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阿里雲掛載硬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阿里雲掛載硬碟

發布時間: 2022-11-03 04:57:48

① NAS輕教學:如何掛載阿里雲盤實現滿速網盤互傳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夢的三重奏


Hi~ o( )ブ 大家好,我是三重奏~~

前陣子入手了一台輕NAS級產品極空間 Z2S,使用下來,除了一些小的系統BUG之外,總體還算滿意。

但說實在的,Z2S 自帶的功能似乎有些少了。就拿網盤來說,目前僅支持網路網盤的文件互傳,想要使用其他網盤,就沒那麼簡單。

好在一番折騰之後,找到了 掛載阿里雲盤的簡單方法,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網盤互傳 。那麼藉此機會,順勢分享給大家。

ps:該方法適用於任何NAS設備,感興趣不妨了解下

掛載本地硬碟

要知道,阿里雲盤除了可以作為傳統網盤使用外,還能充當 本地硬碟 web端遠程調用 等。但想要實現這些功能,就必須得獲取阿里雲盤的 token 值。

至於獲取方法,就很簡單了。首先打開瀏覽器網頁,登錄你的阿里雲盤。地址在這里:阿里雲盤 ,注意一定要先登錄。

登錄成功之後,按下鍵盤上的F12鍵 (或者ctrl + shift +i),打開『開發人員工具』。然後,依次點開: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本體存儲(Local Storage) token

點開 token 之後,找到底下的 reflash_token。在 reflash_token 後面有一串代碼,那就是 token 值。

我們獲取到token值之後,打開極空間,運行 Docker。如果還沒開啟Docker服務的話,記得在系統設置裡面開啟。

打開Docker,依次點開 鏡像 — 倉庫,在搜索框里輸入: messense/aliyundrive-webdav ,點擊搜索。

根據搜索結果,選擇第一個來下載安裝。

安裝好的 messense 鏡像之後,雙擊打開;

找到其中的『 文件路徑』,點擊『添加』。

在這里,新建一個 Docker 文件夾,然後在 Docker 文件里新建一個aliyundrive 的子文件夾,最後點擊『確定』。

然後在『裝載路徑』這里,輸入 /etc/aliyundrive-webdav 。

接著,是『埠』設置,本地埠填寫:8888,容器埠填寫:8080。

最後,就是『環境』設置,依次添加三行名稱和值,

第一行,名稱: WEBDAV_AUTH_USER , 值: admin ;

第二行,名稱: WEBDAV_AUTH_PASSWORD , 值:WebDav裝載盤的密碼,自行設置;

第三行,名稱: REFRESH_TOKEN , 值:就是阿里雲盤的 token 值。

輸入完成後,記得點擊底下的『應用』。

一切准備工作就緒,那麼就可以直接掛載阿里雲盤了。首先,打開極空間里的個人空間,點擊『外部設備』旁邊的+號。

然後,選擇其中的『WebDav』,單擊打開。

在這里依次輸入,IP:你極空間的IP地址,埠:8888,路徑:/,選HTTP,賬號:admin,密碼:為你剛才設置的WebDav密碼。填寫之後,點擊確認。

以上操作完成後,如上可以看到,阿里雲盤已成功掛載到極空間當中。

掛載成功後,你不僅可以輕松訪問阿里雲盤里的文件,還能對其進行多種操作。比如:將極空間里的文件上傳到阿里雲盤,或者將阿里雲盤里的文件下載到極空間裡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盤互傳。

以下載為例,如上,將阿里雲盤裡面的視頻文件,復制到極空間的電視劇文件夾內。

由於我的寬頻只有100兆,所以最高下載速度達到滿速為13MB/S,如果你是千兆網路,那麼這個下載下載速度會更快。另外,文件轉移到極空間當中,也就不用擔心阿里雲盤容量不足的問題了,簡直是一舉兩得。當然,為了安全起見,你也可以選擇雙備份。

