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25和35硬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25和35硬碟

發布時間: 2022-07-19 06:13:59

㈠ 請介紹一下希捷硬碟

希捷/邁拓/西數/日立/三星 硬碟編號的含義
希捷/邁拓/西數/日立/三星 硬碟編號的含義 希捷(Seagate) 市面上的希捷硬碟編號形式如下:ST <1> <2、3、4、5> <6、7> <8、9、10> 「ST」代表「Seagate」,中文意思即希捷。這在任何一款希捷硬碟產品編號的開頭都有。<1>代表硬碟外形。「1」代表3.5英寸全高硬碟,「3」代表3.5英寸半高硬碟,「4」代表現在已被淘汰的5.25英寸硬碟。 <2、3、4、5>由3到4位數字組成,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100MB。例如「1200」代表這塊硬碟的容量為1200×100MB=120GB,「800」則代表容量為80GB。 <6、7>代表硬碟標志,它由主標志和副標志組成:第一個數字為主標志,在普通IDE硬碟中代表碟片數。例如「2」即代表該硬碟內採用了2張碟片。第二個數字為副標志,即硬碟的輔助標志。只有當主標志相同或無效時,副標志才有效。一般用它來表示硬碟的代數,數字越大表示代數越高,也就是說此款硬碟越新。 <8、9、10>由1到3個字母組成,代表硬碟介面類型。普通桌面硬碟的較為簡單,但如果包括現在和早期的SCSI硬碟,其含義就較為復雜了,這里只介紹目前主流的桌面硬碟: 「A」代表Ultra ATA,即普通IDE/EIDE介面,這是大多數桌面硬碟所採用的介面類型; 「AS」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硬碟介面。給大家舉個例子:從某塊硬碟上標示的「ST3120022A」編號,我們就可以知道該硬碟是希捷公司生產的3.5英寸半高、採用2張硬碟碟片、總容量為120GB的Ultra ATA介面硬碟。此外,硬碟上印刷的其它字元也可以帶給我們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7200.7」即說明這是希捷新推出的單碟80GB的硬碟產品。另外,還有最新的「Barracuda 7200.7 Plus」系列產品。該系列產品全部採用8MB大容量緩存,採用Serial ATA 150介面或者Ultra ATA 100介面,目前只有120GB和160GB這兩種。 邁拓(Maxtor) 以前的邁拓硬碟一直採用的是7位硬碟編號。不過從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開始,邁拓在原有的硬碟編號後面又添加了6位字元,從而將硬碟編號由原來的7位增加到了13位。但是在目前來說,真正對我們辨識硬碟有用的仍然是前面的7位編號。這7位硬碟編號的形式如下: <1、2> <3、4、5> <6> <7><1、2>代表硬碟產品系列型號,因為邁拓有著很長的產品線,所以編號也相對較為復雜,這里也只介紹目前主流的桌面硬碟: 「6Y」代表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市場上俗稱金鑽九代),這是邁拓目前的主打產品。<3、4、5>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GB。例如「080」表示該硬碟容量為80GB。 <6>代表了硬碟的緩存容量、介面及軸承馬達類型: 「H」代表Ultra ATA100介面、2MB緩存,不過邁拓已經將產品線更新為Ultra ATA133介面了; 「J」代表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滾珠軸承馬達; 「L」代表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P」代表Ultra ATA133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M」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7>代表使用的磁頭數。