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速緩存(代理伺服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
研究完ISA就懂了
② 如何使用servlet filter實現緩存代理
Filter開發分為二個步驟: 1.編寫java類實現Filter介面,並實現其doFilter方法。 2.在 web.xml 文件中使用和元素對編寫的filter類進行注冊,並設置它所能攔截的資源。 Filter鏈 在一個web應用中,可以開發編寫多個Filter
③ http緩存過程
註:http 緩存只能緩存 get 方式請求的資源
緩存是指 代理伺服器 或 客戶端本地磁碟 內保存的資源副本。利用緩存可減少對源伺服器的訪問,因此也就節省了通信流量和通信時間。
緩存伺服器是代理伺服器的一種,並歸類在緩存代理類型中。換句話說, 當代理轉發從伺服器返回的響應時,代理伺服器將會保存一份資源的副本 。
緩存伺服器的優勢在於利用緩存可避免多次從源伺服器轉發資源。因 此客戶端可就近從緩存伺服器上獲取資源,而源伺服器也不必多次處 理相同的請求了。
瀏覽器緩存分 強制緩存 和 協商緩存 ,分別使用的欄位前者是Expires和Cach-control,後者是 Etag 和 Last-modified。
Expires (http/1.0):設的是資源的過期時間(絕對時間),瀏覽器判斷這次請求的時候是不是超過這個日期,沒超的話就直接讀取緩存中的資源,不向伺服器發請求。
Pragma :欄位值為「no-cache」的時候,會通知客戶端不要對該資源讀緩存,即每次都得向伺服器發一次請求才行。但是這種禁用緩存的形式作用不是那麼太大:1. 僅有IE才能識別這段meta標簽含義,其它主流瀏覽器僅能識別「Cache-Control: no-store」的meta標簽。2. 在IE中識別到該meta標簽含義,並不一定會在請求欄位加上Pragma,但的確會讓當前頁面每次都發新請求,但是僅限頁面,頁面上的資源則不受影響。
如果Pragma和Expires一起出現的話,Pragma的優先順序是高的。
Cach-Control (http/1.1):緩存控制 示例:
Cache-Control 有三種屬性:緩沖能力、過期時間和二次驗證。
緩沖能力:
過期時間:
二次驗證:
Expires使用的是服務端時間,可能出現客戶端和服務端時間不同步,導致本地緩存無用或無法過期。
Max-Age使用的是客戶端本地時間的計算,不會出現這個問題,推薦Max-Age。
如果同時啟用了Cache-Control和Pragma ,Expires,Cache-Control優先順序高。
Last-Modified / If- Modified-Since (http/1.0):判斷資源最後修改時間,只要這個日期改變了就不使用緩存。瀏覽器的頭部是If- Modified-Since,服務端的是Last-Modified,如果兩個匹配,代表伺服器資源未改變,服務端不會返回資源實體,只返回頭部,通知瀏覽器使用緩存。
缺點:可能有些文件會周期性地改變日期,但是內容其實沒變,但是該欄位只判斷最後修改時間,
E-tag / If-None-Match (http/1.1):Etag 是伺服器針對請求的資源文件生成的唯一標識,只要文件內容沒變化,則Etag值不變,克服了 Last-Modified / If- Modified-Since 的缺點。瀏覽器的頭部是If-None-Match,服務端的是E-tag,如果兩個匹配,代表內容未改變,通知瀏覽器使用緩存。
Etag 缺點:不適用於分布式系統 ,因為每個伺服器上的 Etag 值不同。
如果同時帶有E-tag和Last-Modified,服務端優先檢查E-tag。
④ 海蜘蛛軟路由器ISP V6.1.5最穩定破解光碟版設置Web 緩存透明代理問題
你的物理內存已足夠大應付日常的一般應用和娛樂,就不必要再用硬碟來虛擬 內存 就讓他默認就行了,不用虛擬內存也無礙 有256就可以了
⑤ 【NGINX入門】3.Nginx的緩存伺服器proxy_cache配置
本文介紹NGINX緩存機制,配置和參數說明。
如圖所示,nginx緩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源伺服器的處理請求壓力。因為靜態文件(比如css,js, 圖片)中,很多都是不經常更新的。nginx使用proxy_cache將用戶的請求緩存到本地一個目錄。下一個相同請求可以直接調取緩存文件,就不用去請求伺服器了。畢竟,IO密集型服務的處理是nginx的強項。
Nginx的緩存加速功能是由proxy_cache(用於反向代理和靜態緩存)和fastcgi_cache(PHP動態緩存)兩個功能模塊完成。
