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固態硬碟簡介
固態硬碟,簡稱SSD,是一種主要以快閃記憶體作為永久性存儲器的計算機存儲設備。固態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被廣泛應用於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導航設備等諸多領域。相對於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有著較高的讀寫速度,但成本也相對較高
⑵ 什麼叫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IDE FLASH DISK)是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40~85℃)。目前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雖然目前成本較高,但也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及SATA-3介面。
⑶ 什麼叫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是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目前最大容量為416GB),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包括3.5",2.5",1.8"多種類型。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同時工作溫度很寬,擴展溫度的電子硬碟可工作在-45℃~+85℃。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通俗點講:目前的硬碟(ATA 或 SATA)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就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flash disk)(即目前內存、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因而其外觀和傳統硬碟有很大區別。固態硬碟是未來硬碟發展的趨勢。目前,三星等廠商已經發布過多款固態硬碟,其中宇瞻公司最新發布的新產品,使用單一控制晶元開發的高速SATA固態硬碟,其連續存取速度最高達200MB/sec,容量可達128GB,相較於目前市面上連續存取速度約50~60MB/sec的SATA介面的SSD,Apacer目前可是足足快了2~3倍!不過目前固態硬碟價格還高高在上,尚未普及到DIY市場。
分類
1.基於快閃記憶體的SSD,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SSD。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筆記本硬碟、微硬碟、存儲卡、優盤等樣式。這種SSD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
2.基於DRAM的SSD: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目前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
走入固態硬碟世界
固態硬碟是近來存儲業界的一大焦點,不過我們平常見到的要麼是封閉起來的一整塊硬碟,要麼就是一顆顆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想不想看看固態硬碟內部長什麼模樣?
專業固態硬碟廠商BitMicro Networks就在CES 2008上給了我們這么一個機會:
看起來很壯觀吧。這是BitMicro的一款專業級固態硬碟產品,採用SCSI介面,一塊PCB電路板上密集而又整齊地排列著32顆TSOP封裝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事實上由於架構上的支持,PCB電路板可以不止一塊,也就是把64顆晶元放在一起也不成問題。
可惜的是,我們只知道這些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來自東芝,卻不知道具體容量,所以也不了解整塊固態硬碟到底有多大。
不過BitMicro透露了一點兒價格方面的消息,就是平均每GB要10美元左右,是主流機械硬碟的大概5倍。
SSD的存儲介質的優點
SSD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使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的固態硬碟,可以被廣泛應用到筆記本硬碟、存儲卡、U盤等。另外一種就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的SSD,目前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採用FLASH晶元作為固態存儲器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
SSD固態存儲器在以下幾點優點:
首先,數據存取速度快。根據相關測試: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SSD固態存儲器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其次,防震抗摔是SSD的一個特點之一,因為全部採用了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SSD固態存儲器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第三,固態存儲器工作時靜音(固態存儲器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發熱量小、散熱快。第四,固態存儲器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減少的重量有利於移動設備的攜帶。
SSD固態存儲器的不足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固態存儲器不足之處在於數據的可恢復性,一旦在硬體上發生損壞,如果是傳統的磁碟或者磁帶存儲方式,通過數據恢復也許還能挽救一部分數據。但是如果是固態存儲,一但晶元發生損壞,要想在碎成幾瓣或者被電流擊穿的晶元中找回數據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當然這種不足也是可以犧牲存儲空間來彌補的,主要用RAID 1來實現的備份,和傳統的存儲的備份原理相同。由於目前SSD的成本較高,採用這種方式備份還是價格不菲。
