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的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硬碟的緩存越到性能也好,轉數越大性能越好。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硬碟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理論上,轉速越快越好。因為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
(1)硬碟轉數越高越好嗎擴展閱讀:
硬碟使用方法:
硬碟在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關掉電源。在硬碟工作的時候關掉電源,會導致硬碟的物理損壞,而且也會丟失數據。還有,在硬碟中有高速運轉的部件,如果一旦強行關機的話高速運轉的碟片就會突然停止,而在關機後又馬上開機的話,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碟的損壞。
在硬碟工作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它的震盪,因為,磁頭與磁片的距離非常近,如果遭到劇烈的震盪會導致磁頭敲打磁片,有可能磁頭會劃傷磁片,也可能會導致磁頭的徹底損壞,使整個硬碟無法使用。在使用硬碟的過程當中,經常會有很多用戶會在「磁碟空間管理」當中進行壓縮。
2. 硬碟多少轉才最是好的
要看硬碟的類型而定。
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硬肆哪手盤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兩種,目前常見的機械硬碟是溫徹斯特機械硬碟,如果運用在筆記本電腦上,裂嫌5400的轉速最佳,而如果是在桌面級運用領域,則是以7200轉的轉速最好。
而固態硬碟是近兩年才興起的,原理和機械硬碟完全不同,通俗的講有點像快閃記憶體那種材質,其實也完全可以看成事高級快閃記憶體。
這種硬碟的好處在於,不怕摔,不怕碰,因為沒有機械結構,所以要結實很多,傳輸率普遍比機械硬碟要高,而且讀取緩皮和寫入速率比較平均,沒有機械硬碟內外道德讀取速率差異問題,轉速大概是上面提到的普通硬碟的三到四倍,是目前最好的一種硬碟。
3. 移動硬碟的轉速越快越好么
移動硬碟的轉速越快越好么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
移動硬碟轉速越高越好嗎?
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移動硬碟轉速越高越好。
1.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
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2.筆記本硬碟分成4500轉和5400轉。40以上的硬碟,通常緩存8M。標稱傳輸速度就
480。具體速度還要看
盒的晶元和線材來決定。
3.它提供一個數據緩沖,先將讀出的數據暫存起來,然後一次性傳送。解決與其它設備的速度匹配差距。大容量緩存雖然可以在硬碟進行讀寫工作時,讓數據存儲在緩存中,以提高硬碟訪問速度,不意味著越大就越好。
1、緩存(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如果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硬碟的緩存主要起三種作用:一是預讀取,二是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第三個作用就是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有時候,某些數據是會經常需要訪問的,硬碟內部的緩存會將讀取比較頻繁的一些數據存儲在緩存中,再次讀取時就可以直接從緩存中直接傳輸。
2、轉速(Rotationl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
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相關閱讀推薦:
移動硬碟的選購:是否越薄越好
說到移動硬碟,主流的移動硬碟售價越來越便宜、外形也越來越薄。但一味追求低成本和漂亮外觀,使得很多產品都不具備防震措施,有些甚至連最基本的防震填充物都沒有(其實就是一個筆記本硬碟加上一個薄薄的塑料或者金屬盒子),其存儲數據的可靠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一般來說,機身外殼越薄的移動硬碟其抗震能力(意外摔落)越差。為了防止意外摔落對移動硬碟的損壞,有一些廠商推出了超強抗震移動硬碟。其中不少廠商宣稱自己是2米防摔落,其實高度根本就不是應該關注的重點,因為很多移動硬碟產品從5米甚至10米高度摔落時仍然可能完好無損,可惜只是一兩次的運氣好而已。應該關注這個產品是否通過了專業實驗室不同角度數百次以上的摔落測試,通常移動硬碟意外摔落的高度為1米左右(即辦公桌的高度,也是普通人的腰高),在選購產品時,可以軟磨硬泡讓經銷商給現場演示一下。
;4. 硬碟的轉速是不是越快越好的
不一定
原因:
優點:
硬碟的轉速越高穩定性越好。
轉速越高容量就越大。
轉速越高緩存就越高。
不足:
轉速越高耗電越大。
一旦在運行的時候移動或碰撞損壞的幾率越高。
數據恢復難度高。
硬碟顏色的區分:
綠盤、藍盤和黑盤是西部數據根據旗下所產硬碟的特點所做的分類。通俗點講,所謂的黑盤、藍盤、綠盤就是指的西部數據硬碟上貼的那張紙是黑色、藍色、或綠色。
1.黑盤,高性能,大緩存,速度快。代號LS
WD
Caviar
Black。主要適用於企業,吞吐量大的伺服器,高性能計算應用。諸如多媒體視頻和相片編輯,高性能游戲機。容量1TB、、750GB、640GB、500GB
。高速緩存32MB。
2.藍盤,普通硬碟,適合家用。優點是性能較強,價格較低,性價比高。缺點是聲音比綠盤略響,性能比黑盤略差。高速緩存大小為2
MB、8
