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redis適合什麼場景
1、緩存。 緩存現在幾乎是所有中大型網站都在用的必殺技,合理的利用緩存不僅能夠提升網站訪問速度,還能大大降低資料庫的壓力。Redis提供了鍵過期功能,也提供了靈活的鍵淘汰策略,所以,現在Redis用在緩存的場合非常多。(推薦:《 Redis視頻教程 》)
2、排行榜。 很多網站都有排行榜應用的,如京東的月度銷量榜單、商品按時間的上新排行榜等。Redis提供的有序集合數據類構能實現各種復雜的排行榜應用。
3、計數器。 什麼是計數器,如電商網站商品的瀏覽量、視頻網站視頻的播放數等。為了保證數據實時效,每次瀏覽都得給+1,並發量高時如果每次都請求資料庫操作無疑是種挑戰和壓力。Redis提供的incr命令來實現計數器功能,內存操作,性能非常好,非常適用於這些計數場景。
4、分布式會話。 集群模式下,在應用不多的情況下一般使用容器自帶的session復制功能就能滿足,當應用增多相對復雜的系統中,一般都會搭建以Redis等內存資料庫為中心的session服務,session不再由容器管理,而是由session服務及內存資料庫管理。
5、分布式鎖。 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中都使用了分布式技術,分布式技術帶來的技術挑戰是對同一個資源的並發訪問,如全局ID、減庫存、秒殺等場景,並發量不大的場景可以使用資料庫的悲觀鎖、樂觀鎖來實現,但在並發量高的場合中,利用資料庫鎖來控制資源的並發訪問是不太理想的,大大影響了資料庫的性能。可以利用Redis的setnx功能來編寫分布式的鎖,如果設置返回1說明獲取鎖成功,否則獲取鎖失敗,實際應用中要考慮的細節要更多。
Ⅱ 硬碟緩存是干什麼用的2M緩存和8M緩存在使用中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硬碟緩存?
緩存(Cache memory)是硬碟控制器上的一塊內存晶元,具有極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碟內部存儲和外界介面之間的緩沖器。
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如果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 使用大硬碟緩存你將得到什麼好處?
硬碟的緩存主要起三種作用:
一是預讀取。二是對寫入動作進行緩存。第三就是臨時存儲最近訪問過的數據。
網友感受:我這邊網吧是無盤網,用8M的比2M的硬碟效果有明顯提高。
網友感受:我硬碟是8M的,不過不並口的是串口的。原來用IBM 120GXP時裝游戲比如裝個2G多的游戲要裝上好幾分鍾。現在感覺很快,好像1分鍾多點的樣子。
目前主流的硬碟都有2M和8M的兩種規格的緩存,比如:金鑽160G/8M和金鑽160G/2M;希捷200G/8M等,那麼,在購買硬碟時,如何區分緩存大小呢?緩存有什麼用呢?下面就為大家簡要介紹一下:
希捷160GB硬碟,2MB與8MB緩存價格與性能參數對比
主流並行ATA硬碟因轉速、定位不同,搭載的緩存大小也有差別。低端的5400轉的硬碟多採用512K和2M兩種容量的緩存,主流7200轉硬碟緩存一般為2M和8M,而串列Serial ATA硬碟多搭載了8M緩存。緩存對硬碟性能的影響是很明顯的。在系統運行時,會將讀取的數據存入緩存,CPU運算處理時會直接調用緩存內的數據,而不必直接訪問速度較慢的硬碟。因此緩存越大,能夠存儲的數據也就越多,速度自然更快了。
如在Web服務中,經常出現對一個網頁同時有多個請求的情況,而一個網頁的大小也就是幾十到幾百KB的容量,如果緩沖區能緩存更多的頁面,那麼伺服器的表現也會越好。在音頻、視頻處理等經常用到大數據量連續讀寫的場合,大容量緩沖區硬碟是最佳之選。
采購觀點:因為8MB緩存的硬碟在性能上要好於2MB,而同等價位上,緩存間的差別也僅在20~30元左右,所以在選購時在貨源充足的情況下我們盡量購買8MB緩存的硬碟,而在容量選擇上,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不過現在大容量硬碟有具備更好的性能,160GB性價比更為超值。
Ⅲ 描述一下hadoop中,有那些地方使用了緩存機制,分別有什麼作用
描述一下
hadoop
中,有哪些地方使用到了緩存機制,作用分別是什麼?