我們可以用「硬碟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很容易地推算出硬碟的單碟容量。但是從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開始,該數字卻變成了「0」。不過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 9是單碟80GB的產品,所以這並不妨礙我們辨識。 舉例來說,一塊編號為「6Y200M006500A」的新硬碟編號即代表這是邁拓的金鑽Diamondmax Plus 9系列產品,容量為200G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的硬碟編號通常由主編號和附加編號構成。但是也許是因為比較看重OEM市場,西部數據長期以來只注重主編號里的硬碟容量標志,而並沒有對零售市場公開附加編號的具體含義。所以筆者也只能根據自己看到的一些資料來進行推斷。我們來看看它的硬碟編號形式:WD <1、2、3、4> <5> <6>-<7、8> <9> <10> <11、12>,其中1-6位是主編號,7-12位為附加編號。 很顯然,「WD」代表「Western Digital」,即這是西部數據公司的產品。 主編號部分:<1、2、3、4>由3到4位數字組成,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100MB。例如4位的「1200」代表120GB,3位的「800」則代表80GB。這和希捷是一樣的。 <5>代表硬碟轉速及緩存容量。例如「A」代表5400轉/分,「B」代表7200轉/分,「J」代表7200轉/分並且具有8MB緩存。 <6>代表硬碟介面類型。「A」代表Ultra ATA66介面,「B」代表Ultra ATA100介面。 附加編號部分:<7、8>代表OEM客戶標志。如果這兩位編號為數字「00」,代表這是面向零售市場的產品。如果是其它字元則為OEM客戶的代碼,不同的編號對應不同OEM客戶。 <9>代表硬碟單碟容量。例如「C」代表硬碟單碟容量為40GB,「D」代表66GB,「E」代表83GB。 <10>代表同系列硬碟的版本代碼,該代碼隨著不同系列而變。以單碟容量為40GB的產品為例: 「A」代表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BB系列; 「B」代表5400轉/分,Ultra ATA66介面的AB系列; 「P」代表54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EB系列; 「R」代表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具有8MB緩存的JB系列。而在單碟66GB和83GB的產品中,還出現了「U」、「V」等其他字母,分別對應JB系列和BB系列產品。 <11、12>代表硬碟的Firmware版本。我們目前常見的一般都是「A0」。舉例來說,「WD2500JB-00EVA0」的硬碟編號代表這是一塊西部數據公司出品的容量為250GB、7200轉/分並且具有8MB緩存的硬碟。從後面的附加編號我們還可以看出這是西部數據面向零售市場,單碟容量為83GB的產品。 日立(HITACHI) 自從合並了IBM的硬碟部門後,日立在市場上的硬碟產品出現了兩種,一種是繼續沿用以前IBM硬碟編號的產品,以目前市場上的Deskstar 180GXP系列為代表,其編號形式如下:IC <1、2> <3> <4、5、6> <7、8> <9、10> <11、12>-<13> 「IC」代表這塊硬碟是IBM公司的產品。 <1、2>代表硬碟外形尺寸。例如「35」表示3.5英寸硬碟,「25」表示2.5英寸硬碟。<3>代表硬碟高度。例如「L」代表1英寸,「T」代表0.49英寸,「N」代表0.37英寸。<4、5、6>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GB。例如「080」表示該硬碟容量為80GB。這一點同邁拓硬碟類似。 <7、8>代表硬碟介面類型,對桌面產品來說,「AV」代表普通的Ultra ATA介面。<9、10>代表硬碟產品系列型號。例如「ER」表示Deskstar 60GXP系列,「VA」表示Deskstar 120GXP系列,「V2」表示Deskstar 180GXP系列。 <11、12>代表硬碟轉速。