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腦硬碟介面SATA1、2、3之間的區別
控制晶元不一樣、傳輸速率不一樣
SATA1.0理論傳輸速度為1.5Gbit/s
SATA2.0理論傳輸速度為3Gbit/s
SATA3.0理論傳輸速度為6Gbit/s
2. 請問1,2哪個是硬碟(3那裡是空的)新買的硬碟應該裝哪裡
圖示1是光碟機位,3是硬碟,2是空閑硬碟位。
3. 主板的SATA1,SATA2,SATA3,SATA4硬碟介面分別是什麼意思插什麼硬碟,怎麼設置不同的介面都是什麼性能
主板的SATA1,SATA2,SATA3,SATA4硬碟介面都是連接SATA硬碟(不管是機械硬碟、還是固態硬碟)、或者光碟機的!
1、直接連接SATA介面硬碟的作用,安裝時不需要設置。如果要設置,可以進入BIOS中,設置那個介面的為第幾引導盤的。
2、不同的SATA介面,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標識順序不同,如果裡面的顏色不同的,說明裡面有SATA2.0介面和SATA3.0介面,其中SATA2.0介面最大速度為3Gbps,SATA3.0介面最大速度為6Gbps,一般多接固態硬碟。
4. 主板硬碟介面是SATA3,是不是原來的SATA1硬碟不能用
SATA3介面是向下兼容的,原來的SATA1硬碟是可以用的,新規范產品與舊規范產品相連時速度會自動將至3Gbps或1.5Gbps
5. 電腦裝1塊硬碟與裝3塊硬碟有區別嗎,耗電怎麼樣
有可以當磁碟陣使用的速度可以和固態硬碟媲美。可能缺陷就是耗電多了。感覺全部的是從盤也沒有意思。
6. 固態硬碟的SATA1、SATA2、SATA3是什麼意思
1、外觀
主板上的SATA1、SATA2和SATA3介面基本相同,不過很多主板上為了讓用戶區分開SATA2和SATA3硬碟介面,往往會標注不同的顏色。大多數支持SATA3介面的主板SATA2介面為黑色,而SATA3介面顏色則為黃色/白色/藍色等。
SATA2和SATA3主板硬碟介面外觀基本相同,很多中低端主板中依舊採用 SATA 2和 SATA 3雙介面混合模式,像AMD平台的A75,Intel平台的B75、H81、B85主板均為 SATA 2和 SATA 3雙介面混合模式,而一些中高端主板,如A88、H87、Z87等主板則全為SATA3.0介面。
2、傳輸速率
介面類型SATA3和SATA2傳輸速率不同,最新SATA3介面傳輸速率可以達到6Gb/s,而SATA2介面的傳輸速率則為3Gb/s。理論上,SATA3.0介面是SATA2.0的2倍。SATA1最慢。
3.兼容性不同
SATA 3.0介面可以兼容SATA 2.0介面和SATA 1.0介面,SATA 2.0介面可以兼容SATA 1.0介面。但是SATA 1.0介面不能兼容SATA 2.0介面和SATA 3.0介面,SATA 2.0介面不能兼容SATA 3.0介面。
介面類型SATA 2.0和SATA 3.0是否兼容和通用問題,其實SATA 3.0屬於SATA 2.0下一代升級版,往下是完全兼容的,就像USB3.0和USB2.0關系一樣,兩者是互相兼容的。
(6)1和3是硬碟擴展閱讀
想要讓硬碟獲得最佳的讀取速度,不僅取決於硬碟,還取決於硬碟介面。也就是說,只要當硬碟支持 SATA 3.0介面,並連接在支持SATA 3.0介面的主板上這台電腦的硬碟才會發揮出最佳性能,因此一些曾經老舊的電腦硬碟,本身最高僅支持SATA2,這類硬碟即便接在 sata 3主板上,速度上依舊是SATA2的速度,因為硬碟本身是硬傷。
同理,如果硬碟支持SATA3.0,但主板僅有SATA2.0介面,那麼硬碟的實際速度也僅為SATA2的速度,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兩者必須同時滿足條件。像目前主流機械硬碟和SSD均為SATA3.0介面,尤其是固態硬 盤均為SATA3.0介面,用戶在裝機選擇SSD的時候,只要選擇支持SATA3.0介面的主板即可。
7. 1號硬碟3號分區是e盤嗎
滑鼠右鍵我的電腦或我的計算機,選擇管理,再選磁碟管理,就看到每個硬碟的分區及盤符了,可以重新命名盤符號
8. 硬碟做RAIDRAID1\2\3\4\5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如下:
1、數據安全性不同。這種硬碟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RAID 1的數據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級別上來說是最好的。但是其磁碟的利用率卻只有50%,是所有RAID級別中最低的
2、概念不同。從概念上講,RAID 2 同RAID 3類似, 兩者都是將數據條塊化分布於不同的硬碟上, 條塊單位為位或位元組。
3、校驗信息方式不同。使用單塊磁碟存放奇偶校驗信息。如果一塊磁碟失效,奇偶盤及其他數據盤可以重新產生數據。 如果奇偶盤失效,則不影響數據使用。RAID 3對於大量的連續數據可提供很好的傳輸率,但對於隨機數據,奇偶盤會成為寫操作的瓶頸
4、數據訪問方式不同。RAID4和RAID3很象,不同的是,它對數據的訪問是按數據塊進行的,也就是按磁碟進行的,每次是一個盤。在圖上可以這么看,RAID3是一次一橫條,而RAID4一次一豎條。它的特點的RAID3也挺象,不過在失敗恢復時,它的難度可要比RAID3大得多了,控制器的設計難度也要大許多,而且訪問數據的效率不怎麼好
5、讀出效率不同。從它的示意圖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驗碼存在於所有磁碟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帶區的Raid 5奇偶校驗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讀出效率很高,寫入效率一般,塊式的集體訪問效率不錯。因為奇偶校驗碼在不同的磁碟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允許單個磁碟出錯。RAID 5也是以數據的校驗位來保證數據的安全,但它不是以單獨硬碟來存放數據的校驗位,而是將數據段的校驗位交互存放於各個硬碟上。
(8)1和3是硬碟擴展閱讀
磁碟陣列其樣式有三種,一是外接式磁碟陣列櫃、二是內接式磁碟陣列卡,三是利用軟體來模擬。
外接式磁碟陣列櫃最常被使用大型伺服器上,具可熱交換(Hot Swap)的特性,不過這類產品的價格都很貴。
內接式磁碟陣列卡,因為價格便宜,但需要較高的安裝技術,適合技術人員使用操作。硬體陣列能夠提供在線擴容、動態修改陣列級別、自動數據恢復、驅動器漫遊、超高速緩沖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數據保護、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決方案。陣列卡專用的處理單元來進行操作。
利用軟體模擬的方式,是指通過網路操作系統自身提供的磁碟管理功能將連接的普通SCSI卡上的多塊硬碟配置成邏輯盤,組成陣列。軟體陣列可以提供數據冗餘功能,但是磁碟子系統的性能會有所降低,有的降低幅度還比較大,達30%左右。因此會拖累機器的速度,不適合大數據流量的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