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電腦上播放SD卡歌曲怎麼播放
SD卡如果能夠連接電腦,比如用讀卡器連接,直接打開SD卡,就會看到文件夾,帶有容量超過50K以上的文件都是可以播放的文件,越大說明歌曲或者視頻容量越大,可以播放。右鍵點擊文件,選擇播放就行。
⑵ 「硬碟讀寫速度還是不錯的,但是噪音有點大,」
電腦機箱風扇聲音大(噪音)的解決方案在忙碌的辦公環境中,些許噪音可能是不引人注意的,但當電腦運行在家庭的房間中時,近乎無聲是絕對必要的。例如,對於擁有家庭影院系統的用戶來說,一台擺放在起居室的電腦必須是安靜的,那樣才不妨礙欣賞音樂或電影。
所以我們要對所有的噪音說「不」!
以下本文將對電腦中,可能出現噪音的地方,進行剖析,並提出解決方案,供大家參考。
●頭號公敵——CPU風扇
風扇背面與散熱片的夾縫別忘了清理,這里很容易積聚塵土
一般而言,新買來的風扇總是雜訊較小,而使用一段時間後會明顯變大。其實,灰塵是造成風扇噪音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無孔不入的灰塵總能鑽進不完全密閉的機箱。當CPU風扇高速旋轉時,漩渦效應使得灰塵很容易附著在風扇上。毫無疑問,此時將CPU風扇拆下來好好清洗一番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清除灰塵時,大家要注意風扇背面與散熱片的夾縫,這里是最容易遺忘的。
對於含油軸承風扇而言,馬達傳動軸經過長時間工作後變得不靈活是常有的事情。為此,建議大家在這一位置添加潤滑油,推薦機械潤滑油或者汽油機油。當然,在添加潤滑油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能讓它溢出。
此外,震動問題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通常高速旋轉的風扇會與散熱片發生高頻的碰撞,如果風扇與散熱片接著穩定合適,碰撞產生的振動雜訊可以被大大降低。比如把高速旋轉的CPU風扇拿在手上,其雜訊遠遠小於固定在散熱片上,這是因為柔軟的人手吸收了大量振動。按此原理,在風扇四角與散熱片接觸面之間加入1~2毫米厚的軟墊片(如皮革、橡膠),可以有效地降低風扇與散熱片振動所產生的雜訊。
●消除CPU風扇雜訊的方法二則
CPU風扇的軸承和扇葉是最容易引起雜訊的地方,長久使用後風扇的軸承可能由於缺油而摩擦太大,導致發出較大的雜訊。
解決方法:可給風扇軸加點機油。具體操作是把風扇轉軸上的標簽小心揭開,加入油後再蓋上。
如果風扇扇葉的質量不是很好,經過一段時間的轉動,扇葉有可能由於發熱而變形,觸及內壁,發出雜訊。
解決方法:拿刀片在劃痕處輕輕地刮幾下,增加扇葉與內壁之間的距離,避免兩者摩擦。
●電腦降噪全攻略—風扇噪音產生原因及處理
眾所周知,電腦的噪音主要來自風扇,很多資料上都介紹過給風扇注油來降低噪音的方法,但筆者認為風扇的噪音變大不一定都是因為軸承缺油。
風扇的扇葉「偏心」是噪音大的主要原因。優質的風扇,其扇葉的重心在軸心上,運轉時非常平穩,噪音很小,而劣質的風扇,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扇葉的重心沒有在軸心上造成「偏心」,這樣的風扇轉動起來後,就相當於一台振盪器(振盪器就是在電動機軸上加一個偏心輪),隨著使用時間的變長,風扇軸承逐漸磨損,或風扇的散熱片安裝不牢固,出現松動等,都會使震動加劇噪音變大。
此類故障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是盡量把風扇安裝牢固,使之震動不起來,當然這種方法沒有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因為風扇的扇葉仍然「偏心」;另一種方法是給風扇軸承處注油,對震動起到緩沖作用,從而減弱噪音;還有一種方法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把扇葉拆下來,用細線穿過扇葉中心小孔吊起扇葉,如果一端下降,說明這一端較沉,可在砂輪上磨幾下,如此幾次後,再用細線吊起扇葉時,如果扇葉能在水平位置靜止,說明改造成功。
●給風扇注油的幾個問題
一、用縫紉機油還是機油?筆者建議用四沖程摩托車機油,因為縫紉機油很稀,流動性和揮發性強,注油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沒有了,風扇又會「舊病復發」,而且縫紉機油對震動的緩沖作用也非常小,對於減弱噪音,作用不大,用機油恰好避免了以上兩個缺點。
二、注油後的密封問題。風扇注油部位貼著一標簽紙,揭下標簽紙注油後,該標簽紙一般就不能再用了,用什麼來代替呢?筆者建議選用四五層的透明膠帶紙。找來一卷透明膠帶紙,用小刀橫向劃一刀,劃破大約四五層,然後把這四五層的透明膠帶紙一起揭下來就可以用了。注意千萬不能只用一層膠帶紙,因為一層膠帶紙在風扇轉動時易振動產生噪音,還有可能破損造成機油飛濺。用透明膠帶紙代替標簽紙還有一個好處是風扇是否缺油,一看便知,一目瞭然,不用拆開。
●小技巧大放送——如何給風扇加機油?
