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內存文件緩存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內存文件緩存

發布時間: 2022-06-22 22:50:53

Ⅰ windows內存緩存影響

1.1 緩存管理器介於內存管理器(VMM)和文件系統驅動程序(FS)之間,它包含一組以"Cc"打頭的內核模式函數,全局變數,以及一些系統線程.

1.2 緩存管理器(CM)以虛擬塊(Virtual Block)為基礎來緩存數據,

這使得可以在不涉及文件系統驅動程序的情況下進行智能預讀((Read_Ahead)和延遲(Lazy_Write)

1.3 Windows緩存管理器使用一種稱為虛擬塊緩存(virtual Block caching)的方法,它跟蹤,記錄了哪些文件的哪些部分位於緩存中.

1.4 在intel x86系統中,系統默認的緩存大小為512MB,地址范圍是0xc1000000--0xe100000

2.緩存管理器ring read and write operation

2.1 讀的操作.

大致的過程如下,從I/O管理器發出一個read的IRP開始,然後是到文件系統驅動程序,然後是緩存管理器,再然後是虛擬內存管理器.

中間需要進行兩個判斷,1.緩存管理器是否將文件緩存到系統緩存中? 2,是否產生頁錯誤?

2.2 寫操作和讀操作類似,見下圖.

3.Cache Manager Interface

3.1 文件流(File Stream) 操作函數(

使文件映射到系統緩存中.

@ CcInitializeCacheMap()

@ CcSetFileSize()

@ CcFlushCache()

@ CcZeroData()

@ ()

@ ......

3.2 文件系統介面

一旦一個文件已經被建立起緩存方式的訪問環境,文件系統驅動程序就調用幾個函數中的某一個來訪問文件中的數據.

要訪問被緩存的數據,可以通過下面三種主要的方法:

Ⅱ 電腦的內存和緩存有什麼區別啊都有什麼作用的謝謝

電腦的內存斷電後數據就沒有了,緩存是記錄上次讀取過的文件,下次開機時讀取這個文件的緩存速度會很快

Ⅲ 怎麼清理物理內存緩存

物理內存各種各樣的優化方法:

1、改變頁面文件的位置

其目的主要是為了保持虛擬內存的連續性。

因為硬碟讀取數據是靠磁頭在磁性物質上讀取,頁面文件放在磁碟上的不同區域,磁頭就要跳來跳去,自然不利於提高效率。

而且系統盤文件眾多,虛擬內存肯定不連續,因此要將其放到其他盤上。

改變頁面文件位置的方法是:

用滑鼠右鍵點擊「我的電腦」,選擇「屬性→高級→性能設置→高級→更改虛擬內存」,在驅動器欄里選擇想要改變到的位置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當移動好頁面文件後,要將原來的文件刪除(系統不會自動刪除)。

2、改變頁面文件的大小

改變了頁面文件的位置後,我們還可以對它的大小進行一些調整。

調整時我們需要注意,不要將最大、最小頁面文件設為等值。因為通常內存不會真正 「塞滿」,它會在內存儲量到達一定程度時,自動將一部分暫時不用的數據放到硬碟中。

最小頁面文件越大,所佔比例就低,執行的速度也就越慢。最大頁面文件是極限值,有時打開很多程序,內存和最小頁面文件都已「塞滿」,就會自動溢出到最大頁面文件。所以將兩者設為等值是不合理的。

一般情況下,最小頁面文件設得小些,這樣能在內存中盡可能存儲更多數據,效率就越高。最大頁面文件設得大些,以免出現「滿員」的情況。

3、禁用頁面文件

當擁有了512MB以上的內存時,頁面文件的作用將不再明顯,因此我們可以將其禁用。方法是:

依次進入注冊表編「HKEY_LOCAL_

Ma-nagerMemoryManagement」下,在「DisablePa-ging Executive」(禁用頁面文件)選項中將其值設為「1」即可。

4、清空頁面文件

在同一位置上有一個「ClearPageFileAtShutdown(關機時清除頁面文件)」,將該值設為「1」。

這里所說的「清除」頁面文件並非是指從硬碟上完全刪除pagefile.sys文件,而是對其進行「清洗」和整理,從而為下次啟動windowsxp時更好地利用虛擬內存做好准備。

