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筆記本固態硬碟裝在哪
步驟如下:
1、通常情況下,筆記本電腦的硬碟安裝位置,都會在後面板有一個獨立的活動蓋板,有一二個螺絲,用起子起出後,就可以打開活動蓋板,很方便更換固態硬碟。
② 筆記本固態硬碟哪個牌子好
固態硬碟常見品牌有:三星、英特爾、金士頓、東芝、閃迪、惠普、聯想、七彩虹、影馳、技嘉,蛟儲 固態硬碟 Dragon Storage(某寶有賣)。
固態硬碟的特點:1、和機械硬碟相比,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更快、工作噪音小、尺寸小、功耗低、發熱量低,但價格較高、數據丟失後恢復難,使用壽命不如機械硬碟。
2、固態硬碟對於工作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強,一般固態硬碟的工作溫度區間為零下20攝氏度到70攝氏度。
3、固態硬碟沒有復雜的機械結構,因此抗震能力比較強,不用擔心出現機械故障。
4、固態硬碟安裝完後需要進行分區,在電腦左下角的搜索欄中輸入磁碟,選擇「創建並格式化硬碟分區」即可進行相關操作。
③ 筆記本可以裝固態硬碟么
你好,筆記本電腦可以安裝固態硬碟,根據自己的電腦在中關村在線或者太平洋電腦或者網路上搜索筆記本型號找拆機視頻教程,根據教程自己拆機,然後再根據硬碟介面購買固態硬碟安裝上去然後重裝系統即可。
④ 筆記本如何裝固態硬碟
筆記本電腦是十分方便的電腦,但是也正因為是電子產品,所以發生故障也讓人十分的困擾,那麼筆記本怎麼裝固態硬碟呢?現在就來詳細說說:
本次操作以筆記本電腦為例,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用小十字起子把周圍的小螺絲都起出來,打開活動蓋板
打開筆記本的後蓋板後,找到機械硬碟。
用小十字起子,把機械硬碟周圍的螺絲起出來,一般有四個螺絲。
然後把機械硬碟輕輕從SATA介面拔出來,注意,此時一定要輕輕拔動,有的SATA介面是固定的,有的是數據線連接的,我的就是數據線,不要把數據線扯斷了,那就麻煩了。
整個硬碟取出後,再把兩邊的固定鐵片取出來,稍後要用在固態硬碟上。
把機械硬碟兩側取下的固定鐵片,安裝到固態硬碟兩側上,再把固態硬碟與SATA介面相連,插入時,一定要小心,既要輕插,又要插緊。
再把固態硬碟兩側固定到電腦上,一定要旋緊螺絲,不要讓固態硬碟有任何松動。
檢查一下,是否復原到剛打開後蓋板的狀態,如果是,就可以把後蓋板合上了,旋緊螺絲,固態硬碟就安裝好了,安裝上系統,就可以試試極速固態硬碟體驗了。
本次操作蘋果筆記本電腦為例,具體操作步驟
首先將機身下方的八個小型螺絲拆卸下來(此時需要用到專門拆彈子產品的小號螺絲刀)
這樣子就可以將筆記本電腦的後蓋打開了,打開的規程中須小心以防止用力過猛毀壞掉電腦內部的元件。
打開後蓋找到如下圖所示的設備電源介面將其斷開,防止在進行拆機操作的過程中發生觸電事故。
再找到主板附近固定SSD(固態硬碟)的卡槽,將如圖所示上方的兩個固定螺絲取下。
這時用於鏈接硬碟和主板的銜接段就可以取出來了,我們先將其上方的連接線拔掉。
最後就可以將硬碟整個取出來了,這個過程中要小心盡量不要損壞設備中的一些細小連介面,以防止釀成更待的損壞。
⑤ 筆記本怎麼加裝固態硬碟
筆記本加裝固態硬碟的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筆記本、花口螺絲刀、固態硬碟
1、首先拆掉筆記本的外殼,有的筆記本硬碟是有獨立外殼的,拆下來以後可以直接看到硬碟的位置,然後使用十字口螺絲刀把硬碟的螺絲卸下來。
⑥ 筆記本電腦自帶的固態硬碟怎麼樣
這個主要看你想要配的固態硬碟的生產廠商,三星、金士頓、東芝、西部數據的固態硬碟質量和體驗還是可以的。
筆記本的自帶固態硬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帶大的固態硬碟,比如自帶256G的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還有一種是自帶小的固態硬碟,比如自帶50G的固態硬碟,此外再給加500G的普通硬碟。第一種怎麼樣都可以,但選擇第二種,個人不推薦。
以我自己的親身體會為例,我的Dell靈越7447剛開始自帶的普通硬碟,由於日後的程序升級,以至於拖慢了系統速度,所以我便從京東上購買了金士頓V300,240G的600多,換了固態後系統載入速度明顯加快。這是從體驗上作對比,得出無論買來自帶還是日後自己更換,其實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區別。
但是,大家都知道固態硬碟都是有使用期限的,都會用壞。因此,從方便角度考慮,我覺得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更換固態硬碟,而不需要筆記本自帶固態。
⑦ 筆記本固態硬碟
筆記本固態硬碟是固態硬碟(SSD)中可以適配筆記本硬碟介面的固態硬碟。目前主流的筆記本固態硬碟介麵包括SATA和M.2(PCI-E或者SATA協議)兩種,其中PCI-E協議的M.2固態硬碟在體積大小和傳輸性能上相較其他類型更強。以下是詳細說明:
1、SSD是採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產品,介面類型包括SATA、mSATA、M.2等。其中M.2介面的固態硬碟原為超極本定製,具有體積小、速度快的優勢,目前廣泛應用在台式機、筆記本設備中。
2、目前主流的筆記本固態硬碟介麵包括SATA和M.2兩種。其中M.2指的是一種原為超極本定製的硬碟介面,體積更小巧,速度更快,用來取代原來的mSATA介面;目前M.2介面可以使用PCI-E或者SATA協議,前者傳輸速度更快。
電腦固態硬碟挑選技巧:
第一點:首先就是確定你的電腦是什麼型號,什麼樣的固態硬碟適合自己的筆記本。確定自己電腦型號後,看下自己電腦硬碟是什麼尺寸什麼介面。
第二點:明確自己的電腦型號,接下來購買合適固態硬碟。一般情況下固態分三種介面:SATA2 、SATA3、m.2(NGFF)。如果筆記本的話尺寸一般都是7mm,具體看你的電腦硬碟參數,電腦說明書上都是有的,如果沒有可以網路自己電腦型號查看。
