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上掛存儲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上掛存儲

發布時間: 2022-07-17 03:45:17

❶ 我電腦硬碟不夠用了,新買了一塊硬碟掛上存資料,分區時用基本磁碟好還是用動態磁碟好

各有好處的。。 我一般就用基本盤。

❷ 高分求高手:電腦掛三個4T硬碟做從盤用來存儲,如何實現

沒用過這款工控,但xp只是因為mbr硬碟引導模式最大隻支持2T空間,而win7 64位支持GPT模式才能使用2T以上的空間,所以,一般的機器連上超過2T的硬碟只能被識別出2T而已,不存在硬碟無法識別的事。現在有2種方案解決這類問題,一種是換系統,其實也不必是win7 64,實際上和xp很類似的sever2003 sp1就支持GPT了,而linux這類更是早就修復這類缺陷了;另一種是使用支持程序,比如希捷的discwizard,華碩的disk unlocker這類,通過將超過2T的部分虛擬成一個新硬碟來解決部分空間無法使用

❸ 掛載硬碟是什麼意思

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 掛載通常是指給磁碟分區(包括被虛擬出來的磁碟分區)分配一個盤符。 第三方軟體,如磁碟分區管理軟體、虛擬磁碟軟體等,通常也附帶掛載功能。 在linux操作系統中, 掛載是指將一個設備(通常是存儲設備)掛接到一個已存在的目錄上。 我們要訪問存儲設備中的文件,必須將文件所在的分區掛載到一個已存在的目錄上, 然後通過訪問這個目錄來訪問存儲設備。http://ke..com/view/131161.htm

❹ 關於台式機加掛硬碟

1、是小點的250G當主盤好還是1T當主盤好?
1T的當主盤好。新硬碟記錄密度更大,讀寫速度更高,系統裝在新盤上運行速度也會稍快一些。

2、如何接線?我現在就是一根SATA線是不得再買根。還有硬碟的跳冒也沒有,需要嗎。為了便於直觀描述,我已將兩個硬碟介面標了號碼。主板那邊就是SATA1、SATA2、3、4了。
每個SATA硬碟(或者光碟機)都需要單獨連接,所以還需要一根SATA數據線。SATA硬碟是不需要跳線的,因為沒有主從盤的概念。SATA硬碟上的跳線是為了兼容老主板,當主板上的 SATA 1.0 介面不能識別 SATA 2.0或者3.0的硬碟時,用跳線把硬碟設置為1.0就可以,一般使用沒問題的話就不需要跳線。
硬碟的識別順序是由介面決定的,接在主板SATA1 介面上的就是1號硬碟,後面以此類推。

3、接好硬碟後,如1T做主盤或是250G主 是不要重裝系統什麼的。我想法是250G直接就裝個系統。然後程序文件什麼的都裝1T盤里,如何操作。
建議用新硬碟做主盤,重裝系統,程序之類的也都裝在新硬碟。速度較慢的老硬碟用來存儲一些不太常用的數據,例如歌曲、備份資料之類的。

4、雙硬碟一個出問題,倆盤數據全丟?那拋開固態硬碟不說,裝倆機械硬碟優勢是啥,如何發揮優勢,如沒什麼優勢,不如直接一硬碟?
只有做RAID的雙硬碟系統才會出現一個損壞數據就全丟的情況,你這個不是RAID。只有壞的那個數據會有問題。
倆機械硬碟的優勢,就是容量比較大,除此以外沒什麼。就好像你原來只有一個小箱子,現在多了個大箱子,大小倆箱子加起來,能裝的東西更多了。

