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硬碟分幾種有什麼區別
硬碟三大種類固態硬碟、混合硬碟、傳統硬碟。固態硬碟讀寫速度快;防震抗摔性。混合硬碟應用中的數據存儲與恢復更快。傳統硬碟最基本的電腦存儲器,我們電腦中常說的電腦硬碟。
㈡ 硬碟分為那幾類
按照介面類型分,這是通常的分類方法:
1、IDE硬碟,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硬碟,所有操作系統都默認支持,通常的PC主板上有2個IDE介面,每個介面可以接2個IDE硬碟。目前的技術支持的最大傳輸率為133M/S
2、 SATA是Serial ATA的縮寫,即串列ATA。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得名。S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與並行ATA相比,SATA具有比較大的優勢。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可以在較少的位寬下使用較高的工作頻率來提高數據傳輸的帶寬。Serial ATA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復雜性。其次, 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ec,這比目前最塊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
3、 SCSI硬碟,SCSI是小型計算機的介面技術,後來移植到PC機上,SCSI介面的特點是支持的設備類型眾多,不光是硬碟,還支持光碟機、列印機、掃描儀、讀卡器、磁帶機等等。且SCSI介面擴充能力強大,每個SCSI介面可以接入15個設備。SCSI介面有自己的獨立晶元,其讀寫數據不需要經過 CPU,佔用CPU資源很少,所以速度非IDE、SATA可以比擬的。目前最快的SCSI硬碟傳輸速率為320M/S,硬碟轉速為15000轉。SCSI 硬碟多用於伺服器和專業工作站,其價格高比IDE和SATA硬碟高很多。
所有操作系統安裝SCSI硬碟都需要驅動程序,尤其是除Windows2000/XP/2003之外的系統,安裝SCSI硬碟尤為復雜。
按照碟片尺寸來分:
1、5吋盤,目前已經基本見不到了,前幾年有一款昆騰(被邁拓收購的一家公司)的「大腳」硬碟就是5吋的,其外形尺寸較大,目前已經被淘汰了。
2、3.5吋盤,目前大多PC機使用的硬碟,包括IDE、SATA、SCSI等各種介面,是台式機的主流硬碟尺寸。
3、2.5吋盤,即筆記本硬碟,市面上的移動硬碟都是這種硬碟,其體積小巧,但轉速比台式機硬碟低,IDE/SATA硬碟轉速通常為5400轉、7200轉等,而筆記本硬碟轉速通常為4400轉,主要是為了減少發熱,所以筆記本硬碟的傳輸速率比台式機硬碟要低一些。筆記本硬碟沒有SCSI介面的。
㈢ 硬碟類型為哪幾種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儲存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那麼硬碟類型為哪幾種?
1、 固態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儲存;
2、 機械硬碟(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儲存;
3、 混合硬碟(HHD),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
關於硬碟類型為哪幾種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
㈣ 電腦硬碟都有什麼類型的
一、按大類型來分,分為固態硬碟(SSD)和機械硬碟(HDD)。SDD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的,而HDD 是採用磁性碟片進行存儲;
二、按介面分:1.ATA; 2.IDE; 3.SATA ; 4.SCSI; 5.光纖通道;6.SAS介面;
三、按生產廠商分:希捷、西部數據、三星、東芝、日立
四、按大小分:
1、3.5英寸台式機硬碟,廣泛應用於各種台式計算機;
2、2.5英寸筆記本硬碟,廣泛應用於各種筆記本、桌面一體機、攜帶型播放設備等;
3、1.5英寸移動硬碟,應用於超薄筆記本、移動硬碟和攜帶型硬碟播放器;
㈤ 硬碟有幾種類型
三種。
硬碟基本可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儲存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固態硬碟內部由電子存儲晶元控制單元、存儲單元組成,讀寫數據的過程中不存在任何機械運動。優點是數據讀寫速度快、抗震性強、功耗小、無噪音、重量輕;缺點是存儲容量小、價格高、數據丟失後不可恢復。
機械硬碟是最常見、最廣泛的一種計算機存儲設備,由磁碟、磁頭、磁頭控制器、磁碟馬達、串列介面等機械硬體組成。優點是存儲空間大、技術成熟、價格低、可以多次復寫、使用壽命長,誤操作所刪除的數沒肢據可恢復;缺點是讀寫速度較或拍慢、功耗大、發熱量大、有噪音、抗震性能差。
混合硬碟是一種新型硬碟,既可以像固態硬碟一樣迅速讀寫,也可以像機衫察羨械硬碟一樣存儲海量數據。優點是既高速快捷又價格低廉;缺點是結構復雜,不實用。
㈥ 伺服器硬碟分類有哪些
