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處理器超頻要降低二級緩存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處理器超頻要降低二級緩存嗎

發布時間: 2022-05-08 10:34:53

⑴ CPU超頻必須調低內存頻率嗎CPU頻率超上來了,內存也會跟著上來,只有先把內存頻率調低,最後才能

應該是鎖定內存頻率。因為CPU通常能承受更高的頻率,而內存和PCI-E卻不能。CPU工作頻率(主頻)=外頻*倍頻。對於一些Inter鎖倍頻的CPU,只能通過提升外頻來提高主頻,但主板上的PCI-E顯卡和內存以及北橋的頻率會跟著抬高,這樣就限制了CPU的超頻幅度。現在大部分主板都有各項相關的鎖頻功能,可以使內存等設備的頻率不受CPU外頻影響,提高CPU超頻幅度。

⑵ CPU超頻為什麼要考慮到內存頻率

.內存同步超頻
對於內存超頻而言,根據不同主板,可以採用不同的超頻方案,同時內存超頻又與CPU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一般來說,內存超頻的實現方法有兩種:一是內存同步,即調整CPU外頻並使內存與之同頻工作;二是內存非同步,即內存工作頻率高出CPU外頻。
首先我們說說內存同步超頻,我們知道,在一般情況下,CPU外頻與內存外頻是一致的,所以在提升CPU外頻進行超頻時,也必須相應提升內存外頻使之與CPU同頻工作,比如我們擁有一個平台,CPU為Athlon XP 1800+、KT600主板、DDR266內存。Athlon XP 1800+默認外頻為133MHz、默認倍頻為11.5,主頻為1.53G,由於Athlon XP 1800+倍頻被鎖定了,只能通過提升外頻的方法超頻,假如將Athlon XP 1800+外頻提升到166MHz,此時CPU主頻為166MHz×11.5≈1.9GHz。
由於我們將CPU外頻提高到了166MHz,假如你使用的是DDR333以上規格內存,那麼將內存頻率設置為166MHz屬於標准頻率下工作,但這里使用的是DDR266內存,為了滿足CPU超頻需求,內存也必須由原來的DDR266(133MHz)超頻到DDR333(166MHz)使用。具體方法是進入BIOS設置,找到「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選項,然後會看到一個「DRAM Clock」選項,將滑鼠游標定位到這里並回車,然後會出現內存頻率設置選項,在這里我們選擇「166MHz」並回車,保存設置並退出即實現了內存同步超頻。

⑶ 懂CPU超頻的進

暈,你得把CPU的具體型號告訴我,我才能告訴你CPU的頻率是不是標準的頻率啊哥們......能不能超就要看你的CPu體質了,怎麼調電壓你得看主板得說明書了,具體的你也得把主板型號告訴我吧......

超頻依然是眼下計算機硬體發燒友談論最多的話題。通過簡單的設置,低頻率的CPU可以穩定運行在更高頻率。更為驚人的是,如今部分CPU的二級緩存也能修改,達到令人驚訝的性能增長幅度。如果你也想「增值」自己的CPU,那就跟我們一起來吧。

超頻不可蠻干

必要的基礎知識

了解一些基礎知識有助於我們在超頻時更加得心應手,掌握分寸,有的放矢。首先大家需要明確的是,主頻=外頻×倍頻。這里指的主頻就是大家常聽到的CPU時鍾頻率,譬如Celeron 2.0G中的「2.0GHz」就是指主頻。而外頻是指主板的外部匯流排時鍾,它是CPU同外部設備進行數據傳送的頻率。倍頻系數即CPU的主頻和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它保證CPU可以在高速運行的同時,其他設備的工作頻率仍然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

