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DT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DT

發布時間: 2023-03-24 22:16:23

『壹』 東芝DTC940硬碟登陸不進去

盤符丟失的原因御基。
東芝DTC940硬碟登陸不進去是盤符丟失的原因,在磁塌擾盤管理這個盤空閑容量上點擊右鍵,點擊更改驅動器和路徑。
硬碟一般指電腦硬碟。 電腦硬碟是計算機最主要的存儲設備。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全名溫徹斯特式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鎮衫謹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貳』 大佬們幫看看我這個電腦機械硬碟是多少緩存

該硬碟是賀則東禪顫棚芝的SATA III介面,7200轉,32MB緩存的機械硬碟,洞哪搜DT01ACA100就可以搜到規格。

規格

『叄』 電腦增加硬碟該換多少w的電源才能帶動

電腦增加硬碟不需要特意更換大功率的電源,只有更換顯卡時才有可能需要更換電源,硬碟功耗相對於耗電大戶的顯卡或CPU來說是非常低的。

確定一台電腦可以帶多少塊硬碟,不是主要問題,應考慮顯卡需要的功率,能確定顯卡功率不太大的話,500W電源帶十塊、八塊硬碟是沒有問題的。

電腦電源是500W的,有多少個硬碟介面,就可以接多少塊硬碟。

因為一台電腦耗電量大小主要有三個,一個是主板,一般主板晌閉需要電功率在20-30W。一個是CPU,因為品牌不一樣、型號也不一樣,需要的電功率就範圍較寬,在50W到100W。

再一個就是顯卡了,因為顯卡的GPU不同,耗電差別非常大,不過可以根據它是否有輔宴寬裂助電源插口,插口採用幾針的,來做一個簡單判斷,電腦PCI-E介面最大供電能力是75W。巧姿

如果顯卡不帶輔助電源插座,說明它的功率不會大於75W,一個6PIN顯卡輔助電源插座,可以提供電源功率在75W,一個8PIN顯卡輔助電源插座,可以提供電源功率在90W。電腦其它硬體耗電都小於10W。

各品牌部分型號硬碟功耗如下:

1、日立3TB/7200轉硬碟(7K3000)的功耗。

實際日常功耗:8.48瓦特;實際滿載功耗:11.67瓦特。

2、希捷新酷魚3TB硬碟(ST3000DM001)的功耗。

實際日常功耗:8.11瓦特;實際滿載功耗:11.29瓦。

節能模式功耗:6.04瓦特。

3、東芝3TB硬碟(DT01ACA300)的功耗。

實際日常功耗:6.68瓦特;實際滿載功耗:9.55瓦特。

4、西數新3TB綠盤(WD30EZRX)的功耗。

實際日常功耗:4.05瓦特;實際滿載功耗:7.68瓦特。

『肆』 磁碟性能指的是什麼

硬碟性能指標是什麼
硬碟性能指標

1.轉速

轉速是硬碟所有指標中除了容量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性能參數,以每分鍾多少轉(RPM)為單位,因為轉速對於硬碟傳輸速度和持續傳輸速度至關重要,轉速越快,硬碟取得及傳送數據的速度也就越快。目前,硬碟轉速主要為5400RPM、7200RPM和10000RPM。

2.容量

硬碟上信息的存儲是以同心圓的形式排列的。每一個圓稱為一個磁軌。半徑方向單握頌位長度內的磁軌數目稱為道密度Dt,沿圓周單位長度上的信息比特數稱為位密度Db,面密度Da為道密度與位密度的乘積,即Da = Dt x Db。Da越大表明一個碟片上能存儲的信息量就越大。

面密度的提高會使相鄰磁軌間的數據干擾加大,磁頭在磁軌上進行數據讀寫時易發生偏離,差錯機率增大。硬碟的容量與碟片數、面密度關系密切,這兩項數值越大則容量越大。但是碟片數的增加會使硬碟體積增厚。單碟容量的大小直接關繫到整個硬碟容量的大小。因為目前的硬碟里一般只能放進4~5張碟片,只有提高每張碟片的容量才可以不斷地增加扒皮枯硬碟的容量。然而隨著磁碟密度的提高,磁頭就必須隨之越來越靈敏。目前,單碟容量超過20GB的硬碟已經全部使用了GMR磁頭。

