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故障分析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故障分析

發布時間: 2023-04-20 02:29:18

1. 電腦開機讀不到硬碟是怎麼回事

電腦開機讀取不到硬碟怎麼辦

電腦開機讀取不到硬碟的解決方法一:

1)硬碟數據線或電源線介面松動。

2)硬碟SATA介面標准高於主板介面標准。

3)硬碟數據線損壞(並口的更多見)。

4)硬碟電路板出現故障或硬碟分區表損壞。

解決方法:

關機針對可能因素給與解決

1)插緊數據線電源線。

2)換用標准相同的硬碟使用。

3)更換數據線。

4)修理硬碟電路板或修復分區表。

電腦開機讀取不到硬碟的解決方法二:

電腦硬碟故障分析:

開機檢測不到硬碟,有可能是數據線損壞,硬碟出現壞道、電源介面接觸不良或者電源供電不足所致。

電腦硬碟故障排除:

1、首先排除一根新的數據線,並把硬碟安裝好後重新啟動電腦,自檢時檢測到了硬碟,並能正常進入系統,但系統運行不久卻突然死機,並提示硬碟讀取錯誤。

2、重新啟動電腦,運行HDD Scan軟體進入主界面,然後單擊「Start」按鈕歲硬碟進行掃描。

3、掃描完成掃描結果會一圖例的形式顯示在界面右側,圖中表示硬碟不存在任何壞道。

4、重新啟動電腦故障依舊,此時懷疑電源D行插頭電壓不足,然後使用萬用表測試D行插頭的電源電壓。

5、首先測量黃線和黑線對應引腳之間的電壓,將萬用表的擋位調節到50V,然後將黑色表筆插入黑線即地線對應的引腳中,將紅色表筆插入對應的引腳中,此時測得電壓為+12V,表示黃線與地線之間的電壓正常。

6、測得紅線與黑線對應引腳之間的電壓。為了測量准確需要將萬用表的擋位調節到10V,然後將黑色表筆插入黑線對應的引腳中,將紅色表筆插入紅線對應的引腳中,此時測得電壓為+5V,表明紅線與地線之間的電壓正常。

7、綜上所述表明電源能夠正常供電。

8、將插在光碟機上的電源線與插在硬碟上的電源線互相調換,然後開機發現一切正常,但打開「我的電腦」窗口,發現光碟機盤符丟失,因此可以斷定原來插硬碟的電源線存在問題。

9、仔細觀察存在問題的電源線及其D型插頭,發現D行插頭的4根柱狀接頭富有一層黃色污垢,然後是用鑷子夾住蘸有酒精的脫脂棉球將這些黃色污垢去除。

10、再次將光碟機連接好,重新啟動電腦光碟機被順利檢測到,至此故障得到徹底的解決。

2. 移動硬碟常見問題解決和故障分析

移動硬碟常見問題解決和故障分析

最近有網友向我們反映一個關於移動硬碟的常見故障問題,「移動硬碟無法格式化」怎麼解決,具體問題如下,並附上了移動硬碟無法格式化的解決方法。

問題一:我原先買了一個雜牌的移動硬碟,前幾天檢查出壞道,我想格式化,結果顯示「Windows不能格式化」的信息。

解決方案:這個問題應該是由磁碟壞道引起的,用Windows自帶的分區工具無法解決。如果硬碟上沒有重要的數據,可以先用「效率源」等軟體屏蔽壞道,在格式化應該能成功。或者重新分區,把壞道跳過,不過這樣做會使硬碟的容量減小,如果硬碟還在保修期內,我建議你還是交給商家保修!

問題二:一台筆記本電腦,安裝了XP操作系統中,外接一塊 80GB移動硬碟,但不能將移動硬碟格式化為FAT32格式的文件系統。

故障分析:

因為在Windows 2000/XP操作系統中不支持大於 30GB的 FAT32 的格式化,所以如果想對其格式化,可以利用PartitionMagic等軟體對其進行格式化。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分享了如何解決移動硬碟無法格式化的兩個實用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如果你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也可以通過本篇文章下方的留言板反饋給我們,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移動硬碟識別和寫入很慢怎麼辦?

