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1394硬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1394硬碟

發布時間: 2023-03-27 03:04:49

『壹』 1394硬碟盒實際速度能達到多少

如果裡面是SCSI硬碟(轉速15000)可以達到320M,如果SATA介面大概100M左右。

『貳』 1394介面硬碟的速度實際速度能達到多少

首先我更正樓主的一個錯誤
USB2.0 速度是480Mbps是說傳輸帶寬
而理論傳輸速度最好的只有他的
十分之一 48M/S
而實際的傳輸速度 只有12M/S算很正常了
因為實際傳輸帶寬受很多方面的影響
比如逗型冊
如山宏果幾台設備共用一個USB通道,主控制晶元會對每台設備可以支配的帶寬進行分配、控制,這時的傳輸速度就更低了。租州
就比如說你申請的電信 寬頻 帶寬是 2M
下載速度最穩定也時只能達到 200K/S
一樣的只有他的十分之一
而1394理論是400M/S
而主機內部提供傳輸帶寬資源沒有那麼大
所以傳輸速度只有 36M/S(網上數據)
USB硬碟介面的3倍左右吧

『叄』 移動硬碟是什麼介面的是USB介面嗎

一、移動硬碟按外置介面來分有四種類型:並行介面、USB介面、IEEE1394介面及SATA介面,它們的內置介面大都為IDE介面,是配合IDE介面的硬碟使用。

這四種類型介面分別有以下特點:

1、並行介面(即ATA介面)的硬碟盒是最早出現的硬碟盒,是通過電腦的並行介面與電腦連接,其特點是轉輸速度比較快、價格便宜,缺點是安裝使用不方便,需要獨立的開關電源;

2、USB介面的移動硬碟盒是目前的主流,其最大優點是使用方便,支持熱插拔和即插即用;

3、IEEE1394介面又稱Friewire介面(中文俗稱「火線」),數據傳輸率高,IEEE1394a介面能提供100Mbps,200Mbps,400Mbps等多種傳輸格式;IEEE1394b能提供800Mbps的數據傳輸率。IEEE1394本來是蘋果電腦上悄清面的介面,在普通台式機則比較少見;

4、SATA介面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凳轎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二、在移動硬碟上裝操作系統的話,運行速度會比不上本地硬碟的運行速度,因為USB的讀寫速度有限制,另外USB口和電腦之間接觸不一定良好。

(3)1394硬碟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與移動硬碟的區別:

1、尺寸方面

固態硬碟的存儲晶元非常小巧,即便加上外殼、控制電路和介面晶元,最終它的體積也不到移動硬碟的三分之一,啟粗前放到手掌之中可能不會比一張信用卡大多少(但要厚一點)。

2、硬體方面

固態硬碟的工作原理有點像U盤,由於固態硬碟的數據存取不需要依賴機械式的磁頭,也不需要藉助那些價格昂貴的高密磁碟,所以固態硬碟可以做到無噪音工作,並且也不會像移動硬碟那樣容易摔壞。

3、價格方面

與移動硬碟相比,固態硬碟的單價要高出1倍左右,甚至是同等價格其容量只有機械硬碟的1/3,或者說同等容量其售價卻是機械硬碟的幾倍以上,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固態硬碟價格通常都在500元以上。

4、傳輸速度

固態硬碟的理論速度為移動硬碟的10倍以上,實際讀寫速度通常是移動硬碟的5倍以上、是普通U盤的20倍以上。一部高清電影、或者上千張的圖片,可能只需要幾秒鍾的時間便可以從電腦拷貝到固態硬碟。

『肆』 移動硬碟1394介面和USB2.0介面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1394口1代的傳輸速度是400Mbps,還沒有現在的USB2.0
480Mbps快,好處就襲答是系統資源佔用答拿率1394要比USB少,但是一般的台式電腦都沒有這個介面的,用起來遠沒有USB2.0方便拍舉慧

『伍』 移動硬碟在筆記本上不能識別

分類: 電腦/網路 >> 硬體
問題描述:

新買的三星80G移動硬碟,在台式機上均無問題,但在插入筆記本(裝的是WINXP系統)上後,提示無法識別的USB設備,後來單買了一條帶加電介面的USB連接線,插上後提示高速USB設備,但仍舊無法識別和使用,請高手指點迷津!

