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筆記本電腦固態硬碟一般多大
筆記本固態硬碟的大小有128G、256G、512G等。通常使用的是128GB的固態硬碟。
筆記本使用固態硬碟的好處
1.速度快。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機械結構,因而系統能夠在低於1ms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而且,固態硬碟也不存在機械硬碟的尋道問題。
2.耐用防震。全部採用了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3.無噪音。SSD固態硬碟工作時非常安靜,沒有任何噪音產生。得益於無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元較小的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SSD固態硬碟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噪音值為0分貝。
4.重量輕。SSD固態硬碟比常規1.8英寸硬碟重量輕20-30克,可千萬別小看這些重量,在筆記本電腦、衛星定位儀等隨身移動產品上,更小的重量有利於便攜。此外,重量的減輕也使得筆記本搭載多塊SSD固態硬碟成為可能。
5.功耗小。續航時間長SSD待機時功耗僅為0.5W,讀寫時<2W,續航時間比傳統硬碟延長了36℅。
㈡ 電腦多大固態硬碟夠用
看具體用途。
如果是普通家用,一般240G固態硬碟就夠用,如果有照片等可以放在機械硬碟上。
如果玩大型游戲,建議至少480G,現在有些游戲需要比較大的硬碟容量,比如大鏢客2,需要至少150G硬碟。
㈢ 筆記本裝固態硬碟多大容量好
通常使用的是128GB的固態硬碟。
筆記本電腦選購固態硬碟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購。
情況如下:
1、存儲大量文件,單個文件(含壓縮包)超過60GB。
2、只做系統啟動盤或存儲少量文件,單個文件容量不超過20GB。
第一種情況的話,至少要選擇240GB固態硬碟或256GB固態硬碟。
因為Windows操作系統將會占據大約20GB的硬碟空間,硬碟剩餘可用空間大約是203GB(240GB固態硬碟)或218GB(256GB固態硬碟),完全能容納單個60GB容量文件(壓縮包和解壓文件可同時存在於同一個目錄下)。
第二種情況的話,可以選擇60GB或64GB固態硬碟。因為除去Windows系統占據的20GB空間,剩餘容量完全能容納單個20GB容量文件。
(3)固態硬碟要多大的擴展閱讀:
筆記本使用固態硬碟的好處:
1.速度快。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機械結構,因而系統能夠在低於1ms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而且,固態硬碟也不存在機械硬碟的尋道問題。
2.耐用防震。全部採用了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3.無噪音。SSD固態硬碟工作時非常安靜,沒有任何噪音產生。得益於無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元較小的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SSD固態硬碟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噪音值為0分貝。
㈣ 固態硬碟多大合適
固態硬碟容量越大越好,容量越大,其壽命相對越長,通常選購240G以上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存儲原理是,只有當所有標記為擦除狀態的空白快閃記憶體晶元空間,挨個順序把可用存儲器空間都寫滿後,才會掉過頭來,把所有刪除的文件佔用的空間全部擦除,標識為空白可寫操作空間,才能繼續寫入文件,重新從最開始的空閑可寫入操作的空白空間,開始存儲數據,這樣一次循環,就是存儲器一次使用壽命。
硬碟使用中,文件需要佔用存儲空間,當固態剩餘空間很少時候,這樣一次擦除周期的時間就會很短,當固態硬碟反復不斷的重復擦寫剩餘空間這一段快閃記憶體晶元,很快這部分快閃記憶體就會達到快閃記憶體晶元的擦寫次數上限,也就是說達到固態硬碟使用壽命上限。
而硬碟容量大,分區的空間相對多一些,固態剩餘空間大一些,這樣固態完成寫入一次壽命時間長一些,可以延長固態硬碟壽命,所以,選擇容量較大的固態硬碟,會好一些,
㈤ 固態硬碟最小多大合適
128G以上的比較合適。
有一個基本的概念需要了解一下,那就是固態硬碟,越大,速度越快,特別是寫入速度。往往是容量翻倍,速度翻倍。
32G的固態盤,處於速度最低的那個層次,比最新的高速硬碟快不了多少。而有的盤,比如金士頓,頃敏兄速度似乎就與容量無關。因為sandforce晶元的,無論60還是128,速度標稱都很高,幾乎都一樣。這就是我說的那種,使用的時間越長,速度會變得越慢,而且它的標稱的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只是測試上有優勢,實際使用上遠遠達不到。不推薦。
所以,選固態盤,底線是60或64,不能再低了;性價比最好的是128。追求高速度就要256以上的。
拓展資料:
固態盤的優點:
1、讀寫速度快:
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固態硬碟廠商大多會宣稱自家的固態硬碟持續讀寫速度超過了500MB/s!固態硬碟的快絕不僅僅體現在持續讀寫上,隨機讀寫速度快才是固態硬碟的終拿灶極奧義,這最直接體現在絕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與之相關的還有極低的存取時間,最常見的7200轉機械硬碟的尋道時間一般為12-14毫秒,而固態硬碟可以輕易達到0.1毫秒甚至更低。
2、防震抗摔性:
傳統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傳統硬碟,固態硬碟佔有絕對優勢。
3、低功耗:
固態硬碟的功耗上要低於傳統硬碟。無噪音: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雀襲由於固態硬碟採用無機械部件的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
㈥ 固態硬碟買多大的好
問題一:固態硬碟最小多大合適 SSD的容量最少至少要裝的下一個操作系統 64G 是起步了
最大看你預算了 當然是越正吵如大越好 128G的性價最好
128G 600左右
256G 2000左右
500G 4000左右 很直觀的差別了 (以三星為例 不同牌子之間不好比較)
根據自己口袋選擇
分區的話 固態硬碟系統區 建議50G 左右
我自己分的40G當系統盤 裝了個WIN7 再裝了點日常使用的軟體 就只剩9G了
然後剩下的就是程序區了 至於多大就看你碰薯買多大的固態盤了
問題二:SSD固態硬碟買多大最佳?很猶豫,不知道咋辦了!? 128不要分區,一個足夠。因為裝系統和常用軟體後剩不下多少,還必須保留15%左右的空間不用,讓SSD自我維護。
因此,128一個分區,正好。
PS我不知道,我玩PR,原來開軟體要3、40秒,現在5、6秒。我128的。如果是256會更快。
如果玩多個分區,考慮256吧。目前256是最佳容量。
問題三:固態硬碟買多大的好 其實64就行的、裝系統就夠個。多了也沒有用。
要加機械硬碟的『
問題四:固態硬碟用處大嗎,買多大合適,多少舉啟錢 固態硬碟的用處非常大,用了都不想用機械硬碟了。預算寬容的話就買512G以上的吧,預算一般的話就買256G的,預算緊的話,就買128G的。64G的勉強夠用。把所有的軟體都裝在固態硬碟上,把臨時文件夾裝在固態硬碟上。速度桿杠的。
問題五:固態硬碟多大合適 128以上的比較合適。
有一個基本的概念需要了解一下,那就是固態硬碟,越大,速度越快,特別是寫入速度。往往是容量翻倍,速度翻倍。
我給你拿數據說話。
我的M5S,128G的速度是:520 MB/sec (SATA 6Gb/s),200 MB/sec (SATA 6Gb/s)
256的速度是520 MB/sec (SATA 6Gb/s),390 MB/sec (SATA 6Gb/s)
看到了嗎?讀取速度是一樣的,寫入速度翻了一倍。
三星的也差不多。
所以,32G的固態盤,處於速度最低的那個層次,比最新的高速硬碟快不了多少。
而有的盤,比如金士頓,速度似乎就與容量無關。因為sandforce晶元的,無論60還是128,速度標稱都很高,幾乎都一樣。這就是我說的那種,使用的時間越長,速度會變得越慢,而且它的標稱的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只是測試上有優勢,實際使用上遠遠達不到。不推薦。
所以,選固態盤,底線是60或64,不能再低了;性價比最好的是128。追求高速度就要256以上的。
還有一條規則,固態盤一般要留下15%-25%左右的不使用的空間,才能使速度發揮到最佳。所以,你算一下,裝完系統再裝常用軟體,差不多30G就沒有了,還要裝一些大型游戲,還留25%……那麼,也就是128以上比較合適。
固盤,現在的技術也不算太成熟,許多都會隨著使用時間而越來越慢,包括金士頓、intel、sandisk等大品牌。比較好的克服這個缺點的是三星和浦科特、鎂光、ocz。三星和intel的兼容性要好一些。我自己用過浦科特的m5s和M6S的 128G,性價比很好。
問題六:固態硬碟分別是有多大G的。還有是多少錢 有32G 64G 128G 256G 等等,最高的據說有4T的,價錢就是大概1G10元,自己乘一下吧
如果不是專業需要,自己家用固態的沒啥用,就是啟動快,輸入塊,無噪音
但是不實用,寫入壽命有限,數據損壞後難以的恢復,而且要一直供著電否則數據就沒了
問題七:固態硬碟買什麼牌子的好一點?多大的容量性價比比較高一點?? 一、選購
固態盤,不能盲目看品牌。1要考慮性價比,2要考慮兼容性。
比如,內存最大的品牌金士頓的SSD就不好,因為它為了便宜,居然採用了SF的主控。業界公認,SF主控唯一的優點就是便宜,測試分數高還便宜!但實際的性能,基本上就是個垃圾,千萬不要買SF主控的,測試數據不真實,而且越用越慢。市場上大部分的低端品牌的SSD,那些標稱速度很快,價格還特別低的SSD,基本上都是SF主控。
目前,兼容性比較好的牌子,是intel和三星、金士頓、閃迪,如果是本本,要特別注意兼容性!如果拿不準是否兼容,推薦三星和Intel比較可靠。
在兼容性有保障的前提下,性價比和口碑最好的有以下幾款型號,我按價格由低到高排列:浦科特M6S、閃迪至尊高速系列、三星840EVO、鎂光M550。其中,三星的840EVO因為用的TLC,廣受業界懷疑,怕壽命不行,但有硬體網站做過毀滅性測試,絕對可以達到3000次/PE以上,超過了一般的MLC的SSD!三星不愧是快閃記憶體之王啊!
