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惠普2b36(z97晶元組)可以用什麼硬碟
1、該主板有四個SATA III介面,可以使用SATA III介面的硬碟。
2、另外,該主板還有一個半高mini PCI-e插槽可以使用,不過半高mini PCI e介面的固態硬碟不多,而且容量偏小,不太合適
⑵ 硬碟2T是多少空間
硬碟2T空間就是2048G。換算表如下:
拓展資料:
硬碟容量 =柱面數(表示每面盤面上有幾條磁軌,一般總數是1024) ×磁頭數(表示盤面數) ×扇區數(表示每條磁軌有幾個扇區,一般總數是64)× 扇區(存儲基本單元,大小一般為512B/4KB)
(單碟1TB硬碟的扇區數可能是4K) 高級格式是一項界定4K扇區硬碟格式的全新標准,傳統的硬碟在格式化後,每一個扇區的大小都是512B位元組,而4K扇區硬碟的高級格式就是將其扇區劃分為4KB。
這也是今後所有硬碟廠商都將採用的標准,IDEMA(國際磁碟驅動器設備與材料協會)的各主要硬碟製造商已經達成一致:2011年1月1日起,出貨的所有台式機和筆記本新產品硬碟都將採用這種高級格式標准。
⑶ 電腦硬碟容量的英文字母表達方式......
TB,太位元組,=Tera Bytes
GB,吉位元組,=Giga Bytes=1024MB=1024768KB
MB,兆位元組,=Mega Bytes=1024KB
KB,千位元組,=Kilo Bytes
B,位元組,=Byte
bit,位,即一個二進制位,它是計算機中最小的計數單位
換算關系:
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
1B=8bit
⑷ 東芝l650-2b 硬碟是什麼介面 我想換固態硬碟 不知道選什麼介面的固態硬碟
東芝i650-2b是10年出廠的,此時的硬碟是使用sata介面,你可以在淘寶里購買128G sata口固態硬碟,價位250-450不等。
⑸ 電腦硬碟的容量GB是什麼意思MB又是什麼意思
硬碟容量的單位為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目前的主流硬碟容量為60~160GB,影響硬碟容量的因素有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許多人發現,計算機中顯示出來的容量往往比硬碟容量的標稱值要小,這是由於不同的單位轉換關系造成的。我們知道,在計算機中1GB=1024MB,而硬碟廠家通常是按照1G=1000MB進行換算的。
硬碟是個人電腦中存儲數據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就決定著個人電腦的數據存儲量大小的能力,這也就是用戶購買硬碟所首先要注意的參數之一。
硬碟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為單位的,早期的硬碟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為單位,1956年9月IBM公司製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碟存儲系統只有區區的5MB,而現今硬碟技術飛速的發展數百GB容量的硬碟也以進入到家庭用戶的手中。硬碟的容量有40GB、60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硬碟技術還在繼續向前發展,更大容量的硬碟還將不斷推出。
在購買硬碟之後,細心的人會發現,在操作系統當中硬碟的容量與官方標稱的容量不符,都要少於標稱容量,容量越大則這個差異越大。標稱40GB的硬碟,在操作系統中顯示只有38GB;80GB的硬碟只有75GB;而120GB的硬碟則只有114GB。這並不是廠商或經銷商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而是硬碟廠商對容量的計算方法和操作系統的計算方法有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單位轉換關系造成的。
眾所周知,在計算機中是採用二進制,這樣造成在操作系統中對容量的計算是以每1024為一進制的,每1024位元組為1KB,每1024KB為1MB,每1024MB為1GB,每1024GB為1TB;而硬碟廠商在計算容量方面是以每1000為一進制的,每1000位元組為1KB,每1000KB為1MB,每1000MB為1GB,每1000GB為1TB,這二者進制上的差異造成了硬碟容量「縮水」。
以120GB的硬碟為例:
廠商容量計算方法:120GB=120,000MB=120,000,000KB=120,000,000,000位元組
換算成操作系統計算方法:120,000,000,000位元組/1024=117,187,500KB/1024=114,440.91796875MB=114GB。
簡單演算法:硬碟容量 /1024*1024*1024
80,000,000,000/(1024*1024*1024)=74.5G
40,000,000,000/(1024*1024*1024)=37.25G
硬碟需要分區和格式化,操作系統之間存在著差異,再加上安裝操作系統時的復制文件的行為,硬碟會被佔用更多空間,所以在操作系統中顯示的硬碟容量和標稱容量會存在差異,而硬碟的兩類容量差值在5%-10%左右應該是正常的。
⑹ 西數藍盤500g固態2b0c和2b0a有什麼不一樣
西部數據WDS500G 2B0A固態硬碟是2.5英寸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
西部數據WDS500G 2B0C固態硬碟是M.2介面的固態硬碟,支持nvme協議。
的介面不同,外觀不同,數據傳輸速度也不同(後者更快)。
⑺ 關於各廠商硬碟參數的解釋!!!