❺ 硬碟怎麼存儲的按什麼方式存儲

與普通硬碟比較,擁有以下優點:
1. 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 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根據相關測試: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固態硬碟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3. 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由於定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碟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4.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寫入速度極快。
5. 無噪音。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
6. 低容量的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7. 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 工作溫度范圍更大。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硬碟還可在-40~85攝氏度,甚至更大的溫度范圍下工作。
9. 低容量的固態硬碟比同容量硬碟體積小、重量輕。但這一優勢隨容量增大而逐漸減弱。直至256GB,固態硬碟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碟輕。
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比較,擁有以下缺點:
1. 成本高。每單位容量價格是傳統硬碟的5~10倍(基於快閃記憶體),甚至200~300倍(基於DRAM)。
2. 容量低。目前固態硬碟最大容量遠低於傳統硬碟。固態硬碟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長,據稱IBM已測試過4TB的固態硬碟。
3. 由於不像傳統硬碟那樣屏蔽於法拉第籠中,固態硬碟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如斷電(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尤甚)、磁場干擾、靜電等。
4. 寫入壽命有限(基於快閃記憶體)。一般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為1萬到10萬次,特製的可達100萬到500萬次,然而整台計算機壽命期內文件系統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寫入次數仍將超過這一極限。特製的文件系統或者固件可以分擔寫入的位置,使固態硬碟的整體壽命達到20年以上。
5.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寫入時比傳統硬碟慢很多,也更易受到寫入碎片的影響。
6. 數據損壞後難以的恢復。傳統的磁碟或者磁帶存儲方式,如果硬體發生損壞,通過目前的數據恢復技術也許還能挽救一部分數據。但如果固態硬碟發生損壞,幾乎不可能通過目前的數據恢復技術在失效(尤其是基於DRAM的)、破碎或者被擊穿的晶元中找回數據。
7. 根據實際測試,使用固態硬碟的筆記本電腦在空閑或低負荷運行下,電池航程短於使用5400RPM的2.5英寸傳統硬碟。
8.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在任何時候的能耗都高於傳統硬碟,尤其是關閉時仍需供電,否則數據丟失。
9. 據用戶反映,使用低廉的MLC的固態硬碟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運行比傳統硬碟慢。這是由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機制不適於固態硬碟。在Linux下無此問題。
本文來自: 電腦知識大全() 詳細出處參考:

❻ NAS存儲和普通台式機掛硬碟有啥不一樣啊,到底咋辦呢

NAS存儲和普通台式機掛硬碟區別為:持續工作時間不同、原理不同、適用不同。

一、持續工作時間不同

1、NAS存儲:NAS存儲的持續工作時間比普通台式機掛硬碟的持續工作時間要長。

2、普通台式機掛硬碟:普通台式機掛硬碟比NAS存儲的持續工作時間要短。

二、原理不同

1、NAS存儲:NAS存儲是將分布、獨立的數據整合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數據中心,以便於對不同主機和應用伺服器進行訪問。

2、普通台式機掛硬碟:普通台式機掛硬碟是將數據存儲到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硬碟上。

三、適用不同

1、NAS存儲:NAS存儲主要適用於企業,吞吐量大的存儲需求。

2、普通台式機掛硬碟:普通台式機掛硬碟主要適用於個人的存儲需求。

❼ 怎麼掛硬碟呀

一、介紹

這個世界變得快,隨著CPU的極速逛飆,硬碟技術也是越來越先進了,以前我們還在為單碟10GB的硬碟驚嘆不以時,現在單碟15GB的硬碟已成了市場的主流,而且單碟20GB的硬碟也已新鮮出爐了。硬碟的性能及容量是在逛漲,而其價格呢?卻相反,在一降再降,這種情況下,使用老5400RPM硬碟的朋友不添一塊新硬碟確實是說不過去得事。所以現在使用雙硬碟的用戶已不是什麼新鮮事,許多朋友都用上了雙硬碟。在此文中,筆者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雙硬碟存儲系統,向大家說明雙硬碟系統安裝、使用及優化方法,旨在向大家介紹雙硬碟的正確使用及使其運行於是佳狀態。

使用雙硬碟的前期工作當然就是安裝了,不過在安裝雙硬碟前還需要進行一些准備工作,雖說這些工作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必須得,所以不應忽略。准備工作包括檢查你的機箱是否還有足夠的空間可用來安置第二塊硬碟、主板上是否還有第二個IDE介面、機箱的電源功率是否能充分滿足加了第二塊硬碟後整台電腦系統的正常運行等。如果這些條件都滿足了,那就可以安裝第二塊硬碟了,安裝硬碟的方法非常簡單,我想銷微有些DIY經驗的用戶都可以做成,筆者這里就不熬述了。

二、安裝

在安裝第二塊硬碟時需要注意得一個問題也是最經常碰到的問題就是跳線問題,即正確設置主從盤。設置主從盤的目的是為了告訴系統那塊是啟動盤,設置為主盤得是作為系統的啟動盤。不過如果你是將第二塊硬碟直接連接到主板的IDE2埠,而不是跟第一塊硬碟接在同一個IDE埠時,就不需要進行主從設置了,系統會自動從掛在IDE1上的硬碟啟動,而掛在IDE2上的硬碟即自動被置為從盤。至於設置主從盤的方法也比較簡單,一般來說在硬碟的背面上都有將硬碟設置為主、從盤的方法,默認的設置是將硬碟作為主盤(即Master盤),而作為從盤的那塊硬碟需要設置為Slave(即從盤),可以參照硬碟背面的跳線圖進行跳線。對於不同的硬碟其設置主從方法是不一樣得,所以這里也不可能介紹一個普遍適用的方法。

