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固態硬碟外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固態硬碟外殼

發布時間: 2022-09-26 12:29:28

『壹』 為什麼固態硬碟一種有外殼一種沒有

固態硬碟有多種類型的介面,不同介面的固態硬碟外觀是不一樣的。


常見的固態硬碟類型有:

  1. 標准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其外觀與筆記本機械硬碟相似,是有外殼的。一款典型的標准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如下圖所示:

『貳』 手機用上金屬中框 固態硬碟卻開始流行塑料外殼

京東上目前有接近1.6萬款固態硬碟產品,越來越多的型號換上了塑料材質的外殼。在這個手機流行金屬中框的時代,固態硬碟的外殼材質是否已經無所謂了?

金屬中框在手機當中起到增強結構強度的作用,同使也會輔助處理器熱量散發。固態硬碟的外殼與之類似,同樣起到防護和散熱兩大作用。

塑料殼能否勝任防護功能?

拋開二三線小廠牌不說,在快閃記憶體原廠SATA固態硬碟當中,東芝和英特爾的外殼沿用了全金屬材質,閃迪低端用全塑料高檔用半塑料(留主控一面的金屬散熱),美光BX500是全塑料。

拆開一張東芝TR200,可以看到沖壓成型的金屬結構牢牢卡住了PCB電路板,免去了過去螺絲固定的步驟。

拆開一張美光BX500固態硬碟,可以在里側看到加強筋設計,這有助於保持外殼的結構強度。在固定螺孔部位,美光用金屬補丁片的形式來彌補塑料材質強度上的缺陷。

塑料跟金屬外殼比起來還是略有不足。好在固態硬碟雖然抗震能力強,卻也少有人會經常摔著玩,塑料外殼在防護功能方面基本能夠勝任。

塑料殼能否勝任散熱功能?

翻開PCB的另一側,我們來看主控一面的情況。由於塑料難以導熱,美光BX500沒有配備導熱墊等輔助散熱措施。

通上電看看主控工作的時候熱量和溫度表現如何:

雖然近幾年半導體工藝不斷進步有利於降低發熱量,但新生的LDPC糾錯演算法非常復雜,當代固態硬碟主控的發熱量不容小覷。紅外熱成像顯示,BX500的主控位置溫度接近90度,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對於主控周邊的元件壽命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再來看東芝TR200。TR200的PCB版型要比BX500大出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熱量散發的面積。TSOP快閃記憶體雖然不如BGA封裝的密度高,但是分散後的快閃記憶體顆粒避免了集中的發熱:高速介面的快閃記憶體在重負載工作中也會產生不小的熱量。

紅外熱成像可以看到,整個PCB板都是熱的,說明主控產生的熱量可以被PCB分散。東芝TC58NC1010GSB主控的溫度最高點為70度出頭,本身發熱量要比BX500使用的SM2258XT要低一些。

同時TR200還擁有自己的優勢,主控上方的導熱墊使得TR200的整個金屬外殼在正常使用中都可以起到"散熱片"的作用。所以如果不是拆外殼的話TR200的工作溫度會更低。

固態硬碟使用塑料外殼和迷你PCB板主要是出於成本控制的原因,但從使用效果來看,不難發現它相比傳統的金屬外殼工藝依舊存在一定的劣勢。

『叄』 固態硬碟有外殼沒外殼有區別嗎

有一定差別,但影響不大。
1.SATA介面固態,一定有外殼的(2.5英寸硬碟位標准),沒有外殼這盤有問題。
2.M.2介面固態,那個不是外殼,是散熱片。一般為鋁或銅,用來導出熱量散熱。
(部分沒有散熱片固態,不一定比有散熱片的熱,也可能是原本這型號發熱低。)

『肆』 固態硬碟怎拆外殼

一般來說,固態硬碟外殼有兩種組合方法。
一種是普通螺絲或卡扣連接,拆下螺絲或撬開卡扣就可以拆開固態硬碟外殼,扣合卡扣就可以恢復原樣。另一種是超聲波焊接,這種外殼只能破拆,拆開後無法恢復原樣。

『伍』 固態硬碟怎麼拆開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固態硬碟主要有SATA3.0介面和M.2介面固態硬碟兩種,其中M.2介面SSD體積很小,基本是不可拆卸的。而SATA介面固態體積相對大一些,拆掉外殼就可以看到的內部的主板與快閃記憶體晶元。SSD外殼怎麼拆?下面本文以SATA介面的三星860 PRO固態硬碟為例,教大家如何拆解固態硬碟。


