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ocalstorage怎麼設置過期時間
1、local storage沒有過期時間的功能,應該是指sessionStorage,
2、sessionStorage與localStorage 同屬 webstorage 規范,API 一致不過是帶有生命周期的,其生命周期 以頁面 session 為界(不能自己設置過期時間)。
3、只要瀏覽器保持打開,頁面刷新和重載都會保持 sessionStorage 內容,關閉的時候清除。新建標簽頁和新建窗口則屬於新的 session。
Ⅱ 如何在 Apache 中設置緩存有效時間
你好,
在 apache 中設置緩存有效時間方法:啟動和配置 Expires
打開 httpd.conf 文件(比如我的是在 F:\wamp\bin\apache\Apache2.2.17\conf 下),找到這一行:
復制代碼#LoadMole expires_mole moles/mod_expires.so
去掉注釋(井號),然後再加上這么兩行,再重啟下apache,就 ok 了:
復制代碼
ExpiresActive On
ExpiresByType text/html A1000
我們看到 max-age 欄位也出現在了響應頭中,其實它是根據 Expires 的設置自動填充的。
其他設置類似:復制代碼#啟用expires_mole模塊
LoadMole expires_mole moles/mod_expires.so
# 啟用有效期控制
ExpiresActive On
# GIF有效期為1個月
ExpiresByType image/gif A2592000
# HTML文檔的有效期是最後修改時刻後的一星期
ExpiresByType text/html M604800
#以下的含義類似
ExpiresByType text/css "now plus 2 months"
ExpiresByType text/js "now plus 2 days"
ExpiresByType image/jpeg "access plus 2 months"
ExpiresByType image/bmp "access plus 2 months"
ExpiresByType image/x-icon "access plus 2 months"
ExpiresByType image/png "access plus 2 months"
Ⅲ yycache怎麼設置緩存過期時間
如果你用的是IE瀏覽器就是有個e圖標的,
就關閉瀏覽器。然後右鍵點擊IE圖標-屬性,
點擊第二行中間的「刪除文件」就可以清理臨時的文件了。
如果你用的是其他瀏覽器,
通常會在瀏覽器窗口右上角的工具菜單清理上網記錄
文字會有一點不同是正常的,不同的瀏覽器用不同的名字
就可以清理了,不過如果是Firefox不太推薦用這個。
Ⅳ Nginx-nginx可以通過URL緩存動態內容,並設置過期時間嗎
nginx的緩存服務proxy_cache不能清除指定的URL緩存,只能設置URL過期時間,要清除指定URL可以用nginx第三方模塊ngx_cache_purge。
nginx安裝時需要將ngx_cache_purege載入進去。
Ⅳ 緩存生存時間。指定的有效期為多少,怎麼設置。。
一般30秒OK,如果你網站瀏覽量比較大90秒也可以,根據你的網站需要即可,我一般都定位30,如果不設置緩存的話,伺服器壓力比較大!
Ⅵ Ie瀏覽器緩存的css文件多久失效
css是緩存文件,可以自行在瀏覽器里設置失效時間。
在瀏覽器中打開「工具internet選項」,對話框的中間位置,瀏覽歷史記錄,cookie的位置有刪除和設置兩個按鈕,點擊設置按鈕,裡面你可以設置緩存文件的大小,存在時間,還可以打開緩存文件目錄。
Ⅶ 緩存擊穿互斥鎖 設置鎖的失效時間
設置鎖的失效時間是自己設置的,它的過期時間會很短,最長不超過五分鍾
緩存穿透是指查詢一個一定不存在的數據
由於緩存是不命中時被動寫的,
並且出於容錯考慮,如果從存儲層查不到數據則不寫入緩存,
這將導致這個不存在的數據每次請求都要到存儲層去查詢,失去了緩存的意義。
在流量大時,可能DB就掛掉了,
要是有人利用不存在的key頻繁攻擊我們的應用,這就是漏洞。
最常見的則是採用布隆過濾器
將所有可能存在的數據哈希到一個足夠大的bitmap中,
一個一定不存在的數據會被 這個bitmap攔截掉,
從而避免了對底層存儲系統的查詢壓力。
另外也有一個更為簡單粗暴的方法
如果一個查詢返回的數據為空(不管是數 據不存在,還是系統故障),
我們仍然把這個空結果進行緩存,但它的過期時間會很短,最長不超過五分鍾
Ⅷ 頁面緩存可以設置某個時間點過期嗎
ctx.Cache.Insert("stmodel",stModel,null,
MyClass.getSpecificDateTime(),System.Web.Caching.Cache.NoSlidingExpiration,System.Web.Caching.CacheItemPriority.Default,OnCachedItemRemoved);
()
{
TimeSpancurrentTime=DateTime.Now.TimeOfDay;
DateTimenewTime=DateTime.Now;
