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同樣品牌和容量的固態硬碟淘寶和天貓、京東能相差150元以上(問於2019年10月)
淘寶有些螞祥配件什麼的有些小店鋪確實便宜些,估計供貨數量不穩定,有高枯小批量的便宜貨出來挺正常吧,只要不是假貨,京東經常有活動,各種折扣算一下價格也能便宜些。天貓也是經戚物洞常有活動。
㈡ 想給筆記本換個固態硬碟,如果去電腦店的話,一般會加收手工費嗎還是買硬碟免費安裝,免費做系統
如果固態硬碟的要價很低升森的話,那點利潤根本不值當去給你老此安裝一次系統。如果是免費給你裝系統,那麼一定侍笑迅是在硬碟價格上要高了。說到底都一樣,不會有什麼是免費的,你就當是捆綁購買就是了。
㈢ 七彩虹固態硬碟為什麼便宜😂
這個怎麼說呢?我覺得吧,是壓低了利潤吧,其他品牌的固態硬碟是虛高。買七彩虹的固態硬碟挺劃算的,用的快閃記憶體顆粒都是一線原廠生產的。
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㈣ 蘋果的固態硬碟為什麼這么貴
蘋果的本子跟其他家還是不同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蘋果的歷史,他曾經哪個是全球第一大筆記本品牌,後來因為發展失誤,導致HP,ACER等品牌逐漸成長起來。雖然現在蘋果的出貨量並不是世界第一,但是他的品質確實無與倫比的,也就是說貴族路線。
其次,據我所知(我是做筆記本的),沒有第二個像蘋果一樣是幾乎完全自主研發主板和機構的公司了。其他家都是使用Inter或者AMD的公版線路,也就是人家要怎麼做,就得怎麼做。但是蘋果的線路是自己開發,系統也是自己開發,機構也是自己開發。只不過是使用Inter和AMD的CPU以及其他一些顯卡、IC晶元。
第三,最重要的就是品質!目前蘋果一直堅持品質第一,這個跟其他牌子以賺錢第一有很大區別。蘋果的IC晶元用料是最好的,電阻電容也用最好的,他們絕不會為了開發大眾化產品而降低自己成本。雖然蘋果利潤的確是高,但是那也是建立在人家成本高的基礎上的。大家可以來討論:i5以上CPU要1200+,2GDDR3內存要300+,硬碟要400,屏幕顯示器要800,主板(板子上面所有晶元及加工成本)要2000+,無線卡要300,機構成本1000+,外加加工廠利潤佔8%左右,還有本身運費和專賣店,維修店人工成本。估計總成本在8K左右。
那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這么貴了。如果你要問為什麼其他家便宜?問的好!因為他們用差料,成本低!
㈤ 筆記本電腦單機械硬碟換固態硬碟要多少錢工錢
筆記本電腦增加ssd有兩種方案,一是主板有M.2介面,即可增加一塊固態,保留原來機械硬碟,選256G約200-300元。二是用SATA口ssd更換原機械硬碟,相同容量價格差不多。建議選擇金士頓,閃迪,東芝,三星等。
㈥ m.22230固態硬碟為什麼各大旗艦店都沒得買
因為用的少,所以很多旗艦店都沒得買。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筆記本和台式機主板標配的都是2280規格的M.2介面。
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基本與普通硬碟一致(新興的U.2,M.2等形式的固態硬碟尺寸和外形與SATA機械滑做硬碟完全不同)。
固態硬碟其他情況簡介。
固態硬碟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大,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雖然成本較高,但是正祥廳在普及至DIY市場。
由於固態硬碟的技術與傳統硬碟的信宴衡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顆粒,再配適當的控制晶元,編寫主控制器代碼,就製造了固態硬碟。
㈦ 固態硬碟哪個品牌質量最好
我是負責硬體維修和硬體采購的,為什麼修硬體的要管采購?用我們老闆的話來說就是,你進貨便宜,質量又好,修的事情你就省了。因為我們做容災災備的會有數據恢復的部門,所以對機械硬碟的數據恢復,維修,略懂。雖然玩的多,但並不是我自己掏錢。
ssd硬碟哪個牌子好
1、三星
顧名思義,三星的固態硬碟是做得最好的,旗下系列固態有著非常好的顆粒和過硬的性能,壽命長,屬於一線品牌SSD。
2、浦科特
浦科特品牌成立於1985年,在行業中是一家經營范圍相當廣泛的企業,成立以來公司的產品種類也已經相當的豐富,並且在產品細節的處理上也是相當的到位,如今公司的產品不僅種類豐富,而且在質量上也是相當完美的品牌。