解析:

系統無法識別移動硬碟的五種可能

為乎談了能夠便捷地存儲大容量文件,很多朋友都購買了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可是在使用的時候卻發現系統無法識別移動硬碟。這是為什麼呢?各位先不要著急,就讓我們動手讓移動硬碟為我所用吧。

一、設置CMOS參數

對於從來沒有使用過USB外接設備的朋友來說,即使正確安裝了驅動程序也有可能出現系統無法檢測USB硬碟的情況,這主要是由於主板默認的CMOS埠是關閉的,如果沒有將其設置為開啟狀態,那麼Windows自然無法檢測到移動硬碟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重新開機,進入CMOS設置窗口,並且在「PNP/PCI CONFIGURATION」欄目中將「Assign IRQ For USB」一項設置為「Enable」,這樣系統就可以給USB埠分配可用的中斷地址了。

二、電源不足

由於USB硬碟在工作的時候也需要消耗一定的電能,如果直接通過USB介面來取電,很有可能出現供電不足。因此,幾乎所有的移動硬碟都附帶了單獨的外接電源或者是通過鍵盤取電的PS2轉介面,這時只要事先連接好外接電源或者通過PS2轉接線與鍵盤連接好,確保給移動硬碟提供足夠的電能之後再試試,這時應該可以正常使用了吧。需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建議使用移動硬碟之前都確保有碧歷足夠的供電,否則很可能由於供電不足導致硬碟損壞。

三、USB延長線故障

除去上述兩方面原因之外還有可能是USB介面類型不符導致移動硬碟無法使用。比如計算機配置的USB介面是1.1標準的,而購買的移動硬碟是USB 2.0標準的介面,這就要求連接計算機和移動硬碟的連接線必須支持USB 2.0標准。因為高速移動設備插入低速集線器,該設備可能不被正常安裝,而有些朋友在使用移動硬碟的同時還使用優盤,為了方便就直接使用優盤附送的USB 1.1標准連接線,這樣就導致USB 2.0標準的移動硬碟無法正確識別。只要將連接線更換為USB 2.0標準的即可解決此故障。

四、Windows版本太低

對於一些還在使用Windows 95或者Windows 97系統的朋友來說,即使計算機配備了USB介面,但是由於Windows 98之前的操作系統不支持USB外設,因此無論如何安裝驅動程序、設定CMOS參數都無法讓移動硬碟正常使用。對於這種情況,一種解決方法是將操作系統升級到Windows 98以上,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到微軟官方站點下載相應的補丁程序讓Windows 95/97能夠識別移動硬碟。

五、系統設置不當

對於一些Windows 98用戶來說,在安裝好驅動程序之後,可以從設備管理器中查看到移動硬碟圖標,但是在資源管理器中卻沒有相應的盤符標識,這就是系統設置不當所致。在設備管理器中雙擊移動硬碟圖標,並且點擊彈出窗口中的「屬性」按鈕,此時可以看見斷開、可刪除、同步數據傳輸和Int 13單元四個選項,其中「可刪除」一項前面系統默認是沒有打勾的,只要勾選這個選項之後重新啟動計算機,就可以在資源管理器中看見新增的移動硬碟盤符了。

一言以蔽之,移動硬碟無法識別的故障原因比較多,但一般都不是USB介面或者移動硬碟本身的故障,因此需要大家在排除的時候多從周圍關聯部分考慮,相信你也可以順利使用移動硬碟的。

--------------------------------------------------------------------------------

移動硬碟常見問題的解決

移動硬碟是一個非標準的u *** 設備,使用中遠不如滑鼠這樣可靠,問題多多,這里就很多常見情況總結一下:

1、如果你的硬碟盒子是50元以下的,尤其是標著IBM字樣的,請趕快換掉這個盒子。這種盒子早期還可以,自從03年起悔頃搜生產的質量就不可忍受了,很多的故障都發生在這種盒子上,如果您還愛惜你的硬碟,請換掉它。

2、移動硬碟分區不要超過2個。

3、使用200元以下盒子的移動硬碟最好都不要插在機器上長期工作,移動硬碟是用來臨時交換數據的,不是一個本地硬碟。

相比於筆記本內置的,移動硬碟裡面的筆記本硬碟時刻都工作在惡劣的環境下,應該盡量縮短工作時間。

正確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本地硬碟下載資料等,然後到移動硬碟上,而不是掛在機器上整夜下載。

這個說法等於給在u *** 1.1介面海量數據宣判死刑,如果要大量數據趕緊加個u *** 2.0卡吧。

4、不要給移動硬碟整理磁碟碎片,整理的方法就是把整個分區裡面的數據都出來,再回去。

5、移動硬碟認不出或者會斷線如何解決?

(1)不使用u *** 加長線,這種線的質量一般不太好,會使u *** 數據同步出錯,使移動硬碟不能正常工作。不使用機箱上的前置u *** 介面,原因同前。盡量把移動硬碟插在原本的u *** 口上。

(2)淘汰你的劣質u *** 硬碟盒,更換劣質的數據線為帶屏蔽層的優質u *** 線(就是比較好的盒子帶的線)。

(3)u *** 介面兼容性不佳,非intel晶元組的主板有時候有u *** 兼容性差的問題,但是現在正在銷售的主流晶元組里幾乎只有nforce2了,傳說新的bios和u *** 驅動改善了nforce2的u *** 兼容性,但是實踐證明改善很有限。徹底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只有購買一個pci的u *** 2.0卡,其他參見6。

6、如何解決供電不足的問題?(供電不足是5的一大原因)

