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dos檢測硬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dos檢測硬碟

發布時間: 2022-05-01 23:41:30

① DOS下用什麼命令查硬碟數據

例如:
windowsxp
中的分區結構為:
C
D
E
Fdos中查看方法為cd
c:dir上面這兩個命令是查看c盤下的所有文件夾及文件cd
windowsdir這個兩個命令是查看c盤下的windows文件夾中所有文件夾及文件

② 怎樣用DOS命令或在DOS下檢查硬碟壞道啊

首先需要先確認硬碟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
方法很簡單,在電腦剛啟動時按「F8」鍵,選擇「Command Prompt only」進入DOS
模式。
這種方法的操作系統必須為Windows95/98,若為Windows2000/XP/2003,請使用
DOS啟動盤啟動。然後執行「Scandisk X:」(X為懷疑有故障的盤符),Scandisk
便會檢查硬碟,對產生的邏輯壞道會自行彈出對話框,選擇「Fix it」對邏輯壞道進行初級修復。
如掃描程序在某一進度停滯不前,那麼硬碟就有了物理壞道。
對於已進行初級修復的仍有邏輯壞道的硬碟,正常啟動後回到Windows下,進入「我的電腦」中,選擇有邏輯壞道的分區,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屬性」、「工具」、「開始檢查
」,就彈出「磁碟掃描程序」,選中「完全」,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單擊「
開始」,就開始對該分區進行掃描和修復。
而對於有物理壞道的硬碟,上述方法就沒用了。對於這樣的故障,如果硬碟還沒過質保期,就去找銷售商更換或維修。
但如果過了質保期,可以自己動手修理了,推薦使用原廠的DM工具,對硬碟進行「清零
」處理,很多小問題用DM都能解決,而且經上面處理過後,再使用其它軟體,硬碟修復的時間能大為縮短。然後再使用HDDREG、MHDD、FB這些軟體進行處理。這幾款軟
件功能類似,使用上各有特色。HDDREG可以通過磁性逆轉方式來達到修復壞道的目的,據稱可以修復大約60%的受損硬碟,在修復壞道的同時又不影響硬碟原有的數據信息,
而這是低級格式化程序所做不到的。

當然還可以用Partition Magic手工處理,達到隱藏壞道的目的。
具體的做法是:首先啟動Partition Magic,選中「Operation」菜單下的「Check」
命令,對硬碟進行直接掃描,標記壞簇後,選中「Operation」菜單下的「Advanced」
、「bad sector retset」,最後把壞簇分成一個獨立的分區,再通過「Hide partiton」
命令將分區隱藏即可。
如果電腦啟動時出現信息:「TRACK 0 BAD,DISK UNUSABLE」,那麼修復起來就比較麻煩,因為此信息說明硬碟的零磁軌損壞了,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人就把硬碟做報廢處理。但絕非不能修復,原理很簡單,只要用1扇區代替0扇區就行了,在這里向大家推薦「DiskMan」,它是一款比較常用的硬碟工具。
下載後在純DOS下運行,方法如下:
在「硬碟」菜單中選中要修復的盤(一般為C盤),然後依次進入「工具」、「參數修改
」將「起始柱面」的值由「0」改為「1」,確定後保存退出。就可以對硬碟進行重新分區了。
目前,專業硬碟維修軟體「PC-3000」與硬碟廠商的維修方式就非常相似。

③ DOS下查看硬碟分區的命令.