單碟容量除了對容量大小產生影響之外,還和硬碟的數據傳輸速度有密切的關系。磁軌數的增加對於減少磁頭的尋道時間大有好處,因為磁片的半徑是固定的,磁軌數的增加意味著磁軌間距離的縮短,而磁頭從一個磁軌轉移到另一個磁軌所需的就位時間就會縮短,這將有助於隨機數據傳輸速度的提高。而磁軌內線性磁密度的增長則和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速度有著直接的聯系,新一代GMR磁頭技術確保了這個增長不會因為磁頭的靈敏度的限制而放慢速度。所以在很多時候,更高單碟容量的5400RPM硬碟會比單碟容量較低的7200RPM硬碟速度更加快。

3.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指的是磁頭到達目標數據所在磁春洞道的平均時間,它直接影響硬碟的隨機數據傳輸速度。磁頭平均尋道時間除了和單碟容量有關外,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磁頭動力臂的運行速度。目前硬碟平均尋道時間大約為7~9毫秒。

4.緩存

緩存也是硬碟相當重要的一個參數,其大小也會直接影響到硬碟的整體性能。在數據的讀取過程中,硬碟里的控制晶元發出指令,將系統指令正在讀取的簇的相鄰的下一個或幾個簇的數據讀入硬碟高速緩存。這樣,當系統指令開始要讀取下一個簇的數據的時候,硬碟便不需要重新開始一個讀取動作,只需要將緩存中的數據傳送到系統主存中去就行了。因此緩存容量的加大可以容納更多的預讀數據。這樣大大縮短系統等待的時間。目前主流硬碟的緩存已達2MB。

5.傳輸速率(transfer rate)

傳輸速率分為內傳輸速率與外傳輸速率。內傳輸速率是從硬碟到緩存的傳輸速度,外傳輸速率是從緩存到通信介面的傳輸速度。內傳輸速率更能反應硬碟的實際表現,通常以每秒MB為單位。目前,最快的傳輸速度已達160MB/s。

除了轉速,容量,緩存大小,尋道時間,還有單碟容量

使用的技術也有關系,比如希捷7200.10的垂直記錄
魯大師的磁碟性能什麼意思啊?低了有什麼影響?
磁碟的性能直接影響電腦的讀寫速度與軟體響應速度。

你這個硬碟該換了。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硬碟的性能指標是什麼
硬碟有一系列基本參數,包括:牌子、型號、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每磁軌扇區數、系列號、緩存大小、轉速、S.M.A.R.T值等。

以下是主要參數:

轉速:

硬碟通常是按每分鍾轉速(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計算:該指標代表了硬碟主軸馬達(帶動磁碟)的轉速,比如5400 RPM就代表該硬碟中主軸轉速為每分鍾5400轉。目前主流筆記本硬碟轉速為5400RPM;台式機硬碟則為7200RPM。

單碟容量:

單碟容量是硬碟相當重要的參數之一。硬碟是由多個存儲碟片組合而成,而單碟容量就是指一個存儲碟所能存儲的最大數據量。目前在垂直記錄技術的幫助下,單碟容量從之前80GB升級到250GB或者320GB

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指硬碟在盤面上移動讀寫磁頭到指定磁軌尋找相應目標數據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當單碟容量增大時,磁頭的尋道動作和移動距離減少,從而使平均尋道時間減少,加快硬碟訪問速度。

緩存:緩存是硬碟與外部交換數據的臨時場所。

內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是指硬碟磁頭與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率,簡單說就是硬碟將數據從碟片上讀取出來,然後存儲在緩存上的速度。內部傳輸率可以明確表現出硬碟的讀寫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評價一個硬碟整體性能的決定性因素。目前大多數桌面級硬碟基本都在70-90MB/S之間,筆記本硬碟則在55MB/S左右。
計算機的硬碟的性能指標是什麼?
一般衡量硬碟的性能指標主要是容量、介面類型和數據傳輸速率。