(1)購買比較好的u *** 移動硬碟盒。

(2)購買4200轉的筆記本硬碟做移動硬碟。不要買5400轉的。不要相信硬碟上面標的電流值,那沒有參考價值。實踐證明 hitachi 的4200轉諸型號比如 4k80 4k40 80GN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一般不買富士通或者東芝的,因為在大陸沒有正式的渠道商。一般也不買st的,因為ST的硬碟一般都是5400的,盡管電流值標的是0.47A。

(3)購買筆記本電腦時,考慮一下一下u *** 口的供電能力。已經證明u *** 介面供電能力太弱的是:三星Q20/ dell 300m/X300;sony V505;IBM R40之前的幾乎所有R;toshiba P2000/2010 ....u *** 供電能力差,多見於日韓系輕薄機。我最贊賞的就是IBM X31的u *** 口,不管移動硬碟(哪怕是5400轉的);外置bo一律通吃,其供電能力不亞於一般台機。如果購買pci的u *** 2.0卡,要挑有4針輔助供電口的;如果購買筆記本用的pc卡u *** 2.0轉接卡,要挑帶一個變壓器輔助供電的,好歹也要有帶一個ps2輔助供電線的。

(4)移動硬碟盒子自身也有輔助供電線的,好盒子直接給一個變壓器,差的盒子也有ps2或者u *** 的供電線,供電不足時當然要插上,即使u *** 口足夠帶動硬碟,如果不是短時間工作,建議也插上,u *** 介面的供電總是很勉強的。

7、千萬不要混用供電線!

某個盒子的線就只給某個盒子用,某張pc卡的供電線只能給那個型號的卡用。

供電線的介面電壓定義各有不同,亂插輕則燒盒子,重則燒硬碟。

8、如何讓移動硬碟跑得更快?

大的文件肯定比細碎的小文件有效率,下面的的數據都是針對大文件的。

(1)u *** 1.1 必須升級為u *** 2.0。台機有pci的u *** 2.0卡, 筆記本有pc卡的u *** 2.0卡。買卡時不能貪便宜,100元以下的筆記本卡,50元以下的台機卡都不要買。

(2)硬碟的型號要新一點,一般02年起生產的盤都有跑到15M/s+的能力。

(3)u *** 介面 :首先供電要足。控制晶元 以NEC或者INTEL ICH4/5南橋帶的為佳, 其次ALI ,最次VIA。不過這些晶元其實都有15M/S的能力,還要看pcb板的設計和做工。

(4)盒子要好。晶元的選擇 ISD300 > ALI 5621> meson?(忘了型號)> GL811 =ALI (猥瑣版,型號忘了,很小),NEC的橋接晶元很少用在硬碟盒子上,一般都是在光碟機盒子里使用,NEC的也很不錯,可以和ISD300相比。實際上GL811也有跑到18M/s的水平,和轉接卡一個道理,速度更看pcb的設計與做工。卡和盒子,揀貴的買肯定沒錯的。

(5)本地硬碟也要足夠快。

(6)u *** 1.1的速度是1M/s ,u *** 2.0的及格水平是10M/s, 如果不足10M/s, 那麼在 筆記本硬碟,盒子,介面,本地硬碟之中至少有一個瓶頸。我用ASUS Intel 845PE主板,元古雙介面盒子(ISD300),hitachi 80GN的硬碟,本地硬碟ST7200.7,速度可以達到 22M/s,同樣平台用罄城GL811的盒子也達到了18M/s。22M/s已經幾乎是硬碟傳輸速度的極限了,似乎這個時候u *** 2.0的帶寬還沒有喂飽。劣質u *** 卡甚至只能跑到4M/s足見差距。

(7)太多細碎的小文件也可以用winrar打包後再。

9、1394移動硬碟的專述:

(1)供電:機器自帶的6針1394口額定電流為1A,已經足夠帶動所有移動移動硬碟,甚至台機硬碟。4針口不供電,必須給移動硬碟另外供電。pc卡接出來的1394也不能供電,必須給pc卡或者移動硬碟工供電。

(2)1394介面:以TI雙晶元為最佳;ricoh的也很不錯,不過很少出現在零售的卡里, IBM X系列板載的常常是ricoh的,ALI的還可以,VIA的最差(一般台機主板板載都是這個),不過還是那句話,做工比晶元重要。

(3)盒子:一般的移動硬碟的1394都是用oxford911 橋接的,沒看到縮水的晶元。oxford922是一個更加優秀的IC,單晶元搞定u *** 2.0/1394雙介面,現在已經有一些高檔3.5寸硬碟盒使用,2.5寸的盒子還沒有看到。PL-3507是台灣一家ic設計公司的產品,同樣是單晶元雙介面,性能待測,我剛看到產品。

(4)實測:我的平台用了一個TI雙晶元的PCI1394卡, 元古雙介面盒子(oxfd911),80GN,速度也是22M/S。曾經測試過的頂峰速度也有24M/s。而同樣的盒子和硬碟在paq X1000(板載VIA1394IC),速度是17-18M/s。

(5)1394的最大優點是CPU佔有率低。

10、妥善保護你的移動硬碟。

切忌摔打,輕拿輕放;

注意溫度,太熱就停;

乾燥防水,先刪再拔。

關於裡面疑問的回答:

為什麼不能給移動硬碟整理碎片呢?是整理碎片對硬碟不好嗎?那筆記本是不是也要盡量少整理碎片呢?

