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硬碟 顯卡 光碟機 的外接電源都是什麼樣的介面 什麼D型L型
硬碟和光碟機的介面都是一樣的,有IDE介面和SATA介面顯卡的介面有兩種:一個是老式的AGP介面;還有一種是目前最流行的PCI介面你上面所提到的顯卡是PCI介面,那個所謂六針電源其實是一個6伏特的供電。是顯卡的獨立供電。這種顯卡比那種不需要獨立供電的顯卡在效果和性能上更好
2. 為什麼我的電腦SSD介面只有6個針腳,這能加裝M2的固態硬碟嗎
你拍的部位不是加裝m2型號SSD的部位,建議先姿輪族看能不跡弊能找到對應的位置。一般是把SSD平放進去桐埋的,沒有的話就裝不了m2。
m2
3. 6針移動硬碟電源如何用在圓頭移動硬碟盒
有電源介面的移動硬碟盒,體積都較大,同樣功耗也大,需要外置電源為它供電。移動硬碟盒有無電源介面的原因如下:
1、移動硬碟使用USB介面與電腦通訊。凡是功耗小於 P = 5V X 500mA = 2.5W 規格的移動硬碟設備,直接由電腦的USB口供電,都不需要外接電源供電。如2.5」的移動硬碟盒(實際內裝筆記本機械硬碟)。
2、原因,電腦的USB2.0標准介面(黑色塑芯)最大供電能力,即為上面的2.5W。超過此功率的移動硬碟,插在鍵慶USB2.0介面上,不能工作,甚至會將主板上USB介面供電保護器件過流熔斷。如果硬要插,即便保護器件不斷路,它也會紅燈亂閃,盤體發出「噠噠噠 」的痛苦呻吟,故障示警。
3、有些大容量的移動硬碟盒,內部使用台式電腦的3.5」機械硬碟。其功耗就稿敏握在10W或以上了,USB2.0介面供電能力拿辯不能滿足其需求,只好採用外置電源供電方式。
4、有人說USB3.0標准介面(藍色塑芯)支持2A電流,可支持功耗小於10W的移動硬碟。但很遺憾,至今還沒看到不帶電源介面的 3.5」移動硬碟盒產品。
4. 如何裝第二個硬碟
怎麼在電腦中安裝第二個硬碟
買了硬碟直接接到電腦上面去。開機。會提示你有新磁碟的。裝好驅動後,你到設備管理器中---磁碟管理----會看到一個沒有分過區的磁碟,,對著它點右鍵新建。---按提示操作下去就可以了。。
台式電腦如何裝第二個硬碟
台式機主板一般都有多個硬碟介面。
先把硬碟在機箱里固定好,把數據線一頭畝余接主板,一頭接硬碟。
把電源線也插上。
開機進系統,進磁碟管理器,對新硬碟進行分區和格式化。
完成後就可以使用了。
電腦怎麼裝兩個硬碟 55分
一、安裝前的注意事項
安裝雙硬碟之前首先要查看電腦內部的基本情況,如是否還有安裝第二個硬碟的空間,數據線有沒有空餘的介面,電腦電源功率是否能夠支持兩塊硬碟的穩定運行等。這些條件對於安裝雙硬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二、跳線設置
接下來是設置兩個硬碟的跳線,一個設為主盤(Master Device),另一個設置為從盤(Slave Device)。這里有一個問題大家要弄清楚,就是究竟哪個硬碟設置為主盤更合理,許多朋友認為要將容量更高的硬碟設為主盤,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性能更好的硬碟設為主盤。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本來有一塊希捷酷魚Ⅱ20GB硬碟(7200轉),後來又添置了一塊60GB的希捷U6硬碟(5400轉),那麼你就應該把酷魚Ⅱ 20GB設為主盤,因為它的速度更快一些。 (具體看硬碟的說明書或從網上找硬碟型號資料,最好將跑的快的設為主盤),
三、設置CMOS
開機時按DEL(多數電腦按此鍵,要看主板說明書),進入CMOS設置,進入第一個選項,找到剛才你要設置的主盤(Master為主盤/Slave為從盤),選擇後退出保存重啟計算機即可.
