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上的g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上的g

發布時間: 2022-07-04 05:00:20

Ⅰ 可移動磁碟H是什麼可移動磁碟G是什麼

1.
就是兩個可移動磁碟,H和G是可移動磁碟的硬碟分區盤符名稱
2.
盤符:
一台電腦上的磁碟或者邏輯磁碟(對整個硬碟的虛擬分區)
用英文字母來命名
稱為盤符。
通常
A
作為原來的軟碟機盤符

硬碟分區盤符一般從C開始
一次
C
D
E
F
分區完成後再插入其他磁碟或者存儲設備
系統會自動為他暫命名一個盤符

當你的硬碟分區到F時

光碟機即為
G再插入U盤
就是
I
J
K
L

Ⅱ 硬碟里的一G相當於多少兆

1G=1024M
但買的硬碟和一些硬碟工具軟體是按1G=1000M

Ⅲ 電腦中的G是多大的單位

G是電腦硬碟和內存容量單位。
1G=1204M
存儲單位詳解: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80G的硬碟。G就是硬碟容量的單位,也是存儲的單位。存儲的最小單位是位元組Byte,對於存儲單位,有以下幾個單位,GB、MB和KB,那麼這三者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GB=1024MB,1MB=1024KB,1KB=...

在網吧的日常維護中,最近發現有幾個容易產生歧義的概念。由於我們對這幾個概念沒有正確的認識,使我們無法准確的判斷故障。下面,我們把容易誤解的幾個概念,分別做一個詳細的解釋。

一、Kb是否等於KB

單純看這個大標題,我們無法判斷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在網吧的日常維護中,經常遇到這樣一個疑惑,我明明申請的100Mb帶寬的光纖,可是當我下載本地網站的軟體時,下載速度只能達到10MB左右的速度,而電信部門卻說我的網路速度非常正常。原因在哪裡呢?

細心的讀者肯定會發現,我上面的兩個數據中,單位不同,一個是Mb,另外一個是MB。具體的差別就是在這里了。我們在日常的書寫中,經常會不注意上面的細節,而這兩個單位,真正的含義是不同的。Mb(全稱為Mbps)這是電信部門衡量網路帶寬的單位,意思是兆比特位每秒(M與K是什麼含義,相信不用再解釋了吧),而MB(Mbytes)是電腦文件容量的單位兆位元組。由於我們在查閱資料時,忽略了這一點微小的差別,造成了對Kb與KB的誤解。

帶寬單位詳解: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恐怕最熟悉的就是當初用Modem接入互聯網時,接入的速度僅僅為56Kbps。在這個單位中,bps是bit Per Second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比特位每秒,也就是表示一秒鍾傳輸多少位(bit)的意思。那麼,位與位元組之間,又有什麼聯系呢?

存儲單位詳解: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80G的硬碟。G就是硬碟容量的單位,也是存儲的單位。存儲的最小單位是位元組Byte,對於存儲單位,有以下幾個單位,GB、MB和KB,那麼這三者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ytes。

Kb與KB之間的關系:我們在電腦原理中知道,電腦的最小存儲單位是位元組Byte,一個位元組,是由八位二進制位組成的。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一個位元組是由8個位組成的,或者說一個位元組與八個位所佔的空間是相同的。因為,當我們使用100Mb帶寬的網路下載時,理論上的速度應該是100除以8等於12.5MB。

點評:看了以上的介紹,我們就會明白,網路帶寬的單位與下載的單位,其實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在閱讀技術資料,或者寫作時,必須仔細閱讀每一個細節。

二、硬碟分區後,空間減少

隨著硬碟容易的不斷增大,我們也遇到一個這樣的問題。當我們對硬碟進行分區後,所有分區的容量相加,卻始終比我們硬碟的容量要小許多。當一塊80G的硬碟分區結束後,所有分區容量之行僅為76G左右。4G的硬碟空間,去哪裡了呢?