1.硬碟的現實容量一般都比它原本表明的小,硬碟不是全部用來記錄數據的,其中一部分要充當緩存以及實現其它一些功能的。

2.你的硬碟容量少了那麼多,應該有不少空間被用做了虛擬內存,你試著查看一下,虛擬內存大小是可以調整的,你想增加容量,把虛擬的大小改小就可以。

3.硬碟變慢,有可能是其有殘留的木馬或者病毒 ,解決:用殺毒軟體殺毒/把相關的盤格式化後重裝系統。

4.硬碟的碎片過多,解決:進行磁碟碎片整理。

5.可能有壞道, 解決:盡心磁碟修復。

6.硬碟使用的時間和硬碟的傳輸速率是成反比的,也就是用的越久,傳輸的速率就會越慢。

7.連接方式也有講究,如果你把光碟機和硬碟接在同一個數據線上,速度也會變慢。一般都分開接的。

相關內容閱讀:

USB不被電腦識別,如果是系統或系統自帶的驅動的原因,可以按下面方法修復一下(換個介面試試,也可到另一台電腦測試,如果也不行可能是U盤出現故障修修去)。

1、開機按F8進入安全模式後在退出,選重啟或關機在開機,就可以進入正常模式(修復注冊表)。

2、如果故障依舊,請你用系統自帶的系統還原,還原到你沒有出現這次故障的時候修復(如果正常模式恢復失敗,請開機按F8進入到安全模式中使用系統還原)。

3、如果故障依舊,使用系統盤修復,打開命令提示符輸入SFC /SCANNOW 回車(SFC和/之間有一個空格),插入原裝系統盤修復系統,系統會自動對比修復的。

4、如果故障依舊,在BIOS中設置光碟機為第一啟動設備插入系統安裝盤按R鍵選擇「修復安裝」即可。

5、如果故障依舊,建議重裝操作系統。

如果是有盤符而沒有顯示出來的,解決方法:右擊我的電腦/管理/存儲/磁碟管理,然後右擊「可移動磁碟」圖標,單擊快捷菜單中的「更改驅動器和路徑」選項,並在隨後的界面中單擊「添加」按鈕,接下來選中「指派驅動器號」,同時從該選項旁邊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合適的盤符,在單擊確定即可。最後打開我的電腦,就能看到移動硬碟的盤符了。

電腦d盤不見了怎麼辦,d盤文件不見了怎麼恢復?

網友問題:今天打開電腦,發現D盤找不到了!d盤不見了怎麼辦?

在我的電腦上點擊右鍵,選擇管理,然後在左邊選擇存儲,然後磁碟管理(本體),然後查看你的磁碟狀態,是不是沒有分區,或者是分區被刪除了,如果刪除了可以在那裡新建分區!

分區丟失後需要恢復數據最好馬上停止寫入新的數據,需要根據問題分析,選擇正確的方法去恢復,不能盲目用軟體掃描。錯誤的操作可能導致數據徹底丟失。最好保持現狀,正確的分析處理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完整的恢復出原來的數據。(建議可以參考下面為大家介紹的"如何恢復硬碟數據丟失的方法")

處理小技巧:

右鍵單擊「我的電腦」/管理/磁碟管理,然後查看右邊窗口中是否還有D盤(磁碟管理中可以查看到所有的分區)。

如果有,你只要右鍵單擊各個盤符,選擇「格式化」即可

如果沒有,說明你用ghost盤安裝時選錯了項,導致原來所有分區被刪除而只是一個分區了。

可以安裝一個分區魔術師重新劃分出D盤,或者找一張安裝版光碟重新分區格式化安裝系統。

如何恢復硬碟數據丟失的方法:【d盤文件不見了怎麼恢復?】

推薦使用SuperRecovery超級硬碟數據恢復軟體。這個是目前最好的恢復軟體。中文軟體,簡單易用,功能強大。原文件名恢復。支持照片預覽。到網路搜【雷盾軟體站】。免費下載試用,裡面有使用教程。應該盡量避免使用easyrecovery,finaldata等破解軟體,恢復不完整並容易對數據造成破壞,影響二次恢復。

SuperRecovery超級硬碟數據恢復軟體採用最新的數據掃描引擎,從磁碟底層讀出原始的扇區數據,經過高級的數據分析演算法,把丟失的目錄和文件在內存中重建出原分區和原來的目錄結構,數據恢復的效果非常好。操作簡單,向導式的界面讓您無需了解數據恢復深層復雜的知識也可以輕松恢復出丟失的文件數據。本軟體掃描速度很快,目錄結構恢復較好,對中文目錄文件名稱完美兼容,是一款十分有效的文件恢復工具。

數據恢復過程中的溫馨提示:

1、數據丟失後,不要往待恢復的盤上存入新文件。

2、如果要恢復的數據是在C盤,而系統壞了,啟動不了系統,那麼不要嘗試重裝系統或者恢復系統,要把這塊硬碟拆下來,掛到另外一個電腦作為從盤來恢復。

3、文件丟失後,不要再打開這個盤查看任何文件,因為瀏覽器在預覽圖片的時候會自動往這個盤存入數據造成破壞。

4、分區打開提示格式化的時候,不能格式化這個盤符,如果格式化肯定會破壞文件恢復的效果。

5、U盤變成RAW格式無法打開,不能格式化或者用量產工具初始化U盤,不然會破壞數據。

6、文件刪除後,可以把掃描到的文件恢復到另外一個盤符裡面。

7、只有一個盤格式化後,盤大小沒有發生變化,比如原來是20G現在也是20G,那麼數據可以恢復到另外一個盤裡面;如果分區的大小發生改變,那麼必須恢復到另外一個物理硬碟才安全。

8、重新分區或者同一個硬碟裡面多個分區全部格式化後,必須恢復到另外一個物理硬碟裡面,不能恢復到同一個硬碟裡面別的分區。

9、要等數據全部恢復到另外一個盤或者硬碟後,要打開文件仔細檢查,確定都恢復對了,才能往源盤裡面拷回去的,不能恢復一部分就拷回一部分,往源盤拷數據會影響下一次的數據恢復。

硬碟電源介面引起的故障解決方法

下面為大家帶來的是硬碟電源介面引起的故障解決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硬碟電源介面引起陣腳起焊的故障排除

筆者一台電腦開機自檢比較順利,但系統檢測不到硬碟,而無法進入系統,筆者開始從懷疑是系統文件損壞,於是准備重裝系統,但照舊檢測不到硬碟,於是判定可能是硬碟硬體問題,像硬碟電源介面虛焊,硬碟電源介面陣腳起焊問題較為常見。下面是筆者的檢測過程。

故障現象

一台能夠正常使用的電腦,有段時間偶爾會找不到硬碟,但問題不是很嚴重,仍能湊合使用。某日電腦開機自檢比較順利,但系統無論如何都檢測不到硬碟,反復重啟多次均無任何起色。以前的故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般情況下電腦都能正常使用。有是不小心移動機箱位置,再次啟動電腦,在系統自檢時就會檢測不到硬碟,而且硬碟指示燈常亮,聽不到主軸馬達和點擊的聲音,無法進入操作系統,但輕輕移動機箱或輕輕拍打機箱,便有可能恢復正常。

2、讀寫大量數據時比較容易死機,幾乎每次重啟後造成分區表文件和FAT文件的丟失,並會丟失硬碟中的重要文件、音樂和圖片等。

3、開機時隨機性出現磁頭無法正常尋零、硬碟不斷發出「嗒嗒」的撞擊聲,硬碟指示燈常亮,系統鎖死,無法進入操作系統,需要反復中期多次方有可能恢復正常。

故障分析

出現上述故障有可能是硬碟存在硬體問題或者是為硬碟供電的電源存在問題。

故障排除

1、運行HD Tune硬碟檢測軟體進入其主界面,然後切換到「健康」選項中,查看該硬碟的健康狀態,結果一切良好,未發現任何問題,於是懷疑是電源供電不足。

2、使用替換法,換上一個好用的機箱電源進行試驗,發現故障仍然存在,證明電源沒有問題。

3、於是將硬碟取下,觀察故障所在。首先檢查介面和電路板,發現均無異樣,但故障現象表現硬碟供電方面存在問題。

4、使用萬能表檢測電源介面引腳,檢測第4根陣腳時,發現該陣腳成短路狀態。

5、觀察電路板與陣腳間的焊接點,發現其中+12V電源陣腳與電路板的焊接點已經起焊,估計是經常插拔電源線所致。

6、由於陣腳起焊使該處始終處於虛接狀態,任何外力、震動或位置的改變都有可能使硬碟不能得到正常的供電或在正常運作時突然斷電,而在硬碟電路中12V電壓主要供電機使用,這意味著在硬碟高速運轉時隨時都有可能突然斷電而停止轉動,因而引發前面一系列故障。

7、使用內六角螺絲刀將電路板從硬碟拆下,然後使用熱風槍將起焊處焊接好。

8、重新將電路板安裝到硬碟上,此時故障已經排除。

硬碟電源介面虛焊可能是硬碟使用時間較長引起的,只要將虛汗部位重新焊起即可解決問題。

分區表被破壞該怎麼解決

答:分區表被破壞後,啟動系統時往往會出現「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 key to reboot」(非系統盤或盤錯誤)、「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裝入dos引導記錄錯誤)、「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進入rom basic,系統停止響應)等提示信息。下面介紹救治分區表的.方法:

1、查殺病毒:kv3000/k

2、用fdisk或gdisk命令修復:fdisk/mbr或gdisk/mbr。

3、通過kv3000硬碟救護王修復:kv3000--f10。

4、用kv3000備份恢復分區表:

備份硬碟主引導記錄:kv3000/b, 會在軟盤生成2個文件:hdpt.dat,hfboot.dat。

恢復硬碟主引導記錄:kv3000/hdpt.dat。

硬碟數據恢復與常見故障解決方法(一)

對於一些辦公或者商務用的筆記本電腦,為了有效地保存硬碟中的數據,除了經常性地進行備份工作以外,還要學會在硬碟出現故障時如何救活硬碟,或者從壞的區域中提取出有用的數據,把損失降到最小程度。

下面總結了硬碟數據恢復的幾點經驗給大家分享:

1、系統不認硬碟

系統從硬碟無法啟動,從A盤啟動也無法進入C盤,使用CMOS中的自動監測功能也無法發現硬碟的存在。這種故障大都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埠上,硬碟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過重新插接硬碟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就會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碟也不被接受,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硬碟上的主從跳線,如果一條IDE硬碟線上接兩個硬碟設備,就要分清楚主從關系。

2、CMOS引起的故障

CMOS中的硬碟類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硬碟的正常使用。現在的機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動檢測硬碟的類型。當硬碟類型錯誤時,有時乾脆無法啟動系統,有時能夠啟動,但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碟類型小於實際的硬碟容量,則硬碟後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還有一個重要的故障原因,由於目前的IDE都支持邏輯參數類型,硬碟可採用「Normal,LBA,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數據,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它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碟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映射關系已經改變,將無法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碟位置。

3、主引導程序引起的啟動故障

主引導程序位於硬碟的主引導扇區,主要用於檢測硬碟分區的正確性,並確定活動分區,負責把引導權移交給活動分區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統。此段程序損壞將無法從硬碟引導,但從軟碟機或光碟機啟動之後可對硬碟進行讀寫。修復此故障的方法較為簡單,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為方便,當帶參數/mbr運行時,將直接更換(重寫)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實際上硬碟的主引導扇區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碟主引導程序。雖然DOS版本不斷更新,但硬碟的主引導程序一直沒有變化,從DOS 3.x到Windos 95的DOS,只要找到一種DOS引導盤啟動系統並運行此程序即可修復。

4、分區表錯誤引發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是硬碟的嚴重錯誤,不同的錯誤程度會造成不同的損失。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志,則計算機無法啟動。但從軟碟機或光碟機引導系統後可對硬碟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

如果是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的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位元組為分區類型值,正常的可引導的大於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的DOS分區值是05。很多人利用此類型值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來的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

分區表中還有其它數據用於記錄分區的起始或終止地址。這些數據的損壞將造成該分區的混亂或丟失,可用的方法是用備份的分區表數據重新寫回,或者從其它的相同類型的並且分區狀況相同的硬碟上獲取分區表數據。

恢復的工具可採用NU等工具軟體,操作非常方便。當然也可採用DEBUG進行操作,但操作繁瑣並且具有一定的風險。

5、分區有效標志錯誤的故障

在硬碟主

引導扇區中還存在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後的兩個位元組:「55aa」,此位元組為扇區的有效標志。當從硬碟、軟盤或光碟啟動時,將檢測這兩個位元組,如果存在則認為有硬碟存在,否則將不承認硬碟。此處可用於整個硬碟的加密技術,可採用DEBUG方法進行恢復處理。另外,當DOS引導扇區無引導標志時,系統啟動將顯示為:「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統通用的修復方法。

6、DOS引導系統引起的啟動故障

DOS引導系統主要由DOS引導扇區和DOS系統文件組成。系統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 COMMAND.COM是DOS的外殼文件,可用其它的同類文件替換,但預設狀態下是DOS啟動的必備文件。在Windows 95攜帶的DOS系統中,MSDOS.SYS是一個文本文件,是啟動Windows必須的文件,但只啟動DOS時可不用此文件。DOS引導出錯時,可從軟盤或光碟引導系統後使用SYS C:命令傳送系統,即可修復故障,包括引導扇區及系統文件都可自動修復到正常狀態。

7、FAT表引起的讀寫故障

FAT表記錄著硬碟數據的存儲地址,每一個文件都有一組FAT鏈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損壞意味著文件內容的丟失。慶幸的是DOS系統本身提供了兩個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損壞,可用第二個進行覆蓋修復。但由於不同規格的磁碟其FAT表的長度及第二個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復時必須正確查找其正確位置,一些工具軟體如NU等本身具有這樣的修復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採用DEBUG也可實現這種操作,即採用其m命令把第二個FAT表移到第一個表處即可。如果第二個FAT表也損壞了,則也無法把硬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文件的數據仍然存放在硬碟的數據區中,可採用 CHKDSK或SCANDISK命令進行修復,最終得到*.CHK文件,這便是丟失FAT鏈的扇區數據。如果是文本文件則可從中提取出完整的或部分的文件內容。

