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7年-2008年主流的硬碟是多少G
250G到500G將成為主流。原因如下:
在2002年的硬碟市場,鬧得轟轟烈烈的並不是什麼新的概念性技術,而是硬碟的保修縮水風波。但今年可謂是硬碟技術走向實用的一年。ATA133,Serial ATA都實實在在的站在了人們面前。IBM AFC技術(俗稱'仙塵')真正走向實用,也令我們對以後的硬碟容量充滿無限的遐想。
如今容量為60GB 7200轉2M緩存的主流硬碟價格已經跌到了750元以下,這個價位太具有誘惑力了。硬碟價格的持續走低也直接引動了購買需求,硬碟市場的發展前景令人看好。
我們從一下三個方面分析硬碟技術發展趨勢
(1)容量:隨著今年IBM AFC技術(俗稱'仙塵')真正走向實用,最近10年內硬碟容量的發展都不再有什麼大的技術瓶頸。在硬碟容量高速發展的今天,硬碟容量增長的速度,總是超乎我們的想像。我想以後這一點,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2)轉速,未來一段時期,桌面硬碟將以7200RPM作為'普及型'標准,從市場銷售情況來看,7200RPM的各系列硬碟呈上漲趨勢,而5400RPM銷量逐年遞減。並且從硬體測試效果看,7200RPM硬碟要比5400RPM在PC應用的整體性能上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可以肯定的說7200RPM將成為桌面硬碟的主流。而移動硬碟方面,4200RPM也將逐步升級至5400RPM成為普及。伺服器硬碟的標准在將來很長時間內仍將以10K RPM作為主流,而15K RPM的使用率還會較少。
(3)介面趨勢,Ultra 320將是下一代伺服器硬碟介面技術的趨勢,而且支持這種介面的RAID和控制卡已經在市場供應。桌面硬碟方面,ATA133介面由於晶元組問題,其使用率很低,因此很難取得主流的位置。而新的Serial ATA介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再加上Intel一直在大力推崇著-erial ATA(串列ATA),並且在新產品中所有的晶元組中對應支持Serial ATA規范。估計在明年Serial ATA介面可望成為主流。但低廉的價格將使ATA100仍然是不少消費者的首選。
說了這么多,想必閣下是在考慮買塊硬碟的,現在可以考慮80的,因為不到500元的價位很容易接受。
祝你新年快樂,全家幸福
⑵ 求硬碟技術發展趨勢
以後硬碟的發展趨勢是向固態硬碟方向發展(是你要具體點的,我只好也學他們瘋狂粘貼了,見諒):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是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目前最大容量為416GB),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包括3.5",2.5",1.8"多種類型。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同時工作溫度很寬,擴展溫度的電子硬碟可工作在-45℃~+85℃。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通俗點講:目前的硬碟(ATA 或 SATA)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就儲存在磁碟扇區里。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顆粒(flash disk)製作而成(即目前內存、mp3、U盤等存儲介質),外觀上和傳統硬碟沒有區別。固態硬碟是未來硬碟發展的趨勢。目前,三星等廠商已經發布過多款固態硬碟,其中宇瞻公司最新發布的新產品,使用單一控制晶元開發的高速SATA固態硬碟,其連續存取速度最高達200MB/sec,容量可達128GB,相較於目前市面上連續存取速度約50~60MB/sec的SATA介面的SSD,Apacer目前可是足足快了2~3倍!不過目前固態硬碟價格還高高在上,尚未普及到DIY市場。
分類1.基於快閃記憶體的SSD,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SSD。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筆記本硬碟、微硬碟、存儲卡、優盤等樣式。這種SSD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
2.基於DRAM的SSD: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目前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
走入固態硬碟世界 固態硬碟是近來存儲業界的一大焦點,不過我們平常見到的要麼是封閉起來的一整塊硬碟,要麼就是一顆顆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想不想看看固態硬碟內部長什麼模樣?