三星860 PRO固態硬碟拆解教程

三星860 PRO固態硬碟容量為512GB,屬於2.5英寸硬碟,SSD背面有產品型號、容量、生產日期、工作電壓電流等都非常詳細。

固態硬碟拆解很簡單,以這款三星860 PRO為例,只要使用螺絲刀小心擰下背面的三顆外殼螺絲就可以把背面取下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兩顆在SSD銘牌貼紙下面。此外,這款SSD的後殼固定螺絲是不太常見的五角梅花螺絲,如果沒有合適的螺絲頭可以用一字代替。

固態硬碟內部結構其實非常簡單,拆開三星860 PRO後殼可以看到,內部只有塊PCB主板,並且主板很小,相比內部結構復雜的機械硬碟,也是頗為震驚的。SSD內部主板上的核心是快閃記憶體晶元,而SSD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快閃記憶體晶元,決定容量、性能等核心的技術參數。

三星860 PRO固態硬碟內部的PCB正面由一顆主控+一顆緩存+一顆快閃記憶體顆粒組成,還有許多密密麻麻的電容。

PCB背面只有一顆快閃記憶體顆粒,加上正面的一顆,兩顆一共組成512GB。在這么小的PCB上竟然可以裝下500GB的文件,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主控顆粒是三星自家的MJX控制器,關於這顆主控的核心數量、製造工藝等信息目前還不清楚,只知道它增加了對LPDDR4緩存的支持。

快閃記憶體顆粒為三星自家64層堆棧的3D MLC V-NAND,這也是三星的第四代3D NAND,單顆容量256GB,寫入壽命600TBW,也就是約1200次全盤寫入。

三星860 PRO固態硬碟拆解教程,對於大多數SSD來說,拆解都比較簡單,而其內部也相當簡單,基本就是一塊PCB小板,核心的東西主要是快閃記憶體晶元以及主控晶元等,也就是說SSD最核心的東西是晶元。

『陸』 光碟機改固態硬碟塑料外殼有點松

會導致無響應或掉盤。
光碟機改固態硬碟步驟:
1、固態硬碟修復首先需打開機箱檢查金手指。
2、判斷是否松動導致無響應或掉盤,拆卸硬碟外殼。
3、主板中使用攝子將ROM旁邊白色方框中的兩孔短接。

『柒』 輕薄隨身 抗震耐用 WD Elements SE新元素移動固態硬碟體驗評測

近期,西數為廣大消費級用戶帶來一款全新的WD Elements SE新元素移動固態硬碟,這款移動固態硬碟造型小巧,性能優秀,並且在品質方面同樣表現良好,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來體驗一下這款新品移動固態硬碟。



最後在容量方面的話,這款移動固態硬碟提供了480G、1TB、2TB的容量,能夠輕松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日常需求。


編輯總結:全新的WD Elements SE新元素移動固態硬碟外觀小巧精緻,可能是目前西數最輕薄的一款移動SSD,並且400MB/S的性能表現能夠輕松滿足用戶日常絕大部分使用場景的速度要求,並且最高2TB的容量以及3年的有效質保,保證產品的品質,如果你需要經常出差,恰好又有大容量文件存儲需求,並且對於存儲介質有一定性能要求的用戶,不妨選擇全新的WD Elements SE新元素移動固態硬碟。


京東鏈接:https://item.jd.com/100027431476.html#crumb-wrap

『捌』 固態硬碟外殼 固態硬碟可以拆外殼嗎

可以拆
不過外殼通常通常是起到輔助散熱的作用
一般不建議拆
如果拆了建議在穩定高的晶元上附加金屬散熱片
注意絕緣。

『玖』 哪種固態盤外殼好,散熱好,傳輸快

這需要看固態硬碟具體型號。
一般故意硬碟採用無外殼,工程塑料外殼,鋁制外殼,銅制外殼
銅制外殼目前最好,但因為目前市面上「消費級」固態硬碟發熱並不大,現在採用銅的稀少。
一般需要自己單獨購買「第三方產品」,其次鋁制,價格更實惠。
主流固態硬碟傳輸M.2 NVME X4速度比較快。

