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b硬碟報告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b硬碟報告

發布時間: 2022-07-02 16:30:39

㈠ 台式機硬碟檢測報告

上面是平均讀寫速率,下面那個是不同讀寫速率的扇區個數,你這硬碟很健康,如果500毫秒的扇區個數很多那你這硬碟就快報廢了

㈡ 求「硬碟參數標識的認識與設置」實驗報告

細心點兒的朋友們應該都會在硬碟的標簽上看到「Barracuda 7200.10 320Gbytes」、「ST3320620AS」等這些阿拉伯數字和英文字母組成的混合體,可以確定的是它們都是承載在一些關於硬碟的信息.
硬碟可以分為筆記本硬碟和台式機硬碟。有人會問,為什麼沒有移動硬碟?其實,一般來說移動硬碟就是筆記本硬碟加個特殊的「殼」,沒有太大的區別。大小方面,筆記本硬碟為2.5英寸而台式機硬碟以3.5英寸居多。轉速方面,由於筆記本硬碟受到了功耗的限制,所以轉速一般都以5400轉/分和4800轉/分為主,而台式機硬碟在這方面就要「奔放」一些,大多為7200轉/分。這也是台式機硬碟比筆記本硬碟性能好的一個原因。
現在市場上,SATA介面的硬碟(也稱串口硬碟)已經成為了絕對的主流。這也依賴於SATA介面的優點,目前SATA介面的最高傳輸率已經達到了300MB/s而以前IDE時代PATA的最高傳輸率才為133MB/s,更高的傳輸率意味著硬碟和內存交換數據的速度更快。而且大家在安裝電腦的時候,也能非常明顯的感覺到,SATA的安裝夠簡單.
以前在安裝雙硬碟的時候,還需要擺弄跳線設置什麼主從盤和啟動盤。現在設置啟動盤就省了心了,只要你將兩個硬碟接在主板上,只需要進入BIOS修改就可以了,具體方法:「Advanced BIOS Features」→「Hard Disk Boot Priorty」
不管你是希捷,還是西部數據,或者是日立。硬碟上最搶眼的就是那塊白色不幹膠。不幹膠上的信息量一大堆,咱們挑幾個重要地講(本文以希捷硬碟為主)。
在標貼的右上角,「Barracuda 7200.10 320Gbytes」告訴我們它是希捷酷魚第10代、容量為320GB、轉速為7200轉/分的產品。按照數字的一一對應,這些字母和數字不難被理解。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酷魚10代和酷魚9代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第10代採用了垂直記錄技術,這一技術提高了單張碟片的容量,能夠存儲更多的數據。當然,前面介紹的這些參數只包含了硬碟參數的一部分。更多的參數我們得看看型號。
,「ST3320620AS」就是我們所說的型號,「ST」指的就是希捷。這種表示方法在硬碟界幾乎是通用的,比如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的產品就把「WD」放在最前面。緊跟的「3」表示的是3.5英寸半高硬碟,這是目前大家最為常見的硬碟。在這個位置上,除了「3」,有時候我們還有可能見到其他尺寸和高度的硬碟。接下來是「320」這三個數字,聰明的讀者應該猜出來了,它表示的是容量為320GB,如果為其他的容量,這里就相應地標上阿拉伯數字就可以了,非常簡單。「6」表示的是緩存容量為16MB。那如果是32MB、8MB和2MB的緩存容量呢?表示成為「3」、「8」和「2」就可以了。「6」後面的「2」指的是這塊硬碟用的是兩張碟片,我們也可以通過它計算出每張碟片的容量。總容量為320GB,除以2得出每張碟片的容量為160GB。「0」是保留位,它表示同一款硬碟的不同代數,比如「0」是第一代,「1」就是第二代,兩代的性能差別其實是非常小的,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要太在意。最後的「AS」是SATA的意思,如果只有「A」就表示硬碟是PATA介面的。
西部數據主要有「Raptor」(猛禽)、Caviar(魚子醬) SE和Caviar SE16 三個系列的產品。猛禽定為高端,而Caviar SE16 是Caviar(魚子醬) SE 緩存為16MB的版本,所以我們略過,主要說說Caviar(魚子醬) SE 就可以了。舉一個例,「WD2500BB」中「WD」是西部數據的意思,「2500」是指容量為250GB,容量和數字也是對應的。最後這兩個字母我們可以看成一個組合,組合的第一位數字為硬碟轉速及緩存容量,「B」表示轉速是7200 轉/分,緩存為2MB,「J」表示轉速為7200 轉/分,緩存為8MB。第二個數字表示的是介面的類型,「B」表示為PATA介面,「D」表示為SATA介面,「S」表示為SATA Ⅱ介面。那例子中的「BB」就表示為7200 轉/分,2MB,介面為PATA的硬碟。
邁拓由於被希捷收購以後,其產品的命名也符合希捷命名規范如「STM3160815AS」和「ST3160815AS」規格上是完全一直的,都是160GB、8MB緩存、一個磁碟、串口。

