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swr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swr

發布時間: 2022-05-02 11:02:17

① 各位高手,我電腦啟動時,出現SWROR is missing,Press CTRL+ALT+DEL to restart.我按了CTRL+ALT+DEL

硬碟裡面沒系統了··一般重新裝系統 可以解決·如果這個問題很頻繁的話··建議你掃描硬碟··

② 天啊,哪位大蝦救命啊!

開機猛按f8,進入安全模式殺毒!不要打開任何硬碟,直接用卡巴殺! 如果打開硬碟病毒有可能會開始運行會比較難殺!但是一定要記住去安全模式殺

③ swr格式的文件怎麼打開

這是一個視頻緩存的文件,例如你用QQ影音在線看電影時,緩沖到硬碟就是以這個文件名後綴保存了,可以試試用QQ影音這個軟體打開,如果打不開找到系統安裝的所有影音播放軟體,在每個軟體的配置里找,哪個軟體以這個文件夾為緩沖目錄,就用哪個軟體打開。

④ 微星主板的驅動應該怎麼裝 謝謝咯

http://download.msi.com.tw/support/swr_exe/mbd_swr/LiveUpdate.zip;可以下載這個軟體,更新你的驅動即可,這是微星的專用主板驅動工具

⑤ SAR命令的sar命令的用法

sar命令的用法很多,有時判斷一個問題,需要幾個sar命令結合起來使用,比如,懷疑CPU存在瓶頸,可用sar -u 和sar -q來看,懷疑I/O存在瓶頸,可用sar -b、sar -u和 sar-d來看
Sar
-A 所有的報告總和
-a 文件讀,寫報告
-B 報告附加的buffer cache使用情況
-b buffer cache使用情況
-c 系統調用使用報告
-d 硬碟使用報告
-g 有關串口I/O情況
-h 關於buffer使用統計數字
-m IPC消息和信號燈活動
-n 命名cache
-p 調頁活動
-q 運行隊列和交換隊列的平均長度
-R 報告進程的活動
-r 沒有使用的內存頁面和硬碟塊
-u CPU利用率
-v 進程,i節點,文件和鎖表狀態
-w 系統交換活動
-y TTY設備活動 sar –a 5 5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07/2002
11:45:40 iget/s namei/s dirbk/s (-a)
11:45:45 6 2 2
11:45:50 91 20 28
11:45:55 159 20 18
11:46:00 157 21 19
11:46:05 177 30 35
Average 118 18 20
iget/s 每秒由i節點項定位的文件數量
namei/s 每秒文件系統路徑查詢的數量
dirbk/s 每秒所讀目錄塊的數量
*這些值越大,表明核心花在存取用戶文件上的時間越多,它反映著一些程序和應用文件系統產生的負荷。一般地,如果iget/s與namei/s的比值大於5,並且namei/s的值大於30,則說明文件系統是低效的。這時需要檢查文件系統的自由空間,看看是否自由空間過少。 -b 報告緩沖區(buffer cache)的使用情況(buffer cache)-b 報告緩沖區的使用情況
sar -b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07/2002
13:51:28 bread/s lread/s %rcache bwrit/s lwrit/s %wcache pread/s pwrit/s (-b)
13:51:30 382 1380 72 131 273 52 0 0
13:51:32 378 516 27 6 22 72 0 0
13:51:34 172 323 47 39 57 32 0 0
Average 310 739 58 58 117 50 0 0
bread/s 平均每秒從硬碟(或其它塊設備)讀入系統buffer的物理塊數
lread/s 平均每秒從系統buffer讀出的邏輯塊數
%rcache 在buffer cache中進行邏輯讀的百分比(即100% - bread/lreads)
bwrit/s 平均每秒從系統buffer向磁碟(或其它塊設備)所寫的物理塊數
lwrit/s 平均每秒寫到系統buffer的邏輯塊數
%wcache 在buffer cache中進行邏輯寫的百分比(即100% - bwrit/lwrit).
pread/sgu 平均每秒請求進行物理讀的次數
pwrit/s 平均每秒請求進行物理寫的次數
*所顯示的內容反映了目前與系統buffer有關的讀,寫活。在所報告的數字中,最重要的是%rcache和%wcache(統稱為cache命中率)兩列,它們具體體現著系統buffer的效率。衡量cache效率的標準是它的命中率值的大小。
*如果%rcache的值小於90或者%wcache的值低於65,可能就需要增加系統buffer的數量。如果在系統的應用中,系統的I/O活動十分頻繁,並且在內存容量配置比較大時,可以增加buffer cache,使%rcache達到95左右,%wcache達到80左右。
*系統buffer cache中,buffer的數量由核心參數NBUF控制。它是一個要調的參數。系統中buffer數量的多少是影響系統I/O效率的瓶頸。要增加系統buffer數量,則要求應該有較大的內存配置。否則一味增加buffer數量,勢必減少用戶進程在內存中的運行空間,這同樣會導致系統效率下降。 sar -c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07/2002
17:02:42 scall/s sread/s swrit/s fork/s exec/s rchar/s wchar/s (-c)
17:02:44 2262 169 141 0.00 0.00 131250 22159
17:02:46 1416 61 38 0.00 0.00 437279 6464
17:02:48 1825 43 25 0.00 0.00 109397 42331
Average 1834 91 68 0.00 0.00 225975 23651
scall/s 每秒使用系統調用的總數。一般地,當4~6個用戶在系統上工作時,每秒大約30個左右。
sread/s 每秒進行讀操作的系統調用數量。
swrit/s 每秒進行寫操作的系統調用數量。
fork/s 每秒fork系統調用次數。當4~6個用戶在系統上工作時,每秒大約0.5秒左右。
exec/s 每秒exec系統調用次數。
rchar/s 每秒由讀操作的系統調用傳送的字元(以位元組為單位)。
