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組裝電腦,一張240G的固態硬碟,夠了嗎
一般而言,240G的硬碟足夠用了,系統一般在30G一下,其餘可以作為應用程序空間和數據存儲空間。當然,如果你的視頻太多的話,最好再加一個機械硬碟。
Ⅱ 組裝電腦用固態硬碟和普通硬碟哪個好可以都用嗎
固態硬碟肯定比普通硬碟快很多倍。我接一個固態硬碟做系統盤,開機時間(win7)平均16秒,換回普通硬碟,開機時間37秒。
普通硬碟便宜,固態硬碟貴。通過做法是用固態硬碟做系統,普通硬碟做資源盤。
因為一樓對我的回答有點嘲笑的意思,所以我再補充一下:
盡管一樓的說法是正確的,但基本上廢話!
樓主要問的,肯定就是速度的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現在的主板,
基本上都支持SATA3了,不管你考慮或不考慮,它都是這個介面!
這是常識,說不說都一樣!
而且我推薦是:
固態硬碟加普通硬碟。
現在大多數品牌機都是這種做法........
Ⅲ 組裝電腦非要一個機械硬碟一個固態硬碟嗎
並不是的,如果按照傳輸速度來看的話,固態的傳輸速度更快,如果你把系統裝在固態盤裡面,開機會快一些,某些介面的固態硬碟,它的傳輸速度甚至可以達到幾GB或以上,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操作體驗,那就可以考慮裝個固態硬碟,而且我覺得的機械硬碟絕大部分的電腦要裝的,雖然機械盤的傳輸速度沒有固態盤這么快,但是它的性價比會比固態高很多,而且價格便宜很多,現在基本上都是一塊錢一個G。
Ⅳ 組裝電腦時只要m2固態硬碟不要sata硬碟了行不
選擇別恐懼,秒懂SSD固態硬碟到底是選擇M.2的還是SATA介面!
隨著存儲技術的革新現在SSD固態硬碟的價格大幅度的跳水,已經低至不足1元1G的程度,最便宜的SATA固態硬碟480G的不到300元你就能拿到手,讓傳統機械硬碟日子非常難熬。
現在想選擇買固態無論是去實體店還是去某寶某東,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選中一塊固態硬碟剛要選擇購買,會發現有兩個選擇,竟然有兩個版本,一種是M2.介面SSD,一種是SATA介面的,這下有些同學們就懵了,這到底是什麼玩意,我該選擇哪個?SATA和NVME到底哪個好?SATA什麼意思,M2什麼意思?嚴重打擊購買慾望,下面我帶大家搞懂分析這兩種介面的。
SATA介面SSD
M2.介面SSD
SATA介面發展到了3.0時代已經許久了,其次它傳承於傳統的機械硬碟,是目前主流的介面, 由於存在時間非常的久遠,SATA介面兼容性極強,幾乎所有品類的主板都會有SATA介面,但是受制於原始技術的弊端無法最高速度無法超越6Gbps,因為機械硬碟天生的產品結構導致速度無法呈現跨越式的增長,只能小打小鬧,修修補補。目前基於SATA3.0介面的固態硬碟的讀取性能正常會在500MB/S以上,低於這個速度的,我們不需要考慮。
那麼M2介面的呢?M.2其實只是固態硬碟的一種介面形式,這種介面的固態硬碟有的是支持NVMe協議的,有的是支持AHCI協議的,支持NVMe協議的速度的確要比普通固態硬碟快很多,而支持AHCI協議的其實就和普通固態硬碟的速度差不多。所以說M.2不能代表其速度快慢,具體還要看SSD是否支持NVMe協議,另外要看自己的電腦主板是否支持。
AHCI和NVMe:
它們指的是兩種不同的上層協議。AHCI這種協議是目前大多數固態硬碟在使用的,相對於NVMe協議來說,AHCI速度不及NVMe。
讀到這里可能你會感到很困惑,什麼協議,介面,通道的,我們還是簡單點說,M.2的固態硬碟從外觀上看起來大致一樣,但是它們速度可能會完全不同,如果是支持NVMe的,那麼它的速度會比普通SSD要快很多,但要是支持AHCI的,它的速度就和普通固態硬碟沒什麼兩樣。所以說當我們看到M.2固態硬碟的時候先要搞清楚它支持的是AHCI協議還是NVMe協議,同樣都是M.2介面,它們之間的價格差距是巨大的,性能方面支持NVME協議的970 EVO的順序讀寫速度可達到3500MB/s和2500MB/s。
所以綜上所訴,M2和SATA優缺點同樣很明顯,SATA兼容性強,什麼主板都支持,包括很多二代內存的老主板也能支持,只是會損失一些性能,而M2介面支持NVME協議的SSD速度超群,但是很多老型號的主板並不能支持,所以如果你是老舊平台的話,SATA沒話說,如果你是新平台不用考慮必須上支持NVME協議的M2介面固態。
Ⅳ 固態硬碟有什麼用組裝電腦需要嗎
不玩游戲的話,沒有必要裝固態硬碟。
組裝電腦不一定要裝固態硬碟,裝1TB混合硬碟也夠。
現在固態硬碟技術剛起步,容量和價格都一般,機械硬碟幾十M的讀寫速度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軟體需求了。
固態硬碟,簡稱固盤,固態硬碟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領域。
Ⅵ 為什麼組裝電腦很多人要選擇固態硬碟
優點
編輯
讀寫速度快: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固態硬碟廠商大多會宣稱自家的固態硬碟持續讀寫速度超過了500MB/s!固態硬碟的快絕不僅僅體現在持續讀寫上,隨機讀寫速度快才是固態硬碟的終極奧義,這最直接體現在絕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與之相關的還有極低的存取時間,最常見的7200轉機械硬碟的尋道時間一般為12-14毫秒,而固態硬碟可以輕易達到0.1毫秒甚至更低。[6]
防震抗摔性:傳統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傳統硬碟,固態硬碟佔有絕對優勢。[6]
低功耗:固態硬碟的功耗上要低於傳統硬碟。
無噪音: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也不怕碰撞、沖擊、振動。由於固態硬碟採用無機械部件的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6]
工作溫度范圍大:典型的硬碟驅動器只能在5到55攝氏度范圍內工作。而大多數固態硬碟可在-10~70攝氏度工作。固態硬碟比同容量機械硬碟體積小、重量輕。固態硬碟的介面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與普通硬碟一致。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40~85攝氏度)。
輕便:固態硬碟在重量方面更輕,與常規1.8英寸硬碟相比,重量輕20-30克。
Ⅶ 組裝電腦裡面的硬碟是不是固態硬碟
這個不一定,要看你是如何要求的。如果自己組裝,可以選擇固態硬碟或機械硬碟。也可以配雙硬碟。如果購買組裝好的電腦,可以打開主機箱看看,就一目瞭然了。
Ⅷ 自己組裝電腦,雷克沙固態硬碟怎麼樣
如果說是自己安裝電腦自己購買配件的話。買固態硬碟最好就選擇大品牌英特爾和三星的比較好。因為雷克沙這個固態硬碟各個方面來講都是比較普通的。不是說它質量不行或者說其他不行,是因為它的速度和讀取寫入速度太慢了。雖然說這個品牌以前還是不錯的。但是畢竟他不是專業的一個固態硬碟廠家,所以說最好還是選擇其它的大品牌比較好的,徐非你不需要快的讀取寫入速度就可以不考慮,
Ⅸ 組裝電腦硬碟怎麼安裝
固定好硬碟連接好硬碟的電源線數據線,最後開機啟動電腦分區、格式化硬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