網路嫌我字數不夠
磁碟性能是不是有點小,磁碟性能什麼用
問題不大,磁碟性能,主要是指電腦對於硬碟數據的讀寫速度,這個速度的差別一般都是以毫秒為計算單位的,一般家庭使用的話,基本是感覺不到區別的,你可以放心使用~~~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祝你順利~~~
硬碟和內存的區別是什麼?它們各有什麼性能指標
劃分標准有多種,比如介面、應用范圍、存儲介質等等。

一般來說,硬碟按存儲介質不同,分為機械硬碟、固態硬碟和混合硬碟。主要指標為容量,單位為GB和TB。

內存按介面來劃分,DDR2、DDR3、DDR4。主要指標為容量,單位為GB。將要的指標為頻率,單位為MHZ。
硬碟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幾種
1、硬碟的轉速(Rotationl Speed):也就是硬碟電機主軸的轉速,轉速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硬碟的速度,同時轉速的快慢也是區分硬碟檔次的重要標志之一。

2、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指硬碟在盤面上移動讀寫頭至指定磁軌尋找相應目標數據所用的時間,它描述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為毫秒。

3、平均潛伏時間(Average latency time): 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後,然後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到磁頭下的時間,一般在2ms-6ms之間。

4、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 指磁頭找到指定數據的平均時間,通常是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潛伏時間之和。平均訪問時間最能夠代表硬碟找到某一數據所用的時間,越短的平均訪問時間越好 。

5、自動檢測分析及報告技術(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 Technology,簡稱S.M.A.R.T): 現在出廠的硬碟基本上都支持S.M.A.R.T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對硬碟的磁頭單元、碟片電機驅動系統、硬碟內部電路以及碟片表面媒介材料等進行監測,當S.M.A.R.T監測並分析出硬碟可能出現問題時會及時向用戶報警以避免電腦數據受到損失。

6、緩存:緩存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數據的場所。硬碟的讀數據的過程是將磁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後,通過緩存一次次地填充與清空,再填充,再清空,一步步按照PCI匯流排的周期送出,可見,緩存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

7、連續無故障時間(MTBF):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

8、硬碟表面溫度: 指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使硬碟密封殼溫度上升情況。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過高將影響薄膜式磁頭(包括MR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因此硬碟工作表面溫度較低的硬碟有更好的數據讀、寫穩定性。

順便在說一下預防性維護和保養;

1、正確安裝

2、保證磁頭在磁頭起停區完成

3、防震。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工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不工作時,磁頭與碟片是接觸的;硬碟在進行讀寫操作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可能造成磁頭與數據區相撞擊,導致碟片數據區損壞或劃盤,甚至丟失硬碟內的文件信息。

4、防塵。硬碟出現故障時決不允許在普通條件下拆開盤體外殼螺釘。

5、硬碟讀寫時切忌斷電。硬碟進行讀寫時,硬碟處於高速旋轉狀態中,忽然關掉電源,將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從而損壞硬碟 。

6、防病毒。計算機病毒對硬碟中存貯的信息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所以應利用版本較新的抗病毒軟體對硬碟進行定期的病毒檢測,發現病毒,應立即採取辦法去清除 。

7、防高溫。硬碟的主軸電機、步進電機及其驅動電路工作時都要發熱,在使用中要嚴格控制環境溫度,微機操作室內最好配備空調,將溫度調節在20-25℃。

8、防潮:在潮溼的季節里或地域使用電腦,要注意保持環境乾燥或經常給系統加電,靠自身的發熱將機內水汽蒸發掉。

9、防磁場:磁場是損毀硬碟數據的隱形殺手,因此,要盡可能地使硬碟不靠近強磁場,如音箱、喇叭、電機、電台等,以免硬碟里所記錄的數據因磁化而受到破壞。

10、定期整理硬碟:硬碟的整理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根目錄的整理,二是硬碟碎塊的整理。