首先,加油前務必清洗風扇,否則直接加油後風扇會極不穩定。
方法是先將風扇的定子和轉子除塵,然後再清洗。清洗轉子的方法是先將軸根部的「O」形小橡膠圈拆下,並用無水酒精將它清洗干凈,再將轉子沒入酒精中用脫脂棉花擦洗干凈後取出,套入「O」形橡膠圈,放在一邊晾乾待用。此後,再清洗定子。
洗定子時要注意,不能讓線圈接觸酒精,否則線圈表面的漆膜會被溶解,造成線圈損壞。方法是用極少量的脫脂棉纏在牙簽上,蘸上酒精塞入定子的銅制軸套內反復擦試,直至干凈為止。待酒精揮發完後在銅軸套內滴上兩滴機油,轉子軸上也滴一滴,不要太多。最後按其原樣把它裝好。
●電腦降噪全攻略—硬碟噪音的由來
●硬碟噪音的由來
噪音雖然不是直接衡量硬碟性能的標准,但是經常聽到一陣陣硬碟亂響畢竟不是一件讓人舒心的事。縱觀硬碟的發展歷史,可以發現硬碟的噪音實際上和硬碟的轉速是成正比的:轉速每提高一個檔次,噪音等級都會相應提高。
為了給硬碟減噪,眾硬碟廠商真是「八仙過海」、軟硬兼施,使出了各自的殺手鐧。比如在「硬體」方面,採用了新型液態軸承馬達、重新改進硬碟內部結構、使用吸收震動噪音的材料製成的墊圈、隔音泡沫等;在「軟體」方面,則推出了各自的降噪技術方案。下面我們來概括地領教一下這些方法。
●電腦降噪全攻略—硬碟降噪技術種類
◎液態軸承馬達技術
硬碟內部的主軸馬達和尋道馬達驅動著硬碟的運轉,也是噪音產生的根源。早期的硬碟馬達均採用了滾珠軸承(Ball Bearing Motor),當時由於硬碟的轉速較低,所以發出的噪音不大。但隨著硬碟轉速的提高,滾珠軸承馬達帶來了磨損加劇、溫度升高、雜訊增大等諸多問題,成為硬碟噪音的主要來源,這顯然已不適應硬碟發展的時代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硬碟廠商相繼推出了採用新型液態軸承馬達的硬碟。
液態軸承馬達(Fluid Dynamic Bearing Motors)技術過去一直被應用於精密機械工業,其技術核心是用黏膜液油軸承、以油膜代替滾珠。與傳統的滾珠軸承硬碟相比,液態軸承硬碟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是減噪降溫。避免了滾珠與軸承金屬面的直接磨擦,使硬碟噪音及其發熱量被減至最低;二是減震降噪。油膜可有效地吸收震動,使硬碟的抗震能力得到提高;三是減少磨損,提高硬碟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1996年希捷(Seagate)公司生產了世界上第一台FDB馬達,並隨後推出了首款使用液態軸承馬達的硬碟產品,至今FDB馬達已發展到了第六代。目前台式機硬碟廠商邁拓、希捷、西部數據、日立(原IBM硬碟)、三星等以及筆記本電腦硬碟廠商富士通、東芝、IBM等,基本都有液態軸承硬碟問世。
◎其他硬碟降噪技術
對付硬碟噪音,除了採用液態軸承馬達技術外,各大硬碟廠商還有自家的獨門「功夫」。下面我們來看看不同品牌硬碟的降噪技術。
◆希捷(Seagate)硬碟降噪技術
曾幾何時,希捷公司的IDE硬碟幾乎成了大噪音硬碟的代名詞,不過這一切都隨著Barracuda ATA IV(酷魚四代)硬碟的推出而煙消雲散,聲音屏蔽技術(SBT)的應用使希捷硬碟搖身一變成為了目前最為「安靜」的IDE硬碟,聲音屏蔽技術包括如下幾 項:
SoftSonic液態軸承技術(Fluid Dynamic Bearing):SoftSonic電機是希捷硬碟的聲音屏蔽技術(SBT)的核心,也是一項獲得各種電腦用戶賞識的技術突破。在採用業內標准進行測試時,酷魚ATA IV單盤模型在旋轉時所發出的雜訊僅為2貝爾,尋道時的雜訊僅為2.4貝爾,而低於2.5貝爾的聲音人耳是無法聽見的。
SeaShield蓋板及隔音泡沫:SeaShield蓋板即硬碟電路一面的金屬擋板,該擋板與隔音泡沫都起到了進一步減少噪音外泄的可能性。轉動整流技術:通過控制主軸電機的工作電流波形,使電機的啟停更平滑流暢。
安靜尋道(SilentSeek)技術:主要有速度限制、加速度限制、電流整形和及時尋道方式,由於這些技術比較復雜,在這里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et 程序。
Amset.exe有四個參數,分別是/quiet、/fast、/check和/off,/quiet模式允許以性能的降低為代價使硬碟噪音下降; /fast模式則允許以性能的稍許降低換取噪音的下降,當然降噪效果不如/quiet模式;/check則可以檢查硬碟當前的靜音模式,/off即把降噪功能選項完全關閉,硬碟以最佳性能運行。
安靜驅動器技術(QuiteDriveTechnology) 該項技術曾是昆騰公司引以為豪的硬碟靜音技術,不過隨著昆騰公司被邁拓並購,這項優秀的技術自然也被邁拓所擁有,該項技術可將硬碟的噪音控制在3.0貝爾以下。
●電腦降噪全攻略—另類辦法為硬碟靜音
A、設置硬碟自動休眠功能
如通過BIOS的 POWER MANAGEMENT SETUP 選項,選擇合適的 HDD POWER DOWN 時間,或者在WINDOWS電源管理選項中設置合適的硬碟掉電時間。在選中的時間內若系統未訪問硬碟,則硬碟馬達自動停轉。總體來說,這種方法的實用性也不強,首先它無法消除連續讀寫文件時磁頭尋道發出的刺耳雜訊;其次硬碟加電、磁頭起停的次數是有限的,早期的硬碟無故障工作時間為30萬小時左右,而磁頭起停次數僅為1-3萬次,最新的IDE硬碟磁頭起停上限也不過10萬次,頻繁的硬碟休眠不僅影響系統的連續工作速度,還會縮短硬碟的物理壽命。
B、最新的整體設計
由於電腦中的雜訊源太多,一兩種方法難以完全解決,因此有人提出「桌櫃式」、「分體式」電腦設計,即把電腦主機箱放置在前板封閉的桌櫃中或者放置在另外的房間,使「眼不見耳不煩」。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方法的效果最好,然而你必須有較長的信號線,而且遠離主機不便於你頻繁的切換光碟或軟盤。
C、硬體改造
