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韋應物的古詩打理緩存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韋應物的古詩打理緩存

發布時間: 2022-10-03 06:26:29

Ⅰ 韋應物的詩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唐 韋應物 《簡盧陟》

染白一為黑,焚木盡成灰。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結發二十載,賓敬如始來。提攜屬時屯,契闊憂患災。
摘自 《傷逝》 半闕


譯文夏天樹木的枝條十分濃密綠意盎然,朱紅的花朵點綴在上面顯得明亮鮮美。

正當中午,炎炎烈日當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燒一樣。

一陣風吹來,花葉都翻卷凌亂,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鮮妍。

我歸來看見窗子上的字,(因為被花的艷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閃爍。

Ⅱ 韋應物詩歌名句

1,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出自唐代:韋應物《滁州西澗》

白話文釋義:最是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還有那樹叢深處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隻小船悠閑地橫在水面。

2,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出自唐代: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白話文釋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

3,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出自唐代:韋應物《簡盧陟》

白話文釋義:山澗的樹上還有晨雨,山鳥在剩餘的春天裡鳴叫。我有一瓢酒,可以用來慰藉奔波的生活。

4,山月皎如燭,風霜時動竹。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出自唐代:韋應物《同褒子秋齋獨宿》

白話文釋義:冰冷的月光侵蝕著衰殘的燭火,雨聲在幽深的竹林中作響。被驚動的鳥兒不時鳴叫一聲,在這凄寒的枝頭難以入睡。

5,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出自唐代:韋應物《聞雁》

白話文釋義:故園遠隔雲山究竟在何處?歸思悠長上心頭情滿胸懷。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高齋獨坐聽雁聲陣陣傳來。

Ⅲ 古詩賞析 韋應物的《秋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內容】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賞析】:

這首詩描寫詩人在淮上(今江蘇淮陰一帶)遇見了梁州故人的情況和感慨。他和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漢一帶有過交往。詩題曰「喜會」故人,詩中表現的卻是「此日相逢思舊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樣一種悲喜交集的感情。

詩的開頭,寫詩人昔日在江漢作客期間與故人相逢時的樂事,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那時他們經常歡聚痛飲,扶醉而歸。詩人寫這段往事,彷彿是試圖從甜蜜的回憶中得到慰藉,然而其結果反而引起歲月蹉跎的悲傷。頷聯一跌,直接抒發十年闊別的傷感。頸聯的出句又回到本題,寫這次相會的「歡笑」之態。久別重逢,確有喜的一面。他們也象十年前那樣,有痛飲之事。然而這喜悅,只能說是表面的,或者說是暫時的,所以對句又將筆宕開,寫兩鬢蕭疏。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人老了。這一副衰老的形象,不言悲而悲情溢於言表,漂泊之感也就盡在不言之中。一喜一悲,筆法跌宕;一正一反,交互成文。末聯以反詰作轉,以景色作結。為何不歸去,原因是「淮上有秋山」。詩人《登樓》詩雲:「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秋光中的滿山紅樹,正是詩人耽玩留戀之處。這個結尾給人留下了回味的餘地。

繪畫藝術中有所謂「密不通風,疏可走馬」之說。詩歌的表現同樣有疏密的問題,有些東西不是表現的重點,就應從略,使之疏朗;有些東西是表現的中心,就應詳寫,使之細密。疏密相間,詳略適宜,才能突出主體。這首詩所表現的是兩人十年闊別的重逢,可寫的東西很多,如果把十年的瑣事絮絮叨叨地說來,不注意疏密詳略,便分不清主次輕重,也就不成其為詩了。這就需要剪裁。詩的首聯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頸聯和末聯抓住久別重逢的情景作為重點和主體,詳加描寫,寫出了今日的相聚、痛飲和歡笑,寫出了環境、形貌和心思,表現得很細密。頷聯「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表現的時間最長。表現的空間最寬,表現的人事最雜。這里卻只用了十個字,便把這一切表現出來了。這兩句用的是流水對,自然流暢,洗練概括。別後人世滄桑,千種風情,不知從何說起,詩人只在「一別」、「十年」之前冠以「浮雲」、「流水」,便表現出來了。意境空靈,真是「疏可走馬」。「浮雲」、「流水」暗用漢代蘇武李陵河梁送別詩意。李陵《與蘇武詩三首》有「仰視浮雲馳,奄忽互相逾。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蘇武《詩四首》有「俯觀江漢流,仰視浮雲翔」,其後常以「浮雲」表示漂泊不定,變幻無常,以「流水」表示歲月如流,年華易逝。詩中「浮雲」、「流水」不是寫實,都是虛擬的景物,藉以抒發詩人的主觀感情,表現一別十年的感傷,頗見這首詩的熔裁功夫。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Em6lH6tGdRhDZBaAxjAK3Q