答:
緩存機制就是
DistributedCash
,
就是在
job
任務執行前,將需要的文件拷貝到
Task
機器
上進行緩存,提高
maprece
的執行效率。
Ⅳ FPGA里什麼情況下使用數據緩存
簡單,需要,就是在你接收的時候有突發,或者帶寬不均勻,但是你發送你比較的均勻的帶寬,這就需要緩存來緩存
Ⅳ 網站建設中為什麼要使用緩存
在網站建設的技術世界中,有一個說法叫「緩存為王」。雖然我們知道調優和擴展是有區別的,而且我們還常說緩存更偏向於一種調優活動,而不是一種擴展活動,但毫無疑問,如果網站建設的整個平台架構上深度應用緩存,會對網站的可擴展性產生極大的影響。通過在各個層面應用緩存,從瀏覽器到雲,到網路,到應用伺服器,甚至到資料庫,整個網站的可擴展性將大大提高。利用緩存還可以最小化系統的工作量,使用緩存,就可以不必反復查找,創建或提供同一條數據。
但是必須提出一條警告,與其他系統實現和主要修改一樣,即使是必須的,添加緩存也會增加網站建設項目的復雜度。多級緩存會使查找產品中的問題變得困難。因此,應該把緩存設計成可監控的。雖然緩存可以帶來很大的性能提高,但它本身也需要設計得能夠很好擴展才行。如果開發的緩存解決方案不能很好地擴展,就會在系統中造成一個擴展瓶頸,從而導致可用性降低。網站建設中緩存故障會給網站的可用性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因為服務會迅速過載。因此,應該確保緩存設計得具有高可用性且易於維護。最後要說的是,網站建設中的緩存使用是一門藝術,只有具備豐富的經驗才能用好它。
Ⅵ 請問哪些場合適合使用大緩存的RAID卡
緩存越做越大,一個存在一個成本的問題,第二個存在效率的問題不一定是越大越好的,和內存一樣,到了一定級別,再大了也沒什麼用處的 查看原帖>>
Ⅶ 什麼時候使用緩存jvm級別緩存與獨立緩存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簡單地說:一級指令緩存用於暫時存儲並向CPU遞送各類運算指令;二級緩存就是一級緩存的緩沖器,作用就是存儲那些CPU處理時需要用到、一級緩存又無法存儲的數據。同理,三級是二級的存儲器。
Ⅷ 緩存是什麼意思
緩存是指可以進行高速數據交換的存儲器,它先於內存與CPU交換數據,因此速率很快。
緩存的工作原理是當CPU要讀取一個數據時,首先從CPU緩存中查找,找到就立即讀取並送給CPU處理;沒有找到,就從速率相對較慢的內存中讀取並送給CPU處理,同時把這個數據所在的數據塊調入緩存中,可以使得以後對整塊數據的讀取都從緩存中進行,不必再調用內存。
正是這樣的讀取機制使CPU讀取緩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數CPU可達90%左右),也就是說CPU下一次要讀取的數據90%都在CPU緩存中,只有大約10%需要從內存讀取。這大大節省了CPU直接讀取內存的時間,也使CPU讀取數據時基本無需等待。
(8)在什麼場合使用緩存擴展閱讀
緩存的狀態數據只是主數據的快照,由於數據源可能被修改,所以狀態數據就有會陳舊的特性。合理利用此特性和將數據陳舊的負面影響最小化是緩存狀態數據的一個重要任務。
緩存介質從技術上劃分,可以分成內存、硬碟文件、資料庫三種。將緩存存儲於內存中是最快的選擇,無需額外的I/O開銷,但是內存的缺點是沒有持久化落地物理磁碟,一旦應用異常,重新啟動數據很難或者無法復原。
緩存中可以存放的最大元素的數量,一旦緩存中元素數量超過這個值(或者緩存數據所佔空間超過其最大支持空間),那麼將會觸發緩存啟動清空策略根據不同的場景合理的設置最大元素值往往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緩存的命中率,從而更有效的時候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