下面就介紹兩種設置主、從盤的方法

1.由硬碟跳線器設置

所有的IDE設備包括硬碟都使用一組跳線來確定安裝後的主、從狀態。硬碟跳線器大多設置在電源聯接座和數據線聯接插座之間的地方(也有設在電路板上的),通常由3組(6或7)針或4組(8或9)針再加一個或兩個跳線帽組成。另外在硬碟正面或反面一定還印有主盤(Master)、從盤(Slave)以及由電纜選擇(Cableselect)的跳線方法。

各類硬碟的跳線方法和標記說明大同小異,比如昆騰硬碟的跳線器通常有9針4組,其中一根叫"Key",用於定位以便用戶正確識別跳線位置。

2.由硬碟跳線器和40芯特製硬碟線配合確定

這種主、從盤的設置是先將硬碟跳線設置在"電纜選擇有效"後,然後再根據需要將主、從盤聯接在對應的硬碟線插頭上。硬碟主、盤狀態的設置取決於硬碟與硬碟線的聯接插頭。通常聯接硬碟線中段插頭的盤是主盤,聯接在硬碟線盡頭插頭上的盤就是從盤。採用這種方法設置主、從盤時,必須將聯接在同一條硬碟線的所有IDE介面設備(包括光碟機等)跳線器設置在"電纜選擇"位置。

能決定硬碟主、從盤狀態40芯硬碟線是特製的。製作方法是將普通40芯硬碟線的第28根線(從第1根紅線或其它標記開始數)在兩個硬碟插頭之間的位置上切斷後做成的,切線時注意不能弄斷其它線。使用特製硬碟線確定主、從盤狀態的優點是使用方便。當需要交換硬碟主、從狀態時只要將聯接的硬碟線插頭位置對調一下即可,不需要拆下硬碟來重新跳線。

在選擇到底哪塊硬碟作為主盤,哪塊硬碟作為從盤時,下面給出一個原則:性能好的硬碟作為主盤,而性能稍微次些的硬碟作為從盤。例如你有一款5400RPM的硬碟,一款7200RPM的硬碟,那當然是選擇7200RPM的硬碟作為主盤了。如果不想破壞舊硬碟上的數據,而又想將老硬碟作為從盤,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備份數據,然後再重裝,如果沒有備份媒介,那你可以使用GHOST軟體將兩塊硬碟對COPY一下,然後將舊老的硬碟分區格式化後作為從盤就可以了!不過使用GHOST軟體應注意,最好兩款硬碟是等容量得,如果不等,至少要求目標盤的容量比源盤大。

三、問題

正確安裝完了雙硬碟後,須進入CMOS中正確設置兩塊硬碟的參數。當所有這些工作都完成時,你的雙硬碟存儲系統差不多就完成了。為了方便後來的敘述,我們將雙硬碟用戶分成兩類,第一類用戶是裝完了雙硬碟後,從零開始重裝系統,對於此類用戶就不要有後面發生問題了,用戶只須運行FDISK分區硬碟,將格式化裝系統就OK了;除了上面得那類用戶,還有些用戶為了保存原有硬碟上的數據,不是從零開始重裝系統,而是在老硬碟上的基礎上升級成雙硬碟系統,或者只是將第二塊硬碟作為數據備份等用,對於這類用戶,在裝完了雙硬碟後最常發生的問題就是"盤符錯亂",即在安裝了第二塊硬碟後,第一塊硬碟中D盤符發生錯亂,使得原來是D盤下的軟體沒法使用。如你原來的第一塊硬碟分二個區C、D兩個區在IDE1,而新買的第二硬碟分為C、D、E三個區在IDE2。在安裝了雙硬碟並且在CMOS中正確設置了兩塊硬碟參數後,查看"我的電腦",會發現原來在老硬碟D區的所有內容現在全都跑到E區去了,而D區變成了第二塊硬碟的第一個區,各個分區的具體分布如下:C區(老硬碟)、D區(新硬碟)、E區(老硬碟)、F區(新硬碟)、G區(新硬碟)。這樣盤符的變更就使得原來安裝在老硬碟D區上所有軟體都沒法使用了。