日立方面,型號一共有十五位,以「HDS722516VLSA80」為例,前三位是日立數據系統的意思。第四、五位表示的是硬碟的轉速,「72」就是7200轉/分的意思。第六、七位指的是該硬碟產品系列的最大容量;第八、九位代表這個硬碟的容量。「2516」指的就是這個系列的硬碟容量最大的為250GB,這個硬碟容量為160GB。第十位「V」代表硬碟的生產代碼,對我們來說不太重要。第十一位代表硬碟厚度,「L」代表1英寸,「T」代表0.49英寸,「N」代表0.37英寸。第十二和第十三位代表硬碟介面類型。「AT」代表PATA介面,「SA」代表SATA介面。第十四位代表硬碟緩存容量為8MB,第十五位暫時沒有含義。

㈢ 我用HDTUNE檢測的硬碟報告 誰幫我看下啊謝謝 了

沒問題啊..很好啊..

HD TUNE如果沒檢查到問題。硬碟就是沒問題.以上

㈣ 電腦上硬碟掃描出現b是什麼意思

是BAD SECTOR的意思,壞扇區,這些扇區不能正常訪問,或者響應速度非常慢。

㈤ 硬碟錯誤

硬碟壞道的維修。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硬碟壞道維修方法。

1.SCANDISK磁碟掃描程序是解決硬碟邏輯壞道最常用的手段,而我們常見的FORMAT命令不能對任何硬碟壞道起到修補作用,這點大家需明白。如果硬碟出現了壞道,我們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盤符,選擇其「屬性」,在出現的「工具」按鈕中選擇「查錯狀態」,點擊"開始檢查」,再在「掃描類型」中選「全面檢查」,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然後「開始」既可,它將對硬碟盤面作完全掃描處理,並且對可能出現的壞簇作自動修正。其次,在DOS狀態下,硬碟有壞道,計算機在啟動時一般會自動運行SCANDISK進行掃描,並將壞簇以黑底紅字的「B」(bad)標出。當然,如果系統在啟動時不進行磁碟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我們也可用軟盤或光碟啟動盤啟動電腦後,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行SCANDISK *:(注*為要掃描的硬碟盤符),回車後來對相應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碟分區進行修理。

2.其它的如諾頓工具箱中的NDD「磁碟醫生」及PCTOOLS等相關工具對硬碟進行掃描也是修復硬碟壞道的最常用的方法,其用法很簡單許多報刊上也有介紹,大家可找來試用一下。