有NAS的好處,就是你只需將下載任務丟給它,然後就可以不用管了。經過一晚上的下載,最終效果還不錯。

極空間的極影視,會自動刮削影視劇信息,並同步到影視庫當中。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完成的,刮削的信息也很全面,可以說非常好用了。

像這種HD超高清視頻,除了載入速度稍慢外,整個播放過程都十分流暢的,沒有任何畫面滯留情況。

好了,本期分享就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其實,除了可以掛載阿里雲盤之外,還能藉助 Docker 掛載其他網盤,像天翼雲盤、115盤、藍奏雲等;

當然,極空間系統一直有在更新,說不定後續直接給你集成到系統當中,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如果你沒有NAS,也可以先將阿里雲盤先掛載到本地磁碟,再藉助KODI來搭建影視劇,方法可行;

最後,有任何疑問,歡迎在評論中分享交流。



② 阿里雲主機centos系統如何掛載和擴展多塊硬碟(非目錄掛載)步驟

筆記最近買了個阿里雲主機(也是聽說不錯才買的),操作系統是CentOS,後來又新買了硬碟,在新硬碟如何掛載和擴展折騰了不少時間,所幸操作成功,現在把操作步驟記錄分享給大家。

新買的阿里雲主機默認硬碟沒有掛載,如果是掛載那塊沒有掛載的默認硬碟,可以直接看看阿里雲給的教程。但是我感覺硬碟不夠用,後來又買了一塊硬碟,又不想單獨掛載到一個目錄里,想擴展現有的硬碟,或者在掛載唯一那塊硬碟又想留出以後擴展這塊硬碟的餘地,那麼用阿里雲給出的教程就不行了。

折騰了半天,終於掛載成功,不過這樣的操作不建議你直接折騰在系統盤下面!不然你會後悔的!

1.阿里雲的centos系統6系列的好像沒裝LVM2,需要先安裝LVM2,上網搜搜教程,自己裝,5.4 32位已經安裝了LVM2,所以不需要這個步驟

2.如果你已經用阿里雲給出的教程掛載過一塊硬碟,可以先將這塊盤里的數據備份出來 (數據安全,別忘這一步,因為要格式化的),然後解綁

#umount -a

接著編輯啟動項

#vi /dev/fstab

將之前/dev/xvdb1 /mnt ext3 defaults 0 0 這條加入進去的啟動項去掉

然後保存

接著用fdisk 刪除分區 假設你之前綁定的是/dev/xvdb1

#fdisk /dev/xvdb

#d

#wq

接著在用 fdisk -l

查看,是不是發現xvdb1已經解綁了

3.如果你是第一次掛載,或者不想折騰已經用阿里雲官方給出的辦法掛載的話,就略去上面過程

#fdisk -l

假設你看看到有兩個盤還沒掛載

/dev/xvdb

/dev/xvdc

先處理/dev/xvdb 按下面順序輸入

#fdisk /dev/xvdb

#n

#p

#1

#t

#8e

#wq

然後按同樣辦法處理 /dev/xvdc

#fdisk /dev/xvdc

#n

#p

#1

#t

#8e

#wq

如果你沒第二塊,就不用搞了

4.再用fdisk -l看看是不是已經出現 /dev/xvdb1 /dev/xvdc1這兩個分區了

下面分別為這兩個分區創建物理卷

#pvcreate /dev/xvdb1

#pvcreate /dev/xvdc1

如果你沒有/dev/xvdc1,只是想以後為增加xvdb1容量,請自動忽略關於xvdc1的操作步驟

5.接著創建卷組

#vgcreate mygroup /dev/xvdb1

mygroup是卷組名,自己起

6.激活卷組

#vgchange -ay mygroup

還記得mygroup是你自己起的卷組名么,激活卷組是懶得重啟VPS

7.擴展卷組

vgextend mygroup /dev/xvdc1

如果沒有,請直接忽略這一步

8.創建邏輯卷

#vgdisplay mygroup | grep "Total PE"

先使用上面這個命令,得到

Total PE 15357

15357就是該卷組的邏輯數

#lvcreate -l15357 mygroup -n wwwroot

wwwroot是邏輯卷的卷名,自己起

8.格式化邏輯卷

#「mkfs.ext3 /dev/mygroup/wwwroot

9.創建一個你要綁定的目錄,比如/www(話說WDCP默認使用的就是/www)

mkdir /www

10.加入啟動項

echo '/dev/mygroup/wwwroot /www ext3 defaults 0 0' >> /etc/fstab

11.掛載

mount -a

12. 最後用df -hal看一下,是不是已經成功了?