SanDisk 64GB固態硬碟
2007年一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自己的1.8寸32GB固態硬碟產品,3月又繼續發布了2.5寸32GB型號。和許多廠商對於固態硬碟的紙面發布政策不同,隨後在4月份,Dell就在Latitude D420和D620 ATG的筆記本配置選擇中增加了SanDisk UATA 5000系列1.8寸固態硬碟。
SanDisk繼續向前邁進,將兩款固態硬碟的容量翻倍,分別推出了1.8寸 UATA 5000和2.5寸 SATA 5000系列的64GB容量產品。兩款固態硬碟的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達到了200萬小時,平均讀取速度67MB/s,待機/運行功率僅0.4/1.0W。
SanDisk的這兩款新品將於第三季度開始提供工程樣品,年底前投入量產。
Transcend SSD固態硬碟
著名的存儲產品製造商創見(Transcend)近日推出了幾款全新的SSD固態硬碟,這幾款SSD固態硬碟既有2.5英寸的標准規格設計,也有ExpressCard/34介面設計的,這樣主要是為了滿足不用用戶的需求。新款的創見SSD固態硬碟的設計非常不錯,採用了高韌性低重量的外部保護盒,而且容量達到了主流的32GB,當然超低的功耗也是它們的賣點之一。
既然是新款的SSD固態硬碟,那麼在性能上肯定是具有優勢的,創見新款SSD固態硬碟的數據讀取速度達到了30MB每秒,數據延遲響應時間也比普通SSD固態硬碟低得多,而且還加入了ECC內存糾錯技術,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創見表示,這幾款SSD固態硬碟都提供了長達兩年的質量保證,而且更大的容量的64GB版本也會很快與我們見面。
隨著各大廠商的積極參與,SSD固態硬碟在2008年的普及速度將會有所加快,不過距離真正的全面普及仍然還有漫長的路要走,畢竟桌面級HDD硬碟目前的容量已經突破了1TB,而且價格也非常合理,SSD固態硬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只會出現在高端本本上,以及成為某些發燒級玩家手中的玩具。
憶正 SSD 固態硬碟
隨著中國第一款自主知識產權的固態硬碟的亮相,其生產廠商憶正存儲技術有限公司浮出水面。面對這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其生產的固態硬碟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他們申請的十多項世界級專利技術,對其產品的性能有何種提升呢?
憶正在2006年初就開始了SSD開發之徵途,並且一開始就把SSD定位為傳統機械式硬碟(HDD)的取代產品,所以起步就提出了技術目標要求,連續讀寫速度一定要大於HDD。憶正自主研發的專利多維NAND快閃記憶體陣列控制技術,能使固態硬碟同時獲得高帶寬與高IO處理能力,並藉助16Mbytes DRAM 緩存,及針對NAND 快閃記憶體優化的緩存策略,提高了憶正高速固態硬碟的寫操作性能與效率,真正實現性能、可靠度、壽命等各方面對硬碟的全面超越。
在糾錯、電源管理、壞塊管理方面,憶正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保證了憶正固態硬碟糾錯能力強,數據存儲安全、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由此可見,憶正高速SSD不但能解決傳統機電式HDD的問題,更能強化系統的各項功能指標。
目前憶正的高速SSD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開發,其SSD產品已經具備了非常高的性能,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且已經開始銷售。(大多宣稱有高速SSD的公司多部分產品還在實驗室中)
憶正目前的產品研發生產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採用的FLASH規格是SLC(Single Layer Cell)
第二階段產品主要是採用MLC(Multi-Layer Cell) FLASH作為介質,目前SLC比MLC要貴4倍左右,所以採用MLC做SSD則是未來商用的主流,而MLC比SLC在性能及可靠性方面要差很多,這對新的SSD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目前憶正使用MLC FLASH的SSD速度可以達到讀寫80M/S,產品化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第三階段主要是開發IC,目前已經在准備各種資料,預計到2008年將研發生產,IC研發出來後,在耗電,成本,體積上將有更大優勢。
第四階段將IC應用不同的領域或開發出不同的應用功能,以至開發出一些
特製性產品。
作為一家2006年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憶正將滿腔的熱情投入到SSD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中,希望能領先世界先進水平,為中國的存儲事業作出一份貢獻。SSD技術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憶正人將會肩負起這份重擔,不斷努力,將SSD技術領先到底。
我們期待著它能研發速度更高的SSD。
⑷ 請介紹一下固態硬碟 謝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也稱作電子硬碟或者固態電子盤,是由控制單元和固態存儲單元(DRAM或FLASH晶元)組成的硬碟。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40~85攝氏度)。目前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目前由於成本較高,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
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
詳見http://hi..com/yueer/blog/item/84128ed68201d32606088b45.html
⑸ 什麼是固態硬碟
許多回答太專業,僅大至簡介下
固態硬碟是與傳統硬碟不同的新東西,
傳統硬碟又叫機械硬碟,有馬達、有碟片,因此有機械運轉的一切毛病:機械磨損、不可碰撞、速度限制不能太高、體積大.....