wchar/s 每秒由寫操作的系統調用傳送的字元(以位元組為單位)。
*如果scall/s持續地大於300,則表明正在系統中運行的可能是效率很低的應用程序。在比較
典型的情況下,進行讀操作的系統調用加上進行寫操作的系統調用之和,約是scall的一半左右。 sar -d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07/2002
17:27:49 device %busy avque r+w/s blks/s avwait avserv (-d)
17:27:51 ida-0 6.93 1.00 13.86 259.41 0.00 5.00
ida-1 0.99 1.00 17.33 290.10 0.00 0.57
17:27:53 ida-0 75.50 1.00 54.00 157.00 0.00 13.98
ida-1 9.50 1.00 12.00 75.00 0.00 7.92
17:27:55 ida-0 7.46 1.00 46.77 213.93 0.00 1.60
ida-1 17.41 1.00 57.71 494.53 0.00 3.02
Average ida-0 29.85 1.00 38.14 210.28 0.00 7.83
ida-1 9.29 1.00 29.02 286.90 0.00 3.20
device 這是sar命令正在監視的塊設備的名字。
%busy 設備忙時,運行傳送請求所佔用的時間。這個值以百分比表示。
avque 在指定的時間周期內,沒有完成的請求數量的平均值。僅在隊列被占滿時取這個值。
r+w/s 每秒傳送到設備或者從設備傳送出的數據量。
blks/s 每秒傳送的塊數。每塊512個位元組。
avwait 傳送請求等待隊列空閑的平均時間(以毫秒為單位)。僅在隊列被占滿時取這個值。
avserv 完成傳送請求所需平均時間(以毫秒為單位)
*ida-0和ida-1是硬碟的設備名字。在顯示的內容中,如果%busy的值比較小,說明用於處理
傳送請求的有效時間太少,文件系統的效率不高。要使文件系統的效率得到優化,應使%busy的數值相對高一些,而avque的值應該低一些。 sar -g 3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3/2002
11:10:09 ovsiohw/s ovsiodma/s ovclist/s (-g)
11:10:12 0.00 0.00 0.00
11:10:15 0.00 0.00 0.00
11:10:18 0.00 0.00 0.00
Average 0.00 0.00 0.00
ovsiohw/s 每秒在串囗I/O硬體出現的溢出。
ovsiodma/s 每秒在串囗I/O的直接輸入,輸出信道高速緩存出現的溢出。
ovclist/s 每秒字元隊列出現的溢出。 -m 報告進程間的通信活動(IPC消息和信號燈活動)情況
sar -m 4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3/2002
13:24:28 msg/s sema/s (-m)
13:24:32 2.24 9.95
13:24:36 2.24 21.70
13:24:40 2.00 36.66
Average 2.16 22.76
msg/s 每秒消息操作的次數(包括發送消息的接收信息)。
sema/s 每秒信號燈操作次數。
*信號燈和消息作為進程間通信的工具,如果在系統中運行的應用過程中沒有使用它們,那麼由sar命令報告的msg 和sema的值都將等於0.00。如果使用了這些工具,並且其中或者msg/s大於100,或者sema/s大於100,則表明這樣的應用程序效率比較低。原因是在這樣的應用程序中,大量的時間花費在進程之間的溝通上,而對保證進程本身有效的運行時間必然產生不良的影響。 sar -n 4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3/2002
13:37:31 c_hits cmisses (hit %) (-n)
13:37:35 1246 71 (94%)
13:37:39 1853 81 (95%)
13:37:43 969 56 (94%)
Average 1356 69 (95%)
c_hits cache命中的數量。
cmisses cache未命中的數量。
(hit %) 命中數量/(命中數理+未命中數量)。
*不難理解,(hit %)值越大越好,如果它低於90%,則應該調整相應的核心參數。 sar -p 5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3/2002
13:45:26 vflt/s pflt/s pgfil/s rclm/s (-p)
13:45:31 36.25 50.20 0.00 0.00
13:45:36 32.14 58.48 0.00 0.00
13:45:41 79.80 58.40 0.00 0.00
Average 49.37 55.69 0.00 0.00
vflt/s 每秒進行頁面故障地址轉換的數量(由於有效的頁面當前不在內存中)。
pflt/s 每秒來自由於保護錯誤出現的頁面故障數量(由於對頁面的非法存,取引起的頁面故障)。
pgfil/s 每秒通過」頁—入」滿足vflt/s的數量。
rclm/s 每秒由系統恢復的有效頁面的數量。有效頁面被增加到自由頁面隊列上。
*如果vflt/s的值高於100,可能預示著對於頁面系統來說,應用程序的效率不高,也可能分頁參數需要調整,或者內存配置不太合適。 -q 報告進程隊列(運行隊列和交換隊列的平均長度)情況
sar -q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3/2002
14:25:50 runq-sz %runocc swpq-sz %swpocc (-q)
14:25:52 4.0 50
14:25:54 9.0 100
14:25:56 9.0 100
Average 7.3 100
runq-sz 准備運行的進程運行隊列。
%runocc 運行隊列被佔用的時間(百分比)
swpq-sz 要被換出的進程交換隊列。
%swpocc 交換隊列被佔用的時間(百分比)。
*如果%runocc大於90,並且runq-sz的值大於2,則表明CPU的負載較重。其直接後果,可能使系統的響應速度降低。如果%swpocc大於20,表明交換活動頻繁,將嚴重導致系統效率下降。解決的辦法是加大內存或減少緩存區數量,從而減少交換及頁—入,頁—出活動。 -r 報告內存及交換區使用情況(沒有使用的內存頁面和硬碟塊)