電腦裝兩個硬碟,怎麼操作?
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硬碟,BIOS里不用設置。只要注意主板上每個硬碟接線位置就行了
現在硬碟都是這種SATA介面的,主硬碟信號線要粗晌插SATA 0或1介面上,其他要加的硬碟只要插在主硬碟後的介面就可以,只要插上了主板會自動去找硬碟不需要設置。
一台主機怎樣裝兩個硬碟?怎麼設置?
首先你要確認一下你的電源是不是夠大,再就是看一下你的主板支不支持,就是那個現在硬碟插在功板上的那個地方有沒有相同的另一個,如果有就可以了,然後你拿硬碟,當然你新買的硬碟裡面有那個介面線的,照著以前那個硬碟一樣接上去,然後在CMOS里有設設置迅凳滾的,你看一下,你要設置成SATA1的,就是你原來的那個裝有系統的硬碟,這樣才能啟動電腦,不然的可能無法進入系統或者會藍屏,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腦裝兩個硬碟怎麼設置主盤從盤,如何設置。
如果是串口硬碟(小口),插在主板第一個口上的是主盤,如果是老的硬碟,按盤背面的提示跳線,一般是帽插在主盤上
電腦怎麼裝第二塊硬碟要裝新系統的
1、重新安裝操作系統。2、將舊硬碟連接到電腦,在bios中將新硬碟設置為啟動,或將舊硬碟設置為從屬(slave),或將舊硬碟連接在第2硬碟埠。
3、拷貝後的舊硬碟至少應進行低級格式化後再丟棄,以免別人將你的數據恢復,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最好還是保留,作為一個平時不連接的備份存儲盤。也可以淘寶網上買一個USB移動硬碟盒,作為移動硬碟用。
怎樣在一台電腦安裝兩個硬碟
從盤裡面是有系統沒影響的,你只要安裝2個硬碟成功後就直接刪除從盤系統就OK了,但以後從盤就不能用做系統盤了,從盤就算有系統也不會影響主盤啟動的.跳線就是硬碟上的一個卡子,在硬碟的介面處可以看見,卡在不同的地方用來實現主盤和從盤的區分,每個硬碟的卡的位置不一樣,不過上面都有詳細說明,我實在不知道怎麼用白話來和你說了...你看你的硬碟上有說明,MASTER是主盤,SLAVE是從。按照它的說明把那個小塑料帽插到相應的位置就可以了!
然後用兩個頭的數據線接到電腦的IDE介面上.安裝操作系統的設置成主盤!
一般數據線 上也有主從之分!
在裝雙硬碟前, 首先應確定機箱中是否還有裝第二硬碟的位置,若只有餘5寸
槽的位置,則需要先准備一固定架。另外還要確定一下電源插頭、功率是否足夠。
在一條排線上裝兩個硬碟時,應將兩塊硬碟按自己的意願分別設置成主盤和從盤,
這樣安裝後才能正常使用。主、從盤的設置可按以下兩種方法進行。
1.由硬碟跳線器設置
所有的ide設備包括硬碟都使用一組跳線來確定安裝後的主、 從狀態。硬碟跳
線器大多設置在電源聯接座和數據線聯接插座之間的地方(也有設在電路板上的),
通常由3組(6或7)針或4組(8或9)針再加一個或兩個跳線帽組成。另外在硬碟正面或
反面一定還印有主盤(master)、從盤(slave)以及由電纜選擇(cableselect)的跳線
安裝雙硬碟要注意的問題:
1、 在新增或升級硬碟時,盡量優先選擇品牌相同的硬碟。因為不同品牌硬碟
在同一條硬碟線上使用可能會出現兼容問題。如果電腦啟動時檢測不到或只檢測出
一塊硬碟的情況時,在確認兩塊硬碟跳線設置都沒有錯誤前提下可先斷開原使用的
硬碟再重新開機,如果這時電腦能檢測出新加硬碟,那麼就是兩塊硬碟兼容有問題。
解決方法是將新硬碟放在第二硬碟線上使用。如果必須使用同一硬碟線,那麼就將
兩塊硬碟的主、從關系對換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碟與光碟機等設備一起接在第二硬碟線上時,要注意光碟機等
設備的主、從盤設置不與新加硬碟相沖突,否則也會出現主板檢測不到新增硬碟
如何安裝第二塊硬碟?