例如「04」代表4200轉/分,「05」代表5400轉/分,「07」代表7200轉/分,「10」代表10000轉/分,「15」代表15000轉/分。<13>代表硬碟緩存容量,從Deskstar 180GXP系列開始啟用。「0」代表普通2MB緩存,「1」代表8MB緩存。 例如:「IC35L180AVV207-1」的硬碟編號代表了這是IBM公司出品的3.5英寸硬碟,高1英寸,硬碟總容量為180GB,採用普通的Ultra ATA介面,屬於Deskstar 180GXP系列,硬碟轉速為7200轉/分,擁有8MB緩存。 不過日立又於近期推出了最新款的Deskstar 7K250桌面型硬碟,這是繼Deskstar 180GXP系列之後推出的7200轉/分、單碟容量達83GB(Deskstar 180GXP系列單碟容量為60GB)的新產品,所以其性能要比早期產品更加出色。不過它的硬碟編號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其編號形式如下:HDS <1、2> <3、4> <5、6> <7> <8> <9、10> <11> <12> 「HDS」表示這是日立HITACHI的Deskstar硬碟產品。<1、2>代表硬碟轉速。數字「72」表示7200轉/分。<3、4>代表該硬碟產品系列的最大容量。數字「25」代表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為250GB,這也就是Deskstar 7K250系列產品。 <5、6>代表硬碟容量,單位為GB或者10GB。「40」代表40GB,「80」代表80GB,「12」代表120GB,「16」代表160GB,「25」代表250GB。<7>代表硬碟的生產代碼。目前所有Deskstar 7K250系列的該代碼都是「V」。<8>代表硬碟高度。例如「L」代表1英寸。這和以前的IBM硬碟是一樣的。<9、10>代表硬碟介面類型。「AT」代表Ultra ATA100介面,「SA」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介面。 <11>代表硬碟緩存容量。「2」代表2MB緩存,「8」代表8MB緩存。<12>是硬碟的保留編號,目前暫時為數字「0」。 舉例來說,「HDS722525VLAT80」的硬碟編號代表這是日立HITACHI生產的Deskstar硬碟產品,屬於7200轉/分、最大容量為250GB的Deskstar 7K250系列。該硬碟總容量為250GB,高1英寸,採用Ultra ATA100介面並擁有8MB緩存。 三星(Samsung) 現在市面上的三星硬碟主要分為「P」和「V」兩大類。因為產品線並不長,所以相對於其它品牌來說很容易分辨。其硬碟編號的形式為:<1> <2> <3、4> <5> <6> <7><1>代表硬碟產品系列。「S」代表了「SpinPoint」,而目前市面上的三星硬碟都是SpinPoint系列。<2>代表不同硬碟轉速的產品系列。「V」代表5400轉/分的V系列,而「P」則代表了7200轉/分的P系列。<3、4>代表硬碟容量,其單位是GB;如果系列中可能出現超過100GB的產品,則採用三位數的標志,如「080、120」,但如果緩存是8MB,它們的標志大多會變成「081、121」。<5>表示採用不同技術的相同容量產品的編號序列,它們的區別通常在單碟、緩存容量或單/雙頭設計上。一般來說「0」代表2MB緩存,「1」代表8MB緩存,但也有例外。 <6>代表硬碟磁頭數。我們同樣可以據此推算出其硬碟的單碟容量。<7>代表硬碟介面類型。「D」代表了早期的Ultra ATA66介面,H代表Ultra ATA 100介面,「N」代表Ultra ATA33介面,「C」代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介面。舉個例子,「SP1614C」的硬碟編號就代表這是三星出品的SpinPoint家族7200轉/分的P系列硬碟產品,其硬碟總容量為160GB,緩存容量為8MB,硬碟磁頭數為4,採用Serial ATA150即串列ATA 1.0介面。硬碟單碟容量為2×160GB/4=80GB。 至於最新的三星「黑匣子」硬碟,其編號原則和以前一樣,只是採用了獨特的鐵盒包裝,大家選購時注意鑒別。 通過對市場上這些主流硬碟編號的了解,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在諸多的硬碟產品中准確地找出自己所需要的