sar -r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4/2002
10:14:19 freemem freeswp availrmem availsmem (-r)
10:14:22 279729 6673824 93160 1106876
10:14:24 279663 6673824 93160 1106876
10:14:26 279661 6673824 93160 1106873
Average 279684 6673824 93160 1106875
freemem 用戶進程可以使用的內存頁面數,4KB為一個頁面。
freeswp 用於進程交換可以使用的硬碟盤塊,512B為一個盤塊。 sar -u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4/2002
10:27:23 %usr %sys %wio %idle (-u)
10:27:25 2 3 8 88
10:27:27 3 3 5 89
10:27:29 0 0 0 100
Average 2 2 4 92
%usr cpu處在用戶模式下時間(百分比)
%sys cpu處在系統模式下時間(百分比)
%wio cpu等待輸入,輸出完成(時間百分比)
%idle cpu空閑時間(百分比)
*在顯示的內容中,%usr和 %sys這兩個值一般情況下對系統無特別影響,%wio的值不能太高,如果%wio的值過高,則CPU花在等待輸入,輸出上的時間太多,這意味著硬碟存在I/O瓶頸。如果%idle的值比較高,但系統響應並不快,那麼這有可能是CPU花時間等待分配內存引起的。%idle的值可以較深入幫助人們了解系統的性能,在這種情況上,%idle的值處於40~100之間,一旦它持續低於30,則表明進程競爭的主要資源不是內存而是CPU。
*在有大量用戶運行的系統中,為了減少CPU的壓力,應該使用智能多串卡,而不是非智能多串卡。智能多串卡可以承擔CPU的某些負擔。
*此外,如果系統中有大型的作業運行,應該把它們合理調度,錯開高峰,當系統相對空閑時再運行。 -v 報告系統表的內容(進程,i節點,文件和鎖表狀態)
sar -v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4/2002
10:56:46 proc-sz ov inod-sz ov file-sz ov lock-sz (-v)
10:56:48 449/ 500 0 994/4147 0 1313/2048 0 5/ 128
10:56:50 450/ 500 0 994/4147 0 1314/2048 0 5/ 128
10:56:52 450/ 500 0 994/4147 0 1314/2048 0 5/ 128
proc-sz 目前在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進程表的表項數
inod-sz 目前在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i節點表的表項數
file-sz 目前在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文件表的表項數
ov 溢出出現的次數
lock-sz 目前在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記錄加鎖的表項數
*除ov外,均涉及到unix的核心參數,它們分別受核心參數NPROC,NIMODE,NFILE和FLOCKREC的控制。
*顯示格式為:
實際使用表項/整個表可以使用的表項數
比如,proc-sz一列所顯示的四個數字中,分母的100是系統中整個進程表的長度(可建立100個表項),分子上的24,26和25分別是采樣的那一段時間所使用的進程表項。inod-sz,file-sz和lock-sz三列數字的意義也相同。
三列ov的值分別對應進程表,i節點表和文件表,表明目前這三個表都沒有出現溢出現象,當出現溢出時,需要調整相應的核心參數,將對應表加大。 sar -w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4/2002
11:22:05 swpin/s bswin/s swpot/s bswots pswch/s (-w)
11:22:07 0.00 0.0 0.00 0.0 330
11:22:09 0.00 0.0 0.00 0.0 892
11:22:11 0.00 0.0 0.00 0.0 1053
Average 0.00 0.0 0.00 0.0 757
swpin/s 每秒從硬碟交換區傳送進入內存的次數。
bswin/s 每秒為換入而傳送的塊數。
swpot/s 每秒從內存傳送到硬碟交換區的次數。
bswots 每秒為換出而傳送的塊數。
pswch/s 每秒進程交換的數量。
*swpin/s,bswin/s,swpot/s和bswots描述的是與硬碟交換區相關的交換活動。交換關繫到系統的效率。交換區在硬碟上對硬碟的讀,寫操作比內存讀,寫慢得多,因此,為了提高系統效率就應該設法減少交換。通常的作法就是加大內存,使交換區中進行的交換活動為零,或接近為零。如果swpot/s的值大於1,預示可能需要增加內存或減少緩沖區(減少緩沖區能夠釋放一部分自由內存空間)。 -y 報告終端的I/O活動(TTY設備活動)情況
sar -y 2 3
SCO_SV scosvr 3.2v5.0.5 PentII(D)ISA 06/14/2002
11:38:03 rawch/s canch/s outch/s rcvin/s xmtin/s mdmin/s (-y)
11:38:05 5 0 951 0 1 0
11:38:07 10 0 996 0 0 0
11:38:09 4 0 2264 0 0 0
Average 6 0 1404 0 1 0
rawch/s 每秒輸入的字元數(原始隊列)
canch/s 每秒由正則隊列(canonical queue)處理的輸入字元數。進行正則處理過程中,可以識別出一些有特殊意義的字元。比如,(中斷字元),(退出符),(退格鍵)等。因此,canch/s中的計數不包括這些有特殊意義的字元。
outch/s 每秒輸出的字元數。
rcvin/s 每秒接收的硬體中斷次數。
xmtin/s 每秒發出的硬體中斷次數。
mdmin/s 每秒modem中斷次數。
*應該特別說明,sar命令可以對任意終端活動進行統計,所謂任意終端,是指任意tty設備。它們可以是串列終端,主控台,偽終端等等。
*在這幾個量中,modem中斷次數mdmin/s應該接近0。其它沒有特殊要求,但如果每發送一個字元,中斷的數量就動態地增加,這表明終端線出了差錯,可能是接觸不好。