5、調整高速緩存區域的大小

可以在「計算機的主要用途」選項卡中設置系統利用高速緩存的比例(針對windows
98)。

如果系統的內存較多,可選擇「網路伺服器」,這樣系統將用較多的內存作為高速緩存。

在CD-ROM標簽中,可以直接調節系統用多少內存作為CD-ROM光碟讀寫的高速緩存。

6、監視內存

系統的內存不管有多大,總是會用完的。

雖然有虛擬內存,但由於硬碟的讀寫速度無法與內存的速度相比,所以在使用內存時,就要時刻監視內存的使用情況

。Windows操作系統中提供了一個系統監視器,可以監視內存的使用情況。

一般如果只有60%的內存資源可用,這時你就要注意調整內存了,不然就會嚴重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和系統性能。

7、及時釋放內存空間

如果你發現系統的內存不多了,就要注意釋放內存。

所謂釋放內存,就是將駐留在內存中的數據從內存中釋放出來。

釋放內存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重新啟動計算機。

另外,就是關閉暫時不用的程序。

還有要注意剪貼板中如果存儲了圖像資料,是要佔用大量內存空間的。

這時只要剪貼幾個字,就可以把內存中剪貼板上原有的圖片沖掉,從而將它所佔用的大量的內存釋放出來。

8、優化內存中的數據

在Windows中,駐留內存中的數據越多,就越要佔用內存資源。

所以,桌面上和任務欄中的快捷圖標不要設置得太多。

如果內存資源較為緊張,可以考慮盡量少用各種後台駐留的程序。平時在操作電腦時,不要打開太多的文件或窗口。

長時間地使用計算機後,如果沒有重新啟動計算機,內存中的數據排列就有可能因為比較混亂,從而導致系統性能的下降。

這時你就要考慮重新啟動計算機。

Ⅳ 什麼叫緩存

所謂的緩存,就是將程序或系統經常要調用的對象存在內存中,一遍其使用時可以快速調用,不必再去創建新的重復的實例。這樣做可以減少系統開銷,提高系統效率。

1、通過文件緩存;顧名思義文件緩存是指把數據存儲在磁碟上,不管你是以XML格式,序列化文件DAT格式還是其它文件格式;

2、內存緩存;也就是創建一個靜態內存區域,將數據存儲進去,例如我們B/S架構的將數據存儲在Application中或者存儲在一個靜態Map中。

3、本地內存緩存;就是把數據緩存在本機的內存中。

4、分布式緩存機制;可能存在跨進程,跨域訪問緩存數據

對於分布式的緩存,此時因為緩存的數據是放在緩存伺服器中的,或者說,此時應用程序需要跨進程的去訪問分布式緩存伺服器。

(4)內存文件緩存擴展閱讀

當我們在應用中使用跨進程的緩存機制,例如分布式緩存memcached或者微軟的AppFabric,此時數據被緩存在應用程序之外的進程中。

每次,當我們要把一些數據緩存起來的時候,緩存的API就會把數據首先序列化為位元組的形式,然後把這些位元組發送給緩存伺服器去保存。

同理,當我們在應用中要再次使用緩存的數據的時候,緩存伺服器就會將緩存的位元組發送給應用程序,而緩存的客戶端類庫接受到這些位元組之後就要進行反序列化的操作了,將之轉換為我們需要的數據對象。

Ⅳ 手機內存的緩存怎麼清除

要是以上的都沒有作用,那麼就把自己想要的備份好,或者把對自己有用的導出到電腦裡面,然後恢復出廠設置,但是要慎重,因為有時候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會沒有記起來,然後沒有備份,就找不到了。

Ⅵ 內存和緩存的區別和聯系

緩存是指臨時文件交換區,電腦把最常用的文件從存儲器里提出來臨時放在緩存里,就像把工具和材料搬上工作台一樣,這樣會比用時現去倉庫取更方便。因為緩存往往使用的是RAM(斷電即掉的非永久儲存),所以在忙完後還是會把文件送到硬碟等存儲器里永久存儲。電腦里最大的緩存就是內存條了,最快的是CPU上鑲的L1和L2緩存,顯卡的顯存是給GPU用的緩存,硬碟上也有16M或者32M的緩存。千萬不能把緩存理解成一個東西,它是一種處理方式的統稱!

