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功能是默認打開的,你也修改不了的。是硬碟的自帶功能。數據一次性直接存儲到硬碟的緩存上,然後,硬碟自己在漫漫寫到磁碟上,磁碟讀寫只跟緩存聯系,而不直接跟內存掛鉤,這樣,提高內存的工作效率。
㈡ 固態硬碟有必要帶緩存嗎
需要根據工作場合定,一般家用的SSD可以不帶緩存,這樣可以避免斷電時丟失數據,如果是做伺服器用的,因為任務比較重,SSD一般都要求帶上緩存,可以有效提升小文件讀取效率,同時也提升SSD的使用壽命
㈢ 對於硬碟,是轉速重要還是緩存重要
轉速比緩存更重要。
大文件、隨機小文件都是高轉速性能有提升,連續小文件才是考驗緩存。所以從日常使用選擇來說,優先選擇轉速高的硬碟,同樣轉速選擇緩存大的硬碟。
決定硬碟性能的是轉速、單碟容量、緩存容量三大參數。介面帶寬基本不影響目前的硬碟性能,因為即使是帶寬最小的SATA1.0,都遠超硬碟傳輸率,所以不會成為影響硬碟性能的瓶頸。轉速:目前普通硬碟都是7200轉(除了綠盤這類5400轉節能型硬碟外),所以區別就在其它兩大參數上。
硬碟的轉速越快
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硬碟轉速
㈣ 磁碟寫入緩存策略開還是關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硬碟的讀寫速度,開啟該功能,甚至少有磁碟碎片產生,但有優點必然有缺點,硬碟寫入緩存的知名缺點就是突然斷電的計算機,不能很好的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Win10啟用磁碟寫入緩存的方法:
1、首先按Win+X鍵,或右擊開始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點擊「設備管理器」;
2、在彈出的硬碟屬性窗口中,切換至「策略」項,勾選「啟用設備上的寫入緩存」,點擊確定即可。(如果想關閉此功能,則取消勾選即可)。
㈤ 對於SSD來說緩存很重要嗎為什麼許多SSD都沒有緩存
1、任何ssd都有緩存的,只是有的做到了主控里,有的外置了,有的小有的大而已。
2、不同的主控演算法對緩存大小的需求不同。
無緩存是當前固態硬碟的主流發展方向,這是價格導向決定的。DRAM緩存對於固態硬碟來說並不是必須的,而且固態硬碟的緩存跟機械硬碟的緩存不同,里邊存儲的是FTL快閃記憶體映射表,而非用戶讀寫的數據緩沖,不直接影響到讀寫性能表現。
雖然無緩存的硬碟理論上4K讀取會比有緩存的低一些,但並不絕對。譬如東芝TR200就屬於無緩存的SATA固態硬碟,但是在CPU主頻足夠的情況下,4K QD1隨機讀取可以達到50多MB/s,不比任何有緩存的固態硬碟差。
優勢:
在SSD作為緩存的方案中,緩存控制器——位於陣列前部或在伺服器內部位置——可以監控熱點I/O應用並製作其復本放在SSD上作為緩存,這樣可以較傳統的磁碟實現更快速的訪問速率。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任何繁忙的應用程序可以獲得性能上的提升,並且這種環境中的性能通常當緩存加入後可以立即提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SSD緩存
㈥ 硬碟緩存有什麼作用
硬碟緩存有什麼作用
硬碟緩存有什麼作用,生活中,對於接觸過電腦的人都知道,硬碟緩存就是指高速緩沖存儲器,如果硬碟容量大,那麼緩存速度就快,則反之。下面是關於硬碟緩存有什麼作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硬碟緩存有什麼作用1
硬碟緩存作用,硬碟的緩存主要起三種作用:
1、預讀取。 當硬碟受到cpu指令控制開始讀取數據時,硬碟上的控制晶元會控制磁頭把正在讀取的簇的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讀到緩存中(由於硬碟上數據存儲時是比較連續的,所以讀取命中率較高),當需要讀取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的時候,硬碟則不需要再次讀取數據,直接把緩存中的數據傳輸到中就可以了,由於緩存的速度遠遠高於磁頭讀寫的速度,所以能夠達到明顯改善性能的目的。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