⑥ 玩CF卡什麼是原因 急急急

你的配置玩 CF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你說的卡 我以前也是 你家是連得1M的網吧??

你玩CF的時候 按Tab鍵 就是看殺人的個數的那個鍵 看一下自己的ping

如果是ping很高 那就是網速

⑦ "BIOS絕對0扇區"是什麼意思

硬碟的dos管理結構 r VyQnV

P9AnFsv"`t 1.磁軌,扇區,柱面和磁頭數
r d ~4H B)e6g@E $~2z&ASXo
硬碟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由堅硬金屬材料製成的塗以磁性介質的碟片,不同容量硬碟的碟片數不等。每個碟片有兩面,都可
V E5]rn6FEZ1X 1{i-rC^WC
記錄信息。碟片被分成許多扇形的區域,每個區域叫一個扇區,每個扇區可存儲128×2的n次方(n=0.1.2.3)位元組信息。在dos
?/z$]p2L!_&PL6N&v3lo v6v xb2eG0],Zf
中每扇區是128×2的2次方=512位元組,碟片表面上以碟片中心為圓心,不同半徑的同心圓稱為磁軌。硬碟中,不同碟片相同半徑
p%F @w |+NcG&cRd
R t(n5_[ j{W 的磁軌所組成的圓柱稱為柱面。磁軌與柱面都是表示不同半徑的圓,在許多場合,磁軌和柱面可以互換使用,我們知道,每個磁 G!{Qg5J @

s7F|b7Pc 盤有兩個面,每個面都有一個磁頭,習慣用磁頭號來區分。扇區,磁軌(或柱面)和磁頭數構成了硬碟結構的基本參數,幫這些 #DBLj7o6P-J ?;y

h$dkeB"^-MF*A 參數可以得到硬碟的容量,基計算公式為:
hV*|}*}.^ rMg 5d M+m1aW8Yd({B9F1?
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w Q+i:k ~}

#F8mDBP A+|+u 要點:(1)硬碟有數個碟片,每碟片兩個面,每個面一個磁頭
cVyc+y C6{+Tp HV| ]w$[
(2)碟片被劃分為多個扇形區域即扇區 'b(p;b_'p
gKf"e ~Od
(3)同一碟片不同半徑的同心圓為磁軌
8Z9Y3?G Uc-lZ
-c w3QX;}V,u (4)不同碟片相同半徑構成的圓柱面即柱面
OF9jb;U0U5^n'A}3Ab .o!X-Bl9L
(5)公式: 存儲容量=磁頭數×磁軌(柱面)數×每道扇區數×每扇區位元組數 Uog3_J!_-jZu

&O[N"SYL$h'g (6)信息記錄可表示為:××磁軌(柱面),××磁頭,××扇區 3u9X)}Z a+[

J]dpOxOhZ 2.簇
5yUp@"BV?,^
?-J'I#tZ 「簇」是dos進行分配的最小單位。當創建一個很小的文件時,如是一個位元組,則它在磁碟上並不是只佔一個位元組的空間,
:SD]{ N0u.`+[ )~&lqD5Lyl;xdS6n
而是佔有整個一簇。dos視不同的存儲介質(如軟盤,硬碟),不同容量的硬碟,簇的大小也不一樣。簇的大小可在稱為磁碟
B5IflJ-Cn5X#Y
`;Lu"_2^ q 參數塊( )中獲取。簇的概念僅適用於數據區。 ,?&} Y.SU7C[.g

(Q6xH2b Fc 本點:(1)「簇」是dos進行分配的最小單位。 NOGg@z7y$p

7bI Iv2?'UQ (2)不同的存儲介質,不同容量的硬碟,不同的dos版本,簇的大小也不一樣。 /gV eW|N5?
#BeP-C st2`v
(3)簇的概念僅適用於數據區。
y@!~ q'_#gg |$Jp|\$]1epj%g
3.扇區編號定義:絕對扇區與dos扇區
6X._"u1R.N9Im t
8s-M8n,{Rd 由前面介紹可知,我們可以用柱面/磁頭/扇區來唯一定位磁碟上每一個區域,或是說柱面/磁頭/扇區與磁碟上每一個扇區有
0D8\}u~
A'U2gGj9k_9W#l 一一對應關系,通常dos將「柱面/磁頭/扇區」這樣表示法稱為「絕對扇區」表示法。但dos不能直接使用絕對扇區進行磁碟上的 ;g&uK h@3@Q

O:V$M T3e 信息管理,而是用所謂「相對扇區」或「dos扇區」。「相對扇區」只是一個數字,如柱面140,磁頭3,扇區4對應的相對扇區號 d8U+Xa:XF/x
P6ZGP-wB
為2757。該數字與絕對扇區「柱面/磁頭/扇區」具有一一對應關系。當使用相對扇區編號時,dos是從柱面0,磁頭1,扇區1開始 ^ s-^9t3qL0Z/Ox

Z ^ha5^{c (註:柱面0,磁頭0,扇區1沒有dos扇區編號,dos下不能訪問,只能調用bios訪問),第一個dos扇區編號為0,該磁軌上剩餘 wPR3S"@2i

9Y3r e6s Q%Gq 的扇區編號為1到16(設每磁軌17個扇區),然後是磁頭號為2,柱面為0的17個扇區,形成的dos扇區號從17到33。直到該柱面的 )\ YLi3xoH!F(A
2GjXt-N&Ynhu Wg
所有磁頭。然後再移到柱面1,磁頭1,扇區1繼續進行dos扇區的編號,即按扇區號,磁頭號,柱面號(磁軌號)增長的順序連續
7P:ul$x psR!I X
^*Bt OSo$]!BQ 地分配dos扇區號。 u;_,K ekng ^_
c'^O(I_8Wue
公式:記dh--第一個dos扇區的磁頭號
/o+zCCqg.JX v-e-L&W!b/Qe
dc--第一個dos扇區的柱面號
tQ1cz'X%nA'X `2W$h ye o ~[
ds--第一個dos扇區的扇區號
kS4l;~"u%Og
*Obv]|X*C3QW --每磁軌扇區數
F/n4k8_*S |!R n"] DU/qS,D}k$yly
nh--磁碟總的磁頭數 !T;@(V U)A$D

/ac A*Q.px a(hi$[ 則某扇區(柱面c,磁頭h,扇區s)的相對扇區號rs為:
#D_;TJ:sA~ZC
'`%_L9~1Rg rs=nh× ×(c-dc)+ ×(h-dh)+(s-ds) |cwn9I

?vw_'W 若已知rs,dc,dh,ds, 和nh則
va]R` { L E#}1ef,Vx}
s=(rs mod )+ds Bs:z[c3oJY lR

j pm3@'jTyD!NdR h=((rs div )mod nh)+dh
&O{tAU Qo:[
a-zm3S^9L e0[ c=((rs div )div nh)+dc
y)N;E8so u/Zp
Cf)`aDG 要點:(1)以柱面/磁頭/扇區表示的為絕對扇區又稱物理磁碟地址
)N@4QU`1~Yg
xN/Mgi5i#A?l (2)單一數字表示的為相對扇區或dos扇區,又稱邏輯扇區號 T"Kxk'?7j

