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移動硬碟7200和 5400轉速的區別
移動硬碟7200轉與5400轉區別是微乎其微的。
硬碟的性能主要表現在硬碟的傳輸速度上。而影響硬碟傳輸速度的關鍵有兩個。
1、硬碟帶寬:
指硬碟和外接交換的最大速度。
2、硬碟內部速度:
由於硬碟是有機械設備的,因此例如轉速,硬碟磁頭定址都要耗費時間。 現在最垃圾的硬碟內部速度都能達到60Mb/s,n年前的也能到40mb/s。移動硬碟由於供電,移動性等原因,性能和老的硬碟差不多,也就說7200r的移動硬碟內部速度再怎麼也有30mb/s。5400r的也有20多mb/s. 也就說移動硬碟能夠最大以20mb/s的速度向外傳輸數據。可是很不幸的是由於移動硬碟是通過USB來傳輸,而usb最大傳輸速率只有3-5mb/s。也就說無論7200轉的移動硬碟,或者5400轉的,最終向外傳輸數據的速度不會超過usb本身最大速度,也就是3-5mb/s。
提示:選擇移動硬碟的時候最好選擇底速的,5400r的比7200r的好,移動設備講求的是穩定性。
❷ 移動硬碟的轉速是什麼意思
硬碟主軸電機每分鍾轉多少,越快越好。一般有5400,7200和10000。
❸ 西數hdd桌面移動硬碟的轉速是多少
西數hdd桌面移動硬碟的轉速是5400轉。轉速越快,讀寫速度越快。緩存越大,讀寫速度越快。
移動硬碟的產品分類
WD Raptor (猛禽)SCSI介面,面向高級工作站和伺服器市場。可以提供120萬小時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和5年質保。
(台式機硬碟):WD Raptor X SATA介面的萬轉硬碟150 GB、1.5 Gb/s、16 MB緩存、10,000 RPM。提供五年質保期。Caviar(魚子醬)系列WD Caviar SE16運行快速安靜,發熱量低,擁有16 MB緩存,支持NCQ,支持熱插拔,支持3G/s傳輸速率,符合REV.2.5規范。
WD Caviar GP(Green power)硬碟使台式個人電腦和外置存儲設備的運行更安靜、發熱量更低。這種設備可節省重要的電力資源。
WD Caviar SE硬碟運行安靜、快捷,發熱量低,配備8MB緩存,表現出優越的性能和可靠性SATA介面的以達到2TB GB、3 Gb/秒、8 MB緩存、7200 RPM。WD Caviar西數Caviar硬碟是主流台式個人計算機的最佳選擇,最大容量為2TBG。
❹ 一般情況,移動硬碟硬碟的傳輸速度多少
移動硬碟傳輸速度,主要受以下三個因素的影響:
1、介面速度。usb
2.0的極限就是40MB/s,而usb
3.0可以到450MB/s左右。
2、硬碟盒晶元的速度。硬碟盒採用不同的晶元,速度是不一樣的。但基本上都是sata2介面轉usb,速度的極限在270MB/s左右。
3、硬碟本身的速度。硬碟是5400轉還是7200轉,還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轉速一樣的情況下,不同代別的硬碟速度也大不相同。
❺ 移動硬碟7200和 5400轉速的區別
移動硬碟7200轉與5400轉區別是微乎其微的。
硬碟的性能主要表現在硬碟的傳輸速度上。而影響硬碟傳輸速度的關鍵有兩個。
1、硬碟帶寬:
指硬碟和外接交換的最大速度。
2、硬碟內部速度:
由於硬碟是有機械設備的,因此例如轉速,硬碟磁頭定址都要耗費時間。
現在最垃圾的硬碟內部速度都能達到60Mb/s,n年前的也能到40mb/s。移動硬碟由於供電,移動性等原因,性能和老的硬碟差不多,也就說7200r的移動硬碟內部速度再怎麼也有30mb/s。5400r的也有20多mb/s.
