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IDE硬碟與SATA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sata與ide介面的區別
ide即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我們常說的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
serial
ata是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串列介面的硬碟與sata的硬碟除了在介面上有所不同以外,在傳輸率上也是不同的。使用什麼介面的硬碟就看你自己了,理論數據上來看sata快於ide,但有可能在實際的應用中,兩者的差距不是很大。在安裝與使用時,其實跟ide是一樣的,插到主板集成的sata介面上,連接好電源即可。
類似sata2是sata的延續技術,串列ata(sata)硬碟去年如暴風雨般席捲市場,而採用高容量(單硬碟400gb)、低成本sata硬碟的子系統也有望在今年繼續其增長勢頭。sata
ii技術的產品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面向市場。它將突破sata技術面臨的一些局限。其中最主要一點是對原本相對較低性能的提高,其次則是可靠性的改善。
sata2.0的規格特徵:
1)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e,本機命令隊列).
由於磁軌捕捉時間和轉速的改善和優化,硬碟可更有效的進行信息捕捉/讀/寫數據。同時,由於
硬碟讀寫頭更加有效的轉動,也使機械部件之間的磨損減少,增加了硬碟的壽命。
2)sata
2.0可將性能/帶寬提升至300mb/秒,性能上的飛躍使sata
2.0成為企業工作站和入門級伺服器性價比最好的選擇。
3)新增了封閉管理功能,包括風扇控制,活動led指示燈,溫度控制和新設備通知等功能。使硬碟工作更加人性化,提供給用戶更多的便利
8m是硬碟的緩存,還有2m的
而wd800jd
sata
8m
7200轉的意思就是西部數據串口硬碟
8m緩存,轉速是7200轉目前這種硬碟也可以稱為高速硬碟
B. IDE硬碟是什麼,和SATA硬碟有什麼區別
IDE硬碟是傳統的並口硬碟,現在已經被SATA硬碟即串口硬碟所淘汰。
兩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1 .傳輸速度不同。SATA硬碟比IDE硬碟傳輸速度高。目前SATA可以提供150MB/s的高峰傳輸速率。今後將達到300 MB/s和600 MB/s。到時我們將得到比IDE硬碟快近10倍的傳輸速率。
2. 介面不同,所使用的數據線和電源線也不同。相對於IDE硬碟的PATA40針的數據線,SATA的線纜少而細,傳輸距離遠,可延伸至1米,使得安裝設備和機內布線更加容易。連接器的體積小,這種線纜有效的改進了計算機內部的空氣流動,也改善了機箱內的散熱。
3. 電壓功耗不同。相對於IDE硬碟系統功耗有所減少。SATA硬碟使用500毫伏的電壓就可以工作。
4. 兼容性不同。SATA可以通過使用多用途的晶元組或串列—並行轉換器來向後兼容PATA設備。由於SATA和PATA可使用同樣的驅動器,不需要對操作系統進行升級或其他改變。
5. 主從盤設置不同。SATA不需要設置主從盤跳線。BIOS會為它按照1、2、3順序編號。這取決於驅動器接在哪個SATA連接器上(安裝方便)。而IDE硬碟需要設置通過跳線來設置主從盤。
6. 熱插拔性能不同。SATA還支持熱插拔,可以象U盤一樣使用。而IDE硬碟不支持熱插拔。
C. 我主板上只有IDE介面,能接SATA的硬碟嗎
可以!ide口的主板不一定能接sata的硬碟!但是sata的主板一定能裝ide硬碟!因為每塊主板至少有一個ide口!
如果你有接ide光碟機的話那就把光碟機跳線到從口!ide硬碟跳線到主口!用ide線串聯!主口接硬碟!從口接光碟機!ok!就這么簡單!現在的主板一般都只有一個ide口及多個sata口!
D. 電腦主板裝IDE硬碟的排線怎樣接SATA硬碟
在電源上找一根SATA電源線,介面匹配插上就行!
這時候你可以進BIOS進入BOOT選項,將原先那快盤設置成第一啟動項!然後F10退出保存重啟。
主板還提供IDE介面的,可以直接連接即可使用。由於SATA硬碟與IDE硬碟沒有沖突,不需要設置主從。
主板只有SATA埠,不再提供IDE介面的,可以使用IDE轉SATA介面的轉接卡,將IDE硬碟連接到SATA介面使用。
E. ide介面的主板怎麼接sata介面的硬碟
有ide轉sata卡,而且是雙向的,要SATA轉IDE也行,30~40元,不過轉接之後的SATA硬碟不能作為啟動盤
另,SATA從865就開始有了
F. 主板是IDE的,接SATA硬碟可以么
沒有多餘的介面怎麼接硬碟,如果還有sata介面可以買ide轉sata轉接卡
如果都沒有多餘介面就買個易驅線吧,轉換成usb介面
G. SATA介面硬碟,IDE介面主板
最新
Award
Bios
設置全程圖解
我們來介紹一下Award
Bios的設置,其實Award
Bios和AMI
Bios裡面有很多東西是相同的,可以說基本上是一樣的,雖然有些名字叫法不同,但是實際作用是一樣的。在前文中已經了解了一些Bios的基本知識,和設置,那麼在這篇文章裡面我就會更詳細的介紹一下Bios的超頻設置,希望對那些想超頻但是又沒有接錯過超頻的玩家能有一些幫助。
和AMI
Bios一樣,再開機畫面時按下「Del」鍵進入Bios設置菜單(有些是按F1鍵):
進入後大家會看到以下菜單,也有可能會有一些差別,但是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及算名字不同,但是基本上作用是一樣的!
大家可以用方向鍵移動游標,回車鍵確認,ESC鍵返回,用PageUp,PageDown和數字鍵鍵調整設置,在任何設置菜單中可以按下F10鍵退出並保存設置,這些都和AMI
Bios設置差不多!那麼就正是進入設置!
一.SoftMenu
Setup(軟超頻設置)
其實這個Soft
Menu
Setup,是升技主板獨有的技術,這里提供了豐富的CPU外頻、倍頻調節(需要CPU支持)、AGP/PCI匯流排頻率以及CPU/內存/AGP的電壓調節頻率等等。這個項目相當於一些主板中的「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前面是CPU的一些基本信息顯示,下面的選項就是CPU超頻的主要選項了!
H. ide硬碟和sata硬碟區別
IDE 硬碟採用並行介面傳輸數據,俗稱「並口硬碟」,數據傳輸速度較慢,最高傳輸速度到 133MB/s 就不再發展了(停產淘汰),不支持 AHCI 以及 NCQ 等特性。
SATA 硬碟採用串列介面傳輸數據,俗稱「串口硬碟」,傳輸速度比並口硬碟高很多,SATA3 標準的理論傳輸速度高達 600MB/s,如果是固態硬碟,實測可超過560MB/s。並且,SATA硬碟支持 AHCI、NCQ以及其他一些高級特性。
綜上,SATA 硬碟各方面特性都比 IDE 硬碟強。
I. sata硬碟與ide硬碟有什麼區別
SATA硬碟與IDE硬碟最大的區別在於介面標准。SATA硬碟是符合SATA介面標準的硬碟,IDE硬碟是符合PATA介面標準的硬碟。
SATA硬碟與IDE硬碟在內部的機械結構和工作原理基本是一樣的,差別在於與主板的連接。SATA硬碟使用串列通信方式與主板通信,其數據信號線很少,主要通過提高頻率來提高傳輸速率;而IDE硬碟採用並行通信方式與主板通信,其數據信號線很多,採用的是多條線路同時傳輸信號的方式來提高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