1、外置硬碟通過一個u *** 介面和主機連接,如果同時數據上行和下行,速度會很低,而整理磁碟碎片的過程就是就是數據的頻繁上行下行,由於速度慢,這個過程會非常漫長, 還不如出來再 回去。1394也是一個道理。

2、供電充足時分區數量和使用效果無關。

3、對於現在常見的金屬移動硬碟盒,它的工作溫度比內置的可爽多了。內置硬碟出問題更麻煩,所以我都是直接下載到移動硬碟的分區中,然後在分類備份。

分區的數量多了在接通時,卷標的彈出會很慢,與供電的問題倒是確實無關。

移動硬碟裡面的硬碟工作環境惡劣不僅僅指溫度,還有惡劣的供電狀況, 簡陋電路接出來的ide介面。

--------------------------------------------------------------------------------

如何識別USB動力不足

一般來說,USB設備插入到Windows 2000以上系統中時,它就能被系統自動識別出來,並且能夠正常工作;可許多動力不足的USB設備插入到計算機系統後,常常會表現出如下故障現象:

1、計算機系統可以自動識別出USB設備,而且在安裝該設備的驅動程序時也很正常;但安裝完驅動程序後,卻發現無法訪問該設備中的內容,具體表現為無法找到該設備的盤符、無法使用該設備等。

2、計算機系統不能自動識別出USB設備,USB設備中的信號指示燈不亮或狀態不正常,甚至USB設備還會發出不同尋常的聲音,例如USB介面的硬碟要是動力不足的話,常常會聽到硬碟「咔咔」的不正常運轉聲音。

3、在沒有接入USB設備時,系統可以正常啟動,可是一接入USB設備後,系統卻不能正常啟動,並且還出現錯誤提示,例如無法找到系統啟動文件,或者系統啟動文件受到損壞等。

4、計算機系統即使能夠自動識別出USB設備,而且USB設備中的內容也能被訪問到,但明顯感覺到USB設備的訪問速度比平時慢了許多,甚至USB設備在長時間工作時,該設備還會突然出現訪問出錯,或者計算機系統無緣無故地發生死機現象。

因此當你在使用USB設備的過程中,發現有上述故障現象存在時,必須趕快對它的動力之源進行一下檢查,以免在排查故障的過程中多走彎路!

如何應對USB動力不足

一旦確認上述故障現象是由USB設備動力不足原因引起的話,你不妨參考如下方法來快速應對:

1、外接電源法

伴隨著USB設備的各種技術指標的不斷提高,它的工作電流也是「節節攀長」,例如一些轉速特別快的移動硬碟,其工作電流有時已經達到1A標准,這樣的功率已經超過正常功率的雙倍,所以此時單純依靠USB介面為USB設備提供足夠的動力之源已經不是很現實的了。為此,我們在使用大功率USB設備時,必須為其配備單獨的外接電源,這樣才能保證USB設備和計算機系統的穩定。

2、介面替換法

現在不少USB設備生產廠商,為了讓其生產出來的USB設備有足夠的「用武之地」,常常會為USB設備提供幾種不同的連接介面,一旦USB設備無法從USB介面中獲得足夠的動力之源時,還可以使用其他消耗功率少的埠來連接,從而確保USB設備可以正常使用。例如某些移動硬碟的USB介面連接到舊式主板上時,往往不能正常工作,可是如果用另外一個PS/2介面連接到計算機上時,移動硬碟就能正常工作了。

3、降低功率法

正常情況下,主板中的每個USB埠的供電電源為0.5A,如果USB設備正常工作時的額定電流超過這個標準的話,主板就會無法准確地識別該USB設備;此時,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選用消耗功率低的USB設備,或者選用有獨立電源供電的USB設備,才能保證USB設備正常工作。

4、排除異已法

所謂「排除異已法」,就是將暫時用不到的其他USB設備從主板的USB埠中拔除出來,僅留下急需要工作的USB設備,這樣可以讓主板單獨為該USB設備提供動力之源,從而確保該設備可以正常工作。考慮到新型主板中的每兩個USB埠分為一組,每一組使用單獨的電源供電,因此其他USB設備插入到與當前USB設備位於同一組中的埠上時,那麼當前USB設備從主板中所獲得的動力能量就會受到影響,所以當你發現當前USB設備動力不足時,一定要將其他暫時用不到的USB設備 *** ,或者將它插入到其他一組USB埠中。

如何預防USB動力不足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USB設備發生動力不足的現象,我們還需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首先需要選用高配置的計算機來連接USB設備,因為高配置的計算機,其主板性能往往比較優越,那麼它為USB埠提供的功率電流也要比舊主板高一些,這樣的話USB設備插入到該主板上時就不容易發生動力不足的故障現象。其次在選用USB設備時,必須到正規銷售商或代理商那裡去購買,確保USB設備自身性能穩定、質量過硬。

--------------------------------------------------------------------------------

教你用好移動硬碟的幾個小花招

現在移動硬碟的使用頻率是越來越高了。盡管其使用方法很簡單,可是不掌握一些操作技巧,還是有可能會碰到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從而影響你的操作效率。為此,本文特意總結了一些移動硬碟的使用體會,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各位高效用好移動硬碟!