硬碟分區後,空間減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硬碟分區表佔用一定的空間:

大家都知道,一塊剛買的硬碟,必須經過分區格式化,才可以使用。由於硬碟分區的出現,在硬碟中肯定會需要佔用一定的空間存儲分區信息,這就是所謂的硬碟分區表。硬碟分區越多,硬碟分區表也就越大,硬碟空間就會變少。

通俗的來說,硬碟就像是我們買下的一塊地,我們在這塊地上蓋好房子後,使用面積肯定沒有地的原始面積大。我們的小房間越多,整個房子的可用面積就越小,因為我們每個小房子,都需要建多面牆,牆佔地面積雖然小,可是牆多了後,佔用的面積肯定就多了。同樣的道理應用在硬碟中,硬碟分區越多,硬碟分區表佔用的空間也越大。

2、硬碟廠商與主板廠商容量單位規定不同

大家都已經了解了,在操作系統中,硬碟容量的單位,GB、MB和KB之間進制是1024,而不是1000。而硬碟生產商,通常按照1GB=1000MB,1MB=1000KB來計算硬碟的容量。因此,兩者之間的差異,通常會造成硬碟容量的減少。

點評:由於上述兩方面的原因,我們會了解到,硬碟空間並不是無緣無故的會丟失。因此,我們在考慮事情和觀察事情時,必須以細致為原則。

三、主板上清除CMOS跳線功能失效

由於主板上CMOS密碼忘記,決定打開機箱,通過清除CMOS的方法,清除CMOS的設置密碼。當我把清除CMOS的跳線短接十秒鍾後,重新開機,發現CMOS密碼仍舊在,難道該跳線功能失效?無奈中,把主板上的電源撥下來,然後將正負極短路十秒鍾,重新開機,CMOS密碼仍舊無法清除。

仔細查看了一下操作步驟,沒有什麼錯誤。無意中,突然發現自己在操作時,沒有關閉電腦主機的電源。在關閉電腦主機電源的情況下,重新短路清除CMOS的跳線,打開機器後,CMOS密碼沒有了。

點評:我們在進行網吧維護操作時,經常忽略一些被我們稱之為細節的東西。在對電腦主機進行維修時,必須切斷電源這一前提,在我們網吧的日常維護中,卻都沒有被重視起來。在電腦使用AT電源時,電腦主機的開關關閉後,電源就不會對主板繼續供電。而現在的電腦都使用ATX電源,關閉電腦主機的電源開關後,電源仍舊對主板供電,因此,當我們進行使用CMOS跳線進行清除CMOS操作時,操作會失敗。

通過以上三個典型概念的詳解,我們會發現,我們在進行網吧維護時,並不是缺乏多麼高深的技術。我們在網吧維護中,一些無法解決的故障,通常是由於我們忽略了一些細節問題,而這些細節,通常是被我們所不屑一顧的。要想成為一個技術高手,必須從最基礎的概念理解開始!

Ⅳ 電腦硬碟中G是什麼意思和GB有什麼區別

電腦硬碟中的G,就是GB的意思,沒有區別,一回事。
電腦存儲中,經常要用到G這個單位。就是GB的縮寫,意思是十億位元組,中文寫做吉位元組(GB、Gigabyte,在中國又被稱為吉咖位元組或京位元組或十億位元組或戟),常簡寫為G,是一種十進制的信息計量單位。吉位元組(Gigabyte)常容易和二進位制的信息計量單位Gibibyte混淆。常使用在標示硬碟、存儲器等具有較大容量的儲存媒介之儲存容量。
電腦存儲以位元組為單位,一個英文字母就是一個位元組,中文是2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是1B(注意,是大寫的B),全稱是Byte。
而通訊行業里的G,是Gb(注意是小寫的b),bit,位的意思。
1Byte=8bit。
所以,寬頻里說的100M寬頻,是100Mb,約等於10MB的存儲單位。