專業固態硬碟廠商BitMicro Networks就在CES 2008上給了我們這么一個機會:
看起來很壯觀吧。這是BitMicro的一款專業級固態硬碟產品,採用SCSI介面,一塊PCB電路板上密集而又整齊地排列著32顆TSOP封裝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事實上由於架構上的支持,PCB電路板可以不止一塊,也就是把64顆晶元放在一起也不成問題。
可惜的是,我們只知道這些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來自東芝,卻不知道具體容量,所以也不了解整塊固態硬碟到底有多大。
不過BitMicro透露了一點兒價格方面的消息,就是平均每GB要10美元左右,是主流機械硬碟的大概5倍。
SSD的存儲介質的優點SSD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使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的固態硬碟,可以被廣泛應用到筆記本硬碟、存儲卡、U盤等。另外一種就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的SSD,目前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採用FLASH晶元作為固態存儲器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
SSD固態存儲器在以下幾點優點:
首先,數據存取速度快。根據相關測試: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SSD固態存儲器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其次,防震抗摔是SSD的一個特點之一,因為全部採用了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SSD固態存儲器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第三,固態存儲器工作時靜音(固態存儲器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發熱量小、散熱快。第四,固態存儲器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減少的重量有利於移動設備的攜帶。
SSD固態存儲器的不足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固態存儲器不足之處在於數據的可恢復性,一旦在硬體上發生損壞,如果是傳統的磁碟或者磁帶存儲方式,通過數據恢復也許還能挽救一部分數據。但是如果是固態存儲,一但晶元發生損壞,要想在碎成幾瓣或者被電流擊穿的晶元中找回數據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當然這種不足也是可以犧牲存儲空間來彌補的,主要用RAID 1來實現的備份,和傳統的存儲的備份原理相同。由於目前SSD的成本較高,採用這種方式備份還是價格不菲。
SanDisk 64GB固態硬碟 2007年一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自己的1.8寸32GB固態硬碟產品,3月又繼續發布了2.5寸32GB型號。和許多廠商對於固態硬碟的紙面發布政策不同,隨後在4月份,Dell就在Latitude D420和D620 ATG的筆記本配置選擇中增加了SanDisk UATA 5000系列1.8寸固態硬碟。
SanDisk繼續向前邁進,將兩款固態硬碟的容量翻倍,分別推出了1.8寸 UATA 5000和2.5寸 SATA 5000系列的64GB容量產品。兩款固態硬碟的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達到了200萬小時,平均讀取速度67MB/s,待機/運行功率僅0.4/1.0W。
SanDisk的這兩款新品將於第三季度開始提供工程樣品,年底前投入量產。
Transcend SSD固態硬碟 著名的存儲產品製造商創見(Transcend)近日推出了幾款全新的SSD固態硬碟,這幾款SSD固態硬碟既有2.5英寸的標准規格設計,也有ExpressCard/34介面設計的,這樣主要是為了滿足不用用戶的需求。新款的創見SSD固態硬碟的設計非常不錯,採用了高韌性低重量的外部保護盒,而且容量達到了主流的32GB,當然超低的功耗也是它們的賣點之一。
既然是新款的SSD固態硬碟,那麼在性能上肯定是具有優勢的,創見新款SSD固態硬碟的數據讀取速度達到了30MB每秒,數據延遲響應時間也比普通SSD固態硬碟低得多,而且還加入了ECC內存糾錯技術,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創見表示,這幾款SSD固態硬碟都提供了長達兩年的質量保證,而且更大的容量的64GB版本也會很快與我們見面。
隨著各大廠商的積極參與,SSD固態硬碟在2008年的普及速度將會有所加快,不過距離真正的全面普及仍然還有漫長的路要走,畢竟桌面級HDD硬碟目前的容量已經突破了1TB,而且價格也非常合理,SSD固態硬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只會出現在高端本本上,以及成為某些發燒級玩家手中的玩具。
憶正 SSD 固態硬碟 隨著中國第一款自主知識產權的固態硬碟的亮相,其生產廠商憶正存儲技術有限公司浮出水面。面對這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其生產的固態硬碟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他們申請的十多項世界級專利技術,對其產品的性能有何種提升呢?