巧裝移動硬碟驅動

大家知道,在Win2000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統中使用移動硬碟時,是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序的;可是在Win98工作站中,就需要安裝移動硬碟的驅動程序了。不過要是你的計算機中恰好沒有光碟機或軟碟機的話,那麼安裝移動硬碟的驅動程序就不那麼容易了。其實,你可以在其他有軟碟機的Win98工作站中,先製作好Win98啟動盤,然後再將移動硬碟連接到安裝有Win2000系統的工作站中,並將Win98啟動盤中的內容全部復制到移動硬碟中;接下來,再用Winzip之類的壓縮工具,將移動硬碟的驅動程序打包成一個可執行程序,比方說u *** .exe,並將該可執行文件復制到移動硬碟中。以後,將移動硬碟插入到Win98工作站的USB埠中,並通過移動硬碟的系統引導功能,將Win98系統先啟動到DOS環境中,然後在命令行狀態下,利用「COPY」命令將移動硬碟的驅動程序「u *** .exe」文件復制到Win98工作站的硬碟中。下面,再次以正常方式啟動Win98工作站,然後在Windows界面下,對「u *** .exe」文件進行自動解壓,就可以得到移動硬碟的驅動程序了。以後你就能按常規方法,完成移動硬碟驅動程序的安裝操作了。

當然,這種方法僅限於支持系統引導功能的移動硬碟,對於其他普通的移動硬碟,可能無效!

掌握正確插拔方法

盡管移動硬碟的USB埠支持熱插拔,不過請不要隨意插拔它。正確插入移動硬碟的方法是,在系統關機的情況下或者系統已經啟動完畢的情況下,輕輕地將USB介面插入到計算機中,盡量避免在系統啟動過程中或處理大容量數據信息的時候插入移動硬碟,以免造成系統CPU無法及時應答。對於移動硬碟的拔除操作,則更不能隨意了;你一定要等到移動硬碟停止工作,再雙擊系統任務欄中的「拔下或彈出硬體」圖標,然後在其後打開的圖1界面中,將移動硬碟選中,再單擊一下「確定」,等到屏幕提示你現在可以安全拔除了,才能將移動硬碟從計算機中移走。倘若由於插拔時機不當,造成移動硬碟突然「失常」的話,你不妨找到設備管理器中的「未知USB設備」,將其刪除之後,再將移動硬碟從計算機中拔下來。

DOS下也玩移動硬碟

由於操作失誤,導致Windows系統不能正常啟動,經過各種方法「搶救」,都不能讓其啟動到Windows界面,不得已筆者想到了重裝系統。但為防止系統中重要數據發生丟失現象,筆者想將它們復制到移動硬碟中;可是將USB移動硬碟插入到計算機USB埠,並將系統引導到DOS環境下後,發現系統無法找到移動硬碟對應的盤符,這是為什麼呢?經查找資料發現,在DOS下USB埠正常是不工作的,那麼連接在該埠上的任何設備都不會工作,移動硬碟當然也不例外。難道你就眼睜睜地看著手頭中的移動硬碟,而不能使用它嗎?

其實不然,你可以下載一款支持USB設備的DOS啟動製作工具,然後將該工具解壓到一臨時目錄,再雙擊其中的「makeboot.bat」命令,你將看到如圖2所示的提示畫面;根據提示插入空白軟盤到軟碟機後,單擊空格鍵,該程序將自動完成特殊DOS啟動盤的製作。再用該啟動盤引導系統,進入DOS環境後,移動硬碟就可以在DOS狀態下識別了。怎麼樣,是不是很新鮮呀?

避免訪問死機現象

有時候雙擊移動硬碟圖標時,移動硬碟竟然沒有任何反應,甚至還能導致系統出現死機現象,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由於操作者沒有掌握正確的訪問時機;比方說,在將移動硬碟剛剛插入到計算機後,你就開始訪問移動硬碟的話,系統根本就不會反應過來,或者根本就無法及時響應你的請求,表現出來的現象自然就是死機或不應答了。正確訪問移動硬碟的方法,就是等移動硬碟信號燈不再閃爍時,開始雙擊圖標進行訪問。此外,移動硬碟在傳輸數據的過程中,也不能不停地雙擊圖標,這樣也比較容易造成死機現象。