Nginx緩存特點:
先上個例子:
因為我是在一台伺服器上做試驗,所以用了兩個埠 80 和 90 進行模擬兩台伺服器之間的交互。
接下來講一下配置項:
這里我設置了 圖片 、 css 、 js 靜態資源進行緩存。
當用戶輸入 http://wangxiaokai.vip 域名時,解析得到 ip:port 的訪問地址。 port 默認為80。所以頁面請求會被當前server截取到,進行請求處理。
當解析到上述文件名結尾的靜態資源,會到緩存區獲取靜態資源。
如果獲取到對應資源,則直接返回數據。
如果獲取不到,則將請求轉發給 proxy_pass 指向的地址進行處理。
這里直接處理 90 埠接受到的請求,到伺服器本地目錄 /mnt/blog 下抓取資源進行響應。
細心的讀者應該發現,我在第二段例子里,留了個彩蛋 add_header wall "hey!guys!give me a star." 。
add_header 是用於在報頭設置自定義的信息。
所以,如果緩存有效的話,那麼靜態資源返回的報頭,一定會帶上這個信息。
(1)Nginx系列教程(3)nginx緩存伺服器上的靜態文件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52967
(2)proxy_cache
nginx 反向代理之 proxy_cache https://www.cnblogs.com/yyxianren/p/10832172.html
(3)Nginx使用upstream負載均衡和proxy_cache緩存實現反向代理
https://blog.51cto.com/13770206/2163952
⑥ nginx緩存(proxy_cache模塊)
緩存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客戶端訪問的時間局限性,將客戶端訪問過的內容做一個副本,在一定時間內存放到本地,當改數據下次被訪問時,不必連接到後端伺服器反復去查詢數據,而是由本地保存的副本響應數據。
保存在本地的這些副本具有一個過期時間,超過該時間將會更新。判斷一個副本數據是否為過期數據的辦法有很多,可以使用保留時間來判斷,也可以使用數據完整度來判斷。
許多Web伺服器還具有校驗功能,就是當某些副本數據過期以後,先向後端伺服器發送校驗請求,後端伺服器對這些數據進行校驗,如果發現原數據和副本沒有差別,則將過期副本重新置為可用副本。
以上nginx配置結合使用:
proxy_params文件的配置如下:
訪問一次頁面,並向 http://www.blogs-s.com:8080/api/ 發起一個介面數據請求,查看/cache/nginx目錄下的緩存結果:
ngx_cache_purge是nginx的第三方模塊,能夠幫助我清除nginx中的緩存。
在之前的nginx編譯安裝中我們是沒有把緩存的清除模塊ngx_cache_purge編譯進去的,如果啟動了緩存,沒有安裝這個模塊,在之後的調試中我們嘗試去清除緩存時,將會出現異常:
這個異常是在指示我們,找不到該指令的驅動,需要按照相關模塊。
ngx_cache_purge只是nginx的第三方模塊,並不是某個特殊的軟體,所以我們需要對nginx重新進行編譯,操作如下:
配置nginx:
再一次啟動nginx成功;
接下來進行緩存清除測試,訪問: http://blogs.com/clear_cache/api/index.php , 訪問這個連接將會清除介面: http://blogs.com/api/index.php 的緩存數據。
結果如下:
在項目開發中,不可能出現什麼都需要緩存的數據,緩存僅僅適合去緩存查詢頻繁,但是不需要實時更新的數據,這個是它適合的場景,而我們上面的配置,只要是訪問api介面目錄就會緩存介面的數據,這樣對於一些需要實時更新的介面數據來說是不合理的,需要控制好nginx的緩存去緩存什麼以及不緩存什麼
set 指令為變數設置,proxy_no_cache參數中的值可以設置多個,但是多個值中,只要有一個是不為0的,就會通過緩存響應數據。
該指令用於配置一塊公用的內存區域的名稱,該區域可以存放緩存的索引數據。這些數據在Nginx伺服器啟動時由緩存索引重建進程負責建立,在Nginx伺服器的整個運行過程中由緩存管理進程負責定時檢測過期數據,檢索等管理工作。
該指令用於配置Nginx伺服器向客戶端發送響應數據時,不從緩存中獲取的條件。這些條件支持使用Nginx 配置的常用變數。
看一個例子:
其中,Scookie_nocache、Sarg_nocache、Sarg_comment、Shttp_pragma 和Shttp_authorization 都是Nginx配置文件的變數,