3.如果硬碟上出現了無法修復的壞簇或物理壞道,大家可用一些磁碟軟體將這些壞道單獨分為一個區並隱藏起來,這樣可令你的硬碟延長很多正常的使用壽命。

方法一,如一塊4.3G硬碟2G處有嚴重的物理壞道,用FORMAT格式化不過去,SCANDISK或NDD也檢測不過去,但能正常分區。找來一款分區格式化軟體SMART FDISK,用啟動盤啟動電腦後,進入盤符A:,運行該軟體執行文件SFDISK.EXE。然後「DELELE」刪掉原有分區,算出壞道在硬碟上所在的位置,如本例,先建立1990M的基本分區快速格式化後並激活,然後再把壞道處分出約50M的邏輯分區,再將以後所剩的硬碟空間全分為一個邏輯區後用其快速格式化功能將其快速格式化;最後再將那個約50M的壞道所在的區DEL刪除掉就是了。然後重啟,一個有嚴重物理壞道的硬碟就這么被很快被修好了,以後磁頭再也不會去讀那些被刪除了的壞道區了。

方法二,下面我們再來說說WINDOWS系統自帶的FDISK分區軟體在這種情況下的應用方法。例如一塊1G的硬碟,在格式化到10%時不能順利通過,這時按CTRL+BREAK強行終止,運行FDISK建立一個90M的DOS分區為C盤,然後再建立一個20M邏輯盤D,再將餘下的800餘M建立一個邏輯盤E,退出FDISK再運行FORMAT E:如果格到10%時又遇到阻礙,這時用FDISK再建立一個88M的E盤,10M的F盤餘下的790M做為G盤。繼續重復上面的操作,直到完成,然後運行FDISK將10M的D、F盤刪除,這時餘下的就是沒有壞道的好盤了。

方法三,另外同理用PartitionMagic,DiskManager等磁碟軟體也可完成這樣的事。如PartitionMagic分區軟體,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或WINDOWS中的磁碟掃描程序來掃描磁碟,算出壞簇在硬碟上的位置,然後在Operations菜單下選擇「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壞簇所在硬碟分成多個區後,再把壞簇所在的分區隱藏,以免在Windows中誤操作,這個功能是通過Hide Part ition菜單項來實現的。這樣也能保證有嚴重壞道的硬碟的正常使用,並免除系統頻繁的去讀寫壞道區而更多擴展壞道的面積。

4.系統顯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為「零磁軌損壞,硬碟無法使用」或用磁碟掃描程序掃描其它硬碟時其0扇區出現紅色「B」。硬碟0扇區損壞,是大家比較頭痛的故障,一般人往往將出現這樣故障的硬碟做報廢處理,但其實合理運用一些磁碟軟體,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而用1扇區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這樣的軟體如Pctools9.0和NU8等等。

方法一,我們就先以Pctools9.0為例來做說明。一2.1G硬碟出現上述故障,用盤啟動電腦後,運行Pctools9.0目錄下的DE.EXE文件,接著選主菜單Select中的Drive,進去後在Drive type項選Physical,按空格選定,再按Tall鍵切換到Drives項,選中hard disk,然後OK回車後回到主菜單,打開Select菜單,這時會出現Partition Table,選中進入後出現硬碟分區表信息。該硬碟有兩個分區,找到C區,該分區是從硬碟的0柱面開始的,那麼,將1分區的Beginning 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後退出。重新啟動電腦後按Del鍵進入回COMS設置,運行「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變成781,保存退出後重新分區格式化該硬碟,該硬碟起死回生。

硬碟壞道修復全攻略
硬碟是電腦極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資料和數據都會保存在硬碟中,一旦硬碟出現錯誤,有時數據的損失會比整個電腦報廢的損失還要大。不過,作為電腦的硬體之一,許多人總以為硬碟輕易不容易損壞,一旦壞了就是不能啟動的情況,還有人認為壞道是很容易識別的,發現了用什麼磁碟醫生之類的軟體修理就行了,再不行就低格吧!其實硬碟壞道,幾乎可以稱為硬碟的致命傷。筆者見識過許多因為延誤時機,自己亂用各種軟體修理,最後把偌大個硬碟整成一塊廢鐵的例子。