㈡ 2.5英寸和3.5英寸機械硬碟哪個好壽命更長更穩定

兩者從性能上講,肯定是3.5寸硬碟更好。
3.5寸硬碟碟片直徑更大,轉速更高,傳輸數據的速度遠高於2.5寸盤。
至於壽命和穩定性,這個其實差異不大。
只要是機械硬碟,都怕震動和沖擊,但是知道保護到位,正常工作的質量保證都是沒問題的。

㈢ 2.5寸與3.5寸硬碟區別是什麼

2.5寸與3.5寸硬碟區別:容量不同,尺寸不同。

一、容量不同:2.5寸在同樣容量、同樣轉速下,讀取速度要稍快。2.5寸硬碟5400轉的和同容量3.5寸7200轉的價格差不多,但速度比不上3.5寸7200轉的。7200轉的2.5寸硬碟肯定要比同容量同轉速的3.5寸盤貴,還有緩存大小的因素。

二、尺寸不同:3.5寸硬碟一般用於台式機,因為空間比較大。2.5寸硬碟一般用於筆記本,因為筆記本空間小。一個真的很大,一個真的很小。大的是3.5寸,小的2.5寸。

硬碟的容量

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對於用戶而言,硬碟的容量就像內存一樣,永遠只會嫌少不會嫌多。Windows操作系統帶給我們的除了更為簡便的操作外,還帶來了文件大小與數量的日益膨脹,一些應用程序動輒就要吃掉上百兆的硬碟空間,而且還有不斷增大的趨勢。

㈣ 硬碟的序列號代表了那些信息

硬碟序列號識別
希捷(Seagate),日立(HITACHI),邁拓(Maxtor),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和三星(Samsung)

一、希捷(Seagate)

Seagate硬碟的編號比較簡單,其識別方法為:「ST+硬碟尺寸+容量+主標識+副標識+介面類型」 。

為了另大家容易理解,簡單的表示形式為:ST「X,XXXX,XX,XXX」,也就是說其硬碟編號可以分為四部分。

首先,「ST」代表的是「Seagate」,也就是說是希捷公司的產品。

然後第一部分的「X」是表示其硬碟外形和尺寸。「1」表示3.5英寸,厚度為41mm的全高硬碟;「3」表示3.5英寸,厚度為25mm的半高硬碟; 「4」表示5.25英寸,厚度為82mm的硬碟;「5」表示尺寸為3.5英寸,厚度為19mm的硬碟;「9」表示為尺寸2.5英寸的硬碟。

第二部分的四個「X」是表示硬碟的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是GB。如:「1600」就是表示這硬碟的容量為160GB,而「400」或者「800」就表示其容量為40GB或者80GB了。

第三部分的兩個「X」為硬碟標志,由主標志和副標志所組成。前一個數字是主標志,在Seagate的IDE硬碟中都是指硬碟的碟片數,如數字「2」則表示該硬碟採用了2張碟片。而在Seagate的SCSI硬碟中,其主標識則是指硬碟的轉速了。有了主標識當然就會有副標識了,而後一個數字就是副標識。它是只有當主標識相同或者無效時,副標識才有意義。它一般代表硬碟的性能和代數,當數字越大,表示的代數越高,性能越好,此款硬碟也就越新。

第四部分的三個「X」主要由1到3個字母所組成,表示硬碟介面類型等。一般的桌面IDE硬碟較為簡單,但如果包括了現在和早期的SCSI硬碟的話,其含義就變得較為復雜了。

「A」表示為ATA UDMA/33或UDMA/66 IDE的介面

「AS」表示為Serial ATA150的介面

「AG」表示為筆記本電腦專用的ATA的介面

「N」表示為50針Ultra SCSI的介面,其數據傳輸率為20MB/s

「W」表示為68針Ultra SCSI介面,其數據傳輸率為40MB/s

「WC」表示為80針Ultra SCSI的介面

「FC」表示為光纖,可提供高達100MB/s的數據傳輸率,並且支持熱拔插

「WD」表示為68針Ultra Wide SCSI的介面

「LW」表示為68針Ultra-2 SCSI(LVD)的介面

「LC」表示為80針Ultra-2 SCSI(LVD)的介面

我們以Seagate酷魚硬碟「ST3160023AS」為例子,通過例子的編號我們可以知道該硬碟是希捷公司生產的3.5英寸厚度為25mm的半高硬碟,其採用2張硬碟碟片,總容量是160GB的Serial ATA150。另外,如果你看到硬碟上印刷著「7200.7」等字元的,就說明這是希捷新推出的單碟容量80GB的硬碟系列;看到「Barracuda 7200.7 Plus」等字元,我們就了解到了這個系列的產品是採用8MB緩存,Serial ATA 150介面或者Ultra ATA 100介面的高端產品。

二、日立(HITACHI)

日立硬碟有180GXP和7K250兩個系列,所以要辨別其編號比較復雜。180GXP系列沿用了IBM硬碟編號。其識別方法為:「IC+碟片尺寸+硬碟高度+容量+介面類型+系列型號+轉速+緩存容量」