『拾』 請問固態硬碟外殼劃傷會影響正常使用嗎,會不會影響散熱或是漏電什麼的

隨著固態硬碟的出現,移動硬碟也在朝著高速大容量的方向發展,而且體積越來越小,高速的易攜帶的移動硬碟讓辦公效率更高。對於攝影師來說,需要經常拷貝、編輯各種素材,一款好用的移動硬碟真的非常重要。今天就來評測一款鎧俠的極至光速系列移動固態硬碟。
鎧俠極至光速系列是鎧俠新推出的移動硬碟,針對需要大容量和高速讀寫需求的用戶,高達1000M/s的讀寫速度可以媲美電腦的內置固態硬碟,但是體積卻很小巧。包裝內還包含了2條數據線,一條是C to C,一條是C to A可以滿足不用電腦的使用,現在很多筆記本電腦都只保留了 USB-C介面,而且帶寬更大,可以提供更快的傳輸速度。

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外殼採用了全金屬鋁陽極化材質,這種材質也是現在非常流行的。很多移動硬碟都採用這種材質,略帶磨砂質感的啞光外殼很顯沉穩,並且手感也不錯。不僅如此,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使用的金屬材質,達到了MIL-STD- 810H認證級別,抗沖擊效果非常強,可以在1.2米的高度跌落也不用擔心任何的損壞,對於看重堅固性能的朋友,絕對是可以讓你安心使用的。

在移動固態硬碟的側面有隻有一個USB-C介面,旁邊有一顆工作指示燈。此介面支持USB3.2 Gen2協議並向下兼容,如果想獲得更快的速度,那電腦主機上也需要對應介面。

移動固態硬碟的背面可以看到6顆螺絲,將6顆螺絲取下後,可以看到內置的硬碟是m2硬碟,外殼的內部也有散熱墊片,在使用時可以保證良好的散熱性能。

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的重量只有76克,其體積也就和一個滑鼠差不多大小,攜帶非常的方便,可以輕松的放到任何一個背包中,甚至是你可以直接放到襯衫的口袋裡。

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有三個版本,分別為500G、1T和2T容量,這三款只是容量上的區別,在性能上都是一樣的,介面都是採用了USB3.2 Gen2,同時順序讀寫都可以達到1000MB/s的速度,挑選時也不用在速度和容量上猶豫不決,畢竟一些移動固態硬碟品牌都會採用小容量配低速讀寫,大容量配高速讀寫的策略。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哪款都是高速讀寫,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在速度上,鎧俠極至光速系列順序讀寫最高可達1000MB/s,通過軟體測試也可以看出來,讀寫速度確實達到將近1000MB/s的速度,對於這個速度,絕對是令我非常滿意的。而且1T的大容量也非常適合作為工作常用的存儲盤來使用。

鎧俠還配有專業的管理軟體——SSD Utility,使用這款鎧俠存儲設備的專用管理軟體,不僅可以掌握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的使用情況,還可以進行加密、管理、維護等工作,讓你的硬碟始終保持最佳的工作狀態。

現在視頻已經成為了最主流的傳播媒體了,但是對於拍攝者而言,視頻拍攝是非常麻煩的,不僅需要前期的准備、拍攝,還需要後期製作。而且現在4K視頻越來越普及,4K視頻可以提供高質量的清晰畫面,但是4K視頻的文件體積可是大了不少,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自己有時會使用家中的台式機或者筆記本混合使用,所以每次都會將素材都拷貝到兩個電腦中,但是每次拷貝視頻文件耗時長,非常影響工作效率。

在體驗了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後,我的工作效率大大的提升。因為我現在直接將所有的素材文件直接導入到鎧俠移動固態硬碟中,1T的大容量可以滿足存儲的需要,不需要拷貝到電腦中,而且直接調用這些素材進行後期剪輯也完全沒有問題,讀取任何素材不會有延遲、錯誤等問題。畢竟讀寫速度高達1000MB/s,使用起來就像是電腦的內置硬碟一樣方便快捷。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使用中,我的一些照片和視頻編輯工作,都是將素材放在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中進行的。無論我使用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所有的編輯素材都保存在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里,我可以使用任何一台電腦進行編輯,完全沒有了任何器材上的限制,依託於高速的讀寫速度,完全感覺不到是在用外置的存儲設備,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鎧俠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體積也非常小巧,外出攜帶非常方便,直接放到口袋裡就能出門。同時外殼也達到了MIL-STD- 810H級別認證,也不用擔心磕碰、高處掉落的而造成內部的損壞。之前使用的移動固態硬碟,都是需要單獨的保護包,現在,將移動固態硬碟直接往包里一扔就好了,使用起來也更隨意。對於經常多設備切換使用的攝影師來說,鎧俠這款容量大、速度快、穩定性好的極至光速移動固態硬碟絕對能讓你效率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