.N2C SM[email protected]z (3)相對扇區與絕對扇區的轉換公式 ~^0Y0oTc"_6m

ot6@6agy D 4.dos磁碟區域的劃分 #jjF0c$E F c8j/c"Af
$b)F|5Lx#^Hy&p E[
格式化好的硬碟,整個磁碟按所記錄數據的作用不同可分為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dos引導記錄(dbros
V3B{x V;v*c1DEg c0]*q)tMwK8T^+Z"wK
boot record),文件分配表(fat:file a ign table),根目錄(bd:boot directory)和數據區。前5個重要信息在磁碟的外 Dbx6E9a!xp j1b
Je}B5Y }A`
磁軌上,原因是外圈周長總大於內圈周長,也即外圈存儲密度要小些,可傷心性高些。 -qXnZ^,q7U P

6@$VV:MZt0I-Y 要點:(1)整個硬碟可分為mbr,dbr,fat,bd和數據區。
O tb W8I3g
'y#ObL+N (2)mbr,dbr,fat,和bd位於磁碟外道。
\T,I^K#x,?{,_x
W&Wo2o7M+o4k JP4\ 5.mbr
CA5{+N` Fs`L6a
6R Q-z_%j Ia mbr位於硬碟第一個物理扇區(絕對扇區)柱面0,磁頭0,扇區1處。由於dos是由柱面0,磁頭1,扇區1開始,故mbr不屬於
ak!GCq@yeX
vu!c M'Y1O dos扇區,dos不能直接訪問。mbr中包含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和硬碟分區表。分區表有4個分區記錄區。記錄區就是記錄有關分區信
^/TW*K9A }:z9v)J:^%b2b
FL)F_ k$g'Q0Z 息的一張表。它從主引導記錄偏移地址01beh處連續存放,每個分區記錄區佔16個位元組。
lX6nYiTy.z
8Kf-MP7H 分區表的格式 N8P^5|#@"G

N!e nr*V)e-xw%V] 分區表項的偏移 意義 佔用位元組數
4Ux#Z)Q)z H
2cD/PJ j7u8H8sj%\ 00 引導指示符 1b
v}mO8K0cI!M1\~ D
5k-]#`P P@ 01 分區引導記錄的磁頭號 1b
3g5}&`'N7V :s!n+ku j-u wt#L
02 分區引導記錄的扇區和柱面號 2b MH k(mP"L3sv

2_b|#FC.@/d,r 04 系統指示符 1b
xT~Lb
l*u`CW|-s"Ai 05 分區結束磁頭號 1b ns4E E9_)B vA#l

Y+zp!JIZ,C(GFg 06 分區結束扇區和柱面號 2b $x*hnr0E;`X1P
3npglhi(\^%y$o
08 分區前面的扇區數 4b .[ \{7_-l

[0l(g]b 0c 分區中總的扇區數 4b
\9\N[1?R3I/r0f Gsg V@(NVy4l^ _
4個分區中只能有1個活躍分區,即c盤。標志符是80h在分區表的第一個位元組處。若是00h則表示非活躍分區。例如:
e6V#gJb b9A K
TXU Qd1{ 80 01 01 00 0b fe 3f 81 3f 00 00 00 c3 dd 1f 00 iw;W6s$JnIB

HuL.YH8j M 00 00 01 82 05 fe bf 0c 02 de 1f 00 0e 90 61 00 ap"r.J"o Ve

eM F P)b]4c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QV"b6s])hl

%X` jF0oR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g8y lT2r4y
(v"eSmBCZHW,]}Y
要點:(1)mbr位於硬碟第一個物理扇區柱面0,磁頭0,扇區1處。不屬於dos扇區, B@[{$?N d_&H6n
@wO3R_@?
(2)主引導記錄分為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和硬碟分區表。 `"HIE q(A
Z O1v(t${'p P
6.dbr
gM*@5l5k L/]1}
&W]SS7Ff dbr位於柱面0,磁頭1,扇區1,即邏輯扇區0。dbr分為兩部分:dos引導程序和 (bios參數塊)。其中dos引導程序完成
o0HHs:m$l3~a9{i
.w!Swr8K3Vz4i dos系統文件(io.sys,msdos.sys)的定位與裝載,而 用來描述本dos分區的磁碟信息, 位於dbr偏移0bh處,共13位元組。
s"ai ge N9MUN *F?J sLpo8R
它包含邏輯格式化時使用的參數,可供dos計算磁碟上的文件分配表,目錄區和數據區的起始地址, 之後三個字提供物理格
;O1\aE#y,\8nc!T I;jaEK2H
式化(低格)時採用的一些參數。引導程序或設備驅動程序根據這些信息將磁碟邏輯地址(dos扇區號)轉換成物理地址(絕對
w%v ^ f0T;m
Ddsr l"h4^+F 扇區號)。 格式
4kTu(Z q%d k z PHqh$S0j;Kg5C/m*O
序號 偏移地址 意義 "y#t C ^,S/lLx+d

xpJ ]7}1o*Im`? 1 03h-0ah oem號 w1J2u ]:Sf~@`.qa
@Qd#o:E/Yn
2 0bh-0ch 每扇區位元組數 1cg`WZ,l6p @+b&?S5\

"X#_.S'p!b/M*} M/[ h'} 3 0dh 每簇扇區數 fr V^B:}v;t ]

^/b-H yZM 4 0eh-0fh 保留扇區數
#{E[ C7c B gvPi(}.c5j)FZ+p3I6B
5 10h fat備份數 *|0c$s%U({uq

