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移動硬碟的容量是35GB,只用了30GB,為何卻提示只有780MB
這是一個演算法問題,咱們的演算法是1G=1024M=1024K=1024B,但是廠商是1G=1000M=1000K=1000B,缺少的就是演算法差別的,這是共有的問題,你的硬碟沒問題
⑵ 25寸和35寸硬碟的區別有哪些
3.5寸磁碟稍大厚,適宜台式主機配置使用,也可以外接合子作為移動硬碟使用。轉入快讀寫能力強。達到每分鍾7200轉,數據介面sata3/6GB。反之2.5寸稍小和薄 多數是5400轉設計也有7200轉的,價錢稍貴。適宜於筆記本平台使用配置。也可以作為移動硬碟使用攜帶方便。
⑶ 下載過win10鏡像以後,移動硬碟容量變成35G,是因為成功把移動硬碟變成啟動盤了的原因
。。查看硬碟中下載了哪些大體積的文件啦,不是W10系統包的,就刪掉它釋放硬碟空間啦。
⑷ 移動硬碟哪個牌子的好
硬碟性能技術指標
現在常從宣傳廣告或者雜志報刊看到硬碟單碟容量多少多少,介面是ATA100,數據緩存為4MB等等,那這些指標是否影響硬碟的性能呢?影響硬碟性能的技術指標到底有那些呢?筆者作了個統計,現將其列於下面:
1、轉速
毫無疑問,轉速是硬碟的所有指標中除了容量之外最為引人注目的性能參數了。任何一款硬碟的面世時,它的宣傳材料中都會在第一條提到它的轉速。轉速對於硬碟隨即傳輸速度和持續傳輸速度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它的機理我在本刊創刊號上有專題論述,這里就不再重復了。目前,IDE硬碟主要由兩個系列組成:5400RPM和7200RPM。
2、單碟容量
如果說轉速是硬碟性能的第一要素,那麼處於第二位的無疑應該是磁碟表面的磁記錄密度。因為目前桌面IDE硬碟殼子里一般來說最多隻能放進4張碟片,只有 IBM可以放5張。顯然,靠增加碟片來擴充容量已滿足不斷增長的存儲容量的需求是不可行的。只有提高每張碟片的容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而桌面 IDE硬碟的標准尺寸是3.5英寸(碟片直徑),因此,必須提高磁記錄的密度。然而隨著磁碟密度的提高,磁頭就必須隨之越來越靈敏。傳統的MR磁頭所能承受的最大單碟容量是4.5G左右。目前,單碟容量超過5G的硬碟已經全部使用了GMR磁頭。
除了對於容量增長的貢獻之外,單碟容量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提升硬碟的數據傳輸速度。單碟容量的提高得益於磁軌數的增加和磁軌內線性磁密度的增加。磁軌數的增加對於減少磁頭的尋道時間大有好處,因為磁片的半徑是固定的,磁軌數的增加意味著磁軌間距離的縮短,而磁頭從一個磁軌轉移到另一個磁軌所需的就位時間就會縮短。這將有助於隨機數據傳輸速度的提高。而磁軌內線性磁密度的增長則和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速度有著直接的聯系。因為現在的IDE硬碟早已不需要交錯因子,磁碟每次從磁頭下經過一圈,磁頭所在磁軌中的目標數據會被讀取一次。而磁軌內線性密度的增加使得每個磁軌內可以存儲更多的數據,從而在碟片的每個圓周運動中有更多的數據被從磁頭讀至硬碟的緩沖區里。而新一代GMR磁頭技術則確保了這個增長不會因為磁頭的靈敏度的限制而放慢速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更高單碟容量的5400RPM硬碟有著比單碟容量較低的7200RPM硬碟更高的性能的原因。
因此,磁碟的單碟容量是僅次於轉速的第二大性能參數,他直接的決定了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速度。而5400RPM和7200RPM兩大系列中的不同代產品的最明顯的差距也就是單碟容量了。