用了這個辦法,如果你以後想再次擴展增加這個分區,也很容易的

假設你用fdisk -l 看到/dev/xvdd 是你新買硬碟,需要擴展到之前的分區上

#fdisk /dev/xvdd

#n

#p

#1

#t

#8e

#wq

#reboot 重啟

得到/dev/xvdd1,接著

#/pvcreate /dev/xvdd1

#vgextend mygroup /dev/xvdd1

#vgdisplay mygroup | grep "Total PE"

這個命令得到總PE數 Total PE 10240

#lvresize -l10240 /dev/mygroup/wwwroot

#resize2fs /dev/mygroup/wwwroot

喝杯茶然後運行df -hal,看看成功沒

題外話,阿里雲的centos的系統盤並沒有使用LVM2分區,所以無法擴展/dev/hda1盤,如果你的網站很有前途,就別把資料庫文件指定到系統盤上了,如果你是很有前途的圖片站,也不要把站點放在系統盤上,也不要用阿里雲給出的官方掛載方式,不然到時候做不到無隙增容,就蛋疼了。

不過曾經在某個網站上看到過別人的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把系統盤完全克隆到兩外一個盤里,然後改啟動方式,原系統和復制系統的啟動文件都要改(都改成副盤啟動),然後重啟,然後讓副盤起作用當做主系統使用,接著用LVM2分區原來的那個系統盤,弄好以後,再次把副盤里的系統克隆到原系統盤,再次更改兩個系統的啟動文件(都改成原盤啟動),重啟後,系統盤就變為LVM2分區,就可以進行擴展增容,然後就可以把副盤里的系統文件刪除,該怎麼折騰怎麼折騰。

忘了在哪看的了,折騰了兩次沒成功,阿里雲重裝系統 重啟 都太慢,就不想折騰了。

總體來說,阿里雲的主機還是不錯的,不要自己考慮備份問題,運行也穩定,就是寬頻有點小貴。

③ 阿里雲重啟後 無法掛載磁碟

1、入手阿里雲後查看有幾塊硬碟:(只顯示概況,不顯示分區情況)
fdisk -l|grep Disk
2、查看硬碟分區
fdisk -l
如果有提示:disk /dev/xvdb doesn 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說明數據盤還沒有分區和掛載
3、分區
切換到root賬戶,進入根目錄;
命令 "fdisk /dev/xvdb";然後按提示進行分區
命令"mkfs.ext3 /dev/xvdb1" 格式化分區,ext3是格式,你可以根據自己情況。
4、掛載
"mkdir /data0"建立掛載目錄
命令"mount /dev/xvdb1 /data0 "掛載分區xvdb1 到data0 目錄。
(注意要先掛載後放數據,如果先放數據再掛載,那麼數據會丟失。不過不用擔心,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那麼取消掛載後數據又會回來)
5、給/etc/fstab文件寫入掛載硬碟的信息,不然重啟系統後掛載就沒了,那麼每次重啟後就要手動掛載了。(阿里雲沒介紹這一步),方法如下:
echo '/dev/xvdb1 /mnt ext3 defaults 0 0' >> /etc/fstab
或者手動vi修改/etc/fstab這個文件。
6、查看分區情況
命令df -lh
好了,先寫到這里,以後再添加。