簡單的表示形式為:IC「XX,X,XXX,XX,XX,XX-X」,其硬碟編號可以分為七部分。

「IC」表示的是IBM公司的產品。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硬碟的外形和尺寸。「35」表示3.5英寸(88.9毫米),「25」表示2.5英寸(63.5毫米)的硬碟產品。

第二部分的「X」是表示硬碟的高度。「L」代表1英寸(25.4毫米),「T」代表0.49英寸(12.5毫米),「N」代表0.37英寸(9.5毫米)的硬碟產品。

第三部分的三個「X」表示的是硬碟的容量,單位是GB。如「180」就是表示該硬碟的容量為180GB,「080」等就是80GB了。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硬碟介面的類型。

「AV」表示為ATA介面

「UW」表示為Ultra160 SCSI 68-pin Wide的介面

「UC」表示為Ultra160 SCSI 80-pin SCA的介面

「XW」表示為Ultra320 SCSI 68-pin Wide的介面

「XC」表示為Ultra320 SCSI 80-pin SCA的介面

「F2」表示為FC-AL-2(2 Gbit)的介面

第五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產品系列的型號。其「ER」表示Deskstar 60GXP系列,「VA」表示Deskstar 120GXP系列,「V2」表示Deskstar 180GXP系列。

第六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轉速,單位是RPM/分。其「04」表示為4200 RPM/分,「05」表示為5400 RPM/分,「07」表示為7200 RPM/分,「10」表示為10000 RPM/分,「15」表示為15000 RPM/分。

第七部分的「X」表示著硬碟緩存的容量,從Deskstar 180GXP開始啟用。「0」表示為2MB緩存,「1」表示為8MB緩存。其中使用一個碟片的60GB產品緩存為2MB,使用兩個碟片的80GB和 120GB產品緩存有2MB和8MB兩種,使用三個碟片的180GB產品緩存都為8MB,購買時要注意區分。

以「IC35L180AVV207-1」這個編號為例,我們通過編號可以知道該硬碟是IBM公司生產的3.5英寸,高1英寸的硬碟,其總容量為60GB,採用Ultra ATA介面,為Deskstar 180GXP系列的產品,轉速是7200 RPM/分,有著8MB的緩存。

日立的7K250系列是繼Deskstar 180GXP推出後的新品。其性能比早期的產品更出色,但是硬碟編號也發生了變化,造成了混亂。下面我們也來研究一下日立7K250系列的硬碟編號規律。

7K250系列的編號標注形式為「HDS+轉速+系列的最大容量+該產品容量+產品系列代碼+硬碟高度+介面類型+緩存」。

簡單的表示為:HDS「XX,XX,XX,X,X,XX,X,X」,硬碟編號也可以分為八個部分。

「HDS」表示為日立(HITACHI)的Deskstar系列硬碟產品。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的轉速。如果其標注為「42」,「54」,「72」,「10」,「15」等的話,那麼這個硬碟的轉速分別為4200 RPM/分,5400 RPM/分,7200 RPM/分, 10000 RPM/分,15000 RPM/分。

第二部分的兩個「X」表示的是該產品系列的最大容量,單位為GB。「25」就表示該產品最大容量為250GB。

第三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單位有GB或者10GB。例如「80」就表示80GB,「25」就表示250GB。

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代數。現在所有7K250系列都是字母「V」。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高度。這里和上面的IBM編號是一樣的。

第六部分的兩個「X」表示硬碟的介面類型,有「AT」和「ST」。其分別代表為Ultra ATA100介面和Serial ATA150介面。

第七部分的「X」表示硬碟緩存的容量,有數字「2」和「8」。其分別代表為2MB緩存和8MB緩存的硬碟產品。

第八部分的「X」是硬碟的保留值,目前暫時為數字「0」。

就以日立7K250系列「HDS722525VLAT80」的硬碟編號來做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其屬於7200 RPM/分,最大容量為250GB和總容量為250GB的硬碟,高1英寸,採用的是Ultra ATA100介面並擁有8MB緩存。