如何解決這個頭疼得問題呢?總不能再將所有硬碟重分區及格式化一編,然後再重零開始安裝吧!在解決這個"盤符錯亂"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它產生的原因,在安裝雙硬碟後,整個存儲系統盤符的排布是安裝按:所有Primary(主)分區->所有Extended(擴展)分區分布得,由於第一塊硬碟中已有了Primary(主)分區及Extended(擴展)分區,而我們在對第二塊硬碟進行分區時又將其分成了Primary(主)分區跟Extended(擴展)分區,依據上面所說得存儲系統盤符的排布規律即:所有Primary(主)分區->所有Extended(擴展)分區,所以就使得第二塊硬碟的主分區排在了第一塊的擴展分區前面,這就發生了上面所說得老硬碟D區變成了E區的問題。

前提:為了保護老硬碟的數據因意外而被破壞,我們對第二塊硬碟進行分區等操作時將第一塊硬碟摘下。

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一種比較可行的解決此"盤符錯亂"的方法,即對"第二塊硬碟不分主分區"。既然存儲系統的盤符排布是按照所有主分區再到所有擴展分區,那如果第二塊硬碟沒有主分區就應該不會有"盤符錯亂"這問題了。方法想出來了,讓我們動手試試此方法的可行性。運行FDISK,先刪除第二塊硬碟上的所有分區,然後再創建Extended(擴展)分區,結果"沒有Primary(主)分區,不允許創建Extended(擴展)分區"。於是就將兩塊硬碟都掛上,FDISK就會出現第五個選擇菜單——選擇物理硬碟的選項,選擇五,然後再選擇第二塊硬碟(不要選擇錯喲,要不第一塊硬碟中的數據就不保了),然後開始創建Extended 分區,這次因為有第一塊硬碟的Primary(主)分區在,所以順利地完成了Extended(擴展)分區的創建工作,接下來的結果就不用多說了,當然是老硬碟的D區還是現在的D區,所有在D區的軟體都可正常使用了。

四、注意事項

1、在新增或升級硬碟時,盡量優先選擇品牌相同的硬碟。因為不同品牌硬碟在同一條硬碟線上使用可能會出現兼容問題。如果電腦啟動時檢測不到或只檢測出一塊硬碟的情況時,在確認兩塊硬碟跳線設置都沒有錯誤前提下可先斷開原使用的硬碟再重新開機,如果這時電腦能檢測出新加硬碟,那麼就是兩塊硬碟兼容有問題。解決方法是將新硬碟放在第二硬碟線上使用。如果必須使用同一硬碟線,那麼就將兩塊硬碟的主、從關系對換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碟與光碟機等設備一起接在第二硬碟線上時,要注意光碟機等設備的主、從盤設置不與新加硬碟相沖突,否則也會出現主板檢測不到新增硬碟或者找不到原光碟機問題。

2、要注意盤符交錯的問題。在多分區的情況下,硬碟分區的排列順序有些古怪: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如上面所介紹得。

3、安裝雙硬碟後要注意散熱,兩個硬碟間空隙不能太小,且盡量不要超頻。

至此,你已可以成功安裝並且可以正常使用雙硬碟了。使用雙硬碟時就跟以前使用單硬碟系統一樣,並沒有什麼分別,最重要的區別可能就是盤符太多了。上面介紹了一些雙硬碟安裝的經驗,希望給廣大想安裝雙硬碟的有點幫助。
參考資料:http://info.westpower.com.cn/cgi-bin/GInfo.dll?DispInfo&w=westpower&nid=200362

❽ 新裝硬碟怎麼操作才能在硬碟儲存文件盤上

一般需要先將硬碟格式化,然後做分區或者直接使用一個分區,這樣就可以進行文件的存儲了。

❾ IBM X3650 M3原有2塊146G做的RAID1,想單獨在買塊硬碟掛上存儲數據不需要熱備份,

要看卡型號,如果是1015,可以直接2個1T單盤用,如果是5015,需要分別做下配置才能用,單個1T做raid0.

❿ 如何將一個舊的硬碟掛載到另個電腦上並且能查看數據

1、首先必須確定新電腦的主板能夠支持舊硬碟的數據介面。

2、將舊硬碟的跳線根據硬碟上的說明調成從盤模式。

3、打開電腦機箱,將舊硬碟的數據線同主板相連,並接通電源線。

4、打開計算機,舊硬碟就會顯示在系統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