復制了一個,請樓主參考:
希捷(Seagate),日立(HITACHI),邁拓(Maxtor),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和三星(Samsung)
一、希捷(Seagate)
Seagate硬碟的編號比較簡單,其識別方法為:「ST+硬碟尺寸+容量+主標識+副標識+介面類型」 。
為了另大家容易理解,簡單的表示形式為:ST「X,XXXX,XX,XXX」,也就是說其硬碟編號可以分為四部分。
「IC」表示的是IBM公司的產品。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硬碟的外形和尺寸。「35」表示3.5英寸(88.9毫米),「25」表示2.5英寸(63.5毫米)的硬碟產品。
第二部分的「X」是表示硬碟的高度。「L」代表1英寸(25.4毫米),「T」代表0.49英寸(12.5毫米),「N」代表0.37英寸(9.5毫米)的硬碟產品。
第三部分的三個「X」表示的是硬碟的容量,單位是GB。如「180」就是表示該硬碟的容量為180GB,「080」等就是80GB了。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硬碟介面的類型。
「AV」表示為ATA介面
「UW」表示為Ultra160 SCSI 68-pin Wide的介面
「UC」表示為Ultra160 SCSI 80-pin SCA的介面
「XW」表示為Ultra320 SCSI 68-pin Wide的介面
「XC」表示為Ultra320 SCSI 80-pin SCA的介面
「F2」表示為FC-AL-2(2 Gbit)的介面
第五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產品系列的型號。其「ER」表示Deskstar 60GXP系列,「VA」表示Deskstar 120GXP系列,「V2」表示Deskstar 180GXP系列。
第六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轉速,單位是RPM/分。其「04」表示為4200 RPM/分,「05」表示為5400 RPM/分,「07」表示為7200 RPM/分,「10」表示為10000 RPM/分,「15」表示為15000 RPM/分。
第七部分的「X」表示著硬碟緩存的容量,從Deskstar 180GXP開始啟用。「0」表示為2MB緩存,「1」表示為8MB緩存。其中使用一個碟片的60GB產品緩存為2MB,使用兩個碟片的80GB和120GB產品緩存有2MB和8MB兩種,使用三個碟片的180GB產品緩存都為8MB,購買時要注意區分。
以「IC35L180AVV207-1」這個編號為例,我們通過編號可以知道該硬碟是IBM公司生產的3.5英寸,高1英寸的硬碟,其總容量為60GB,採用Ultra ATA介面,為Deskstar 180GXP系列的產品,轉速是7200 RPM/分,有著8MB的緩存。
二、日立的7K250系列是繼Deskstar 180GXP推出後的新品。其性能比早期的產品更出色,但是硬碟編號也發生了變化,造成了混亂。下面我們也來研究一下日立7K250系列的硬碟編號規律。
7K250系列的編號標注形式為「HDS+轉速+系列的最大容量+該產品容量+產品系列代碼+硬碟高度+介面類型+緩存」。
簡單的表示為:HDS「XX,XX,XX,X,X,XX,X,X」,硬碟編號也可以分為八個部分。
「HDS」表示為日立(HITACHI)的Deskstar系列硬碟產品。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的轉速。如果其標注為「42」,「54」,「72」,「10」,「15」等的話,那麼這個硬碟的轉速分別為4200 RPM/分,5400 RPM/分,7200 RPM/分, 10000 RPM/分,15000 RPM/分。
第二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該產品系列的最大容量,單位為GB。「25」就表示該產品最大容量為250GB。
第三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單位有GB或者10GB。例如「80」就表示80GB,「25」就表示250GB。
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代數。現在所有7K250系列都是字母「V」。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高度。這里和上面的IBM編號是一樣的。
第六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的介面類型,有「AT」和「ST」。其分別代表為Ultra ATA100介面和Serial ATA150介面。
第七部分的「X」表示硬碟緩存的容量,有數字「2」和「8」。其分別代表為2MB緩存和8MB緩存的硬碟產品。