三、邁拓(Maxtor)

以前Maxtor硬碟一直採用7位的編號,但從金鑽系列Diamondmax Plus9開始,其硬碟編號變成了13個了。不過,對我們識別硬碟有用的還是前面的7位編號。邁拓編號多為「系列號+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首位+容量+介面類型+碟頭數」。

我們將其簡單表示為「XX,XXX,X,X」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的兩個「X」表示產品系列和型號。

「3」為40GB或以下,「9」為40GB以上,此系列為星鑽一代

「2R」表示為Fireball 531DX美鑽一代

「2B」表示為Fireball 541DX美鑽二代

「2F」表示為Fireball 3

「4W」表示為Diamondmax 536DX星鑽二代

「4D」,「4K」,「4G」都表示為Diamondmax 540X星鑽三代

「4R」表示為Diamondmax 16星鑽四代

「5T」表示為Diamondmax Plus60金鑽六代

「6L」表示為Diamondmax Plus D740X金鑽七代

「6E」表示為Diamondmax Plus8

「6Y」表示為Diamondmax Plus9

第二部分的三個「X」表示容量,單位是GB。例如「080」或者「200」就分別表示為80GB或者200GB。

第三部分的「X」表示緩存容量、介面及主軸馬達類型。

「D」表示為Utral ATA/33

「U」表示為Utral ATA/66

「H」表示為Ultra ATA100介面,2MB緩存

「J」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滾珠軸承馬達(Ball Bearing Motor)

「L」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2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

「P」表示為Ultra ATA133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M」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第四部分的「X」表示使用的磁頭數,也就是記錄面數量,由此也能可以憑著「硬碟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這個公式來推算出單碟容量。不過,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開始,該數字變成了「0」,但是我們知道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都是單碟容量80GB的產品,所以這里的變化對我們辨識並不影響。

我們以金鑽系列的Diamondmax Plus9編號「6Y200M006500A」的硬碟作例子,我們已經知道這個編號前7位才是對我們有用,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該硬碟容量是200G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擁有8MB緩存並使用液態軸承馬達。

四、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西部數據的編號標注形式因產品系列而異,編號方式顯得簡潔明了,由12個數字或者字母所組成。在12個編號中,前6個編號為主編號,後面的6個編號為附加編號。其桌面市場的主打系列魚子醬的標注方式為「廠商代號+容量+轉速,緩存+介面類型」。

簡單的表示為WD「XXXX,X,X-XX,X,X,XX」,可以分為七個部分。

「WD」是「Western Digital」的簡稱,表示其為西部數據公司的產品。

前6位主編號:

第一部分的四個「X」表示為硬碟容量,通常由3到4位數字組成,單位為GB。其標識和希捷是一樣的,如4位的「1200」代表120GB,3位的「800」則代表80GB。

第二部分的「X」表示為硬碟轉速及緩存容量。

「A」表示轉速為54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B」表示轉速是7200 RPM/分的魚子醬硬碟

「E」表示轉速是5400 RPM/分的Protege系列硬碟

「J」表示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高端魚子醬硬碟

「G」表示為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的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系列

第三部分的「X」表示介面的類型。

「A」表示為Ultra ATA/66或者更早期的介面類型

「B」表示為Ultra ATA/100

「W」表示應用於A/V(數碼影音)領域的硬碟

「D」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後六位附加編號:

對於後面的六位附加編號,筆者很抱歉,找不到相關於Serial ATA150介面規范的硬碟附加編號資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第四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OEM客戶標志。如今西數面向零售市場的產品,其兩個編號都是為數字「00」。如果作為其它字元的話,則為OEM客戶的代碼,不同的編號對應不同OEM客戶,而這種編號的硬碟通常是不面向零售市場的。

第五部分的「X」代表硬碟單碟容量,單位是GB。「C」代表硬碟單碟容量為40GB,「D」代表66GB,「E」代表83GB。

第六部分的「X」表示同系列硬碟的版本代碼,該代碼隨著不同系列而變。

「A」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BB系列;