4S3o8\*R;hN$V6Z 6 11h-12h 根目錄項數
7K km|}#Z"[
s5X0emn!U&c)n%VF 7 13h-14h 磁碟總扇區數
)r9E A\c0}p
t(f!NY4}+` q/f)w 8 15h 描述介質
0]-F1L*[B!j1T
&Y'y"]NKX 9 16h-17h 每fat扇區數
jL/m{/C,l!O
8\Z2_6k0r0`q7nsr} 10 18h-19h 每磁軌扇區數 S{X-nc)N9w

EA,DxA XyU%l 11 1ah-1bh 磁頭數
'N9Srl~:}L fg7b
"Qj9w(U-T0t H:AO 12 1ch-1fh 特殊隱含扇區數 4`(O6x?"PB"Q

lO n9Z+Lpk(z 13 20h-23h 總扇區數 xj0h&B uL9sy*e

sC z8E`K 14 24h-25h 物理驅動器數
J|9f};c
z{{'y%j-Z#^ 15 26h 擴展引導簽證
Q2GDS_4T(]%t
1@F%sW+dX jB VSE 16 27h-2ah 卷系列號
:K8N'W d8m o#N ejA.k[tkY
17 2bh-35h 卷標號
:T*tN-[tEi)`9G `StVQk%Ys
18 36h-3dh 文件系統號 }:gEmB~ u q/il+ni
m;jy"p"cz1M
dos引導記錄公式:
W/h C(m F8`H
3|2H/op,W5`'} 文件分配表≡保留扇區數
'`,P!J:b L9uzkT9\ %j9K)}(],n:Jq
根目錄≡保留扇區數+fat的個數×每個fat的扇區數
_1vGF \8^dN[,b
y7Hq0I E;wbN(a)a%e 數據區≡根目錄邏輯扇區號+(32×根目錄中目錄項數+(每扇區位元組數-1))div每扇區位元組數
QEsac X+C D?(]Z*R5g1Y1?9h
絕對扇區號≡邏輯扇區號+隱含扇區數
-xtSj$\%q S ~@(dD*]3G
扇區號≡(絕對扇區號mod每磁軌扇區數)+1
aQ4{4|DKj
+RK`0}9pNa(V8Y4x 磁頭號≡(絕對扇區號div每磁軌扇區數)mod磁頭數
G4GarH2r'A T X-s:L$]:B']| F
磁軌號≡(絕對扇區號div每磁軌扇區數)div磁頭數
N Yg xD(_6@AO H fdh nD} n+D4y3X
要點:(1)dbr位於柱面0,磁頭1,扇區1,其邏輯扇區號為0
&O8]^;uba^+I
(qY;E3Gzg1T (2)dbr包含dos引導程序和 。
5K'IYZ `
zA!gnpMF0Q!s (3) 十分重要,由此可算出邏輯地址與物理地址。 .t&BTJ%~

gbHcgO 7.文件分配表
IwB3h A6H;f8u5Q
F%k+N;@#AS`V/\$u 文件分配表是dos文件組織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知道dos進行分配的最基本單位是簇。文件分配表是反映硬碟上所
Ba7qV$R6b2U 7{m0Baz;|(z
有簇的使用情況,通過查文件分配表可以得知任一簇的使用情況。dos在給一個文件分配空間時總先掃描fat,找到第一個可
|$TUr1hy7We']B0I qoNb3}"{G
用簇,將該空間分配給文件,並將該簇的簇號填到目錄的相應段內。即形成了「簇號鏈」。fat就是記錄文件簇號的一張表。 ,I;Y/mq+S-n6es
_|O3X0lE*Q!nN
fat的頭兩個域為保留域,對fat12來說是3個位元組,fat來說是4個位元組。其中頭一個位元組是用來描述介質的,其餘位元組為ffh ~gf"L2J ~dL
,EwAu*Vx4st
。介質格式與 相同。 j~,Z/Z%L a
m |X%t:wbH
第一個位元組的8位意義: R6eKT Of!S

HB~KC 7 6 5 4 3 2 1 0
&X(l1PL)@1_Y
i`^6HTd7W4s{j └—————-┘ │ │ │┌0非雙面
!{/x A!H(y)W C w5K6TY9v:@&K0Q8M
置1 │ │ └┤
0it4G{&@Al
.E#q4ims-BpL7_ │ │ └1雙面
Z7i*w |3?0F?b ]
,Q k@1t6E │ │┌0不是8扇區 @a Jr*Bj1A6t/o
3Zk\tk|r7R_
│ └┤ Al"u[pJ
spPCK0E(k ql
│ └1是8扇區
jk_*}3`Nt!l
/`7o,hG Ze0~ ef │┌0不是可換的 Y)Yh*`,s%QM;PSU3~
9z:w H2?5S%k
└┤ pU:y'o ~m*b
@)mN }/P
└1是可換的 #F {p!CL%M He(q2L7@XZ

_Q};F:p.f P fat結構含義 F|Zf!m~6@
WD(yoE`pW}U
fat12 fat16 意義
'eb9|(?g/O3R h_0Z3L'q&tX Co? JX+bt
000h 0000h 可用 ` B1f&IkTq