8、目錄表損壞引起的引導故障

目錄表記錄著硬碟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數據,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該文件的起始簇號。目錄表由於沒有自動備份功能,所以如果目錄損壞將丟失大量的文件。一種減少損失的方法也是採用CHKDSK或SCANDISK程序恢復的方法,從硬碟中搜索出*.CHK文件,由於目錄表損壞時僅是首簇號丟失,每一個*.CHK文件即是一個完整的文件,把其改為原來的名字即可恢復大多數文件。

9、誤刪除分區時數據的恢復

當用FDISK刪除了硬碟分區之後,表面上是硬碟中的數據已經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時進入硬碟會顯示為無效驅動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會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寫了硬碟的主引導扇區(0面0道1扇區)中的內容,具體說就是刪除了硬碟分區表信息,而硬碟中的任何分區的數據均沒有改變。可仿照上述的分區表錯誤的修復方法,即想辦法恢復分區表數據即可恢復原來的分區及數據。如果已經對分區格式化,在先恢復分區後,可按下面的方法恢復分區數據。

10、誤格式化硬碟數據的恢復

在DOS高版本狀態下,FORMAT格式化操作在預設狀態下都建立了用於恢復格式化的磁碟信息,實際上是把磁碟的DOS引導扇區、FAT分區表及目錄表的所有內容復制到了磁碟的最後幾個扇區中(因為後面的扇區很少使用),而數據區中的內容根本沒有改變。這樣通過運行UNFORMAT命令即可恢復。另外 DO

S還提供了一個MIROR命令用於記錄當前磁碟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刪除之後的恢復使用,此方法也比較有效。

;

3. 電腦開機硬碟不能啟動

電腦開機硬碟不能啟動怎麼辦

解決方法一:

可能損壞原因:

1)硬碟數據線或電源線介面松動。

2)硬碟SATA介面標准高於主板介面標准。

3)硬碟數據線損壞(並口的更多見)。

4)硬碟電路板出現故障或硬碟分區表損壞。

解決方法:

1)插緊數據線電源線。

2)換用標准相同的硬碟使用。

3)更換數據線。

4)修理硬碟電路板或修復分區表。

解決方法二:

電腦硬碟故障分析:

開機檢測不到硬碟,有可能是數據線損壞,硬碟出現壞道、電源介面接觸不良或者電源供電不足所致。

電腦硬碟故障排除:

1、首先排除一根新的數據線,並把硬碟安裝好後重新啟動電腦,自檢時檢測到了硬碟,並能正常進入系統,但系統運行不久卻突然死機,並提示硬碟讀取錯誤。

2、重新啟動電腦,運行HDD Scan軟體進入主界面,然後單擊「Start」按鈕歲硬碟進行掃描。

3、掃描完成掃描結果會一圖例的形式顯示在界面右側,圖中表示硬碟不存在任何壞道。

4、重新啟動電腦故障依舊,此時懷疑電源D行插頭電壓不足,然後使用萬用表測試D行插頭的電源電壓。

5、首先測量黃線和黑線對應引腳之間的電壓,將萬用表的擋位調節到50V,然後將黑色表筆插入黑線即地線對應的引腳中,將紅色表筆插入對應的引腳中,此時測得電壓為+12V,表示黃線與地線之間的電壓正常。

6、測得紅線與黑線對應引腳之間的電壓。為了測量准確需要將萬用表的擋位調節到10V,然後將黑色表筆插入黑線對應的引腳中,將紅色表筆插入紅線對應的引腳中,此時測得電壓為+5V,表明紅線與地線之間的電壓正常。

7、綜上所述表明電源能夠正常供電。

8、將插在光碟機上的'電源線與插在硬碟上的電源線互相調換,然後開機發現一切正常,但打開「我的電腦」窗口,發現光碟機盤符丟失,因此可以斷定原來插硬碟的電源線存在問題。

9、仔細觀察存在問題的電源線及其D型插頭,發現D行插頭的4根柱狀接頭富有一層黃色污垢,然後是用鑷子夾住蘸有酒精的脫脂棉球將這些黃色污垢去除。

10、再次將光碟機連接好,重新啟動電腦光碟機被順利檢測到,至此故障得到徹底的解決。

4. 硬碟常見故障分析

硬碟常見故障分析

篇一: 電源質量不佳導致的故障

電源是一台計算機的「動力核心」,也是容易出現故障的部件之一,一旦出現故障表現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開機後內存出現奇偶校驗錯誤常與電源有關,但用戶一般易誤認為是計算機內存故障,不會跟電源聯系起來。通常情況下,計算機發生任何間歇性死機或不穩定現象均可能與電源是否正常有關。

