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換固態硬碟ssd,筆記本的,需要注意什麼型號嗎
需要注意的是介面。筆記本的固態硬碟有三種介面,要注意選擇正確。具體如下:
1、SATA介面。這個和普通的筆記硬碟是一樣的,可以直槐瞎接替換主硬碟。msata介面旦帆,如下圖。這個是固態硬碟專用的,體積比較小。需要確認本本是不是有這個介面再購買。全為半高和模明雹全高,就是大小不一樣。下圖中帶half的就是半高卡。
拓展資料:
SSD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即固態電子存儲陣列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固態存儲單元(Flash晶元)組成。
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貳』 聯想m490筆記升級固態硬碟有用嗎
聯想m490筆記升級固態硬碟有用。
固態硬碟由於內部沒有活動部件,完全不用擔心運用過程中的顛簸和震動。
而出廠標配的機械硬碟工作時遇到震動容易產生壞道,導致硬碟卡慢變慢甚至無徵兆死機藍屏。
『叄』 筆記電腦的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你可以這樣理解:
1、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它們都是「硬碟」
2、固態硬碟的速度比機械硬碟快很多
3、筆記本固態硬碟的介面和筆記本機械硬碟的接租散配口是一樣的,都是msata介面,可以直接互換
不過你需要注意:
1、固態硬碟容量比機械硬碟小,且貴!
所以換成固態硬碟後,給你帶來速度飛升的同時,也會給弊指你帶來使用容量不掘襲足的困境
『肆』 筆記電腦的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固態硬碟,簡稱固盤,固態硬碟用固態電仔納洞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
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PCI-E介面、NGFF介面、CFast介面和SFF-8639介面。固態硬碟內主體其實就是一塊PCB板,而這塊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晶元,緩存晶元和用於存儲數據的快閃記憶體晶元。
不過你需要注意:固態硬碟容量比機械硬碟小,所以換成固態硬碟後,給你帶來速度飛升的同時,也會給你帶來使用容量不足的困境。
(4)筆記固態硬碟擴展閱讀:
筆記電腦使用固態硬碟的注意事項
1、念枯及時刷新固件
「固件」好比主板上的BIOS,控制固態硬碟一切內部操作,不僅直接影響固態硬碟的性能、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壽命。因此及時更新官方發布的最新固件顯得十分重要。不僅能提升性能和穩定性,還可以修復之前出現的bug。
2、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對付機械硬碟變慢的一個好方法,但對於固態硬碟來說這完全就是一種「折磨」。除此之外,使用固態硬碟最好禁茄穗用win7的預讀和快速搜索功能。這兩個功能的實用意義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碟讀寫頻率。
3、保留足夠剩餘空間
固態硬碟存儲越多性能越慢。所以及時清理無用的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必須讓固態硬碟分區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伍』 京東商城網上購物筆記本電腦升級1T固態學生記筆記夠用嗎
京東商城網上購物筆記本電腦升級1T固態學生記筆記夠用
1T的硬碟,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足夠了。
但如果涉及到你的工作性質,比如攝影行業的朋友,需要存儲大量的圖片視頻素材,快速讀取的話,可能你會覺得還是不夠大。
一般家用,只是辦公,打打游戲上上網,1T硬碟足夠,多了也是浪費。況且固態硬碟還比機械硬碟要貴一些。
『陸』 蘋果筆記本電腦升級固態硬碟總結
2017年6月1日
讀寫速度還是不錯的
一.蘋果筆記本電腦升級固態硬碟總結
1.蘋果電腦信息備份 (以下步驟比較繁瑣,也可以用Time Machine來備份,我怕覆螞睜蓋了原來移動硬碟的資料,所以沒用這種方法)
一般需要備份的東西
1.1常用的:桌面,瀏覽器,郵箱
安全起見:
1.2清除瀏覽器緩存(支付寶之類的),appid,刪除免登錄的一些應用賬號,郵箱印象筆記,阿里旺旺,網路雲,qq,appid(itunes,mac Appstore)
1.3 常用軟體和文檔資料備份
1.4 如果有終端命令設置過的,最好也備份下。
1.5 其他終端命令安裝的工具(記住名字就好,需要重新安裝)
e.g.gem homebrew jenkins cocopods fastlane ,nigix shimo
2.安裝非常簡單(5分鍾左右),不用拔電池。【購買請建議讓賣家安裝蘋果系統,最好用戶名設置成自己喜歡的】
拆鏍絲小竅門:選用合適的鏍絲刀,對好孔後用點力頂著,慢慢的轉動鏍絲刀就好了,不悶慧歲要拆的太快,不然再好的鏍絲刀一樣會有拆壞的
外面的用5角螺絲刀就可以
裡面的用6角螺絲刀
3.系統安裝好後,用戶名是無法修改的(可以重裝系碧租統),如果介意,要不重裝,或者提早告知賣家裝指導用戶名)
4.賣家裝的蘋果系統,可能比較老,報如下錯誤,無法更新軟體或升級最新系統
4.1錯誤信息:此版本的OS不支持銀聯(原因就是你登錄的apple id 綁定了銀行卡)
4.2解決:登錄手機iphone的app store應用 講綁定銀行卡改成無既可,接下來就可以正常更新系統了(可以以後在綁定)
如果您發現本文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認為其他人也可能受益,請把它分享出去。
『柒』 固態硬碟如何安裝到筆記本電腦上
筆記是否帶光碟機?