如果你想要耳根清靜的話,就要盡量選擇那些外殼較厚實且沒有大型的開口、驅動器托架能與硬碟等驅動器緊密配合並且本身有良好的固定,而且電源風扇噪音小的機箱,比如愛國者的「月光寶盒」系列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因一時手緊不得已選擇了那些廉價的機箱,也可以作些補救。如可以在機箱底部墊上一些較柔軟的布料;擰緊機箱內的螺絲並加上軟質的墊圈;在機箱內部襯上泡沫塑料板等有吸音作用的材料;改變機箱的擺放位置也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只是那些吸音的材料多半導熱性比較差,因此要注意通風散熱的問題。
●小技巧大放送——設置尋道模式來為硬碟降噪
對於任何採取磁頭讀取方式的存儲設備而言,提高轉速總是最有效的改善性能的方法。但是有得必有失,當我們為高轉速帶來的高性能而歡呼雀躍時,卻不得不忍受由此而產生的噪音。很明顯,在性能與噪音兩者之間我們必須作出抉擇。但是拋棄任何一項都是讓人感到為難的,為此廠商提供一款讓用戶靈活切換工作模式的軟體,這樣我們就可以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Maxtor、IBM等硬碟廠商都推出了尋道模式切換軟體,這里我們以適用於Maxtor硬碟的 Acoustic Management為例向大家介紹。
Acoustic Management軟體主要由amset.exe這一文件組成,它只可以在純DOS界面下運行(Windows的MSDOS窗口下運行會報錯)。需要注意的是,要使用amset.exe來為硬碟降噪就必須符合兩個條件。首先你的硬碟必須支持Maxtor的Silent Store技術,對此大家可以查詢一下Maxtor的官方網站。另外一個條件可能是很多人會忽視的:使用Silent Store技術時,你的Maxtor硬碟必須接在主板IDE控制器的Primary位置上,至於是主盤還是從盤倒是無所謂的。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 amset.exe也不會報錯,但是此時是沒有任何實際效果的。另外,如果你的主板帶有RAID控制晶元,那麼Silent Store也是與之不兼容的!
Silent Store按控製程度分為Quiet和Fast兩個級別。如果你選擇了Quiet,那麼磁碟將進入安靜尋道模式,此時雜訊明顯減小,磁碟性能大幅度下降;如果你選擇了Fast,那麼磁碟將進入快速尋道模式,此時雜訊增大,磁碟性能有一定提升。Acoustic Management的主執行文件是amset.exe,它擁有四個命令參數:當輸入amset.exe /quiet時就切入了Quiet模式;輸入amset.exe /fast就切入了Fast模式;當輸入amset.exe /off就關閉了降噪功能,此時硬碟性能最高但噪音最大;輸入amset.exe /check可以查看當前硬碟降噪功能的運作狀態。
●電腦降噪全攻略—光碟機噪音的產生根源
●高速旋轉的風聲
當光碟機正常工作時,馬達帶動光碟旋轉的速度非常快。一般普通40倍速光碟機或者是32倍速光碟機光碟旋轉的轉速達到每分鍾7000轉,發出的噪音也達到 50分貝。隨著光碟機的速度不斷提高,轉速和轉動時發出的雜訊也隨之相應增長。現今市場上的高速光碟機(48倍速以上),馬達每分鍾的轉速有10500轉之多,意味著其上運轉的光碟最高時速(外圈)可達225公里。而且隨著速度的提高,不可避免其主軸電機縱向和橫向的震動變大,整個電路板主要晶元工作強度加大,產生熱量驚人,光碟所處的光碟機內部環境更為嚴峻。在這種狀態下,如果光碟機沒有更為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那麼在讀取特別是長時間讀取偏心、過薄、介質不均勻、有劃痕、有裂紋,尤其是有徑向裂紋的盜版光碟時,碟片會產生巨烈震動,在高速旋轉產生的強大離心力作用下,原有裂紋會進一步擴大,當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光碟就會瞬間粉碎,噴射而出,毀掉整個光碟機不說,還會殃及機箱內其它配件,甚至傷人。
●讀盤時的噪音
光碟機在讀取光碟時,靠光頭的上下移動來識別和讀取光碟上的數據。這種上下移動是從光頭驅動馬達處獲得動力,再由一個傳動機構進行連接,繼而完成在瞬間快速不間斷的移動中讀取數據的工作流程。在高速光碟機中,這種移動更為迅速,更為縝密。因為如果要達到有效讀取數據的效果,機械運動的頻率必然會加快。這樣,發出的聲響就成了光碟機運行噪音的主要來源。尤其在讀盜版碟或有劃痕的壞碟時,由於數據比較模糊,往往光頭需要進行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讀取才能正確識別。這就更增加了光頭的工作負擔,甚至會發出「沙沙」的「抗議」聲。
●運行時的震動
形成噪音的第三個因素就是當光碟機高速運行時由於轉動不平衡引起的機械震動。眾所周知,市場上的盜版碟盛行,光碟的質量參差不齊,偏心、偏重等缺陷光碟總難避免,光碟機在高速運轉讀取類似有缺陷的光碟時就會產生失重等物理現象,從而引發機械震動並發出噪音。
●電腦降噪全攻略—光碟機的降噪技術
從電腦噪音的來源來看,可概括地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即風扇噪音、硬碟噪音、光碟機噪音。此外,某些電腦還會有共振噪音。
光碟機的噪音主要分為機械摩擦噪音和機械震動噪音。前者源自光碟機主軸電機帶動碟片高速旋轉時所發出的摩擦「風聲」,以及主軸電機帶動激光頭讀盤時上下移動的摩擦噪音,光碟機的速度越高,這種噪音也就越大;後者則是光碟機主軸電機高速旋轉、光頭讀盤時上下移動導致的垂直、平行震動而引發的噪音。
同樣的,光碟機的速度越高或者碟片的質量很差,光碟機在高速讀盤時就會產生光碟偏心、失重、晃動等現象,從而引起更大的機械震動噪音。