至於CPU的頻率為什麼要使用外頻×倍頻的方式,大家就不必過多了解,只要簡單籠統地知道是因為其它設備的發展速度跟不上CPU就可以了。

超頻無非就是提高CPU的主頻,而主頻是由外頻和倍頻計算得來的,那麼我們只要想辦法提高外頻或是倍頻就可以了。但是事情並不簡單,CPU生產商不會讓我們這么簡單就超頻的。一般來說,Intel CPU的倍頻是絕對鎖死的,基本上沒有任何辦法解開,所以對付Intel的CPU只能採取超外頻的方法,好在Intel沒有把外頻也鎖上。而AMD CPU的情況就有些特殊了,部分產品完全沒有鎖倍頻,而最新出廠的產品鎖上了倍頻。

選好超頻CPU

再多的超頻輔助措施都是外因,而CPU本身的素質才是決定超頻成功與否的關鍵。一般來說,超頻能力強的CPU總是集中在某一特殊的時段(CPU生產時間),這是由當時CPU廠商的市場策略所決定的,因此我們可以著重選擇相應時間段生產的CPU。在這里我提醒大家一點,選擇超頻性能好的CPU關鍵是看編號,一般一批超頻性能好的CPU開頭的或是結尾的編號總是相同的。關於這些信息,建議大家多留心一下網上以及各種媒體的相關信息。

此外,「超頻王」的另一個特點便是誕生在製作工藝或者核心改進後的第一代產品。製作工藝直接決定著產品的主頻,採用更先進的製作工藝必然會帶來更大的超頻空間。如果在製作工藝與內核沒有任何改進的情況,同一型號中高頻率的產品總是超頻能力有限。真正的「超頻王」通常出現在每一類產品的最低頻率范圍,如經典的Northwood P4 1.6A、Athlon XP 1700+(0.13微米工藝)、Barton 2500+(如圖1)、Pentium 4 2.4B、Celeron 2.0G等。

穩定性重於一切

很多CPU在超頻後都會顯得力不從心,此時系統的穩定性大打折扣。如果在改善散熱條件並且適當增加電壓都無濟於事的情況下,強烈建議大家將CPU頻率降下來。為了些許的性能提升而犧牲穩定性是得不償失的。

正視CPU超頻的極限

CPU工作頻率不斷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製作工藝的不斷進步。從幾年前的0.35微米到現在的0.13微米,CPU的頻率也相應地從300MHz提高到了3GHz。當我們超頻時,大家完全可以根據該CPU使用的製作工藝來大致估算其極限超頻頻率。以Intel的CPU為例,一般0.35微米製作工藝的CPU的極限頻率是333MHz,而0.25微米製作工藝的CPU的極限頻率650MHz,到了0.18微米則可以達到1.2GHz,至於0.13微米,理論上的上限是3.6GHz。AMD的CPU與此類似。

了解這些知識之後,大家對超頻幅度就有了一個正確認識了。盡管增加核心電壓對超頻十分有效,但是這招也不能無限制地使用。一旦超越了CPU本身的最大承受能力,危險也就隨之而來。關於CPU的超頻幅度,一般以外頻提升66MHz為上限。此外,如果你的CPU在某一頻率下無法進入Windows,甚至不能開機,根據經驗,此時即便改善散熱措施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它已經達到了極限。

巧妙的「逆向」超頻

增加電壓可能使CPU在超頻後更加穩定,但是有時略微降低電壓也能激發超頻潛力。提高電壓是為了以增強電路信號來改善穩定性,但是這也同時帶來更高的發熱量。有時將CPU的電壓降低之後並不會對穩定性造成影響,而此時發熱量驟減,為進一步超頻創造了條件。 此外,對於那些破解了倍頻的處理器,我們可以嘗試將倍頻降低並提高的外頻的方法。以Duron 1G為例,如果能夠在KT400等主板的幫助下運行於166×5.5=916MHz,即便主頻降低,但是極高的前端匯流排還是可以帶來更加出色的性能。

提倡安全超頻

既然超頻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那麼我們就要提倡安全超頻,防止硬體損壞。溫度監控與風扇轉速監控是非常有用的功能,我們必須在BIOS中將它們打開。此外,超頻時也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步提升主頻。一旦發現系統有任何不穩定的預兆就應當立即停止頻率提升,因為這很可能就是該CPU的超頻極限。當然,散熱問題就不必多說,一款風量強勁的散熱器是必不可少的。對於那些超頻愛好者或者有一定的電子基礎的讀者,使用水冷或者製冷片來散熱也未嘗不可。