MB、16MB。容量從40
GB
到
750
GB。
3.綠盤特點:SATA
硬碟,發熱量更低、更安靜、更環保。綠盤是節能盤,適合大容量存儲。採用IntelliPower技術,轉速為5400轉。優勢是安靜、價格低。缺點是性能差,延遲高壽命短。綠盤高速緩存大小為32
MB、16
MB、64MB。容量有2
TB、1.5TB、1TB、808GB、750GB、500G等等。
5. 硬碟怎麼選擇轉速。緩存。借口速率那個重要
一、選擇單碟容量大的硬碟。
1、硬碟可能由一個或多個碟片組成,而單碟容量是指其中一個碟片正反兩面的總容量。可能許多朋友還不知道,單碟容量是劃分硬碟檔次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准。
2、這是因為,單碟容量的提高代表著製造技術的進步,它所帶來的效果不僅是硬碟的容量得以提高,而且表示磁軌密度變大。這樣,磁頭每旋轉一周,就能夠讀取更多數據。因此,在同樣的轉速下,單碟容量大的磁碟讀寫速度更快。
3、此外,相對來說,硬碟的碟片越多,在日常使用中出現故障的幾率也就越大。因此,碟片數少,單磁容量大的硬碟不但速度更快,而且也更穩定。
二、轉速越快的硬碟速度越快。
1、主流硬碟的轉速一般為 5400 轉和 7200 轉。顯而易見,在其他方面相同的情況下,7200 轉的硬碟讀寫速度要比 5400 轉的硬碟快。
2、不過,一味追求硬碟的轉速也是不可取的。這是因為,轉速越高的硬碟相對來說噪音也會越大;而且,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轉速的提高對硬碟的讀寫速度的提升也並不是很明顯。
三、挑選緩存較大的硬碟。
從理論上來說,硬碟緩存主要具有三個方面的作用:預讀取、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
2、由於緩存較大的硬碟在使用時可以有效地減少磁碟的訪問次數,所以,較大的緩存不但能夠提高讀寫速度,而且還能夠延長硬碟的使用壽命。
(5)硬碟轉數越高越好嗎擴展閱讀:
硬碟作用:
硬碟是計算機最為重要的存儲設備,存放著用戶所有的數據信息,這些數據的價值遠遠高於硬碟本身,同時硬碟又是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用戶的操作體驗。
硬碟按照其工作形式的不同分為兩種,機械硬碟HDD(Hard Disk Drive)和固態硬碟SSD(Solid State Drive)。
機械硬碟即傳統的普通硬碟,主要由碟片、碟片轉軸、磁頭組件、磁頭驅動機構、控制電路組成。固態硬碟類似於U盤技術,全電子結構,沒有機械運動部件,採用集成電路存儲技術,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
6. 硬碟轉數越高越好嗎
一般來說是的,現在台式機的SATA一般最快都是7200轉的,筆記本的是5400轉,伺服器上用的SCIS可以達到上萬轉,但是轉速並不是衡量硬碟好壞的唯一標准,還要看單碟容量,就是磁碟的數據密度,當然越大越好。這樣在相同轉速的情況下,單碟容量大的硬碟讀取數據的速度會高很多。
硬碟讀寫快慢,決定於硬碟的轉數,轉的快,讀的就快。7200是說這塊硬碟每分鍾轉7500轉,另一塊硬碟是每分鍾5400轉,就是說第一塊硬碟比第二塊硬碟每分鍾多轉1800轉,比方說第一硬碟讀72個字,第二塊硬碟讀54個字,第一塊硬碟多讀18個字。其實在實際使用中不刻意去比較的話,兩塊硬碟感覺不出太大的不同。
目前7200轉的硬碟已成為市場上的主流,有些朋友買硬碟時非7200轉的不買,以為7200轉的就要比5400轉的快三分之一。但硬碟的數據讀取速度真的跟轉速成正比嗎?
首先,讀寫頭沿徑向移動,移到要讀取的扇區所在磁軌的上方,這段時間稱為尋道時間(seek time)。讀寫頭起始位置與目標位置之間的距離不同,尋道時間也不同,一般為2————30毫秒,平均約為10毫秒。
兩者相比,前者的速度只比後者提高了不到百分之十,離大家預想的三分之一相距甚遠。當然,以上只是理論上的計算,在具體使用環境下,可用相關測試軟體進行測試,為防騙取稿費之嫌,在此就不深入討論了。
7. 硬碟轉速是不是越快越好如何判斷它的性能好壞
你好,理論上硬碟轉速是越高越好的,不過轉速越高發熱量越大,而且壽命較短。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頭盤組建內的磁碟每分鍾旋轉的次數,單位是r/min,一般來說,硬碟轉速越高,硬碟的讀取速度就越快。
一般台式機硬碟有5400轉/min、7200轉/min、10000/min轉以及15000轉/min等規格,目前台式電腦硬碟7200轉是主流,5400轉基本退出了市場,而10000轉以上的都是SCSI和最新的SAS硬碟,主要用在伺服器硬碟領域。
而筆記本硬碟由於體積小,目前好的已經可以做到在7200轉下穩定運行,再高就有瓶頸了,另外一般硬碟標準的5400轉或者7200轉只是理論轉速,而硬碟實際工作中,為了避免轉速過高影響散熱,實際轉速會低於標注的轉速一些,我們可以認為硬碟中標注的轉速是指該硬碟的最高轉速,一般正常工作時,轉速要比這個低。
至於性能的好壞,還要是實際的使用中測試才能知道。或者是使用相關的硬碟檢測軟體來看看相關的參數是不是健康等。
8. 硬碟轉速的高低對電腦的影響
分類: 電腦/網路 >> 硬體
解析:
硬碟的轉速(Rotationl Speed): 也就是硬碟電機主軸的轉速,轉速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硬碟的速度,同時轉速的快慢也是區分臘和硬碟檔次的重要標志之一。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宴漏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硬碟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晌局爛理論上,轉速越快越好。因為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可是轉速越快發熱量越大,不利於散熱。現在的主流硬碟轉速一般為7200rp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