Ⅳ 硬碟的G表和P表容量一般是多少

每一塊硬碟的G表和P表容量並不相同,例如某廠家生產三個型號的硬碟分別為320G、500G和640G,開始生產了640硬碟,經檢測只有540G是合格的,那麼會把那壞的100G劃入P表,40G的好扇區劃入G表,然後貼上500G的標簽出售,但是在硬碟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成長壞道,那麼這些新產生的壞道就會替換出G表裡的好扇區,直到這40G被替換完,那麼硬碟基本就報廢了。
比如2TB的硬碟實際設計為2.2TB,如果實際檢測2.1T是好扇區那麼這塊盤就會貼上2TB的標簽其中G表0.1TB,P表0.1TB。如果檢測只有1.8TB是好扇區那麼就會貼上1.5TB的標簽並設置成1.5TB的硬碟出售,其中的G表0.3TB,P表0.4TB

Ⅵ 硬碟里的GB和G有什麼區別而且GB和G哪個大

G和GB是同一個單位,B就是bit,位元組的意思。比如500G硬碟,就是500GB,GB經常被省略掉B,就成了G.

Ⅶ 電腦的硬碟多少G指的是什麼,代表什麼意思

計算機存儲信息的大小,最基本的單位是位元組,一個漢字由兩個位元組組成,字母和數字由一個位元組組成。
容量的單位從小到大依次是:位元組(B)、KB、MB、GB、TB。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位元組
通常人們都使用簡便的叫法,把後面的「B」去掉。
以上是根據教科書給出的答案,不過理論和實際是有點出入的,硬體方面,特別是硬碟,換算的方式略有差別,既將上面公式里的1024都換成1000,24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現實中我們買的硬碟使用時都會發現,實際可使用的容量和標稱的是有差別的,實際可使用的容量比標稱的小,而且硬碟越大,差異越大,硬碟廠商以1000MB為1GB,我們的windows系統以1024MB為1GB,就是這樣。

Ⅷ 電腦里的磁碟G是干什麼用的

g盤每台電腦都不一樣的,有些是正常分區,有些是dvd,vcd光碟驅動器,有些人的電腦G盤是U盤。
主要看原先分區的字母順位。
看的出來,你那電腦應該是dvd驅動器。往電腦放DVD光碟的時候,這個G盤就可以打開使用了。

Ⅸ 硬碟容量里g後面的單位是什麼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位元組
通常人們都使用簡便的叫法,把後面的「B」去掉,所以你問的80GB就是80*1024=81920MB。
以上是根據教科書給出的答案,不過理論和實際是有點出入的,硬體方面,特別是硬碟,換算的方式略有差別,既將上面公式里的1024都換成1000,24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現實中我們買的硬碟使用時都會發現,實際可使用的容量和標稱的是有差別的,實際可使用的容量比標稱的小

Ⅹ 硬碟上的G是什麼回事

g是容量單位,在電腦上的換算是用1024的
1KB = 1024bit 1MB = 1024KB 1GB = 1024MB
但是廠商製造硬碟的時候,是這樣換算的
1KB = 1000bit 1MB = 1000KB 1GB = 1000MB
所以你買個500g硬碟,裝系統後看到的可用容量是
500*1000*1000*1000/(1024*1024*1024)=465.66...G
硬碟的容量越大,則可存儲的數據越多。
比如現在一部全高清的電影有30g,則原來的80g硬碟最多放2部,而現在的500g能放十幾部。
但是,決定硬碟好壞的,不僅僅是容量。
硬碟的讀寫性能和穩定性,才是最重要的東西,而容量這個玩意兒,屬於夠用就行,不夠可以再買的玩意。
硬碟讀寫性能如果太差,則日常使用電腦都會有頓卡現象。硬碟如果質量不行,出問題,掛了,則數據就很難救回,此時你硬碟容量越大,存的數據越多,則你越慘。
此外,現在還有所謂的固態硬碟,其讀性能遠遠超過普通的硬碟,一般的硬碟,讀數據時最快能到每秒130m,而固態硬碟可以到250m甚至更高,但固態的硬碟也貴得嚇人,而且向其存數據時,性能表現沒有讀數據那麼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