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腦主機的五大硬體是什麼
1、CPU:電腦主機主要配件中個就是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而且它還有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相應速度。
2、顯卡:這個就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
3、硬碟:存放著用戶所有的數據信息,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用戶的操作體驗,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主要的參數。轉速的快慢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RPM)來表示,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4、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就是要看它的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
5、顯示器:屬於電腦的I/O設備,即輸入輸出設備。通常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液晶會沿著溝槽配向,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和關的作用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以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
㈡ 計算機的硬體主要包括哪五大部件
1、CPU:電腦主機主要配件中個就是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而且它還有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相應速度。
2、顯卡:這個就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
3、硬碟:存放著用戶所有的數據信息,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用戶的操作體驗,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主要的參數。轉速的快慢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RPM)來表示,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4、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就是要看它的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
5、顯示器:屬於電腦的I/O設備,即輸入輸出設備。通常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液晶會沿著溝槽配向,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和關的作用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以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
㈢ 計算機主機內有哪些部件
一、計算機組成部件:
CPU:電腦的心臟.出理器.
內存:處理文件,游戲起緩存作用.
顯卡:處理圖像等.
音效卡:處理聲音等.
散熱系統:(風扇等)
主版:起到聯接以上組件並供電等工能.
硬碟:存儲數據.
光碟機:也就是讀盤的
軟碟機:讀軟盤的,現在一般沒人安了.
電源:為以上組件供電.
機箱:固定以上組件.
二、計算機主機內部部件
主機,是電腦最主要的設備,相當於人的大腦一樣,幾乎所有的文件資料和信息都由它控制,您需要電腦完成的工作也都由它主要負責,它還要給其他的電腦設備分配工作,其他的設備因此也都叫做外圍設備。主機具體如何工作,我們在後面再詳細介紹。
主機板,是一台主機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 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主機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奔騰、PII、Celron就是指不同的CPU。
內存,英文名叫 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 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一般大家都省略了「位元組」兩個字,只稱「兆」。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32M或64M的內存。
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的肚子,用戶的 Windows98,各種游戲軟體或是文件信函全放裡面,以前硬碟容量較少,只有幾百兆,目前一般都有 6G、8G 或 10G 以上的大容量(1G = 1024M),而且目前已經出現了20G及以上的硬碟,是真正的海量存儲器。
軟碟機,分3.5英寸和5英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 3.5英寸軟碟機,可讀寫3.5英寸軟盤,3.5英寸軟盤有1.44M位元組的容量,您可以用軟盤復制一些不太大的程序和文件用以隨身攜帶,或拷貝一個文件和另外一台電腦進行文件交換,還可以把主要的文件信息備份一份在軟盤上,以防電腦出故障時丟失數據。
光碟機,也叫做CD-ROM驅動器,意思就是只讀光碟驅動器(只能讀,不能寫),一張 CD-ROM光碟一般能存放 650M 左右的數據,可以用來存放一些大型的軟體,假如沒有它,現在很多的大型軟體如WIN98、 Office 2000 等,用3.5英寸的軟碟機要裝多少張呢。
光碟機的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兩倍速即表示每秒可從光碟機讀取2x150K=300K位元組(1K=1024位元組),目前常用的光碟機已經能達到32倍速或48倍速,百倍速光碟機也快上市了。
顯示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主機運算和處理的結果和主機的狀態告訴顯示器。
音效卡,負責將主機處理出來的聲音讓音箱(或揚聲器)「說」出來。
主機的構成和各組件的分工已經簡單介紹完了,電腦和它的一些外圍設備列印機也作了介紹,現在我們總結一下前面的內容。電腦中最主要的部件或設備是主機,用來顯示電腦的工作情況的設備是顯示器,向主機輸送命令的主要設備是鍵盤。電腦的輔助設備有:滑鼠、手寫板等。使我們能夠聽到電腦所發出的聲音的設備是音箱;我們只需通過各種電纜把它們連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台我們平時所說的完整的電腦。
㈣ 電腦上哪幾個零部件上有緩存
CPU有一級緩存二級緩存,硬碟,刻錄機有緩存,獨立顯卡上的顯存有些人也稱為緩存,那要看你怎麼理解緩存的概念了,緩存的作用就是在高速設備和低速設備之間起個數據讀取緩沖的作用,以提高整體性能,能達到這個目的的都可以說是緩存。
㈤ 什麼是電腦緩存
