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邏輯驅動器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邏輯驅動器

發布時間: 2022-05-04 20:48:20

1. 如何對使用MBR的硬碟驅動器進行分區以支持更多邏輯驅動器

這個就容易的啦. MBR---------硬碟MBR詳細介紹


硬碟是現在計算機上最常用的存儲器之一。我們都知道,計算機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具有高速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而這些數據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儲在硬碟里。不過,計算機可不像人那麼聰明。在讀取相應的文件時,你必須要給出相應的規則。這就是分區概念。

分區從實質上說就是對硬碟的一種格式化。當我們創建分區時,就已經設置好了硬碟的各項物理參數,指定了硬碟主引導記錄(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簡稱為MBR)和引導記錄備份的存放位置。而對於文件系統以及其他操作系統管理硬碟所需要的信息則是通過以後的高級格式化,即
Format命令來實現。面、磁軌和扇區硬碟分區後,將會被劃分為面(Side)、磁軌(Track)和扇區(Sector)。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只是個
虛擬的概念,並不是真正在硬碟上劃軌道。


先從面說起,硬碟一般是由一片或幾片圓形薄膜疊加而成。我們所說,每個圓形薄膜都有兩個「面」,這兩個面都是用來存儲數據的。按照面的多少,依次稱為0
面、1面、2面……由於每個面都專有一個讀寫磁頭,也常用0頭(head)、1頭……稱之。按照硬碟容量和規格的不同,硬碟面數(或頭數)也不一定相同,
少的只有2面,多的可達數十面。各面上磁軌號相同的磁軌合起來,稱為一個柱面(Cylinder)。


上面我們提到了磁軌的概念。那麼究竟何為磁軌呢?由於磁碟是旋轉的,則連續寫入的數據是排列在一個圓周上的。我們稱這樣的圓周為一個磁軌。如果讀寫磁頭沿

著圓形薄膜的半徑方向移動一段距離,以後寫入的數據又排列在另外一個磁軌上。根據硬碟規格的不同,磁軌數可以從幾百到數千不等;一個磁軌上可以容納數KB

的數據,而主機讀寫時往往並不需要一次讀寫那麼多,於是,磁軌又被劃分成若干段,每段稱為一個扇區。一個扇區一般存放512位元組的數據。扇區也需要編號,
同一磁軌中的扇區,分別稱為1扇區,2扇區……


計算機對硬碟的讀寫,處於效率的考慮,是以扇區為基本單位的。即使計算機只需要硬碟上存儲的某個位元組,也必須一次把這個位元組所在的扇區中的512位元組全部

讀入內存,再使用所需的那個位元組。不過,在上文中我們也提到,硬碟上面、磁軌、扇區的劃分表面上是看不到任何痕跡的,雖然磁頭可以根據某個磁軌的應有半徑
來對准這個磁軌,但怎樣才能在首尾相連的一圈扇區中找出所需要的某一扇區呢?原來,每個扇區並不僅僅由512個位元組組成的,在這些由計算機存取的數據的

前、後兩端,都另有一些特定的數據,這些數據構成了扇區的界限標志,標志中含有扇區的編號和其他信息。計算機就憑借著這些標志來識別扇區。硬碟的數據結構

在上文中,我們談了數據在硬碟中的存儲的一般原理。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硬碟,我們還必須對硬碟的數據結構有個簡單的了解。硬碟上的數據按照其不同的特點和
作用大致可分為5部分:MBR區、DBR區、FAT區、DIR區和DATA區。

-

---------------說到底------下載一個支持mbr的軟體來分區即可------網上很多的啦隨便嗖一下就知道了!

