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硬碟大全 » 硬碟數據護考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硬碟數據護考

發布時間: 2022-06-17 02:09:57

『壹』 硬碟和硬碟之間怎麼對拷數據

1、將源盤設置成主盤並掛接在IDE0上,將目標盤掛接在IDE1口上,然後進入bios設置,將系統項的第一項設置成IDE0啟動,或者C盤啟動。這樣進入ghost之後,第一個盤就是源盤,第二個就是目標盤。硬碟一般都接在IDE0上,而且硬碟是主盤。這時候如果再倒線很浪費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目標盤不用動,將源盤接到IDE1上就可以進行ghost,ghost軟體始終以啟動系統的那個硬碟作為第一硬碟。將源盤接到IDE1口,目標盤接到了IDE0口。啟動時,在bios里將啟動順序調整到IDE1啟動(就是以源盤啟動,這是最關鍵的一點)。這樣在進入系統以後就可以按照第一個盤是源盤,第二個盤是目標盤的順序恢復鏡像了。


2、多硬碟任務,將本地硬碟1克隆到本地硬碟2。
選擇Lolcal-Disk-To Disk,本地-磁碟-到磁碟,如下圖

4、Select local destination drive by clicking on thedrive number,選擇目標磁碟,選第二項然後點OK


5、Destination Drive Details,顯示目標磁碟的詳細資料,如果兩個硬碟大小一樣,看看就好了,別忘了點OK,如果不一樣,比如一個160G,一個250G,在這里可以對他們的大小進行調整。


6、Qusetion:(1831)Proceed with disk clone?Destination drive will be overitten問題:要進行克隆?那麼目標磁碟將被覆蓋!點YES!


7、Progress Indicator,進度指示條。等待進度達到100%!


8、Clone Complete (1912)Clone Completed Successfully,成功完成克隆!點Reset Computer重新啟動計算機。

『貳』 如何把硬碟數據恢復

硬碟的數據恢復

1、誤格式化硬碟數據的恢復

在DOS高版本狀態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預設狀態下都建立了用於恢復格式化的磁碟信息,實際上是把磁碟的DOS引導扇區,fat分區表及目錄表的所有內容復制到了磁碟的最後幾個扇區中(因為後面的扇區很少使用),而數據區中的內容根本沒有改變。我們都知道在DOS時代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工具UnFormat,它可以恢復由Format命令清除的磁碟。如果用戶是在DOS下使用Format命令誤格式化了某個分區的話,可以使用該命令試試。不過UnFormat只能恢復本地硬碟和軟體驅動器,而不能恢復網路驅動器。UnFormat命令除了上面的反格式化功能,它還能重新修復和建立硬碟驅動器上的損壞分區表。

但目前UnFormat已經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再使用它來恢復格式化後分區的方法已經有點過時了,我們可以使用多種恢復軟體來進行數據恢復,比如使用Easyrecovery 6.0和Finaldata2.0等恢復軟體均可以方便的進行數據恢復工作。另外DOS還提供了一個miror命令用於紀錄當前的磁碟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刪除之後的恢復使用,此方法也比較有效。

2、零磁軌損壞時的數據恢復

硬碟的主引導記錄區(MBR)在零磁軌上。MBR位於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其中存放著硬碟主引導程序和硬碟分區表。在總共512位元組的硬碟主引導記錄扇區中,446位元組屬於硬碟主引導程序,64位元組屬於硬碟分區表(DPT),兩個位元組(55 AA)屬於分區結束標志。零磁軌一旦受損,將使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和分區表信息將遭到嚴重破壞,從而導致硬碟無法引導。0磁軌損壞判斷:系統自檢能通過,但啟動時,分區丟失或者C盤目錄丟失,硬碟出現有規律的「咯吱……咯吱」的尋道聲,運行SCANDISK掃描C盤,在第一簇出現一個紅色的「B」,或者Fdisk找不到硬碟、DM死在0磁軌上,此種情況即為零磁軌損壞!

零磁軌損壞屬於硬碟壞道之一,只不過它的位置相當重要,因而一旦遭到破壞,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如果0磁軌損壞,按照目前的普通方法是無法使數據完整恢復的,通常0磁軌損壞的硬碟,可以通過PCTOOLS的DE磁碟編輯器(或者DiskMan)來使0磁軌偏轉一個扇區,使用1磁軌來作為0磁軌來進行使用。而數據可以通過Easyrecovery來按照簇進行恢復,但數據無法保證得到完全恢復。

3、分區表損壞時的數據修復

硬碟主引導記錄(MBR)所在的扇區也是病毒重點攻擊的地方,通過破壞主引導扇區中的DPT(分區表),就可以輕易地損毀硬碟分區信息,達到對資料的破壞目的。分區表的損壞是分區數據被破壞而使記錄被破壞的。所以,我們可以使用軟體來進行修復。

一般情況下,硬碟分區之後,要備份一份分區表至軟盤、光碟或者移動存儲活動盤上。在這方面,國內著名的殺毒軟體KV3000系列和瑞星都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對於沒有備份分區表的硬碟來說,雖然KV3000也提供了相應的修復方法,不過成功率相對就要低很多了。在恢復分區上,諾頓磁碟醫生NDD是絕對強勁的工具,可以自動修復分區丟失等情況,可以搶救軟盤壞區中的數據,強制讀出後搬移到其它空白扇區。在硬碟崩潰或異常的情況下,它可能帶給用戶一線希望。在出現問題後,用啟動盤啟動,運行NDD,選擇Diagnose進行診斷。NDD會對硬碟進行全面掃描,如果有錯誤的話,它會向你提示,然後只要根據軟體的提示選擇修復項目即可,而且這些問題它都能輕輕鬆鬆地解決。

另外,大家非常熟悉的中文磁碟工具DiskMan,在重建分區表方面具有非常實用的功能,用於修復分區表的損壞是最合適不過了。如果硬碟分區表被分區調整軟體(或病毒)嚴重破壞,必將引起硬碟和系統癱瘓的嚴重後果,而DiskMan可通過未被破壞的分區引導記錄信息重新建立分區表。只要在菜單的工具欄中選擇「重建分表」,DiskMan即開始搜索並重建分區。使用過程之中,DiskMan將首先搜索0柱面0磁頭從2扇區開始的隱含扇區,尋找被病毒挪動過的分區表。緊接著要搜索每個磁頭的第一個扇區。整個搜索過程是採用「自動」或「交互」兩種方式進行。自動方式保留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適用於大多數情況。交互方式對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都會給出提示,由用戶選擇是否保留。當採用自動方式重建的分區表一旦出現不正確的故障時,我們可以採用交互方式重新進行搜索。

但是,重建分區表功能也不能保證做到百分之百的修復好硬碟分區表。所以要記住「求誰也不如求自己」還是保護好自己的硬碟吧!盡量避免硬體損傷以及病毒的侵擾,一定要做好分區表的備份工作;如果沒有做備份的話,請下載一個DISKGEN軟體,然後在工具選項中,選備份分區表,一般默認是備份到軟碟機上面的,如果你沒有軟碟機,就要改一下路經,輸出到硬碟目錄里。然後你應該把這個備份文件刻錄到光碟或者是拷貝到U盤里,千萬不要放到硬碟里哦,那樣就與沒有備份的效果一個樣了!