「B」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66介面的AB系列;

「P」表示54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的EB系列;

「R」表示7200轉/分,Ultra ATA100介面,具有8MB緩存的JB系列。

而在單碟66GB和83GB的產品中,還出現了「U」,「V」等其他字母,分別對應JB系列和BB系列產品。

最後部分的兩個「X」表示為硬碟的Firmware版本。我們目前常見的一般都是「A0」。

我們以「WD2500JB-00EVA0」的硬碟編號作例子,我們從主編號可以知道這是一塊西部數據公司出品的容量為250GB、7200轉/分並且具有 8MB緩存的硬碟。從後面的附加編號我們還可以看出這是西部數據面向零售市場,單碟容量為83GB的產品。其實,我認為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買西數硬碟看前面的6位主編號就可以得知性能了,加上了後面的6位附加編號反而還會增加了難度。對於現在西數公司新出的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如主6位編號為「WD2500JD」,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轉速為72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介面為Serial ATA150介面的硬碟。還有對於西數公司最高端桌面硬碟Raptor(猛禽)系列,其主編號「WD740GD」亦代表了大部分的信息,其「容量為 74GB,轉速擁有10000 RPM/分,數據緩存為8MB,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這些信息我們也可以輕易的看出來。

五、三星(SAMSUNG)

目前三星硬碟均屬SpinPoint系列,此系列又分為P和V兩大類。編號標注形式為「系列型號+轉速+容量+緩存+磁頭數目+介面類型」。

我們亦可以簡單的表示為「X,X,XXX,X,X」五部分。

第一部分的「X」表示硬碟產品系列。這里的「S」就表示為「SpinPoint」系列。

第二部分的「X」表示三星硬碟各系列不同轉速的產品。

「V」表示V系列硬碟,轉速為5400 RPM/分

「P」表示P系列硬碟,轉速為7200 RPM/分

第三部分的三個「X」表示硬碟容量,通常有2到3位數字,其單位是GB。「080或者120」就表示為80GB或者120GB的硬碟產品,但如果緩存是8MB,它們的標志大多會變成「081或者121」。

第四部分的「X」表示硬碟磁頭數,我們亦可以據「硬碟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這個公式來推算出單碟容量。

第五部分的「X」表示硬碟的介面類型。

「A」表示為E-IDE/ATA介面

「S」表示為SCSI 2介面

「U」表示為Ultra SCSI介面

「D」表示為Ultra ATA 66介面

「H」表示為Ultra ATA 100介面

「N」表示為Ultra ATA 33介面

「C」表示為Serial ATA150介面

我們拿編號為「SP1614C」的三星硬碟作例子,我們亦可以看出這是三星出品的SpinPoint家族7200轉/分的P系列硬碟產品,其硬碟總容量為 160GB,緩存容量為8MB,硬碟磁頭數為4,採用Serial ATA150介面,硬碟單碟容量為2×160GB/4=80GB。

對於市場上各種品牌,各種型號的硬碟,他們各有各的特色技術,亦有不盡相同的性能。希望我們DIYer能看清其真相,看透其本質,能在眾多產品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㈤ 2.5寸與3.5寸硬碟區別

3.5寸硬碟是普通台式機硬碟,2.5寸的硬碟是筆記本硬碟。
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都一樣,沒有本質的區別。數據安全性也一樣。只是3.5的硬碟由於單片盤的容量比較大,所以尋道時間會短一些,也就是會讀寫快一點兒。
買1TB的硬碟,關鍵看你要干什麼了。如果你想攜帶,還是2.5的更方便。
至於目前的硬碟,其實經過測試,還是希捷的速度更快一些,但是對於高端硬碟比較,西部數據的硬碟在高端上速度快、耗電量低,安全性更好。但是高端硬碟的確價格非常非常的高。