1、在DOS窗口輸入命令「diskpart」,按下鍵盤回車,如下圖所示。


④ 如何用系統盤里的DOS工具檢測硬碟

1,引導到DOS模式下,運行MHDD。
2,選擇硬碟的界面,一般就是選1,第一個硬碟。
3,選擇硬碟後,會出現MHDD提示符,即:MHDD>,在這種情況下都是可以輸入MHDD的命令來操作的,所有使用命令和操作可以按「F1」來查看。
4,按一次「F4」後,會出現如下掃描對話框,顯示各項參數等等,全部默認即可。再按一次「F4」,開始掃描
5,運行後會看到很多區塊(簇),有黑有白的,如果硬碟有壞區的話,還有紅的,打叉的。看右邊紅框,分別是:
1、小於3ms(毫秒,1秒=1000毫秒)的區塊,表示為:非常快
2、小於10ms的區塊,表示為:很快
3、小於50ms的區塊,表示為:快
4、小於150ms的區塊,這里顯示為綠色,表示為:良
5、小於500ms的區塊,顯示為咖啡色,表示為:瑕疵
6、大於500ms的區塊,顯示為粉紅色,表示為:警告
7、?time的區塊,表示為:不能讀取
8、x unc的區塊,表示為:錯誤
後面的比較特別了,可以理解為:有壞道了。
正常來說:
1、從綠點開始就是代表硬碟點不太好了,但還是可以接受。
2、咖啡色點開始就代表不好了,如果買舊硬碟的話,這個盤就不要買了,當然,如果是家裡的硬碟,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這種情況的話,那就是可以用的。
3、有粉紅色點的話,那這個盤還勉強可使用,但可能會影響使用速度了,表現在:打個某個程序,會有秒卡的情況,這時,就要先備份好自己的文件了。
4、再後面的情況,恐怕整個硬碟無法長期使用了,需要盡快更換了。
其實,上面的情況看來只要知道硬碟好壞的話,統計綠點後面的有多少個就行了,太多的盤都不是好盤了。

⑤ 如何進入XP系統的DOS檢測硬碟是否有壞道

你准備一張帶XP的系統盤
然後進入DOS工具箱!
裡面有4個選項
你選擇最後一個
好像是什麼DOS
ONLY的選項
接下來你再輸入MHDD
按回車鍵開始
然後MHDD開始運行
按F1鍵就會出來命令菜單
選擇第3個SCAN
就可以開始掃描了
也可以直接按F4.就會開始掃描
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MHDD不能在Intel的原裝板上運行!

⑥ 怎樣在DOS下檢測硬碟

效率源和mhdd都可以,MHDD的比較直觀一點,MHDD不用下載一般的系統盤裡面都自帶的,矮人DOS裡面也有的。使用方法就是開機放系統盤然後進DOS,再鍵進MHDD, 再兩次按F4!就可以了!

⑦ dos下檢查硬碟是否有壞道,用什麼命令

用FBDISK這個命令,它可以檢測硬碟壞道,屏蔽壞道,FBDISK(Fixed
Bad
Disk)。它是一個將有壞磁軌的硬碟分區的程序。它可將有壞磁軌的硬碟自動重新分區,將壞磁軌設為隱藏分區,好磁軌設為可用分區;將壞磁軌分隔開以防止壞磁軌擴散。但如果壞磁軌過於分散,就會產生許多分散的可用的分區;限於分區規則只能設4個主分區,程序會選其中最大的四個分區設為可用,其它設為隱藏

⑧ DOS硬碟檢測怎麼用的詳細點

在dos下運行MHDD或者HDDREG對硬碟進行掃描檢測就可以了,MHDD啟動後,直接按F4即可開始掃描,HDDREG一般是中文版的,按照提示做就行。這兩個軟體在系統安裝盤及U盤工具中都有,設置從光碟或U盤啟動電腦後進入DOS工具箱運行程序即可。

⑨ 怎麼進入DOS狀態,怎麼檢查硬碟

需要進純DOS,可以找一張帶98啟動的啟動盤!另外,還需要自己准備好一系列的DOS軟體(比如你最需要的那個CHKDSK)。准備好後,用98啟動盤啟動到98DOS下(那是MS-DOS7.XX的版本),啟動完畢,屏幕上有C:\>_
這樣的現實,下劃線是一閃一閃的(說的夠詳細了吧),進入DOS軟體目錄(CD
XXX),啟動CHKDSK,之後只要稍稍懂一點英文即可,照著說明稍微設置一下,即可開始磁碟掃描了。。。
需注意的是,如果是磁碟表面掃描,則會花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過,掃描結果是最准確的。。一般如果不是懷疑硬碟出現物理壞道,最好別用這個掃描!

