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固態盤緩存大了好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固態盤緩存大了好嗎

發布時間: 2022-07-14 13:48:17

硬碟緩存容量越大越好嗎

不好。

由於緩存機制和演算法的限制,如果硬碟採用容量更大的緩存,性能不但不能提高,反而可能會降低硬碟讀取數據的命中率,導致硬碟讀取速度不穩定。

此外,緩存容量大了在高低速之間交換數據的快速性就不會這么明顯了。

加之大容量緩存還會帶來安全隱患,遇到突然斷電時,緩存里的大量數據無法完全寫入到硬碟上,從而導致部分數據丟失。

硬碟緩存不僅可以加快硬碟的讀寫速度,同時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護硬碟。

當需要進行大量零散數據交換時,緩存可以起到臨時存儲的作用,減少硬碟尋道以及機械磨損,從而降低噪音延長硬碟壽命。

(1)固態盤緩存大了好嗎擴展閱讀:

基本參數:

1、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MiB)、千兆位元組(GB/GiB)或百萬兆位元組(TB/TiB)為單位,

而常見的換算式為:1TB=1024GB,1GB=1024MB而1MB=1024KB。

但硬碟廠商通常使用的是GB,也就是1G=1000MB,而Windows系統,就依舊以「GB」字樣來表示「GiB」單位(1024換算的),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

一般情況下硬碟容量越大,單位位元組的價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碟略微例外。

在我們買硬碟的時候說是500G的,但實際容量都比500G要小的。因為廠家是按1MB=1000KB來換算的,所以我們買新硬碟,比買時候實際用量要小點的。

2、轉速:

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

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

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台式機用戶的首選;

而對於筆記本用戶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發布了100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

伺服器用戶對硬碟性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

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

3、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碟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碟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硬碟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軌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碟則應小於或等於8ms。

硬碟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是指磁頭已處於要訪問的磁軌,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碟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4、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單位為兆位元組每秒(MB/s)。硬碟數據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 也稱為持續傳輸率,它反映了硬碟緩沖區未用時的性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於硬碟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匯流排與硬碟緩沖區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數據傳輸率與硬碟介面類型和硬碟緩存的大小有關。

Fast ATA介面硬碟的最大外部傳輸率為16.6MB/s,而Ultra ATA介面的硬碟則達到33.3MB/s。2012年12月,兩80後研製出傳輸速度每秒1.5GB的固態硬碟。

5、緩存:

由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速度和外界介面傳輸速度不同,緩存在其中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

緩存的大小與速度是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硬碟整體性能。

當硬碟存取零碎數據時需要不斷地在硬碟與內存之間交換數據,有大緩存,則可以將那些零碎數據暫存在緩存中,減小外系統的負荷,也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

❷ 固態硬碟 (SSD) 有緩存和沒有緩存有什麼區別

1、運行速度不同:帶緩存的比不帶緩存的快很多。緩存越大對速度的改善越快。緩存的意思就是剛用過的數據,馬上再用或短時間內再用,會非常快,基本上就是瞬間讀取數據。

2、價格不同:一般來說硬碟是帶緩存的更快些,帶緩存的同容量硬碟價格也是不同,帶有緩存的硬碟要貴上幾十塊錢,因此可以想像得到速度要快些。

固態硬碟使用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固態硬碟有寫入壽命,平均起來約為3000次P/E,1P/E為硬碟存儲上限,相當於只能寫滿3000次。

為了減少固態硬碟的寫入數據量,不要將電腦的虛擬內存放到固態硬碟上。

不要將下載軟體的存儲目錄設置為固態硬碟,尤其是下載電影這類大數據量的文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固態硬碟

❸ 固態硬碟是緩存越多越好嗎

理論上緩存越大性能越好,就跟內存一樣。但是都是有規定的。256G的緩存為128M,512G緩存為256MB。以此類推。128G是沒有緩存的、

❹ 電腦硬碟緩存越大越好嗎

在其他參數系統的情況下硬碟緩存越大越好。但是如果硬碟本身轉數比較低,比如筆記本硬碟或者台式機的靜音的硬碟轉速一般都只有5400轉左右,過大的緩存並不能提高性能了。一般1T以下的7200轉硬碟16M或者32M緩存就基本夠用了。

