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安裝第二塊硬碟
方法:
1.准備一根數據線,一般電腦店裡都有賣;
拓展資料: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首沖宴驅動器中。
磁頭復位節能技術:通過在閑時對磁頭的復位來節能。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
磁頭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部件,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這樣,在設計時就可以針對兩者的不同特性分別進行優化,以得到最好的讀/寫性能。另外,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而不是電流變化去感應信號幅度,因而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讀取數據的准確性也相應提高。而且由於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軌寬度無關,故磁軌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碟片密度,達到每平方英寸200MB,而使用傳統的磁頭只能達到每平方英寸20MB,這也是MR磁頭被廣泛應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頭已得到廣泛應用,而採用多層結構和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製作的GMR磁頭(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漸開始普及。
磁軌
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判扒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磁軌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頭迅速切換正負極改變磁軌所代表的0和1。
『貳』 LINUX下怎麼掛第二塊硬碟
掛上第二塊硬碟接上去後,開機就可以看到 /dev下面會多出一個文件來,比如 sdb。你用 fdisk /dev/sdb 命令就可以對它進行分區,分區以後 你的 /dev 目錄下就會多出一個文件 sdb1 來,然後使用命令 mount /dev/sdb1 /DiskB 命令,你就可以使用 format /DiskB 命令來格式化它了,格式化過後,你今後就可以使用它,用法與原有硬碟上的其它目錄無差別。
你可以把「mount /dev/sdb1 /DiskB」命令寫到 /etc/profile 文件的最後一行,讓它每次開機自動掛接。
『叄』 如何裝第二個硬碟
怎麼在電腦中安裝第二個硬碟
買了硬碟直接接到電腦上面去。開機。會提示你有新磁碟的。裝好驅動後,你到設備管理器中---磁碟管理----會看到一個沒有分過區的磁碟,,對著它點右鍵新建。---按提示操作下去就可以了。。
台式電腦如何裝第二個硬碟
台式機主板一般都有多個硬碟介面。
先把硬碟在機箱里固定好,把數據線一頭畝余接主板,一頭接硬碟。
把電源線也插上。
開機進系統,進磁碟管理器,對新硬碟進行分區和格式化。
完成後就可以使用了。
電腦怎麼裝兩個硬碟 55分
一、安裝前的注意事項
安裝雙硬碟之前首先要查看電腦內部的基本情況,如是否還有安裝第二個硬碟的空間,數據線有沒有空餘的介面,電腦電源功率是否能夠支持兩塊硬碟的穩定運行等。這些條件對於安裝雙硬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二、跳線設置
接下來是設置兩個硬碟的跳線,一個設為主盤(Master Device),另一個設置為從盤(Slave Device)。這里有一個問題大家要弄清楚,就是究竟哪個硬碟設置為主盤更合理,許多朋友認為要將容量更高的硬碟設為主盤,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性能更好的硬碟設為主盤。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本來有一塊希捷酷魚Ⅱ20GB硬碟(7200轉),後來又添置了一塊60GB的希捷U6硬碟(5400轉),那麼你就應該把酷魚Ⅱ 20GB設為主盤,因為它的速度更快一些。 (具體看硬碟的說明書或從網上找硬碟型號資料,最好將跑的快的設為主盤),
三、設置CMOS
開機時按DEL(多數電腦按此鍵,要看主板說明書),進入CMOS設置,進入第一個選項,找到剛才你要設置的主盤(Master為主盤/Slave為從盤),選擇後退出保存重啟計算機即可.
電腦裝兩個硬碟,怎麼操作?
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硬碟,BIOS里不用設置。只要注意主板上每個硬碟接線位置就行了
現在硬碟都是這種SATA介面的,主硬碟信號線要粗晌插SATA 0或1介面上,其他要加的硬碟只要插在主硬碟後的介面就可以,只要插上了主板會自動去找硬碟不需要設置。
一台主機怎樣裝兩個硬碟?怎麼設置?