從廣義上講,緩存存在於電腦的許多配件上,比如CPU有一級緩存、二級緩存甚至三級緩存,硬碟有緩存,光碟機也有緩存。緩存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硬體的數據讀取和處理速度。 硬碟緩存(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
目錄
概念
作用
容量
編輯本段概念
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如果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編輯本段作用
硬碟的緩存主要起三種作用:一是預讀取。當硬碟受到CPU指令控制開始讀取數據時,硬碟上的控制晶元會控制磁頭把正在讀取的簇的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讀到緩存中(由於硬碟上數據存儲時是比較連續的,所以讀取命中率較高),當需要讀取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的時候,硬碟則不需要再次讀取數據,直接把緩存中的數據傳輸到內存中就可以了,由於緩存的速度遠遠高於磁頭讀寫的速度,所以能夠達到明顯改善性能的目的;二是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當硬碟接到寫入數據的指令之後,並不會馬上將數據寫入到碟片上,而是先暫時存儲在緩存里,然後發送一個「數據已寫入」的信號給系統,這時系統就會認為數據已經寫入,並繼續執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碟則在空閑(不進行讀取或寫入的時候)時再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到碟片上。雖然對於寫入數據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安全隱患——如果數據還在緩存里的時候突然掉電,那麼這些數據就會丟失。對於這個問題,硬碟廠商們自然也有解決辦法:掉電時,磁頭會藉助慣性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零磁軌以外的暫存區域,等到下次啟動時再將這些數據寫入目的地;第三個作用就是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有時候,某些數據是會經常需要訪問的,硬碟內部的緩存會將讀取比較頻繁的一些數據存儲在緩存中,再次讀取時就可以直接從緩存中直接傳輸。
編輯本段容量
緩存容量的大小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各不相同,早期的硬碟緩存基本都很小,只有幾百KB,已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2MB和8MB緩存是現今主流硬碟所採用,而在伺服器或特殊應用領域中還有緩存容量更大的產品,甚至達到了16MB、64MB等。 大容量的緩存雖然可以在硬碟進行讀寫工作狀態下,讓更多的數據存儲在緩存中,以提高硬碟的訪問速度,但並不意味著緩存越大就越出眾。緩存的應用存在一個演算法的問題,即便緩存容量很大,而沒有一個高效率的演算法,那將導致應用中緩存數據的命中率偏低,無法有效發揮出大容量緩存的優勢。演算法是和緩存容量相輔相成,大容量的緩存需要更為有效率的演算法,否則性能會大大折扣,從技術角度上說,高容量緩存的演算法是直接影響到硬碟性能發揮的重要因素。更大容量緩存是未來硬碟發展的必然趨勢。
㈥ 電腦的哪些部件有存儲功能
硬碟,內存沒有這個功能
內存 越高可以提高機子的運行速度
內存是 電腦 為了運行程序暫時把數據存放在裡面的 地方它是硬碟的緩沖區
什麼是內存呢?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內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既然內存是用來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那麼它是怎麼工作的呢?我們平常所提到的計算機的內存指的是動態內存(即DRAM),動態內存中所謂的「動態」,指的是當我們將數據寫入DRAM後,經過一段時間,數據會丟失,因此需要一個額外設電路進行內存刷新操作。具體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一個DRAM的存儲單元存儲的是0還是1取決於電容是否有電荷,有電荷代表1,無電荷代表0。但時間一長,代表1的電容會放電,代表0的電容會吸收電荷,這就是數據丟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對電容進行檢查,若電量大於滿電量的1/2,則認為其代表1,並把電容充滿電;若電量小於1/2,則認為其代表0,並把電容放電,藉此來保持數據的連續性。
㈦ 電腦的內存和緩存有什麼區別啊都有什麼作用的謝謝
電腦的內存斷電後數據就沒有了,緩存是記錄上次讀取過的文件,下次開機時讀取這個文件的緩存速度會很快
㈧ 計算機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個部分的功能是什麼CPU二級高級緩存的作用是什麼
兩大部分:一硬體包括顯示器(顯示功能)、硬碟(存儲)、CPU(邏輯運算)、主板(連接各件綜合功能)、內存(緩存暫時存儲)、電源(供電)、光碟機(讀取光碟數據)、顯卡(圖象處理)、網卡(網路數據交換)、列印機(列印功能)。
二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軟體,如LINUX、UNIX、WINDOWS系列、DOS等等,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操作平台。辦公軟體如OFFICE、3DMAX(三維動畫)、PHOTOSHOP(圖象處理)等等。網路軟體如QQ、SINAUC,游戲軟體(各種單機、網路游戲),驅動軟體包括各種硬體的驅動程序。
CPU二級高級緩存是在微米技術不能突破的前提下,通過提升單位時間CPU處理量來達到提高計算機性能的目的,於是就有了二級高級緩存。
㈨ 電腦CPU所謂的,一級二級三級緩存分別在什麼位置
CPU中緩存是為了加快CPU讀取數據的速度,也是為了給內存一個緩沖期。因為CPU運算速度太快了,光靠內存讀寫完全跟不上,而CPU緩存的數據交換比內存快多了,大部分時候CPU可以直接從緩存讀取數據,找不到的話再從內存讀取,這樣可以節省CPU讀取內存數據時浪費的時間。
CPU緩存分為三類,一級緩存(L1)、二級緩存(L2)和三級緩存(L3)。CPU在實際數據讀取中重要的卻是一級緩存,因為一級緩存速度最快,二級緩存其次,三級緩存最慢,只是三級緩存的容量最大。
(9)電腦哪些部件也有緩存擴展閱讀:
一級緩存雖然速度最快,但容量最小,單位都是KB,不同CPU之間一級緩存沒有差距,所以現在不怎麼提了,二級緩存容量也不大,基本都是個位數MB,除了一些伺服器CPU會有10幾MB之外,現在CPU也不怎麼提二級緩存。CPU讀取緩存時會先從一級緩存開始,然是二級緩存,而讀取二級緩存有時候會出現數據未命中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從三級緩存讀取。
但是要注意的是三級緩存越大並不一定說這個CPU性能就越強,因為三級緩存的容量還依靠CPU架構和工藝等方面的影響,如果是與架構工藝搭配升級的三級緩存,容量越大才會性能越高。
㈩ cache在電腦哪個元件上啊
主板上通常都會提供256K到1M的緩存。在CPU內部也有高速緩存.為了區分它們,CPU內部的緩存叫內部高速緩存(Internal Cache)或一級高速緩存,主板上的緩存叫外部高速緩存(External Cache)或二級高速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