把硬碟固定在機箱上,然後接好電源線數據線就可以了!不用作設置
開機操作系統就可以識別出硬碟了!
電源線需要有富裕的介面,SATA找能接福的口就行!
怎麼裝兩個硬碟 最好說的越簡單越好
硬碟,如果是SATA硬碟,只要把線接好就行,將運行的比較快的硬碟接在SATA1口,然後裝系統就是了,不過最好是先插著SATA1盤,裝好系統好再插第二個硬碟,以免混亂。如果是IDE盤的話,你是准備一條IDE線裝兩個盤還是一條線裝一個??一條線上有兩個IDE設備的話,是要設主從的,找到IDE介面旁邊的一個小跳線,一般有六個針,在硬碟的標簽上有主從設置跳線的說明,MASTA指的是主盤,SLAVE指的是從盤(單詞好像是這樣吧,記不清了,呵呵)。主盤也就是本IDE線上的第一設備,如貳這條線上有兩個硬碟,便會從主盤啟動,所以系統要裝在主盤上,像上面一樣,最好是裝完系統後再插上從盤,免得混亂!
5. 機箱電源沒有顯卡的6針電源
解決方法如下:
藉助4D轉6PIN的電源轉接,把6針的插顯卡上,4D形的插機箱電源對應的介面的。
要是機箱電源上轉4D形的接介面也沒有答畢,只有那種插硬碟的SATA介面的話,這就只有藉助SATA轉6針的電源轉接線實現獨立顯卡和機箱電源的連接了。
要是機箱電源是很老很落後的那種,根本利用各咱轉接線無法實現顯卡與機箱電源的連接,那就只有一個辦法了,就是換個更好的正品行貨電源。因為現在的行姿舉配貨電源不跡指但功率足,不虛標,介面也很多,很多大功電源根本不用轉接線,就可以直插顯卡用的了。
6. 硬碟介面旁邊6針口什麼
硬碟表面的標簽上有說明,是用來設置硬碟的主、從模式的。
主、從模式是說,在一根硬碟數據線上接兩個硬碟,那麼一個要設置為主盤,另一個要設置為從盤,才能正確識別兩個硬碟。
也可以設置為自動模式,由主板自動判斷誰主誰次。
7. sata介面硬碟電源線有幾針
SATA介面標準的電源供電部分共有15根電纜,所以介面上為15針。電源分別提供3.3V,5V,12V電壓輸入。
串口硬碟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知名。相對於並行ATA來說,就具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
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復雜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目前最新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將達到300MB/s,最終SATA將實現600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
SATA II的關鍵技術就是3Gbps的外部傳輸率和NCQ技術。NCQ技術可以對硬碟的指令執行順序進行優化,避免像傳統硬碟那樣機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後順序移動磁頭讀寫硬碟的不同位置,與此相反,它會在接收命令後對其進行排序,排序後的磁頭將以高效率的順序進行定址,從而避免磁頭反復移動帶來的損耗,延長硬碟壽命。另外並非所有的SATA硬碟都可以使用NCQ技術,除了硬碟本身要支持 NCQ之外,也要求主板晶元組的SATA控制器支持NCQ。
8. 1394介面是什麼介面請簡要介紹一下
編輯詞條1394介面
1995年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制定了IEEE1394標准,它是一個串列介面,但它能像並聯SCSI介面一樣提供同樣的服務,而其成本低廉。它的特點是傳輸速度快,現在確定為400Mb/s,以後可望提高到800Mb/s、1.6Gb/s、3.2Gb/s。所以傳送數字圖像信號也不會有問題。用電纜傳送的距離現在是4.5m,進一步要擴展到50m。目前,在實際應用中,當使用IEEE 1394電纜時,其傳輸距離可以達到30m;而在使用NEC研發的多模光纖適配器時,使用多模光纖的傳輸距離可達500m。在2000年春季正式通過的IEEE 1394-2000中,最大數據傳輸速率可達到1.6Gb/s,相鄰設備之間連接電茄顫纜的最大長度可擴展到100m。