首先你要確認一下你的電源是不是夠大,再就是看一下你的主板支不支持,就是那個現在硬碟插在功板上的那個地方有沒有相同的另一個,如果有就可以了,然後你拿硬碟,當然你新買的硬碟裡面有那個介面線的,照著以前那個硬碟一樣接上去,然後在CMOS里有設設置迅凳滾的,你看一下,你要設置成SATA1的,就是你原來的那個裝有系統的硬碟,這樣才能啟動電腦,不然的可能無法進入系統或者會藍屏,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腦裝兩個硬碟怎麼設置主盤從盤,如何設置。
如果是串口硬碟(小口),插在主板第一個口上的是主盤,如果是老的硬碟,按盤背面的提示跳線,一般是帽插在主盤上
電腦怎麼裝第二塊硬碟要裝新系統的
1、重新安裝操作系統。2、將舊硬碟連接到電腦,在bios中將新硬碟設置為啟動,或將舊硬碟設置為從屬(slave),或將舊硬碟連接在第2硬碟埠。
3、拷貝後的舊硬碟至少應進行低級格式化後再丟棄,以免別人將你的數據恢復,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最好還是保留,作為一個平時不連接的備份存儲盤。也可以淘寶網上買一個USB移動硬碟盒,作為移動硬碟用。
怎樣在一台電腦安裝兩個硬碟
從盤裡面是有系統沒影響的,你只要安裝2個硬碟成功後就直接刪除從盤系統就OK了,但以後從盤就不能用做系統盤了,從盤就算有系統也不會影響主盤啟動的.跳線就是硬碟上的一個卡子,在硬碟的介面處可以看見,卡在不同的地方用來實現主盤和從盤的區分,每個硬碟的卡的位置不一樣,不過上面都有詳細說明,我實在不知道怎麼用白話來和你說了...你看你的硬碟上有說明,MASTER是主盤,SLAVE是從。按照它的說明把那個小塑料帽插到相應的位置就可以了!
然後用兩個頭的數據線接到電腦的IDE介面上.安裝操作系統的設置成主盤!
一般數據線 上也有主從之分!
在裝雙硬碟前, 首先應確定機箱中是否還有裝第二硬碟的位置,若只有餘5寸
槽的位置,則需要先准備一固定架。另外還要確定一下電源插頭、功率是否足夠。
在一條排線上裝兩個硬碟時,應將兩塊硬碟按自己的意願分別設置成主盤和從盤,
這樣安裝後才能正常使用。主、從盤的設置可按以下兩種方法進行。
1.由硬碟跳線器設置
所有的ide設備包括硬碟都使用一組跳線來確定安裝後的主、 從狀態。硬碟跳
線器大多設置在電源聯接座和數據線聯接插座之間的地方(也有設在電路板上的),
通常由3組(6或7)針或4組(8或9)針再加一個或兩個跳線帽組成。另外在硬碟正面或
反面一定還印有主盤(master)、從盤(slave)以及由電纜選擇(cableselect)的跳線
安裝雙硬碟要注意的問題:
1、 在新增或升級硬碟時,盡量優先選擇品牌相同的硬碟。因為不同品牌硬碟
在同一條硬碟線上使用可能會出現兼容問題。如果電腦啟動時檢測不到或只檢測出
一塊硬碟的情況時,在確認兩塊硬碟跳線設置都沒有錯誤前提下可先斷開原使用的
硬碟再重新開機,如果這時電腦能檢測出新加硬碟,那麼就是兩塊硬碟兼容有問題。
解決方法是將新硬碟放在第二硬碟線上使用。如果必須使用同一硬碟線,那麼就將
兩塊硬碟的主、從關系對換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碟與光碟機等設備一起接在第二硬碟線上時,要注意光碟機等
設備的主、從盤設置不與新加硬碟相沖突,否則也會出現主板檢測不到新增硬碟
如何安裝第二塊硬碟?
把硬碟固定在機箱上,然後接好電源線數據線就可以了!不用作設置
開機操作系統就可以識別出硬碟了!
電源線需要有富裕的介面,SATA找能接福的口就行!