優點是:技術完善、便宜、容量大、兼容性高....(使用簡單)
固態硬碟又叫ssd硬碟,其基礎是內存,與U盤、存儲卡的基礎是一樣的(技術更先進),可以當它是一個高速的大U盤,因此:無磨損、偶爾碰撞也不易壞(非破壞性)、速度可以很高、體積較小,
缺點是:技術仍需完善、昂貴、容量小、兼容性不高(對於老電腦使用)
如果你的電腦是新的,可用固態硬碟,若是老電腦,可能會遇到些問題
!!!!固態硬碟分區及使用也有許多特別之處!!!
!!!!XP不支持固態硬碟的一些新技術!!!
!!!固態硬碟正確設置使用,才能發揮優點,否則可能會更糟!!!!
!!!固態硬碟也有壽命,不同內存晶元性能不同,價格不同
大至以上,不全面
⑹ 固態硬碟256G和240G有什麼區別嗎
256G和240G固態硬碟實質使用的存儲顆粒容量一樣,只是由於換算和冗餘容量設置上的不同,出現了240GB和256GB的容量版本。
240G生產廠家以1M=1000KB而計算,電腦系統以1M=1024kb計算,所以安裝在電腦實際容量為223.G。那麼256G的固態同理安裝在電腦上容量為238.4G。簡單而言,冗餘容量越大越好,不過花費的容量就越多,這些冗餘可以讓你的ssd速度恢復更快,壽命更長。
(6)什麼是固態硬碟簡介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優點
1、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固態硬碟的快絕不僅僅體現在持續讀寫上,隨機讀寫速度快才是固態硬碟的終極奧義,這最直接體現在絕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與之相關的還有極低的存取時間,可以輕易達到0.1毫秒甚至更低。
2、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傳統硬碟,固態硬碟佔有絕對優勢。
3、低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要低於傳統硬碟。
4、無噪音: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由於固態硬碟採用無機械部件的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
5、工作溫度范圍大: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固態硬碟比同容量機械硬碟體積小、重量輕。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40~85攝氏度)。
6、輕便:固態硬碟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
⑺ 什麼是固態硬碟
[編輯本段]簡介
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40~85℃)。目前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目前由於成本較高,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 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1][2]
[編輯本段]分類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SSD。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筆記本硬碟、微硬碟、存儲卡、優盤等樣式。這種SSD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在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中,存儲單元又分為兩類:SLC(Single Layer Cell 單層單元)和MLC(Multi-Level Cell多層單元)。SLC的特點是成本高、容量小、但是速度快,而MLC的特點是容量大成本低,但是速度慢。MLC的每個單元是2bit的,相對SLC來說整整多了一倍。不過,由於每個MLC存儲單元中存放的資料較多,結構相對復雜,出錯的幾率會增加,必須進行錯誤修正,這個動作導致其性能大幅落後於結構簡單的SLC快閃記憶體。此外,SLC快閃記憶體的優點是復寫次數高達100000次,比MLC快閃記憶體高10倍。此外,為了保證MLC的壽命,控制晶元都校驗和智能磨損平衡技術演算法,使得每個存儲單元的寫入次數可以平均分攤,達到100萬小時故障間隔時間(MTBF)。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目前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
[編輯本段]固態硬碟的優點
固態硬碟與普通硬碟比較,擁有以下優點:
啟動快
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讀取延遲小