快速恢復移動硬碟盤符

有時在使用移動硬碟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這樣一則奇怪現象,那就是明明安裝好移動硬碟的驅動程序了,可就是無法在「我的電腦」或「資源管理器」窗口中,找到對應移動硬碟的盤符;那麼如何才能讓移動硬碟盤符「重見天日」呢?遇到這種現象,你必須進行如下的排查:

首先檢查計算機主板中的USB埠是否被激活,要是沒有被激活的話,就進入到CMOS設置頁面,將「USB Controller」選項設置為「Enable」,要是有「OnChip USB」選項的話,也應該將其設置為「Enable」;當然在查看系統是否已經啟用USB埠時,你沒有必要打開CMOS設置頁面,其實在系統設備管理器窗口中,就能查看到主板是否起用USB功能了;在Win2000系統中,要是看到設備管理器窗口中有「Standard OpenHCD USB Host Controller」選項的話(如圖3所示),就表示計算機的USB2.0功能已經被啟用了。倘若你在WinXP系統中,看到設備管理器窗口中有「PCI to USB Enhanced Host Controller」選項的話,也表明計算機的USB埠功能被激活;

在確保主板USB埠被激活後,再在設備管理器窗口中,雙擊USB埠控制器選項,然後進入「驅動程序」標簽頁面,檢查一下USB埠控制器的驅動程序是否是最新的,要是不是最新的話,那麼計算機USB埠標准可能就會與當前移動硬碟的USB介面標准不一致,從而造成移動硬碟盤符出現丟失現象。此時,你可以單擊「更新驅動程序」按鈕,然後逐步單擊「下一步」按鈕,當出現如圖4所示的提示時,最好選中「Microsoft Windows Update」選項,接著再按照提示順利完成驅動程序的更新操作;更新之後的USB埠,其介面標准就可能與當前移動硬碟的USB介面標准一致了.

倘若上面的方法仍然不能解決問題的話,你不妨檢查一下計算機主板是否能為移動硬碟的USB埠,提供足夠的供電電壓;通常情況下,移動硬碟USB埠的工作電壓為5V,工作電流為0.5A,一些舊式主板可能滿足不了這個要求;考慮到這種因素,有的移動硬碟還帶有PS/2介面,此時你不妨用這個介面來連接計算機,讓移動硬碟恢復正常。

要是你在插拔移動硬碟時,沒有按正確的方法進行,例如剛插入移動硬碟,又迅速將它 *** ,或者在移動硬碟指示燈頻繁閃爍的過程中,「強行」拔除移動硬碟的話,都有可能導致移動硬碟圖標丟失。此時,你可以在系統設備管理器窗口中,右擊移動硬碟圖標,從其後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並在隨後的屬性窗口中將「可刪除」選中(只適合WinMe操作系統),接著將系統重新啟動一下,移動硬碟就可能被重新正確識別了。

此外,要是移動硬碟自身性能不穩定,或者移動硬碟USB埠在頻繁插拔之後出現松動的話,也會導致移動硬碟出現意外現象。此時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重新更換品牌較好、性能穩定的移動硬碟來替代。當然,要想避免移動硬碟USB埠出現松動現象,你可以用USB延長線來連接硬碟和計算機。

『陸』 購買硬碟主要從哪幾個方面考慮

分類: 電腦/網路 >> 硬體
問題描述:

我想購買一個就硬碟,不知道要如何選擇硬碟,買時要注意哪幾個方面。請各位高手指點,謝謝。

解析:

硬碟是計算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機器穩定性,那該如何選擇購買硬碟呢?首先必須先知道目前市面上有哪些品牌的硬碟。目前在市面上主流的硬碟一般有:IBM、希捷、西部數據、邁拓這四個品牌,而在購買硬碟的時候,我們應該從以下的各個方面去考慮:

1、硬碟介面技術:硬碟介面技術和傳輸速率是不同名但是同樣意義的稱呼,傳輸速率又分為外部數據傳輸率和內部數據傳輸率。一般稱外部數據傳輸率也為突發數據傳輸或介面傳輸率,指從硬碟的緩存中向外輸出數據的速度。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介面技術是ATA 100和ATA 133,ATA 100硬碟數據傳輸理論上可以達到100MB/秒。不過在實際使用當中不管是那個品牌的硬碟都是不可能達到這種效果的,雖然如此ATA-100介面卻可以有效的減少CPU對數據傳輸的控制,可以讓數據從硬碟直接傳到內存上,降低了CPU的資源佔用率,可以提高不少的計算機的整體性能。