修理硬碟壞道

對於邏輯壞道,我們可以修復,對於物理壞道,我們應採用隔離的辦法,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防止壞道進一步擴散為目標。我見過有些人在報紙上吹說用某個特殊軟體能修理物理壞道,最要命的是許多人對低格硬碟的迷信,實在是誤人之語。所謂低級格式化,指的是將空白的磁碟劃分出柱面和磁軌,然後再將磁軌劃分為若干個扇區,每個扇區又劃分出標識部分ID、間隔區GAP和數據區DATA等。低級格式化只能在DOS環境下完成,而且只能針對—塊硬碟而不能支持單獨的某一個分區。有些壞磁軌和壞扇區能夠通過低級格式化來修復,但對於真正的硬碟磁碟表面物理劃傷則無法進行修復,這只有通過各種辦法標出壞扇區的位置,以便讓操作系統不去使用,以防止擴大壞道進而延長硬碟使用。特別想強調,低級格式化是一種損耗性操作,對硬碟的壽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如無必要,用戶們盡量不要低級格式化硬碟。

對於邏輯壞道,一般情況下我們用操作系統自帶的工具和一些專門的硬碟檢查工具就能發現並修復。如:Windows自帶的Scandisk磁碟掃描程序就是發現硬碟邏輯壞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們常見的Format命令不能對任何硬碟壞道起到修補作用,這點大家要明白。我們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盤符,選擇其「屬性」,在出現的「工具」按鈕中選擇「查錯狀態」,再在「掃描類型」中選「全面檢查」,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然後「開始」即可。如果系統在啟動時不進行磁碟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我們也可用軟盤或光碟啟動盤啟動電腦後,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行Scandisk *:(註:*為要掃描的硬碟盤符),回車後來對相應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碟分區進行修理。

但是,如果是硬碟物理壞道,那麼千萬千萬記住不要試圖用這些方法來修復,相反用各種工具反復掃描,就是對硬碟的物理壞區強制進行多次讀寫,必然會使壞道變多,進而擴散,正確的方法是用下面的方法果斷地把已有壞道的地方隔離開。這是一種很無奈的辦法,但是一個20G的硬碟,如果因為壞道,屏蔽了15G,總還有5G空間可用,如果不這樣做,最後的結果是整個硬碟全部報廢。

方法一:用PartitionMagic等磁碟軟體完成工作

如PartitionMagic分區軟體,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或Windows中的磁碟掃描程序來掃描磁碟,算出壞簇在硬碟上的位置,然後在Operation菜單下選擇「Advanced/badSectorRetest」,把壞簇所在硬碟分成多個區後,再把壞簇所在的分區隱藏,以免在Windows中誤操作,這個功能是通過HidePartition菜單項來實現的。這樣也能保證有嚴重壞道的硬碟的正常使用,並免除系統頻繁地去讀寫壞道從而擴展壞道的面積。但是這需要對這些軟體熟悉,並且有計算硬碟的經驗,許多人並不容易做到准確。

方法二:用FDISK和格式化命令FORMAT

具體的方法是這樣的,第一要搞清硬碟的容量,對於有問題的磁碟先用FDISK分成一個C盤,再用FORMAT進行格式化,當碰到無法修復的壞塊時面對FORMAT總是試圖修復,這時記錄下進行的百分比.然後按CTRL+BREAK強行終止任務,用磁碟總容量×百分比,得出這部分正常的磁碟容量,用FIDSK劃出一個邏輯磁碟,再將後面的磁碟估計出壞道的大概大小,大概比例為10%左右,再劃分一個邏輯盤。這個小盤不用格式化,在總工作完成後將其刪除,這樣就將壞塊給全部跳過去了。這樣可能會損失一些好道,但對大容量硬碟來說無足輕重,而硬碟使用起來更加穩定。