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根據相關測試: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固態硬碟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碎片不影響讀取時間
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由於定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碟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寫入速度快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寫入速度極快。
無噪音
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
發熱量較低
低容量的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不會發生機械故障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工作溫度范圍更大
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工作,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硬碟還可在-40~85℃,甚至更大的溫度范圍下工作(e.g: RunCore軍工級產品溫度為-55~135℃)。
體積小重量輕
低容量的固態硬碟比同容量硬碟體積小、重量輕。但這一優勢隨容量增大而逐漸減弱。直至256GB,固態硬碟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碟輕。
[編輯本段]固態硬碟的缺點
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比較,擁有以下缺點:
成本高
每單位容量價格是傳統硬碟的5~10倍(基於快閃記憶體),甚至200~300倍(基於DRAM)。
容量低
目前固態硬碟最大容量遠低於傳統硬碟。傳統硬碟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長,據稱IBM已測試過4TB的傳統硬碟。
易受外界影響
由於不像傳統硬碟那樣屏蔽於法拉第籠中,固態硬碟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如斷電(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尤甚)、磁場干擾、靜電等。
寫入壽命有限
寫入壽命有限(基於快閃記憶體)。一般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為1萬到10萬次,特製的可達100萬到500萬次,然而整台計算機壽命期內文件系統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寫入次數仍將超過這一極限。特製的文件系統或者固件可以分擔寫入的位置,使固態硬碟的整體壽命達到20年以上。
數據難以恢復
數據損壞後難以恢復。一旦在硬體上發生損壞,如果是傳統的磁碟或者磁帶存儲方式,通過數據恢復也許還能挽救一部分數據。但是如果是固態存儲,一但晶元發生損壞,要想在碎成幾瓣或者被電流擊穿的晶元中找回數據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當然這種不足也是可以犧牲存儲空間來彌補的,主要用RAID 1來實現的備份,和傳統的存儲的備份原理相同。由於目前SSD的成本較高,採用這種方式備份還是價格不菲。
電池航程較短
根據實際測試,使用固態硬碟的筆記本電腦在空閑或低負荷運行下,電池航程短於使用5400RPM的2.5英寸傳統硬碟。
能耗較高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在任何時候的能耗都高於傳統硬碟,尤其是關閉時仍需供電,否則數據丟失。
Windows XP系統下運行會機率性出現假死現象
據用戶反映,使用MLC的固態硬碟在Windows XP系統下運行會機率性出現假死現象。這是由於Windows XP系統的文件系統機制不適於固態硬碟。而在Windows 7則為固態硬碟進行了優化,禁用了SuperFetch、ReadyBoost以及啟動和程序預取等傳統硬碟機制,可更好的發揮固態硬碟的性能。
[編輯本段]固態硬碟產品