④ 剛剛買阿里雲伺服器怎麼掛載硬碟

進入阿里雲的後台,在實例下面的伺服器中點擊【更多】----【連接管理終端】再輸入一個密碼就可以完成登陸了。
先查一下你的阿里雲的數據盤有沒有。如果沒有就沒有必要往下看了。如下圖所示:
如果檢測到有硬碟則需要對這個硬碟進行分區,使用命令:
fdisk
/dev/xvdb1
然後在提示的界面中輸入
n回車
p回車
1回車回車
w回車
這樣就會分成功。
新的分區掛載成功後,再檢驗一下有沒有掛載成功。使用命令:fdisk
-l
查看一下有沒有成功。如果能看到一個xx
gb多少的地方說明掛載成功。
格式化分區:
mkfs.ext3
/dev/xvdb1
使用這個命令很快就會完成。
6
最後就要添加分區信息,使用命令:
mount
/dev/xvdb1
/alidata
掛載到主目錄下的alidata目錄下面。
最後查查有沒有寫入成功使用命令:df
-h
有如下圖所示的提示/dev/xvdb1
在/alidata目錄下。

⑤ 阿里雲ECS掛載硬碟

[root@test ~]# fdisk -l

Disk /dev/v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b6c99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83886046    41941999+  83  Linux

Disk /dev/vdb: 100.4 GB, 107374182400 bytes, 209715200 sectors    需要掛載的磁碟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root@test~]# fdisk /dev/vdb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Device does not contain a recognized partition table

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with disk identifier 0xc247eca8.

Command (m for help): n    輸入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輸入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First sector (2048-209715199, default 2048):      回車

Using default value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2048-209715199, default 209715199):       回車

Using default value 209715199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100 GiB is set

Command (m for help): wq  輸入wq退出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root@test~]# fdisk -l

Disk /dev/v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8388608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000b6c99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83886046    41941999+  83  Linux

Disk /dev/vdb: 107.4 GB, 107374182400 bytes, 20971520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c247eca8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b1            2048  209715199  104856576  83  Linux      已創建/dev/vdb1分區

[root@test~]# mkfs.ext4 /dev/vdb1       格式化磁碟

mke2fs 1.42.9 (28-Dec-2013)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6553600 inodes, 26214144 blocks

1310707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174746624

800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819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7962624, 11239424, 20480000, 23887872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root@test~]# mkdir /mnt    創建掛載目錄

mkdir: cannot create directory 『/mnt』: File exists

[root@Hilbert ~]# echo /dev/vdb1 /mnt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root@Hilbert ~]# cat /etc/fstab       寫入新分區信息

#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Wed May 25 02:12:53 2022

#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blkid(8) for more info

#

UUID=d71b01a9-bf24-4afb-b7d9-3a0961522139 /                      ext4    defaults        1 1

/dev/vdb1 /mnt ext4 defaults 0 0

[root@test~]# mount /dev/vdb1 /mnt      把分區掛載在/mnt目錄下

[root@test~]#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3.9G    0  3.9G  0% /dev

tmpfs          3.9G    0  3.9G  0% /dev/shm

tmpfs          3.9G  608K  3.9G  1% /run

tmpfs          3.9G    0  3.9G  0% /sys/fs/cgroup

/dev/vda1        40G  2.1G  36G  6% /

tmpfs          783M    0  783M  0% /run/user/0

/dev/vdb1        98G  61M  91G  1% /mnt       新掛載的分區

⑥ 阿里雲伺服器磁碟掛載了怎麼解決

雲伺服器環境:CentOS 6.2 64位
客戶端環境:Mac OSX
遠程連接方式:運行 Terminal,輸入命令 ssh username@ip
硬碟分區及掛載操作步驟:
1. 查看未掛載的硬碟(名稱為/dev/xvdb)
# fdisk -l
Disk /dev/xvdb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
2. 創建分區
# fdisk /dev/xvdb
...
輸入n
Command (m for help):n
輸入p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輸入1
Partition number (1-4): 1
回車
First cylinder (1-2610, default 1):
Using default value 1
回車
Last cylinder, +cylinders or +size{K,M,G} (1-2610, default 2610):
Using default value 2610
輸入w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3. 格式化分區
# mkfs.ext3 /dev/xvdb1
4. 建立掛載目錄
# mkdir /data
5. 掛載分區
# mount /dev/xvdb1 /data