伺服器硬碟按照介面分類可分為以下幾種,目前基本採用的是希捷企業級機械硬碟作為伺服器專用的存儲硬碟:
1、SAS 該盤分為兩種協議,即SAS1.0及SAS 2.0介面,SAS1.0介面傳輸帶寬為3.0GB/s轉速有7.2kr 10kr 15kr。該盤現已被SAS2.0介面盤取代,該盤尺寸有2.5寸及3.5寸兩種。
SAS2.0介面傳輸帶寬為6.0GB/s轉速有10kr 15kr,常見容量為73.6G 146G 300G 600G 900G。常見轉速:15000轉/分
2、SCSi傳統伺服器老傳輸介面,轉速為10kr 15kr。但是由於受到線纜及其陣列卡和傳輸協議的限制,該碟片有固定的插法,例如要順著末端介面開始插塊硬碟,沒有插硬碟的地方要插硬碟終結器等。該盤現已經完全停止發售。
㈦ 硬碟分為哪幾種
一般的硬碟分串口和並口兩種。
並口是早期的硬碟了,現在大部分都是串口的了。
串口的傳輸速度要比並口的塊!
硬碟是一種採用磁介質的數據存儲設備,數據存儲在密封於潔凈的硬碟驅動器內腔的若干個磁碟片上。這些碟片一般是在以鋁為主要成分的片基表面塗上磁性介質所形成,在磁碟片的每一面上,以轉動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的若干個同心圓就被劃分成磁軌(track),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sector),數據就按扇區存放在硬碟上。在每一面上都相應地有一個讀寫磁頭(head),所以不同磁頭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軌就構成了所謂的柱面(cylinder)。傳統的硬碟讀寫都是以柱面、磁頭、扇區為定址方式的(CHS定址)。
㈧ 筆記本硬碟有幾種類型
筆記本的硬碟有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 )、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三種類型,其中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
1、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因為台灣英語里把固體電容稱之為Solid而得名。SSD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
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笑帆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諸多領域。
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雖然成本較高,但也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
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侍伏、PCI-E介面、NGFF介面、CFast介面和SFF-8639介面。
2、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運動,加上碟片每分鍾幾千轉的高速旋轉,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信息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信息可以通過相反的方式讀取。
3、混合硬碟
混合硬碟是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除了機械硬碟必備的碟片、馬達、磁頭等等,還內置了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這顆顆粒將用戶經常訪問的數據進行儲存,可以達到如SSD(就是固態硬碟)效果的讀取性能 。
固態混合硬碟是把磁性硬碟和碰談雹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原理和微軟Windows 7和Windows 8操作系統上的「Ready Boost」功能相似,兩者都是通過增加高速快閃記憶體來進行資料預讀取(Prefetch),以減少從硬碟讀取資料的次數,從而提高性能。
不同的是;混合硬碟將快閃記憶體模塊直接整合到硬碟上,對比一下,就會發現新一代的混合硬碟不僅能提供更佳的性能,還可減少硬碟的讀寫次數,從而使硬碟耗電量降低,特別是使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續航能力提高。
(8)硬碟片分類擴展閱讀
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同時工作溫度很寬,擴展溫度的電子硬碟可工作在-45℃~+85℃。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機械硬碟較傳統,使用功耗相比於固態硬碟較高,重量較重,發熱量較高,散熱較慢,同時價格比固態硬碟略低。而混合硬碟的筆記本是雙硬碟,其中小容量的固態硬碟,大多數為128GB或256GB容量的作系統盤,用於休眠和文件高級緩存;另一塊大容量的機械硬碟用於保存大量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