當出現上述故障時,最簡捷、直觀的診斷和解決方法就是:採用「替換法」,另找一個規格、型號相近的電源替換即可。另外電源功率不足也很容易導致各種故障,比如CPU、顯卡工作不穩定,硬碟出現讀寫錯誤甚至壞道、刻錄機無法正常刻盤等故障。現在市場上電源產品品牌繁多,質量也魚目混珠。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電源的實際功率達不到標稱功率,有些標明350w 的電源,實際功率也許200w 都不到。因此我們在選購電源時,一定要選擇品牌知名度較高、口碑較好的產品。

篇二:硬碟的數據線或電源線問題

如果在「Standard CMOS Features」中看不到硬碟盤符及相關信息,或者硬碟的型號字元變成了亂碼,例如,本來應該是「IC35L060AVVAWA07-O」,可是現在卻變成了「IC#5L0&0AVFA 7-0」,再查看硬碟的參數,也什麼都沒有,那麼一般說來有兩種原因:

1.硬碟的數據線或電源線問題

對於如今的大硬碟而言,都使用80芯的數據線。當出現在BIOS中看不到硬碟,或者硬碟型號出現亂碼的現象時,首先考慮利用替換法更換一根確認沒有問題的數據線,並且仔細檢查數據線與硬碟介面、主板IDE介面的接觸情況,查看主板IDE介面和硬碟數據介面是否出現了斷針、歪針等情況。如果問題確實是因數據線及電源連接造成,一般更換數據線並排除接觸不良的問題後,在BIOS中就能看到硬碟,此時硬碟也就可以引導了。

2.硬碟本身問題

當通過更換數據線、排除接觸不良仍然無法看到硬碟,或者硬碟型號出現亂碼,則只能通過替換法來檢查是否是硬碟本身出了故障www.diannao114.cn,具體方法是:將故障硬碟掛接在其他工作正常的電腦中,看硬碟是否能夠工作,如果能夠正常工作,則說明硬碟本身沒有問題;如果依然檢測不到硬碟,則說明硬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故障,建議返回給生產廠商進行維修。

注意:如果系統中安裝了多塊硬碟,則還需要檢查硬碟的.跳線設置情況,以免因為跳線設置錯誤而導致系統無法檢測到硬碟的存在。硬碟跳線的設置方法可以通過查看說明書獲得。

這種硬碟硬故障導致的硬碟無法引導,其故障大都出現在連接數據線或IDE介面上,硬碟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一般都可通過重新插接硬碟數據線或者改換IDE口等進行替換試驗,就會很快發現故障所在。另外,BIOS中的硬碟類型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硬碟的正常使用。現在的機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自動檢測)功能,可自動檢測硬碟的類型,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建議通過該功能來自動設置硬碟參數。

篇三:軟故障導致硬碟無法引導

硬碟軟故障也就是硬碟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由於某些設置或參數被破壞而出現故障。當通過前面講述的方法,確認硬碟沒有出現硬故障時,此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系統文件破壞導致無法引導

如果硬碟中沒有安裝操作系統,或者操作系統的引導文件遭到破壞,則也會出現硬碟無法引導的現象。很多電腦初學者都會自作聰明地把C盤根目錄下的文件刪除或移動到其他地方,殊不知此舉會破壞系統引導文件,導致系統無法引導!

如何確定系統中引導程序遭到破壞呢?拿一張啟動軟盤或光碟,引導系統,如果能在DOS狀態下看到硬碟中的C、D、E……這樣的邏輯分區及分區中的文件,則證明只是引導程序被破壞,此時只需要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即能解決問題。

2.硬碟引導區被破壞導致無法引導

硬碟是一種磁介質的外部存儲設備,在其碟片的每一面上,以轉動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的若干同心圓就被劃分成磁軌(Track),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Sector),數據就按扇區存放在硬碟上。

(1)什麼是硬碟主引導扇區

硬碟的第一個扇區被保留為主引導扇區,它位於整個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包括硬碟主引導記錄MBR(Main Boot Record)和分區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其中主引導記錄的作用就是檢查分區表是否正確以及確定哪個分區為引導分區,並在程序結束時把該分區的啟動程序(也就是操作系統引導扇區)調入內存加以執行。至於分區表,很多人都知道,以80H或00H為開始標志,以55AAH為結束標志,共64位元組,位於本扇區的最末端。