IEEE1394的前身是1986年由蘋果電腦(Apple)公司起草的。蘋果公司稱之為火線(FireWire)並注冊為其商標。而Sony公司稱之為i.Link。德州儀器公司則稱之為Lynx。實際上,上述商標名稱都是指同一種技術,即IEEE1394。
FireWire完成於1987年,1995年被IEEE定為IEEE1394-1995技術規范,在制定這個串列介面標准之前,IEEE已經制定了1393個標准,因此將1394這個序號給了它,其全稱為IEEE1394,衡衡簡稱1394。因為在IEEE1394-1995中還有一些模糊的定義,後來又出了一份補充文件P1394a,用以澄清疑點、更正錯誤並添加了一些功能。除此之外,還通過P1394b討論增加新功能的介面標准。作為一個工作組標准,P1394b是一個高傳輸率與長距離版本的IEEE1394,它的單信道帶寬為800Mb/s。在這一方案中,一個重要的特性是,在不同的傳輸距離與傳輸速率下可以使用不同的傳輸媒介。
網路設備經數字介面進行信號交換。當連接多台機器時,由於存在音頻、視頻、控制等各種各樣的信號,所以介面的信息傳輸方式、傳輸速度、傳輸容量、可帶機器的數量、可接電纜的長度等,是要考慮的主要方面。現在世界上雖然有IEEE1394、通用串列匯流排(USB)等多種數字介面,但用上述標准衡量,最受重視的是IEEE1394。
IEEE1394作為一個工業標準的高速串列匯流排,已廣泛應用於數字攝像機、數字照相機、電視機頂盒、家庭游戲機、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更新一代的產品如DVD、硬碟錄像機等也將使用IEEE1394。其在數字視音頻消費市場的廣泛應用,為家用市場甚至專業市場開辟了全數字化拍攝到製作環境。IEEE1394介面已經在一些廠家的攝錄機中使用,如Sony 推出的DVCAM系列攝錄設備,松下公司推出的DVCPRO25系列設備。其它廠家也相應推出各自的攝像機產品,將1394介面的應用推向新的高度。
IEEE1394介面的物理特質
IEEE1394是串列的數字介面,也許有人會認為為什麼不採用像IDE或PCI這樣的並行匯流排呢?因為更多的導線將提供更大的帶寬。其實,並行埠非常復雜,相對於串列匯流排來說需要更多的軟體控制,而且系統開銷也很大。因此,並行介面不一定能夠提供更快的傳輸速率。此外,價格也是一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控制軟體和連接導線都會增加技術的實現成本。而且並行導線容易產生信號干擾,解決這一問題同樣也需要增加費用。相對於並行匯流排,串列匯流排的另外一個優勢就是節省空間。串聯線體積更小,使用更加方便。
IEEE1394介面有6針和4針兩種類型。6角形的介面為6針,小型四角形介面則為4針。最早蘋果公司開發的IEEE1394介面是6針的,後來,SONY公司看中了它數據傳輸速率快的特點,將早期的6針介面進行改良,重新設計成為現在大家所常見的4針介面,並且命名為iLINK。這種連接器如果要與標準的6導線線纜連接的話,需要使用轉換器。
兩種介面的區別在於能否通過連線向所連接的設備供電。6針介面中有4針是用於傳輸數據的信號線,另外2針是向所連接的設備供電的電源線。由於1394是一串列匯流排,數據從一台設備傳至另一台時,若某一設備電顫攔敗源突然關斷或出現故障,將破壞整個數據通路。電纜中傳送電源將使每台設備的連接器電路工作,採用一對線傳送電源的設計,不管設備狀態如何,其傳送信號的連續性都能得到保證,這對串列信號是非常重要的。而對於低電源設備,電纜中傳送電源可以滿足所有的電源需求,因而無需配備外接電源連接器。這就是傳送電源的優點。