ATA133技術裡面的數據外部傳輸速率已到了133MB/S,而新型S-ATA的出現,將使之進一步提高。但外部傳輸率對硬碟的影響不是最重要的,內部傳輸率也稱最大或最小持續傳輸率,是指硬碟在盤面上的讀取速度,這於外部數據傳輸率之間的差距很大,一般在20MB/S-40MB/S之間,一般來說內部傳輸率是評價一個硬碟性能的最重要標准,這與硬碟單碟容量及轉速成正比,另外在這兩個因素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技術的先進與否也能影響其內部傳輸率。因此在選購時應該關注一下內部數據傳輸率。在這個迅和方面,邁拓硬碟已經率先推出了ATA-133的硬碟—金鑽七代,它的傳輸率更加得快,性能更加的穩定,金鑽七代擁有有高達40GB的單碟容量,是7200轉的高端硬碟外部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33MB/S。而且還使用了不少先進的技術。這款硬碟好是好不過大家也要考慮到主板支持不支持的問題,目前支持ATA-133的主板不是很多。所以著這個方面大家還是要多多地考慮。當然在硬碟介面上還有火線1394介面以及USB介面的硬碟。尤其是1394介面的硬碟性能出眾,它不但可以像USB那樣支持熱插拔而且在傳輸的數率上是任何硬碟都達不到的,非常的迅速。可以大量並且快速的傳輸數據信息,對於用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享受,不過高昂的價格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您銀子夠的話是可以考慮的。至於S-ATA就是未來的標准了,相信1、2年之內我們就可以應用得上咯!

2、硬碟轉速:硬碟轉速也有一說叫做「主軸轉速」,轉速的快慢可以直接的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目前市場上IDE硬碟的轉速類型有4400prm, 5400prm, 7200prm,而最主流的硬碟轉速就是7200RPM(Revolutions Perminute,轉/每分鍾),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森昌稿,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目前7200rpm的硬碟已經成為主流這是肯定的,但5400rpm的硬碟仍具有性價比高的優勢。不過普通的消費者應該根據實際出發,沒有必要一定要去選擇高轉速的硬碟,因為當硬碟的轉速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溫度升高、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並且在價格上同等存儲空間的硬碟,7200轉得要比5400轉的貴出50到80元左右,而在實用性上來說普通的用戶並沒有得到太大的此孝實惠,專業的用戶可以選擇高轉速的硬碟因為在某些方面7200轉得要比5400轉確實高出一籌,理論上講,7200rpm硬碟性能比5400rpm高了38%!

3、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的單碟容量就是指一張硬碟碟片的容量,因為一個硬碟裡面通常都有數張碟片的,單碟容量對硬碟大小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僅次於轉速哦!而且單碟容量直接決定了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速度,單碟40GB 5400轉的U6硬碟,比起以前的一些7200轉的硬碟性能都要好,就是因為單碟容量巨大的緣故了。在硬碟許多技術發展的同時硬碟的單碟容量也在不斷的上升,目前硬碟單碟容量最高的已經達到了40G,因為硬碟的高度是標准化,不會有所改變的,一般的硬碟的碟片數量不會大於4片也就是8面,因此硬碟的容量只能因為碟片的數量和單碟容量而產生變化,就目前而且,我們可以算出,最大容量的IDE介面的硬碟也不會超過40G*4片=120G。當然普通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不用考慮到這些方面。不過專業用戶就要考慮到,在硬碟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單碟容量大的比單碟容量小的硬碟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讀取更多的文件,因此硬碟的傳輸速率也會加快。

4、硬碟的緩存:硬碟的緩存也叫做Cache,緩存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數據的場所,硬碟的讀過程是經過磁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通過緩存的一次次填充與清空、再填充、再清空才一步步地按照PCI匯流排周期送出去,所以緩存的作用不容小視,緩存的容量與速度可以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緩存為靜態存儲器,與我們認識的內存(動態存儲器)不同,無須定期刷新,它的容量有128KB、256KB、512KB,甚至是2KB和8KB的。Cache是一些高速的DRAM,類型分為EDOSDRAM,有寫通式和回寫式兩種。現在多數硬碟使用的都是可讀寫數據的回寫式高速緩存,他比寫通式緩存更能提高性能。從理論上講Cache是越快越好,在西部數據推出的120G大容量硬碟中,由於採用了8M大容量Cache,在綜合性能方面,遙遙領先與其它競爭對手。

5、超頻的問題:許多朋友買電腦回家以後都喜歡超頻使用。俺本人從來不贊成超頻的(但是只是個人意見,保留!呵呵......)其實超頻不光是CPU的超頻能力和主板的性能所決定的,其它許多設備都是可以決定超頻能否成功的關鍵,硬碟也是其中的一個設備,再CPU的外頻上升的同時,硬碟的數據傳輸速率也會跟隨上升的,如果硬碟自身承受不了,就會出現不正常的情況,造成超頻失敗,嚴重的還會引起數據丟失或者是系統崩潰。各位朋友可要小心一點哦!