4、誤刪除之後的數據恢復

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我們最常見的數據恢復就是誤刪除之後的數據恢復了,但是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再向該分區或者磁碟寫入信息,因為剛被刪除的文件被恢復的可能性最大。實際上當用fdisk刪除了硬碟分區之後,表面現象是硬碟中的數據已經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時進入硬碟會顯示無效驅動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會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寫了硬碟的主引導扇區(0面0道1扇區)中的內容。具體說就是刪除了硬碟分區表信息,而硬碟中的任何分區的數據均沒有改變。由於刪除與格式化操作對於文件的數據部分實質上絲毫未動,這樣,就給文件恢復提供了可能性。我們只要利用一些反刪除軟體(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對照分區表來恢復文件的),用戶可以輕松地實現文件恢復的目的。同時誤格式化同誤刪除的恢復方法在使用上基本上沒有大的區別,只要沒有用Fdisk命令打亂分區的硬碟(利用FDISK命令對於40G以內的硬碟進行分區,還是很方便實用的,所有啟動盤上都有,主板支持也沒有任何問題),要恢復的文件所佔用的簇不被其他文件佔用,這樣,格式化前的大部分數據仍是可以被恢復的。而且如果你的Windows系統還可以正常使用的話,那麼最簡單的恢復方法就是用Windows版EasyRecovery軟體,它恢復硬碟數據的功能十分強大,不僅能恢復被從回收站清除的文件,而且還能恢復被格式化的FAT16、FAT32或NTFS分區中的文件。

該軟體的使用方法十分簡單,解壓縮安裝以後,運行EasyRecovery,出現主界面。左側4個功能的按鈕以及2個軟體支持按鈕,磁碟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測試潛在硬體故障、監視並報告潛在驅動器故障、查看驅動器空間使用詳細資料、IDE硬碟跳線設置、以及分析文件結構和創建可引導的診斷磁碟。而且6個功能按鈕提供的數據恢復選項功能,對於我們需要的硬碟資料恢復來說至關重要,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提供了多種數據恢復選項。其中包括:使用高級選項自定義數據恢復功能、查找並恢復已刪除文件、從一個已格式化的卷中恢復文件、不以來任何文件系統結構信息進行恢復此軟體還可以保存恢復數據進度以及創建可引導的緊急引導軟盤。

實際操作中,我們將選擇高級選項自定義數據恢復功能來進行數據恢復操作,經過掃描系統會顯示磁碟驅動器信息,在這里我們選擇了恢復資料的硬碟分區C盤,按照提示要求,點擊「下一步」後軟體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將自動掃描分區,之後會把所有詳細文件信息顯示出來,其中包括目前還存在的和已經被刪除的文件。緊接著要選中你想恢復的文件,選擇「下一步」進入到選擇目標位置屏幕,過一會後EasyRecovery成功的找回了丟失的文件,這時選擇「取消」退出該工具即可。

EasyRecovery(可用行100%)
EasyRecovery Pro v6.04 漢化版
地址:(裡面有漢化補丁)
http://www.crsky.com/soft/899.html
一款威力非常強大的硬碟數據恢復工具。能夠幫你恢復丟失的數據以及重建文件系統。EasyRecovery 不會向你的原始驅動器寫入任何東東,它主要是在內存中重建文件分區表使數據能夠安全地傳輸到其他驅動器中。你可以從被病毒破壞或是已經格式化的硬碟中恢復數據。該軟體可以恢復大於 8.4GB 的硬碟。支持長文件名。 被破壞的硬碟中像丟失的引導記錄、BIOS 參數數據塊;分區表;FAT 表;引導區都可以由它來進行恢復。

FINALDATA
FinalData v2.01.1028 企業版
http://www.crsky.com/soft/963.html
在Windows環境下刪除一個文件,只有目錄信息從FAT或者MFT(NTFS)刪除。這意味著文件數據仍然留在你的磁碟上。所以,從技術角度來講,這個文件是可以恢復的。FinalData就是通過這個機制來恢復丟失的數據的,在清空回收站以後也不例外。另外,FinalData可以很容易地從格式化後的文件和被病毒破壞的文件恢復。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如果目錄結構被部分破壞也可以恢復,只要數據仍然保存在硬碟上。
EasyRecovery是一個威力非常強大的硬碟數據恢復工具,能夠幫你恢復丟失的數據以及重建文件系統。

強烈推薦EasyRecovery!!

『叄』 請教高手:關於硬碟中數據的保存問題。

其實我這個方法和上位說的差不多,只要你把那個硬碟有壞分區的地方之前的空間做為一個分區,而有壞分區的一塊地方再分出來,再在後面沒有壞的分區再做一個分區,然後把那個有壞道的分區做隱藏分區,這樣就行了,要不你就用GHOST來克隆系統,GHOST有可以修復壞道的功能,(不包括物理壞道)

如果壞道不多少的話我還是建議你下載個MHDD來修復看看,這個軟體很不錯的,現在在二手市場里很多JS都是用這個來修復壞硬碟來當好硬碟賣的!
1、MHDD是俄羅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專業硬碟工具軟體,具有很多其他硬碟工具軟體所無法比擬的強大功能,它分為免費版和收費的完整版,本文介紹的是免費版的詳細用法。

2、MHDD無論以CHS還是以LBA模式,都可以訪問到128G的超大容量硬碟(可訪問的扇區范圍從512到137438953472),即使你用的是286電腦,無需BIOS支持,也無需任何中斷支持;
3、MHDD最好在純DOS環境下運行;
4、MHDD可以不依賴於主板BIOS直接訪問IDE口,但要注意不要使用原裝Intel品牌主板;
5、不要在要檢測的硬碟中運行MHDD;
6、MDD在運行時需要記錄數據,因此不能在被防寫了的存儲設備中運行(比如防寫的軟盤、光碟等);