憶正在2006年初就開始了SSD開發之徵途,並且一開始就把SSD定位為傳統機械式硬碟(HDD)的取代產品,所以起步就提出了技術目標要求,連續讀寫速度一定要大於HDD。憶正自主研發的專利多維NAND快閃記憶體陣列控制技術,能使固態硬碟同時獲得高帶寬與高IO處理能力,並藉助16Mbytes DRAM 緩存,及針對NAND 快閃記憶體優化的緩存策略,提高了憶正高速固態硬碟的寫操作性能與效率,真正實現性能、可靠度、壽命等各方面對硬碟的全面超越。
在糾錯、電源管理、壞塊管理方面,憶正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保證了憶正固態硬碟糾錯能力強,數據存儲安全、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的特點。
由此可見,憶正高速SSD不但能解決傳統機電式HDD的問題,更能強化系統的各項功能指標。
目前憶正的高速SSD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開發,其SSD產品已經具備了非常高的性能,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且已經開始銷售。(大多宣稱有高速SSD的公司多部分產品還在實驗室中)
憶正目前的產品研發生產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採用的FLASH規格是SLC(Single Layer Cell)
第二階段產品主要是採用MLC(Multi-Layer Cell) FLASH作為介質,目前SLC比MLC要貴4倍左右,所以採用MLC做SSD則是未來商用的主流,而MLC比SLC在性能及可靠性方面要差很多,這對新的SSD技術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目前憶正使用MLC FLASH的SSD速度可以達到讀寫80M/S,產品化的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第三階段主要是開發IC,目前已經在准備各種資料,預計到2008年將研發生產,IC研發出來後,在耗電,成本,體積上將有更大優勢。
第四階段將IC應用不同的領域或開發出不同的應用功能,以至開發出一些
特製性產品。
作為一家2006年成立的高新技術企業,憶正將滿腔的熱情投入到SSD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中,希望能領先世界先進水平,為中國的存儲事業作出一份貢獻。SSD技術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憶正人將會肩負起這份重擔,不斷努力,將SSD技術領先到底。
我們期待著它能研發速度更高的SSD。
以快閃記憶體每年價格下滑幅度高達五成來計算,到了2010年,固態硬碟就可望取代傳統硬碟,成為儲存數據的媒介,廠商表示。
國內存儲裝置廠商宇瞻(Apacer)日前與國際內存大廠三星(Samsung)聯袂發表固態硬碟(SSD, Solid State Disk)的發展趨勢,表示不論就省電、效能等項目來看,固態硬碟的表現都優於傳統硬碟,前者之所以還未在儲存媒體市場大放異彩症結僅在於成本,三星資深經理Do Geun Kim表示。但是預計到了2009年末、2010年初,固態硬碟即可望吃掉60GB以下容量的硬碟市場。
雖然60GB在筆記型計算機市場已經是入門的儲存容量,但是三星認為除此以外的市場還大有可為,例如UMPC、百元計算機、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等。根據三星的預計,固態硬碟在行動裝置的市場滲透率,將從目前的1.32%,至2009年成長至18.82%。數量從840萬個成長至32億5600萬個。
原因即在於成本下滑,宇瞻科技產品經理林志亮表示。他指出目前固態硬碟1GB的價格約12塊美金;但在快閃記憶體每年儲存密度以兩倍速度提升、價格每年下滑50%的趨勢下,屆時60GB的固態硬碟單價即可望趨近於同樣容量的傳統硬碟,也就是每1GB價格1塊美金。
「傳統硬碟的售價雖然每年都會下滑,但是硬碟價格再怎麼跌,都會有固定成本,」林志亮說。
不過硬碟廠商可不同意快閃記憶體陣營的看法。日立技術支持協理蔡正平即指正,在一寸硬碟市場中,快閃記憶體的確來勢洶洶。但是電腦使用者追求的是大容量。「至少五年之內,固態硬碟不會取代傳統硬碟,」蔡正平說。
固態硬碟俗稱快閃記憶體式硬碟,顧名思義是以NAND Flash為基礎,模擬動態隨機存取內存(DRAM)基本的存取模式,可以達到數據隨機存取的高速傳輸。簡單來說,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高達每秒53 MB,寫入速度則為每秒28 MB,分別較標准硬碟快300%及150%。節電效益則為10%到20%。
雖然擁有如是優點,但在快閃記憶體單位價格仍居高不下,加上目前控制晶元和內存顆粒之間的搭配性、高速傳輸等能力尚達不到商品化階段,因此雖然包括了宇瞻、三星(Samsung)、升碟(SanDisk)、創見(Transcend)等數間業者,預計在六月初、也就是從今年第二季開始,量產上市容量達32GB的固態硬碟,今年底以前,市場也可望現身容量達64GB、128GB的固態硬碟,但是以市場接受度而言,仍以4GB、8GB的固態硬碟為主,林志亮說。而在此階段,固態硬碟也不被視為儲存媒介,而是類似於微軟和英特爾的內存加速技術Ready Boost、Turbo Memory等。
不過市場業已對固態硬碟的未來樂觀以待。SanDisk引述Gartner的預測,顯示家用與商用筆記本內建固態硬碟的全球消耗量,將從2007年的4百萬左右,於2010年迅速攀升至3千2百萬 。
繼續粘貼(見諒):
伴隨著快閃記憶體產品的越來越便宜,快閃記憶體技術的越來越進步,SSD固態硬碟從原先高高在上的位置逐漸走入了我們生活中。華碩Eee PC、蘋果MacBook air、Thinkpad X300等筆記本的推出更是加強了固態硬碟的逐步流行。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固態硬碟呢?