if(currentTime.Hours<7){
newTime=newTime.Date+newTimeSpan(7,0,0);
}elseif(currentTime.Hours<11){
newTime=newTime.Date+newTimeSpan(11,0,0);
}elseif(currentTime.Hours<15){
newTime=newTime.Date+newTimeSpan(15,0,0);
}elseif(currentTime.Hours<19){
newTime=newTime.Date+newTimeSpan(19,0,0);
}else{
newTime=DateTime.Now.AddDays(1);
newTime=newTime.Date+newTimeSpan(7,0,0);
}
returnnewTime;
}
這個例子是每天的7,11,15,19四個時間點過期,
Ⅸ 怎麼設置網站的靜態內容緩存時間
我們的網站中往往包含大量的頁面組件,比如圖片、樣式表文件、JS腳本文件和Flash動畫。這些組件的變化頻率非常低,尤其是那些構成網站基本框架的組件, 幾乎不會發生變化。我們可以將這些變化率很低的組件看作靜態內容,並且通過max-age或expires標識設置緩存過期的時間,以便下次更快的訪問,節約帶寬資源,節省伺服器資源、提高用戶體驗等。
Ⅹ java設置 redis 失效時間多久
EXPIRE命令返回1表示成功,返回0表示鍵值不存在或設置失敗。
同時這里還有一個比較常用的命令是ttl,用於查看一個鍵還有多久時間會被刪除。返回的是剩餘時間(秒數)。
這里就不貼代碼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ttl命令在鍵不存在或被刪除之後,會返回-2,在沒有為鍵設置生存時間(即永久存在,建一個鍵之後的默認情況)時返回的是-1。大家可以親自操作一把。
如果想要把一個設置過過期時間的鍵取消過期時間設置,則需要使用persist命令。
redis > SET session:27e7a id1234
OK
redis > EXPIRE session:27e7a 1200
(integer) 1
redis > TTL session:27e7a
(integer) 1092
redis > PERSIST session:27e7a
(integer) 1
redis > TTL session:27e7a
(integer) -1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除了使用persist命令外,使用set、getset命令為鍵賦值,也會同時消除鍵的生存時間,如果需要可以重新使用expire命令為鍵設置生存時間。而其他對鍵的操作命令(如incr、lpush、hset、zrem)都不會影響鍵的生存時間。
expire命令的單位是秒,而且這個參數必須為整數,如果需要更精準的時間的話,需要使用pexpire命令設置,其單位為毫秒,同理也需要用pttl命令來看鍵的剩餘毫秒數。當然使用expire命令設置的過期時間也是可以用pttl看鍵的剩餘毫秒數的。
訪問限制
有時候我們會有一個需求是需要限制一個用戶對一個資源的訪問頻率,我們假定一個用戶(用IP作為判斷)每分鍾對一個資源訪問次數不能超過10次。
我們可以使用一個鍵,每次用戶訪問則把值加1,當值加到10的時候,我們設定鍵的過期時間為60秒,並且禁止訪問。這時候下次訪問發現值為10,則不讓訪問了,然後60秒後鍵被刪除,這時候再次創建鍵。這樣就可以解決,但是其實這樣時間並不精準,問題還是挺大的。
我們還有一個方案:使用隊列。前面的章節也說到了,使用列表類型可以用作隊列。
我們設定一個隊列rate.limiting.192.168.1.1(假定是這個IP),我們把每次的訪問時間都添加到隊列中,當隊列長度達到10以後,判斷當前時間與隊列第一個值的時間差是否小於60,如果小於60則說明60秒內訪問次數超過10次,不允許訪問;否則說明可以訪問,則把隊列頭的值刪除,隊列尾增加當前訪問時間。
這種方法可以比較精準的實現訪問限制,但是當限制的次數比較大時,這種方法佔用的存儲空間也會比較大。
緩存
有時候會把一些對CPU或IO資源消耗比較大的操作結果緩存起來,並設置一定時間的自動過期。比如我們設定一個微博外鏈的最熱站點緩存放於新浪微博的首頁,這樣我們不可能每次訪問都重新計算最熱的外鏈站點,所以我們可以設定兩小時更新一次。每次訪問是判斷這個鍵有沒有,如果存在則直接返回,如果沒有則通過計算把內容存入鍵中,並設定兩小時的過期時間。
然而在很多場合這種方法會很恐怖,當伺服器內存有限的時候,大量使用緩存切設置生存時間過長就會導致redis佔用太多內存,而redis有時候會把系統內存都吃掉,導致系統崩潰。但是設置時間過短又會導致緩存的命中太低。
所以我們最好的辦法是設定緩存的淘汰規則。這種方式比較適用於將redis用作緩存系統的時候比較好。
具體就是:修改配置文件中的maxmemory參數,限制redis的最大內存,當超出後會按照maxmemory-policy參數指定的策略刪除不需要的鍵,直到redis佔用的內存小於設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