第八部分的「X」是硬碟的保留值,目前暫時為數字「0」。
就以日立7K250系列「HDS722525VLAT80」的硬碟編號來做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其屬於7200 RPM/分,最大容量為250GB和總容量為250GB的硬碟,高1英寸,採用的是Ultra ATA100介面並擁有8MB緩存。
三、邁拓(Maxtor)
以前Maxtor硬碟一直採用7位的編號,但從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9開始,其硬碟編號變成了13個了。不過,對我們識別硬碟有用的還是前面的7位編號。邁拓編號多為「系列號+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首位+容量+介面類型+碟頭數」。
我們將其簡單表示為「XX,XXX,X,X」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產品系列和型號。
「3」為40GB或以下,「9」為40GB以上,此系列為星鑽一代
「2R」表示為Fireball 531DX美鑽一代
「2B」表示為Fireball 541DX美鑽二代
「2F」表示為Fireball 3
「4W」表示為Diamondmax 536DX星鑽二代
「4D」,「4K」,「4G」都表示為Diamondmax 540X星鑽三代
「4R」表示為Diamondmax 16星鑽四代
「5T」表示為Diamondmax Plus60金鑽六代
「6L」表示為Diamondmax Plus D740X金鑽七代
「6E」表示為Diamondmax Plus8
「6Y」表示為Diamondmax Plus9
第二部分的三個「X」表示容量,單位是GB。例如「080」或者「200」就分別表示為80GB或者200GB。
第三部分的「X」表示緩存容量、介面及主軸馬達類型。
「D」表示為Utral ATA/33
「U」表示為Utral ATA/66
「H」表示為Ultra ATA100介面,2MB緩存
「J」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滾珠軸承馬達(Ball Bearing Motor)
「L」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
「P」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M」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第四部分的「X」表示使用的磁頭數,也就是記錄面數量,由此也能可以憑著「硬碟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這個公式來推算出單碟容量。不過,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開始,該數字變成了「0」,但是我們知道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都是單碟容量80GB的產品,所以這里的變化對我們辨識並不影響。
我們以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編號「6Y200M006500A」的硬碟作例子,我們已經知道這個編號前7位才是對我們有用,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該硬碟容量是200G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擁有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四、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的編號標注形式因產品系列而異,編號方式顯得簡潔明了,由12個數字或者字母所組成。在12個編號中,前6個編號為主編號,後面的6個編號為附加編號。其桌面市場的主打系列魚子醬的標注方式為「廠商代號+容量+轉速,緩存+介面類型」。
簡單的表示為WD「XXXX,X,X-XX,X,X,XX」,可以分為七個部分。
「WD」是「Western Digital」的簡稱,表示其為西部數據公司的產品。
前6位主編號:
第一部分的四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為GB。其標識和希捷是一樣的,如4位的「1200」代表120GB,3位的「800」則代表80GB。
第二部分的「X」表示為硬碟轉速及緩存容量。
「A」表示轉速為54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B」表示轉速是72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E」表示轉速是5400 RPM/分的Protege系列硬碟
