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腦加內存條好還是固態硬碟好
建議如果沒有更換電腦的打算,可以加固態硬碟,順便分區格式重新安裝系統
1、現在是4g內存與cpu和主板功效達到最大值了,添加內存改善較小;添加固態硬碟可以有效提升數據傳輸速率,達到操作至少不會卡曼的問題
2、配置是整體的,看配置cpu奔騰系列的有些低,如果繼續用可以加一個固態硬碟較為合適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❷ 固態硬碟和內存條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需要從技術層面入手才能回答清楚、說透本質,講速度、內部結構只能觸及皮毛。固態硬碟的正式名稱叫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是非易失性存儲器的一種,內存條的正式名稱叫隨機動態存儲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縮寫為DRAM),屬於易失性存儲器。
兩者雖然都是半導體存儲器,但原理卻完全不同。內存的基本單元叫DRAM
CELL,都是由一個晶體管(Transistor)和兩個電容器(Capacitor)組成,原理結構如下圖。
Flash
Memory是東芝公司的藤尾增岡在1980年發明,屬於第五代非易失性存儲器。固態硬碟(Flash
Memory)雖然也是通過存儲電荷完成數據「寫入」,但是由於不是採用電容存儲電荷,斷電之後並不會馬上失去電荷,所以可以長久存儲數據。
總之,內存(DRAM)斷電後會失去存儲的數據,固態硬碟(Flash
Memory)則不會,這是它們最本質的區別。其次,在數據獨寫速度上,內存遠遠超過固態硬碟。不過,存儲數據的固態硬碟如果長期不用,也容易丟失數據,需要時不時拿出來插入電腦,以免數據丟失。
❸ 筆記本電腦加內存條和換固態硬碟那個變化大一點
這是兩種東西,不具有可比性,筆記本加內存的話,可以使大型軟體運行的時候,有更多的緩存空間,這樣使軟體運行的時候不至於卡頓,特別軟體在多開的時候,需要佔用很大的內存。固態硬碟是增加文件的讀寫速率,一般老的筆記本別用固態硬碟開機速度在十秒左右,但是機械硬碟的話,可能在一分鍾左右。你的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同時增加內存和換一個固態硬碟,這樣是老的筆記本能夠在使用幾年。
❹ 電腦內存不夠用加內存條還是固態硬碟
1、這需要診斷電腦卡的原因,如果電腦的內存低於4G,那麼必須要把內存加到4G或者更多;除非是您的硬碟空間過小,尤其是系統盤的空間過小,否則更換更大容量的硬碟並不會明顯改善您的電腦運行速度; 2、加裝固態硬碟,從理論上來,是可以運行速度,但這個提高的速度,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只能提升響應速度和讀寫速度,如果出現明顯的卡頓現象並不能完全解決;建議除了增加內存條外,還需要在使用過程中及時清理電腦內的垃圾和預留較大的系統盤位置;如果是運行游戲或者軟體卡的話,就需要提高你各方面電腦的配置了,對於運行游戲軟體來說,大的運行內存是非常有必要的。 3、如果你喜歡玩網路游戲那麼就升級內存條,足夠的內存會保證你電腦的運行和載入速度。 如果你喜歡學習畫圖或單機游戲,那麼還是選擇升級固態硬碟。內存條在電腦裡面起到的作用是記憶和系統載入的作用。 CPU運算的數據會暫時儲存在內存條裡面和與硬碟及外設進行數據交換,比如在做文檔,在沒有保存數據前你的資料都是保存在內存條中,隨時准備著程序載入。 4、固態硬碟在電腦裡面起到的作用是啟動和儲存。可以充當系統盤來載入運行系統,提升系統速度,也可以充當儲存檔,拷貝數據速度快。
❺ 內存條和固態硬碟哪個快
這個真不一定,有可能是硬碟快。
很多人回答說是內存快,其實那是錯誤的。貧窮限制了人的想像,知識跟不上發展。
話不多說,上圖對比,你看一下。
看看我內存數據69,000多每秒,就問你怕不怕。4533的頻率。
所以說兄弟別聽他們瞎叨叨,硬碟和內存真不一定誰快呀。關鍵看你想和誰比。田忌賽馬的故事知道吧,就這個道理。
❻ 固態硬碟和內存條原理有什麼相同和區別
1,內存條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百件之一,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軟體的運行都是在內存條中進行的。內存主要是用來臨時存貯數據,比如電腦中調用的數據,需要從硬碟讀出來,發給內存,然後內存再發給CPU工作任務。
4,電腦系統是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Linux等系統軟體,包括聊天軟體、游戲軟體等在內的應用軟體,是裝有程序代碼在內的大量數據都放在磁帶、磁碟、光碟、移動盤等外存設備上,可是外存中任何數據只有調入內存中才能真正使用。電腦上的輸入設備(鍵盤、滑鼠、麥克風、掃描儀等等)和輸出設備(顯示、列印、音像等等)無一不是通過內存條工作的哦!