3、平均尋道時間
這就是磁頭到達目標數據所在磁軌的平均時間。這個時間和磁頭平均潛伏時間(完全由轉速決定)一起決定了硬碟磁頭找到數據所在的簇的時間。這個時間直接影響著硬碟的隨機數據傳輸速度。磁頭平均尋道時間除了和上面講述的單碟容量有關外,最主要的決定因素還是磁頭動力臂的運行速度。目前的主流硬碟中,除了西捷的ATA酷魚稍快為7.6毫秒外。其餘品牌的主流型號基本為8.5~9毫秒。
4、數據緩存
除了上面提到的3個因素以外,提高硬碟高速緩存的容量也是一條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的捷徑。
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數據從碟片到高速緩存的速度)和介面傳輸速度(從硬碟高速緩存到系統主存的速度)不同。因此需要緩存來做一個速度適配器。緩存對硬碟性能的促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在數據的讀取過程中,因此硬碟里的控制晶元便發出指令,將系統指令正在讀取的簇的相鄰的下一個或幾個簇的數據讀入硬碟高速緩存,當系統指令開始要讀取下一個簇的數據的時候,硬碟便不需要重新開始一個讀取動作,只需要將緩存中的數據傳送到系統主存中去就行了。因為從硬碟緩存到系統主存的數據傳輸僅僅是電子運動,所以速度比硬碟做讀取動作所需要的機械動作要快的多。因為數據在磁片上的存儲是相對連續的,所以這個預讀下一個簇的命中率是非常高的。緩存容量的加大可以使得更多的預讀數據被容納。
在數據寫入磁碟的操作中,數據會先被從系統主存寫入緩存,一旦這個操作完成,系統就可以轉向下一個操作指令,而不必等待緩存中的數據寫入碟片的操作的完成。這樣系統等待的時間被大大縮短。緩存容量的加大使得更多的系統等待時間被節約。因此,緩寸的大小對於硬碟的持續數據傳輸速度也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目前市面上主流硬碟的緩存幾乎都已經加到了2M。而各個公司新推出的產品則更是通過緩存容量來把產品定位傳達給市場。2M緩存說明是主流型號,512K緩存的則毫無疑問是定位於低端市場的廉價型號。
5、介面類型
介面也是影響硬碟性能得一個重要因素,它直接影響著硬碟所支持得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現在主流的硬碟介面類型為Ultra ATA/66,而最新的ATA介面則為Ultra ATA/100。自從98年中,這個Ultra ATA/66介面標准被提出以來,現在幾乎所有新推出的IDE硬碟都無一例外地支持DMA66。不過由於硬碟碟片及磁碟技術的限制,目前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及連續數據傳輸還無法達到66MB/s,現在一般硬碟的傳輸率均在35~45MB/s之間,因此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充分發揮Ultra ATA/66的全部功效。
6、數據保護機制
隨著硬碟容量和速度的提高,人們對硬碟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於是,各個公司都開發了數據保護系統。
其中最有特點的就是西部數據的數據衛士。該技術建立於S.M.A.R.T.的基礎之上,但又獨立於S.M.A.R.T.,而具體的工作過程有些類似於微軟的 ScanDisk(「數據衛士」技術與S.M.A.R.T.和ScanDisk完全兼容),只是更為自動化:當硬碟累計加電達到8小時後,一旦系統閑置超過15秒,硬碟即可自動檢測並修復錯誤數據,如果在掃描過程中因系統恢復工作或關機而使掃描過程中斷,硬碟都會在系統再次閑置(或開機後閑置)15秒之後繼續掃描直到任務完成。進行一次全盤掃描,對4.3G硬碟只需8分鍾,13G的硬碟也只要20分鍾,堪稱保護硬碟數據的好助手。