固態硬碟俗稱快閃記憶體式硬碟,顧名思義是以NAND Flash為基礎,模擬動態隨機存取內存(DRAM)基本的存取模式,可以達到數據隨機存取的高速傳輸。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目前最大容量為416GB),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包括3.5",2.5",1.8"多種類型。
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同時工作溫度很寬,擴展溫度的電子硬碟可工作在-45℃~+85℃。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通俗點講:目前的硬碟(ATA 或 SATA)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就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flash disk)(即目前內存、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
目前,三星等廠商已經發布過多款固態硬碟,其中宇瞻公司最新發布的新產品,使用單一控制晶元開發的高速SATA固態硬碟,其連續存取速度最高達200MB/sec,容量可達128GB,相較於目前市面上連續存取速度約50~60MB/sec的SATA介面的SSD,Apacer目前可是足足快了2~3倍!不過目前固態硬碟價格還高高在上,尚未普及到DIY市場。
SSD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使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的固態硬碟,可以被廣泛應用到筆記本硬碟、存儲卡、U盤等。另外一種就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的SSD,目前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採用FLASH晶元作為固態存儲器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
SSD固態存儲器有以下幾點優點:
首先,數據存取速度快。根據相關測試: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SSD固態存儲器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其次,防震抗摔是SSD的一個特點之一,因為全部採用了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SSD固態存儲器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再次,固態存儲器工作時靜音(固態存儲器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發熱量小、散熱快。第四,固態存儲器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減少的重量有利於移動設備的攜帶。
SSD固態存儲器的不足:
固態存儲器不足之處在於數據的可恢復性,一旦在硬體上發生損壞,如果是傳統的磁碟或者磁帶存儲方式,通過數據恢復也許還能挽救一部分數據。但是如果是固態存儲,一但晶元發生損壞,要想在碎成幾瓣或者被電流擊穿的晶元中找回數據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當然這種不足也是可以犧牲存儲空間來彌補的,主要用RAID 1來實現的備份,和傳統的存儲的備份原理相同。但是由於目前SSD的成本較高,採用這種方式進行備份將會進一步加強產品成本。
官方觀點:
國內存儲裝置廠商宇瞻(Apacer)日前與國際內存大廠三星(Samsung)聯袂發表固態硬碟(SSD, Solid State Disk)的發展趨勢。
三星資深經理Do Geun Kim表示:不論就省電、效能等項目來看,固態硬碟的表現都優於傳統硬碟,前者之所以還未在儲存媒體市場大放異彩症結僅在於成本。但是預計到了2009年末、2010年初,固態硬碟即可望吃掉60GB以下容量的硬碟市場。