買個筆記本型號光碟機位硬碟托架,將固態硬碟裝裡面插電腦光碟機位置即可。
也可以將原筆記本硬碟取下來裝光碟機位硬碟托架上,然後把SSD裝硬碟位置即慧游可。
系統安裝了WIN8感覺比較慢,內存都升級到8GB了孝則,CPU還是以前的前慎銷Intel i3 3220再升也沒有什麼意思了。筆記本的硬碟的轉速有局限性所以有些性能提不上去。我的硬碟是希捷1TB5400轉的再慢了。
『捌』 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區別
普通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固態硬碟與普通硬碟比較,擁有以下優點:
1. 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 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根據相關測試: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固態硬碟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由於定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碟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4.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寫入速度極快。
5. 無噪音。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7.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工作溫度范圍更大。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硬碟還可在-40~85攝氏度,甚至更大的溫度范圍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態硬碟比同容量硬碟體積小、重量輕。但這一優勢隨容量增大而逐漸減弱。直至256GB,固態硬碟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碟輕。
[編輯本段]固態硬碟的缺點
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比較,擁有以下缺點:
1. 成本高。每單位容量價格是傳統硬碟的5~10倍(基於快閃記憶體),甚至200~300倍(基於DRAM)。
2. 容量低。目前固態硬碟最大容量遠低於傳統硬碟。固態硬碟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長,據稱IBM已測試過4TB的固態硬碟。
3. 由於不像傳統硬碟那樣屏蔽於法拉第籠中,固態硬碟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如斷電(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尤甚)、磁場干擾、靜電等。
4. 寫入壽命有限(基於快閃記憶體)。一般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為1萬到10萬次,特製的可達100萬到500萬次,然而整台計算機壽命期內文件系統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寫入次數仍將超過這一極限。特製的文件系統或者固件可以分擔寫入的位置,使固態硬碟的整體壽命達到20年以上。
5.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寫入時比傳統硬碟慢很多,也更易受到寫入碎片的影響。
6. 數據損壞後難以的恢復。傳統的磁碟或者磁帶存儲方式,如果硬體發生損壞,通過目前的數據恢復技術也許還能挽救一部分數據。但如果固態硬碟發生損壞,幾乎不可能通過目前的數據恢復技術在失效(尤其是基於DRAM的)、破碎或者被擊穿的晶元中找回數據。
7. 根據實際測試,使用固態硬碟的筆記本電腦在空閑或低負荷運行下,電池航程短於使用7200RPM的2.5英寸傳統硬碟。
8.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在任何時候的能耗都高於傳統硬碟,尤其是關閉時仍需供電,否則數據丟失。
9. 據用戶反映,使用低廉的MLC的固態硬碟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運行比傳統硬碟慢。這是由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機制不適於固態硬碟。在Linux下無此問題。
ssd的意思是什麼
