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部緩存優勢是性能一致性更好,也就是空盤和滿盤性能差距不會太大,缺點是掉電容易丟數據,需要額外的掉電保護電路和在固件中加入掉電保護邏輯。
無緩存優勢是掉電相對不容易丟失數據,以及更好的成本控制,缺點就是4k性能會比較難看,而且性能一致性不夠好,不適合高負載的場合,比如資料庫伺服器等。
SSD的緩存分為兩種,一種是DRAM緩存,另一種是SLC緩存。
有些固態硬碟為了在節省成本的同時可以把DRAM緩存作為宣傳籌碼,選擇了不管何種容量都只配備256MB緩存的方式,這種情況下只能直接管理256GB的快閃記憶體空間,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所以除了觀察固態硬碟是否搭載DRAM緩存晶元之外,大家還應通過晶元表面的編號查詢它的具體容量,確保買到的是按照1GB:1MB完整配備DRAM緩存的高性能產品。
目前SLC緩存基本所有TLC固態硬碟都有。目前大部分固態硬碟的SLC緩存,並不是真的使用了SLC顆粒作為緩存,而是使用TLC模擬SLC來提升連續讀寫速度。
『貳』 外觀升級性能依舊 鎧俠(原東芝存儲)TC10 480G SSD評測
去年十月,東芝存儲正式更名為KIOXIA鎧俠後,依然擁有原廠顆粒的優勢,深受廣大DIY用戶的認可。現在東芝推出了全新包裝的鎧俠KIOXIA TC10固態硬碟,這款硬碟原本是TR200系列,作為向主流消費者推出的產品,TR200系列性能出眾,並且價格也非常的親民,作為其繼任者,全新的鎧俠KIOXIA TC10究竟怎麼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最後我們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進行測試,最終得到的順序讀取寫入成績分別為559MB/S和540MB/S,這樣的成績表現非常出色,完全符合官方宣傳的速度表現。
寫在最後:作為東芝更換全新品牌的一款力作,KIOXIA鎧俠TC10系列固態硬碟的外觀更加的具有科技感,同時SATA3介面也讓這款顯卡兼容性更好,不論是整機升級還是筆記本升級都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另外在售價方面,429元就能買到480G容量,讓這款固態硬碟的性價比更高,並且原廠顆粒強大的技術支持,也讓用戶可以徹底不用擔心品質和售後的問題,總而言之,鎧俠KIOXIA TC10系列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固態硬碟。
『叄』 固態硬碟有沒有緩存功能
固態硬碟
具有緩存功能。
緩存在固態硬碟中的作用
隨著
SSD固態硬碟
的普及,如今帶有緩存的SSD價格也逐漸被用戶接受,雖然我們知道有緩存的SSD在價格上會比沒有緩存的略貴一些,但是緩存究竟在SSD固態硬碟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並不是每個用戶都了解。
1、什麼是緩存:
其實「緩存」一詞單純從字面上理解可解釋為延緩存放,
簡單的說
「緩存」是為了平衡高速設備和低速設備之間的速度差異而存在的。作用是讓低速設備盡量的不拖高速設備的後退。這里之所以用「盡量」一詞,主要是各類產品中的
緩存容量
有限,演算法也不可能100%的准確命中,所以低速設備多多少少還是會拖高速設備的後腿,緩存的作用只能是「盡量」減少這種現象。
例如
CPU緩存
;每當CPU從內存里讀數據時,會向
內存控制器
發出一個讀指令,要求內存控制器返回其要求的數據,可是因為內存響應速度相對於CPU是很慢的,所以在數據返回之前CPU只有無所事事的「等待」,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再快的CPU也會被內存拖後腿,效率也不會提高。
在
主內存
(RAM)和CPU之間,放一塊小容量的SRAM。當CPU申請RAM數據的時候,先在SRAM裡面尋找,如果找到了數據,就不用花費很多時間到RAM里去讀了(同步讀取)。如果SRAM里沒有數據,再到RAM去讀,當RAM返回數據的時候,不僅僅返回原來所需要的數據,同時「捎帶」返回所需數據「前後」的一些看似無關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放入SRAM中。
下次CPU再次到SRAM里讀數據的時候,如果所需數據正好在SRAM里,就可以「命中」了。從原理上可以看出,命中率越高,CPU的效率就越高。而命中率又是被「捎帶」返回的數據所決定的,哪些數據被捎帶返回,這個就要依CPU內部的緩存演算法而定了。由此可見,由於緩存容量遠遠小於主內存容量,而緩存演算法也不可能100%的准確命中。
『肆』 固態硬碟 (SSD) 有緩存和沒有緩存有什麼區別
1、運行速度不同:帶緩存的比不帶緩存的快很多。緩存越大對速度的改善越快。緩存的意思就是剛用過的數據,馬上再用或短時間內再用,會非常快,基本上就是瞬間讀取數據。