「J」表示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高端魚子醬硬碟
「G」表示為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系列
第三部分的「X」表示介面的類型。
「A」表示為Ultra ATA/66或者更早期的介面類型
「B」表示為Ultra ATA/100
「W」表示應用於A/V(數碼影音)領域的硬碟
「D」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後六位附加編號:
對於後面的六位附加編號,筆者很抱歉,找不到相關於Serial ATA150介面規范的硬碟附加編號資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OEM客戶標志。如今西數面向零售市場的產品,其兩個編號都是為數字「00」。如果作為其它字元的話,則為OEM客戶的代碼,不同的編號對應不同OEM客戶,而這種編號的硬碟通常是不面向零售市場的。
第五部分的「X」代表硬碟單碟容量,單位是GB。「C」代表硬碟單碟容量為40GB,「D」代表66GB,「E」代表83GB。
第六部分的「X」表示同系列硬碟的版本代碼,該代碼隨著不同系列而變。
「A」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BB系列;
「B」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66介面的AB系列;
「P」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EB系列;
「R」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具有8MB緩存的JB系列。
而在單碟66GB和83GB的產品中,還出現了「U」,「V」等其他字母,分別對應JB系列和BB系列產品。
最後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Firmware版本。我們目前常見的一般都是「A0」。
我們以「WD2500JB-00EVA0」的硬碟編號作例子,我們從主編號可以知道這是一塊西部數據公司出品的容量為250GB、7200轉/分並且具有8MB緩存的硬碟。從後面的附加編號我們還可以看出這是西部數據面向零售市場,單碟容量為83GB的產品。其實,我認為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買西數硬碟看前面的6位主編號就可以得知性能了,加上了後面的6位附加編號反而還會增加了難度。對於現在西數公司新出的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如主6位編號為「WD2500JD」,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介面為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還有對於西數公司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猛禽)系列,其主編號「WD740GD」亦代表了大部分的信息,其「容量為74GB,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這些信息我們也可以輕易的看出來。
五、三星(SAMSUNG)
目前三星硬碟均屬SpinPoint系列,此系列又分為P和V兩大類。編號標注形式為「系列型號+轉速+容量+緩存+磁頭數目+介面類型」。
我們亦可以簡單的表示為「X,X,XXX,X,X」五部分。
第一部分的「X」表示硬碟產品系列。這里的「S」就表示為「SpinPoint」系列。
第二部分的「X」表示三星硬碟各系列不同轉速的產品。
「V」表示V系列硬碟,轉速為5400 RPM/分
「P」表示P系列硬碟,轉速為7200 RPM/分
第三部分的三個「X」表示硬碟容量,通常有2到3位數字,其單位是GB。「080或者120」就表示為80GB或者120GB的硬碟產品,但如果緩存是8MB,它們的標志大多會變成「081或者121」。
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碟磁頭數,我們亦可以據「硬碟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這個公式來推算出單碟容量。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介面類型。
「A」表示為E-IDE/ATA介面
「S」表示為SCSI 2介面
「U」表示為Ultra SCSI介面 「D」表示為Ultra ATA 66介面