第三點:接下來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來選擇合適的硬碟。合適才是最好的,提示一下。想要買硬碟,自己可以網路一下看看那些是現在性價比是好的。
第四點:買到硬碟拆出電腦後蓋的硬碟就可以換上了,換下的螺絲最好放好,不然後面會很麻煩。拆出來的機械硬碟你可以當做U盤用,這樣一舉兩得。
⑧ 筆記本怎麼選擇固態硬碟
1、首先要確定需要什麼介面的固態硬碟。固態硬碟的介面類型有不少,筆記本上常用的有SATA、mini SATA、M.2等,在你選購固態硬碟時一定要先查看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支持什麼介面。針對不同的介面,分別說明一下。
2、SATA介面是機械硬碟中用的最多的一種介面,筆記本機械硬碟通常有7mm和9mm兩種厚度,但是固態硬碟通常只有7mm這一種厚度的,一般不用擔心空間不夠,能夠很輕松的進行替換。
3、筆記本會預留mini SATA介面,即mSATA介面,mSATA介面的固態通常有兩種尺寸,最常見的是50mm和30mm兩種長度。如果你想用mSATA介面,就需要查看你的筆記本mSATA介面處的空間大小,判斷需要安裝什麼規格的固態硬碟。
(8)筆記本固體硬碟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的使用和保養
一、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1、碎片整理是對付機械硬碟變慢的一個好方法,但對於固態硬碟來說這完全就是一種「折磨」。
2、消費級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是有限制,碎片整理會大大減少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其實,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磁碟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沒必要。Windows的「磁碟整理」功能是機械硬碟時代的產物,並不適用於SSD。
二、保留足夠剩餘空間
1、固態硬碟存儲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個分區長期處於使用量超過90%的狀態,固態硬碟崩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2、所以及時清理無用的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將電影音樂等大文件存放到機械硬碟非常重要,必須讓固態硬碟分區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三、及時刷新固件
1、「固件」好比主板上的BIOS,控制固態硬碟一切內部操作,不僅直接影響固態硬碟的性能、穩定性,也會影響到壽命。優秀的固件包含先進的演算法能減少固態硬碟不必要的寫入,從而減少快閃記憶體晶元的磨損,維持性能的同時也延長了固態硬碟的壽命。
2、因此及時更新官方發布的最新固件顯得十分重要。不僅能提升性能和穩定性,還可以修復之前出現的bug。
四、學會使用恢復指令
1、固態硬碟的Trim重置指令可以把性能完全恢復到出廠狀態。但不建議過多使用,因為對固態硬碟來說,每做一次Trim重置就相當於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擦寫操作,對磁碟壽命會有影響。
2、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數據信息的存儲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現在多家存儲廠商推出了自己的攜帶型固態硬碟,更有支持Type-C介面的移動固態硬碟和支持指紋識別的固態硬碟推出。
⑨ 筆記本電腦如何換固態硬碟
下面介紹固態硬碟裝在主硬碟位置(以索尼筆記本為例)方法
⑩ 筆記本的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存儲介質,就像U盤,或者硬碟,不過性能更好。
固態硬碟與普通硬碟比較,擁有以下優點:
1.
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
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根據相關測試: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固態硬碟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由於定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碟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4.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寫入速度極快。
5.
無噪音。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7.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工作溫度范圍更大。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硬碟還可在-40~85攝氏度,甚至更大的溫度范圍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態硬碟比同容量硬碟體積小、重量輕。但這一優勢隨容量增大而逐漸減弱。直至256GB,固態硬碟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碟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