2、是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 當硬碟接到寫入數據的指令之後,並不會馬上將數據寫入到碟片上,而是先暫時存儲在緩存里,然後發送一個「數據已寫入」的信號給系統,這時系統就會認為數據已經寫入,並繼續執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碟則在空閑(不進行讀取或寫入的時候)時再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到碟片上。 雖然對於寫入數據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安全隱患——如果數據還在緩存里的時候突然掉電,那麼這些數據就會丟失。 對於這個問題,硬碟廠商們自然也有解決辦法:掉電時,磁頭會藉助慣性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零磁軌以外的暫存區域,等到下次啟動時再將這些數據寫入目的地。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
3、是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 有時候,某些數據是會經常需要訪問的,硬碟內部的緩存會將讀取比較頻繁的一些數據存儲在緩存中,再次讀取時就可以直接從緩存中直接傳輸。緩存就像是一台計算機的內存一樣,在硬碟讀寫數據時,負責數據的存儲、寄放等功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大大減少數據讀寫的時間以提高硬碟的使用效率。 同時利用緩存還可以讓硬碟減少頻繁的讀寫,讓硬碟更加安靜,更加省電。更大的硬碟緩存,你將讀取游戲時更快,拷貝文件時候更快,在系統啟動中更為領先。
硬碟緩存有什麼作用2
硬碟的物理緩存是在出廠的時候就設計製造好的,我們無法改變它。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設置某些軟體來達到保護硬碟的作用。我們平常用到硬碟最多的就是各種應用軟體和系統自身的讀寫了,尤其是下載軟體,如果你經常下載,如果設置不當,會對硬體造成很大傷害。我們平常用到最多的下載軟體是迅雷,我就說一說迅雷的硬碟緩存的設置。
首先打開迅雷軟體在迅雷軟體界面中,點擊右上角一個下拉箭頭的`區域,如圖所示。
點擊一下在下拉的菜單中點擊配置中心選項,進行配置中心進行設置。
點擊左邊導航欄的我的下載選項。如圖所示 ,程序默認是顯示消息提示的。
在我的下載類的具體選項中,第一個常用設置,用滑鼠點擊一下,然後在右邊紅色框標注的區域是磁碟緩存的設置區。
建議將最小緩存默認的8MB改為16MB,因為緩存設置得越大,理論上對硬碟越有利,因為將大量數據先放在緩沖區,然後再大批量地寫入硬碟比一點點地不停頓地寫硬碟對硬碟的傷害要小,但是同時也有丟失數據的風險。
完成之後點擊應用,應用我們剛才的設置。
當軟體上方有黃色提示設置已保存時便可關閉了。此時軟體在下載文件時,緩沖區將充分利用,保護你的硬碟。
注意事項
理論上保護硬碟的同時 ,因為大量數據在緩沖區,如果斷電或者其他意外的原因,有可能使數據丟失,緩存設置得越大風險越大。
㈦ 硬碟的緩存很重要嗎
嗯....硬碟的緩存主要起三種作用:1預讀取當硬碟受到CPU指令控制開始讀取數據時,硬碟上的控制晶元會控制磁頭把正在讀取的簇的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讀到緩存中(由於硬碟上數據存儲時是比較連續的,所以讀取命中率較高),當需要讀取下一個或者幾個簇中的數據的時候,硬碟則不需要再次讀取數據,直接把緩存中的數據傳輸到內存中就可以了,由於緩存的速度遠遠高於磁頭讀寫的速度,所以能夠達到明顯改善性能的目的。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 2是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當硬碟接到寫入數據的指令之後,並不會馬上將數據寫入到碟片上,而是先暫時存儲在緩存里,然後發送一個「數據已寫入」的信號給系統,這時系統就會認為數據已經寫入,並繼續執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碟則在空閑(不進行讀取或寫入的時候)時再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到碟片上。雖然對於寫入數據的性能有一定提升,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安全隱患——如果數據還在緩存里的時候突然掉電,那麼這些數據就會丟失。對於這個問題,硬碟廠商們自然也有解決辦法:掉電時,磁頭會藉助慣性將緩存中的數據寫入零磁軌以外的暫存區域,等到下次啟動時再將這些數據寫入目的地。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 3是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有時候,某些數據是會經常需要訪問的,硬碟內部的緩存會將讀取比較頻繁的一些數據存儲在緩存中,再次讀取時就可以直接從緩存中直接傳輸。緩存就像是一台計算機的內存一樣,在硬碟讀寫數據時,負責數據的存儲、寄放等功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大大減少數據讀寫的時間以提高硬碟的使用效率。同時利用緩存還可以讓硬碟減少頻繁的讀寫,讓硬碟更加安靜,更加省電。更大的硬碟緩存,你將讀取游戲時更快,拷貝文件時候更快,在系統啟動中更為領先……
