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dd硬碟是什麼誰知道
HDD,Hard
Disk
Drive的縮寫,即硬碟驅動器的英文名。最基本的電腦存儲器,我們電腦中常說的電腦硬碟[C盤、D盤為磁碟分區]都屬於硬碟驅動器。目前硬碟一般常見的磁碟容量為40G、80G、120G、160G等等,目前最高的桌面級硬碟為2TB。硬碟按體積大小可分為3.5寸、2.5寸、1.8寸等,按介面可分為PATA、SATA、SCSI等,PATA、SATA一般為桌面級應用,容量大,價格相對較低,適合家用;而SCSI一般為伺服器、工作站等高端應用,容量相對較小,價格較貴,但是性能較好,穩定性也較高。
SCSI的比較優秀~~
2. hdd硬碟 sata硬碟的區別
一、主體不同
1、hdd硬碟:是電腦上使用堅硬的旋轉碟片為基礎的非揮發性存儲設備。
2、sata硬碟:是一種以存儲器作為永久性存儲器的電腦存儲設備。
二、特點不同
1、hdd硬碟: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儲和檢索數字數據,信息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
2、sata硬碟:數據的存取主要由NAND Flash及其主控晶元來實現,沒有活動的機械部件,為純晶元結構。
二、工作噪音不同
1、hdd硬碟:有工作噪音。
2、sata硬碟:沒有工作噪音。
3. 電腦主機上的HDD是什麼意思
HDD是硬碟的總稱。硬碟按體積大小可分為3.5寸、2.5寸、1.8寸等;按轉數可分為5400rpm/7200rpm/10000rpm等;按介面可分為PATA、SATA、SCSI等。PATA、SATA一般為桌面級應用,容量大,價格相對較低,適合家用;而SCSI一般為伺服器、工作站等高端應用,容量相對較小,價格較貴,但是性能較好,穩定性也較高。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拓展內容:
硬碟基本參數
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MiB)、千兆位元組(GB/GiB)或百萬兆位元組(TB/TiB)為單位,而常見的換算式為:1TB=1024GB,1GB=1024MB而1MB=1024KB。但硬碟廠商通常使用的是GB,也就是1G=1000MB,而Windows系統,就依舊以「GB」字樣來表示「GiB」單位(1024換算的),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一般情況下硬碟容量越大,單位位元組的價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碟略微例外。
在我們買硬碟的時候說是500G的,但實際容量都比500G要小的。因為廠家是按1MB=1000KB來換算的,所以我們買新硬碟,比買時候實際用量要小點的。
轉速
轉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發布了100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
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頭從起始位置到到達目標磁軌位置,並且從目標磁軌上找到要讀寫的數據扇區所需的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
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Latency),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硬碟的數據傳輸率是指硬碟讀寫數據的速度,單位為兆位元組每秒(MB/s)。硬碟數據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碟緩沖區未用時的性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於硬碟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稱為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介面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匯流排與硬碟緩沖區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數據傳輸率與硬碟介面類型和硬碟緩存的大小有關。
Fast ATA介面硬碟的最大外部傳輸率為16.6MB/s,而Ultra ATA介面的硬碟則達到33.3MB/s。2012年12月,兩80後研製出傳輸速度每秒1.5GB的固態硬碟。
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4. 什麼叫ssd硬碟什麼又叫hdd硬碟
SSD是指固態硬碟,區別於傳統的HDD硬碟,因為純固態,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利於電腦的外出使用。
HDD是硬碟英文的簡寫
SSD相對硬碟的最顯著優勢就是速度,例如一個每分鍾15000轉的硬碟轉一圈需要200毫秒的時間,而在SSD上由於是數據是存放在半導體內存上,能夠在低於一毫秒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的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因此在對許多應用程序來說最為關鍵的I/O性能指標——IOPs(即每秒多少次IO動作)上,SSD可以達到硬碟的50~1000倍。
採用FLASH內存的SSD具備相當高的數據安全性,並且在噪音、便攜性等方面都有硬碟所無法媲美的優勢,在航空航天、軍事、金融、電信、電子商務等部門中都有廣泛的使用。
5. hdd是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
SSD硬碟就是固態硬碟
HDD硬碟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機械硬碟
6. HDD是什麼硬碟
hdd硬碟就是電腦中常說的電腦硬碟C盤、D盤為磁碟分區都屬於硬碟驅動器。
HDD,Hard Disk Drive的縮寫,即硬碟驅動器的英文名。最基本的電腦存儲器,我們電腦中常說的電腦硬碟C盤、D盤為磁碟分區都屬於硬碟驅動器。
硬碟一般常見的磁碟容量為80G、128G、160G、256G、320G、500G、750G、1TB、2TB等等。
硬碟按體積大小可分為3.5寸、2.5寸、1.8寸等;按轉數可分為5400rpm/7200rpm/10000rpm等;按介面可分為PATA、SATA、SCSI等。
PATA、SATA一般為桌面級應用,容量大,價格相對較低,適合家用;而SCSI一般為伺服器、工作站等高端應用,容量相對較小,價格較貴,但是性能較好,穩定性也較高。
HDD格式數字攝錄機與其他格式攝錄機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它採用"無磁帶工作方案",而且內置一個硬碟,可以用來記錄1小時左右高畫質的圖像。
7. 硬碟hdd和ssd區別
HDD是硬碟驅動器的縮寫,就是指常規的機械硬碟,SSD就是指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是靠碟片存儲數據,存取速度較固態慢,但數據丟失容易找回,而固態硬碟是靠快閃記憶體晶元存儲數據,存取速度快,但數據丟失恢復很難。
8. ssd和hdd是什麼啊,區別是什麼呢!