針對光碟機的上述兩種噪音,目前光碟機廠商主要採用了減速降噪技術與減震降噪技術,以圖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強度,取得了較為滿意地效果。
◎減速降噪技術
由於光碟機的噪音與其速度基本成正比,因此所謂的減速降噪技術,就是通過人為地降低光碟機的運行速度,達到減小噪音的目的。對於電腦用戶而言,這種技術的實現並不難,「軟」方法可以藉助於第三方光碟機降速軟體,「硬」方法則可以直接購買具有調速降噪功能的光碟機產品。
從「軟」方法來看,常見的第三方光碟機降速軟體很多,比如CD-Rom Tool、Nero DriveSpeed、CD Speed、DVDidle、CD-Quick Cache等。這些工具軟體使用起來並不難,一般進行簡單設置就能夠直接實現所期望的光碟機讀取速度。
但DVDidle、CD-Quick Cache等軟體則比較「另類」,它們採用了數據預讀技術,即在播放DVD/VCD前先將光碟數據讀取並暫存在硬碟和內存中,播放時直接從硬碟或內存讀取數據,從而降低光碟機的噪音、延長其壽命。
此外,使用虛擬光碟機軟體也是值得推薦的方法。將常用的光碟做成虛擬光碟映像保存到硬碟上,使用時則無需物理光碟,這樣既達到了減噪的目的,又延長了光碟機的使用壽命。
從「硬」方法來看,不少品牌的光碟機除了附送專用的調速軟體外,還推出了手動變速技術,手動變速的擋位可以4倍速(或更大)為一個單位進行變速,對光碟機的讀盤速度實現了逐級減速控制,使其性能更為穩定、噪音更小。
比如阿帕奇的52x連環變速光碟機,在讀取質量較差的碟片時,按下面板的「PLAY」變速鍵即可使光碟機的速度逐次以4x的速度下降,直至適合為止。昂達光碟機的「獨孤九劍」則是「軟硬兼施」,即3「劍」硬體降速+6「劍」軟體降速。
●小技巧大放送——用軟體和吸音棉給光碟機降噪
除了風扇與硬碟,光碟機的噪音也不能忽視。在播放DVD或者進行游戲時,光碟機馬達高速旋轉的聲音令人十分煩惱。幾年前的低倍速光碟機非常安靜,其中關鍵就在於馬達低速旋轉。令我們感到高興的是,通過軟體設置,光速光碟機可以隨意調整。
Nero也具有給光碟機調速的功能
光碟機調速軟體並不神奇,幾年前就有不少品牌的CDROM附送專用調速軟體。不過,即便我們所使用的光碟機不具備專用調速軟體,我們還是可以通過Nero 的DriveSpeed來實現(只要安裝完整版的Nero刻錄軟體即可)。打開DriveSpeed之後,我們只要從Read Speed的下拉式選單中直接選擇期望的讀取速度即可,非常方便。需要注意的是,DriveSpeed可以同時支持CDROM、DVDROM以及 CDRW。
●寫在最後
通過以上方法,我們的PC可以變得更為安靜。事實上,使用鋼板厚度較大的機箱也是減少噪音的方法,這樣可以避免諧振。當然,如果為機箱貼上建材用的吸音海綿就更好了,DIY一台靜音電腦其實並不困難。
●電腦降噪全攻略—機箱共振的產生與處理
●機箱共振的產生來源
從電腦噪音的來源來看,可概括地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即風扇噪音、硬碟噪音、光碟機噪音。此外,某些電腦還會有共振噪音。
就筆者個人認為電腦的雜訊與「共振」密切相關,「共振」主要有兩個來源:
◎CPU風扇與散熱片的「共振」
通常高速旋轉的風扇會與散熱片發生高頻的碰撞,如果風扇與散熱片接著穩定合適,碰撞產生的振動雜訊可以被大大減小。比如把高速旋轉的CPU風扇拿在手上,其雜訊遠遠小於固定在散熱片上,這是因為柔軟的人手吸收了大量振動。
按此原理,在風扇四角與散熱片接觸面之間加入1-2毫米厚的軟墊片(如皮革、橡膠),可以有效的降低風扇與散熱片振動所產生的雜訊。
◎高速旋轉的硬碟與機箱硬碟托架的「共振」
通常硬碟讀寫時發出的「咖咔咖咔」的聲音是由磁頭尋道產生的,高速硬碟中的磁頭尋道速度快,加之高速旋轉,其重心不穩定,若機箱硬碟托架太薄或螺絲固定不得法,硬碟與機箱硬碟托架就會發生碰撞共振,使磁頭尋道的聲音被放大,而且更具穿透力。
●解決方法
通過多次試驗,我找到了一種非常有效的降低這種雜訊的方法。步驟如下:
先把硬碟從3.5寸的硬碟架上取下,再水平放置到5.5寸硬碟架最下層的中央,硬碟四周不要接觸金屬物體,在硬碟盤體下方墊上一塊面積比盤體略大的泡沫墊(如主板包裝盒中的泡沫),再用透明膠布把硬碟簡易的固定在托架內,防止其前後移動。
由於硬碟本身的振動被泡沫墊吸收,硬碟讀寫時發出的刺耳的「咖咔咖咔」的聲音將被極大削減。(此方法在多台電腦上試用成功,降噪效果很好)。
原始資料:http://dl.pconline.com.cn/download/358884.html
⑶ 想買個硬碟盒,ORICO的怎麼樣
筆記本移動硬碟盒的話,買SSK飈王的吧。一個是SSK做的很早,二是一分錢一分貨,SSK的一般45,oric一般30。很多人稱oric為山寨O,因為oric的產品問題很多,比如銷得量很大的3.5寸機械硬碟的三聯或五聯裝硬碟盒,很多買家反應裡面的螺絲掉了嘩啦嘩啦響或者用一段時間後,外蓋的門失靈了。oric出的硬碟控制器,我前後換了四個(售後倒不錯,有問題就給換),但把兩個西數1TB硬碟搞出壞道,一個西數1.5TB紅盤變成不可識別的「活動分區」,這個損失太大了。。。。還有說O是山寨的一個原因,比如它包裝和說明書都採用繁體中文連帶英文,讓人誤以為是台灣或合資的,但仔細看不少繁體中文都寫錯了,英文也是洋涇浜。。。。我還買過O的一個插PCI槽上的後置硬碟數據+電源輸出子卡,那個根本就是腦殘設計,卡的內側很大一片空白(沒有印刷電路)的部分,不給去掉,這部分和主板上的槽沖突,我只能手工用鋸條把O的板子鋸一下一個角才裝得上去。。。但廣告卻吹得挺響。這樣的不把消費者放在心上的山寨還是少碰為好。
⑷ 那裡可以買到「透明」的2.5機械硬碟
這只是一個概念圖。
雖然做出透明面板的硬碟並不存在技術問題,但是現在沒有任何硬碟廠商(目前機械硬碟就那掰著手指頭都能數過來的幾家)推出這樣的硬碟,個人認為可能是他們覺得硬碟易損壞而不會有人把它擺到顯眼的地方吧,倒是你的想法挺新奇。
話說回來了,個人是不能隨意更換蓋板的,需要在無塵環境下更換,要求非常苛刻。