6、硬碟噪音問題:硬碟噪音的是非常討厭的事情,俺有好多次夜裡玩游戲都是因為硬碟發出巨大的噪音從而被老爸強制關機(倒霉!)。的確煩人的噪音會讓我們不舒服,其實這是有辦法可以避免的,因為普通IDE介面的硬碟所採用的是鋁基板作為碟片的,由於表面上是坑坑窪窪所以在高速運轉礑時候會發出噪音,如果使用的是玻璃基板的硬碟您就會擁有更多的寧靜。而且玻璃碟片運轉起來比較平穩,散熱快,抗震性能高。在這方面「藍色巨人」IBM的玻璃硬碟非常的突出,目前IBM所有7200轉的硬碟都是玻璃碟片的。

7、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和平均潛伏時間(Average Lateny Time):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需要的時間,一般在5ms~13ms之間,性能較好的一般在8ms左右。平均潛伏時間是指相對應數據所在扇區轉到磁頭的時間,一般在1ms~6ms。這幾個數據均是越小也好。

8、附加技術:主要指硬碟的數據保護技術與防震技術,目前硬碟還是用戶存儲數據的主要場所,因此為了保障用戶數據的完整性與可靠性,各硬碟均基於自己的硬碟產品推出了相應了數據保護技術和防震技術。如昆騰推出的數據保護技術為DPS(Data Protection System,數據保護系統)其後續技術為DPS II,它的防震技術為SPS(Shock Protection System);而邁拓公司推出的數據保護技術為MaxSafe,其防震技術為ShockBlock;西部數據公司的數據保護技術為SafeGuide(數據衛士);希捷公司推出的數據保護技術則為SeaShield等。

『柒』 移動硬碟的理論讀取和寫入速度是多少

截至2015年,主流2.5英寸品牌移動硬碟的讀取速度約為50-100MB/s,寫入速度約為30-80MB/s。

移動硬碟大多採用USB、IEEE1394、eSATA介面,能提供較高的數據傳輸速度。

不過移動硬碟的數據傳輸速度還一定程度上受到介面速度的限制,尤其在USB1.1介面規范的產品上,在傳輸較大數據量時,將考驗用戶的耐心。

而USB2.0、IEEE1394、eSATA移動硬碟介面就相對好很多。

USB2.0介面傳輸速率是60MB/s,USB3.0介面傳輸速率是625MB/s IEEE1394介面傳輸速率是50~100MB/s。

在與主機交換數據時,讀個GB數量級的大型文件只需幾分鍾,特別適合視頻與音頻數據的存儲和交換。

(7)1394硬碟擴展閱讀:

移動硬碟技術參數

1.速度:速度是衡量移動硬碟性能的重要指標, 取決於硬碟的數據傳輸率和轉速。

(1) 數據傳輸率

目前的USB1.1 介面能提供12 Mbps ; USB 2.0 介面能提供480 Mbps ;IEEE 1394a 介面能提供 400 Mbp ;IEEE 1394b 能提供 800 Mbps 的數據傳輸率。

但在實際應用中會因為某些客觀的原因,減慢了在應用中的傳輸速率。

(2)轉速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有5400pm、7200rpm 等,高轉速硬碟是現在台式機用戶的首選 ;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 為主。

2.供電

為加強供電,2.5英寸USB移動硬碟一般會提供從PS/2介面或者usb介面取電的電源線。所移動硬碟以在移動較大文件等時候就需要接上PS/2取電電源線。

3.尺寸

目前移動硬碟按尺寸可以分為三種:3 .5 英寸台式機硬碟;2.5英寸筆記本硬碟;1.8英寸微型硬碟。

3.5英寸台式機硬碟,具有速衡悉磨度快、 容量大的優點,但體積 大、 重最大,攜帶不方便, 由於是為台式機設計的,防震性能差。

2.5 英寸筆記本硬碟是專門為筆記本設計的,尺寸、 重量較小, 在防震方面也有專門的設計, 抗震性能好,在目前移動硬碟中應用最多。

1.8寸微型硬碟,也是針對筆記本設計的,抗震性能好, 而且尺寸、 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的,但價格較高, 容量較小,普及較困難, 更適合於特殊需要的用戶。

4.容量

容量是移動硬碟的存儲空間,160G和250G是主流容量,但限於成本和實際使用需求,對於一般辦公和家庭應用,選擇80G甚至更低的40G已完全能夠滿足需要。

5.介面

目前,移動硬碟常見的數據介面有USB和IEEE1394兩種。USB是目前移動硬碟的主流介面方式, 也是電腦幾乎都有的介面咐斗, 具有可熱插拔、標准統一、可外接多個設備等優點 。

USB 有兩種標准:USB1.1 和USB2.0。USB2.0傳輸速度高達480Mbps,是 USB1.1介面的40倍。

6.防震

抗震性方面,2.5英寸筆記本硬碟的主軸都採用 了FBD (FluidDynamicBearing )液態軸承馬達。

筆記本硬碟普遍採用「 零接觸」 磁頭啟停技陸李術。

在非工作狀態下,磁頭在停靠區,和碟片不接觸。 工作時,磁頭飛行高度較低, 先進的硅氧碟片表面光滑, 工作時磁頭意外震動造成的劃傷機率也大大減小。

『捌』 【【帶1394火線介面的移動硬碟到底怎麼樣】】】

1394有400Mbps和800Mbps兩種,而且1394供電是1500MA,不會出現供電不足的問題。最好使用帶1394介面的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