區別一:
1、SSD就是固態硬碟,它的優點是速度快,日常的讀寫比機械硬碟快幾十倍上百倍。缺點是單位成本高,不適合做大容量存儲。
區別二:
工作原理不一樣 ssd裡面是由快閃記憶體顆粒組成的 讀取速度要比HDD快的多 但是使用壽命的話ssd沒有hdd這么久 它的讀取次數是有限的 。
(8)Ahdd硬碟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簡稱固盤,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諸多領域。
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雖然成本較高,但也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PCI-E介面、NGFF介面、CFast介面和SFF-8639介面。
9. SATA跟HDD兩個硬碟的區別
從圖中可以看到,100G的系統盤已經不夠用了,懶於整理桌面的朋友真的有必要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而在用的M.2是影馳家的鐵甲戰將240,以前M.2價格較貴,購入240G已經是最大預算了,而今天固態硬碟的價格不斷回落,也是最好的入手機會了。
今次准備把所有硬碟全部整理一遍,把M.2重新分區,整個240G為C盤,而1T的HDD繼續作備份盤使用,再入手一隻雷克沙NS100 1TB固態硬碟作為游戲和日常軟體硬碟使用。
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想著買1TB固態的,畢竟當時看固態的時候,1TB價格動則上千,嚴重超預算。但隨著存儲產品價格的回落,雷克沙NS100 1TB價格已經為659元,預算允許的情況下,果斷入手了這款產品。其實對於老機子升級,如果主板沒有M.2介面的話,升級SATA口的固態也是個十分不錯的選擇,特別是舊款手提,升級後可以說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雷克沙這個品牌相信大家聽得比較多是它家的內存卡、U盤等產品。作為老牌儲存卡製造商之一,自96年品牌創立以來,一直活躍於高性能儲存卡的製造領域,而NS100系列固態硬碟是雷克沙家2018年推出的產品,主要針對入門級系列用戶,所以價格方面還是比較親民的。而選擇這款產品因為相機內存卡也一直用這個品牌,還是十分值得信賴的,而臨近雙十一價格也不錯,就果斷入手了。
雷克沙NS100系列固態硬碟有128G、256G、512G、1TB四種容量可選擇。
雷克沙NS100系列固態硬碟在容量,外觀方面基本統一。因為現在SATA線基本上都是主板配的了,所以包裝內並沒有配備SATA線,而對於老機子升級的朋友來說,如果沒SATA線的話,記得也要購買一條。
再來看看背面情況,雷克沙NS100盤體的有效信息基本都集中於此,包括產品的型號、介面、S/N、容量、產地、認證信息等。
有好多朋友會問,為什麼現在還買SATA口的固態,而不買M.2的,畢竟1TB價格相差並不大,而且讀寫速度更是快不少。
其實此次入手的雷克沙NS100 1TB有幾個用途,一是作為儲存檔來使用,可以把文件、游戲、軟體等常用放於盤中,把它當作HDD使用。二是平時出差,作為移動固態硬碟的用途也是不錯的。所以並不打算把它當作系統盤來使用的話,買SATA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以後老款手提升級,同樣也要買SATA口的產品。
關於機箱背部,連接好SATA線和電源後,需要進入PE對硬碟進行4K對齊、分區、格式化等操作,這個並不難,網上也有教程了,大家可以去看看。
首先來看看CDI,它能夠直觀反映固態硬碟的健康狀態、使用時長、型號溫度等特定信息。1T的HDD出現警告信息了,所以還是抓緊備份到雷克沙NS100 1TB為妙。
AS SSD跑分看看,在1G的測試中讀取速度達到了523.83M/S,符合官方的宣傳水平。10G測試中,讀寫速度為507.75M/S。
再來看看CDM的測試數據,與AS SSD稍微有點出入。
ATT0測試方面,寫入為528M/S,讀取為549M/S,出來的數據還是比較滿意的,對於一個SATA口的固態硬碟來說,這表現還真不錯。
最後:
隨著儲存價格的不斷下降,現在1T的固態價格也僅為600左右,的確十分實惠,現在家裡電腦的存儲是256G的M.2+1T雷克沙+1T HDD的組合,足以滿足日常需求了,但隨著要求的越來越多,M.2的更新也估計是明年的事情了,到明年1T M.2的價格估計可以到500內,到時候直接1T走起即可。
對於雷克沙NS100 1TB來說,這只盤十分適合老機子升級或者手提升級的用戶使用,第一,價格實惠,第二,讀寫能力也相對不錯,入門級固態是個十分不錯的選擇。如果平時需要移動硬碟的話,雷克沙NS100 1TB也完全能滿足需求。
10. hdd是什麼意思
HDD是指硬碟驅動器、硬碟介面。是硬碟與主機系統間的連接部分,作用是在硬碟緩存和主機內存之間傳輸數據。
HDD,Hard Disk Drive的縮寫,即硬碟驅動器的英文名。最基本的電腦存儲器,我們電腦中常說的電腦硬碟C盤、D盤為磁碟分區都屬於硬碟驅動器。硬碟一般常見的磁碟容量為80G、128G、160G、256G、320G、500G、750G、1TB、2TB等等。硬碟按體積大小可分為3.5寸、2.5寸、1.8寸等;按轉數可分為5400rpm/7200rpm/10000rpm等;按介面可分為PATA、SATA、SCSI等。PATA、SATA一般為桌面級應用,容量大,價格相對較低,適合家用;而SCSI一般為伺服器、工作站等高端應用,容量相對較小,價格較貴,但是性能較好,穩定性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