Ⅶ 文件緩存是什麼

高速緩存英文是cache。一種特殊的存儲器子系統,其中復制了頻繁使用的數據,以利於CPU快速訪問。存儲器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存儲了頻繁訪問的 RAM 位置的內容及這些數據項的存儲地址。當處理器引用存儲器中的某地址時,高速緩沖存儲器便檢查是否存有該地址。如果存有該地址,則將數據返回處理器;如果沒有保存該地址,則進行常規的存儲器訪問。因為高速緩沖存儲器總是比主RAM 存儲器速度快,所以當 RAM 的訪問速度低於微處理器的速度時,常使用高速緩沖存儲器。

L1高速緩存,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級高速緩存。在CPU裡面內置了高速緩存可以提高CPU的運行效率。內置的L1高速緩存的容量和結構對CPU的性能影響較大,不過高速緩沖存儲器均由靜態RAM組成,結構較復雜,在CPU管芯面積不能太大的情況下,L1級高速緩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採用回寫(Write Back)結構的高速緩存。它對讀和寫*作均有可提供緩存。而採用寫通(Write-through)結構的高速緩存,僅對讀*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計算機中基本採用了回寫式高速緩存。在目前流行的處理器中,奔騰Ⅲ和Celeron處理器擁有32KB的L1高速緩存,奔騰4為8KB,而AMD的Duron和Athlon處理器的L1高速緩存高達128KB。

L2高速緩存,指CPU第二層的高速緩存,第一個採用L2高速緩存的是奔騰 Pro處理器,它的L2高速緩存和CPU運行在相同頻率下的,但成本昂貴,市場生命很短,所以其後奔騰 II的L2高速緩存運行在相當於CPU頻率一半下的。接下來的Celeron處理器又使用了和CPU同速運行的L2高速緩存,現在流行的CPU,無論是AthlonXP和奔騰4,其L2高速緩存都是和CPU同速運行的。除了速度以外,L2高速緩存容量也會影響CPU的性能,原則是越大越好,現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伺服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緩存更高達1MB-3MB。

——》1,高速緩存(Cache),全稱「高速緩沖存儲器」。

——》2,例如:當CPU處理數據時,它會先到高速緩存中去尋找,如果數據因之前的操作已經讀取而被暫存其中,就不需要再從主內存中讀取數據——由於CPU的運行速度一般比主內存快,因此若要經常存取主內存的話,就必須等待數個CPU周期從而造成浪費。

——》3,提供「高速緩存」的目的是為了讓數據存取的速度適應CPU的處理速度,其基於的原理是內存中「程序執行與數據訪問的局域性行為」。

——》4,現在Cache的概念已經被擴充了:不僅在CPU和主內存之間有Cache,而且在內存和硬碟之間也有Cache(磁碟高速緩存),乃至在硬碟與網路之間也有某種意義上的「Cache」(Internet臨時文件夾)。

——》5,凡是位於速度相差較大的兩種硬體之間的,用於協調兩者數據傳輸速度差異的結構,均可稱之為Cache。

——》6,所以硬碟和內存之間的Cache就叫做磁碟高速緩存。它是在內存中開辟一塊位置,來臨時存取硬碟中的數據。這項技術可使計算機讀寫時的存儲系統平均數據傳輸率提高5-10倍,適應了當前激增的海量數據存儲需求。

——》7,在DOS時代,我們用:
smartdrv 內存容量
命令來載入硬碟高速緩存。自從有了Windows後,我們就不需要載入硬碟高速緩存了,因為Windows本身有自己的高速緩存管理單元,如果強行使用smartdrv命令載入,反而會影響Windows的性能。

——》8,我們在用硬碟安裝Win2000/XP時候,系統會提示載入高速緩存,這是因為在安裝的初期還是DOS操作,所以為了達到讀存的速度,安裝程序要求載入高速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