3、閃迪
閃迪品牌成立於1988年,在SSD固態硬碟十大品牌排行榜中是一家專注於經營電子系統和數字設備的企業,成立以來公司對產品的種類不斷的進行豐富,並且對產品的技術也不斷的進行革新,致力於打造出品質過硬的產品給消費者。
ssd硬碟哪個牌子好
4、東芝
東芝這個品牌成立於1875年,在SSD固態硬碟十大品牌排行榜中是一家專注於經營各類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等相關產品的企業,成立以來公司不斷的革新生產技術,並且在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最嚴格的質量檢驗,旗下的產品也於頂尖的品質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5、英睿達
英睿達品牌成立於1978年,是一家在內存和硬碟領域相當知名的品牌,發展至今公司的產業結構已經相當的完善,並且在產品的生產技術上不斷的進行創新,致力於打造出品質最佳的產品,旗下的SSD固態硬碟也以優異的質量獲得了不錯的銷量。
6、西部數據
西部數據這個品牌成立於1970年,是一家在市場上聲譽較高的品牌,成立以來公司對產品的生產技術不斷的進行創新,致力於打造出品質最佳的產品,旗下的SSD固態硬碟採用頂尖的工藝製作而成,在產品的性價比上是相當不錯的品牌。
7、英特爾
intel固態盤一直是我心中「穩定可靠」的最佳之選,最大特點就是可靠性高,目前主流型號是545S和760P系列,均提供五年質保。
固態硬碟雖然損壞的概率很低,但一旦遇到損壞數據就無法找回來(而機械盤還能花高價去做數據恢復),這個是固態硬碟的軟肋。如果主機用於比較重要的工作,那麼可以考慮用Intel固態盤再加一個機械盤做備份,數據特別重要的,那麼就要考慮把工作盤做RAID1(陣列)並再加機械盤做備份。
8、金士頓
金士頓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內存產品製造商,在2016年是全球第四大固態硬碟製造商,金士頓雖然沒有快閃記憶體工廠,但可以采購晶圓,然後自行切割和封裝。
所以下面我舉例只是都換了公司了我才自己掏錢更新的硬體。
120G的TLC顆粒能賣到600塊錢(這里有誤,實際是MLC的,估計我記錯了,14年買的,太久了)在那個時代,大家比較信賴的品牌就只有幾個,排名不分先後:
三星
Intel
鎂光(現在叫英睿達)
沒錯,生產CPU的那個Intel也做固態硬碟
而且固態硬碟已經是Intel收入中佔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利潤還不錯。
尤其是一些高端伺服器,大部分以前都採用Intel的固態硬碟,我們在掏洋垃圾的時候(主要是U2介面)會發現大量Intel的固態硬碟。既然伺服器選擇Intel的比較多,那麼都是無腦選Intel家用固態硬碟。
家用市場的Intel固態硬碟並不一定是速度最快的,但是一定也是最穩定的之一。
大路哥15年就有一塊,作為系統盤和下載盤,被我使勁折騰。
去年開始還放在NAS上作為應用盤繼續服役。讀取速度還保持在500M/s左右,寫入速度在280M/s左右,原始讀寫速度在540M/s左右,總寫入數據超過20T,相當於下載了一萬部以上的高清電影,Windows 10的安裝鏡像被下載了4500次左右
不扯了,不缺錢上三星鎂光英特爾中高端系列就對了
㈧ 固態硬碟為什麼這么貴
問題一:固態硬碟為什麼那麼貴 就像剛剛那位朋友說的,現在固態硬碟的物料成本,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您也知道固態硬碟使用的是快閃記憶體晶元嘛,快閃記憶體晶元的生產成本在那擺著,而快閃記憶體晶元到現在這個良率也是個問題.所以就有什麼SLC,MLC,還有坑爹的狗X TLC之分.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固態硬碟的控制部分,如果這個固態硬碟性能想好,那就必須有ARM的處理器,如你所知,ARM處理器也被廣泛用在智能手機上,這東西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光有這個還不行,要加上經過非常復雜編寫的固件.這種固件要用更低級的語言(越低級的語言越難寫)來實現更復雜的功能.才能合理有效率有針對性的調用這個ARM處理器,讓它來管理固態硬碟\
還有就是這個緩存,一個差不多性能的固態硬碟,也要一個很大的緩存晶元,這也是錢對吧?