如果不夠我能給點幻燈片?qq315390207...
性能指標是什麼意思?
計算機方面,CPU主要的性能指標有:主頻,倍頻,外頻

內存匯流排速度

擴展匯流排速度

工作電壓

地址匯流排寬度

數據匯流排寬度

協處理器

超標量

採用回寫(Write Back)結構的高速緩存

動態處理 硬碟的性能指標有:硬碟的轉速硬碟的數據傳輸率硬碟緩存平均尋道時間平均訪問時間等內存條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速度容量奇偶校驗內存電壓顯卡性能指標:顯卡核心型號,核心頻率,頂點陰影和象素陰影數量,渲染管道數量

顯存型號,顯存頻率,顯存位寬,顯存容量

還有介面類型
硬碟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幾種
硬碟性能指標

1、主軸轉速:硬碟的主軸轉速是決定硬碟內部數據傳輸率的決定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同時也是區別硬碟檔次的重要標志。

2、尋道時間:該指標是指硬碟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而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3、硬碟表面溫度:該指標表示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使硬碟密封殼溫度上升的情況。

4、道至道時間:該指標表示磁頭從一個磁軌轉移至另一磁軌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5、高速緩存:該指標指在硬碟內部的高速存儲器。目前硬碟的高速緩存一般為512KB~2MB,SCSI硬碟的更大。購買時應盡量選取緩存為2MB的硬碟。

6、全程訪問時間:該指標指磁頭開始移動直到最後找到所需要的數據塊所用的全部時間,單位為毫秒。

7、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該指標名稱也叫持續數據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單位為MB/s。它是指磁頭至硬碟緩存間的最大數據傳輸率,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線密度(指同一磁軌上的數據容量)。

8、連續無故障時間(MTBF):該指標是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小時以上。這項指標在一般的產品廣告或常見的技術特性表中並不提供,需要時可專門上網到具體生產該款硬碟的公司網址中查詢。

9、外部數據傳輸率:該指標也稱為突發數據傳輸率,它是指從硬碟緩沖區讀取數據的速率。在廣告或硬碟特性表中常以數據介面速率代替,單位為MB/s。目前主流的硬碟已經全部採用UDMA/ 100技術,外部數據傳輸率可達100MB/s。
硬碟的性能指標
1.硬碟的轉速(Spindle Speed)

硬碟轉速就是指硬碟主軸電機的轉動速度,一般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rpm),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等待時間也就越短。隨著硬碟容量的不斷增大,硬碟的轉速也在不斷提高。然而,轉速的提高也帶來了磨損加劇、溫度升高、雜訊增大等一系列負面影響。

2.硬碟的數據傳輸率(Data TransferRate) DTR(Data TransferRate):

數據傳輸率,它又包括了外部數據傳輸率(ExternalTransfer Rate,又稱突發傳輸速率)和內部數據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兩種,我們常常說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著這塊硬碟的外部數據傳輸率理論值是100MB/s,指的是電腦通過數據匯流排從硬碟內部緩存區中所讀取數據的最高速率。而內部數據傳輸率可能並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它才是一塊硬碟性能好壞的重要指標,它指的是磁頭至硬碟緩存間的數據傳輸率,具體如何分析一個硬碟的DTR曲線我們會在後文的測試過程中進行說明。

註:在一些官方資料中大家常常會發現兩種不同的單位,一種是MB/s,一種是Mbit/s,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換算關系(1B=8bit)來進行換算,比如說文檔中說明內部數據傳輸率為570Mbit/s,這里就不能把570簡單的除以8來進行換算,因為這個570Mbit中有很多bit是一些輔助信息,簡單的除以8得出的數值和其真實性能並不能等同。當然,持續數據傳輸率更需要我們去關注,也就是上圖中的「27 to 44」這部分數據,不過並不是每一個硬碟廠家都會給出這項數據,這就需要我們通過測試來分析了。

3.硬碟緩存

緩存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數據的場所。硬碟讀數據的過程是將要讀取的資料存入緩存,等緩存中填充滿數據或者要讀取的數據全部讀完後再從緩存中以外部傳輸率傳向硬碟外的數據匯流排。可以說它起到了內部和外部數據傳輸的平衡作用。可見,緩存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目前主流硬碟的緩存主要有8MB和2MB兩種。一般以SDRAM為主。根據寫入方式的不同,有寫通式和回寫式兩種。現在的多數硬碟都是採用的回寫式。