MHDD命令詳解
EXIT(熱鍵Alt+X):退出到DOS。
ID:硬碟檢測,包括硬碟容量、磁頭數、扇區數、SN序列號、Firmware固件版本號、LBA數值、支持的DMA級別、是否支持HPA、是否支持AAM、SMART開關狀態、安全模式級別及開關狀態……等)。
INIT:硬碟初始化,包括Device Reset(硬碟重置)、Setting Drive Parameters(設定硬碟參數)、Recalibrate(重校準)。
I(熱鍵F2):同時執行ID命令和INIT命令。
ERASE:快速刪除功能,每個刪除單位等於255個扇區(數據恢復無效)。
AERASE:高級刪除功能,可以將指定扇區段內的數據逐扇區地徹底刪除(比ERASE慢,數據恢復同樣無效),每個刪除單位等於1個扇區。
HPA:硬碟容量剪切功能,可以減少硬碟的容量,使BIOS檢測容量減少,但DM之類的獨立於BIOS檢測硬碟容量的軟體仍會顯示出硬碟原始容量。
NHPA:將硬碟容量恢復為真實容量。
RHPA:忽略容量剪切,顯示硬碟的真實容量。
CLS:清屏。
PWD:給硬碟加USER密碼,最多32位,什麼也不輸入表示取消。被鎖的硬碟完全無法讀寫,低格、分區等一切讀寫操作都無效。如果加密碼成功,按F2鍵後可以看到Security一項後面有紅色的ON。要注意,設置完密碼後必須關閉電源後在開機才會使密碼起作用;
UNLOCK:對硬碟解鎖。先選擇0(USER),再正確輸入密碼。注意:選擇1(Master)無法解開密碼。
DISPWD:解除密碼,先選擇0(USER),再正確輸入密碼。在用DISPWD之前必須先用UNLOCK命令解鎖。要注意,除了用UNLOCK和DISPWD命令可以解密碼之外,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鎖。而且一旦將密碼遺忘(或輸入錯誤),也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解鎖。如果解密碼成功,按F2鍵後可以看到Security一項後面有灰色的OFF。注意:選擇1(Master)無法解開密碼。
RPM:硬碟轉速度量(非常不準,每次測量數值都不同)。
TOF:為指定的扇區段建立映像文件(最大2G)。
FF:從映像文件(最大2G)恢復為扇區段。
AAM:自動噪音管理。可以用AAM(自動噪音管理)命令「所聽即所得」式的調節硬碟的噪音。按F2鍵後如果有AAM字樣,就表示硬碟支持噪音調節。鍵入AAM命令後,會顯示出當前硬碟的噪音級別,並且可以馬上就聽到硬碟的讀寫噪音,要注意硬碟的噪音和性能是成正比的,噪音越大,性能越高,反之亦然。進入AAM命令後,按0鍵可以關閉AAM功能,按M鍵可以將噪音調至最小(性能最低),按P鍵可以將噪音調至最大(性能最高),按+加號和-減號可以自由調整硬碟的噪音值(數值范圍從0到126),按L鍵可以獲得噪音和性能的中間值(對某些硬碟如果按+加號和-減號無效,而又不想讓噪音級別為最大或最小,可以按L鍵取噪音中間值),按D鍵表示關閉AAM功能,按ENTER鍵表示調整結束;
FDISK:快速地將硬碟用FAT32格式分為一個區(其實只是寫入了一個MBR主引導記錄),並設為激活,但要使用還需用FORMAT完全格式化。
SMART:顯示SMART參數,並可以對SMART進行各項相關操作。SMART ON可以開啟SMART功能,SMART OFF可以關閉SMART功能,SMART TEST可以對SMART進行檢測。
PORT(熱鍵Shift+F3):顯示各IDE口上的硬碟,按相應的數字即可選擇相應口的硬碟,之後該口會被記錄在/CFG目錄下的MHDD.CFG文件中,1表示IDE1口主,2表示IDE1口從,3表示IDE2口主,4表示IDE2口從,下次再進入MHDD後此口就成了默認口,編輯MHDD.CFG文件改變該值就可以改變MHDD默認的檢測埠。所以,如果進入MHDD後按F2提示Disk Not Ready,就說明當前硬碟沒有接在上次MHDD默認的那個口上,此時可以使用PORT命令重新選擇硬碟(或更改MHDD.CFG文件)。
CX:對昆騰CX和LCT(包括LA、LB、LC)系列硬碟進行尋道測試,可以考驗這兩類硬碟上的飛利浦TDA5247晶元的穩定性(因為質量不好的5247晶元在頻繁尋道時最容易露出馬腳)。按ESC鍵停止。此命令也可用在其他硬碟上,它主要通過頻繁隨機尋道來提升硬碟電機驅動晶元的溫度,從而測試硬碟在強負荷下的穩定性。
WAIT:等待硬碟就位。
STOP(熱鍵Shift+F4):關閉硬碟馬達。
IBME:查看IBM硬碟缺陷表(P-LIST)。此時要記錄大量數據,缺陷表越大,生成的文件(在IBMLST目錄下)越大,如果MHDD存在軟盤上的話,有可能會空間不足;
FUJLST:查看富士通硬碟缺陷表(P-LIST)。此時要記錄大量數據,缺陷表越大,生成的文件(在FUJLST目錄下)越大,如果MHDD存在軟盤上的話,有可能會空間不足;
MAKEBAD:人為地在某個指定區域內製造壞道。注意,由它生成的壞道很難修復。
RANDOMBAD:隨機地在硬碟的各個地方生成壞道,按ESC鍵停止生成。注意,由它生成的壞道很難修復。
BATCH(熱鍵F5):批處理。
R(熱鍵F3):硬碟復位。比如使用了PWD加密碼後,為了使密碼馬上生效,可以用此命令。
FUCKFUJ、KILLFUJ、AKILLFUJ:都是刻意破壞富士通硬碟的命令,一定謹慎使用,否則硬碟將被徹底損壞,無法修復。某一切正常的富士通硬碟,在使用FUCKFUJ命令後,僅一、兩秒種,就提示破壞成功,重新啟動後,連自檢動作都消失了,主板檢測不到,硬碟徹底報廢。