此外,還有IBM的DFT(Drive Fitness Test,驅動器性能檢測)和昆騰的DPS(數據保護系統,Data Protection System),MAXTOR的MaxSafe和西捷的高達300G的防沖撞設計。這些保護機制都大同小異。
⑸ 希捷移動硬碟35英寸和25英寸的區別是什麼
3.5寸硬碟是普通台式機硬碟,2.5寸的硬碟是筆記本硬碟。
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都一樣,沒有本質區別、數據安全性也是一樣的。只是3.5的硬碟由於單片的容量比較大,所以時間會短一些,也就是會讀寫快一點。
2.5的USB供電,3.5的需要外接電源適配器,另外3.5的通常是7200轉,2.5的5400轉,2.5的方便攜帶,3.5的性價比高
加密U盤或移動硬碟上數據可以試一下U盤超級加密3000,加密後,不受電腦限制,可以在任意一台電腦上使用,具有完美的移動性。也可以用於電腦本機硬碟上的文件加密和文件夾加密
⑹ 3.5英寸移動硬碟是不是都得外接電源的
需要外接電源,否則不工作,USB介面供電不可能夠的,3.5寸移動硬碟中使用的就是普通的台式機的硬碟,這種硬碟需要同時使用+12V和+5V電源驅動。而一個USB埠無法提供如此強度的電源,所以一般來說,都會配送電源線。
硬碟從體積上分類的話,可以分為3大主流品種。
1是3.5寸硬碟
2是2.5寸硬碟
3是1.8寸硬碟
3.5寸硬碟一般用於台式機,伺服器等大型設備的機箱內的硬碟。也可以在外面套一個硬碟盒變成移動硬碟。但是3.5寸硬碟一般轉速快,性能好,耗電量也高,所以套上硬碟盒之後一定要用外接電源。
2.5寸硬碟一般用於筆記本電腦。也可以套一個2.5寸移動硬碟變成移動硬碟,由於2.5寸盤設計上就是比較省電的,所以不需要外接電源,直接使用USB的電就可以了。
1.8寸硬碟一般用於一些小型便攜設備,比如IPOD CLASSIC,一些大容量的MP3 MP4。
現在市面上賣的2.5寸或者3.5寸的移動硬碟實質上就是在硬碟外面套個硬碟盒。由於3.5寸硬碟的成本更低,所以3.5寸移動硬碟的價錢要遠低於2.5寸的。另外,雖然3.5寸硬碟性能普遍高於2.5寸硬碟,但由於USB傳輸速度的限制,2.5寸的移動硬碟和3.5寸的移動硬碟在傳輸速度上是一致的。
⑺ 讀書郎學生平板電腦g35移動硬碟中的視頻無法播放怎麼回事
你好,視頻無法播放的原因是:
1.可能是下載的視頻格式不支持播放。
2.可能是因為網路問題導致下載的視頻文件出現錯誤,無法正常打開。
3.使用的視頻軟體出現問題,建議重新卸載再安裝。
⑻ 移動硬碟與移動固態硬碟除了速度還有什麼區別
移動硬碟自然與移動固態硬碟的固態級傳輸速度不能相比,差別很大,除此之外在耐用性、數據安全以及便攜性等方便也是很有差別的。移動硬碟含有機械部件,一旦磕碰就有可能造成損壞,同時數據安全無法保證。另外容量越大的移動硬碟也更重,便攜性和精緻程度也很差,不適宜移動辦公。移動固態硬碟則針對移動硬碟的短板進行了彌補,像我在用的aigo移動固態硬碟P1除了1084MB/s固態級速度外,防震抗摔低功耗,產品壽命大大延長,數據安全也有保障,而便攜性方面,aigo移動固態硬碟P1也非常優秀,僅35g的重量,大小是名片的三分之一,隨身攜帶也不累贅。以上就是移動硬碟與移動固態硬碟的區別,題主可以參考看看。。非常高興你能採納我的回答,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繼續追問,謝謝
⑼ 移動硬碟 屬性總大小35G 可用2G 打開後是空的 怎麼解決 謝謝
中了一種病毒吧,我U盤也遇過,文件夾選項里顯示隱藏文件你肯定試過了吧,還有把顯示隱藏文件選項上面那個[隱藏受保護的操作系統文件]前面的勾點掉,就能看到系統文件,既然你可用2G,證明裡面東西還在。復制出來還是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