方法三:用專門的壞盤分區工具如FBDISK

FBDISK這是一個DOS下專門發現壞道並隔離後重新分區的軟體,只有一個文件,僅僅幾十K。操作很簡單,先製作一張能啟動到DOS的軟盤,把FBDISK放在軟盤上,用它引導系統,注意系統上只能掛一個要修理的硬碟,並且將其接在主硬碟的線上。進入DOS後,只要能發現硬碟,就運行FBDISK好了,這個小程序先會對硬碟按磁軌進行掃描,發現壞道就顯示出來,同時還會估計總體掃描完要用多長時間,全部掃描完後,程序會根據掃描結果和壞道情況給你提出一個全新的分區方案來,如果你接受就按Y,否則不會對你的硬碟進行處理。這個軟體不錯,但是可能比較大手,筆者曾有一次用它把一個10G硬碟掃完後,報告說只有300M可以使用,但是我用方法二後,卻找出了近2G的完好空間。所以大家還是按需使用。

還有一類特別的壞道表面看起來很可怕,其實反而好修理,如系統顯示「TRACK 0 BAD,DISKUNUSABLE」,意思為「零磁軌損壞,硬碟無法使用」或用磁碟掃描程序掃描其它硬碟時其0扇區出現紅色「B」。大家都知道硬碟扇區是最重要的地方,損壞後一點也不能用,一般人往往將出現這樣故障的硬碟作報廢處理。其實合理運用一些磁碟軟體,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掉,而用1扇區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這樣的軟體如Pctools9.0和NU8等。

以Pctools9.0為例來作說明。一塊40G硬碟出現上述故障,用盤啟動電腦後,運行Pctools9.0目錄下的DE.EXE文件。接著選主菜單Select中的Drive,進去後在Drivetype項選Physical,按空格選定,再按Tab鍵切換到Drives項,選中harddisk,然後OK回車後回到主菜單。打開Select菜單,這時會出現PartitionTable,選中進入後出現硬碟分區表信息。該硬碟有兩個分區,找到C區,該分區是從硬碟的0柱面開始的,那麼,將1分區的Beginning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後退出。重新啟動電腦後按Del鍵進入COMS設置,運行「IDEAUTO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變成781。保存退出後重新分區格式化該硬碟就可以了。

電腦綜合診治之硬碟故障詳解

1、硬碟有壞道,不能正常裝入WINDOWS或使用不穩定
解決方案:
1)用分區軟體將壞道分為一個區或幾個小區,然後將該分區刪掉即可,此法適用於硬碟壞道比較集中的情況。
2)用NORTON8.0以上版本所帶的WIPEINFO.EXE文件,擦除有壞道的驅動器再重裝軟體即可,此法適用於壞道比較分散的情況。
3)用DM軟體低格硬碟。
4)用PCTOOLS9.0的DISKFIX修復硬碟。

2、用主板自帶的低格程序低格硬碟後,硬碟數據仍然存在,與未低格前一樣

此類現象比較常見,我們只要變換硬碟的mode模式即可解決問題,例如我們可以將LBA模式變換為normal或large模式,待低格硬碟後再變換為原來的LBA模式即可解決問題。

3、不能用FDISK進行分區,或某些分區不能刪除

此類故障是由於分區信息有錯誤造成,一般是人為造成,我們在某些原裝機上經常見到其某個分區不能刪除的現象,其實它的那個分區是用來恢復系統所用,倘若我們要刪除其分區以增大硬碟使用空間,可藉助norton8.0自帶的diskedit將其第一扇區的數據全部以「0」代替,然後寫進去,即可予以解決。

4、計算機在內存檢測完成後死機且鍵盤無響應

此類故障常見於現在的新式主板,如810、815主板,由於現在主板的IDE口設備都是每次啟動電腦時自動檢測設備,不是像以前的老主板在CMOS內檢測硬碟,是以當電腦啟動時若IDE設備接線錯誤,會導致電腦長時間檢測IDE設備而停止響應。此時我們可以檢測接線是否正確及IDE信號線有無問題來解決該故障。