4.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尋道時間指的是從硬碟接到相應指令開始到磁頭移到指定磁軌為止所用的平均時間。單位為毫秒(ms),這是硬碟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這個指標和後面要談到的平均訪問時間有著密切的聯系。

5.柱面切換時間(也稱磁軌切換時間,Cylinder Switch Time或者Track to Track Time)

它指的是兩個相鄰的柱面進行切換所用的時間,具體到磁軌上是指磁頭從當前磁軌上方移動到相鄰的磁軌上方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6. 全程尋道時間(Full Stroke seek Time) 指的是磁頭從最外圈磁軌上方移動到最內圈磁軌上方(或者從最內圈磁軌上方移動到最外圈磁軌上方)所用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7. 平均潛伏期(Average Latency Time) 它指的是磁頭移動到指定磁軌後,還需要多少時間指定的(即要讀取或者寫入的)扇區才會轉到磁頭下進行讀取或者寫入的相關操作,很明顯這個時間和碟片的轉速有關,平均潛伏期一般指碟片旋轉一周所用時間的一半,單位為毫秒(ms)。這樣我們就可以很輕......

『伍』 機械硬碟推薦

機械硬碟推薦如下:

1、希捷(Seagate)公司總部坐落於美國加州司各特谷市。公司所生產的硬碟不管在設計還是銷售都是位於世界一流水平。它旗下生產的硬碟十分的多元化,適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選擇。

代表產品:希捷ST1000DM003,希捷1TB ST1000DM003等。

2、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Corp),它成立於1970年,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它在歐美市場具有良好的口碑,現如今是世界上第二硬碟生產商。西部公司在收集以及管理數字信息上十分有一手,現如今西部硬碟在市場上還是十分的受歡迎的。

代表產品:西部數據WD10EZEX,西部數據WD5000AAKX等。

3、東芝(Toshiba),它成立於1875年,公司總部位於日本東京港區。它原本是主打家電產品,但是在20世紀90時代的時候開始進軍電子行業。並且它本身就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東芝硬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自身的高品種以及一流的售後服務。

代表產品:東芝500G DT01ACA050,東芝1TB DT01ACA100等。

機械硬碟的選購技巧

1、按需選擇適合的容量

選購機械機械硬碟機械硬碟,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容量的大小,它直接決定了用戶運用儲存空間的大小,所以在機械硬碟的容量選擇上主要看用途而定。如今,1TB機械硬碟已經是主流首選,如果儲存量大,可以按需搭配適合自己的容量,例如2T、3T、4T等。

對於主流用戶來說,在眾多機械硬碟容量中,現在性價比最高的機械硬碟容量是1TB和2TB,也是最佳之選。

2、機械硬碟轉速

機械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的,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縮寫,轉/每分鍾。RPM值越大,那麼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機械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機械硬碟的轉速越高,機械硬碟的尋道時間就越短,數據傳輸率就越高,機械硬碟的性能就越好。現在市面上的機械硬碟主流轉速為7200RPM。

『陸』 東芝dt01aca200是疊瓦盤還是垂直盤

東芝dt01aca200是疊瓦盤還是垂殲旁直盤?慎改閉垂直盤。東芝DT01ACA100是東芝公司生產的一款硬碟,容量為1TB,國產的台式機械硬碟。根據查詢得知東芝DT01ACA100是垂直寬裂盤,垂直盤簡稱為CMR,是傳統的方式。

『柒』 機械硬碟 3.5 HDD 統計分類

現存的三大廠家:(唯一能獨立製造的機械硬碟廠家)

希捷【Seagate】

(收購邁拓硬碟、三星硬碟)

(邁拓收購昆騰)

西部數據/WD 【Western Digital】

(收購日立硬碟、閃迪SSD)

(日立收購IBM硬碟)

東芝 【Toshiba】

(收購日立桌面級3.5寸桌面硬碟、收購浦科特SSD)