SCAN(熱鍵F4):盤面掃描,可以用特定模式來修復壞扇區,其中:
[Scan in: CHS/LBA]:以CHS或LBA模式掃描。CHS只對500M以下的老硬碟有效。
[Starting CYL]:設定開始掃描的柱面。
[Starting LBA]:設定開始掃描的LBA值。
[Log: On/Off]:是否寫入日誌文件。
[Remap: On/Off](重新映像):是否修復壞扇區。
[Ending CYL]:設定終止掃描的柱面
[Ending LBA]:設定終止掃描的LBA值。
[Timeout(sec)]:設定超時值,從1到200,默認值為30。
[Advanced LBA log](高級LBA日誌):此項不支持。
[Standby after scan]:掃描結束後關閉硬碟馬達,這樣即可使SCAN掃描結束後,硬碟能夠自動切斷供電,但主機還是加電的(屬於無人職守功能)。
[Loop the test/repair]:循環檢測和修復,主要用於反復地修復頑固型壞道。
[Erase WAITs](刪除等待):此項主要用於修復壞道,而且修復效果要比REMAP更為理想,尤其對IBM硬碟的壞道最為奏效,但要注意被修復的地方的數據是要被破壞的(因為Erase WAITS的每個刪除單位是255個扇區)。Erase WAITS的時間默認為250毫秒,數值可設置范圍從10到10000。要想設置默認時間,可以打開/CFG目錄下的MHDD.CFG文件,修改相應項目即可更改Erase WAITS數值。此數值主要用來設定MHDD確定壞道的讀取時間值(即讀取某扇區塊時如果讀取時間達到或超過該數值,就認為該塊為壞道,並開始試圖修復),一般情況下,不必更改此數值,否則會影響壞道的界定和修復效果。
屏幕第一行的左半部分為為狀態寄存器,右半部分為錯誤寄存器;在屏幕第一行的中間(在BUSY和AMNF之間)有一段空白區域,如果硬碟被加了密碼,此處會顯示PWD;如果硬碟用HPA做了剪切,此處會顯示HPA;
屏幕第二行的左半部分為當前硬碟的物理參數,右半部分為當前正在掃描的位置;
屏幕右下角為計時器,Start表示開始掃描的時間,Time表示已消耗的時間,End表示預計結束的時間,結束後會再顯示Time Count,表示總共耗費了多長的時間;
在掃描時,每個長方塊代表255個扇區(在LBA模式下)或代表63個扇區(在CHS模式下);
掃描過程可隨時按ESC鍵終止;
方塊從上到下依次表示從正常到異常,讀寫速度由快到慢。正常情況下,應該只出現第一個和第二個灰色方塊;
如果出現淺灰色方塊(第三個方塊),則代表該處讀取耗時較多;
如果出現綠色和褐色方塊(第三個和第四個方塊),則代表此處讀取異常,但還未產生壞道;
如果出現紅色方塊(第六個,即最後一個方塊),則代表此處讀取吃力,馬上就要產生壞道;
如果出現問號?,則表示此處讀取錯誤,有嚴重物理壞道,無法修復。
注1:有些讀寫速度奇慢的硬碟如果用MHDD的F4 SCAN掃描並把EraseWAITS打開就可以看到,要麼均勻分布著很多W,要麼就是遍布著很多五顏六色的方塊,這說明這類硬碟之所以讀寫速度奇慢,就是因為大量的碟片扇區有瑕疵,造成讀寫每個扇區都會耗費較長的時間,綜合到一起就導致了整個硬碟讀寫速度奇慢。
注2:老型號硬碟(2、3G以下)由於性能較低、速度較慢,因此在F4 SCAN檢測時很少出現第一個方塊,而出現第二和第三個方塊,甚至會出現第四個方塊(綠色方塊),這種情況是由於老硬碟讀寫速度慢引起的,並不說明那些扇區讀寫異常。
在掃描時使用箭頭鍵可以靈活地控制掃描的進程,很象VCD播放機:↑快進2%;↓後退2%;←後退0.1%;→快進0.1%。靈活運用箭頭鍵,可以對不穩定、壞道頑固的區段進行反復掃描和修復;

MHDD中文說明書!
屏幕顯示內容我將加在方括弧標記- [ ] 。

跟通常一樣,我對使用這個程序造成的損害不負任何責任。 請閱讀這個程序最新的文檔,那些是使用規則! :-).

切記: 我寫這個程序並不是為損壞您的硬碟驅動器,只是用於維修或診斷之類的用途。

如果想搞清楚硬碟如何運作,你至少需要閱讀這個網站"免費下載" 的免費下載部分的說明文檔。這些文檔對於熟悉熟悉ATA/ATAPI 標准()是相當有益的 。

什麼是MHDD?
最初它是被設計成能夠快速有效地診斷任何一個硬碟驅動器的工具,但最終她具備我和其他人所需要的所有功能。

從版本2.8開始,程序支持附加的UDMA控制器。

不要將MHDD放在您要測試硬碟上運行。

所有對硬碟的操作要完全獨占埠執行,不需要任何BIOS支持,也不需要使用任何中斷!所有的事情都是直接完成的。所以不管被檢的硬碟測驅動器上安裝的是何種OS對MHDD效果都是一樣的。她能夠獨立地訪問硬碟驅動上包括從第一個扇區到最後一個扇區的所有扇區而不論上面有任何信息。

不要嘗試在CD上其它防寫的設備上運行MHDD。

第一步。
在選擇硬碟驅動器(命令是SHIFT+F3)以後 我們進入命令行狀態[ mhdd > ] 。
在MHDD時是沒有"菜單"可供選擇的,所有信息都通過指令輸入。
通過組合鍵可以簡單自動輸入命令。
屏幕上方從這些命令上面一點的地方閃著的提示可以知道。
左邊是狀態寄存器,這里顯示的是硬碟的狀態。

最重要的位:

BUSY - 硬碟忙且對指令不反應,
WRFT - 寫入失敗,
DREQ - 硬碟需要和主機(PC)交換數據,
ERR - 上一步的操作結果有錯誤。
當這個閃亮指示閃起來, 注意屏幕的右上角,錯誤類型型顯示在那裡。
AMNF - 地址標志沒找到,
T0NF - 0磁軌沒找到,
ABRT - 指令被中止,
IDNF - 扇區ID沒找到,
UNCR - 不可糾正的錯誤。

在這兩個區域的正中間,有一塊空的地方。如果硬碟被密碼加鎖了,這里會出現一個加亮的「PWD」字樣。如果使用了HPA功能修改過容量,那麼這里會出現加亮的「HPA」字樣。

這些加亮的提示下面都有下劃線,是一行的硬碟參數。左邊顯示的是硬碟的當前參數,當掃描時右邊顯示的是當前的磁頭位置。

在使用(SCAN)命令開始磁碟表面檢測時,右邊會顯示出一個窗口。
在這個窗口第一行顯示的是當前磁碟表面檢測的工作速度,最後會顯示出兩個百分數值。
第一個百分值顯示當前測試完成的百分比,而第二個百分值顯示磁頭從0 柱面到最後一個
柱面剩餘的百分比。

在表面測試期間,在LBA 測試方式下,屏幕顯示的一個塊表示實際的255個扇區,而在測試在CHS模式下,表示是是硬碟參數中的扇區數HDD (通常它的值是63) 。

黑色塊 - 表示讀取這個塊代表的扇區時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即讀取速度慢。如果出色顏色塊,那就意味著硬碟沒有分配它的工作間隔時間。顏色塊顯示表面的一個不正常情況(但仍然不算是"壞區" 。

紅顏色- 標志著這個位置已經差不多要變成壞區了。

一切比"?" 更低級的是表面故障或錯誤(壞區) 。如果在測試期間出現了這些標志,就表示硬碟表面有物理缺陷了。
這種情況需要引起注意,那些舊硬碟工作慢也許就是這種情況造成的 .
所以,如果你檢測那些舊硬碟(2-3G以下的),綠色塊是正常的。

命令行可用的指令說明:

=====================================================================

exit S 退出程序

id S 檢測驅動器

scan S 磁碟表面掃描
Log = mhdd.log 掃描過程記錄保存到mhdd.log
[Remap: On/Off] 重新分配備用塊來替換壞塊.
從2.8版開始支持任何時候都可以通過「R」鍵很方便地Reset硬碟,這在檢測硬碟過程中意外掛起時很有用。這也提供了嘗試刻錄那些讀取困難或已經損壞的扇區的可能。ERASE WAITS命令用在IBM硬碟的壞區時是非常方便的。 因為它具有數據毀滅的效果 , 所以要小心使用。

aerase S 逐扇區清空一個硬碟,不過非常緩慢。

hpa S 保留區域,用於減少硬碟容量。

rhpa S 顯示工廠設定的 HPA (即顯示硬碟的真實容量).

cls S 清屏

pwd S 設置密碼對硬碟加鎖

unlock S 解除硬碟驅動器的密碼保護

dispwd S 取消驅動器的加鎖密碼。在解除之前,需要先使用UNLOCK命令先解開密碼保護。

rpm S 硬碟主軸電機的轉速(轉/分鍾).

ff S 將映像文件寫回磁碟(最大支持2GB)

nhpa S 還原硬碟的全部容量

aam S 自動調節硬碟的噪音.

tof S 從硬碟上創建磁碟映像文件(最大支持2GB)

init S 初始化硬碟驅動器

fdisk S 在當前驅動器上創建一個卷(只有一個分區)

smart S 只輸入"smart"命令不帶參數顯示這個命令的聯機幫助

port S 選擇驅動器

stop S 停止

i S 驅動器自檢、初始化

cx S 尋道檢測直到按鍵結束

erase S 清空硬碟驅動器的數據

ibme B IBM硬碟的瀏覽器。 可以列出IBM硬碟的缺陷列表

fujlst B FUJITSU硬碟的瀏覽器。 可以列出FUJITSU硬碟的缺陷列表。

MHDD2.9的使用:
工作環境在DOS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MHDD放在需要檢測及修復的硬碟上,另外,MHDD也無法在打開了防寫的軟盤、硬碟及光碟上正常工作。
運行MHDD後,MHDD首先同樣要檢測系統中的所有硬碟並給出連接圖示。我們隨時可以按「shift+F3」鍵重新掃描硬碟連接狀態。
選擇需要處理的硬碟後,就進入了MHDD的主界面。最上面一行為狀態行,主要是顯示BUSY、WRFT、AMNF、及TONF等硬碟(或硬碟某個扇區)或軟體的當前狀態。在狀態行下面,是當前硬碟的磁頭、柱面、扇區等參數。再往下則列出了MHDD的所有可用的命令。

本人獨自研究,為方便大家區分,特將mhdd所認到的壞道分為三類:

1維修進程中綠色圖標以下的;(少量綠色圖標也可修復)
2維修進程中綠色圖標和紅色圖標;
3維修進程中的繁體字元、W、以及少量?號

scan命令:用於磁碟表面介質掃描與修復。MHDD將從保留容量中拿出同等容量的扇區來取代新發現的壞扇區,並將壞扇區的物理地址寫入G-list表。所以硬碟總容量不會減少。這種修復方式是基於硬體底層的方法。MHDD並不是通過主板的BIOS來控制硬碟,而是直接讀取硬碟的所有物理扇區。
運行scan命令後,MHDD首先會報告當前硬碟的型號、串號、固件版本、支持的數據傳輸模式等參數(運行其它命令同樣如此),然後進入scan狀態。
在掃描硬碟在前,我們還必須設置掃描配置。主要選項有掃描定址模式(LBA或CHS),起始及結束的柱面或扇區、超時時限、清零時限、及是否重復掃描/修復。為了達到修復效果,建議打開remap(壞道重映射)、 Loop the test/repair(重復掃描/修復)及 Erase WAITs等選項。設置完成後按「F4」就可開始磁碟掃描。
掃描時,在屏幕的右側將顯示磁碟表面各種狀態的數量統計。「?」上面的灰度塊表示磁碟表面狀態正常,而彩色塊表示此處的磁碟有潛在不穩定因素,尤其是紅色塊,則很容易轉化我物理壞道。而「?」以下的狀態表示此處的磁碟介質有損壞或有壞道。
以上只是對一些壞道較少的硬碟的處理,此方法修復范圍:(西捷、富士通、IBM、昆騰、邁拓、西數、IBM筆記本硬碟)其餘像三星什麼的尚不知道,沒遇見過。有待朋友們去研究。

修復成功率(1類壞道百分之九十以上,2、3百分之零)

同樣,先按SHIFT+F3掃描硬碟連接並選擇,按F4鍵,先用一般模式掃一遍,再用高級模式掃一變,具體方法是選擇LBA模式,remap項OFF,Loop the test/repair項OFF,其餘項ON,選擇完畢CTRL+ENTER執行掃描,
掃描完畢,執行上面操作,選CHS模式,Loop the test/repair項OFF,Erase WAITs項OFF,其餘項選ON,選擇完畢,執行掃描,OK!!!大家切記不要直接用高級模式進行掃描,有些朋友為了急於求成,就直接用高級
模式對硬碟進行操作,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如果直接用高級模式掃的話,一次好不了的話,那麼MHDD對其就無可奈何了,要麼認不到硬碟,要麼壞道無法修復)

修復成功率(1類壞道百分之九十以上,2類壞道百分之七十,3類壞道百分之十)

下面這個方法,沒耐心的朋友就不必看了。同上,先按SHIFT+F3掃描硬碟連接並選擇,按F4鍵,先用一般模式掃十遍以上,再用高級模式掃一變,具體方法在一般模式下將Loop the test/repair項選ON,執行掃描
掃描至少10遍以後,ESC退出,重復操作,選擇高級模式執行掃描,OK!!!
修復成功率(1類壞道百分之九十以上,2類壞道百分之八十,3類壞道百分之六十) 此文章原創sdsq521,請勿轉載!謝謝!
以上方法對?號和W壞道的修復好象還不是太完美,現在我們利用MHDD的一些命令進行輔助和配合,IBM、富士通、西數這些可以查看硬碟缺陷的,最好先執行IBME、FUJLST等命令,然後執行一般模式掃描,掃描到
W或者?這些難以修復的壞道時按ESC退出,用randombad及makebad命令進行壞道標記,反復操作,壞道多的話可以標記壞扇區段,標記完以後執行高級模式掃描。還有就是修改硬碟容量法,你比如說,IBM的低格程序
中就有一項可以改硬碟容量,會低格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里,大家先把硬碟容量改為最小(這里的最小不是0M或者1M,而是硬碟總容量的整百M位,比如10G就改為100M,20G就改為200M),然後在用MHDD進行掃描修復
然後用MHDD的rhpa和nhpa恢復實際容量再進行掃描,完了再改為硬碟容量的一半,繼續掃描,恢復容量掃描,最後把硬碟改為原始大小進行高級掃描一遍OK~!!!而且MHDD和很多修復軟體可以配合使用,效果相當不錯
你比如HDDREG,HDDL,HDDSPEED都可以很好的和MHDD配合用。還有更多的方法等待大家研究。

aerase命令:可以逐扇區進行清零處理,不過速度會很慢。

rhpa及nhpa命令:可分別顯示及恢復硬碟的全部真實的容量。 此文章原創sdsq521,請勿轉載!謝謝!