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大家都對固態硬碟更輕車熟路,或許會研發出更穩定廉價的技術吧.(TLC這種坑爹的不算,這東西純屬坑爹,誰買誰被坑)
問題二:來個大佬分析一下最近固態硬碟為什麼這么貴 內存顆粒漲價了知道不,不光SSD貴了,內存條也貴了
問題三:SSD固態硬碟為什麼這么貴,它好在哪 SSD固態硬碟是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兩部分組成。存儲單元負責存儲數據,控制單元負責讀取、寫入數據。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機械結構,因而系統能夠在低於1ms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而且,固態硬碟也不存在機械硬碟的尋道問題。我們從圖1中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在Access Time(存取時間)一項上,傳統硬碟的花費是14.1ms,而SSD硬碟是0.1ms。
SSD固態硬碟優勢已經有目共睹,但是它高昂的價格依然讓各方面猶豫不決。目前市場上的64GB SSD固態硬碟產品的價格大約在在400美元左右,而128GB的產品價格大約在800美元左右。計算下來,每GB價格在6美元左右,依然比目前傳統機械硬碟每GB 0.25~0.4美元的價格高出了將近20倍。
不過,SSD固態硬碟和CPU一樣屬於半導體產品,其發展也可以參考摩爾定律,其容量在迅速增加,價格卻在快速下降。2007年初,SSD固態存儲器每GB價格高達15美元,一年之內價格已經下降了大約2/3,這甚至遠遠超越了摩爾定律的預測水平。
在2008年,多層存儲晶元將開始廣泛應用,SSD固態硬碟也將採用多層存儲快閃記憶晶元,多層存儲晶元每個存儲單位容納2位的數據,不久後有望擴增至4位。雖然多層存儲晶元的可靠性不及單層存儲記憶晶元,但錯誤率已經控制在相當低的范圍內,已經足以滿足筆記本電腦市場的需求。
而且,多層存儲晶元可讓SSD固態硬碟廠商提高產能進而降低售價。美光NAND開發部副總裁Frankie Roohparvar估計,就等量產能而言,多層存儲晶元可讓SSD固態硬碟製造成本大減40%左右。
另外,兩年前NAND快閃記憶體生產還在使用90nm工藝,而現在通過50nm工藝,能讓NAND快閃記憶體生產成本下降一半以上。而2008年NAND快閃記憶體生產廠商都將進入「30nm製程」時代,由此帶來的產能增加,將讓快閃記憶體價格進一步下滑,預計2008年NAND售價將下滑52%。三星在去年10月份宣布採用30nm工藝開發64Gbit產品。
占據SSD固態硬碟絕大部分成本的快閃記憶體價格下降,將必然導致SSD固態硬碟價格的下滑。多層存儲和30nm製程兩大因素加起來,可能使64GB固態硬碟的價格在今年年底降到300美元左右。
SSD固態硬碟的價格已經逐漸接近人們的預期,可以大規模進入消費類產品市場了。
從全球角度來看,SSD固態硬碟需求暴漲。根據美光高層預計,到2008年底64GB固態盤的價格可能掉到200美元,再過18個月可能跌破100美元大關。屆時SSD固態硬碟將會大規模取代傳統的機械硬碟,成為筆記本電腦中的主流配置。
一旦筆記本電腦採用SSD固態硬碟,不論是從休眠狀態蘇醒,還是啟動應用程序,速度都會加快。可以預計,只要32GB SSD固態硬碟價格下降到150美元左右,也就是在人民幣千元左右的水準,就會有大量的發燒玩家將自己的機械硬碟替換成SSD固態硬碟。而根據目前的情況估計,這一價格在2008年年底或者2009年初就能夠實現。
然而,SSD固態硬碟要普及,尚待臨門一腳。
市場方面,三星和希捷雖然是固態硬碟的支持者,但是,它們旗下的1.8英寸產品線都盈利頗豐,而這一產品線是最容易受到固態硬碟沖擊的。相對來說,SanDisk和美光等快閃記憶體廠商對固態硬碟的推進似乎興趣更加濃厚。
另外,雖然目前固態硬碟的每個扇區可以重復讀寫100000次,但某些應用,如操作系統的LOG記錄等,可能會對某一扇區進行多次反復讀寫,而這種情況下,固態硬碟的實際壽......>>
問題四:為什麼固態硬碟要比普通硬碟貴很多 目前的技術,要生產用於固態硬碟的大容量快閃記憶體比較費時費力費人工,成本比機械硬碟的磁碟高太多,而產能又比磁碟低太多,當然價格就貴,未來技術進步了,可以輕易生產出2TB的快閃記憶體用於固態硬碟的存儲時,固態盤就和機械盤一樣500元左右隨便買了,不過到時候機械硬碟的容量恐怕已經發展到500TB了,還是比固態盤值得選擇。
問題五:英特爾的固態硬碟為什麼那麼貴 優勢在於體積小,質量輕,無機械是構造,發熱量很小,耐高溫,因為沒了磁頭,所以無尋道時間。基本上傳統硬碟的所有缺點就是固態硬碟的優點。