2、價格不同:一般來說硬碟是帶緩存的更快些,帶緩存的同容量硬碟價格也是不同,帶有緩存的硬碟要貴上幾十塊錢,因此可以想像得到速度要快些。
固態硬碟使用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固態硬碟有寫入壽命,平均起來約為3000次P/E,1P/E為硬碟存儲上限,相當於只能寫滿3000次。
為了減少固態硬碟的寫入數據量,不要將電腦的虛擬內存放到固態硬碟上。
不要將下載軟體的存儲目錄設置為固態硬碟,尤其是下載電影這類大數據量的文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固態硬碟
『伍』 固態硬碟帶緩存和不帶緩存有啥區別120G 128G僅僅是容量不同嗎
帶緩存的比不帶緩存的快很多。緩存越大,對速度的改善越快。緩存的意思就是剛用過的數據,馬上再用,或短時間內再用,會非常快,基本上就是瞬間讀取數據。在機械硬碟時代極為重要,固態盤時代雖然弱化了一些,但也非常重要。
120G其實也是128G,只是由於晶元管理機制不同,拿出8G做備用空間,用來做Trim等輔助工作。但這類晶元的固態盤,缺陷不止是容量,而是晶元設計水平要差一點,成本也低一點,價格便宜,但性能不行,標稱的性能和實際的表現差距較大。
(5)tc10固態帶不帶緩存擴展閱讀:
對於筆記本使用固態硬碟來說,品牌無所謂哪個都一樣,只要質保好就可以了。因為固態硬碟質保非常不太好。筆記本系統最好裝在固態裡面,其他大容量的數據最好放在普通硬碟裡面。因為固態硬碟與優盤存儲介質都是由晶元自稱的。使用壽命決定於使用次數。而且Flash不建議存儲大容量的數據,會降低使用壽命的。
『陸』 固態硬碟帶不帶緩存速度是不是都差不多,幾乎感覺不到快多少
你好,顯然不是,現在的固態硬碟基本都帶DDR2或DDR3緩存,這是維持硬碟速度達到500MB/S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只有低端廉價的固態才不帶緩存,這種固態雖然比機械還是快不少,但是與「正統」的固態來說,還是顯得弱小了許多,持續讀寫能力會差很多。
『柒』 TC10固態硬碟持續寫入速度非常慢
TLC固態就這樣的,開始的時候很快,寫滿了slc cache之後就會掉速,掉到TLC顆粒的實際速度。
『捌』 固態硬碟帶不帶緩存速度是不是都差不多,幾乎感覺不到快多少
你好,顯然不是,現在的固態硬碟基本都帶DDR2或DDR3緩存,這是維持硬碟速度達到500MB/S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只有低端廉價的固態才不帶緩存,這種固態雖然比機械還是快不少,但是與「正統」的固態來說,還是顯得弱小了許多,持續讀寫能力會差很多。
『玖』 固態硬碟有沒有緩存功能
固態硬碟具有緩存功能。
緩存在固態硬碟中的作用
隨著SSD固態硬碟的普及,如今帶有緩存的SSD價格也逐漸被用戶接受,雖然我們知道有緩存的SSD在價格上會比沒有緩存的略貴一些,但是緩存究竟在SSD固態硬碟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並不是每個用戶都了解。
1、什麼是緩存:
其實「緩存」一詞單純從字面上理解可解釋為延緩存放,簡單的說「緩存」是為了平衡高速設備和低速設備之間的速度差異而存在的。作用是讓低速設備盡量的不拖高速設備的後退。這里之所以用「盡量」一詞,主要是各類產品中的緩存容量有限,演算法也不可能100%的准確命中,所以低速設備多多少少還是會拖高速設備的後腿,緩存的作用只能是「盡量」減少這種現象。
例如CPU緩存;每當CPU從內存里讀數據時,會向內存控制器發出一個讀指令,要求內存控制器返回其要求的數據,可是因為內存響應速度相對於CPU是很慢的,所以在數據返回之前CPU只有無所事事的「等待」,如果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再快的CPU也會被內存拖後腿,效率也不會提高。
在主內存(RAM)和CPU之間,放一塊小容量的SRAM。當CPU申請RAM數據的時候,先在SRAM裡面尋找,如果找到了數據,就不用花費很多時間到RAM里去讀了(同步讀取)。如果SRAM里沒有數據,再到RAM去讀,當RAM返回數據的時候,不僅僅返回原來所需要的數據,同時「捎帶」返回所需數據「前後」的一些看似無關的數據,並將這些數據放入SRAM中。
下次CPU再次到SRAM里讀數據的時候,如果所需數據正好在SRAM里,就可以「命中」了。從原理上可以看出,命中率越高,CPU的效率就越高。而命中率又是被「捎帶」返回的數據所決定的,哪些數據被捎帶返回,這個就要依CPU內部的緩存演算法而定了。由此可見,由於緩存容量遠遠小於主內存容量,而緩存演算法也不可能100%的准確命中。
『拾』 固態硬碟有必要帶緩存嗎
需要根據工作場合定,一般家用的SSD可以不帶緩存,這樣可以避免斷電時丟失數據,如果是做伺服器用的,因為任務比較重,SSD一般都要求帶上緩存,可以有效提升小文件讀取效率,同時也提升SSD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