ssd SSD解剖圖●SSD(solid state disk)固態硬碟 目前的硬碟(ATA 或 SATA)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就儲存在磁碟扇區里,固態硬碟數據就儲存在晶元里. SSD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組成,簡單的說就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同時工作溫度很寬.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基於非永久性存儲器 由非永久性存儲器製成的固態硬碟主要用於臨時性存儲.因為這類存儲器需要靠外界電力維持其記憶,所以由此製成的固態硬碟還需要配合電池才能使用.非 永久性存儲器,例如SDRAM,具有訪問速度快的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將需要運行的程序首先從常規硬碟復制到固態硬碟中,然後再交由計算機執行,這樣 可以避免由於硬碟的啟停延遲、尋道延遲對程序性能造成的影響. 此外,由非永久性存儲器製成的固態硬碟還用於應急備份.當電源意外中斷時,靠電池驅動的這類固態硬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將數據轉移到常規硬碟中.當電力恢復後,再從常規硬碟中恢復數據. 基於永久性存儲器 永久性存儲器的數據存取速度介於非永久性存儲器和常規硬碟之間.和非永久性存儲器相比,永久性存儲器一經寫入數據,就不需要外界電力來維持其記憶.因此更適於作為常規硬碟的替代品. 快閃記憶體是最常見的永久性存儲器.小容量的快閃記憶體可被製作成帶有USB介面的移動存儲設備,亦即人們常說的「優盤」.隨著生產成本的下降,將多個大容量快閃記憶體模塊集成在一起,製成以快閃記憶體為存儲介質的固態硬碟已成為可能. 形式 作為常規硬碟的替代品,固態硬碟被製作成與常規硬碟相同的外形,例如常見的1.8英寸、2.5英寸或3.5英寸規格,並採用了相互兼容的介面. 優點 和常規硬碟相比,快閃記憶體具有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的特點.這些特點不僅使得數據能更加安全的得到保存,而且也延長了靠電池供電的設備的連續運轉時間. 例如韓國三星半導體公司(SAMSUNG Semiconctor)於2006年3月推出的容量為32GB的固態硬碟,採用了和常規微硬碟相同的1.8英寸規格.其耗電量只有常規硬碟的5%,寫入速度是常規硬碟的1.5倍,讀取速度是常規硬碟的3倍,並且沒有任何噪音. 在2007 putex中SanDisk發表了64GB與32GB的固態硬碟,並有2.5吋、SATA介面與1.8吋、UATA介面兩種規格.A-DATA現場 展出的固態硬碟分為2.5吋與1.8吋兩種,其中2.5吋採用SATA介面,最大容量可達128GB;1.8吋機種則是採用IDE介面,最大容量可達 64GB,可分別使用在筆記型計算機與更小的UMPC上,用來取代傳統的硬碟. 缺點 成本是限制固態硬碟普及的最大問題.目前,無論是永久性存儲器還是非永久性存儲器,其每百萬位元組成本都遠遠高於常規硬碟.因此只有小容量的固態硬碟的價格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承受. 固態硬碟以往由於價格高昂,通常只使用在軍事及工業用途上,不過拜NAND快閃記憶體成本不斷下降所賜,如今固態硬碟已經使用在一般的筆記型計算機 上,並預計於刀鋒式伺服器上逐步採用,提供全新的計算機使用體驗.相較於傳統的硬碟,固態硬碟具有速度快、耗電量低與可靠性較高的優點.由於硬碟早已是系統 效能的瓶頸,因此改采固態硬碟,將可以帶來令人興奮的效能提升.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SSD,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SSD.現有能生產的廠商有foremay(美國)、SanDisk、Transcend(創見)、(中國)憶正、等. SSD是一種資料儲存裝置,採用快閃記憶體為基礎(flash-based)的固態記憶體(solid-state memory)儲存資料,仿效並進而取代部分電腦中的傳統硬碟,相較於傳統硬碟(HDD) ,固態硬碟提供顯著的優勢,包括更快的系統響應與電腦開關機時間、更堅固耐用及更長的電池續航力. 例如一個每分鍾15000轉的硬碟轉一圈需要200毫秒的時間,而在SSD上由於是數據是存放在半導體內存上,能夠在低於一毫秒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的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因此在對許多應用程序來說最為關鍵的I/O性能指標——IOPs(即每秒多少次IO動作)上,SSD可以達到硬碟的50~1000倍. 2008年8月19日開幕的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現場,英特爾NAND產品事業部正式宣布進軍SSD高效能固態硬碟規劃與時間表,新產品將命名為「Intel High-Performance SATA Solid-State Drive」,將分為1.8英寸和2.5英寸兩個版本的固態驅動器——英特爾® X18-M和X25-M主流固態驅動器將於未來30天內上市,適用於企業級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可提供更加輕巧、安靜、耐用的計算機產品且電池續航時間更長、性能更高 • 英特爾® X25-E Extreme SATA固態驅動器(32GB) • 最高250MB/s讀速度 • 最高170MB/s寫速度 • 35,000 IOPS(4KB 讀);3,300 IOPS(4KB寫) • 75微秒讀延遲 • 英特爾® X18-M與X25-M主流SATA固態驅動器(80GB) • 最高250MB/s讀速度 • 最高70MB/s寫速度 • 85微秒讀延遲 固態硬碟的優點 固態硬碟與普通硬碟比較,擁有以下優點: 1. 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 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
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有什麼不同?