雖然60GB在筆記型計算機市場已經是入門的儲存容量,但是三星認為除此以外的市場還大有可為,例如UMPC、百元計算機、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等。根據三星的預計,固態硬碟在行動裝置的市場滲透率,將從目前的1.32%,至2009年成長至18.82%。數量從840萬個成長至32億5600萬個。
同時,日立技術支持協理蔡正平也指出:在一寸硬碟市場中,快閃記憶體的確來勢洶洶。但是電腦使用者追求的是大容量。「至少五年之內,固態硬碟不會取代傳統硬碟。
小編觀點:
不管是傳統硬碟製造商,還是致力於發展新興SSD硬碟的廠家都不可否認的是固態硬碟在諸多方面相對於傳統碟片硬碟的優勢,相信隨著快閃記憶體產品製造成本的日漸降低,總有一天固態硬碟會完全取代現在碟片硬碟的地位。
⑶ 未來SD卡、硬碟能儲存多少容量
據國外媒體報道,富士通西門子計算機公司技術專家大衛·普瑞特查德(Dave Prtichard)日前表示,在未來25年內,計算機處理器的內核數量將超過10萬個。
普瑞特查德說:「IT技術目前尚處在初級階段,與人類發展一樣,但IT技術還沒到『發明火』的階段。」
普瑞特查德稱,如果摩爾定律繼續奏效,那麼到2033年,PC機的運算能力將達到今天的100萬倍,帶寬將達到20萬倍。
此外,PC機處理器的內核數量將達到驚人的10萬個,甚至更多。內存將達到1PB(10億兆位元組),硬碟空間將達到半個EB(100萬PB)。那你都應該可以想到SD卡可以達到什麼程度了~!到了那個時候已經不是用 GB和TB來做單位了~是用 PB和EB來做單位了~! 上網的下載速度可能達到了TB的速度了再也不是MB了但是這個還是一個推斷~!
⑷ 硬碟的存儲 能力是多少
快閃記憶體(容量小)和傳統硬碟(體積大)均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由超小型筆記本和數碼相機領域發展過來的微硬碟,順理成章地拿過了兩個老前輩的接力棒。
微硬碟(Microdrive)最早是由IBM公司開發的一款超級迷你硬碟機產品。其最初的容量為340MB和512MB,而現在的產品容量有1GB、2GB以及4GB等。與以前相比,目前的微硬碟降低了轉速(4200rpm降為3600rpm),從而降低了功耗,但增強了穩定性。
可以使用CF卡的大多數設備大都可以直接使用Microdrive,如數碼相機、手持電腦、MP3播放器等。筆記本電腦則通過PCMCIA適配器轉接,由於Microdrive比起CF卡略厚,所以需要設備符合CFII標准,大容量的Microdrive(4GB)要求設備支持FAT32文件系統。與CF相比,Microdrive的最大優勢是單位存儲容量的價格更低。Microdrive採用的是硬碟技術,具有低成本高容量的特點,可以成為採用固態存儲技術存貯器的替代品。
目前柯達、三洋、富士通、愛普生等公司,已經開始設計支持Microdrive使用的數碼相機產品。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包括數碼相機或其它計算機外設產品,會陸續加入支持Microdrive的行列。
1、優點:
(1)超大容量:要知道,微硬碟的碟片面積只有1英寸,整體也不過電話卡1/3面積,主流容量卻達到了1-4GB級水平,今年內更有15GB(1英寸)和60GB(1.8英寸)的產品面世,無論是用作相機拍攝,還是數據存儲,都是綽綽有餘。
(2)使用壽命長:採用比硬碟更高技術來製作,保證了它的使用壽命,可反復抹寫30萬次以上,通常能穩定工作五年。
(3)帶有緩存:這不僅僅是出於避震的需要,而是提高數據傳輸率的重要保證,避震可以由外置的內存來完成,但沒有緩存的話,微硬碟的速度會顯得比較慢,一般產品都配有128KB容量數據緩存。
(4)無須外置電源:微硬碟的功耗極小,連接USB就可以用了,如果一個介面不夠電,連接兩個介面肯定OK,直接解決了硬碟盒外加電源的麻煩。所以未來的硬碟型MP3,有可能無須電池就可以接入電腦。
(5)高速傳輸:更省電、更細小的體積使人懷疑微硬碟的數據傳輸速度,但大家可以放心,現在的微硬碟都有3600-4200 RPM(Rotation Per Minute,轉/分),最快的已經達到4500 RPM。。當然,由於碟片體積小,相同轉速時,數據傳輸率比普通硬碟要低。雖說體積小散熱不容易,但它們都擁有自動省電模式,能主動降低發熱量,讓高速可以更持久。
(6)介面廣泛兼容性:微硬碟與普通硬碟一樣,都兼容兼容工業標準的多種硬碟介面,這主要由控制晶元來決定,使其適用於多種手持裝置。所以,我們會看到CF卡、PCMCIA、USB 2.0、ATA並口的微硬碟,未來可能還有ATA串口和SCSI的呢!