4T;yL)Q(n6hH]~ ff0h-ff6h fff0h-fff6h 保留
?#t/oTZ.p)@
1QM|~dV ff7h fff7h 壞 3p3T D{*nVL5a]ns
}#P:a8Bt
ff8h-fffh fff8h-ffffh 文件最後一個簇 ;q*Fh~){t{"^bC u
'do7bs9t`{J P
×××h ××××h 文件下一個簇 R5bjx#PX i M(s
#N;z:Gd J"@C0{
對於fat16,簇號×2作偏移地址,從fat中取出一字即為fat中的域。 !]Mw.`HI
.lp`}lk
邏輯扇區號=數據區起始邏輯扇區號+(簇號-2)×每簇扇區數
_i%Q/Y5NV!N&z5k8sP
4~9Y8^up3Kr&se 簇號=(邏輯扇區號-數據區起始邏輯扇區號)div每簇扇區數+2
9F*TH!R2T:~ g!qg
g!E_$[(FoxXr 要點:(1)fat反映硬碟上所有簇的使用情況,它記錄了文件在硬碟中具體位置(簇)。
V!{{k \`/?
X3R}c~.K:U (2)文件第一個簇號(在目錄表中)和fat的該文件的簇號串起來形成文件的「簇號鏈」,恢復被破壞的文件就是根
,Lt(T8\ ^3n9@-l
5hk8iIg_'[ 據這條鏈。
I;f0x!oG2A 8{7IV:_eS,A
(3)由簇號可算邏輯扇區號,反之,由邏輯扇區號也可以算出簇號,公式如上。
G#KMLr
[@%? ~)V5i:j (4)fat位於dbr之後,其dos扇區號從1開始。
Ku?7~g(D{!G/R,@ B w@8wUf
8.文件目錄
K }-z:x+l"R&a!F Uz/J
@f(u7Yf4a 文件目錄是dos文件組織結構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文件目錄分為兩類:根目錄,子目錄。根目錄有一個,子目錄可以有 9cJ ihh yHY5GY
w{9` |*N |N
多個。子目錄下還可以有子目錄,從而形成「樹狀」的文件目錄結構。子目錄其實是一種特殊的文件,dos為目錄項分配32字 x4s.X E+}S!k{
kx.^1]0tPk
節。目錄項分為三類:文件,子目錄(其內容是許多目錄項),卷標(只能在根目錄,只有一個。目錄項中有文件(或子目
AD(y[9Y PdA C \)?
錄,或卷標)的名字,擴展名,屬性,生成或最後修改日期,時間,開始簇號,及文件大小。 %u/P&lVV@t}/v

bJP;J6Yr u 目錄項的格式
7q^y QS O(m g#u;VlQ%X
位元組偏移 意義 佔位元組數 "q}%HC+R%s2d S
4F"g~6Br SW1g~
00h 文件名 8b
ZLo7T ~~ G7Y Q Q`)_
08h 擴展名 3b )zTp`"h*B8U2W

PNE;@W!g*dD(L 0bh 文件屬性 1b 5XmPW A8Cc

I!s'VXWg-SG 0ch 保留 10b
H|?L+uJ C%?!^Rx8w.[
16h 時間 2b 8n ]n4Q8N(~+[3ffs

3{;cn7?T-D 18h 日期 2b 'n,n"Vb2MtH]
0{#@V1@3b
1ah 開始簇號 2b n;~xQJT7MH'kLc
M7]#u/fg6tWHgbb
1ch 文件長度 4b
@6sCM(In1N` F fP!m Po]S
目錄項文件名區域中第一個位元組還有特殊的意義:00h代表未使用 \fE+Er4gc6@ z E
u P+IV zV*V5`
05h代表實際名為e5h
,zx G.h,b'cf lmgK ^3X;[
ebh代表此文件已被刪除
0L!F0k`O4W2|!o)aC 5~p.K8EI.~:TC)H
目錄項屬性區域的這個位元組各個位的意義如下: 7 6 5 4 3 2 1 0 k*Z@,q?th
D6}#n({n@z5Xs&|
未 修 修 子 卷 系 隱 只 0q,o"a4\`i

}'{9z;@'b}z 用 改 改 目 標 統 藏 讀
5`9O%v9S@ X:Bdd,P7JEi+X
標 標 錄 屬 屬 屬 ;WmSCj|

-i&in/D^Q4i'Cu 志 志 性 性 性 $t#n?5X/r*]k
:B3A:r5Wa/B
注意:windows的長文件名使用了上表中所說的「保留」這片區域。
s[*TlOGT"B
DSo,u:P[:@#wn$O 要點:(1)文件目錄是記錄所有文件,子目錄名,擴展名屬性,建立或刪除最後修改日期。文件開始簇號及文件長度的一張 cxF5`1`Vt
5{5@ _ E H
登記表. u'RI`%e l}/_
c*X1s}hUe
(2)dos中dir列出的內容訓是根據文件目錄表得到的。
zV(T-iq\5W V z*h,|*I+M x/EF X
(3)文件起始簇號填在文件目錄中,其餘簇都填在fat中上一簇的位置上。 Rb?~7Uv![#v Q

M8f V4pzS^ 9.物理驅動器與邏輯驅動器
y!wh:@ K1~I x)RN`4H7@B
物理驅動器指實際安裝的驅動器。 iP-C^ Z9{V;x]
t`;i/q+Z%Z.O
邏輯驅動器是對物理驅動器格式化後產生的
\#ngGxR3k-q dQ xS,m
硬碟邏輯鎖巧解
p){2T%wsZ H%] m$Q$c
在談論具體的解決方法前,先講述一下被"邏輯鎖"鎖住的硬碟為什麼不能用普通辦法啟 動的原因: (d,uD~nc lq

O gt wg 計算機在引導dos系統時將會搜索所有邏輯盤的順序,當dos被引導時,首先要去找主引 導扇區的分區表信息,位於硬碟的零頭零柱面的第一個扇區的obeh地址開始的地方,當 分區信息開始的地方為80h時表示是主引導分區,其他的為擴展分區,主引導分區被定義 為邏輯盤c盤,然後查找擴展分區的邏輯盤,被定義為d盤,以此類推找到e,f,g..... "邏輯鎖"就是在此下手,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 自己,dos在啟動時查找到第一個邏輯盤後,查找下個邏輯盤總是找到是自己,這樣一來 就形成了死循環,這就是使用軟碟機,光碟機,雙硬碟都不能正常啟動的原因。實際上這"邏輯鎖"只是利用了dos在啟動時的一個小小缺陷,便令不少高手都束手無策。知道了"邏輯 鎖"的"上鎖"原理,要解鎖也就比較容易了。以前我看到有位朋友採用"熱拔插"硬碟電源的方法來處理:就是在當系統啟動時,先不給被鎖的硬碟插上電源線,等待啟動完成後再給硬碟"熱插"上電源線,這時如果硬碟沒有燒壞的話,系統就可以控制硬碟了。當然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方法,大家不要輕易嘗試,下面介紹兩種比較簡單和安全的處理方法。
'U&RY fa l8f
]$ZJTn:h;I$\
Nwxbe'I 方法一:修改dos啟動文件
_ K$P$~ Qh9JI(Add{
$f_}SC 首先准備一張dos6.22的系統盤,帶上debug、pctools5.0、fdisk等工具。然後在一台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進制編輯工具(debug、pctools5.0,或者windows下的ultraedit都行)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修改前記住改該文件的屬性為正常),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以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不過這時由於該硬碟正常的分區表已經被黑客程序給惡意修改了,你無法用fdisk來刪除和修改分區,而且仍無法用正常的啟動盤啟動系統,這時你可以用debug來手工恢復。使用debug手工修復硬碟步驟如下: ~$Z*R?M Z%k