6. 設置開機自動掛載
vi /etc/fstab
在vi中輸入i進入INERT模式,將游標移至文件結尾處並回車,將下面的內容復制/粘貼,然後按Esc鍵,輸入:x保存並退出
/dev/xvdb1 /data ext3 defaults 0 0
7. 確認是否掛載成功
重啟伺服器
# reboot
查看硬碟分區
# df
/dev/xvdb1 20635700 176196 19411268 1% /data
搞定!Mac 下通過 Terminal 遠程操作 Linux 的感覺不錯!

⑦ 阿里雲擴容磁碟方法

擴容有兩種方案
1)在原有盤的基礎之上,擴大容量,20G---->50G
2)增加一塊盤

如何擴容磁碟 :
ECS控制台 —> 選擇左側的"雲盤" ----> 選擇對應的雲盤(打對勾)—>點下方的"磁碟擴容"按鈕
注意 : 系統盤不支持"磁碟擴容"

1、點擊「管理控制台」—>「雲服務ECS」---->「實例」—>點擊機器

堅果雲支持團隊試用版:試用可在官網申請,支持5人共用50G,空間可自由分配,20天之內都是免費的;可管理成員、群組管理,支持本地、網頁和移動端文件搜索,移動端的照片和視頻可自動備份,同時還可以設置禁止粉碎文件、強制雙因素驗證、限制文件分享、限製成員IP、模板管理等安全防護措施,對團隊來說非常友好。

⑧ 阿里雲伺服器怎麼分區格式化/掛載硬碟

root帳號登錄雲伺服器 運行命令 「fdisk /dev/xvdb」 根據提示,依次輸入 「n」, 「p」, 「1」 按兩次回車 輸入「w」, 當提示Syncing disks.時,表示已成功完成分區 輸入「mkfs.ext3 /dev/xvdb1」 格式化分區 輸入「mkdir /alidata」建立掛載目錄 使用「mount /dev/xvdb1 /alidata 」命令掛載分區後即可使用 vi /etc/fstab 按i 最後一行寫入 /dev/xvdb1 /alidata defaults 1 2 按esc 輸入:wq 最後exit /etc/fstab下添加 /dev/xvdb1 /alidata ext3 defaults 0 0

我用的是和阿里雲合作的小鳥雲伺服器。

⑨ 阿里雲伺服器怎麼分區格式化/掛載硬碟

1、分區fdisk/dev/sdb依次輸入n,回車p,回車1,回車回車w2、格式化mkfs-text4-c/dev/sdb13、掛載(掛載目錄可自行定義)mount/dev/sdb1/opt4、設置開機自動掛載vi/etc/fstab在最後面添加一行/dev/sdb1/optext4defaults00配置完畢,再使用df-h查看是否正常掛載了。重啟伺服器系統,再次使用df-h命令驗證。有不明白的可以直接進小鳥雲幫助中心搜索:/help/

⑩ 阿里雲伺服器怎麼分區格式化/掛載硬碟

註:磁碟分區和格式化是高風險行為,請慎重操作。如下操作是針對新購買的數據盤,如果涉及到原有數據盤的處理,請務必對ECS Windows的數據盤創建快照以避免可能的數據丟失。

購買數據盤後,默認是沒有分區、格式化的,您可以參考以下方法來進行初始配置(以windows 2008為例):

1、 啟動左下角任務欄中的【伺服器管理器】,選擇【存儲】--【磁碟管理】;

2、 在空白分區上,右鍵選擇【新建簡單卷】;

3、 啟動新建簡單卷向導;選擇【下一步】;

4、 設置簡單卷的大小,即分區的大小;默認會選擇所有剩餘空間。您也可以根據需要,指定分區大小;選擇【下一步】;

5、 指派驅動器號,默認順序使用;選擇【下一步】;

6、 格式化分區,默認勾選了【執行快速格式化】;選擇【下一步】;

7、 點擊【完成】,系統會自動設置好新的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