2. 磁碟格式化時提示邏輯驅動器在使用什麼意思

格式化時提示邏輯驅動器在使用說明格式化盤符中有軟體在運行中,無法執行格式化。
解決方法如下:
1、重啟計算機,然後在嘗試格式化硬碟。
2、如果重啟無效說明該磁碟中仍有程序在運行,也有可能為病毒。殺毒後在格式化。
3、重啟計算機,按F8進入安全模式,然後格式化硬碟。
4、使用光碟pe或者U盤pe系統,進入pe或者DOS下格式化硬碟。

3. 邏輯驅動器是什麼

邏輯驅動器(Logical Drive)是陣列中的虛擬驅動器,它可以佔用一個以上的物理磁碟。邏輯驅動器把陣列或跨越陣列中的磁碟分割成了連續的存儲空間,而這些存儲空間分布在陣列中的所有磁碟上。NetRAID控制器能設置最多8個不同容量大小的邏輯驅動器,而每個陣列中至少要設置一個邏輯驅動器。輸入輸出操作只能在邏輯驅動器處於在線的狀態下才運行。

4. 磁碟管理中的邏輯驅動器是什麼意思

邏輯分區是擴展分區的基本組成單位。

一、硬碟分區有三種,主磁碟分區、擴展磁碟分區、邏輯分區。 一個硬碟主分區至少有1個,最多4個,擴展分區可以沒有,最多1個。且主分區+擴展分區總共不能超過4個。邏輯分區可以有若干個。

二、邏輯驅動器是相對於物理硬碟而言的,一般是稱呼硬碟的若干個分區。新硬碟開始使用前,必須對其進行分區。為了更好地利用硬碟空間,我們通常將其整體空間分成若干個區域。

三、主分區」是用來啟動系統的分區,「擴展分區」是「主分區」之外的分區,而「邏輯分區」是「擴展分區」在邏輯上的劃分。一個硬碟可以分為主分區,比如佔用盤符C:,剩下的擴展分區可以劃分為一個以上的邏輯分區,比如D:盤,E:盤等等。

5. 如果刪除邏輯驅動器會怎樣

邏輯驅動器,也就是你的硬碟分區,如C盤、D盤、E盤等,它是無法刪除的。

因為它不是文件或夾。邏輯驅動器只能格式化。在你的邏輯驅動器分區上,如在你的C盤盤符上點擊右鍵,找到「格式化」,左鍵點擊。這時候系統會問你是不真的要格式化,因為格式化的結果,是這個分區上的所有數據都會丟失。

硬碟分區有三種,主磁碟分區、擴展磁碟分區、邏輯分區。一個硬碟可以有一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也可以只有一個主分區沒有擴展分區。邏輯分區可以若干。

主分區是硬碟的啟動分區,他是獨立的,也是硬碟的第一個分區,正常分的話就是C驅。分出主分區後,其餘的部分可以分成擴展分區,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擴展分區,也可以不全分,那剩的部分就浪費了。

但擴展分區是不能直接用的,他是以邏輯分區的方式來使用的,所以說擴展分區可分成若干邏輯分區。

他們的關系是包含的關系,所有的邏輯分區都是擴展分區的一部分硬碟的容量=主分區的容量+擴展分區的容量擴展分區的容量=各個邏輯分區的容量之和主分區也可成為「引導分區」,會被操作系統和主板認定為這個硬碟的第一個分區。

所以C盤永遠都是排在所有磁碟分區的第一的位置上。除去主分區所佔用的容量以外,剩下的容量被認定為擴展分區。通俗的講就是主分區是硬碟的主人,而擴展分區是這個硬碟上的僕人,主分區和擴展分區為主從關系。

擴展分區如果不再進行分區了,那麼擴展分區就是邏輯分區了。如果還需要進行分區操作的話,則所謂的邏輯分區只能從擴展分區上操作。就相當於在僕人中(擴展分區上)進行細分類,分成接電話的(D盤)。

(5)硬碟邏輯驅動器擴展閱讀:

邏輯驅動器類似於主磁碟分區,只是每個磁碟最多隻能有四個主磁碟分區,而在每個磁碟上創建的邏輯驅動器的數目不受限制。邏輯驅動器可以被格式化並指派驅動器號。

邏輯驅動器一般是稱呼硬碟的若干個分區。新硬碟開始使用前,必須對其進行分區。為了更好地利用硬碟空間,我們通常將其整體空間分成若干個區域,我們在操作系統上看硬碟。

比如說Windows的「我的電腦」中,我們看到有「本地磁碟(C)」、「本地磁碟(D)」、「本地磁碟(E)」等,看起來好像有多個硬碟(多個物理驅動器也會表現為上述的形式),其實在邏輯上它們是在一塊硬碟上的,這些硬碟分區,我們稱之為邏輯驅動器。

6. 舊的電腦硬碟用硬碟盒連接新的電腦,發現硬碟變成邏輯驅動器了,怎麼辦

這種情況就像插入一個壞的U盤一樣,點開就卡死,拔掉就正常。
一般是硬碟盒有問題,或者舊硬碟有壞道或者分區表錯誤,最好用U盤啟動盤方式啟動電腦,然後再插上硬碟看還卡不卡,如果不卡,可以把盤內文件拷出然後格式化舊盤重新分區,如果問題依舊,那就需要更換硬碟盒,或者用分區工具檢查分區表修復硬碟

7. 電腦的硬碟分區怎麼分最好,邏輯驅動器是什麼意思

分區應該按照個人需求分區,除去主分區所佔用的容量以外,剩下的容量被認定為擴展分區,再分區以後叫邏輯分區。

硬碟分區有三種,主磁碟分區、擴展磁碟分區、邏輯分區。
一個硬碟可以有一個主分區,一個擴展分區,也可以只有一個主分區沒有擴展分區。邏輯分區可以若干。
主分區是硬碟的啟動分區,他是獨立的,也是硬碟的第一個分區,正常分的話就是C驅。
分出主分區後,其餘的部分可以分成擴展分區,一般是剩下的部分全部分成擴展分區,也可以不全分。 除去主分區所佔用的容量以外,剩下的容量被認定為擴展分區。

8. win7邏輯驅動器怎麼改成主分區

摘要 1、邏輯驅動器是在基本主啟動記錄 (MBR) 磁碟的擴展磁碟分區中創建的卷。邏輯驅動器類似於主磁碟分區,只是每個磁碟最多隻能有四個主磁碟分區,而在每個磁碟上創建的邏輯驅動器的數目不受限制。邏輯驅動器可以被格式化並指派驅動器號。

