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筆記本固態硬碟500g實際容量是多少
這是換算的關系,廠家為了方便1GB=1000MB
實際上應該是1024MB
硬碟廠商的標准:500GB=500,000MB=500,000,000KB=500,000,000,000byte;
操作系統的演算法:500GB=512,000MB=524,288,000KB=536,870,912,000byte;
40G硬碟在操作系統中顯示的容量為:500,000,000,000÷1024÷1024÷1024=465.66(GB),
而且在分區和格式化後,系統會在硬碟上佔用一些空間,提供給系統文件使用,所以操作系統顯示的總容量和硬碟的型號容量存在差異這是一個正常現象。
㈡ 500G硬碟容量實際有多少啊
硬碟的容量是這樣計算的
500GB*1000*1000*1000/1024/1024/1024=465.66
硬碟生產廠家是以1000為單位計算的,電腦是以1024為單位計算的,所以500G的硬碟實際容量只有465.66左右
。如果不夠這些,可能就是有系統隱藏分區存在。
㈢ 500G硬碟的筆記本電腦,實際上硬碟空間為多大
500G硬碟實際上硬碟空間為465G左右。因為硬碟廠商的進位制採用的是1000進位,而操作系統的進位制採用的是1024進制。
500G*1000*1000*1000=500,000,000,000Byte(位元組)
500,000,000,000Byte/1024/1024/1024=約為465GB
GB:全稱吉位元組(GByte)。
計算機存儲容量單位,一般用位元組(Byte)、千位元組(KB)、兆位元組(MB)、吉位元組(GB)、太位元組(TB)、拍位元組(PB)、艾位元組(EB)、澤它位元組(ZB,又稱皆位元組)、堯它位元組(YB)表示。
計算機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是: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PB=1024TB
1EB=1024PB
1ZB=1024EB
1YB=1024ZB
㈣ 500G的硬碟實際容量只有多少G.
我對以上的見解有保留,實際上硬碟確實有500G十足容量的,硬碟生產廠家標的容量沒有錯,因為硬碟在作低級格式化的時候要用掉一部分硬碟容量來構建硬碟的低級格式,這部分容量用於每個扇區的順序編號、扇區起始引導標記位元組串、扇區數據冗餘校驗、扇區結束引導標記位元組串、每道之間的起始、結束引導標記等,這些結構的建立,是磁碟應用的基本條件,磁碟的分區、高級格式化都是建立在這個結構的基礎之上的,正是由於這個低級格式結構佔用了一部分硬碟容量,致使用戶使用的容量達不到標稱容量,硬碟廠商沒有錯,他標的是總容量,包括低級格式佔用的容量,用戶關心的是不包含低級格式的容量,雙方的基點不同,但不能說廠商是以1000=1K來計算的,太牽強了吧?一些磁碟技術大鱷也附會該說法,實在是誤人子弟,弄得大家以訛傳訛,三人成虎了,具有獨立思維的朋友可以思考一下,如果真如人家所說是按1000=1K算的,那低級格式佔用的那一部分屬於什麼?把這部分算上,為圓其說法,是否要修正為1015=1K或1024=1K,大家想想就明白了。在早期的軟盤上我們可以看到扇區引導位元組是佔用很大一部分容量的,隨著技術的發展減少了許多,但也在數十位元組以上,假設為51個位元組,相對每扇區512位元組就佔了11分之1,很可觀了,這個數字與硬碟實用容量與標稱容量的差值相當,因此我認為說廠商以1K=1000那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是自圓其說的說法,經不起推敲。
㈤ 筆記本固態硬碟500g實際容量是多少
首先硬碟的實際容量是標准容量的93%左右,所以筆記本固態硬碟500g的實際容量是500×93÷100=465g左右!
㈥ 500G的硬碟實際容量只有多少m
500G
=
50000M
系統默認的是1G=1024M
硬碟廠商的計算方法並不是1G=1024M
而是1G=1000M
加上一些固件程序所佔用的空間
500G硬碟可用空間也就460多G了
50000M*1000/1024*1000/1024*1000/1024=46566.129M
格式化後電腦實際顯示大小:465.7
G
㈦ 標500GB的硬碟實際應有多少GB
你那個464.78還符合標准算正常,因為一般電腦是安裝1024MB算1個GB的,而硬碟廠家和人們一般都是按1000MB為1GB算的。要用5乘1000除1024。這個得數是488GB,但是這也不是標准。因為除了這個還是會有偏差--我的500GB機械硬碟總共就有465.8GB。所以正常大約在462.9--503左右,當然正好500、多於500、差點500不常見。如果是固態硬碟的話會比機械偏差小一點。
㈧ 500G固態硬碟為什麼實際上不夠500G
比較常見的說法是硬碟廠商採用1000進制製造硬碟而計算機內部採用1024進製表示容量,進制不同造成了容量差異,但是這種說法不夠嚴謹
實際情況是:任何硬碟都會留有冗餘空間,一部分用於存放校驗碼,另一部分屬於備用區塊,用於替換壞道(壞塊),以確保硬碟在長年累月的工作中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這些冗餘容量廠商並沒有打算贈送給你,也一並算進產品容量中去了,不管是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實際容量大致都是符合標稱容量的,只是用戶並不能利用全部的空間,所以造成了可用空間不足標稱容量的問題
㈨ 500g硬碟夠用嗎
500g硬碟夠。
500G實際使用480G左右,C盤去掉100G,其他的自用!感覺不夠就買大點的!如果是固態的就加裝個機械硬碟,固態1T太貴用來存儲資料不劃算。
相關資料
電腦硬碟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簡稱HDD全名溫徹斯特式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隨著發展,可移動硬碟也出現了,而且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大多數微機上安裝的硬碟,由於都採用溫切斯特(winchester)技術而被稱之為「溫切斯特硬碟」,或簡稱「溫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