也就說移動硬碟能夠最大以20mb/s的速度向外傳輸數據。可是很不幸的是由於移動硬碟是通過USB來傳輸,而usb最大傳輸速率只有3-5mb/s。也就說無論7200轉的移動硬碟,或者5400轉的,最終向外傳輸數據的速度不會超過usb本身最大速度,也就是3-5mb/s。
提示:選擇移動硬碟的時候最好選擇底速的,5400r的比7200r的好,移動設備講求的是穩定性。
❻ 如何選購移動硬碟應該看哪些指標
移動硬碟應該怎麼挑,還是得了解一些注意事項了,下面跟著快啟動小編來聊聊,不懂關注我,小編為你解答更多哦。
移動硬碟選購注意事項
1、盡量不要選購過於廉價的產品,因為價格將決定移動硬碟盒的用料情況,而用料過於簡省則無法保證移動硬碟的穩定運行,為將來應用帶來隱患,建議大家多考慮做工優秀且有品質保證的產品。
2、移動硬碟分區最好不要超過2個,否則在啟動移動硬碟時將會增加系統檢索和使用等待的時間。使用Full Speed USB2.0(以前稱USB1.1)傳輸介面的用戶更應忌諱,否則將浪費掉許多寶貴的時間。
3、使用用料一般的移動硬碟盒,最好不要插在電腦上長期工作,移動硬碟是用來臨時交換或存儲數據的,不是一個本地硬碟。相比於內置硬碟會時刻都工作在惡劣的環境下,應該盡量縮短工作時間。如果有需要轉存下載資料的,正確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本地硬碟下載和整理資料等,然後到移動硬碟上,而不要在移動硬碟上完成。做工較好的移動硬碟盒也可以盡量按此操作,畢竟可以更穩妥一些。
4、不要給移動硬碟整理磁碟碎片,否則會很容易損傷硬碟。如果確實需要整理,方法可採用將整個分區裡面的數據都出來,再回去。
5、移動硬碟認不出或者會斷線該如何解決呢?
(1)最好不使用USB延長線,這種線的質量一般不太好,會使USB數據同步出錯,使移動硬碟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機箱上的前置USB介面無法保證正常使用,多半為供電問題,應盡量把移動硬碟插在原主板背板的USB介面上。
(2)劣質USB硬碟盒做工不佳,導致出現供電不足或是數據丟失等現象。可嘗試更換劣質數據線為帶屏蔽層的優質USB線;若情況依舊,可借用或調換一塊硬碟試驗一下;如果還不成,最可靠的辦法還是及早更換移動硬碟盒。
(3)USB介面兼容性不佳,目前這一狀況已較為少見但仍不排除。
6、如何解決供電不足呢?
(1)購買做工較好且有品質保證的USB移動硬碟盒。
(2)購買低功耗的筆記本硬碟做移動硬碟。
移動硬碟選購竅門1、容量
容量是我們選購移動硬碟時首先考慮的問題。硬碟的容量通常以GB、TB為單位的,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移動硬碟容量有320GB、500GB、1TB、1.5TB、2TB、3TB等。容量的大小直接關繫到使用者的存儲需求,選擇移動硬碟的容量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產品的性價比來決定。
移動硬碟選購竅門2、介面類型
介面類型,指的是移動硬碟所採用的與電腦系統相連接的介面種類。目前常見的介面有USB2.0與USB3.0。介面技術越成熟,讀取數據時間越短,說明移動硬碟性能更佳,就目前而言,USB3.0介面絕對是首選,很多商家也把USB3.0作為一個重要的噱頭。那麼,USB2.0與3.0到底有哪些差異呢?