aam命令:可以切換硬碟的性能及噪音狀態,有127級(0~126)狀態可供設置,「126」表示最高性能,不過此時硬碟的噪音最大。注意aam命令需要硬碟支持Automatic Acoustic Management技術才可以。

rpm命令:可以檢測硬碟轉速,不過有些硬碟不支持此命令。

randombad及makebad命令:可以強行為硬碟的一些扇區加上壞扇區標志。

ibme及fujlst命令:可以分別查看IBM 及富士通的硬碟缺陷列表。

pwd、unlock及dispwd命令:可以給硬碟加解鎖,這種硬碟加入密碼的方式很奇特,不過千萬不要忘記了密碼(如果真的忘了或者解不了你可以用HDLOCK這個硬碟鎖把硬碟再鎖一次,然後用它自帶的UNLOCK和DISPWD解密,死馬當活馬醫唄)

『肆』 如何讓硬碟數據恢復

硬碟的數據恢復

1、誤格式化硬碟數據的恢復

在DOS高版本狀態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預設狀態下都建立了用於恢復格式化的磁碟信息,實際上是把磁碟的DOS引導扇區,fat分區表及目錄表的所有內容復制到了磁碟的最後幾個扇區中(因為後面的扇區很少使用),而數據區中的內容根本沒有改變。我們都知道在DOS時代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工具UnFormat,它可以恢復由Format命令清除的磁碟。如果用戶是在DOS下使用Format命令誤格式化了某個分區的話,可以使用該命令試試。不過UnFormat只能恢復本地硬碟和軟體驅動器,而不能恢復網路驅動器。UnFormat命令除了上面的反格式化功能,它還能重新修復和建立硬碟驅動器上的損壞分區表。

但目前UnFormat已經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再使用它來恢復格式化後分區的方法已經有點過時了,我們可以使用多種恢復軟體來進行數據恢復,比如使用Easyrecovery 6.0和Finaldata2.0等恢復軟體均可以方便的進行數據恢復工作。另外DOS還提供了一個miror命令用於紀錄當前的磁碟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刪除之後的恢復使用,此方法也比較有效。

2、零磁軌損壞時的數據恢復

硬碟的主引導記錄區(MBR)在零磁軌上。MBR位於硬碟的0磁軌0柱面1扇區,其中存放著硬碟主引導程序和硬碟分區表。在總共512位元組的硬碟主引導記錄扇區中,446位元組屬於硬碟主引導程序,64位元組屬於硬碟分區表(DPT),兩個位元組(55 AA)屬於分區結束標志。零磁軌一旦受損,將使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和分區表信息將遭到嚴重破壞,從而導致硬碟無法引導。0磁軌損壞判斷:系統自檢能通過,但啟動時,分區丟失或者C盤目錄丟失,硬碟出現有規律的「咯吱……咯吱」的尋道聲,運行SCANDISK掃描C盤,在第一簇出現一個紅色的「B」,或者Fdisk找不到硬碟、DM死在0磁軌上,此種情況即為零磁軌損壞!

零磁軌損壞屬於硬碟壞道之一,只不過它的位置相當重要,因而一旦遭到破壞,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如果0磁軌損壞,按照目前的普通方法是無法使數據完整恢復的,通常0磁軌損壞的硬碟,可以通過PCTOOLS的DE磁碟編輯器(或者DiskMan)來使0磁軌偏轉一個扇區,使用1磁軌來作為0磁軌來進行使用。而數據可以通過Easyrecovery來按照簇進行恢復,但數據無法保證得到完全恢復。

3、分區表損壞時的數據修復

硬碟主引導記錄(MBR)所在的扇區也是病毒重點攻擊的地方,通過破壞主引導扇區中的DPT(分區表),就可以輕易地損毀硬碟分區信息,達到對資料的破壞目的。分區表的損壞是分區數據被破壞而使記錄被破壞的。所以,我們可以使用軟體來進行修復。

一般情況下,硬碟分區之後,要備份一份分區表至軟盤、光碟或者移動存儲活動盤上。在這方面,國內著名的殺毒軟體KV3000系列和瑞星都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對於沒有備份分區表的硬碟來說,雖然KV3000也提供了相應的修復方法,不過成功率相對就要低很多了。在恢復分區上,諾頓磁碟醫生NDD是絕對強勁的工具,可以自動修復分區丟失等情況,可以搶救軟盤壞區中的數據,強制讀出後搬移到其它空白扇區。在硬碟崩潰或異常的情況下,它可能帶給用戶一線希望。在出現問題後,用啟動盤啟動,運行NDD,選擇Diagnose進行診斷。NDD會對硬碟進行全面掃描,如果有錯誤的話,它會向你提示,然後只要根據軟體的提示選擇修復項目即可,而且這些問題它都能輕輕鬆鬆地解決。

另外,大家非常熟悉的中文磁碟工具DiskMan,在重建分區表方面具有非常實用的功能,用於修復分區表的損壞是最合適不過了。如果硬碟分區表被分區調整軟體(或病毒)嚴重破壞,必將引起硬碟和系統癱瘓的嚴重後果,而DiskMan可通過未被破壞的分區引導記錄信息重新建立分區表。只要在菜單的工具欄中選擇「重建分表」,DiskMan即開始搜索並重建分區。使用過程之中,DiskMan將首先搜索0柱面0磁頭從2扇區開始的隱含扇區,尋找被病毒挪動過的分區表。緊接著要搜索每個磁頭的第一個扇區。整個搜索過程是採用「自動」或「交互」兩種方式進行。自動方式保留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適用於大多數情況。交互方式對發現的每一個分區都會給出提示,由用戶選擇是否保留。當採用自動方式重建的分區表一旦出現不正確的故障時,我們可以採用交互方式重新進行搜索。

但是,重建分區表功能也不能保證做到百分之百的修復好硬碟分區表。所以要記住「求誰也不如求自己」還是保護好自己的硬碟吧!盡量避免硬體損傷以及病毒的侵擾,一定要做好分區表的備份工作;如果沒有做備份的話,請下載一個DISKGEN軟體,然後在工具選項中,選備份分區表,一般默認是備份到軟碟機上面的,如果你沒有軟碟機,就要改一下路經,輸出到硬碟目錄里。然後你應該把這個備份文件刻錄到光碟或者是拷貝到U盤里,千萬不要放到硬碟里哦,那樣就與沒有備份的效果一個樣了!