⑸ 移動硬碟盒什麼的好什麼晶元的好
晶元的選擇 ISD300 > ALI 5621> meson?(忘了型號)> GL811 =ALI (猥瑣版,型號忘了,很小),NEC的橋接晶元很少用在硬碟盒子上,一般都是在光碟機盒子里使用,NEC的也很不錯,可以和ISD300相比。實際上GL811也有跑到18M/s的水平,和轉接卡一個道理,速度更看pcb的設計與做工。卡和盒子,揀貴的買肯定沒錯的。
在購買移動硬碟盒是要注意USB橋接控制晶元,買哪個都不要買GL811或者GL811E,這晶元在intel晶元組上還可以,但是在非intel晶元組上面的表現實在是太差,有好幾個朋友都後悔了,兼容表現太差,數據傳送丟失;移動硬碟主要是兼容性以及數據傳輸穩定!ALI的M5621還是很不錯的,ISD300是真正IBM移動硬碟盒子採用過的,性能功耗都控制的一流,移動硬碟盒主要的USB2.0橋接晶元:世紀民生(Myson CS8818G),創惟科技(Genesys GL811),揚智科技(ALi M5621)。大部分中檔的移動硬碟盒採用的是ALi M5621晶元,口碑不錯,表現穩定。但2004年下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中檔盒乃至高檔盒開始紛紛採用Myson CS8818G,記得即使是現在也不要購買什麼改進了的GL開頭晶元的盒子,原因如下:這種低端晶元基本是在2001——2002年間發布。其中被廣泛採用的是Genesys GL811,價格低廉發熱低。雖然這款產品在2002年1月獲得USB-IF的認證,但是問題不少,尤其GL811-24以前的版本問題尤其明顯。一是由於它兼容性差:在nForce晶元組和via晶元組的主板上會有不兼容問題;二是在大數據流寫入的情況下,經常會報「寫入延緩出錯」,硬碟在寫入過程中和主機斷開,主機找不到原來的盤符;三是性能低下,速度遜於其他晶元。
⑹ kdata金田 固態硬碟怎麼樣
KDATA垃圾硬碟, 用不到1年就壞, 壞了給換新, 結果用了不到半年,自己起火了
正常使用中,突然起火, 把我電源接頭都燒爛了, 我電腦掛了3塊硬碟,就他的著火了, 找客服, 一開始還很有抱歉的意思,說給我換, 我也就不追究其他的了,
結果後來換了個客服給我說只能修, 再後來, 直接說修不了, 還說是我的問題造成的
硬碟也不要了, 就想讓各位看觀看看這硬碟的質量, 到底多垃圾!!
⑺ 內存卡怎麼插到電腦上
操作方法如下:
准備工具/材料:裝有windows 10的電腦一台,儲存卡。
儲存卡插到電腦上的辦法如下:
1、啟動計算機進入桌面。
miniSD
SD卡對於手機等小型數碼產品而略顯臃腫,同時也為了追趕Duo以及Xd,SD卡陣營發表了比原來更小的存儲卡,名為「miniSD」。
其外形尺寸為20mm×21.5mm×1.4mm,封裝面積是原來SD卡的44%、體積是原來SD卡的63%,具有11個金手指(SD卡只有9個)。通過轉接卡也可以當作SD卡使用。該卡在多普達、松下等手機上有廣泛的使用。
⑻ 如何保護硬碟
硬碟的理論壽命是3萬小時以上
一般硬碟一直開機工作3年就完蛋。
如果正常使用10年沒有問題
------------------
延長硬碟壽命
1、硬碟在工作時不能突然關機
當硬碟開始工作時,一般都處於高速旋轉之中,如果我們中途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因此最好不要突然關機,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麵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當硬碟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結束讀寫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
2、防止灰塵進入
灰塵對硬碟的損害是非常巨大的。這是因為在灰塵嚴重的環境下,硬碟很容易吸引空氣中的灰塵顆粒,被吸引的灰塵長期積累在硬碟的內部電路、元器件上,會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熱量散發,使得電路板等元器件的溫度上升,產生漏電而燒壞元件。
另外灰塵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蝕硬碟內部的電子線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所以灰塵體積雖小,但對硬碟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必須保持環境衛生,減少空氣中的潮濕度和含塵量。切記:一般計算機用戶不能自行拆開硬碟蓋,否則空氣中的灰塵進入硬碟內,在磁頭進行讀、寫操作時劃傷碟片或磁頭。
3、要防止溫度過高
溫度對硬碟的壽命也是有影響的。硬碟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用中存在散熱問題。溫度以20~25℃為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晶體振盪器的時鍾主頻發生改變。溫度還會造成硬碟電路元件失靈,磁介質也會因熱脹效應而造成記錄錯誤;溫度過低,空氣中的水分會被凝結在集成電路元件上,造成短路。
濕度過高時,電子元件表面可能會吸附一層水膜,氧化、腐蝕電子線路,以致接觸不良,甚至短路,還會使磁介質的磁力發生變化,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濕度過低,容易積累大量的因機器轉動而產生的靜電荷,這些靜電會燒壞CMOS電路,吸附灰塵而損壞磁頭、劃傷磁碟片。機房內的濕度以45~65%為宜。注意使空氣保持乾燥或經常給系統加電,靠自身發熱將機內水汽蒸發掉。另外,盡量不要使硬碟靠近強磁場,如音箱、喇叭、電機、電台、手機等,以免硬碟所記錄的數據因磁化而損壞。