❺ 固態硬碟容量越大越好嗎糾結是買512G的還是1TB的致鈦SC001

當然是容量越大越好啊,同一型號的固態硬碟,容量越大,性能越好,壽命越久,當然價格也越高,如果你預算不夠,就買512G的,裝系統+常用的軟體+五六個大游戲完全夠用,如果預算夠,再加上平時存儲數據量比較大的話,建議直接上1TB的,性能讀寫速度各方面會更好。

❻ 固態硬碟緩存越大越好嗎

理論上緩存越大性能越好,就跟內存一樣。但是都是有規定的。256G的緩存為128M,512G緩存為256MB。以此類推。128G是沒有緩存的、

❼ 硬碟緩存是大的好,還是小的好

硬碟緩存越大是越好的.
硬碟緩存,實際上就是將要保存到硬碟的數據先保存在系統為軟體分配的內存空間中,當保存到這個內存中的數據達到一個程度時候(這就是你硬碟緩存的大小了,越大的緩存能夠一次保存越多的數據。)然後再將這些數據保存到硬碟中,這樣能夠減少對硬碟的實際操作數。有效的保護硬碟免於重復的讀寫操作而導致的損壞。
硬碟緩存的作用:
1.寫入緩沖:當我們向硬碟寫入數據的時候,不是直接寫入硬碟,而是先寫入硬碟緩存中,等待硬碟空閑的時候,再完整的將數據寫入硬碟中。這樣做的好處是提高硬碟的響應速度,減少硬碟的尋道時間,延長硬碟的使用壽命。
2.預讀取:如果硬碟空閑了,預先將上次讀取的數據後面一段也讀取到硬碟緩存中,當系統讀取這塊數據的時候,能夠快速響應,可以減少尋道時間。
3.讀緩沖:無論是讀數據還是寫數據,都將數據在硬碟緩存中保留一份副本,直到硬碟緩存存滿,則刪除最早的副本。 這樣的好處是, 應用程序往往對某一個文件頻繁讀寫,這樣讀寫就可以在緩存中完成,而不需要訪問硬碟,大大了提高速度。

❽ 對於SSD來說緩存很重要嗎為什麼許多SSD都沒有緩存

1、任何ssd都有緩存的,只是有的做到了主控里,有的外置了,有的小有的大而已。

2、不同的主控演算法對緩存大小的需求不同。

無緩存是當前固態硬碟的主流發展方向,這是價格導向決定的。DRAM緩存對於固態硬碟來說並不是必須的,而且固態硬碟的緩存跟機械硬碟的緩存不同,里邊存儲的是FTL快閃記憶體映射表,而非用戶讀寫的數據緩沖,不直接影響到讀寫性能表現。

雖然無緩存的硬碟理論上4K讀取會比有緩存的低一些,但並不絕對。譬如東芝TR200就屬於無緩存的SATA固態硬碟,但是在CPU主頻足夠的情況下,4K QD1隨機讀取可以達到50多MB/s,不比任何有緩存的固態硬碟差。

優勢:

在SSD作為緩存的方案中,緩存控制器——位於陣列前部或在伺服器內部位置——可以監控熱點I/O應用並製作其復本放在SSD上作為緩存,這樣可以較傳統的磁碟實現更快速的訪問速率。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任何繁忙的應用程序可以獲得性能上的提升,並且這種環境中的性能通常當緩存加入後可以立即提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SSD緩存

❾ 固態硬碟 DRAM緩存大有什麼好處

固態硬碟具有獨立的DRAM內存顆粒,主要好處是可以降低固態硬碟的讀寫延遲,提升固態硬碟的讀寫性能,延長快閃記憶體顆粒的讀寫壽命。
一般有獨立DRAM緩存的固態硬碟會高端一些,也就是說性能更好壽命更久,而低端固態硬碟可能沒有獨立內存顆粒,而是共享系統內存作為緩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