調整CPU頻率的四種方法

DIP開關

部分老式主板的CPU頻率都是依靠這種DIP開關來設定的。DIP開關一般分成On和Off兩種狀態(如圖2),大家可以參照主板線路板上印刷的頻率表進行相應的調整,當然這個頻率表也常常出現在主板說明書中。
硬跳線

應該說現在新推出的主板一般都不使用這種方式進行頻率調整了,但是很多Pentium III以及Duron時代的主板都普遍使用硬跳線(如圖3)。在原理上,硬跳線幾乎與DIP開關是一樣的,都是通過電路的開與閉來決定CPU的頻率。

BIOS設置

這應當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CPU頻率調整方式,幾乎所有的主板都支持。在BIOS中設置CPU頻率的最大優勢就是不用打開機箱,用戶只需在開始時按下DEL鍵進入BIOS設置界面即可(如圖4)。此外,一般BIOS中對CPU頻率調整的范圍相當廣泛,遠遠超出DIP開關或是硬跳線的組合。有些主板中附帶的BIOS甚至可以對CPU外頻以1MHz為單位進行逐步超頻。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為了避免用戶在BIOS中的誤設置並且解決PCI分頻問題,部分主板採用硬跳線與BIOS設置相結合的方式,由跳線來控制是100MHz、133MHz、166MHz或者200MHz外頻系統,再由BIOS中的相關選項確定具體的外頻。

超頻軟體

使用軟體進行CPU外頻調整也是很流行的。Pentium III時代的主板可以選擇SoftFSB,它能夠支持當時絕大多數的主板。一般來說,只要主板使用的PLL-IC(頻率產生器)在這款超頻軟體支持的范圍之內,那麼就可以正常使用。此外,現在不少實力較強的廠商都開發針對自家產品的超頻軟體,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安全性也更高。nVIDIA甚至為其nForce2晶元組開發了專門的超頻軟體NVIDIA System Utility(如圖5),超頻效果令人十分滿意。

一個好漢三個幫

超頻可不僅僅是CPU的任務,只有在硬碟、PCI設備、主板等的通力合作之下,我們的超頻才能更加順利。很多時候,即便購買了超頻潛力極佳的CPU,因為周邊設備配合不良,超頻也可能以失敗而告終。

主板

豐富的外頻與電壓調節范圍

目前大多數CPU都將倍頻鎖死,因此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從外頻入手進行超頻。毫無疑問,如果主板能夠提供豐富的外頻設置選項,那麼我們就可以盡最大可能地去榨乾CPU每一滴油水。盡管到目前還有一些不支持200MHz外頻,但是主板提供盡量高的外頻設置是相當重要的,無論是Pentium 4還是Athlon XP,一旦能夠超到這一外頻,其性能增長幅度將是令人驚訝的。當然,並非每塊CPU都有如此巨大的增長潛力,因此外頻的逐兆線性調節開始流行,這也是作為一款「超頻」主板必備的素質。

如果超頻後系統變得不穩定,不妨試著給CPU提高一點工作電壓,這么做可以使系統變得穩定一些,因此我們要求主板支持電壓可調功能。此外,部分主板還能調節內存以及AGP電壓,這對於超頻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至關重要的分頻

提高外頻是超頻的一招殺手鐧,然而它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外頻被提高了,PC中的其它匯流排頻率也相應提高,這對於其他PC部件是相當不利的,因為這些匯流排是PC中數據與指令傳輸的橋梁。為了讓其他匯流排工作在合理的頻率下,各大主板廠商傾盡全力,採用各種分頻技術,見主板分頻模式表。

盡管固定分頻模式較為中庸,但是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免去一切後顧之憂。而分段除頻模式可能在部分頻率范圍內出現高於標准頻率的現象,並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至於分段可選除頻模式則較為靈活,但是也有可能出現非標準的頻率。