以上說的都是真實速度快,不止是測試數據。因為測試軟體有缺陷,所以有晶元廠家鑽了空子,用壓縮數據的方法獲得高的成績,但實際使用中效果不行。
我自己用的就是M5S和M6S。特別是M6S,128的只有400塊錢,性價比極高!而如果想追求速度,我認為M550是首選,128的550左右。
二、容量
推薦128以上。
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非SF主控的這些盤,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容量和速度有關,特別是寫入速度。常常是容量翻倍,寫入速度翻倍。
拿數據說話。
我的M5S,128G的速度是:520 MB/sec (SATA 6Gb/s),200 MB/sec (SATA 6Gb/s)
256的速度是520 MB/sec (SATA 6Gb/s),390 MB/sec (SATA 6Gb/s)
看到了嗎?讀取速度是一樣的,寫入速度翻了一倍。
三星的也差不多。
另外,固態盤一般要留出15%到25%左右的不分區的空間,給固態盤內部做Trim等優化用,速度和壽命能達到最佳。
128G的固態盤,拿出20G左右做保留,再拿出60G左右裝系統和常用軟體,剩下40G左右備用,正好夠用,也不必分區。
問題八:固態硬碟一般多大夠用 SSD的容量最少至少要裝的下一個操作系統 64G 是起步了
最大看你預算了 當然是越大越好 128G的性價最好
128G 600左右
256G 2000左右
500G 4000左右 很直觀的差別了 (以三星為例 不同牌子之間不好比較)
根據自己口袋選擇
分區的話 固態硬碟系統區 建議50G 左右
我自己分的40G當系統盤 裝了個WIN7 再裝了點日常使用的軟體 就只剩9G了
然後剩下的就是程序區了 至於多大就看你買多大的固態盤了
問題九:一般買電腦固態硬碟買多大的合適 我前兩天買了一個128GB的固態硬碟。然後老的機械盤放在光碟機位了。128GB我就裝一個系統和常用的軟體足夠了。其他的電影啥的資料放在以前的機械盤就好了。如果你只用固態盤這么一個盤的話至少要256GB。望採納
問題十:固態硬碟買多大的合適 這個要看個人需求的 多是120-256G左右吧 把系統和游戲放進去 最好再放一個機械硬碟 一個大型游戲一般都要幾G到十幾G 因為現在快閃記憶體顆粒供不應求和內存也有一起升價 加上固態硬碟壽命短 120G就要300+了 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1T的機械硬碟 個人推薦如果一定要購買就先購買比較小的或者等幾個月降價後再購買 256G就相當足夠了 買的時候還要注意硬碟的讀寫速度 再配一個機械硬碟就好了 到時候價格應該會在 兩個價格應該在600+近700左右
㈦ 固態硬碟分別都有多大的容量
固態硬碟的容量分別有:
8G、16G、32G、40G、50G、60G、64G、100G、120G、128G、160G、200G、240G、250G、256G、512G、1TB
㈧ 電腦固態硬碟都分為幾G,最大是幾G。
目前最大有2T,不建議買。因為固態硬碟的特點是安裝操作系統而不是存儲。系統有128足夠用了。其它的空間建議用機械硬碟配合。2T的固態硬碟的錢足夠買10T的機械硬碟了。在存儲上,沒什麼使用上的區別。
固態硬碟現在的技術最大是2TB,再在性能下降的厲害,成本也高。
OCZ RevoDrive Hybrid(RVDHY-FH-1T)
存儲容量:1TB
介面類型:PCI-E
數據傳輸率:讀出:910MB/s,寫入:810MB/s
4k隨機讀取速率:120000 IOPS(475MB/s)
外形尺寸:167.64*98.42*22.15mm
平均無故障時間:600000小時
(8)固態硬碟要多大的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其壽命短的所在。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寫入量。一款120G的固態硬碟,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
普通用戶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寫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個P/E能用20年,到那時候,固態硬碟早就被替換成更先進的設備了(在實際使用中,用戶更多的操作是隨機寫,而不是連續寫,所以在使用壽命內,出現壞道的機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