❼ 電腦加固態硬碟還是加內存條好一些
這個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參考如下:
將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內,系統的交互體驗更好,更流暢,其他程序安裝在固態裡面也是一樣,而加內存則是可以提高程序的流暢度。
1、加內存可以提高筆記本在處理數據的量以及速度,所以電腦會流暢許多。
2、固態硬碟的優點如下:
1)啟動快,沒有電機加速旋轉的過程。
2)不用磁頭,快速隨機讀取,讀延遲極小。
根據相關測試:兩台電腦在同樣配置的電腦下,搭載固態硬碟的筆記本從開機到出現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載傳統硬碟的筆記本總共用了31秒,兩者幾乎有將近一半的差距。
3、相對固定的讀取時間。
由於定址時間與數據存儲位置無關,因此磁碟碎片不會影響讀取時間。
4、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寫入速度極快。
5、無噪音。
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
某些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裝有風扇,因此仍會產生噪音。
6、低容量的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
7、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
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8、工作溫度范圍更大。
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
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一些工業級的固態硬碟還可在-40~85攝氏度,甚至更大的溫度范圍下工作。
9、低容量的固態硬碟比同容量硬碟體積小、重量輕。但這一優勢隨容量增大而逐漸減弱。直至256GB,固態硬碟仍比相同容量的普通硬碟輕。
❽ 內存條,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固態硬碟: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
2、內存條:CPU可通過匯流排定址,並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
二、性能不同
1、固態硬碟:
(1)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碟快。固態硬碟不需要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零。連續的書寫速度是驚人的。大多數固態硬碟製造商都會宣稱自己的固態硬碟讀寫速度超過500MB/s。
(2)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為磁碟型,數據存儲在磁碟扇區。
(3)低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低於傳統硬碟。
2、內存條:
(1)存儲容量:即存儲條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例如,168個常用存儲條的存儲容量通常為32兆、64兆和128兆。而DDRII3普遍為1GB到8GB。
(2)存取速度(存儲周期):即兩個獨立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也稱為存儲周期,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納秒到100納秒。
(3)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是以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衡量的,可以理解為兩個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4)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
(8)固態硬碟與內存條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存儲越多,性能越慢。如果一個分區長期處於90%以上的使用率狀態,固態硬碟崩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因此,及時清理無用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並將電影、音樂等大文件存儲在機械硬碟上是非常重要的。固態硬碟分區必須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內存條主要有兩個參數:存儲容量和存取時間。存儲容量越大,計算機能記住的信息就越多。訪問時間以納秒(ns)為單位計算。一納秒等於十億分之一秒。數字越小,訪問內存的速度就越快。
❾ 內存條和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
區別:固態硬碟存儲數控,而內存條讀取數據;外觀、介面不同。
固態硬碟優點
1.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固態硬碟廠商大多會宣稱自家的固態硬碟持續讀寫速度超過了500MB/s!固態硬碟的快絕不僅僅體現在持續讀寫上,隨機讀寫速度快才是固態硬碟的終極奧義,這最直接體現在絕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
3.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傳統硬碟,固態硬碟佔有絕對優勢。
3.低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要低於傳統硬碟。
4.無噪音: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由於固態硬碟採用無機械部件的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
5.工作溫度范圍大: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固態硬碟比同容量機械硬碟體積小、重量輕。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40~85攝氏度)。
6.輕便:固態硬碟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
缺點
1.容量:固態硬碟最大容量僅為4TB,由閃迪(SanDisk)發布的Optimus
MAX(擎天柱) [7]
2.壽命限制: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其壽命短的所在。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寫入量。
3.售價高:市場上的128GB
固態硬碟產品的價格大約在在550元人民幣左右,而256GB的產品價格大約在950元人民幣(2014年價格)左右。計算下來,每GB價格在4.2元人民幣(2014年價格)左右,依然比傳統機械硬碟每
GB
0.3元人民幣(2014年價格)的價格高出了十幾倍。
❿ 固態硬碟和內存條的區別有哪些
一、性質不同
1、固態硬碟: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
2、內存條:CPU可通過匯流排定址,並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
二、性能不同
1、固態硬碟:
(1)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碟快。固態硬碟不需要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零。連續的書寫速度是驚人的。大多數固態硬碟製造商都會宣稱自己的固態硬碟讀寫速度超過500MB/s。
(2)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為磁碟型,數據存儲在磁碟扇區。
(3)低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低於傳統硬碟。
2、內存條:
(1)存儲容量:即存儲條可以容納的二進制信息量。例如,168個常用存儲條的存儲容量通常為32兆、64兆和128兆。而DDRII3普遍為1GB到8GB。
(2)存取速度(存儲周期):即兩個獨立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也稱為存儲周期,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取周期一般為60納秒到100納秒。
(3)存儲器的可靠性:存儲器的可靠性是以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來衡量的,可以理解為兩個故障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
(4)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
(10)固態硬碟與內存條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存儲越多,性能越慢。如果一個分區長期處於90%以上的使用率狀態,固態硬碟崩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因此,及時清理無用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並將電影、音樂等大文件存儲在機械硬碟上是非常重要的。固態硬碟分區必須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內存條主要有兩個參數:存儲容量和存取時間。存儲容量越大,計算機能記住的信息就越多。訪問時間以納秒(ns)為單位計算。一納秒等於十億分之一秒。數字越小,訪問內存的速度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