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的硬碟它的寫入次數是多少
一般硬碟寫入次數沒有上限,其壽命就是內部光碟的壽命,無論是機械盤還是固態盤。機械硬碟的使用壽命按小時計算。一般50萬小時。
ssd的生存期是由寫入次數累積而成的,與寫入次數無關。容量越大,ssd的使用壽命越長。
ssd使用nand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因此會有一個寫入時間上限。完整寫入稱為P/E,快閃記憶體的壽命以P/E為單位,34nm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壽命約為P/E的5000倍,25nm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壽命約為P/E的3000倍。
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改進,新的ssd可以提供更少的不必要的寫操作。120G固態硬碟只能在寫入120G文件時用作P/E。
(1)機械硬碟擦寫次數擴展閱讀:
sd的每個扇區可以被重寫100000次(slc),但某些應用程序(如操作系統的日誌記錄)可能會多次讀寫一個扇區。在這種情況下,固態硬碟的實際壽命尚未測試。
然而,通過對均衡演算法的管理,存儲單元的預期壽命將得到延長。SLC的寫入壽命為10萬次,低成本的MLC的寫入壽命僅為1萬次,而低成本的TLC快閃記憶體的寫入壽命差500-1000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固態硬碟
㈡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哪一個耐用
在使用壽命方面,機械硬碟比較皮實,使用壽命要比固態硬碟要長。正因於此,很多伺服器和監控中心,都在用讀寫速度比較慢的機械硬碟。
再看機械硬碟,一般壽命都在15年以上。筆者目前還有一塊機械硬碟,用了15年還能正常使用,只是讀寫速度實在太慢了。而監控級的機械硬碟,至少可以使用20年不損壞。不同的存儲介質,決定了機械硬碟的壽命更長。如果保存重要數據,建議用機械硬碟。當然了,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更快,做系統盤是非常合適的。
㈢ 新買的機械硬碟不拆封,2到3年之後再通電使用,這對硬碟有損害嗎到時候數據保存會有問題嗎
和通電長短沒有絕對關系
和讀取次數也沒絕對關系
固態硬碟也不怕震動,相對於機械硬碟而言
固態硬碟也不怕斷電
和寫入次數有絕對關系!
寫入次數是現在固態硬碟的致命缺點
就普通用的固態硬碟而言,理論擦寫次數為3000次左右
而固態硬碟都有各自的平衡寫入機理機制,會均衡寫入固態的每個區
打個比方,64G固態硬碟,每天寫滿再刪除,理論可以用3-5年
㈣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哪個壽命更長
單就壽命而言,機械硬碟的使用壽命要遠高於固態硬碟,且從安全性和可靠性角度來講,機械硬碟也遠優於固態硬碟。至於原因,要從他們的內部結構開始講起。
機械硬碟顧名思義,機械硬碟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又大有方」的存儲設備,它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碟片主要承擔存儲數據的作用。而工作原理也很簡單,磁頭沿碟片的半徑運動,通過定位碟片的指定位置進行數據的讀寫。
優點
在業界,對於機械硬碟一直有著這樣的評價:可用十年。什麼概念呢?可能你的電腦已經換了三茬以上,那塊機械硬碟還可以作為存儲工具。這主要是因為,機械硬碟內部為機械結構,其使用壽命不受限於數據的吞吐量,只要內部結構沒有受到損壞,便能夠無限次數的使用下去。
匯總來看,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可以說在存儲領域各有千秋,如果單就使用壽命而言,機械硬碟更適合作為存儲數據的工具使用,據說曾經有研究發現,很久很久以前(超過十年,具體時間忘記了)的機械硬碟,現在通電夠依舊可以正常使用。當然,如果你在糾結如何選擇,不妨試試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的組合方式?固態做系統+軟體,機械存儲日常數據。
㈤ 硬碟使用494小時多嗎