㈧ 硬碟的緩存
想知道「寫入緩存」選項是如何設置的嗎?請打開「設備管理器」,展開「磁碟驅動器」,接著在下面任何一個驅動器圖標上點擊滑鼠右鍵並選擇「屬性」,然後切換到「策略」標簽。在這里你應該會看到兩個選項:「為快速刪除而優化」(所有的東西都直接寫入硬碟驅動器)和「為提高性能而優化」(寫入到緩存)。
第一個選項可以允許你快速的斷開設備與電腦的連接,例如一個USB快閃記憶體,你不用點擊任務欄裡面的「安全刪除硬體」圖標就可以直接把這些設備和電腦斷開。如果兩個選項都處於灰色無法選擇的狀態,那麼說明你的磁碟驅動器默認已經把「寫入緩存」選項打開了。(欲查看更多關於延緩寫入默認狀態的信息,請查看微軟的文章「Windows XP and Surprise Removal of Hardware」 )
在Windows XP系統中有時候會彈出「寫入緩存失敗(Delayed write failed)」的提示,告訴你延緩寫入系統可能存在一些問題。雖然這並不是什麼致命錯誤,不過也值得引起你足夠的關注。
下面是一些常見的引起「寫入緩存失敗」的原因:
1.磁碟驅動器本身的原因。這種情況尤其發生SCSI或者RAID驅動器上。有一些RAID驅動器的驅動程序會在安裝了SP2的XP操作系統中報告一個虛假消息告訴用戶「寫入緩存失敗」。所以你應該為你的磁碟驅動器安裝最新版本的驅動程序。
2.數據線的原因。一些錯誤或者損壞的數據線,特別是外部USB線和火線,會造成這種情況。如果你的數據線過長,或者數據線連接到的是一個質量不合格的USB HUB上,也會造成寫入緩存失敗。最後,還有可能是因為你有一個需要80針數據線的UDMA驅動器,但你卻使用了一條40針腳的數據線。
3.SCSI終止錯誤。雖然這種情況在使用了self-terminating技術的SCSI設備上很少發生,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把它考慮進來。
4.媒體錯誤。這是可能發生的最嚴重的情況,換句話說,也就是磁碟驅動器壞了。如果你能通過SMART(比如SMART & Simple )軟體獲取磁碟驅動器的統計信息,那麼你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來判斷磁碟驅動器出現了機械(物理)故障。你還可以使用一個叫Gibson Research's SpinRite的工具來幫助你診斷媒體錯誤,只是這個軟體在對磁碟驅動器進行完全檢測的時候會耗費相當長的時間。
希捷Barracuda 1TB 32M SATA3
5.計算機的BIOS設定強制開啟了驅動器控制器不支持的UDMA模式。雖然UDMA 模式能夠增強磁碟的性能,但是如果驅動器控制器不支持的話將會導致一些錯誤發生。這種情況並不多見,主要是發生在新安裝的硬體設備上(該硬體設備支持UDMA模式),用戶可以通過升級BIOS或者將BIOS中關於硬碟驅動器的選項恢復成默認的「自動檢測」模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舉個例子:如果設置成UDMA Mode6模式的設備出現了問題,那麼你可以將它設置成Mode5模式。
6.驅動器控制器的問題。如果你的系統同時擁有長和短兩種PCI插槽(64位和32位),請嘗試將USB控制器從長PCI插槽中拔出。一些比較老的PCI 卡並不支持這種類型的插槽。
7.內存的奇偶校驗錯誤。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你新增了一條內存之後,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很可能是你的新內存條和主板所支持的內存類型不符,或者是內存本身有問題。(內存有問題還會造成其他一些錯誤,例如隨機死鎖等)
8.注冊表中的LargeSystemCache鍵值錯誤。這種情況很少見,通常發生在那些安裝了ATI顯示適配器,內存大於521MB的機器上。這些機器上的注冊表中有一個叫做LargeSystemCache的鍵
(HKEY LOCAL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該鍵值用來管理系統分配給一些核心進程的內存容量,如果鍵值被設為1的話(這樣設置可以增強內存大於512MB的機器的性能),有可能會在一些系統中導致數據錯誤和產生寫入緩存失敗的錯誤。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話,請把該鍵值改為0。
㈨ 硬碟寫入緩存是開啟還是關閉
內置的建議開啟,移動使用的或者說外接的建議關閉。
㈩ 有必要開啟磁碟寫入緩存么
關掉會非常嚴重影響性能,有的硬碟在斷電的時候能通過慣性把緩存中的內容寫到硬碟去,沒必要關掉硬碟緩存。
如果非常有必要,可以買個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