?pwd=qytv 提取碼: qytv


Ⅳ 韋應物十首有名的詩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詩人,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水詩景緻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

1.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

出自唐·韋應物《閑居寄諸弟》。詩句描寫春日無事、題詩蕉葉的文人情趣。

2.靜隨芳草去,閑逐野雲歸。

出自唐·韋應物《晚步吟》。逐,追。詩句描寫遠看芳草、仰觀浮雲的文人生活情趣。

3.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出自唐·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漠漠,此指雨霧濃重的樣子。帆來重,指船帆濕雨、船行遲緩。冥冥,昏暗的樣子。鳥去遲,鳥兒高飛,遠看似乎很慢。詩句描寫雨霧濕帆、船行緩慢,夜色蒼茫、歸鳥高飛的景象。「漠漠」與「冥冥」是以疊字修辭法寫景,前者寫水上雨霧迷茫之狀,後者狀暮靄沉沉之景。

4.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出自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去年花開的時候,你與我分別。現在花又開了,已經分別一年之久。這兩句詩詞,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5.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出自唐·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人世間的事情,就像那波濤上的船隻,怎麼才能停得住呢?這兩句詩詞,是詩人對世事多變的感嘆。

6.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出自唐·韋應物《贈王信御》。此言有超然物外的志向,才會寫出高潔清新風格的詩來。意在強調作品與人品的關系。

7.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出自唐·韋應物《長安遇馮著》。今已春,指又過了一年。此言歲月過去一年,白發就多添幾縷。以生機勃勃的春天反襯日益增添的白發,益發顯出感傷衰老的主旨。

8.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出自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詩句描寫分別十年後故人重逢的喜悅之情及對老境已至的感嘆。

9.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出自唐·韋應物《任洛陽丞請告一首》。方鑿,指方形的榫眼。揆,度量、考察。性,指事物本性。方形的榫眼安不進圓形的榫頭,筆直的木料做不了車輪。使用木料要根據其各自的用途,違反其本性就得不到好結果。此以做木工活為喻,說明做事要根據事物的規律進行的道理。

10.持索捕風幾時得,將刀斫水幾時斷。

出自唐·韋應物《難言》。拿著繩索去捉風,何時才能抓到?拿著刀去砍水,什麼時候才能砍斷。

Ⅳ 滁州西澗古詩翻譯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滁州西澗古詩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滁州西澗》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韋應物。其古詩全文如下: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前言】

《滁州西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一首寫景七言絕句。作者任滁州剌史時,游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詩里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還蘊含了詩人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與憂傷情懷,也就是作者對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

【注釋】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⑵西澗:在滁州城西,俗名稱上馬河。

⑶獨憐:唯獨喜歡。

⑷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

⑸生:一作「行」。

⑹深樹:枝葉茂密的樹。深,《才調集》作「遠」。樹,《全唐詩》注「有本作『處』」。

⑺春潮:春天的潮汐。

⑻野渡:郊野的渡口。

⑼橫:指隨意飄浮。

【翻譯】

我非常喜愛這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鳥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邊上。

【賞析】

一般認為《滁州西澗》這首詩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所作。他時常獨步郊外,滁州西澗便是他常光顧的地方。作者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覽至滁州西澗(在滁州城西郊野),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郁的小詩。

這是一首寫景的小詩,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詩寫暮春景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是說:詩人獨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上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鳴。這是清麗的'色彩與動聽的音樂交織成的幽雅景緻。暮春之際,群芳已過,詩人閑行至澗,但見一片青草萋萋。這里幽草,深樹,透出境界的幽冷,雖然不及百花嫵媚嬌艷,但它們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趨時悅人的風標,與作者好靜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贏得了詩人的喜愛。這里,「獨憐」二字,感情色彩至為濃郁,是詩人別有會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閑適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綠陰幽草勝花時」之句,寫初夏之景,與此同一立意。首句,寫靜;次句,則寫動。鶯啼婉囀,在樹叢深處間關滑動。鶯啼似乎打破了剛才的沉寂和悠閑,其實在詩人靜謚的心田盪起更深一層漣漪。次句前頭著一「上」字,不僅僅是寫客觀景物的時空轉移,重要的是寫出了詩人隨緣自適、怡然自得的開朗和豁達。

接下來兩句側重寫荒津野渡之景。景物雖異,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兩句是說:到傍晚時分,春潮上漲,春雨淅瀝,西澗水勢頓見湍急。郊野渡口,本來就荒涼冷漠,此刻愈發難覓人蹤。只有空舟隨波縱橫。「春潮」與「雨」之間用「帶」字,好像雨是隨著潮水而來,把本不相屬的兩種事物緊緊連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寫出了潮和雨的動態。結尾句。用「無人」一說明渡口的『「野」。二句詩所描繪的情境,未免有些荒涼,但用一「自」字,卻體現著悠閑和自得。韋應物為詩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釋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賞」、「自我憐愛」的意蘊。「野渡」句當作如是解。舍此,便與一二句相悖謬了。這兩句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閑淡寧靜之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寓情。