固態硬碟內部是快閃記憶體晶元陣列,沒有機械結構。
固態硬碟有最大的優點是速度快,普通硬碟平均讀取100M左右 寫入80M左右,用固態硬碟的機子開機8秒左右,普通硬碟要40秒。 固態硬碟又稱固盤,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
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 視頻監控、 網路監控、 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快閃記憶體、DRAM兩種。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商規產品0~70℃;工規產品-40~85℃。
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 SATA-2介面、 SATA-3介面、SAS介面、 MSATA介面、PCI-E介面等。
機械硬碟是傳統普通硬碟,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 數據轉換器,介面, 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硬碟作為精密設備,塵埃是其大敵,所以進入硬碟的空氣必須過濾。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運動,加上碟片每分鍾幾千轉的高速旋轉,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
信息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信息可以通過相反的方式讀取。 。
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的區別
固態硬碟相比普通硬碟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隨機存取能力,也就是小文件的存取能力,這速度是機械硬碟的上百上千倍,因此就體現在系統開機、運行,軟體、游戲的載入等操作上非常流暢,毫不誇張地說,把系統盤換成SSD的效果不亞於把CPU從奔騰雙核換成I7四核。此外,固態硬碟的優點還有就是抗震、無雜訊、待機更省電。
優點說完了,說說缺點,固態硬碟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貴,你說的沒錯,120G的完全可以上1T普通的,因此從價格角度來說固態不適合做數據存儲盤(壕除外),買個120G小容量的做系統盤,然後大容量機械盤做數據存儲盤,這是最佳選擇,我個人的筆記本是120G SSD+1TB HDD,辦公的台式機是240G SSD+2TB HDD。還有,固態硬碟一個缺點就是盤壞了之後數據很難恢復,不像機械硬碟,這也決定其不大適合做數據存儲。
請問SSD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有什麼區別?
相對普通硬碟,SSD固態硬碟特點有 1、讀寫速度快。
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
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現在的固態硬碟廠商大多會宣稱自家的固態硬碟持續讀寫速度超過了500MB/s雲雲,這相對機械硬碟的100MB/s的速度著實是相當可觀的。 存取時間,目前機械硬碟最快也要14毫秒左右,而固態硬碟可以輕易達到0。
1毫秒甚至更低。 2、物理特性,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 、體積小、工作溫度范圍大。
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
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固態硬碟比同容量機械硬碟體積小、重量輕。
這些優勢機械硬碟都不具備。 3、價格貴 4、壽命限制。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其壽命短的所在。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
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是不是看上去壽命更短了?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寫入量。
再來一個具體的例子,一款120G的固態硬碟,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戶誇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寫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那麼一年就有180次P/E。
大家可以自行計算3000個P/E能用幾年,相信到那時候,固態硬碟早就被你換成別的什麼新奇玩意了。 固態硬碟和傳統硬碟特性的比較 項目 固態硬碟 傳統硬碟 容量 較小 大 價格 高 低 隨機存取 極快 一般 盤內陣列 可 極難 工作噪音 無 有 工作溫度 極低 較明顯 防震 很好 較差 數據恢復 難 可以 重量 輕 重 。
固態硬碟是什麼?有什麼用?與普通硬碟有什麼區別
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組成。
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 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1、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
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現在的固態硬碟廠商大多會宣稱自家的固態硬碟持續讀寫速度超過了6TB/s雲雲,這相對機械硬碟的100MB/s的速度著實是相當可觀的。
固態硬碟的快絕不僅僅體現在持續讀寫上,隨機讀寫速度快才是固態硬碟的終極奧義,這最直接體現在絕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與之相關的還有極低的存取時間,目前機械硬碟最快也要14毫秒左右,而固態硬碟可以輕易達到0。
1毫秒甚至更低。 2、物理特性,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 、體積小、工作溫度范圍大。
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
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固態硬碟比同容量機械硬碟體積小、重量輕。
這些優勢機械硬碟都不具備,固態硬碟比機械硬碟還要耐用,更低溫、更抗震、更便攜。因此固體硬碟才能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業、醫療、航空等領域。
3、容價比低。 這里指的是容量和價格的比,相比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的容價比的確低得沒話說。
曾經機械硬碟1TB價格在700元左右,平均0。36元/GB。
目前128G固態硬碟在淘寶網上的價格已經降至750元左右,且價格還將持續會下降。 4、壽命限制。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其壽命短的所在。 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
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是不是看上去壽命更短了?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寫入量。
再來一個具體的例子,一款120G的固態硬碟,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戶跨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寫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那麼一年就有180次P/E。
大家可以自行計算3000個P/E能用幾年,相信到那時候,固態硬碟早就被你換成別的什麼新奇玩意了。 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