4、誤刪除之後的數據恢復

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我們最常見的數據恢復就是誤刪除之後的數據恢復了,但是在這個時候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再向該分區或者磁碟寫入信息,因為剛被刪除的文件被恢復的可能性最大。實際上當用fdisk刪除了硬碟分區之後,表面現象是硬碟中的數據已經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時進入硬碟會顯示無效驅動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會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寫了硬碟的主引導扇區(0面0道1扇區)中的內容。具體說就是刪除了硬碟分區表信息,而硬碟中的任何分區的數據均沒有改變。由於刪除與格式化操作對於文件的數據部分實質上絲毫未動,這樣,就給文件恢復提供了可能性。我們只要利用一些反刪除軟體(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對照分區表來恢復文件的),用戶可以輕松地實現文件恢復的目的。同時誤格式化同誤刪除的恢復方法在使用上基本上沒有大的區別,只要沒有用Fdisk命令打亂分區的硬碟(利用FDISK命令對於40G以內的硬碟進行分區,還是很方便實用的,所有啟動盤上都有,主板支持也沒有任何問題),要恢復的文件所佔用的簇不被其他文件佔用,這樣,格式化前的大部分數據仍是可以被恢復的。而且如果你的Windows系統還可以正常使用的話,那麼最簡單的恢復方法就是用Windows版EasyRecovery軟體,它恢復硬碟數據的功能十分強大,不僅能恢復被從回收站清除的文件,而且還能恢復被格式化的FAT16、FAT32或NTFS分區中的文件。

該軟體的使用方法十分簡單,解壓縮安裝以後,運行EasyRecovery,出現主界面。左側4個功能的按鈕以及2個軟體支持按鈕,磁碟診斷可以幫助我們測試潛在硬體故障、監視並報告潛在驅動器故障、查看驅動器空間使用詳細資料、IDE硬碟跳線設置、以及分析文件結構和創建可引導的診斷磁碟。而且6個功能按鈕提供的數據恢復選項功能,對於我們需要的硬碟資料恢復來說至關重要,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提供了多種數據恢復選項。其中包括:使用高級選項自定義數據恢復功能、查找並恢復已刪除文件、從一個已格式化的卷中恢復文件、不以來任何文件系統結構信息進行恢復此軟體還可以保存恢復數據進度以及創建可引導的緊急引導軟盤。

實際操作中,我們將選擇高級選項自定義數據恢復功能來進行數據恢復操作,經過掃描系統會顯示磁碟驅動器信息,在這里我們選擇了恢復資料的硬碟分區C盤,按照提示要求,點擊「下一步」後軟體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將自動掃描分區,之後會把所有詳細文件信息顯示出來,其中包括目前還存在的和已經被刪除的文件。緊接著要選中你想恢復的文件,選擇「下一步」進入到選擇目標位置屏幕,過一會後EasyRecovery成功的找回了丟失的文件,這時選擇「取消」退出該工具即可。

EasyRecovery(可用行100%)
EasyRecovery Pro v6.04 漢化版
地址:(裡面有漢化補丁)

一款威力非常強大的硬碟數據恢復工具。能夠幫你恢復丟失的數據以及重建文件系統。EasyRecovery 不會向你的原始驅動器寫入任何東東,它主要是在內存中重建文件分區表使數據能夠安全地傳輸到其他驅動器中。你可以從被病毒破壞或是已經格式化的硬碟中恢復數據。該軟體可以恢復大於 8.4GB 的硬碟。支持長文件名。 被破壞的硬碟中像丟失的引導記錄、BIOS 參數數據塊;分區表;FAT 表;引導區都可以由它來進行恢復。

FINALDATA
FinalData v2.01.1028 企業版

在Windows環境下刪除一個文件,只有目錄信息從FAT或者MFT(NTFS)刪除。這意味著文件數據仍然留在你的磁碟上。所以,從技術角度來講,這個文件是可以恢復的。FinalData就是通過這個機制來恢復丟失的數據的,在清空回收站以後也不例外。另外,FinalData可以很容易地從格式化後的文件和被病毒破壞的文件恢復。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如果目錄結構被部分破壞也可以恢復,只要數據仍然保存在硬碟上。
EasyRecovery是一個威力非常強大的硬碟數據恢復工具,能夠幫你恢復丟失的數據以及重建文件系統。

強烈推薦EasyRecovery!!

『伍』 電腦壞了如何拷貝硬碟里的資料呢

可以嘗試以下辦法:

一、將硬碟取下來安放到另一台電腦上,設為某台電腦的從盤,然後直接拷貝你認為有用的東西到另一個儲存單元(例如移動硬碟、U盤等)。直接把硬碟接到其他電腦的上,不管硬碟是SATA口的或是IDE口的,現在的主板基本上都有這些口的,如果沒有的話,找根SATA轉IDE的先轉接下就可以了;

二、買一個移動硬碟盒,注意你的電腦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如果是台式機就買3.5寸的,筆記本就買2.5寸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把自己電腦上面的硬碟拆下來。(很好拆的,一般四顆螺絲)。

注意,在拆裝硬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斷開電源,並盡量避免手指接觸硬碟電路板。如果擔心自己不熟練損壞硬碟的話,最好還是送到電腦維修店讓專業人士幫您將資料拷貝出來。

『陸』 移動硬碟上的數據如何保護

除了我們工作使用的各種文件外,數碼照片、影像等多媒體文件也成為了移動硬碟重要的存儲數據。這樣的存儲方式便於我們與他人交換數字信息,我們可以與朋友方便地分享自己的視頻或是數碼照片,分享快樂增進感情之間的溝通。但是凡事都有兩面,這種攜帶型硬碟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了數據丟失的巨大風險。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這就要求大家對 移動硬碟加密。 「U盤超級加密3000」是一款專業的移動硬碟加密軟體,可以對快閃記憶體、移動硬碟、讀卡器甚至手機存儲卡進行加密。對移動設備進行加密後,可以在任何一台機器上使用,如果不進行解密,任何人都無法看到和使用移動設備里的數據。在使用之前,強烈建議在FAT32格式下使用加密功能,以獲得更好的加密強度,但在默認情況下,多數移動硬碟採用了NTFS格式,需要進行分區格式的轉換。首先將移動硬碟連接到電腦上,確保供電正常的情況下,將移動硬碟里的數據備份到電腦硬碟上,然後對移動硬碟進行FAT32格式化,格式化之後,將數據再次拷貝到移動硬碟即可。 下載「U盤超級加密3000」軟體後解壓,並將文件目錄下的「UDE.EXE」文件放置到移動硬碟的根目錄下,千萬不要放到移動硬碟的文件夾下,否則無法使用加密功能。必須注意,為了讓加密功能有效,移動硬碟只允許一個分區存在,如果你的移動硬碟具有多個分區,此時系統會將移動硬碟視為多個「本地磁碟」,而不是顯示為「可移動磁碟」設備,為此建議使用「PartionMagic」分區軟體,在Windows系統下對分區進行合並。 在移動硬碟里直接執行「UDE.EXE」程序,此時會彈出一個登錄界面,在輸入框中輸入默認密碼(默認密碼為888888),然後點「確定」按鈕,此時登錄了軟體解密界面。為了安全考慮,建議修改加密密碼,如果要加密整個移動硬碟,只要點「全盤加密」即可。如果只想對某些私人文件進行加密,可以選中需要加密的文件夾,然後點「單個加密」圖標,此時被加密的文件夾就會在右邊窗口顯示。