4、要定期整理硬碟上的信息
在硬碟中,頻繁地建立、刪除文件會產生許多碎片,如果碎片積累了很多的話,那麼我們日後在訪問某個文件時,硬碟可能會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讀取該文件,不但訪問效率下降,而且還有可能損壞磁軌。為此,我們應該經常使用Windows9x系統下的磁碟碎片整理程序對硬碟進行整理,整理完以後最好再使用硬碟修復程序來修補那些有問題的磁軌。
5、要定期對硬碟進行殺毒
現在的病毒攻擊的范圍是越來越廣泛了,而硬碟作為計算機的信息存儲基地,通常都是計算機病毒攻擊的首選目標。每年的4月26日令每一個電腦使用者都心有餘悸,筆者單位上的幾只硬碟曾經就慘遭CIH的攻擊。所以,為了保證硬碟的安全,我們應該注意利用最新的殺毒軟體對病毒進行查殺,同時要注意對重要的數據進行保護和經常性的備份。
6、用手拿硬碟時要小心
在日常的電腦維護工作中,用手拿硬碟是再頻繁不過的事了。也許這最常見的事情,最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其實,用手拿硬碟還是有學問的,稍有不慎也會使硬碟「報廢」的,因此我們在用手拿硬碟時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A、要輕拿輕放,不要磕碰或者與其他堅硬物體相撞;
B、不能用手隨便地觸摸硬碟背面的電路板,這是因為在氣候乾燥時,人的手上可能會有靜電,在這種情況下用手觸摸硬碟背面的電路板,則「靜電」就有可能會傷害到硬碟上的電子元件,導致無法正常運行。
因此,我們在用手拿硬碟時應該抓住硬碟兩側,並避免與其背面的電路板直接接觸。有的類型的硬碟會在其外部包上一層護膜,此護膜除具備防震功能外,更把電路板保護於其中,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不用擔心什麼靜電了。
7、盡量不要使用硬碟壓縮技術
我們以前在硬碟空間不大時,總是方法設法地節省硬碟空間,例如常見的措施是通過Doublespace、Drvspace命令來壓縮硬碟空間,但當壓縮卷文件逐漸增大時,這種方法就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硬碟的讀寫數據大大地減慢了。隨著硬碟技術的飛速發展,磁碟的容量也是節節攀高,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硬碟空間都在20G左右,所以現在很難再出現以前那種硬碟空間不夠用的情況了,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在使用因為硬碟壓縮技術。
8、在工作中不能移動硬碟
硬碟是一種高精設備,工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當硬碟處於讀寫狀態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可能造成磁頭與碟片的撞擊,導致損壞。所以不要搬動運行中的微機。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應多加小心,硬碟移動、運輸時嚴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綿包裝保護一下,盡量減少震動。
9、使用塑料或橡皮來消除硬碟噪音
在硬碟轉速相對較高的情況下,如果硬碟被固定在金屬托架上時或者放置不當時,那麼一旦接通電源,硬碟就有可能出現比較強烈的震動,時間一長,就有可能損壞硬碟的磁頭或者劃傷硬碟的磁軌。為了消除噪音,我們可以利用硬碟上靠近四個角的安裝螺釘孔,並用彈力大、質地好的橡皮筋將硬碟懸吊在機箱內,如果硬碟是水平放置的,我們也可以利用彈性和尺寸適當的橡皮墊或橡皮柱墊在硬碟下面,以便達到減震的目的。在這里要注意的是,我們選用橡皮筋懸吊,應選取質量好、彈力大且有絲線包裹的那種,最好選用服裝上使用的有編織物包裹的橡皮筋,以免橡皮筋失效後發生意外。適度拉緊橡皮筋,並注意安裝過程中不要使橡皮筋受傷。
好的話記著給我加分哦!
⑼ 如何鑒別日立(筆記本)硬碟
如何選「對」本本硬碟
1.尺寸
選購之前首先要確定筆記本電腦原先的硬碟規格,對號入座。筆記本電腦硬碟的尺寸主要包括直徑和厚度,如「2.5英寸、9.5mm」,就表示該筆記本電腦硬碟的碟片直徑為2.5英寸,厚度為9.5mm。目前主流本本硬碟以2.5英寸為主,厚度均在9.5mm以下,厚度大於9.5mm的一般只能在早期本本上找到。購買時應注意其厚度是否與筆記本電腦的要求匹配,如果太厚就可能無法安裝,太薄則會安裝不牢。除了常見的2.5英寸規格外,還有一種1.8英寸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東芝和日立均有生產。東芝還出了一款1.8英寸的PC卡式硬碟,用於老本本升級十分方便。不過目前1.8英寸的硬碟產品在零售市場上還不多見,只有在一些超薄的筆記本電腦機型和硬碟式MP3上採用。這種1.8英寸的硬碟要通過一個轉介面才能用在採用2.5英寸硬碟的筆記本電腦上。下圖是三種不同尺寸的硬碟比較。
2.介面
當台式機硬碟介面逐漸轉向串列SATA的今天,筆記本電腦硬碟介面的主流仍舊是並行IDE介面,規格為ATA100。選購時特別要注意本本硬碟的介面,尤其是採用非主流硬碟(如1.8英寸硬碟)本本的用戶。目前日立和東芝都有1.8英寸硬碟產品推出,兩者在結構上有一定差異,反映在介面上的區別是:日立本本硬碟的介面位於較長的側面,以保持和2.5英寸硬碟介面的兼容性,因此可以共用一根轉接線(2.5英寸硬碟介面轉3.5英寸台式機硬碟介面),而東芝的本本硬碟則需要使用專門的轉接線。主流的2.5英寸硬碟介面都是統一的,針腳也相同,大家不必擔心買回來用不了(不過要注意厚度尺寸)。另外,IDE介面的標準是向下兼容的,如ATA100向下兼容ATA66和ATA33,也就是說,即使你的本本只支持ATA33,也可以買一個規格為ATA100的筆記本電腦硬碟來使用。