做工與散熱設計

在超頻後系統變得不穩定時,如果不增大CPU的工作電壓而是加大MOS管對CPU的供電電流也能起到相同的效果。不過,無論是增加電壓還是增強電流,對主板布線的要求都很高。供電的線路一定要足夠粗,否則有燒壞主板的危險。因此主板的做工一定要精湛,這樣可以依靠主板本身良好的電路設計來實現超頻的穩定性,這也是為何名廠出品的主板更加適合超頻的原因。

此外,採用三相電路設計、電源凈化技術的主板也能提高穩定性,這對於超頻也是大有裨益的。當然,諸如硬體溫度監控,風扇監控等也是不可或缺的,畢竟這些都是「安全超頻」的保障。

內存與硬碟

由於外頻提升後對匯流排產生的影響,我們在選購其它配件時也應該為超頻做好准備。對於部分不能支持內存非同步運行的晶元組,內存本身提供良好的超頻能力十分重要。此外,當內存頻率提升時,綜合性能的提升也較為明顯,值得推薦。至於硬碟,使用頻率固定方式不佳的主板的用戶要格外關注。一般而言,Maxtor和Seagate的硬碟對於高頻率的適應能力較強。

電源

大家可不要小看這玩意兒,它對於超頻也有不小的影響,要是你忽略了這一步,很有可能陰溝翻船,前功盡棄。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能夠拆開電源外殼,仔細看看它的品質。一般來說,電源內附帶的電容越大越好,越多越好(如圖6)。這些電容可以過濾掉不純凈的電流,大大減輕主板的濾波負擔。本來超頻的系統就對電流純凈度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使用具有大容量電容的電源是很明智的。此外,由於超頻CPU時常常要提升電壓,這樣勢必造成CPU功率的提升,因此最好選擇功率較大的電源,尤其是在使用Athlon XP、Radeon 9800Pro等電老虎式的產品時。

另類超頻毒龍變速龍

提高CPU的主頻固然能夠改善性能,但是如果能夠增大二級緩存容量,那麼性能增長幅度將更為明顯。不要以為這是天方夜譚,AMD最近推出的Applebred Duron和Thorton內核的Athlon XP 2000+都有改造二級緩存的可能性。

事實上,如今Applebred Duron倍受矚目的關鍵在與它可以通過修改金橋而變成256KB二級緩存,此時與Athlo nXP將毫無區別,性能也將突飛猛進。在AMD處理器的表面金橋中,L1與L3是大家經常接觸的,因為這里控制著倍頻,而L5大家或許也不陌生,很多Athlon XP都可以通過連接L5金橋改成Athlon MP。而對於Applebred Duron而言,L2金橋是其「命脈」,只要將L2金橋最右方的一組「金點」連接起來,二級緩存容量就會變為256KB(如圖7:1未修改前 2修改後)。圖8便是我們在修改後WCPUID的測試截圖,此時軟體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二級緩存的具體容量。

略微遺憾的是,L2金橋通過鉛筆的石墨連接是無效的。好在AMD還不算絕情,這一小小的「刁難」並不能阻止超頻愛好者動手腳。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使用接觸電阻低的介質,在這里我們使用的是導電銀漆,可以在電子器材行買到。首先用小勺吸上些許銀漆,然而輕輕將其點在L2金橋最右方的兩個「金點」,並保證連通。當然,這一步並沒有什麼危險,既便不連通也不會對CPU造成任何傷害,只是要保證不碰到其它「金點」。如果身邊有萬用表,可以測試一下這兩點之間的電阻值,如果不是無窮大就表明連接成功。

此外,Thorton內核的Athlon XP 2000+也可以激活另外256KB二級緩存,成為具備512KB二級緩存的Barton。其具體改造方法與Applebred Duron的破解方法基本一致,也是通過連接L2金橋,只不過此時需要連接的是第二組「金點」。