現有的固態硬碟產品有3.5英寸,2.5英寸,1.8英寸等多種類型,容量一般為160GB~1TB,比一般的快閃記憶體檔(U盤)大得多。介面規格與傳統硬碟一致,有UATA、SATA、SCSI等。 例如國內品牌廠商RunCore產品線涵蓋了所有標准介面固態硬碟,除此之外還包括面向上網本所適用的mini-PCIe介面,Zif介面和專門為Mac air設計的1.8" Lif介面等各系列產品。 在CES 2008上,專業固態硬碟廠商BitMicro Networks展示了一款採用SCSI介面的專業級固態硬碟產品的內部結構(見右圖)。該產品在一塊PCB上焊接了32顆TSOP封裝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BitMicro透露,該產品每GB平均價格為10美元左右,大約是主流機械硬碟的5倍。 朗科在2008年也推出了號稱「國內第一款」固態硬碟產品。而憶正則宣稱已於2007年就已推出國內第一款固態硬碟產品。緊隨其後中基偉業也推出號稱"全球最快"的固態硬碟產品,鎂光堪稱推出速度為1GB/S的固態硬碟(用固態硬碟作陣列)。
[編輯本段]固態硬碟的安全性
與傳統的硬碟驅動器相比,固態磁碟驅動器可能會提供更好的數據安全性,但是專家表示,它並沒有完全的清除數據,而且對來自Light Sources高輸出型燈如紫外線激光器的物理攻擊的抵禦能力較弱。 盡管它們相對來說成本較高,而且耐用性比較好,但是固態磁碟驅動器還是廣受歡迎,特別是在攜帶型計算機上,因為它們具備電源消耗低,數據訪問速度快的特點。專家表示,隨著固態磁碟驅動器技術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並且滲透到其它手持設備如智能手機領域之後,在固態磁碟驅動器上保護數據的安全會成為一個更受關注的問題。 一家半導體研究和咨詢公司Objective Analysis的總裁Jim Handy說,很多固態磁碟驅動器使用行業標準的、專為攝像機和MP3播放器設計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因此它們沒有物理安全漏洞,不會阻止其從存儲容器(Enclosure)中轉移。黑客可以輕松地將NAND晶元從固態磁碟驅動器上分離開,然後使用快閃記憶體晶元程序讀取其上的數據。一旦數據被讀取之後,就可以使用數據恢復軟體來重組文件。Handy說:「這個過程確實沒有什麼復雜的。」博客站點bunnie工作室的一位專門攻擊晶元的黑客Bunnie說,另一個物理攻擊包括使用紫外線激光器來消除鎖定位(lockbit)或者是加密鎖----其位於晶元的保險絲上,用於保護固態磁碟驅動器。在鎖定位消除之後,可以通過標准方法來讀取SSD上的數據陣列。Bunnie說:「一旦數據解除鎖定,根本不需要什麼特別的設備就能夠讀取該數據陣列。」例如,數據陣列可以使用常規的ROM讀取器來讀取,該設備通常意味著要燒錄並檢驗不安全的ROM設備。Kilopass市場總監Craig Rawlings說,為了降低黑客竊取數據的可能性,加密鎖可以整合到固態磁碟驅動器控制器設備內部,用於從硬體層上解決磁碟加密問題。Kilopass出售的產品使用超級永久可編程存儲器(XPM)技術,在片上系統設備上存儲加密鎖。 雖然加密鎖也會受到攻擊,但是專家認為,加密是在固態磁碟驅動器上保護數據安全的首要之事。很多公司,包括Safend和Encryptx都有這方面的產品,可以在存儲設備如SSD上對數據進行加密。Kroll Ontrack數據恢復高級工程師Sean Barry說,加密增加了又一道防線,因此,黑客們必須繞過加密層和控制器,然後重組原始數據,這樣才能成功地竊取數據。這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內,數據有可能已經無效或者失去價值了。加密也使得固態磁碟驅動器上的文件更易清除。iFixlt的CEO Kyle Wiens說,和硬碟驅動器一樣,雖然SSD創建了多個文件備份,但是加密軟體可以幫助你擦除受保護的文件。Wiens說:「每一次當你往SSD上寫數據時,其有可能寫到了硬碟的另一個地方,然後再修改目錄表。這樣,它就忘記了之前數據存放的地址。」用戶可能會刪除一個文件,但是另一個分區上的副本可能還是安然無恙。Wiens說,固態磁碟驅動器的損耗平衡功能(基於某一演算法)可以在所有存儲晶元單元上均衡地消除和寫入數據,從而使各存儲晶元單元的老化速度達到均衡,這樣,文件就很難完全的清除。Intel Fellow--- Knut Grimsrud表示,某些加密軟體會監視損耗平衡過程來跟蹤文件的痕跡,然後,可以使用安全的消除命令來刪除這些痕跡。安全擦除(Secure erase)是一個用於安全刪除文件的命令,需要加密軟體的支持。Grimsrud說:「如果所有軟體都是在邏輯塊定址(LBA)頂層寫入數據的,我認為它在固態磁碟驅動器上的效率可能並不高,因為其可能已經失去先前的損耗平衡或其它類似功能所帶來的效率提高,而軟體並不知道這點。」邏輯塊定址(LBA)指定了存儲設備上數據塊的存儲地址。 總之,刪除固態磁碟驅動器上的數據要比刪除硬碟驅動器上的數據容易,這有好有壞。KrollOntrack的Barry說,數據被存儲在固態磁碟驅動器的電子管上,消除電子管,數據就會被沖刷掉。而在硬碟驅動器上,為了防止數據被讀取,數據不得不被覆蓋或者是遭受物理損壞。Barry說,從快速的角度來看,數據沖刷有其自身的優勢,但是從不好的角度來看,固態磁碟驅動器上的數據往往比較隨意,很容易丟失。
[編輯本段]SSD固態存儲的局限性