3.容量
要選「對」本本硬碟,最後還要留意本本對硬碟容量的限制,一些較老的本本機型可能會無法支持新的大容量硬碟。當然,如果你買本本硬碟是為了DIY移動硬碟,就沒有這種限制。同時,由於尺寸限制帶來的製造難度增加,目前筆記本電腦硬碟的主流容量還是40GB和60GB,雖然100GB的已經出來了,但價格還相當昂貴,不是普通消費者選購的對象。就性價比來說目前選擇40GB的產品最劃算,低於20GB的產品,價格也便宜不了多少,且有可能會買到二手或返修貨,除非預算非常緊張或遇到本本的支持問題,否則不建議購買低於20GB的本本硬碟。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主板對較大容量的硬碟不支持,可以先嘗試對機器進行軟升級,許多老機型本本都可以通過刷新BIOS來獲得對大容量硬碟的支持。
如何選「好」本本硬碟
1.轉速
2004年可謂筆記本電腦硬碟變革的一年,突出地體現在硬碟轉速的提升上。目前主流本本硬碟的轉速正從4200rpm轉向5400rpm。在很多人關心的功耗方面,由於5400rpm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採用了優化的電源管理技術,耗電量與4200rpm的硬碟差不多,大家無需擔心轉速太高會影響到本本電池的續航時間。
高轉速帶來的性能提升是顯而易見的,據筆者測試,在同一台筆記本電腦上,採用5400rpm的硬碟與採用4200rpm的硬碟相比,打開一個12MB的Excel文件速度要快47%,拷貝一個170MB的文件要快30%,關閉Windows XP操作系統則快47%……另外,更高端的7200rpm筆記本電腦硬碟已經上市,如日立推出的首款7200rpm筆記本電腦專用硬碟,容量高達60GB,這款型號為 TRAVELSTAR 7K60的本本硬碟使用了多種新技術,使它的轉速達到了7200rpm,但是發熱反而比前代產品有所下降。東芝也發布了支持7200rpm的MK5024GAY筆記本電腦硬碟,除了轉速達到7200rpm以外,還內置了16MB 緩存,硬碟厚度也只有9.5mm,其性能甚至超過了普通5400rpm的台式機硬碟。
當然,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主板晶元組是Intel BX甚至更老的,建議選擇4200rpm的本本硬碟,因為這類晶元組只支持ATA33,即使硬碟轉速較高,但也會由於ATA介面的瓶頸制約而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而Intel 830系列之後的晶元組則全面支持ATA100,升級時首選5400rpm的產品。當然,如果你買本本硬碟是為了DIY移動硬碟,則至少要選擇5400rpm的。
2.緩存大小和單碟容量
相比提高硬碟轉速來說,採用大容量緩存對本本性能的提升雖不及前者,但往往卻更有效。因為如果沒有優秀的電源管理方案及節電技術,高轉速肯定會增加功耗,最終導致電池續航時間縮短。根據本本硬碟的發展規律來看,緩存的增加和轉速的提升是同步的,例如早期的低轉速硬碟的緩存只有128KB甚至更小,而如今主流的筆記本電腦硬碟配置2MB的緩存已經是最基本的了,高端產品一般使用8MB緩存,有的產品的緩存容量則達到了16MB。對於目前大多數用戶來說,選擇2MB緩存、5400rpm的本本硬碟就足夠了,有條件的用戶不妨考慮8MB緩存、5400rpm的產品,它比前者在性能上約有15%的提升!
另外,很多用戶在選擇硬碟的時候往往會忽視「單碟容量」這一參數,認為它與硬碟的性能無直接關系,其實不然。較高的硬碟單碟容量可以為用戶帶來兩大好處:一是使硬碟可以擁有更大的存儲容量。2.5英寸的硬碟目前最多隻能容納四張碟片,如果要增加硬碟的存儲容量,惟一的方法就是提高單碟容量。提高單碟容量後,用同樣數目的碟片可以生產出容量更大的本本硬碟,能進一步控制硬碟的成本。二是可以有效提高硬碟的內部轉輸率。單碟容量提高後,碟片上的數據密度更高,單位面積上所記載的數據量也得以提高,相應地在單位時間內磁頭能夠存取到的數據信息也更多。目前2.5英寸的本本硬碟的單碟容量大多為40GB。
3.品牌和型號
相信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筆記本電腦硬碟的品牌和台式機硬碟的品牌稍有不同,主要體現在可選擇的品牌要少得多。就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來說,還是日立本本硬碟(日立收購了IBM硬碟事業部)的天下,其它的筆記本電腦硬碟品牌,如東芝、富士通及今年重返2.5英寸硬碟市場的希捷在國內市場上鮮有出現,筆者在廣州電腦賣場轉了一圈,滿櫃台擺著的都是日立的筆記本電腦硬碟,偶爾碰到幾個店面里放著希捷的,就是沒看到富士通和東芝的本本硬碟,當然不排除全國其它城市可買到這兩種本本硬碟的可能性。其實各個品牌均有自家獨特的技術,在性能、安全穩定性、功耗和發熱量方面各有優勢,因此很難界定某個品牌產品的優劣。
至於具體的產品型號,目前市場上日立本本硬碟的主流型號是IC25N0X0ATMR04(4200rpm/80GB)和HTS5480X0M9AT00(5400rpm/80GB),編號里的X(2、3、4、6、8)代表設計容量20GB、30GB、40GB、60GB和80GB。
希捷Momentus本本硬碟有8MB和2MB兩種緩存規格、4種不同編號,其中ST92811A和ST94811A分別是20GB/8MB的和40GB/8MB的,而ST92011A和ST94011A則分別是20GB/2MB和40GB/2MB的。有一點需要補充的是,希捷Momentus本本硬碟全部為5400rpm的產品。
富士通本本硬碟的編號比較簡單,以MHT2030AT這款本本硬碟為例,MHT是指第幾代產品,30是指此硬碟容量是30GB,AT表示轉速為4200rpm,AH則代表轉速為5400rpm。
