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ide和sata硬碟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ide和sata硬碟

發布時間: 2022-06-19 17:33:44

硬碟的SATA介面和IDE介面有什麼區別

ide是並行介面,sata是串列介面。ide是上一代的介面規范,它的傳輸速度慢,不過現在在市場上還是有很多。sata介面就是現在的主流介面模式,它具有很強的系統拓展性。ide的數據線分為40針和80針。sata的數據線採用7芯的數據線,比起ide的要簡潔明了得多。連接sata數據線沒有順序之分,無論哪頭連接主板或硬碟都是一樣的。ide的不同,一般情況下比較長的連接主板,短的接硬碟,具體情況看說明。
其實在傳輸速度方面,ide和sata
1.0差別不大,不過sata2.0就快的多,現在一般都是用2.0的介面

❷ ide硬碟和sata硬碟區別

IDE 硬碟採用並行介面傳輸數據,俗稱「並口硬碟」,數據傳輸速度較慢,最高傳輸速度到 133MB/s 就不再發展了(停產淘汰),不支持 AHCI 以及 NCQ 等特性。
SATA 硬碟採用串列介面傳輸數據,俗稱「串口硬碟」,傳輸速度比並口硬碟高很多,SATA3 標準的理論傳輸速度高達 600MB/s,如果是固態硬碟,實測可超過560MB/s。並且,SATA硬碟支持 AHCI、NCQ以及其他一些高級特性。
綜上,SATA 硬碟各方面特性都比 IDE 硬碟強。

❸ sata硬碟與ide硬碟有什麼區別

SATA硬碟與IDE硬碟最大的區別在於介面標准。SATA硬碟是符合SATA介面標準的硬碟,IDE硬碟是符合PATA介面標準的硬碟。
SATA硬碟與IDE硬碟在內部的機械結構和工作原理基本是一樣的,差別在於與主板的連接。SATA硬碟使用串列通信方式與主板通信,其數據信號線很少,主要通過提高頻率來提高傳輸速率;而IDE硬碟採用並行通信方式與主板通信,其數據信號線很多,採用的是多條線路同時傳輸信號的方式來提高速率。

❹ 硬碟的介面IDE和SATA是什麼意思

硬碟的結口規格
以前的硬碟很多都是IDE的。
現在的硬碟基本上都是SATA的
伺服器的硬碟SICI的。
現在買的硬碟基本上都是SATA的,速度要比IDE的快很多,支持熱插拔。

❺ IDE硬碟和SATA硬碟有什麼區別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電子集成驅動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碟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硬碟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介面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發展,性能也不斷的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碟無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著硬碟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碟ATA-1,這種類型的介面隨著介面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其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碟介面,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介面都屬於IDE硬碟。
SATA(Serial
ATA)口的硬碟又叫串口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范。2002年,雖然串列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范。Serial
ATA採用串列連接方式,串列ATA匯流排使用嵌入式時鍾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列介面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串口硬碟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並行ATA的新型硬碟介面類型,由於採用串列方式傳輸數據而知名。相對於並行ATA來說,就具有非常多的優勢。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介面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復雜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這比最快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達到300MB/s,最終SATA將實現600MB/s的最高數據傳輸率。

❻ SATA硬碟和IDE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1、介面不同,SATA是7針串口,IDE是80針並口;
2、SATA一次只能接一個設備,IDE一次能接兩個;
3、SATA是一種串列數據傳輸,而IDE是並行傳輸,從速率來說,SATA比IDE快得多。