5、硬碟主引導扇區損壞,系統無法引導

解決方案:
1、用FDISK/MBR命令恢復引導程序。
2、系統文件損壞後在其他機器上備份系統,用SYS命令重新傳輸系統即可(WIN95、WIN98的系統文件可以共用)。

6、提示C:DRIVE FAILURE RUN SETUP UTILITY,PRESS(F1)TO RESUME

此類故障是硬碟參數設置不正確所以從軟盤引導硬碟可用,只要重新設置 硬碟參數即可。

7、提示:NO ROM BASIC

此類故障是由於沒有設置激活分區引起,用FDISK設置激活分區即可。

8、提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

解決方案:
1、進入CMOS重新設置硬碟參數。
2、系統引導標志被更改,如果分區信息在需要格式化,分區不在需要重新分區。

9、提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解決方案:用軟盤啟動重新傳輸系統即可,如若不行,那就只有重新分區格式化了。

10、提示:INVALID DRIVE SPECIFICATION

解決方案:
1、重新分區格式化
2、如0磁軌損壞需要低級格式化,然後用SET COMSPEC(指定COMMAND文件位置),使得COMMAND遠離0磁軌。

當硬碟出現分區故障後,希望用戶先用上述方法解決,若不成功,對硬碟分區格式化是解決軟故障的基本方法,但信息將被清除。其使用原則是:能用高格解決的不用分區,能用分區解決的不用低級格式化。

11、在586電腦上將硬碟軟體裝好後,在486電腦上不能使用

此故障是由於586電腦將硬碟採用了LBA模式,而486默認的模式是NORMAL,所以只要將CMOS的NORMAL改為LBA即可。

12、無論在第二IDE口,還是第一IDE口接入光碟機或硬碟後,主硬碟都不能用,但硬碟參數又能檢測到

此類故障比較特殊,常見於老式586電腦上,解決方法是將硬碟的主、副跳線換一下,即從盤變主盤或主盤變從盤。

硬碟修復(一)