⑩ 我想在DOS模式下檢查一下硬碟,應該用什麼命令

SACNDISK
2.語法詳解
scandisk
scandisk
[drive:
|
/all]
[/checkonly
|
/autofix
[/nosave]]
[/surface]
scandisk
drive:/drvspace.nnn
[/checkonly
|
/autofix[/nosave]]
scandisk
/fragment
[drive:]filename
scandisk
/undo
[undodrive:]
3.參數說明
/all:檢查所有的磁碟(不包括網路磁碟)。
/autofix:發現損壞的簇時,會把它們存放在FileXXX.CHK文件中,其中XXX由0到9999。
/checkonly:對磁碟進行了檢測,但沒有修復任何被損壞的數據。
/custom:使用該參數,命令會參考Scandisk.ini文件中的[custom]段落中的設定。
/nosave:使用/Autofix參數,刪除丟失了族比保存文件更好。
/nosummary:不顯示磁碟修復後的報告,直接返回DOS提示符。
/surface:執行表面掃描任務。
/mono:以黑白方式顯示。
drive:默認的當前驅動器。
undodrive:該磁碟包含了撤消功能。
/clip:縮短長文件名到正常的8.3制格式。
/mount:裝載壓縮卷。
/nolost:不提示進行表面掃描,對本地磁碟不進行檢查。
/text:Same
as
/NOUI.
(?)
/time:在進行表面掃描時,標記扇區比通常讀取數據所花時間更長。些扇區可能完全的損壞了。就像在Scandisk.INI文件中的「ScanTime
Out=On」一樣。
4.例舉說明
例子1:要對C盤進行檢測,C盤為非壓縮磁碟,執行以下命令:
scandisk
c:
此時,SCANDISK將啟動並檢查系統是否存在錯誤。檢查項目包括「Media
descriptor」(媒體描述符)、「File
allocation」(文件分配)、「Directory
Structure」(目錄結構)、「File
system」(文件系統)、「Free
Space」(剩餘空間)和「Surface
Scan」(表面檢查)這幾條。
每當檢測到錯誤,它都會給你選擇提示:「Fix
it」或「Don't
Fix
it」,選中「Fix
it」(修復)後,SCANDISK將會自動修復其錯誤。這樣,一直等到每條錯誤都被修復,將會出現兩條選擇:「View
Log」和「EXIT」。選中「View
Log」,在隨後的提示框中選擇「OVERWRITE」(對象是Scandisk.log文件),然後「確定」。再按組合鍵「Ctrl+Alt+Del」
重啟計算機即可。
注意:一定要在「View
Log」中將原有的Scandisk.log覆蓋一遍。只有這樣,才能使該文件保留修復後的正確掃描信息,使修復操作有效。
例子2:要對E盤進行檢測,E盤為壓縮磁碟,執行以下命令:
scandisk
e:
對於一個壓縮磁碟,SCANDISK將首先檢查其宿主磁碟(Host
Drive)。因為壓縮磁碟並不是真正的磁碟驅動器,它以壓縮卷文件(CVF)的形式存放在宿主磁碟上,壓縮磁碟上的文件是否有效取決於其宿主磁碟,如果宿主磁碟發生錯誤,將導致壓縮磁碟數據的損壞。檢測宿主磁碟可以解決可能導致壓縮磁碟錯誤的問題,然後才能有效地處理壓縮磁碟上可能出現的錯誤。其操作與上面介紹的對非壓縮磁碟的檢測類似。
如果檢測沒有發現問題,在出現的對話界面中選擇「Next
Drive」,對壓縮驅動器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