多。硬碟使用500個小時左右,屬於有點偏高,如果是新買的硬碟,這個硬碟屬於是二手硬碟別人用過的,正常來說一天使用8個小時,一年365天,大約使用2000個小時。如果是機械硬碟的話,最重要的就是使用時間和硬碟的擦寫次數,機械硬碟主要是靠機械臂各零件相互配合進行,運行的時間長通電久,相對來說壽命也會縮短
㈥ 機械硬碟壽命長還是固態硬碟壽命長
大部分情況下,固態硬碟壽命長。
很多人認為機械硬碟比固態硬碟壽命長,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舉個例子,120G的固態硬碟,需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能算讀寫一次,這只是針對新款的固態硬碟,普通用戶即使每天都要寫入50G的文件,也需要十幾年才能到達它的壽命極限,所以說,你先把固態硬碟用到十年在考慮它的壽命問題吧。
再來看看機械硬碟,按照道理來說機械盤的壽命要比固態盤用的時間長,因為固態盤是做高速讀取使用的,即便是固態盤達到了數據讀寫的次數上限,機械盤也依然可以工作,不過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在實際的使用中,機械硬碟其實更容易壞。機械硬碟的最怕的就是在工作的途中遭受震動,或者在使用的時候移動電腦,這些都會導致機械硬碟瞬間報廢,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雖然現在的硬碟質量有所提升,但這種事情也不是不會發生。
㈦ 關於機械硬碟的擦寫次數。。。我這個數值正常嗎
就是寫入和抹除的次數,一般固態硬碟的晶元有SLC、MLC、TLC三種: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廠家叫8LC,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500次擦寫壽命,目前還沒有廠家能做到1000次。
㈧ 機械硬碟的壽 命真的比固 態硬碟長嗎
一般來說機械長點。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區別對比:固態硬碟優點:無噪音、讀寫速度極快、防震動、發熱量低、輕便等。機械硬碟優點:容量大,價格便宜。固態硬碟缺點:價格高,容量小,固態硬碟有PE寫入次數有限,因此壽命要比機械硬碟更低。機械硬碟缺點:噪音大,怕震動,發熱量高,讀寫速度慢。
機械比固態更長壽?機械硬碟沒有讀寫次數限制,但機械結構有使用壽命年限。固態硬碟理論上壽命確實短於機械硬碟,但實際使用上可達5-10年,並且因為沒有機械結構,不怕碰撞,摔落、斷電等問題。機械硬碟像封閉的光碟機機械硬碟更像光碟機的工作原理,通過磁頭來尋找高速旋轉碟片上的信息,來完成數據交換工作,完全就是封閉的光碟機。而機械結構如果不保養就容易出問題,但是機械硬碟可不是那麼容易說保養就保養的,幾乎沒多少人會冒著損壞的風險拆開機械硬碟,因此用久了就會出現雜訊,尋道時間變長等問題。固態硬碟像U盤固態硬碟更像U盤的工作原理,由快閃記憶體介質存儲數據以及主控晶元來控制工作。因為沒有機械結構,也不需要尋道,所以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碟快。但由於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充放電次數有限,每一次讀寫,都是一次充放電的過程,因此影響固態硬碟的壽命主要是讀寫次數、容量。機械/固態硬碟壽命一般多長?機械硬碟壽命一般按年算,在3年或5年以上。當然超過使用壽命並不是不能用,而是性能下降,有雜訊。固態硬碟的壽命標準是寫入次數或寫入容量,計算寫入容量一般按TB、PB單位來計算的,專業人士和發燒友看寫入容量。至於寫入次數,根據快閃記憶體晶元類型,可達到1-10萬次,專業級可達百萬次。寫入次數說使用多少次後就壞了,而是每個存儲單元可達1-10萬次,一個快閃記憶體晶元有很多存儲單元,而主控晶元會自動給不同的存儲單元分配數據,以便分擔壽命風險。固態硬碟壽命減少一般指的是出現多次讀寫後壞掉的快閃記憶體單元,其他可以正常使用。總結:不用擔心固態硬碟壽命如果你擔心硬碟壽命那麼我可以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固態硬碟的壽命已經可以達到5-10年,而機械硬碟,只要不是物理損壞,壽命甚至可以伴隨計算機終生,根本不用擔心其壽命問題。總之,只要不是人為損壞或者質量問題,不管是什麼硬碟,一直能用到你換電腦為止
