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腦硬碟和內存條有什麼不同
1、存儲方式不同
電腦硬碟上的數據是寫入在硬碟內的,當電腦關機之後,寫入的數據還存在電腦硬碟之內,重新開機即可讀取之前寫入的數據。
內存條的數據是暫時性的存儲在內存里的,當電腦關機之後數據即被清空,重新開機之後,內存里的數據都沒有了。
2、外觀不同
硬碟如圖
3、存儲容量不同
常用的電腦硬碟的存儲容量從幾十GB到幾千GB(一般稱作TB)不等。
常用的內存容量則在幾GB到幾十GB不等。
⑵ 內存和硬碟的區別
內存和硬碟的區別:
內存是計算機中硬碟數據和CPU數據交換的中轉站,屬於臨時存儲器,隨操作隨時改寫存儲內容,斷電後,內存中的信息全部丟失,存儲介質是集成塊的RAM類型,電子讀寫,存儲容量較小。
硬碟的存儲介質是磁存儲,靠磁頭讀寫。硬碟可以長期存儲數據,不受斷電影響。存儲容量大。
內存和硬碟各自的功能:
其實電腦是通過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來處理信息的。CPU需要什麼資源就從內存那裡提取,如果暫時不用就緩存在內存裡面,用的時候再來拿,但是內存儲存的東西有限,而且有些CPU可能長期用不到的東西存在內存裡面就會導致堵塞,因此硬碟就發揮作用,CPU不用的東西,內存就把它存在硬碟裡面,要用的東西,內存就自己先留著。
打個比喻:如果我們把CPU比喻成總經理,那麼內存就是總經理秘書,而硬碟,就是公司上上下下所有的人了。你想想看,如果全公司的人都有事沒事都去找總經理,那不煩死他呀,所以所有的東西都要經過秘書到達總經理處,再又總經理處理後返回給秘書,由秘書反饋到公司各部門。
⑶ 硬碟容量和內存容量的區別
一、指代不同
1、硬碟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主流硬碟容量為500G~2TB,影響硬碟容量的因素有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
2、內存容量:是指隨機存儲器(RAM)的容量,是內存條的關鍵性參數。
二、衡量標准不同
1、硬碟容量: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硬碟容量 =柱面數(表示每面盤面上有幾條磁軌,一般總數是1024) ×磁頭數(表示盤面數) ×扇區數(表示每條磁軌有幾個扇區,一般總數是64)× 扇區(存儲基本單元,大小一般為512B/4KB)。
2、內存容量:內存的數量等於插在主板內存插槽上所有內存條容量的總和,內存容量的上限一般由主板晶元組和內存插槽決定。
三、特點不同
1、硬碟容量:使用位元組(B,Byte)、千位元組(KB,KiloByte)、兆位元組(MB,MegaByte)、吉位元組(GB,Gigabyte)來衡量。
2、內存容量:內存容量越大越有利於系統的運行。
相關內容解釋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磁頭復位節能技術:通過在閑時對磁頭的復位來節能。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
⑷ 電腦的固態硬碟和電腦內存的區別是什麼
電腦內存與SSD固態硬碟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
內存與固態硬碟都是電腦存儲系統的組成部分。但內存屬於內部存儲器,用於存放正在運行的進程及數據;固態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用於存放操作系統、應用軟體和用戶文檔等文件
內存和固態硬碟都是以集成電路晶元作為存儲介質的。但內存使用的是隨機存儲器(RAM)晶元,速度非常快,斷電內存中的數據會丟失;固態硬碟使用的是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速度相對較慢,但是斷電後內種存儲的數據不會丟失
⑸ 電腦的硬碟空間和內存有什麼區別
硬碟與內存是有區別的。最主要的有三點:
一、內存是計算機的工作場所,硬碟用來存放暫時不用的信息。
二、內存是半導體材料製作,硬碟是磁性材料製作。
三、內存中的信息會隨掉電而丟失,硬碟中的信息可以長久保存。
內存與硬碟的聯系也非常密切:硬碟上的信息永遠是暫時不用的,要用嗎?請裝入內存!cpu與硬碟不發生直接的數據交換,cpu只是通過控制信號指揮硬碟工作,硬碟上的信息只有在裝入內存後才能被處理。
⑹ 內存和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內存和硬碟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內存是計算機的工作場所;硬碟用來存放暫時不用的信息。
二、製作材料不同
內存是半導體材料製作;硬碟是磁性材料製作。
三、信息保存不同
內存中的信息會隨掉電而丟失;硬碟中的信息可以長久保存。
四、容量不同
一般硬碟的容量都為1TB即931GB;而內存一般都為6GB。
五、作用不同
內存是cpu和硬碟數據之間的緩沖,cpu只能讀取內存里的數據。這樣內存就變成了一一個橋梁的作用;而硬碟是作為存儲空間的。
⑺ 硬碟跟內存有什麼區別
硬碟與內存都是存儲器,一個是內部,一個是外部。
硬碟與內存是有區別的。最主要的有三點:
一、內存是計算機的工作場所,硬碟用來存放暫時不用的信息。
二、內存是半導體材料製作,硬碟是磁性材料製作。
三、內存中的信息會隨掉電而丟失,硬碟中的信息可以長久保存。
內存與硬碟的聯系也非常密切:硬碟上的信息永遠是暫時不用的,要用嗎?請裝入內存!CPU與硬碟不發生直接的數據交換,CPU只是通過控制信號指揮硬碟工作,硬碟上的信息只有在裝入內存後才能被處理。
⑻ 內存條與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1、定義用途不同:
固態硬碟是存儲設備,而內存條是中轉設備。
2、東西存儲方面:
固態硬碟在斷電後存儲在其內部的東西不會丟失,而內存斷電後再開機信息就沒有了。
3、外觀方面:
固態硬碟是一塊長方體狀的設備,而內存條是一個長條形的設備。
4、介面方面:
固態硬碟的介面分為電源介面和信號介面。而內存條是金手指類介面。
(8)電腦內存與硬碟的區別擴展閱讀:
內存的作用:
內存是電腦(PC機、單片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與可有可無的外存不同,內存是以匯流排方式進行讀寫操作的部件;內存決非僅僅是起數據倉庫的作用。除少量操作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程序長駐內存外,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Linux等系統軟體,包括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在內的應用軟體,雖然把包括程序代碼在內的大量數據都放在磁帶、磁碟、光碟、移動盤等外存設備上,但外存中任何數據只有調入內存中才能真正使用。
電腦上任何一種輸入(來自外存、鍵盤、滑鼠、麥克風、掃描儀,等等)和任何一種輸出(顯示、列印、音像、寫入外存,等等)無一不是通過內存才可以進行。
內存的性能指標
評價內存條的性能指標一共有四個:
(1) 存儲容量:即一根內存條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如常用的168線內存條的存儲容量一般多為32兆、64兆和128兆。而DDRII3普遍為1GB到8GB。
(2) 存取速度(存儲周期):即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又稱為存儲周期,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納秒至100納秒。
(3) 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衡量,可以理解為兩次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4)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