雖然S SD比磁碟技術似乎有巨大的優越性,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缺點。首先它的價格昂貴,因為內存的花費差不多是磁碟存儲的1 0 0倍。其次,它們通常由易失型DR A M組成,一旦斷電,數據將永久地丟失。為了避免數據丟失,S S D應該採用後備電池保護。最後,因為S SD並不是緩存,因此,它不是將少量的數據塊刷新到非易失存儲,而是將S SD的整個內容進行拷貝。雖然對於目標磁碟驅動器或子系統,其容量及持續寫的傳輸率也不盡相同,但對這個操作的合理估計是1 G B / m i n。 其管理方法之一是使用磁碟驅動器來鏡像S S D,然而,處理鏡像驅動器的I / O卻需要額外的開銷,這就對S S D的整體I / O傳輸率產生負面影響。但無論如何,至少在完成到鏡像磁碟的鏡像寫操作中,它所花費的時間是極小的。 由於某些原因,包括晶元密度、散熱性能等,S S D的容量總是小於磁碟驅動器。當考慮到磁碟子系統時,容量差別更是巨大。這意味著使用S S D的應用要受到S S D的存儲容量的限制。然而,值得指出的是,S S D可以用在磁碟子系統中以提供高性能的存儲。 綜上所述,較高的售價阻礙了SSD固態硬碟的普及,價格高於同容量的機械硬碟幾倍甚至幾十倍。 目前的SSD固態硬碟的容量較小,和目前動輒500GB甚到上TB的硬碟,而SSD固態硬碟最高容量僅為128GB。缺乏終端設備的支持也是SSD固態硬碟所面臨的另一大問題。 雖然目前固態硬碟還受著成本、容量等因素的制約,但是隨著Vista操作系統的普及,SSD固態硬碟的規格不斷升級以及發展速度將進一步加快,SSD固態硬碟明天會依然燦爛。
[編輯本段]國內固態硬碟研發公司
1.湖南源科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研發人員主要來自國防科技大學和社會招聘員工。主要面向軍工,工業,消費領域。 提供定製或者獨特功能SSD,自主知識產權。 2. 憶正存儲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2007年出樣品。 3. 武漢固捷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出樣品。 4. 華賽 2008年出樣品。 5.華恆偉業(SUNDOM)科技有限公司 推出面向軍工企業,,及伺服器應用,帶數據"一鍵銷毀"的 SSD,容量高達1TB,讀寫速度大於250MB 6.深圳成新利電子有限公司 一家專門生產SLC(企業級)固態硬碟的企業。性價比比較高。
⑻ 三金一雲的固態硬碟指的是什麼
三金一雲的固態硬碟指的是: 金士頓、金勝、金勝維、雲儲。
(8)什麼是固態硬碟簡介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簡稱固盤,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
固態硬碟加成
充當系統盤,電腦整體運行的速度會上升不少,刷網頁用QQ微信都會更快,游戲放在固態硬碟裡面,載入速度也會明顯提升,甚至對於工作電腦用戶,素材存放在固態硬碟中,Pr等軟體拉取速度也會加快。可以說,現在固態硬碟可以讓你感受到「絲滑」的使用體驗,對於老電腦來說,加裝固態盤提升要比升級CPU,內存條和顯卡來得要大。
⑼ 固態硬碟ssd是什麼意思 固態硬碟的好處介紹
solid-state disk 或 solid-state drive,簡稱SSD
SSD,又稱固態驅動器,是一種永久性存儲器〔如快閃記憶體〕或非永久性存儲器〔如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DRAM)〕的電腦外部存儲設備。
固態硬碟用來在筆記本電腦中代替傳統硬碟(HDD)。雖然在固態硬碟中已經沒有可以旋轉的盤狀結構,但是依照人們的命名習慣,這類存儲器仍然被稱為「硬碟」。
好處就是速度快,轉速快,好比坐火車跟坐高鐵的感覺
我看你也是對電腦不怎麼懂的人,要想多多學習電腦可以到裝機員論壇,裡面有電腦系統,安裝工具,安裝教程。分分鍾就讓你成為電腦安裝高手。網路一下裝機員
⑽ 固態硬碟一般做系統盤使用,它的使用壽命是多長時間
SSD完全不用擔心壽命問題,SSD和機械硬碟的原理不一樣,機械硬碟比如你系統裝在C盤,C盤在磁碟的最外圈,所有它會一直在最外圈讀和寫。SSD的主控會讓SSD平均寫入,就是永遠優先寫在使用次數少的存儲空間上,就是說就算你拿一個文件反復在SSD上復制刪除,其實他每次寫入的空間是不一樣的,所以SSD的理論上更確切的應該說SSD可以寫入容量X1萬。拿主流64G的算,理論上就是60GX10000=60萬G,實際應用算它打對折30萬G。每天寫入200G的話可以用4年多,但是能用200G嗎?所有不用擔心壽命問題,SSD的換掉肯定是被淘汰或壞掉的,絕對不會是寫完的。
SSD好壞很難說,基本用價格和品牌衡量吧,現在價格64G的在800以上的為好,再低就有問題了。因特爾,美光,海盜船,芝奇,金士頓什麼的都可以。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順便鄙視下那些「黑」客,出SATA黑SATA,RAID民用化了,就黑RAID,現在開始流行SSD了,就黑SSD……做人這樣不累啊,科技更新換代是很正常的,嘴再硬你能一輩子用ID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