價格貴在於,目前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存儲晶元成本較高,生產成品率比較低。
但是固態硬碟發展以後,會越來越便宜,因為他真的沒什麼技術含量(技術都在晶元環節),只要廠商能購得晶元,就能組裝。不像傳統硬碟就那麼幾家生產(因為需要無塵車間,技術要求高)。
所以以後會越來越便宜,到最後肯定會沒有人願意再生產傳統硬碟了。
問題六:為什麼三星的固態硬碟比別的品牌貴那麼多 三星固態硬碟分多個型號,有的貴有的便宜。買固態盤,要根據需求選擇。
1、追求兼容性和壽命:如果是老本本升級,兼容性特別重要。因為固態硬碟的兼容性問題挺多的。兼容性好和壽命長的,就選Intel和金士頓的。
intel的530和520性能很渣,唯一的優點是壽命長兼容性好,小企業用比較好,家用有點慢,最好選擇730,差不多是企業級S3500的超頻版,主控超了50%,性能直追S3700,但價格便宜得多,非常耐用,性能和兼容性兼得。
金士頓的V300系列,是質量可靠壽命長的固態盤里價格最低的這個級別,不到300塊錢。
2、追求性價比:固態硬碟用的時間長了,普遍掉速比較厲害,但有些主控回收機制好,就不怎麼掉速。市場上掉速不明顯,性價比和口碑最好的有以下幾款型號:浦科特M6S、閃迪至尊高速系列1代(2代換TLC了,速度一樣,壽命短點)、三星850EVO、鎂光M550或M600。120或128G,多數都不到400。有的已經接近300了。
3、追求性能強:如果需要性能比較高的,推薦三星850pro,以及浦科特的M6P,還有金士頓的savage系列。
以上說的是SATA介面的。如果需要Msata介面,可選的型號比較少,速度普遍慢。少量的速度有保障的是三星和浦科特的。
問題七:蘋果的固態硬碟為什麼這么貴 蘋果的本子跟其他家還是不同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蘋果的歷史,他曾經哪個是全球第一大筆記本品牌,後來因為發展失誤,導致HP,ACER等品牌逐漸成長起來。雖然現在蘋果的出貨量並不是世界第一,但是他的品質確實無與倫比的,也就是說貴族路線。
其次,據我所知(我是做筆記本的),沒有第二個像蘋果一樣是幾乎完全自主研發主板和機構的公司了。其他家都是使用Inter或者AMD的公版線路,也就是人家要怎麼做,就得怎麼做。但是蘋果的線路是自己開發,系統也是自己開發,機構也是自己開發。只不過是使用Inter和AMD的CPU以及其他一些顯卡、IC晶元。
第三,最重要的就是品質!目前蘋果一直堅持品質第一,這個跟其他牌子以賺錢第一有很大區別。蘋果的IC晶元用料是最好的,電阻電容也用最好的,他們絕不會為了開發大眾化產品而降低自己成本。雖然蘋果利潤的確是高,但是那也是建立在人家成本高的基礎上的。大家可以來討論:i5以上CPU要1200+,2GDDR3內存要300+,硬碟要400,屏幕顯示器要800,主板(板子上面所有晶元及加工成本)要2000+,無線卡要300,機構成本1000+,外加加工廠利潤佔8%左右,還有本身運費和專賣店,維修店人工成本。估計總成本在8K左右。
那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這么貴了。如果你要問為什麼其他家便宜?問的好!因為他們用差料,成本低!
問題八: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優勢在哪?為什麼這么貴? 一個是機械,怕震動,速度慢,固態硬碟是快閃記憶體晶元,不怕震動,速度快,但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價格很高,也就沒有普及。不過現在有的固態硬碟的價格也不是貴的離譜了。
問題九:有固態硬碟的筆記本為什麼這么貴 這東西的話。。看看具體的機型啊。。還有品牌是最關鍵的。。。喲啊是神船和未來人類的話。。。可能會差1w
問題十:為什麼現在SSD這么貴 現在SSD也有點市場亂象,生產品牌很多,但是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成本也高,因為沒有幾個品牌能獨立生產顆粒和主控
㈨ 我的電腦固態c盤容量不足了,我想新買個固態1t的 裝上去,可以把那1t容量加在原有的c盤上嗎
新裝的電腦常用軟體還沒裝好,裝賀悶好c盤估計縮水一半以上空間。 最好要又2個及以上的固態介面的主板,一個固態給C盤,另一個固態給D盤。固態1t也就夠吧。 還有個機械4t在路上放資料,塵拍謹移動硬碟一堆。 D盤拿來放放游戲啥的。因為C盤是ssd 4.0 D盤是ssd3.0。所以把工作軟體都放C盤。看你是新派基1t 固態不知道是不是本來也有一個固態。如果本來都有的話建議一個固態硬碟一個盤,這樣空間利潤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