如果從壽命上來說,理論上講機械硬碟是優勝於固態硬碟的,因為機械硬碟的內部構造全是機械產品,主要是磁碟、磁頭和馬達,還有主軸、傳動手臂、傳動軸和反力回拉彈簧裝置等,當然還有電路板和鋁制防護殼。這樣的機械構造,雖然限制了它的體積,容量和速度,但是只要機械部件不損壞,尤其是磁頭磁碟不出問題,那麼它的壽命是可以很長久的。而固態硬碟的構造相對簡單,主要由外殼、快閃記憶體晶元、主控晶元以及緩存晶元組成。所以它的主要部件都是快閃記憶體類,這樣的產品壽命主要取決於晶元,每顆晶元的壽命就在於他們的擦寫次數,都是有一個極致的,這一點機械硬碟就沒有限制,只要你的機械部件不壞,是可以一直使用的,不過要根據實際使用的情況來決定壽命。
固態硬碟的壽命就是讀寫的次數,在固態硬碟的演算法定義中,修改一次才算是真正的讀寫,由於固態盤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說它壽命短的原因所在,當然,任何硬體產品都有自己的壽命,只是壽命的長短而已。舉個例子,120G的固態硬碟,需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能算讀寫一次,這只是針對新款的固態硬碟,普通用戶即使每天都要寫入50G的文件,也需要十幾年才能到達它的壽命極限,所以說,你先把固態硬碟用到十年在考慮它的壽命問題吧。再來看看機械硬碟,按照道理來說機械盤的壽命要比固態盤用的時間長,因為固態盤是做高速讀取使用的,即便是固態盤達到了數據讀寫的次數上限,機械盤也依然可以工作,不過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在實際的使用中,機械硬碟其實更容易壞。機械硬碟的最怕的就是在工作的途中遭受震動,或者在使用的時候移動電腦,這些都會導致機械硬碟瞬間報廢,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雖然現在的硬碟質量有所提升,但這種事情也不是不會發生。
硬碟的壽命是由擦寫次決定的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比較,擁有以下缺點:1. 成本高。每單位容量價格是機械硬碟的5~10倍(基於快閃記憶體),甚至200~300倍(基於DRAM)。2. 容量低。目前固態硬碟最大容量遠低於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容量仍在迅速增長,據稱IBM已測試過4TB的固態硬碟。3. 由於不像機械硬碟那樣屏蔽於法拉第籠中,固態硬碟更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不良影響。如斷電(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尤甚)、磁場干擾、靜電等。4. 寫入壽命有限(基於快閃記憶體)。一般快閃記憶體寫入壽命為1萬到10萬次,特製的可達100萬到500萬次,然而整台計算機壽命期內文件系統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寫入次數仍將超過這一極限。特製的文件系統或者固件可以分擔寫入的位置,使固態硬碟的整體壽命達到20年以上。不過一般用的話ssd還是可以用好幾年的你也可以買混合硬碟,有幫助請採納
㈨ 硬碟能反復擦寫多少次
硬碟沒有擦寫次數的限制但是要想硬碟壽命長的話要注意保養其實,只要在日常使用中注意一些小技巧,便可以減少硬碟出故障的可能性,從而延長其正常的使用壽命。 1.讀寫忌斷電 現時硬碟的轉速大都是7200轉,在進行讀寫時,整個碟片處於高速旋轉狀態中,如果忽然切斷電源,將使得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從而導致硬碟出現壞道甚至損壞。所以在關機時,一定要注意機箱面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沒有閃爍,即硬碟已經完成讀寫操作之後才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關閉電腦。硬碟指示燈閃爍時,一定不可切斷電源。 2.防止受震動 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進行讀寫操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時候,磁頭與碟片也是接觸的。硬碟在工作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容易造成磁頭與資料區相撞擊,導致碟片資料區損壞或刮傷磁碟,丟失硬碟內所儲存的文件數據。因此,在工作時或關機後主軸電機尚未停頓之前,千萬不要搬動電腦或移動硬碟,以免磁頭與碟片產生撞擊而擦傷碟片表面的磁層。