(7)USB 2.0高速外部傳輸:當你用這個大容量微型硬碟存儲歌曲、圖片、視頻錄象、應用軟體和文件時,一定會和別人交換數據,這時,一個快速的傳輸通道必不可少。USB 2.0是現時兼容性最廣的外部介面標准,能實現480Mbps的傳輸速度,約為60MB/秒的速度。雖然USB1.1也能夠勉強使用,大家試想一下,如此大容量的數據存儲,傳輸流量想必也會大,因此我們盡量選擇那些USB 2.0的微硬碟MP3。
(8)高防震性:由於微硬碟的特殊設計,它的防震能力比一般筆記本硬碟強許多,其特殊的磁頭載入載出技術,使抗沖擊能力高達1500G(非工作狀態)和175G(工作狀態)。即使配合低端讀取設備使用,讀取器和硬碟的雙重保護,也能避免硬碟內部受到撞擊。不僅作為微硬碟MP3,還可以為數碼相機、手提電腦、掌上電腦、GPS及其它攜帶型設備提供了可靠的存儲性能。
2.使用過程中的注意:
首先要注意不要靠近磁性物質或強磁場;保存在-40℃以上或65℃以下的環境中存放和使用;謹防被水或其它液體浸濕(如不慎沾上水漬,應盡快擦乾);防止被重物或外力擠壓表面;小心不要從高處跌落地面;長時間不用時,應該放回塑料包裝盒中。
而拿放微硬碟時也要注意,正確的是:要拿持微硬碟的兩側,不可用力捏持硬碟兩表面,注意要輕拿輕放;用手拿持微硬碟前,注意要先在其它金屬物體上釋放掉手上的靜電,避免靜電對它的影響,尤其是現在的秋冬季節比較乾燥,更加要注意靜電。
另外,隨著微硬碟的容量越來越大,選購4GB的微硬碟時必須注意產品(數碼相機)是否提供FAT32文件系統支持。絕大多數現有數碼相機在存儲卡文件系統中採用FAT16,最大隻能識別2GB容量。要想使用4GB的微硬碟,產品方面必須支持FAT32。
⑸ 現在硬碟最大有多大未來幾年的硬碟又有多大
新華網深圳1月17日電 (記者 王傳真) 日立環球存儲科技公司日前在深圳宣布,該公司已推出一款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超級硬碟——TB(兆兆位元組)級硬碟,可存儲100萬本電子圖書、25萬首MP3歌曲、500部標准清晰電影,日立環球存儲科技公司在未來2年內將把TB硬碟全部轉移到深圳工廠來生產。
日立公司發布的這款1TB硬碟採用了行業最可靠的垂直磁記錄技術。據介紹,世界第一個1GB硬碟於1991年誕生。如今的1TB硬碟的存儲容量比1GB增加了1000倍,尺寸也更小。
該產品將於今年第一季度投放零售市場,建議零售價為399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120元。而目前市場上200GB的硬碟價約為千元左右。
⑹ 未來五年,移動硬碟容量會達到多少大價錢估計會在什麼水準
六年前80G的2.5寸硬碟900元,現在同轉速的500G才400多,容量/價格六年內降低到原來的十幾分之一,相同價格容量提高了十倍,可以預想5年後,900元可以買到10T的2.5寸硬碟,也就是說增長10倍,但是現在機械硬碟技術上已出現瓶頸,要繼續遵循摩爾定律,10T得要有新的傳輸規范,以及新的晶元組對應。
⑺ 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硬碟是多少個G
目前單塊硬碟可以買到的是4TB的硬碟!!!但是!!請往下看:
希捷公司近日宣布,當前正在研發的HAMR熱輔助磁記錄已經達到了1Tb每平方英寸的新記錄,比現在每平方英寸620Gb的水平提升了將近55%。利用1Tb每平方英寸的記錄密度,可以製造出6TB的台式機硬碟,以及2TB的筆記本硬碟。未來,隨著技術的成熟還可以進一步推出10~20TB的筆記本硬碟以及30~60TB的台式機硬碟。
希捷認為,和固態硬碟的快速增長相比,傳統硬碟產業受制於技術因素,在接下來的十年發展會放緩,但是HAMR等技術的產生,新的產品在容量和價格上可以繼續保持傳統硬碟價格方面的優勢。
-----------------------------------
僅供參考!!!!!!!!!!!!!!!!!!