值得一提的是,MBR是由分區程序(例如,Fdisk.exe)產生,不同的操作系統可能不盡相同。正因為這個主引導記錄容易編寫,硬碟的主引導區常常成為病毒攻擊的對象,從而被篡改甚至被破壞。

(2)硬碟引導區被破壞後的故障現象

主引導區記錄被破壞後,當啟動系統時,往往會出現「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統盤或盤出錯)、「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裝入DOS引導記錄錯誤)或「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進入ROM Basic,系統停止響應)等提示信息,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則不會出現任何信息。

(3)修復硬碟主引導區

如果系統出現硬碟無法引導的現象,並且通過前面講述的方法都無法解決問題,則可以判斷是硬碟主引導區出現問題。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修復方法:

通過Fdisk修復硬碟主引導區。用Windows 98啟動盤啟動系統後,在提示符下輸入「Fdisk /mbr」命令回車即可。通過FDISK加「/mbr」參數能覆蓋主引導區記錄的代碼區,但不重建主分區表。因此只適用於主引導區記錄被引導區型病毒破壞或主引導記錄代碼丟失,但主分區表並未損壞的情況下。

注意:「Fdisk /mbr」命令並不適用於清除所有引導型病毒,因此要慎用。

通過Fixmbr修復硬碟主引導區。Fixmbr工具專門用於重新構造主引導扇區。該軟體只修改主引導區,對其他扇區不進行寫操作,其基本命令格式如下:

Fixmbrprivel[/A][/D][/P] [/Z] [/11]

/A Active DOS partition //激活基本DOS分區

/D Display MBR //顯示主引導區內容

/P Display partition //顯示DOS分區的結構

/Z Zero MBR //將主引導區清零

/H Help //幫助信息

用啟動盤引導系統後,直接運行Fixmbr,它將檢查MBR結構,如果發現系統不正常則會出現是否進行修復的提示。如果回答「Yes」,它將搜索分區,當搜索到相應的分區以後,系統會提示是否修改MBR,回答「Yes」則開始自動修復。默認狀態下Fixmbr能夠搜索到所有已經存在的分區,並完成修改操作。如果發現最後得到的結果不對,可以用「/Z」參數將結果清空後重新啟動,這樣就能還原到初始狀態了。

通過「江民硬碟修復王」修復主引導區記錄。首先在江民公司的網站上下載「硬碟修復王」的鏡像文件及「HD.exe」文件,然後通過「HD.exe」將鏡像寫入江民殺毒王2003的鑰匙盤中。

用該軟盤啟動電腦,在提示符下輸入「JMHDFIX」後回車便進入了硬碟修復王的主界面。按下F1鍵進入「硬碟修復工具」對話框,查看硬碟的隱藏扇區,查看0面0柱1扇區主引導信息是否正常,如果在硬碟的0面0柱1扇區,沒有找到關鍵代碼(「80」、「55 AA」),那麼硬碟本身將不能引導,即使通過軟盤引導後也不能進入硬碟。這時,可按下「PgDn」及「PgUp」鍵,在硬碟的隱藏扇區內查找關鍵代碼。如果關鍵代碼還存在,則程序會在表中出現閃動的紅色「80」和「55AA」,並提示用戶,下面還會出現「F9 = Save To Side 0 Cylinder 0 Sector 1 !!!」 提示。

按下F9鍵,程序會給出警告信息,按下「Y」鍵確認後,就可將找到的原硬碟主引導區記錄覆蓋到硬碟0面0柱1扇區中,然後重新引導硬碟,恢復硬碟的引導功能。

注意:當硬碟並沒有出現引導區錯誤時,不要亂用工具軟體來修復引導區。特別是「江民硬碟修復工具」這樣的工具軟體。如果將其用在完好的硬碟上,則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動用此類工具

;