「H」表示為Ultra ATA 100介面
「N」表示為Ultra ATA 33介面 「C」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我們拿編號為「SP1614C」的三星硬碟作例子,我們亦可以看出這是三星出品的SpinPoint家族7200轉/分的P系列硬碟產品,其硬碟總容量為160GB,緩存容量為8MB,硬碟磁頭數為4,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硬碟單碟容量為2×160GB/4=80GB。
對於市場上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的硬碟,他們各有各的特色技術,亦有不盡相同的性能。希望我們DIYer能看清其真相,看透其本質,能在眾多產品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⑻ 硬碟有哪幾種型號,型號代表什麼呢
知識充電:主流硬碟編號速查
出處:中國計算機報
責任編輯:zhubo
[03-6-5 9:28] 作者:
硬碟的型號是很多消費者難以把握的,部分JS簡單地更換包裝盒就能將產品賣到更高的價錢。更為棘手的是,諸如轉速、緩存容量、介面等技術指標在使用時很難立即感受出來,因此很多上當受騙的消費者還被蒙在鼓裡。其實,只要我們掌握硬碟編號的規則,分辨不同產品是很容易的。
1. Seagate
Seagate硬碟的編號比較簡單,而且提供的信息很少。以編號為ST340016A的酷魚IV 40GB硬碟為例,其編號可以分解為ST-X-XXXXX-X,意義如下:
ST代表希捷硬碟;
3代表是3.5英寸硬碟;
40016代表容量為40016MB;
A代表為ATA介面,如果是Serial-ATA介面,那麼此處為AS。
很明顯,我們無法通過編號來區別Seagate硬碟的具體類型。對此,我們唯一的辦法也只能通過產品表面的標識進行辨認,好在Seagate的標識還是相當清楚。
2. Maxtor
相對而言,Maxtor的硬碟編號就要清晰得多。其編號由4部分組成:產品型號+硬碟容量+介面類型+磁頭數。以編號為6Y080L1的金鑽九代為例,我們將其分解為XX-XXX-X-X,意義如下:
6Y:表示產品型號。4D/4K/4G代表星鑽三代,4R代表星鑽四代,2B代表美鑽二代,6L代表金鑽七代,6E代表金鑽八代,6Y代表金鑽九代;
080:表示硬碟容量,單位是GB;
L:表示緩存容量、介面及主軸馬達類型。H代表ATA100介面、2MB緩存,J代表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滾珠軸承馬達,L代表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P代表ATA133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M代表Serial-ATA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1:表示磁頭數。
3. WD
WD硬碟的編號結構簡單而且信息豐富。如WD1800JB可以分解為XX-XXXX-X-X,意義如下:
WD:表示WD硬碟;
1800:表示容量,後面一個「0」不看;
J:表示表示轉速及緩存容量。A代表5400RPM、2MB緩存;B代表7200RPM、2MB緩存;J代表7200RPM、8MB緩存;
B:表示外部介面。A代表ATA66,B代表Ultra ATA100。
4. 三星
三星硬碟的標號也很簡單,以SV6003H為例,可以分解為X-X-XXX-X-X,意義如下:
S:表示SpinPoint家族;
V:表示轉速。V代表5400RPM,P代表7200RPM;
600:代表容量,後面一個「0」不看;
3:表示磁頭數;
H:表示外部介面。D代表ATA66,H代表Ultra ATA100。
要說到硬碟等磁記錄存儲設備,溫徹斯特技術是不得不提的名詞。這個技術的誕生奠定了磁存儲設備構造的基礎。或許誇張一點,如果沒有溫徹斯特技術,或許我們就無法見到今天的硬碟等各種磁存儲設備。那究竟什麼是溫徹斯特技術?事實上徹斯特技術是一系列系統設計的統稱,它的主要內容有:1.磁頭、碟片、主軸等運動部分密封在一個殼體中,形成一個頭盤組合件(HDA),與外界環境隔絕,避免了灰塵的污染。2.採用小型化輕浮力的磁頭浮動塊,碟片表面塗潤滑劑,實行接觸起停。即平常碟片不轉時,磁頭停靠在碟片上,當碟片轉速達一定值時,磁頭浮起並保持一定的浮動間隙。這樣簡化了機械結構,縮短了起動時間。採用溫徹斯特技術,磁頭與磁碟是一一對應的,磁頭讀出的就是它本身寫入的,信噪比等等都比可換的要好,因此存儲密度提高了,存儲容量也增加了。
IBM自3340系列硬碟開始使用溫徹斯特技術,後來IBM又推出了改進之後的小型硬碟驅動器,安裝在當時IBM推出的62-PC產品上。隨著時代的變遷,CDC公司和日本NEC等也相應推出了20.3厘米直徑碟片的硬碟驅動器。隨後盡管硬碟幾經變遷,但外觀和內部構造和原理都同這些硬碟驅動器沒有太大的區別。