該指令用於設置Nginx伺服器在內存中為緩存數據建立索引時使用的關鍵字
如果我們希望緩存數據包含伺服器主機名稱等關鍵字,則可以將該指令設置為:
該指令用於設置是否開啟緩存的鎖功能。在緩存中,某些數據項可以同時被多個請求返回的響應數據填充。開啟該功能後,Nginx伺服器同時只能有一個請求填充緩存中的某一數據項,這相當於給該數據項上鎖,不允許其他請求操作。其他的請求如果也想填充該項,必須等待該數據項的鎖被釋放。這個等待時間由 proxy_cache_lock_timeout 指令配置。
該指令用於設置緩存的鎖功能開啟以後鎖的超時時間。具體細節參見proxy_cache_lock 指令的相關內容
其中,time為設置的時間,默認為5s。
該指令用於設置客戶端請求發送的次數,當客戶端向被代理伺服器發送相同請求達到該指令設定的次數後,Nginx伺服器才對該請求的響應數據做緩存。合理設置該值可以有效地降低硬碟上緩存數據的數量,並提高緩存的命中率。
其中,number為設置的次數。默認設置為1。
該指令用於設置Nginx伺服器存儲緩存數據的路徑以及和緩存索引相關的內容
該指令設置比較復雜,一般需要設置前面三個指令的情形比較多,後面的幾個變數與Nginx伺服器緩存索引重建進程及管理進程的性能相關,一般情況下保持默認設置就可以了。我們來看幾個簡單的配置實例:
如果Nginx在訪問被代理伺服器過程中出現被代理的伺服器無法訪問或者訪問錯誤等現象時,Nginx伺服器可以使用歷史緩存響應客戶端的請求,這些數據不一定和被代理伺服器上最新的數據相一致,但對於更新頻率不高的後端伺服器來說,Nginx伺服器的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為客戶端提供不間斷訪問。該指令用來設置一些狀態,當後端被代理的伺服器處於這些狀態時,Nginx伺服器啟用該功能。
該指令可以支持的狀態如語法結構中所示。
該指令可以針對不同的HTTP響應狀態設置不同的緩存時間,
該指令同於配置在什麼情況下不使用cache功能
該指令配置是否在本地磁碟緩存來自被代理伺服器的響應數據。這是Nginx伺服器提供的另一種緩存數據的方法,但是該功能相對 Proxy Cache簡單一些,它不提供緩存過期更新、內存索引建立等功能,不佔用內存空間,對靜態數據的效果比較好。
Proxy Store方法多使用在被代理伺服器端發生錯誤的情況下,用來緩存被代理伺服器的響應數據。
該指令用於設置用戶或用戶組對Proxy Store緩存的數據的訪問許可權,
有關Proxy Store方法的使用,我們通過官方給出的實例加深理解,在該實例中筆者通過注釋對配置做了說明:
⑦ 如何在 Internet Explorer 中禁用自動代理緩存
一、方法 1:修改注冊表
1.重要說明:此部分、方法或任務包含有關如何修改注冊表的步驟。但是,注冊表修改不當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因此,請一定嚴格按照下列步驟操作。為了獲得進一步保護,請在修改注冊表之前對其進行備份。這樣就可以在出現問題時還原注冊表。
2.使用下面的注冊表項禁用「自動代理結果緩存」: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Internet Settings
數值:EnableAutoproxyResultCache
類型:REG_DWORD
數據值:0 = 禁用緩存;1(或注冊表項不存在) = 啟用自動代理緩存(這是默認設置)
如果此注冊表項不存在,您可以使用以下注冊表文件創建該注冊表項: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Internet Settings]"EnableAutoProxyResultCache"=dword:00000000"
二、方法 2:修改組策略設置
1.單擊「開始」,單擊「運行」,鍵入 gpedit.msc,然後單擊「確定」。
在組策略對象編輯器中,依次雙擊「用戶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 組件」、「Internet Explorer」。
2.雙擊「禁用緩存自動代理腳本」。
3.單擊啟用,然後單擊確定。
4.使用在同一個伺服器上處理安全和非安全請求的代理伺服器進行連接,則可能必須使用此注冊表項。SQUID Proxy Server 軟體就是有這一行為的代理伺服器的一個例子。因為 Internet Explorer 通常會緩存埠信息,所以當它嘗試將安全和非安全響應發送到同一伺服器但使用伺服器的不同埠號時,它可能無法通過正確的埠號發送安全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