Z$J wm4m -J+y?RwN"a)Tc
a:\>debug
(GM/G6}oL .r"\ M9eC6Xc
-a 4Kt.rg8n
;B+b?0l}tD)e
-xxxx:100 mov ax,0201 讀一個扇區的內容
7el2Y4b.L-E W~4Y*i4g-i
-xxxx:103 mov bx,500 設置一個緩存地址 -Va knj-z'l7A
:OL(i YF{l C
-xxxx:106 mov cx,0001 設置第一個硬碟的硬碟指針 &~qN5k o q6sqWX0k
^"C;`7^ nU'Hh
-xxxx:109 mov dx,0080 讀零磁頭 *};uK2F9Ki2ME
'hc2Rz Z-c
-xxxx:10c int 13 硬碟中斷 J7{1Ud;I2x n7g

_|UnF XR5h8u -xxxx:10e int 20 |-Y%Dy&e_s R

jsC;\;f!K -xxxx:0110 退出程序返回到指示符
)X8uq LGO3G!?A
6b8QI7S"S WZ -g 運行
`;J*r7j/Q^N;{)x|
DFx ~#y n -d500 查看運行後500地址的內容
%S,K&eb kQ-z !j5@[(x/T{*Uv
'V,~Dx+o
這時候會發現地址6be開始的內容是硬碟分區的信息,發現此硬碟的擴展分區指向自己,這就使dos或windows啟動時查找硬碟邏輯盤進去死循環,在debug指示符下用e命令修改內存數據 具體如下:
U~VYh a%^4U%@.Se7_,m1e

5m J~&hn k lp8J n;\ e6be "m~K} m8B
[ Xj-u s4`h:Zl&H
xx.0 xx.0 xx.0...............
5F4x3oy[!Bu,q p
.tfar8ja%S .............................
;q0EpAt &p I%Y4z ~b4m+}
.......................55 aa
PoFl8S8r6[2X Fx2U5`X+F;x5ct
55 aa表示硬碟有效的標記,不要修改,xx0表示把以前的數據"xx"改成0 0N!Pr9\7_#@ |V#Jn
Q:M#D/g"Dz8s,Gqe
I)_X(NWU9Q
再用硬碟中斷13把修改好的數據寫入硬碟就可以了,具體如下:
,Il,zk9F \
4hY1t5M R3[U+fg{(V R I*r&Y)}2Y
a:\>debug F1|Kb$`
1S-T$GKhnnPB0Qw3]
a 100 表示修改100地址的匯編指令
8d SPs.@ @@K
%@)kcPe0O-C -xxxx:100 mov ax,0301 寫硬碟一個扇區
W[wEx)\` ZZ k&? N1}7pn
-xxxx: 這里直接按回車
tC6^"|#x?R!q^,I O1|'cH!q;S\
-g 運行
]{3b%^"F[ t1u@(c:mq
-q 退出 9e^ fuC"}$`:F
7f g"Nr~9x

Uz"u`8N1r4m$L*fn u\ 然後運行 fdisk/mbr(重置硬碟引導扇區的引導程序),再重新啟動電腦就行了。 怎麼樣?用這種方法處理夠簡單的吧?而且這種方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保住盤上的 數據!如果你不需要保數據的話,還有更加簡單的處理方法:
/ykU+dC0R:r*[ }j:mR_
方法二:巧設bios,用dm解鎖大家知道dm軟體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的硬碟識別安裝軟體,(所以在不能識別大硬碟的老主板上也可用dm來安裝使用大容量硬碟)。就算在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並處理硬碟。 G h!f|ho(B
`6E"D.~+zf&N6O7_
nA yJC1w
首先你要找到和硬碟配套的dm軟體(找js要或去網上盪),然後把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開機,按住del鍵,進cmos設置,將所有ide硬碟設為none(這是關鍵所在!),保存設置,重啟動,這時系統即可 "帶鎖"啟動。啟動後運行dm,你會發現dm可以繞過bios,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分區格式化,就ok了。這么簡單?不過這種 方法的弱點是硬碟上的數據將全部丟失。

⑧ 電腦這是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會造成藍色畫面錯誤的原因,您可能會遇到以下四種狀況

1. 執行Windows更新後發生

2. 安裝硬體後發生

3. 安裝或更新軟體(包含驅動軟體/應用程序)後發生

4. 其他因素(即非上述情況造成的異常)


一,前三項的解決方式,主要是回朔到之前的正常情況。

若是Windows更新後發生的異常,則移除近期的更新;

若是安裝硬體後發生的異常,則移除硬體;

若是安裝或更新軟體後的異常,則移除或回退上一版本軟體。


● 如何透過設備管理器回退上一版本的驅動程序

1) 於[開始]點擊滑鼠右鍵(1),並點選[設備管理器](2)。




二,若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藍色畫面錯誤,請參考下列步驟進行排除

a. 前置作業

● 移除外接裝置,例如外接硬碟,列印機,記憶卡,光碟機內的光碟片,也包含卡片閱讀機內的轉接卡等等。

● 更新BIOS至最新版。

● 執行系統更新和驅動更新到最新。

b. 系統還原

請在備份後,進行系統還原。

若您的問題並未解決,請聯系官方售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