主板分頻模式表
模式 特徵

固定分頻模式 無論外頻如何變化,AGP、PCI的頻率固定在66MHz/33MHz。

AGP、PCI分段 在某一段的外頻,AGP、PCI的頻率是固定除以一個數值。

除頻模式 比如:在100至133MHz之間,PCI的頻率是100至133MHz/3;
在133至166MHz,PCI的頻率是133至166MHz/4。

AGP、PCI分段 在某一段的外頻,AGP、PCI的除頻模式是可以通過跳線選擇的。

http://www.tajyw.com/autoweb/moban/1/ReadNews.asp?NewsID=6510 這個網址應該對你有幫助

⑷ CPU長期超頻有什麼危害

危害如下:

1、既使對計算機造成任何永久性損傷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把系統超得太過的話,就會燒毀電腦或無法啟動。

2、在讓電腦部件高於額定參數運行的時候,它將產生更多的熱量,如果沒有充分散熱的話,系統就有可能過熱。

3、小小的提升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可是如果打算對部件施加高壓進行大幅超頻的話,它的壽命就會減少很多。

據了解,所謂的CPU超頻其實就是人為提高CPU的外頻或倍頻,使之運行頻率得到大幅提升。

(4)處理器超頻要降低二級緩存嗎擴展閱讀

CPU超頻的相關明細

1、目前CPU的生產可以說是非常精密的,以至於生產廠家都無法控制每塊CPU到底可以在什幺樣的頻率下工作,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個底而已。

2、廠家實際上就已經自己做了次測試,將能工作在高頻率下的CPU標記為高頻率的,然後可以賣更高的價錢,但為了保證它的質量,這些標記都有一定的富餘。

3、也就是說, 一塊工作在600MHZ的CPU,很有可能在800MHZ下依然穩定工作,為了發掘這些潛在的富餘部分,可以進行適當的超頻。

⑸ CPU超頻卻要降內存頻率

.

這要看你超頻的方法了——
如果是超倍頻(黑盒處理器),那不用考慮內存;
如果是超外頻,那麼默認也一同提高了內存外頻。
但是內存不像CPU那麼容易超頻!

CPU超個20%通常都沒問題(只要散熱能跟上),
內存通常比標稱的最高頻率超個10%就夠嗆了,
這是因為現在內存內核晶元的工藝已到極限,
DDR、DDR2、DDR3的速度都是靠內部並行化堆出來的。

所以在超頻CPU外頻,也就是提高系統外頻的同時,
往往有必要降低內存的外頻——
注意,這是與提高之後的系統外頻相比要降頻,
與原先的默認外頻相比可能沒有變化或略有差異。

比如CPU外頻超頻 +20%,原本內存也超到120%,內存受不了,
這時內存降頻到 4/5, 120% *4/5 = 96%,與原先的 100%
比起來略有下降,但卻能保持系統穩定工作。

上面說的就是CPU外頻和內存外頻不同的「內存非同步」模式,
如果想在CPU超頻的同時同步超頻內存,那麼就得買專門的超頻內存,
比如 DDR 的 DDR-433、DDR-466,
DDR2 的 DDR2-933、DDR2-1000、DDR2-1066 等等

.

⑹ cpu超頻要調節什麼

一.系統信息獲取:SiSoft Sandra
要進行超頻,那您至少得清楚相關的硬體信息,比如是什麼主板,CPU 型號,顯卡類型,硬碟型號,內存情況,等等。最可靠的辦法是,把相關廠家產品說明書翻一下;但如果您沒有相關說明而您又不是太清楚的話,那就需要我們的系統探測工具出馬了。
這里為大家推薦一款好工具--SiSoft Sandra,ZDnet上被評為五星級的好東東, 2000 年十大 Popular 的軟體之一!CPU ,顯卡,音效卡,硬碟,內存,匯流排頻率,操作系統,等等,在它的火眼金睛下,全部一覽無余。

