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cpu緩存可以當內存用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pu緩存可以當內存用嗎

發布時間: 2022-07-02 21:00:44

A. CPU的緩存有什麼作用

CPU緩存:(Cache Memory)是位於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器,它的容量比內存小的多但是交換速度卻比內存要快得多。高速緩存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CPU運算速度與內存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為CPU運算速度要比內存讀寫速度快很多,這樣會使CPU花費很長時間等待數據到來或把數據寫入內存。在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可先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

B. cpu的緩存有什麼用

CPU緩存是CPU與內存之間的臨時存儲u,它的容量比內存小的多但是交換速度卻比內存要快得多。緩存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CPU運算速度與內存讀寫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為CPU運算速度要比內存讀寫速度快很多,這樣會使CPU花費很長時間等待數據到來或把數據寫入內存。在緩存中的數據是內存中的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是短時間內CPU即將訪問的,當CPU調用大量數據時,就可避開內存直接從緩存中調用,從而加快讀取速度。
舉例:
賽揚系列的CPU早期是沒有2級與3級緩存,它是將有缺陷的其它處理器(如奔騰、酷睿、等)屏蔽缺陷部分而來,後來因整體性能太差才加入了較小的2級與3級緩存來提高性能!

C. 緩存和內存有什麼區別

內存是內部存儲器,是一個硬體設備;緩存是一個比較大的一個概念,用來預讀取信息(比如硬碟的緩存),或者是暫時存儲一些不長久的信息。

D. 內存和緩存有什麼區別

怎麼說呢,內存是從外介讀入數據,進行緩存,以減少CPU讀取數據量的廷遲,緩存一般是指CPU的緩存,當然其它設備也有相應的緩存,當內存讀取的數據CPU需要時,就從內存讀取,到CPU的緩存中,當經CPU處理過的數據存在緩存里,當緩存用完,就存在內存里,這就是它們的關系。

E. CPU都有3個緩存那為什麼不在做個大容量的L4緩存來替代DDR運行內存呢或者把HBM2顯存當內存

四級緩存的設計,在某些特殊的CPU中早已存在,並不是你最早想出來的。
問題在於,民用級CPU,緩存類型越多,實際使用時的效率反而下降,並不是搞出來幾GB的五級緩存、六級緩存之類的,CPU性能就一定越高。並且,巨大的緩存要消耗海量的晶體管,增大處理器核心面積、降低產品良率、增大處理器的功耗和散熱難度,得不償失。
隨著DDR內存性技術的迭代升級,目前最高主頻多通道DDR4的內存帶寬,早已不輸於早期的CPU的二級緩存帶寬甚至更強。隨著內存技術的繼續進步(包括傲騰技術),三級緩存和內存甚至硬碟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四級緩存已經沒必要存在了。非要增加四級緩存,反而會增加一個數據的中轉調取環節,降低效能。
目前的HBM2製造成本明顯比常規DDR4顆粒貴太多,立即取代常規內存不現實,並且還要對現有計算機架構做出重大調整,風險、成本較高。不過,HBM類型的顆粒將來用於常規內存應該是一個趨勢,就不知道哪年能實現。

F. 緩存和內存有什麼區別

緩存和內存是計算機不同的組成部件。

G. CPU 緩存的作用在那 《》。

樓上不懂別亂講,CPU緩存是CPU緩存,內存是內存。CPU緩存可以存儲數據,容量很小,但速度相當快,因此被稱為CPU高速緩存。

H. CPU的緩存有什麼作用

緩存是為了解決CPU速度和內存速度的速度差異問題
內存中被CPU訪問最頻繁的數據和指令被復制入CPU中的緩存,這樣CPU就可以不經常到象「蝸牛」一樣慢的內存中去取數據了,CPU只要到緩存中去取就行了,而緩存的速度要比內存快很多
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
1.因為緩存只是內存中少部分數據的復製品,所以CPU到緩存中尋找數據時,也會出現找不到的情況(因為這些數據沒有從內存復制到緩存中去),這時CPU還是會到內存中去找數據,這樣系統的速度就慢下來了,不過CPU會把這些數據復制到緩存中去,以便下一次不要再到內存中去取。
2.因為隨著時間的變化,被訪問得最頻繁的數據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說,剛才還不頻繁的數據,此時已經需要被頻繁的訪問,剛才還是最頻繁的數據,現在又不頻繁了,所以說緩存中的數據要經常按照一定的演算法來更換,這樣才能保證緩存中的數據是被訪問最頻繁的
3.關於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
為了分清這兩個概念,我們先了解一下RAM
ram和ROM相對的,RAM是掉電以後,其中才信息就消失那一種,ROM在掉電以後信息也不會消失那一種
RAM又分兩種,
一種是靜態RAM,SRAM;一種是動態RAM,DRAM。前者的存儲速度要比後者快得多,我們現在使用的內存一般都是動態RAM。
有的菜鳥就說了,為了增加系統的速度,把緩存擴大不就行了嗎,擴大的越大,緩存的數據越多,系統不就越快了嗎
緩存通常都是靜態RAM,速度是非常的快,
但是靜態RAM集成度低(存儲相同的數據,靜態RAM的體積是動態RAM的6倍),
價格高(同容量的靜態RAM是動態RAM的四倍),
由此可見,擴大靜態RAM作為緩存是一個非常愚蠢的行為,
但是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速度,我們必須要擴大緩存,
這樣就有了一個折中的方法,不擴大原來的靜態RAM緩存,而是增加一些高速動態RAM做為緩存,
這些高速動態RAM速度要比常規動態RAM快,但比原來的靜態RAM緩存慢,
我們把原來的靜態ram緩存叫一級緩存,而把後來增加的動態RAM叫二級緩存。
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中的內容都是內存中訪問頻率高的數據的復製品(映射),它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減少高速CPU對慢速內存的訪問。
通常CPU找數據或指令的順序是:先到一級緩存中找,找不到再到二級緩存中找,如果還找不到就只有到內存中找了

I. CPU緩存的作用

緩存的作用是用來處理圖像的。所以作圖的人要INTEL的U因為INTEL的U緩存高。性能好,這也正是同樣的數據為什麼INTEL的U貴。

J. CPU的緩存有什麼用

緩存是CPU自己的「內存」,用來放暫時處理不及的東西,因為它的作用像內存對電腦的作用,但為什麼CPU不用內存而用自己的緩存呢?因為內存的速度雖然很快,但依然達不到CPU的讀寫頻率,所以CPU需要這樣一個緩存來快速讀寫。而內存用來存放目前運行的程序所必須佔用的空間。

而CPU又分為一級(L1)二級(L2)三級(L3)緩存,你通常會看到L1最小,L2次之,L3最大(很多普通CPU並沒有三級,只有一二級),成這種結構是因為,L1製造難度大,成本高,但往大了做對系統提升卻比較有限,所以都很小。而CPU的讀取順序也是先從L1里讀,然後L2→L3→內存。L2作為其外部緩沖,而L3就是L2的緩沖(備胎當到老)。緩存當然是越大越好,畢竟它們都比內存快嘛,但以目前相同情況下,L1還是越大越好,相同L1比L2,相同L2比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