9. 主要磁碟分區和邏輯驅動器有什麼區別

一、主體不同

1、主分區:也叫引導分區,和擴展分區、邏輯分區一樣,是一種分區類型。

2、邏輯分區:是硬碟上一塊連續的區域,而擴展分區上可以劃分出多個邏輯驅動器。


二、特點不同

1、主分區:激活的主分區是硬碟的啟動分區,他是獨立的,也是硬碟的第一個分區,正常分的話就是C驅。

2、邏輯分區:每一個邏輯分區都有一個和MBR結構類似的擴展引導記錄(EBR),其分區表的第一項指向該邏輯分區本身的引導扇區,第二項指向下一個邏輯驅動器的EBR。

三、分割性不同

1、主分區:主分區是獨立的,對應磁碟上的第一個分區,不能再分割。

2、邏輯分區:擴展分區可以繼續進行擴展切割分為多個邏輯分區。


10. 磁碟中的「主分區」與「邏輯驅動器」有何區別

「分區」與「邏輯驅動器」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一、分區「分區(Parting)」是指操作系統把磁碟劃分為若干個管理區域的過程,劃分出來的每個區域就稱為一個「分區(Partition)」。「分區(Parting)」最初是為一個磁碟上安裝多個不同的操作系統(如同時安裝Windows和Linux)而制訂的一個機制,這些操作系統的磁碟管理方式各不相同,不可以混在一起,而早期的硬碟不但容量小而且價格極其昂貴,分區機制可以使得平均使用價格得以有效降低。現在的硬碟不但容量大大提高了而且價格已經低到貼地,而由於Windows的大流行,一個硬碟裝多個操作系統的情形是極少出現了,但是一旦取消分區的機制,則意味著所有計算機的底層軟體統統都要推翻重寫,這在成本上是整個計算機行業都承受不起的,所以直到今天,所有的硬碟都依然保持「先分區再使用」的制式。不但如此,光碟和U盤也都「繼承和發揚」了硬碟的這個分區的傳統。例外的僅僅只有軟盤,它是不作分區的,但今天軟盤基本上都已經被U盤所替代,再也難尋芳蹤了。根據分區機制早期的安排,一個硬碟上最多隻能分為四個區,其中只能有一個可以引導操作系統,稱為「引導分區」,又稱「主分區」,這就是「主分區」的由來。其餘不能作引導的分區統稱為「非引導分區」,「非引導分區」須在操作系統引導之後才能管理。硬碟上可以沒有「主分區」,就像大多數U盤那樣,但不可沒有分區。一句話,「主分區」是指「唯一可引導的分區」。需要指出的是,「可引導分區」不一定非要用來存放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存放在非引導分區也是可以的,但「可引導分區」一定要有操作系統的引導頭,這個引導頭一般不會超過10MByte,大多數用戶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的。二、邏輯驅動器劃分出區域之後,操作系統要對分區進行邏輯組織。不同的操作系統有不同的邏輯組織,這就是通常有DOS分區、Windows分區、Unix分區、Novell分區、Mac分區之稱的來由。單就同一個操作系統而言,程序與數據的存儲邏輯也是不盡相同的,而且把程序和數據放在一起也是不安全的,所以一個操作系統也往往管理多種不同的分區類型。例如,Linux除可以管理稱為「EXT2」類型的主分區外,還可以管理稱為「swap」類型的交換專用分區。再就我們最常用的Windows而言,Windows可以管理兩類分區,分別稱為「主分區」和「擴展分區」。除去可引導與否這個根本特徵外,兩類分區之間,還如二樓所指出的,有可再劃分更小的分區與否的區別。Windows劃分出分區之後,要對每個分區進行邏輯組織,這就是通常稱為「格式化」的過程。經過「格式化」進行邏輯組織後的分區,稱為「卷」,這是Windows從Unix那裡抄襲過來的,每個卷都有一個唯一的卷名,如sys:、user:等,對硬碟進行讀寫操作時,可以通過指定卷名sys:或user:來完成訪問過程。但這樣長長一串的卷名是令人生畏的,MS在MSDOS和Windows中對Unix最偉大的改進,就是硬把長長的卷名用單個字母作了映射,因此我們現在使用硬碟通常是通過C:、D:這樣好記簡易的「盤符」來訪問,而不再需要使用卷名了。由於「盤符」與「卷」存在對應關系而又不等同於「卷」,MS在推出這個概念的時候,很聰明地把它稱為「邏輯驅動器」,這就是「邏輯驅動器」的由來。需要說明兩點:一、二樓僅僅把「主分區」類似於「邏輯驅動器」的提法在概念上是模糊的,其實不單「主分區」,任何一個經過「格式化」的分區,在Windows中都稱為「邏輯驅動器」。在「磁碟管理器」中,由於「主分區」不可再劃分,一個位置不好又寫「主分區」又寫「邏輯驅動器C:盤」,所以就只寫「主分區」了,因為那一塊區域事實上是整個Windows管理區域中唯一的可引導區域,同時它經過格式化後的卷又被映射作「C:盤」;二、「卷」與「邏輯驅動器」盤符的映射關系不是唯一的,除引導卷(C:盤)外,其它卷都可以映射多個盤符,也就是說,一個卷你可以在叫他作「D:盤」的同時,還可以叫他作「X:盤」、「Z:盤」,在「磁碟管理器」中設定即可,你可以試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