這首詩中有無寄託,所託何意,歷來爭論不休。舊注以為這首詩有政治寄託,說是寫「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但過於穿鑿附會,難以自圓其說。有人認為「此偶賦西澗之景,不必有所託意」。實則詩中流露的情緒若隱若顯,開篇幽草、黃鶯並提時,詩人用「獨憐」的字眼,寓意顯然,表露出詩人安貧守節,不高居媚時的胸襟,後兩句在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中,蘊含著一種不在位、不得其用的無奈、憂慮、悲傷的情懷。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懷憂傷,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這首詩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Ⅵ 關於韋應物的詩詞有哪些

韋應物的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格沖淡閑遠,語言簡潔樸素。但亦有穠麗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學陶淵明為主,但在山水寫景等方面,受謝靈運、謝朓的影響。此外,他偶亦作小詞。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做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韋應物全集(14首)】
秋夜寄邱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答李瀚
林中觀易罷,
溪上對鷗閑.
楚俗饒詞客,
何人最往還.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長安遇馮著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颺颺燕新乳。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夕次盱眙縣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
寺居獨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無寐,木葉紛紛落。
寒雨暗深更,流螢渡高閣。
坐使青燈曉,還傷夏衣薄。
寧知歲方晏,離居更蕭索。
東郊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跡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賦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Ⅶ 韋應物最有名的詩詞

1、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2、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3、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4、簡盧陟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5、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6、賦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Ⅷ 詩人韋應物的古詩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Ⅸ 韋應物十首有名的詩是什麼

韋應物十首有名的詩是:滁州西澗、淮上喜會梁州故人、秋夜寄邱員外、簡盧陟、寄李儋元錫、寄全椒山中道士、賦得暮雨送李胄、聞雁、調笑令·胡馬、長安遇馮著。

1、簡盧陟

韋應物〔唐代〕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譯文:

可惜這高雅的《白雪》古曲,沒有遇到欣賞它的知音。

我因為軍事而忙碌不安,失意流落在淮海之濱。

山澗的樹上沾滿清晨的雨露,山鳥在暮春中悲啼不停。

我只有這一瓢酒,希望可以用來慰藉奔波的生活。

2、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唐代〕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譯文:

今天郡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隱居的人。

你一定在澗底打柴,回來以後煮些清苦的飯菜。

想帶著一瓢酒去看你,讓你在風雨夜裡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葉落滿空山,什麼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跡?

3、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唐代〕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譯文:

楚江籠罩在蒙蒙微雨里,建業城正敲響暮時之鍾。

江面水汽迷濛帆影重重,天色昏暗鳥兒緩緩歸去。

長江流入海門深遠不見,江邊樹木飽含雨滴潤滋。

送別老朋友我情深無限,沾襟淚水像江面的雨絲。

4、調笑令·胡馬

韋應物〔唐代〕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譯文:

胡馬啊,胡馬,被遠遠地放牧在荒涼的燕支山下。四蹄刨沙刨雪獨自奔跑嘶鷗,東望西望茫茫一片迷了來路。迷路啊,迷路,萎萎邊草無窮無盡靄靄暮色籠罩著山頭。

5、長安遇馮著

韋應物〔唐代〕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颺颺燕新乳。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譯文:

客人從東方過來,衣服上還帶著灞陵的雨。

問客人為什麼來,客人說為了上山砍伐樹木來買斧頭。

百花正在悄悄地盛開,輕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雛。

去年一別如今又是春天,兩鬢的頭發不知又生出多少。

Ⅹ 韋應物《詠露珠》原文及翻譯賞析

詠露珠》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小詩。此詩生動地描繪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滴露水,落到展開的碧綠荷葉上,化身晶瑩透亮的水珠,滾來滾去,煞是好看。

作品原文

詠露珠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

注釋

秋日的荷葉上凝著一滴晶瑩的露珠,那是暗夜裡從玄天之上墜下的。

搖晃著彷彿要掉下去一樣,看著它滾來滾去的而不是停著不動,才知道原來它是圓的而不是方的。

作品譯文

秋日的荷葉上凝著一滴晶瑩的露珠,那是暗夜裡從玄天之上墜下的。

搖晃著彷彿要掉下去一樣,看著它滾來滾去的而不是停著不動,才知道原來它是圓的而不是方的。

賞析

這一首五言絕句,生動地描繪了秋夜由天空掉下的一滴露水,落到展開的碧綠荷葉上,化身晶瑩透亮的水珠,滾來滾去,煞是好看。「不定始知圓」說的是,作者看到露珠在荷葉面上滾來滾去,這才知道原來它是圓形的。

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