⑻ 未來台式硬碟會越來越小嗎
台式硬碟未來的發展方向肯定是高容量和小體積,目前7寸的SSD硬碟已經普及,未來在速度和體積上超越SSD固態硬碟的新存儲技術必然會出現,到時不僅是電腦硬碟,整個電腦機箱的體積都有可能只和手機一樣大,而顯示器、鍵鼠等外設則不會向小的方面發展。
⑼ 硬碟容量的發展趨勢T級別以後是什麼
文件格式沒變化前。傳統硬碟原理沒變化前。T級別起碼還要維持3年以上。如果固態硬碟大降,那麼將維持的更久。
⑽ 電腦的硬碟一般選擇多大的
現在的的人們在購買電腦的時候,都要購買電腦硬碟,電腦硬碟對於台式電腦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零件,它是電腦存儲東西地方,電腦的任何文件都要放在電腦硬碟當中,那麼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的呢,電腦硬碟怎樣選購,那麼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吧。
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
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呢,這主要是要看個人需求,如果你是為了玩游戲的話,那麼建議你買大一點的硬碟,至少1T容量的硬碟起步,如果你還要裝大量高清電影和大型游戲的話,選擇2T大小也是可以的,如果你不怎麼玩大型游戲的話,選擇一般的500GB也是可以的,目前市面上最佳的搭配是1T機械硬碟+128G的固態硬碟,可以吧系統和常用的文件裝到固態硬碟之中,這樣運行也會比較快。
電腦硬碟怎樣選購
一、關於硬碟品牌
目前市面上的台式電腦所用的機械硬碟主要分為希捷與西部2大品牌,其他的硬碟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被這2家公司所收購,這2家公司生產的硬碟目前佔用很大的市場,質量還不錯,是值得信賴的電腦品牌。
二、關於容量
今現在市面上的機械硬碟容量都比較大,至少500G起步,比起固態硬碟,在機械硬碟在存儲上擁有巨大優勢。大多數的人們選擇500G、1TB比較多,與此同時2TB大容量現在也慢慢開始流行了起來。通常情況500GB的硬碟就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但是1TB的硬碟性價比更高,只比500G貴50雲左右,因此現在也更多人選擇1TB大小的硬碟。
三、關於介面
硬碟介面主要分為IDE、SATA兩種。然而IDE介面傳輸緩慢,已漸漸被淘汰,目前市SATA介面為主流,主要分為SATA2.0和SATA3.0,SATA2.0傳輸速度為300M/s ,SATA3.0傳輸速度為600M/s,因此SATA3.0傳輸速度更快,我們在選擇硬碟時,要優先選擇。
四、關於硬碟轉數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頭盤組建內的磁碟每分鍾旋轉的次數,硬碟轉速越高,硬碟的讀取速度也越快,通常電腦的硬碟轉速5400轉/min、7200轉/min、10000/min轉等規格,目前7200轉/M是市場的主流,也是我們大部分人選擇的硬碟轉速。
五、關於緩存
通常情況硬碟的緩存容量越大,硬碟的壽命也就越長,因此我們在購買硬碟時需購買越大緩存的硬碟,目前台式電腦硬碟主流緩存為64MB,我們在挑選時要看下硬碟的緩存是否達到這個標准。
小編總結:以上就是小編關於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以及怎樣選購的相關介紹,硬碟是台式電腦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零件,它的性能決定著我們電腦程序的運行速度,因此我們在選購時需認真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