❼ 磁碟分類 IDE與SATA區別

IDE:並口
SATA:串口

光碟機有這兩種介面的,SATA速度更快

光碟機沒有DDR介面的,DDR僅用於內存

光碟機有IDE介面,數據傳輸速度較慢,比SATA慢
長度指連接線的長度,如你所說,ide只有45
CM,sata
可長達1M

❽ IDE硬碟和SATA硬碟哪個好

SATA是主流。 IDE也叫PATA已經要淘汰。 SATA硬碟和普通PATA硬碟的優缺點比較 相信大家對SATA體系的一些技術特性都已經有所了解。 所以本文就不再重復, 僅做出一些有關SATA相比PATA優缺點的簡單說明。簡單講, SATA硬碟在現階段相對PATA有3個優點和1項不足, 我們戲稱為「三缺一」。 ● SATA具有更快的外部介面傳輸速度,數據校驗措施更為完善。 首先是外部介面傳輸速度更快。 由於改用線路相互之間干擾較小的串列線路進行信號傳輸, 因此相比原來的並行匯流排,SATA的工作頻率得意大大提升。 雖然匯流排位寬較小,但SATA 1.0標准仍可達到150MB/s,未來的SATA 2.0/3.0更可提升到300以至600MB/s。 就目前IDE設備的速度提升而言, SATA標准滿足未來數年的要求絕對不成問題。 ● SATA具有更簡潔方便的布局連線方式。 體現在數據線的布線連接上,SATA也與PATA面積較大、 稍顯零亂的排線截然不同。由於採用點對點匯流排, 因此SATA只需要兩對(4Pin) 線路即可完成發送和接收功能,加上另外的3條地線, 一共只需要7條同軸包裹的物理連線便可滿足需要。不僅如此, SATA使用的7針插頭結構安裝起來也相當簡便,如下圖所示。 SATA數據線同並行數據線對比 對於傳統PATA的40Pin介面, SATA的單向L型盲插接頭在設計上就杜絕了錯誤反插的可能, 再也不需要插線時, 如同並行ATA排線上紅線對0插針的繁瑣校對過程。 而且在連接時咬接到位,使用戶可以方便、 可靠地進行拔插而不必擔心接觸不良或弄壞介面等問題。此外, 為配合SATA規范所提供的硬碟熱插拔功能, 接頭中的3根地線信號針的長度比數據信號針要長出一小截, 插接時總是地線先接觸、然後才是信號針接觸, 這就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於誤操作熱拔插時的放電損害設備等問題 的出現。 ● SATA支持更長的信號傳輸距離。 為避免信號並行傳輸時的衰減或干擾問題, PATA數據線的長度被限制在了45cm以內, 而SATA的串列線纜長度則可延長到1m, 這對PC而言已經是綽綽有餘了。同時, 如果我們將串列ATA線纜的線路直徑增大, 有效信號還可以傳輸得更遠, 因此當大家看到2m以上的超長SATA數據線時, 請不要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 電源介面和BIOS設置需要購買者注意 盡管有上述種種優點,但作為普及不久的電腦配件, 相對大家都很熟悉的PATA而言, SATA體系的某些改變也不那麼令人愉快。首先在電源插口上, 由於SATA需要3.3V、5V和12V等多種電壓, 每種電壓有3根相關定義腳,再加上地線5根和1根保留腳, 加起來串列ATA硬碟的輸入電源線就需要15個針腳。 這比目前並行硬碟的電源腳數增加不少。 雖然其接插方式也改為更人性化的L型盲插介面, 但寬度比PATA寬了許多。 因為目前大部分電源都來不及提供這種串列硬碟專用供電插頭( 一些最新的電源已經提供), 所以使用SATA硬碟的用戶還必須自購一條轉接線才行, 稍嫌麻煩。 SATA電源線 不過,日立、 麥拓等部分硬碟廠商通過在硬碟電路板上設置轉換電路, 實現了L型盲插介面和傳統4針電源介面並存的方式, 免除了用戶聯結電源時的麻煩,值得稱道。 雙電源硬碟 此外,就目前的主板上使用的實際情況來說, 相對於大家已經十分熟悉的並行硬碟的BIOS設置而言, 由於增加了有關SATA的相關設置, 並且通常具備多種模式可供選擇, 因此在BIOS設置以及驅動安裝上,稍嫌麻煩。不過, 我想以目前硬體的更新速度,這些問題很快就能夠解決了。

❾ 簡述IDE硬碟和SATA硬碟各自的優缺點

ide的硬碟技術比較純熟,可是現在ide硬碟一直都沒什麼進步空間,所以現在算是比較落後了。ide只支持ATA/100和ATA/133兩種數據傳輸,而且傳輸速率過不了150M/s.ide硬碟無論防震,速率,噪音,都比不上sata,可是sata明顯不是太成熟,一樣好多缺點,等sata3.0吧.ide硬碟還可以說成pata硬碟.

❿ IDE硬碟與SATA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sata與ide介面的區別
ide即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我們常說的ide介面,也叫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
serial
ata是以連續串列的方式傳送數據。串列介面的硬碟與sata的硬碟除了在介面上有所不同以外,在傳輸率上也是不同的。使用什麼介面的硬碟就看你自己了,理論數據上來看sata快於ide,但有可能在實際的應用中,兩者的差距不是很大。在安裝與使用時,其實跟ide是一樣的,插到主板集成的sata介面上,連接好電源即可。
類似sata2是sata的延續技術,串列ata(sata)硬碟去年如暴風雨般席捲市場,而採用高容量(單硬碟400gb)、低成本sata硬碟的子系統也有望在今年繼續其增長勢頭。sata
ii技術的產品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面向市場。它將突破sata技術面臨的一些局限。其中最主要一點是對原本相對較低性能的提高,其次則是可靠性的改善。
sata2.0的規格特徵:
1)支持ncq(native
command
queue,本機命令隊列).
由於磁軌捕捉時間和轉速的改善和優化,硬碟可更有效的進行信息捕捉/讀/寫數據。同時,由於
硬碟讀寫頭更加有效的轉動,也使機械部件之間的磨損減少,增加了硬碟的壽命。
2)sata
2.0可將性能/帶寬提升至300mb/秒,性能上的飛躍使sata
2.0成為企業工作站和入門級伺服器性價比最好的選擇。
3)新增了封閉管理功能,包括風扇控制,活動led指示燈,溫度控制和新設備通知等功能。使硬碟工作更加人性化,提供給用戶更多的便利
8m是硬碟的緩存,還有2m的
而wd800jd
sata
8m
7200轉的意思就是西部數據串口硬碟
8m緩存,轉速是7200轉目前這種硬碟也可以稱為高速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