1)看外觀,如果移動硬碟介面是USB3.0,在外觀包裝盒上會有標明,且一般會配有USB3.0圖標。
2)看介面,查看數據線介面是否為藍色,如果是藍色則為USB3.0介面。
3)看針腳,一般情況下USB2.0是一排4個針腳,USB3.0是前排5個針腳,後排4個針腳。
4)看速度,一般USB2.0的實際傳輸的速度為30 MB -40MB/s,而USB3.0的傳輸速度可達到60MB-140MB/s,需要注意前提是你的電腦主板支持USB3.0。
移動硬碟選購竅門3、數據傳輸率(Data Transfer Rate)
移動硬碟的數據傳輸率分為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外部傳輸率指的是計算機通過介面從硬碟的緩存中讀取數據的速度;而內部傳輸率指的是硬碟的磁頭與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的速度。由於移動硬碟一般是外接的,所以其介面的速度就限制著移動硬碟的數據傳輸率,也就意味著大家挑選移動硬碟時,更主要看的是移動硬碟的介面的數據傳輸率,即外部傳輸率。而外部傳輸率的快慢則取決於該產品的介面類型。
移動硬碟選購竅門4、尺寸
目前常見的移動硬碟尺寸有3.5寸、2.5寸、1.8寸三種。其中3.5英寸移動硬碟尺寸和重量都最大,對於防震方面並沒有特殊的設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數據的安全性,且攜帶也不大方便,不過在價格和容量方面還具備一定的優勢。
2.5英寸移動硬碟則靈巧方便,體積重量都較小,在防震方面有專門的設計,抗震性能也不錯,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但與同等容量的3.5英寸移動硬碟比較價位相對較高。
1.8英寸移動硬碟,抗震方面沒什麼問題,尺寸、重量也是三者中最小,但因技術工藝要求較高而價格一直處於高位,尚未普及,更適合特殊需要的用戶。
移動硬碟選購竅門5、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指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如果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因此,在硬碟其他參數幾乎相同的情況下,盡可能選購緩存大的移動硬碟。
移動硬碟選購竅門6、轉速
轉速指的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以每分鍾多少轉表示,單位為RPM。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現在移動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
移動硬碟選購竅門7、單碟容量(storage per disk)
硬碟都是由一個或幾個碟片組成的,單碟容量就是指包括正反兩面在內的每個碟片的總容量。單碟容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硬碟的檔次高低。單碟容量的提高意味著生產廠商研發技術的提高,所帶來的不僅是硬碟容量得以增加,還有硬碟性能的相應提升。相同轉速的硬碟,單碟容量越大內部數據傳輸率就越快,此外,單碟容量的提高使線性密度(每英寸磁軌上的位數)也得以提高,有利於硬碟尋道時間的縮短。
移動硬碟選購竅門8、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硬碟是從得到命令到找到數據的時間。它一定程度上體現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是影響硬碟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重要參數。平均尋道時間以毫秒(ms)為單位,一般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在7.5~14ms。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產品其平均尋道時間也不一樣,但這個時間越低,則產品越好,現今主流的硬碟產品平均尋道時間都在在9ms左右。
平均尋道時間實際上是由轉速、單碟容量等多個因素綜合決定的一個參數。一般來說,硬碟的轉速越高,其平均尋道時間就越低;單碟容量越大,其平均尋道時間就越低。當單碟片容量增大時,磁頭的尋道動作和移動距離減少,從而使平均尋道時間減少,加快硬碟速度。因此在選購硬碟產品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地選擇平均尋道時間短的產品。
❼ 移動硬碟的轉速一般是多少
移動硬碟一般用的都是筆記本硬碟,都是5400轉每分鍾的轉速
❽ 移動硬碟的轉速一般是多少
6500轉現在硬碟的傳輸速度都在10mb以上!影響傳輸速度的是你硬碟的最大緩存兆數,現在大點的有20mb的8mb的急速硬碟等等
❾ 移動硬碟的轉速多少才好啊5400還是7200
轉速(Rotationl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兩種,7200rpm高轉速硬碟也是現在台式機用戶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但72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也較多;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
❿ 多少轉的移動硬碟就算是高速移動硬碟
現在主流還是7200轉,配上8M緩存夠用了。
10000轉的還不多,由於轉速太快散熱就不好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