硬碟使用久了,便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硬碟「壞道」是這其中最常見的問題。下面就來給你聊聊硬碟壞道的一些維修維護方法,希望能對你維修硬碟起到些參考作用。
一、硬碟壞道早知道
硬碟壞道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兩種。前者為軟壞道,通常為軟體操作或使用不當造成的,可用軟體修復;後者為物理性壞道,表明你的硬碟磁軌上產生了物理損傷,它只能通過更改硬碟分區或扇區的使用情況來解決。
出現下列情況時也許你的硬碟就有壞道了:
首先,你在打開、運行或拷貝某個文件時,硬碟出現操作速度變慢,且有可能長時間操作還不成功或表現為長時間死「啃」某一區域,或同時出現硬碟讀盤異響,或乾脆WINDOWS系統提示「無法讀取或寫入該文件」。這些都可表明你硬碟的某部分出現了壞道。
其次,每次開機時,SCANDISK磁碟掃描程序都會自動運行。這肯定表明你的硬碟上有需要修復的重要錯誤,比如壞道。你在運行該程序時如不能順利通過,表明硬碟肯定有壞道,或掃描雖然也可通過,但出現紅色的「B」標記,表明硬碟也有壞道。
其三,電腦啟動時硬碟無法引導,用軟盤或光碟啟動後可看見硬碟盤符但無法對該區進行操作或操作有誤或乾脆就看不見盤符,都表明硬碟上可能出現了壞道。具體表現如開機自檢過程中,屏幕提示「Hard disk drive failure」、「Hard drive controller failure」或類似信息,則可以判斷硬碟驅動器或硬碟控制器有硬體故障;讀寫硬碟時提示「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類似錯誤信息,則表明硬碟磁軌出現了物理損傷。
最後,電腦在正常運行中出現死機或「該文件損壞」等問題,也可能和硬碟壞道有關。
二、硬碟壞道的維修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硬碟壞道維修方法。
1.SCANDISK(磁碟掃描程序)是解決硬碟邏輯壞道最常用的程序,而我們常見的FORMAT命令不能對任何硬碟壞道起到修復作用,這點大家需要明白。如果硬碟出現了壞道,我們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盤符,選擇其「屬性」,在出現的「工具」按鈕中選擇「查錯狀態」,點擊「開始檢查」,再在「掃描類型」中選「全面檢查」,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鉤,然後「開始」即可。它將對硬碟盤面作完全掃描處理,並且對可能出現的壞簇作自動修正。其次,在DOS狀態下,硬碟有壞道,計算機在啟動時一般會自動運行SCANDISK進行掃描,並將壞簇以黑底紅字的「B」(bad)標出。當然,如果系統在啟動時不進行磁碟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我們也可用軟盤或光碟啟動盤啟動電腦後,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行SCANDISK *:(注*為要掃描的硬碟盤符),回車後來對相應需要掃描修復的硬碟分區進行修理。
2.其它的軟體,如諾頓工具箱中的NDD「磁碟醫生」及PCTOOLS等相關工具軟體對硬碟進行掃描也是修復硬碟壞道的最常用的方法,其用法很簡單,許多報刊上都有介紹,大家可找來試用一下。
3.如果硬碟上出現了無法修復的壞簇或物理壞道,大家可用一些磁碟工具軟體將這些壞道單獨分為一個區並隱藏起來,這樣可延長你的硬碟的使用壽命。
★方法一,如一塊4.3G硬碟,在2G處有嚴重的物理壞道,用FORMAT格式化過不去,SCANDISK或NDD檢測也過不去,但能正常分區。找來一款分區格式化軟體SMART FDISK,用啟動盤啟動電腦後,進入盤符A:,運行該軟體執行文件SFDISK.EXE。然後刪掉(DELELE)原有分區,算出壞道在該硬碟上所在的位置。如本例,先建立1990MB的基本分區,快速格式化後激活,然後再在壞道處分出約50MB的邏輯分區,再將以後所剩的硬碟空間作為一個邏輯區後用快速格式化功能將其快速格式化;最後再將那個約50MB的壞道所在的區刪除掉就是了。然後重啟,一個有嚴重物理壞道的硬碟就這么很快地被修好了,以後磁頭再也不會去讀那些被刪除了的壞道區了。
★方法二,下面我們再來說說WINDOWS系統自帶的FDISK分區軟體在這種情況下的應用方法。例如一塊1GB的硬碟,在格式化到10%時不能順利通過,這時按「Ctrl+Break」強行終止,運行FDISK以建立一個90MB的DOS分區,命名為C盤,然後再建立一個20MB的邏輯盤D,再將餘下的800餘MB建立一個邏輯盤E,退出FDISK再運行FORMAT E:如果格到10%時又遇到阻礙,這時用FDISK再建立一個88MB的E盤,10MB的F盤餘下的790MB作為G盤。繼續重復上面的操作,直到完成,然後運行FDISK將10MB的D、F盤刪除,這時餘下的就是沒有壞道的好盤了。