盡管溫徹斯特技術解決了磁存儲的若干問題,但是其本身依然受到碟片製造工藝的制約。好在人們開發出了一種表面濺射工藝來為鋁碟片進行塗層。通過這樣的工藝,能夠製造出表面非常光滑的碟片,這樣就能顯著提高硬碟的存儲密度。
存儲密度,
硬碟不懈追求的目標
縱觀硬碟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看出硬碟的製造商們一直在追求兩個目標,那就是速度和存儲密度。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容納下更多的數據是廠商們頭痛的問題。既然硬碟是磁存儲設備,那開發更加靈敏的磁頭和提供更加清晰的信號就成了提高存儲密度的關鍵。於是我們看到了MR(磁阻)磁頭和GMR(巨磁阻)磁頭。GMR巨磁阻磁頭與MR磁頭一樣,是利用特殊材料的電阻值隨磁場變化的原理來讀取碟片上的數據,但是GMR磁頭使用了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和多層薄膜結構,比MR磁頭更為敏感,相同的磁場變化能引起更大的電阻值變化,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在准確識別信號方面,我們還擁有了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局部相應最大相似性讀取技術。
菜鳥充電:SATA為什麼比ATA快
出處:中國計算機報
責任編輯:xiechengming
[03-9-18 9:16] 作者:DIY
串列高級技術配件(SATA)是一項新興的標准電子介面技術。SATA的性能有望超過前一代技術——並行ATA,因為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而成本卻只是SCSI或光纖通道等傳統存儲技術的一小部分。
顧名思義,SATA只是一種串列鏈接介面標准,用來控制及傳輸伺服器或存儲設備到客戶端應用之間的數據和信息。SATA用來把硬碟驅動器等存儲設備連接到主板上,從而增強系統性能、提高效率、大幅降低開發成本。
要了解SATA的優點,就需要深入地了解並行ATA。並行ATA是基於集成驅動器電路(IDE)介面標準的一項硬驅技術,用於傳輸及交換計算機主板匯流排到磁碟存儲設備間的數據。
許多低端的網路連接存儲(NAS)設備之所以採用並行ATA驅動器,是因為成本效益。另外,還因為眾多的高帶寬應用,譬如備份與恢復、視頻監控、視頻處理以及使用磁碟而不是磁帶的近線存儲。
採用SATA的存儲設備配置起來要比採用並行ATA簡便得多,這歸因於其較小的格式參數。SATA所用的電纜要比並行ATA更長、更細,後者採用又粗又短又容易斷裂的電纜。另外,SATA採用7針數據連接器,而不是並行ATA的40針連接器。
連接到磁碟驅動器的粗電纜裝配起來比較困難,還會堵住氣流、導致發熱,這一切都會影響硬體系統的總體性能和穩定性。SATA鋪設及安裝起來簡單多了,緊湊性為主板和磁碟驅動器騰出了多餘的空間。
SATA還採用低電壓差分信號技術,這與低功耗和冷卻的需求相一致。信號電壓從並行ATA的5伏降低到了SATA的區區0.7伏。這不僅降低了磁碟驅動器的功耗,還縮小了開關控制器的尺寸。
這項介面技術採用了8/10位編碼方法,即把8位數據位元組編碼成10位字元進行傳輸。採用串列技術以及8/10位編碼法,不僅提高了總體的傳輸性能,還完全繞開了並行傳輸存在的問題。這種數據完整性很高的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嵌入計時和重要的數據完整性檢查功能,而這正是高速傳輸所需要的
⑼ 西數硬碟R/ND2B.是多少G
西部數據的是:
西部數據的編號標注形式因產品系列而異,編號方式顯得簡潔明了,由12個數字或者字母所組成。在12個編號中,前6個編號為主編號,後面的6個編號為附加編號。其桌面市場的主打系列魚子醬的標注方式為「廠商代號+容量+轉速,緩存+介面類型」。
簡單的表示為WD「XXXX,X,X-XX,X,X,XX」,可以分為七個部分。
「WD」是「Western Digital」的簡稱,表示其為西部數據公司的產品。
前6位主編號:
第一部分的四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為GB。其標識和希捷是一樣的,如4位的「1200」代表120GB,3位的「800」則代表80GB。
第二部分的「X」表示為硬碟轉速及緩存容量。
「A」表示轉速為54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B」表示轉速是72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E」表示轉速是5400 RPM/分的Protege系列硬碟
「J」表示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高端魚子醬硬碟
