硬碟 選購 的尺寸
台式電腦機械硬碟都是3.5英寸,而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2.5寸的,與筆記本的機械硬碟尺寸相似,因此也可以運用在筆記本上。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只適於台式電腦,並不合適筆記本,而M.2和SATA的固態硬碟,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都是通用的。
不過對於現在的筆記本和台式電腦來說,M.2介面的固態硬碟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介面帶來的性能瓶頸,因此裝機之家小編堅信,M.2介面的固態硬碟才是未來趨勢。
是什麼決定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速度?
固態硬碟主要是顆粒與主控, 固態的顆粒與主控好壞決定了一款固態硬碟的性能,顆粒與主控越好,無疑固態硬碟的速度越強。
SSD的顆粒的傳統分類:SLC、MLC、TLC,SLC顆粒要強於MLC,而MLC顆粒又強於TLC,不過SLC顆粒在現在市場基本很少,(裝機之家原創)主要是價格偏貴,現在中高端的固態還是MLC顆粒的天下,而TLC顆粒成本較低,性能與壽命不如MLC,定位市場入門級固態硬碟。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1000--3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廠家叫8LC,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1000次擦寫壽命。
主流主控品牌:群聯、Marvell、三星、台系主控(常見的台系主控包括慧榮Silicon Motion和智微Jmicron以及群聯Phison三家公司,現在相當多的固態硬碟廠家都在用這三家的主控,主要是因為成本低廉相當受各大固態廠家喜愛。)等,而這類主控品牌中,主控晶元又有眾多型號,不一樣型號性能也有很大不一樣,小編就不一一介紹。
機械硬碟影響磁碟速度的主要原因還是緩存的大小 ,緩存越大磁頭讀寫命中率越高,速度也就越快。 此外轉速快的比轉速慢的讀寫速度要快點 ,但是機械硬碟在高轉速的同時會帶來溫升快、溫度高、磨損快,因此會更加容易破壞硬碟,建議轉速容量相同的磁碟宜選擇緩存大獲選低轉速高緩存的,此外還有硬碟的單碟容量(單碟容量越大性能越高)、介面對性能也有影響。
硬碟 選購 的搭配建議:
如今裝機基本都是首選固態硬碟了,在儲存空間足夠運用的情況下,建議單獨搭配固態硬碟,但是如果對儲存要求較高的情況下,比如游戲眾多,平時有存小電影的習慣,還有一些是行業需要,那麼建議固態+機械雙硬碟方案,固態設為主盤,而機械設為副盤,雙劍合璧,既滿足速度又滿足儲存需要。
6. 硬碟除了有機械硬碟,固態硬碟,還有哪些
之前電腦組裝網小編有散亂的介紹過幾種電腦硬碟,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電腦硬碟的類別以及他們之間的區別。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混合硬碟,移動硬碟幾種。
一、 什麼是固態硬碟?(詳細了解固態硬碟可查看:固態硬碟介紹以及它的優點和缺點
)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是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它最初使用高速的SLC(Single Layer Cell,單層單元)快閃記憶體(以下簡稱「快閃記憶體」)來製造。由於讀寫快閃記憶體不需要傳統硬碟磁頭的機械式移動,因此利用快閃記憶體打造的固態硬碟,有著低功耗、零工作雜訊和高速反應時間的優點。不過,固態硬碟受SLC快閃記憶體容量小的限制,造價比普通硬碟高出很多,導致固態硬碟的售價遠不如傳統硬碟般大眾化。
二、普通硬碟
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全名 溫徹斯特式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三、混合硬碟
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目前通常使用的快閃記憶體是NAND快閃記憶體。混合硬碟是處於磁性硬碟和固態硬碟(SSD: Solid State Disk)中間的一種解決方案。混合硬碟與傳統磁性硬碟相比,大幅提高了性能,成本上升不太大。支持「WindowsReadyDrive」技術。
混合硬碟的原理和微軟全新一代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上的「Ready Boost」功能相似,兩者都是通過增加高速快閃記憶體來進行資料預讀取(Prefetch),以減少從硬碟讀取資料的次數,從而提高性能。不同的是,混合硬碟將快閃記憶體模塊直接整合到硬碟上,理論上新一代的混合硬碟不僅能提供更佳的性能,還可減少硬碟的讀寫次數,從而使硬碟耗電量降低,特別是使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續航能力提高。 由於一般混合硬碟僅內置256MB的SLC快閃記憶體,因此成本不會大幅提高。同時混合硬碟亦採用傳統磁性硬碟的設計,因此沒有固態硬碟容量小的不足。 不過,有些朋友可能還有一個疑問,現在快閃記憶體的售價如此低,為何混合硬碟整合的快閃記憶體容量只有256MB?其實,原因與固態硬碟相似,現在採用的快閃記憶體都屬於NAND類型,可再細分為SLC和MLC。它們的差異在於SLC的讀寫次數及速度均比MLC高,不過成本則以MLC較貴。由於混合硬碟需作頻繁的讀寫操作,同時也需要使用高性能的快閃記憶體,所以廠商一般選用價格較高但速度更快的SLC快閃記憶體,故混合硬碟內置的快閃記憶體容量相對較小。
四、移動硬碟
移動硬碟(Mobile Hard disk)顧名思義是以硬碟為存儲介質,計算機之間交換大容量數據,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
7. 硬碟有什麼區分
硬碟區分太多了:
容量、緩存、介面、轉速、品牌.....
目前流行為:固態硬碟及機械硬碟
固態硬碟是與傳統硬碟不同的新東西,好壞參半,無所渭那個好(目前)
傳統硬碟又叫機械硬碟,有馬達、有碟片,因此有機械運轉的一切毛病:機械磨損、不可碰撞、速度限制不能太高、體積大.....
優點是:技術完善、便宜、容量大、兼容性高....(使用簡單)
固態硬碟又叫ssd硬碟,其基礎是內存,與U盤、存儲卡的基礎是一樣的(技術更先進),可以當它是一個高速的大U盤,因此:無磨損、偶爾碰撞也不易壞(非破壞性)、速度可以很高、體積較小,
缺點是:技術仍需完善、昂貴、容量小、兼容性不高(對於老電腦使用)、基本無法數據恢復
如果你的電腦是新的,可用固態硬碟,若是老電腦,可能會遇到些問題
!!!!固態硬碟分區及使用也有許多特別之處!!!
分區時應預留20%
!!!!XP不支持固態硬碟的一些新技術!!!
!!!固態硬碟正確設置使用,才能發揮優點,否則可能會更糟!!!!
例、須SATA3介面、開啟ACHI、4K對齊
!!!固態硬碟也有壽命,不同內存晶元(主控)性能不同,價格不同
大至以上,不全面
純原創,即使復制也是復制自己的
8. 台式機硬碟分類有哪幾種
1.SATA介面。SATA介面是現在使用人數最多的介面,SATA介面具有很強的糾錯能力,介面簡單,所以使用人數偏多
以上就是硬碟介面的類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