★方法三,同理,用PartitionMagic,DiskManager(編註:關於此軟體的詳細介紹可以參閱本期軟硬兼施欄目)等磁碟軟體也可完成這樣的事。如PartitionMagic分區軟體,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命令或WINDOWS中的磁碟掃描程序來掃描磁碟,算出壞簇在硬碟上的位置,然後在Operations菜單下選擇「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壞簇所在硬碟分成多個區後,再把壞簇所在的分區隱藏,以免在Windows中誤操作,這個功能是通過Hide Part ition菜單項來實現的。這樣也能保證有嚴重壞道的硬碟的正常使用,並免除系統頻繁地去讀寫壞道區而蔓延產生出更多的壞道。
4.系統顯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為「零磁軌損壞,硬碟無法使用」或用磁碟掃描程序掃描其它硬碟時,其0扇區出現紅色「B」。硬碟0扇區損壞,是大家比較頭痛的故障,一般人往往將出現這樣故障的硬碟報廢。其實,合理地運用一些磁碟軟體,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起來,而用1扇區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這樣的軟體如Pctools9.0和NU8等。
★方法一,我們先以PCTOOLS9.0為例來做說明。一個2.1GB的硬碟出現上述故障。用啟動盤啟動電腦後,運行PCTOOLS9.0目錄下的DE.EXE文件,接著選主菜單Select中的Drive,進去後在Drive type項選Physical,按空格選定,再按Tab鍵切換到Drives項,選中hard disk,然後回車,回到主菜單,打開Select菜單,這時會出現Partition Table,選中進入後出現硬碟分區表信息。該硬碟有兩個分區,找到C區,該分區是從硬碟的0柱面開始的,那麼,將1分區的Beginning Cylinder的0改成1,保存後退出。重新啟動電腦後按Del鍵進入CMOS設置,運行「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變成781,保存退出後重新分區並格式化該硬碟。該硬碟就起死回生了。
★方法二,其次諾頓NU8.0也較好用。例如一個1.28GB的硬碟出現0磁軌損壞故障,進入NU8工具包目錄,運行其主程序NORTON.EXE,然後可先選「補救盤」的RESCUE選項,對該硬碟的引導區、分區表等信息進行備份。接著選擇磁碟編輯器「DISKEDIT」,成功運行後選對象「Object」,選「分區表」後可見本硬碟的參數如下:面SIDE為0-63,簇CYLINDER為0-255,扇區SECTOR為1-63。其主引導記錄和分區表信息就應該在0面0簇1扇區。我們要做的事就是把其C盤的起始扇區從0面0簇1扇改為0面1簇1扇,移動游標手工修改即可。另外需要說的就是改動數值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最後存檔後退出重啟電腦,用FORMAT命令格式化硬碟即可正常使用了,需要特別留意的是修好後的硬碟一定不要再用DOS下的FDISK等分區工具對其進行重新分區操作,以免又改變硬碟的起始扇區。
★方法三,對於「邏輯炸彈」造成的假零磁軌損壞,除了用專門解鎖的程序處理外,還可以低格硬碟前幾個磁軌或者用DiskManager清零的辦法使硬碟重新分區使用,但數據會全部丟失。主引導記錄MBR信息被破壞,會造成FDISK重新分區處理後的硬碟不能啟動,處理的辦法很簡單,執行Fdisk/MBR命令,或者用類似DiskManager這樣的軟體重寫一遍就行了。
5.如果以上各招都不見效,那麼使用主板自帶的硬碟低格程序或硬碟廠家隨盤贈送的低格程序如DM,LFORMAT等對硬碟全盤進行低級格式化處理,它可對硬碟壞道重新整理並排除。

㈥ 硬碟檢測報告,大師們幫忙看下

硬碟沒什麼問題。可用超級兔子之類工具檢測清理一下系統。

㈦ 電腦硬碟檢測報告

正常使用時是否有聲音 如有聲音是不是規律的咔咔響 聽你說的好像是磁頭有點問題 磁碟物理壞道問題 造成這種損壞的原因主要就是開機時或正常使用時硬碟也就是主機受強烈振動引起的 希望你能根據我說的自己作出判斷...

㈧ 這是我的硬碟檢測報告。硬碟是否有什麼問題

你好,這種情況屬於硬碟數據傳輸錯誤。會影響硬碟響應速度,但是影響不大。目前沒有必要換硬碟。你可以先換一根硬碟到電腦主板的連接線試下。如果換線之後仍然顯示這個警告,也沒關系,以後使用經常觀察下這個數值是否增加,一般來講沒問題的。基本不影響硬碟正常使用

㈨ 硬碟報告故障

用硬碟修復工具修復下硬碟試試。
如果不行說明硬碟已經有嚴重問題,不定哪天報廢。建議趕緊換。
和我原先的差不多,我的硬碟現在加個硬碟盒當移動硬碟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