「G」表示為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系列
第三部分的「X」表示介面的類型。
「A」表示為Ultra ATA/66或者更早期的介面類型
「B」表示為Ultra ATA/100
「W」表示應用於A/V(數碼影音)領域的硬碟
「D」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後六位附加編號:
對於後面的六位附加編號,筆者很抱歉,找不到相關於Serial ATA150介面規范的硬碟附加編號資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OEM客戶標志。如今西數面向零售市場的產品,其兩個編號都是為數字「00」。如果作為其它字元的話,則為OEM客戶的代碼,不同的編號對應不同OEM客戶,而這種編號的硬碟通常是不面向零售市場的。
第五部分的「X」代表硬碟單碟容量,單位是GB。「C」代表硬碟單碟容量為40GB,「D」代表66GB,「E」代表83GB。
第六部分的「X」表示同系列硬碟的版本代碼,該代碼隨著不同系列而變。
「A」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BB系列;
「B」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66介面的AB系列;
「P」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EB系列;
「R」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具有8MB緩存的JB系列。
而在單碟66GB和83GB的產品中,還出現了「U」,「V」等其他字母,分別對應JB系列和BB系列產品。
最後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Firmware版本。我們目前常見的一般都是「A0」。
我們以「WD2500JB-00EVA0」的硬碟編號作例子,我們從主編號可以知道這是一塊西部數據公司出品的容量為250GB、7200轉/分並且具有8MB緩存的硬碟。從後面的附加編號我們還可以看出這是西部數據面向零售市場,單碟容量為83GB的產品。其實,我認為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買西數硬碟看前面的6位主編號就可以得知性能了,加上了後面的6位附加編號反而還會增加了難度。
對於現在西數公司新出的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如主6位編號為「WD2500JD」,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介面為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還有對於西數公司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猛禽)系列,其主編號「WD740GD」亦代表了大部分的信息,其「容量為74GB,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這些信息我們也可以輕易的看出來。
⑽ 常見硬碟的代碼
1. Seagate(希捷)縮寫STXXXX
以編號為ST340016A的酷魚IV 40GB硬碟為例
ST代表希捷硬碟;
3代表是3.5英寸硬碟;
40016代表容量為40016MB;
A代表為ATA介面,如果是Serial-ATA介面,那麼此處為AS
2. Maxtor(邁拓)縮寫6YXXXX
以編號為6Y080L1的金鑽九代為例,我們將其分解為XX-XXX-X-X,意義如下:
6Y:表示產品型號。4D/4K/4G代表星鑽三代,4R代表星鑽四代,2B代表美鑽二代,6L代表金鑽七代,6E代表金鑽八代,6Y代表金鑽九代;
080:表示硬碟容量,單位是GB;
3. WD(西部數據)縮寫WDXXXXX
WD硬碟的編號結構簡單而且信息豐富。如WD1800JB可以分解為XX-XXXX-X-X,意義如下:
WD:表示WD硬碟;
1800:表示容量,後面一個「0」不看;
J:表示表示轉速及緩存容量。A代表5400RPM、2MB緩存;B代表7200RPM、2MB緩存;J代表7200RPM、8MB緩存;
B:表示外部介面。A代表ATA66,B代表Ultra ATA100。
4. 三星縮寫SVXXXXX
三星硬碟的標號也很簡單,以SV6003H為例,可以分解為X-X-XXX-X-X,意義如下:
S:表示SpinPoint家族;
V:表示轉速。V代表5400RPM,P代表7200RPM;
600:代表容量,後面一個「0」不看;
3:表示磁頭數;
H:表示外部介面。D代表ATA66,H代表Ultra ATA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