二.CPU 超頻:SoftFSB
CPU質量,是跟其製作工藝息息相關的,都代表著高科技的智慧結晶,需要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支持。但由於製作工藝與生產監控條件的差異,這高精尖的產品,卻不可避免地有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了成型晶元卻不能完全准確地確定其工作頻率的最終結果。我們常常聽到的「成品率「正是這一過程的描述。晶元出品了,廠家卻不能按照實測頻率標示,為了安全起見,它們往往將 CPU 再標低一至兩個檔次。而這,正是那些超頻高手們的靈感來源。
CPU的主頻即頻率,是「外頻「與「倍頻「的乘積,在原來的基礎上任意提高其中一項值,都會提高主頻率。早期的超頻多是通過超倍頻實現的,但在生產工藝日益精確的今天,更多的超頻是通過更改外頻設置得以實現的。外頻又叫作外部頻率,系統匯流排頻率,如果它的超頻得以實現,那麼帶來的是整機性能,而不單單是 CPU 性能的提高,這也是我想介紹的 CPU 軟超頻工具--SoftFSB 的工作原理。

三.CPU 二級緩存:
CPU 超頻除了本身製造工藝與質量的限制,還包括諸多其他方面的影響因素,CPU 二級緩存的質量與穩定性,往往決定了您的晶元最終是否能夠超頻成功。最初的兩批賽揚晶元倍受眾多 DIY 的稱贊,正是由於其取消了二級緩存,從而讓 CPU 超頻時免卻了二級緩存的影響,更具超頻潛力。

四.顯示設備超頻:Powerstrip
跟CPU 超頻類似,它也是通過更改系統頻率來達到提高性能的目的的,不過與 CPU 的不同在於,它多是通過軟手段來完成升級,如通過修改注冊表,在 autoexec.bat 中添加語句,專門的軟體,等等。這里要介紹的 Powerstrip 就是這樣一款功能強大的顯卡超頻工具。

五.系統溫控監測與降溫工具:Waterfall Pro
面對 CPU 超頻,菜鳥們不敢越雷池一步,除了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沒有信心的心態外,還有怕損壞晶元的顧慮,畢竟,那不是一元兩元錢的事情。但,在這里想要說明的是,被「燒掉「的 CPU ,並不是本身材質被燒毀,而是因為高熱造成內部電路短路而被「燒掉「。超頻的第一殺手是散熱問題!

⑺ 二級緩存低的CPU容易超頻嗎

超頻和二級緩存沒關系,amd的二級緩存就小。但是amd比intel都能超。

⑻ 關於CPU超頻的解釋和1、2級緩存定義

CPU的二級緩存一般情況下你感覺不是很明顯。但是它的作用卻不可忽視。它是暫存CPU運算時的數據的。硬碟的緩存主要在讀/寫的時候很突出。是CPU的二級緩存是在運行時候突出出來的,兩者相比不是很明顯。
你認為如果大於521K的和1M的都一樣的話。英特爾恭喜為什麼還推出1M的呢?他為什麼不把1M的緩存分成兩個512K的放在兩個CPU上從而降低成本呢?你用兩台同樣配置的電腦放上兩個不同的CPU。一個放P42.8E(1M二級緩存)。另一個放P42.8C(521K)的。然後同時運行1G左右視頻轉換!你會發現2.8E的要比2.8C的快1/5左右。

⑼ 內存的頻率如果超過二級緩存那cpu的二級緩存是不是會被取代

緩存的速度是內存的幾千倍甚至是幾萬倍,可不是超頻可以扭轉的
當然,假如可以,確實不需要緩存了
賽揚和至強的區別並不只是二級緩存,在架構和指令集上都是有區別的,不可能等同的
同上,緩存的速度不可能是內存能夠比擬的,哪怕你超頻的技術逆天也不行。

ddr的內存的速度和樓主的思路是不一樣的,ddr的內存如果和ddr2的內存同頻率的話,ddr的內存是完勝的,延遲只有ddr2的一半,只有ddr2 800才可以和ddr400打個平手,別以為ddr2的內存要比ddr快,那是不一定的
至於緩存,目前根本不可能被內存替代,無論是什麼內存,就連試驗中的內存都不可能超過緩存
gpu是可以加緩存的,但是緩存的價格太高,所以大多是沒有的
至於所謂的顯存,其實也是內存的一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