東芝的筆記本電腦硬碟編號就比較復雜了,它的本本硬碟的型號主要以GAS、GAX、GAY結尾,其中GAS代表4200rpm,GAX表示是5400rpm,GAY則表示是7200rpm。典型的產品有4200rpm、8MB緩存、容量為80GB的MK8025GAS,5400rpm、16MB緩存、容量為60GB的MK6022GAX和7200rpm、16MB緩存、容量為50GB的MK5024GAY。附表為各本本硬碟廠商的官方站點,大家可以登錄查詢具體的產品型號和各項性能參數以及保修條例等,有些網站還提供了行貨和水貨的鑒別等。
4.識別水貨和行貨
水貨本本硬碟與行貨本本硬碟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方面:質量和服務。市場上的水貨本本硬碟價格要比行貨便宜不少,但來源比較復雜,在運輸過程中產生「廢品」(有質量問題)的幾率遠比行貨高。另一方面,消費者在購買這些水貨本本硬碟時,售後服務往往得不到保障。即使經銷商承諾保修一年,但當硬碟出現問題的時候卻不一定能兌現,因為水貨產品是肯定不能返回給廠家維修的,個別有「良心」的JS也會給你換一個新的,當然也是水貨。因此筆者建議大家購買本本硬碟時,不要貪圖便宜,不要購買質量沒有保障的水貨,同時也要避免用行貨的錢買了水貨本本硬碟。
那麼如何識別水貨本本硬碟與行貨本本硬碟呢?水貨本本硬碟一般沒有正規的包裝盒,通常只用一個銀色半透明的防靜電袋包裝,袋子上面貼有此筆記本電腦硬碟的型號標簽,沒有任何對硬碟的保護措施,即便有包裝盒,上面也是沒有任何保修標貼的。
而行貨產品則正規得多,例如希捷Momentus的行貨本本硬碟都是三年質保的。目前市場上日立本本硬碟的水貨最多,大家可以到http://www.hitachigst.com/warranty/jsp/arma71.jsp去查看硬碟的序列號,可是這種方法必須在買了硬碟後才能進行,如果發現有問題,再回去找JS也很麻煩。最好的方法是打日立提供的免費電話,詢問你購買硬碟的S/N號,服務人員會告訴你這塊硬碟的相關情況,並告訴你這塊本本硬碟是OEM的或水貨。
此外市場上還有一種散包的本本硬碟,就是所謂的拆機盤,它是水貨中的散包盤,但它和水貨中的原包盤是有很大區別的。水貨原包盤的盤體和原包裝盒(袋)上有序列號,盤體和原包裝盒(袋)上的序列號應該是一致的,如果不一樣那肯定不是原包的。水貨散包硬碟的防靜電袋包裝都是JS自己封裝的,就像市場上假冒盒裝CPU一樣。一般來說,拆機盤的質量肯定沒有水貨原包盤好。
二手本本硬碟因為價格比新的本本硬碟低,因此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筆者認為,雖然二手本本硬碟的價格低,但性價比並不高,而且購買存在一定的風險。二手本本硬碟畢竟是用過的,可能會因為上一個使用者的某些不合理操作或硬碟本身存在的缺陷,導致壽命縮減甚至購買後就不能使用。因此如果你要購買二手本本硬碟,在選購時一定要多檢查。
首先是看硬碟的外觀,觀察上蓋、邊緣和底部電路板有沒有嚴重的劃痕、生銹或腐蝕的現象,有的話最好不要買。有些朋友通過觀察外殼的成色和貨品上的標簽來判別硬碟的出廠日期,這種方法並不可靠,因為只要是「勤勞」一點的JS都會對進回來的貨「清洗」一番,標簽很多也是重新貼上去的,甚至品牌都改了。
其次是一定要現場通電仔細檢查。購買時可攜帶一張拷貝有磁碟檢測工具(如SCANDISK、DM等)的光碟或軟盤,在現場掃描磁碟,看有沒有壞道。如果你選購的二手本本硬碟容量大於10GB,就要有心理准備,因為磁碟的掃描過程可能會耗費大半天的時間。不過這個步驟一定不要省略,要知道二手貨是不能保修的,因此要慎之又慎!下面這個是一種簡單的介面轉換器。
本本硬碟產品推薦
鑒於目前主流的筆記本電腦硬碟轉速都是5400rpm的了,故下面不再推薦4200rpm的本本硬碟了。
1.希捷 Momentus ST94011A
市場參考價:730元
性能參數:
*FDB液體軸承馬達
*磁碟容量:40GB(單碟容量40GB)
*介面界面:ATA100
*主軸轉速:5400rpm
*平均尋道時間:10ms (read/write)
*緩存容量:2MB
推薦理由:希捷的Momentus系列本本硬碟轉速為5400rpm,而耗電量與4200rpm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持平。而且還採用了許多新技術,主要包括希捷擁有專利權的液態軸承馬達和QuietStep斜坡載入技術,這些技術的採用使Momentus硬碟成為最安靜和抗震性最強的筆記本電腦硬碟之一。其中QuietStep ramp load(蔓延過載)技術,可以讓硬碟磁頭在待機時安全地脫離碟片,並降低磁頭上下運動時發出的噪音。
2.日立 Travelstar 5K80-40M9AT00
市場參考價:710元
性能參數:
*FDB液體軸承馬達
*磁碟容量:40GB(單碟容量40GB)
*介面界面:ATA100
*主軸轉速:5400rpm
*平均尋道時間:12ms(read/write)
*緩存容量: 2MB
3.日立Travelstar 5K80-60M9AT00
市場參考價:1040元
性能參數:
*FDB液體軸承馬達
*磁碟容量:60GB(單碟容量40GB)
*介面界面:ATA100
*主軸轉速:5400rpm
*平均尋道時間:12ms(read/write)
*緩存容量:2MB
推薦理由:日立出品的Travelastar 5K80有著明顯的IBM硬碟特徵,作為2.5英寸硬碟中的優勢家族,Travelastar 5K80已經算是這個家族中的第二代5400rpm硬碟了。Travelastar 5K80採用了不少IBM的技術,比如AFC(抗鐵磁偶合)技術,同時還採用了液體軸承馬達以降低噪音和提高性能,GMR(巨磁阻)、PRML(部分響應完全匹配)、ABLE(電池壽命延長技術)等技術的應用也進一步提高了產品性能,降低了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