具體到品牌型號方面,統計中共包含西數(含HGST昱科/日立)、希捷和東芝三大家的15款型號。僅從絕對的年化故障率來看,最高的是東芝的14TB硬碟MG07ACA14TA,1205塊壞了9塊,這些14TB硬碟是去年Q4才部署。

而故障率最低的還是東芝,5TB的MD04ABA500V在統計期內,45塊都完好無損。此外,希捷和西數都有超過2%故障率的型號,對比下,倒是HGST昱科整體最穩。

http://news.mydrivers.com/1/612/612622.htm

##****希捷3.5寸機械硬碟分類

酷魚BarraCuda--辦公家用

酷魚BarraCuda PRO--高性能桌面、游戲

酷狼IronWolf--家庭NAS存儲

酷狼IronWolf PRO--中小企業NAS存儲

酷鷹SkyHawk--安防監控

酷鷹SkyHawk AI--AI 監控式 NVR安防硬碟

銀河Exos™ X--旗艦企業硬碟【大容量】【SAS/SATA】

銀河Exos E--主流企業硬碟【功能全面】【SAS/SATA】

##****西數3.5寸機械硬碟分類

藍盤WD Blue--普通桌面存儲

紅盤WD Red--高達 8 個盤位的 NAS 系統

紅盤WD Red Pro--多達 24 個盤位的大中型 NAS 環境

紫盤WD Purple--NVR 和 DVR 監控系統

黑盤WD Black--高性能游戲硬碟

Ultrastar DC HA200--入門級數據中心硬碟【SATA】

Ultrastar DC HC300--高訪問密度要求的中等容量硬碟【SAS/SATA】

Ultrastar DC HC500--海量數據提供大容量,降低成本【SAS/SATA】【氦氣密封】

Ultrastar DC HC600 SMR--專為順序寫入工作負載提供超高效率【SAS/SATA】【疊瓦式硬碟】

PS: Ultrastar DC系列為日立/HGST系列轉換而來。

##****東芝3.5寸機械硬碟分類

台式機硬碟 DT01ACA系列--個人電腦與外部存儲 【SATA 7.2K】

台式機硬碟 DT02ABA系列--個人電腦與外部存儲 【SATA 6.4K】

台式機硬碟 MD04ACA系列--通用數據儲存硬碟 【SATA 7.2】

台式機硬碟 MD07ACA系列--通用數據儲存硬碟 【SATA 7.2】

監控硬碟 DT01ABA系列--監視應用優化 【SATA 5.7/5.94K】

監控硬碟 MD06ACA系列--監視應用優化 【SATA 7.2K硬碟】

NAS硬碟 MN07ACA系列--NAS應用 【SATA 7.2K硬碟】

NAS硬碟 MN06ACA10T系列--NAS應用 【SATA 7.2K硬碟】

NAS硬碟 MN05ACA系列--NAS應用 【SATA 7.2K硬碟】

NAS硬碟 MN04ACA系列--NAS應用 【SATA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4ACA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TA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4SCA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S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4SCA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S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5ACA800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TA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6SCA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S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6ACA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TA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7SCA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S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7ACA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S 7.2K硬碟】

企業級硬碟 MG08系列--企業級容量型硬碟 【SAS/SATA 7.2K硬碟】

『捌』 東芝硬碟500G 32M 7200轉系列(HD---630與DT---050)有什麼區別那個好

這兩款硬碟的規格和容量都是一樣的,所以建議你使用東芝500GB 7200轉 32MB SATA3(DT01ACA050)

東芝500GB 7200轉 32MB(HDS721050DLE630)
硬碟容量:500GB 適用類型:台式機 介面類型:SATA3.0 轉速:7200rpm 緩存:32MB 硬碟尺寸:3. 5英寸 單碟容量:500GB 碟片數量:1片
東芝500GB 7200轉 32MB SATA3(DT01ACA050) 硬碟容量:500GB 適用類型:台式機 介面類型:SATA3.0 轉速:7200rpm 緩存:32MB 介面速率:6Gb/s 硬碟尺寸:3.5英寸 產品尺寸:101.6*147*26.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