傳送電源的兩根線,它們之間的電壓一般為8~40V,最大電流1.5A,供應物理層電源。為提供電隔離,常使用變壓器或電容耦合。變壓器耦合提供500V電壓,成本低;電容耦合提供60V電位差隔離。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要傳送電源。以Sony公司為代表推出的數字攝錄一體機中就採用第二種介面設計,所使用的電纜比第一種更細。介面為4芯,即只有雙絞線,不含有電源。4針介面由於省去了2根電源線,因此只剩4根信號線。
在應用方面,一般來講,受配置介面的空間等因素的限制,6針的介面,主要用於普通的台式電腦。時下很多主板都整合了這種介面,特別是Apple電腦,統統採用的這種介面;在筆記本電腦和一體機等電腦中則大多採用4針。另外,在數碼攝像機等產品和家電中,採用4針的情況也比較常見。4針介面從外觀上就顯得要比6針的小很多,與6針的介面相比,4針的介面沒有提供電源引腳,所以無法供電,但優勢也很明顯:就是小!特別是近一段時間,筆記本電腦和DV都在朝著小型化和超薄化發展,像SONY近期上市的IP系列數碼攝像機,機身小巧,整合度高,在這樣的機器上如果採用6針的介面,則顯得非常笨拙。
另外,DV的1394介面主要用於傳輸影像數據,所以也無需供電。但是如果您是添加外置硬碟,6針的1394端子就非常必要了,首先是外置硬碟體積比較寬大,所以也就不計較介面大小。其次,外置硬碟運行時需要供電,並且需要有非常高速的傳輸速率,此時帶供電的6針1394介面就非常必要了。在這方面,Apple的iPOD就比較有代表性,其一方面通過1394介面傳輸文件,另一方面其也通過FireWire線纜進行自動充電。雖然IEEE-1394可以通過串聯線為接駁設備供電,但是對於各種連接設備來說只靠連接線供電還是遠遠不夠的。例如,像硬碟這種對於電量要求較高的設備就很難從所接入的設備中得到充足的電力供應。以Evergreen推出的HotDrive為例,該硬碟如果與PC連接的話,不需要任何的外部電源供應;但是如果與筆記本電腦連接的話,就需要使用一個外接電源。
綜上所述,這兩種IEEE1394介面可謂是各有千秋,所以也無法說誰比誰更好。不過說到這里,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小問題,目前市面上不僅有四針對四針、六針對六針的傳輸線纜,也有六針轉四針的傳輸線纜。但是由於IEEE1394介面的傳輸速率很快,以致其連接線纜對屏蔽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市面上見到的IEEE1394線都不長,大概最長的也就是3米多一些。
9. 請問,如圖的6針雙排介面是什麼,sataUSB
其實是SATA的,但是西數為了防止拆賣硬碟把它做成了這樣
如果凳游攔你自己動手能力不錯,可以用機箱磨配上連接開機鍵和主板的那種線,自棗胡己把它轉成SATA
具體可以搜索 西數 移動硬碟 轉SATA
10. 機械硬碟6pin介面插哪裡
直接打開機箱插入硬碟數據線電源線即可。
機械硬碟一般插在主板的SATA介面處,它的速度為6Gbps,與一般的固態硬碟使用的介面一樣,是比較常見的介面。
電腦機箱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分為商用主板和工業主板兩種;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主板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指15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