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組裝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組裝機

發布時間: 2022-05-01 18:01:06

㈠ 如何更換組裝機的硬碟

按下述步驟可以更換組裝機的硬碟;


1)關機拔除電源後將組裝機的機箱拆開,找到硬碟位,將四周的固定螺絲卸下;

2)將硬碟的SATA線與電源線拔除,SATA先於電源示例如下圖,取下硬碟;

3)將新硬碟接入原SATA線與電源線,還原到原硬碟位,固定螺絲後,重新裝好機箱;

4)接好電源,按電源鍵開機即可。

㈡ 如何安裝雙硬碟 組裝電腦安裝雙硬碟圖文解說

安裝步驟如下:

通常都是將性能較好的新硬碟接在第一條IDE數據線上,設為主盤,作為開機引導硬碟。至於舊硬碟,有幾種接法:

1.兩個硬碟接在同一根硬碟數據線上,則第二硬碟應設為從盤。筆者就以此方案為例。

2.第二硬碟接在第二個IDE介面上,如果該介面的數據線上只有一個硬碟,也沒接光碟機,那麼第二硬碟就不用跳線;如果這根數據線上還掛有光碟機,一般將第二硬碟和光碟機的其中一個設為主盤,另一個設為從盤,這由你自己決定。

二、設置硬碟跳線

確定好硬碟的連接方案後,就要設置硬碟跳線了。一般我們可以在硬碟的IDE介面與電源介面之間找到由3~5列跳線。不管是什麼硬碟,在跳線設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盤、從盤與電纜選擇(Cable Select)三種。硬碟的出廠預設值都是設為主盤,所以如果你將硬碟設為主盤,一般就不用設置跳線了。

硬碟跳線大多設置在硬碟的電源插座和數據線介面之間,如圖1所示。

小提示:如果你的主板和硬碟都支持ATA 66/100/133,那麼務必要使用80針的IDE數據線。否則,如果使用40針的IDE數據線的話(即與光碟機的數據線相同),將會影響硬碟傳輸速率。

四、設置CMOS參數

對於新的主板來說,一般都會自動檢測硬碟參數。也就是說只要硬碟安裝正確,就無須設置CMOS。對於一些老主板來說,可能就需要手動進行設置了。

啟動計算機後,按「Del」鍵進入CMOS Setup程序的主菜單。選擇「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碟驅動器自動檢測)」並回車,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碟的所有參數,包括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工作模式等等。檢測結果表明,雙硬碟的安裝和設置已經成功。按「Esc」鍵,退回到主菜單。最後按快捷鍵「F10」或選擇「Save And Exit Setup(存檔退出)」。退出CMOS Setup程序後,將重新啟動計算機,如果在開機自檢時,能檢測出硬碟參數就說明已安裝成功。

㈢ 使用固態硬碟組裝機器

從你的問題看,你是裝台式機。
我雖然沒有用固態硬碟裝台式機,但是將筆記本的機械硬碟升級為固態硬碟做過不少,具體提升多少不好給個定量的數據,但是性能的提升非常明顯,開機和打開文件的速度基本都能縮短一半以上的時間。
你的想法很正確,對於台式機沒必要選太大的SSD,只要是系統盤用SSD就可以,因為大的SSD太貴,並且電子產品的降價速度還是很快的。

但是挑選和使用SSD有幾個基本方面要多考慮:
1、SSD的性能主要看主控晶元,現在來說我比較喜歡採用Indilinx的主控,各方面的性能平恆並且都很突出,不像有的主控方案在某幾項性能好。Intel 的大家也比較喜歡,主要是IOPS比較高,但是對於個人用戶好像沒什麼用,另外Intel 的寫入速度太慢了。
2、一定要找帶緩存的,現在看這樣的SSD性能都很好。
3、SSD要支持win7的Trim功能。SSD因為擦除機理上的特點,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因碎片問題使性能會下降。有的SSD有自帶碎片整理功能,但是我認為還是操作系統能夠支持比較好,這樣將來會通用一些,升級也不需要找SSD廠家。
4、要裝Win7操作系統。Win7能夠自動識別SSD,並且會關掉SSD不需要的功能,比如機械硬碟時代的文件預讀功能等。
5、SSD的存儲晶元有兩種,MLC和SLC,現在民用的基本都是MLC,雖然壽命和性能不如SLC,但是價格低很多。
以上是我現在想到的幾點,供你參考,你也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各種SSD的評測,會對你的選擇有幫助的。

㈣ 台式組裝機需要什麼硬碟

首先你要調查下你電腦的硬碟介面,一種是ide的,如果是近兩年買的一般都是SATA介面,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可以把機箱打開自己看一下,如果不會看的話,可以把你壞掉的硬碟型號打到網上查一下是什麼介面的,我覺得西部數據的不錯,你可以上網查一下,你說1t,2t什麼的那個是硬碟的容量,就是能放多少東西,1024kb=1M
1024M=1G
1024G=1T
這個就是容量的換演算法,性價比的話是1t比較高,西數的話是400左右,但我個人覺得500G的硬碟已經夠用了,也不貴,300不到就能買個很好的了,而且現在的趨勢是向固態硬碟發展,說不定以後就又要更新換代了呢,呵呵,如果樓主喜歡看片子的話1t可能還是需要的

㈤ 組裝電腦硬碟怎麼安裝

固定好硬碟連接好硬碟的電源線數據線,最後開機啟動電腦分區、格式化硬碟就可以了

㈥ 組裝電腦如何選擇硬碟 組裝電腦選擇硬碟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常見組合是: 固態硬碟 + 機械硬碟 組合,例如 128GB的三星固態硬碟 + 1TB的希捷機械硬碟

這樣配置的還原是: 固態硬碟直接當系統盤,裝系統。因為它啟動快,運行快

但目前固態硬碟的容量都不大,不適合存儲數據,比如放個大電影之類的,因此額外加一塊普通機械硬碟。 組合起來用。

固態硬碟個人比較推薦: 三星 或者 金士頓, 京東上面有,作為系統盤使用,120GB的空間足夠了。 存儲普通的數據就加個 希捷或者西數的普通硬碟即可,推薦1tb容量

㈦ 請問在網上看到的這種組裝機配置怎麼樣硬碟准備自己換一個1T的機械硬碟,還需要注意什麼

性能上已經可以了。雖然不是目前的頂級配置,目前大部分的游戲大作應該都可以在高效果下運行。當然開全高還不能保證。另外建議內存一定要升級成兩根8g的雙通道16g。現在很多游戲已經開始很吃內存了。系統一啟動就已經耗去了兩集不到的內存。如果只使用8g內存的話,等於只使用6g多的內存運行游戲。很容易造成游戲運行到一半卡殼。另外機械硬碟的話還是搞一2t或者3t的硬碟。貴不了幾百元的。現在的游戲安裝包越來越大。藍光視頻也越來越多。你會發現你的1t硬碟用不了多久就沒了。

㈧ 自己組裝電腦步驟

自己組裝電腦步驟?組裝方法
安裝前
(最好是先洗一下手,或者摸一下金屬物,釋放人體本身上的靜電,以免在組裝計算機的時候擊穿配件。)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配件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㈨ 組裝電腦如何選擇硬碟

SSD(固態硬碟)有錢就上,一般用在單獨做系統分區,有開機速度快,系統穩定等功效!

普通機械硬碟一般都是西數或希捷為主。容量看你喜歡基本上現在都是1T左右的。很久沒關注過了,機械也分:黑盤》藍盤》綠盤。排名是以穩定性,價格,讀存速度(由高到底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