『柒』 固態硬碟能做數據恢復嗎數據恢復步驟有哪些

固態硬碟數據丟失後可以恢復,但需要保證所丟失的數據沒有被新數據所覆蓋,並且也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掃描和修復。

1、將硬碟插入電腦中

2、打開電腦,下載數據恢復軟體(嗨格式數據恢復大師

3、選擇主界面中的「快速掃描恢復

4、選擇「數據丟失前所在的位置」可直接選擇對應的硬碟

5、開始掃描和修復

6、按照文件類型依次選擇我們所需要恢復的文件

『捌』 電腦壞了,怎麼把硬碟里的數據拷出來

將台式機的硬碟拆下,通過usb介面連接到筆記本上,就可以用筆記本訪問硬碟上的文件了。

您的台式機出問題很有可能是硬碟使用不當造成的,拓展資料中為您列出使用硬碟注意事項。

(8)硬碟數據護考擴展閱讀:

讀寫忌斷電

硬碟的轉速大都是5400轉和7200轉,SCSI硬碟更在10000到15000轉,在進行讀寫時,整個碟片處於高速旋轉狀態中,如果忽然切斷電源,將使得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從而導致硬碟出現壞道甚至損壞,也經常會造成數據流丟失。

保持良好的環境

硬碟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有時候嚴重集塵或是空氣濕度過大,都會造成電子元件短路或是介面氧化,從而引起硬碟性能的不穩定甚至損壞。

防止受震動

硬碟是十分精密的存儲設備,進行讀寫操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即使在不工作的時候,磁頭與碟片也是接觸的。

『玖』 硬碟數據丟失,救命!!!!!

這種情況是分區結構出現異常。引起的分區錯誤。

一定不要重分區,格式化之類的操作。那樣的話恢復的數據不完整。保持現狀。正確的分析處理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完整的恢復出原來的數據的。而不需要數據恢復軟體掃描恢復。

單純使用數據恢復軟體掃描恢復的話,耗時,效果也很難說。

我恢復過很多你這種情況的,很多時候都是100%完整恢復原來的分區..這些分區的數據的,出現這種問題的關鍵是要保護好出現問題的硬碟狀態。

如果要自己嘗試恢復,參考使用數據恢復軟體掃描恢復,記住不要對出現問題的硬碟寫入找到的文件。而應該把找到的數據先恢復到別的硬碟上。確定正確後再處理出現問題的分區。

自己恢復有困難,需要恢復協助,hi我在線交談。點我名字看我網路資料QQ. 網路空間.

『拾』 硬碟維護有幾點

最主要是兩點:千萬不要在運行程序時強行關機。不要讓硬碟在工作時受到震動。

硬碟使用不當,會產生壞道,關於檢測,請看下面文章!

如何檢測、修復硬碟壞道?

首先需要先確認硬碟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
方法很簡單,在電腦剛啟動時按「F8」鍵,選擇「Command Prompt only」進入DOS模式。這種方法的操作系統必須為Windows95/98,若為Windows2000/XP/2003,請使用DOS啟動盤啟動。然後執行「Scandisk X:」(X為懷疑有故障的盤符),Scandisk便會檢查硬碟,對產生的邏輯壞道會自行彈出對話框,選擇「Fix it」對邏輯壞道進行初級修復。

如掃描程序在某一進度停滯不前,那麼硬碟就有了物理壞道。

對於已進行初級修復的仍有邏輯壞道的硬碟,正常啟動後回到Windows下,進入「我的電腦」中,選擇有邏輯壞道的分區,單擊滑鼠右鍵,選擇「屬性」、「工具」、「開始檢查」,就彈出「磁碟掃描程序」,選中「完全」,並將「自動修復錯誤」打上勾,單擊「開始」,就開始對該分區進行掃描和修復。

而對於有物理壞道的硬碟,上述方法就沒用了。對於這樣的故障,如果硬碟還沒過質保期,就去找銷售商更換或維修。但如果過了質保期,可以自己動手修理了,推薦使用原廠的DM工具,對硬碟進行「清零」處理,很多小問題用DM都能解決,而且經上面處理過後,再使用其它軟體,硬碟修復的時間能大為縮短。

然後再使用HDDREG、MHDD、FB這些軟體進行處理。這幾款軟體功能類似,使用上各有特色。HDDREG可以通過磁性逆轉方式來達到修復壞道的目的,據稱可以修復大約60%的受損硬碟,在修復壞道的同時又不影響硬碟原有的數據信息,而這是低級格式化程序所做不到的。

當然還可以用Partition Magic手工處理,達到隱藏壞道的目的。

具體的做法是:首先啟動Partition Magic,選中「Operation」菜單下的「Check」命令,對硬碟進行直接掃描,標記壞簇後,選中「Operation」菜單下的「Advanced」、「bad sector retset」,最後把壞簇分成一個獨立的分區,再通過「Hide partiton」命令將分區隱藏即可。

如果電腦啟動時出現信息:「TRACK 0 BAD,DISK UNUSABLE」,那麼修復起來就比較麻煩,因為此信息說明硬碟的零磁軌損壞了,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人就把硬碟做報廢處理。但絕非不能修復,原理很簡單,只要用1扇區代替0扇區就行了,在這里向大家推薦「DiskMan」,它是一款比較常用的硬碟工具。
下載後在純DOS下運行,方法如下:

在「硬碟」菜單中選中要修復的盤(一般為C盤),然後依次進入「工具」、「參數修改」將「起始柱面」的值由「0」改為「1」,確定後保存退出。就可以對硬碟進行重新分區了。

目前,專業硬碟維修軟體「PC-3000」與硬碟廠商的維修方式就非常相似。PC-3000是由俄羅斯著名硬體實驗室--ACE Laboratory研究開發的商用的專業修復硬碟綜合工具。它通過分析和逆向工程,將廠商的指令代碼甚至Firmware破解,使得可以編制出程序軟體,自由的讀取、修改和寫入硬碟系統信息區的信息。

像硬碟廠商一樣,編寫程序對磁碟表面按照物理地址進行掃描,重新構造出新的缺陷扇區列表寫進系統保留區來替換原有的列表。經過這樣的軟體維修的硬碟,理論上與硬碟廠商維修的硬碟幾乎沒有差別。