怎麼裝兩個硬碟 最好說的越簡單越好
硬碟,如果是SATA硬碟,只要把線接好就行,將運行的比較快的硬碟接在SATA1口,然後裝系統就是了,不過最好是先插著SATA1盤,裝好系統好再插第二個硬碟,以免混亂。如果是IDE盤的話,你是准備一條IDE線裝兩個盤還是一條線裝一個??一條線上有兩個IDE設備的話,是要設主從的,找到IDE介面旁邊的一個小跳線,一般有六個針,在硬碟的標簽上有主從設置跳線的說明,MASTA指的是主盤,SLAVE指的是從盤(單詞好像是這樣吧,記不清了,呵呵)。主盤也就是本IDE線上的第一設備,如貳這條線上有兩個硬碟,便會從主盤啟動,所以系統要裝在主盤上,像上面一樣,最好是裝完系統後再插上從盤,免得混亂!
『肆』 Ubuntu下掛載第二塊硬碟
自己組裝了一個台式機,買不起正版windows,於是乎就裝上ubuntu了。我有兩塊硬碟,一塊是固態的,比較小;另一塊是機械的,比較大。系統當然裝在固態硬碟上。那麼如何掛載那塊機械硬碟呢?網上很多教程看了跟現實對照不上,比較扎心。摸索了一下,步驟如下:
第一步、查看
首先要查看一下系統識別出來的設備。也就是說,我希望知道,ubuntu到底發現了幾塊硬碟。用命令:lsblk
結果如下:
其中loop是什麼鬼我也沒搞清楚。總之,這個結果告訴我,我有兩塊硬碟:sda和nvme0n1。這兩塊硬碟各自有兩個分區。其中,nvme0n1的兩個分區都已經掛載,而sda的沒有掛載。
第二步、找到sda
我們使用命令sudo fdisk -l可以看到有這么一段信息:
這段信息告訴我們sda以及它的兩個分區在哪裡(都在/dev/下)。
第三步、掛載
我們新建一個目錄/data,畢竟機械硬碟主要是為了作為數據盤的。我們以此作為掛載點。輸入命令:sudo mount /dev/sda1 /data成功把sda1掛載到/data上。從此,/data就代表那塊機械硬碟。
當然,你可以首先對該硬碟進行一些分區設置,比如刪除分區或者新建分區,然後再掛載。使用sudo fdisk /dev/sda命令進行設置。輸入該命令之後有詳細的幫助文檔指導操作。不過切記:操作完成之後要格式化,只有格式化之後才可以掛載。否則會提示下面的錯誤:mount: /data: wrong fs type, bad option, bad superblock on /dev/sda, missing codepage or helper program, or other error.
格式化的命令是:sudo mkfs -t ext4 /dev/sda。
現在,再次lsblk,你會發現硬碟已經成功掛載上了:
第四步、修改分區文件/etc/fstab
上面的步驟還不夠,你會發現:重啟之後,硬碟又不見了。你需要修改/etc/fstab文件,確保重啟之後掛載依然有效。這個文件的格式如下:
也就是,要填寫file system、mount point、type、options、mp、pass等六項。其中mount point為我們的掛載點/data/;type為我們格式化的文件格式,ext4;options我們一般就是defaults;mp都是0、pass也都是0,除非掛載點是/。我們唯一需要動腦筋的是UUID。使用命令:sudo blkid /dev/sda來獲得UUID:
/dev/sda: UUID="f1d9a15d-243b-4d91-8b3f-160782c1acab" TYPE="ext4"
因此,我們在fstab文件下添加一行:
UUID=f1d9a15d-243b-4d91-8b3f-160782c1acab /data/ ext4 defaults 0 0
保存退出。用sudo mount -a測試一下。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d426171e882d
『伍』 win7掛載第二塊硬碟無法載入桌面
WIN 7掛載第二塊硬碟無法載入桌面,是因為這個時候WIN 7掛載導致第二塊硬碟卡頓住了,所以說這個時候無法加或沖載桌衫燃殲面,只需要重新開機一下,這個時候就可以載入桌面了段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