㈥ 希捷移動硬碟35英寸和25英寸的區別是什麼

3.5寸硬碟是普通台式機硬碟,2.5寸的硬碟是筆記本硬碟。
在功能性和安全性上都一樣,沒有本質區別、數據安全性也是一樣的。只是3.5的硬碟由於單片的容量比較大,所以時間會短一些,也就是會讀寫快一點。
2.5的USB供電,3.5的需要外接電源適配器,另外3.5的通常是7200轉,2.5的5400轉,2.5的方便攜帶,3.5的性價比高
加密U盤或移動硬碟上數據可以試一下U盤超級加密3000,加密後,不受電腦限制,可以在任意一台電腦上使用,具有完美的移動性。也可以用於電腦本機硬碟上的文件加密和文件夾加密

㈦ 25寸和35寸硬碟的區別有哪些

3.5寸磁碟稍大厚,適宜台式主機配置使用,也可以外接合子作為移動硬碟使用。轉入快讀寫能力強。達到每分鍾7200轉,數據介面sata3/6GB。反之2.5寸稍小和薄 多數是5400轉設計也有7200轉的,價錢稍貴。適宜於筆記本平台使用配置。也可以作為移動硬碟使用攜帶方便。

㈧ 數據備份用25寸筆記本硬碟好還是用35寸的台式機硬碟好

答:硬碟是用在電腦內部的,一般分為3.5寸硬碟,2.5寸硬碟,一般台式機用的多是3.5寸的硬碟,筆記本用的是2.5寸的硬碟,
衡量一個筆記本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有硬碟的轉速和緩存,轉速有5400轉和7200轉兩種
我想買一個給電腦備份用,買多大內存的,什麼牌子的,價錢大概是多少,.
推薦1:西部數據。
是硬碟好還是移動好?

㈨ nw25和nw35有什麼區別呀玩游戲怎麼樣

25 和 35 外觀一摸一樣! 不過官網報價 25 比35 要貴200塊錢! 而且 25 的配置還不如35的好!35是2009年12月份開始生產1010年1月份上市!
25 35
硬碟: 250G 320G
主頻: 2.1 2.2
顏色: 黑白 黑白粉
顯卡: 都是512的
屏幕: 都是貴麗屏 都是15.5寸的!
三個顏色都很好看! 如果你是女士 建議白色或者粉色。如果是男士可以買那個類似黑色的。。顏色不完全是黑色帶一點藍色!聽不錯。。三款機器我都看過都很漂亮 巧克力鍵盤更是好到無話可說!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到你!可以加我QQ343813411

㈩ 怎樣從硬碟外表上看容量的大小和廠家

要想從硬碟外表上看其容量的大小和廠家,可以去看硬碟上的相關編碼。以希捷伺服器硬碟的編碼為例,以ST(代表Seagate廠商)開頭,接著是規格代碼、容量代碼、轉速代碼、代代碼、介面代碼。

ST後的的第一位為規格代碼,3代表的就是3.5寸的,9就代表2.5寸的硬碟;容量代碼一般是是2-4位,表示硬碟的容量大小。代表硬碟標志,它由主標志和副標志組成:

第一個數字為主標志,在普通IDE硬碟中代表碟片數。例如「2」即代表該硬碟內採用了2張碟片。

第二個數字為副標志,即硬碟的輔助標志。只有當主標志相同或無效時,副標志才有效。一般用它來表示硬碟的代數,數字越大表示代數越高,也就是說此款硬碟越新。

而介面代碼由1到3個字母組成,代表硬碟介面類型,例如「SS」代表是SAS介面。

(10)25和35硬碟擴展閱讀:

硬碟的每個編號都代表著特定的含義,對於消費者來說,硬碟編號就像是硬碟的「身份證」。通過這些復雜的編號,消費者可以從中解讀出硬碟的容量、轉速、介面類型、緩存等各項性能指標,而這些信息對消費者選購自己中意的硬碟產品是非常有幫助的。

而目前在市場上見到的硬碟大多都是希捷(Seagate)、邁拓(Maxtor)、西部數據(WesternDigital)、日立(HITACHI)和三星(Samsung)等幾家廠商的產品。

但是最近硬碟新品不斷上市,各廠家在硬碟編號的定義上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所以許多消費者對於目前各品牌硬碟的編號已經難以辨識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希捷硬碟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