此外,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也要加倍小心,防止過分搖晃或與機箱鐵板劇烈碰撞。 3.遠離磁場 磁場是損毀硬碟數據的隱形殺手,因此要盡可能地使硬碟不靠近強磁場,如音箱、手機、電台等,以免硬碟里所記錄的資料因磁化而受到破壞。機有信號時會產生強烈磁場,可能磁化附近的硬碟 4.減少頻繁操作 如果長時間運行一個程序(如大型軟體或玩游戲),這時就要注意了,這樣磁頭會長時間頻繁讀寫同一個硬碟位置(即程序所在的扇區),而使硬碟產生壞道。 另外,如果長時間使用一個操作系統,也會使系統文件所在的硬碟扇區(不可移動)處於長期讀取狀態,從而加快該扇區的損壞速度。當然,最好是安裝有兩個或以上的操作系統交替使用,以避免對硬碟某個扇區做長期的讀寫操作。 5.恰當的使用時間 在一天中,最好不要讓硬碟的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而且不要連續工作超過8個小時,應該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關閉電腦,讓硬碟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6.定期整理碎片 硬碟工作時會頻繁地進行讀寫操作,同時程序的增加、刪除也會產生大量的不連續的磁碟空間與磁碟碎片。當不連續磁碟空間與磁碟碎片數量不斷增多時,就會影響到硬碟的讀取效能。如果數據的增刪操作較為頻繁或經常更換軟體,則應該每隔一定的時間(如一個月)就運行Windows系統自帶的磁碟碎片整理工具,進行磁碟碎片和不連續空間的重組工作,將硬碟的性能發揮至最佳。 7.增加內存與良好供電 如果經常使用一些內存需求很大的軟體(如圖像處理、模型設計等軟體),就應該增加內存,來減少大量的文件交換時在硬碟上進行的讀寫操作,從而延長硬碟的使用壽命。 另外,一定要使用性能穩定的電源,如果電源的供電不純或功率不足,很容易就會造成資料丟失甚至硬碟損壞。參考資料: http://www.pchome.net
㈩ 硬碟壽命與擦寫次數
沒有這種限制,硬碟的壽命主要看硬碟的型號和批次,還有就是平常的養護。
現在市面上的硬碟有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分,兩者壽命不同
1、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壽命判斷標准一般是寫入次數或寫入容量,計算寫入容量單位不太直觀,其中還有4K、8K的隨機寫容量。
固態硬碟由快閃記憶體介質存儲數據以及主控晶元來控制工作,快閃記憶體介質的作用是讓集成電路替代碟片,通過不斷的充放電來寫入和讀取數據,
並通過主控晶元來完成數據交換。固態硬碟沒有機械結構,也不需要尋道,因此讀寫速度較比機械硬碟快很多。
但由於快閃記憶體晶元的充放電次數有限,每一次讀寫,都是一次充放電的過程,因此影響固態硬碟的壽命主要是讀寫次數、容量。
根據快閃記憶體晶元類型的不同(SLC、MLC)固態硬碟讀寫可達到1-10萬次,專業級可達百萬次,使用壽命最短區間也可以達到5-10年。
2、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更像光碟機的工作原理,有硬碟碟片(類似光碟)、帶動碟片轉動的電機、磁頭,屬於精密機械裝置,
工作原理是通過磁頭來尋找高速旋轉碟片上的信息,來完成數據交換工作,完全就是封閉的光碟機。而機械結構如果不保養也會「疲勞」,因此機械硬碟用久了就會出現雜訊,尋道時間變長等問題,機械硬碟壽命一般是按年計算,一般在3年或5年以上,因此不少硬碟廠商都是質保3年或5年。當然超過3年也不代表硬碟不能用了。
(10)機械硬碟擦寫次數擴展閱讀:
在使用硬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硬碟高速運轉時不要突然關機
硬碟高速運轉時如果我們中途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因此要避免突然關機。
怎麼判定硬碟是不是在運轉可以看面板硬碟指示燈只有在其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讀寫結束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
關機後不要立即重新啟動電腦
使用電腦的時候關閉計算機後不要立即又去開機,建議等待5s左右再去開機,因為硬碟關機的時候硬碟高速磁碟正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