5. 硬碟不能啟動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硬碟不能啟動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如果硬碟不能啟動,則會使你陷於手忙腳亂之中,這里向你介紹幾種「武器,專門對付硬碟不能啟動的「頑症,你可得小心使用喲,不然,損傷了硬碟,白花花的銀子可就白費了喲! 故障現象一:開機後屏幕顯示:「Device error,然後又顯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說明硬碟不能啟動,用軟盤啟動後,在A:>後鍵入C:,屏幕顯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系統不認硬碟。 故障分析及處理: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CMOS中的硬碟設置參數丟失或硬碟類型設置錯誤造成的。 進入CMOS,檢查硬碟設置參數是否丟失或硬碟類型設置是否錯誤,如果確是該種故障,只需將硬碟設置參數恢復或修改過來即可,如果忘了硬碟參數不會修改,也可用備份過的CMOS信息進行恢復,如果你沒有備份CMOS信息,也別急,有些高檔微機的CMOS設置中有「HDD AUTO DETECTION(硬碟自動檢測)選項,可自動檢測出硬碟類型參數。若無此項,只好打開機箱,查看硬碟表面標簽上的硬碟參數,照此修改即可。 故障現象二:開機後,「WAIT提示停留很長時間,最後出現「HDD Controller Failure。 故障分析及處理: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碟線介面接觸不良或接線錯誤。先檢查硬碟電源線與硬碟的.連接,再檢查硬碟數據信號線與多功能卡或硬碟的連接,如果連接松動或連線接反都會有上述提示,最好是能找一台型號相同且使用正常的微機,可以對比線纜的連接,若線纜接反則一目瞭然。 故障現象三:開機後,屏幕上顯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硬碟不能啟動,若從軟盤啟動則認C盤。 故障分析及處理: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碟主引導記錄中的分區表有錯誤,當指定了多個自舉分區(只能有一個自舉分區)或病毒佔用了分區表時,將有上述提示。 主引導記錄(MBR)位於0磁頭/0柱面/1扇區,由FDISK.EXE對硬碟分區時生成。MBR包括主引導程序、分區表和結束標志55AAH三部分,共佔一個扇區。主引導程序中含有檢查硬碟分區表的程序代碼和出錯信息、出錯處理等內容。當硬碟啟動時,主引導程序將檢查分區表中的自舉標志。若某個分區為可自舉分區,則有分區標志80H,否則為00H,系統規定只能有一個分區為自舉分區,若分區表中含有多個自舉標志時,主引導程序會給出「Invalid partion table的錯誤提示。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用NDD修復,它將檢查分區表中的錯誤,若發現錯誤,將會詢問你是否願意修改,你只要不斷地回答YES即可修正錯誤,或者用備份過的分區表覆蓋它也行(KV300,NU8.0中的RESCUE都具有備份與恢復分區表的功能)。如果是病毒感染了分區表,格式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可先用殺毒軟體殺毒,再用NDD進行修復。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決,還有一招,就是先用FDISK重新分區,但分區大小必須和原來的分區一樣,這一點尤為重要,分區後不要進行高級格式化,然後用NDD進行修復。修復後的硬碟不但能啟動,而且硬碟上的信息也不會丟失。其實用FDISK分區,相當於用正確的分區表覆蓋原來的分區表。尤其當用軟盤啟動後不認硬碟時,這一招特靈。 故障現象四:開機後自檢完畢,從硬碟啟動時死機或者屏幕上顯示:「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 故障分析及處理: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引導程序損壞或被病毒感染,或是分區表中無自舉標志,或是結束標志55AAH被改寫。從軟盤啟動,執行命令「FDISK/MBR即可。FDISK中包含有主引導程序代碼和結束標志55AAH,用上述命令可使FDISK中正確的主引導程序和結束標志覆蓋硬碟上的主引導程序,這一招對於修復主引導程序和結束標志55AAH損壞既快又靈。對於分區表中無自舉標志的故障,可用NDD迅速恢復。 故障現象五:開機後屏幕上出現「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或「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信息。 故障分析及處理: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導記錄出現錯誤。DOS引導記錄位於邏輯0扇區,是由高級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主引導程序在檢查分區表正確之後,根據分區表中指出的DOS分區的起始地址,讀DOS引導記錄,若連續讀五次都失敗,則給出「Error loading opearting system的錯誤提示,若能正確讀出DOS引導記錄,主引導程序則會將DOS引導記錄送入內存0:7C00h處,然後檢查DOS引導記錄的最後兩個位元組是否為55AAH,若不是這兩個位元組,則給出「Missing operation system的提示。一般情況下用NDD修復即可。若不成功,只好用FORMAT C:/S命令重寫DOS引導記錄,也許你會認為格式化後C盤數據將丟失,其實不必擔心,數據仍然保存在硬碟上,格式化C盤後可用NU8.0中的UNFORMAT恢復。如果曾經用DOS命令中的MIRROR或NU8.0中的IMAGE程序給硬碟建立過IMAGE鏡像文件,硬碟可完全恢復,否則硬碟根目錄下的文件全部丟失,根目錄下的第一級子目錄名被更名為DIR0、DIR1、DIR2……,但一級子目錄下的文件及其下級子目錄完好無損,至於根目錄下丟失的文件,你可用NU8.0中的UNERASE再去恢復即可。 綜上所述,硬碟不能啟動大都是由於硬碟上的主引導記錄、DOS引導記錄、三個系統隱含文件出現錯誤導致的,因此平時要養成備份主引導記錄、DOS引導記錄的好習慣,關鍵時刻才能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